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1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国家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2010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2010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职校数学 课题研究 思考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亲身体验为宗旨。这种学习方法有以下一些特征:自主性、广泛性、问题性、研究性、过程性、实践性、创新性、协作性、综合性、 开放性等。
一、强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性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研究性学习贯彻“自由选题、自主探究、自由创造”的原则,即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研究课题,由学生自主开展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在研究探索过程中要强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教学中也将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甚至从未见过的新问题,在心态方面,教师也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权威”,教师牵着学生走,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只是“指导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帮助学生选题,给学生以点拨引导、提供信息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关注,做好记录,并进行评价。
二、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探索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三、课题研究强调合作学习
1.学生与学生合作
课题研究小组以4~6人一组,在课题研究中大家分工合作,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共同切磋、相互争论、相互补充,能者为师,在争辩中激发思维的火花,在争辩中获得真理。每位学生在小组中均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智力特点,取长补短。
2.学生与教师合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虚心向同学和老师学习,要引导学生乐于把自己的经验与同伴分享,要发动学生始终全员参加。
3.教师与教师合作
无论是学生的调查报告、小论文还是教师撰写的课题实施计划、教学计划、教案,还是教学总结、教学评价、课题阶段性总结,都需要课题组内教师齐心协力、互相配合,仅靠一个人单枪匹马是很难完成的。
课题研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即“教学相长”,它为全新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有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
四、课题研究是综合过程
课题研究有益于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课题研究是一个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三年来,笔者学校学生共撰写了500多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小论文、数学作文,其中收录在学生论文集中的就有94篇。学生们还制作了100多件立体几何模型,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生小论文题材十分广泛,既有教科书中的课题研究题目如: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线性规则的实际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等,又有教科书以外的课题,如《铅球问题》,利用数学和物理知识独立地研究出推掷铅球的最佳角度是38°~42°,乃至推广到火炮上应用,实现“数字化炮兵之梦”,在实现我国国防现代化方面有重要意义。从《太阳伞的撑法》到《荡秋千的奥妙》,从《图论和染色问题》到《奇妙的纸带》,从《你了解足球吗?》到《一张纸可以重复对折多少次》……学生小论文题材广泛,异彩纷呈。
五、课题研究的评价
对学生课题研究的评价,应将重点放在同学们的参与程度和交流合作的态度上。先由学生自评、互评,然后任课教师给予点评。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讨论来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绩。评价主要是正面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六、课题研究的收获
第一,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数学要“做中学,研中学”,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数学素质。第三,课题组的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课题研究、教学实践,转变了教育理念,推进了素质教育。同时,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得到了最佳结合与落实。老师们通过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一大批教科研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 微型课题研究 幼儿教育 研究型教师
苏州市幼教学科带头人张春霞老师曾说:“研究型教师=教育理论的基本素养+工作经验的积累+个人有效反思。”我认为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发现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并通过研究使问题得到解决,形成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持续时间短、研究内容少,是一线教师追寻并偏爱那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它可以让我们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并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开展微型课题时的一些感想。
一、我的研究是我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你的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
教育工作是繁琐单调的,如果教师不带着自己的思想工作,不带着研究的状态工作,那么每天的教育工作往往就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的教育生活当然是枯燥乏味的。微型课题追求的不是科研之路上那满山的花香,而是培植出那一种芬芳,在你蓦然回首时,还会闻到那一丝芳香,这就是微型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惊喜与魅力。毋庸讳言,某些教师无缘参加一些正规立项课题的研究,而那些属于“我”的微型课题成为慷慨而幸福的选择。
针对一次班中的一位幼儿偷偷地把老师用黑板上粘贴图片的磁铁拿回家,被我班的另一幼儿检举揭发后发生的事情,我将它设为研究课题《孩子拿了幼儿园的东西回家后……》,从幼儿的这个实际案例入手,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仅解决自己班出现的问题,还把我的所思所想所做撰写成文章,发表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着那铅印的文字,让我吮吸到教科研的甘甜,感受到满满的喜悦。
二、真的问题是我的课题
英国科学家贝尔纳说过: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微型课题为自己而研究,如何确立研究课题内容呢?我认为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幼儿的表现,或是在与幼儿的互动中碰撞思想的火花,或者偶然间的发现……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指导帮助他们。这些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工作有效进展的课题是我研究的课题。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进行双手拍球活动时,发现幼儿兴致不高,某些孩子在拍球时有不同的消极情绪表现。于是我就开展《别让玩球变成孩子的负担》的微型课题研究活动,不仅自己研究,还请园领导帮忙。在业务学习活动之际,我以这个案例为主题,组织一些教师编排小品,让老师们在观看小品案例后,展开讨论:为什么孩子们会出现这种消极情绪、消极行为并讨论解决方法。大家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让我们今后开展篮球活动从组织形式、活动反馈、评价方式等方面更有效地实施,用于指导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
三、我的成长是我的目的
以前,在我们眼里,教育科研课题是深不可测的海洋,高不可攀的山峰,望而生畏的鸿沟。但自从进行了微型课题研究,它引领我们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养成一种研究、思考的习惯,让教师在反思性实践中触摸、掌握一种本原的研究方式,实现教学与研究的最佳融合,不断地成长。
有了自己的课题,我们就会把自己的研究的课题时时挂在心上,这样的话就会不知不觉中去学习、去思考,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支撑、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的科研能力,慢慢地不再是那个只会一字不落地背诵教育名言的人,而是有着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研究型教师。
我们真诚投入地研究,让微型课题成为个体专业发展的有效抓手。从“小”处着眼,“实”处着手,对自己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广泛搜集、查找资料,探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或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育案例、论文等,打下教学功底,在做中学,在研中教,逐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通过微型课题研究,破解贴身的教育难题,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蓄积灵动的教育机智。
微型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是一路芳香一路成长,走在微型课题这座教育科研的“便桥”上,真是收获多多,喜悦满满。我们试我想试,我们做我想做,我们快乐着,我们成长着。
参考文献: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4
[关键词]汽车运用 维修专业 一体化 课程体系 改革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技工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虽经几十年的发展,各校软、硬件条件均较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用人单位仍普遍反映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有的毕业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技能都没有掌握;许多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对学校的教育现状很不满意,普遍反映在学校学不到东西;教师普遍感觉现在上课越来越吃力,学生越来越难教。因此,探索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要求设计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度,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它的实施可有效解决前述职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2.国外研究领域现状
通过检索,国外没有直接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为题目的研究成果。但“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随着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比如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的政府和研究者,基于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各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先地位,纷纷开始对各自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试图使职业教育充满活力,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纵观国外校企合作办学发展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日本的“访问”模式,英国的“与企业合作创办新型的职业学校”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企业―职业教育契约”模式等。这些改革有的还在进行,有的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因此这些合作模式对本课题的研究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及文化基础课程占比的确立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3.国内研究领域现状
在国内,通过检索,也没有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为标题的中职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可以检索到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一些学术论述,这些研究成果虽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作用,但如何将工作过程进行优化组合、总结概括提练成可供大多数学校能实施的实训教学内容,构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基于工作过程、以实训内容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项目式课程体系,还涉足较小,尤其是学校层面,构建适合本校特色,与本校实验、实训设备相配套的校本课程体系则更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通过国际上各职业教育体系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主要是为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培训技术型的人才,即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的劳动者。由此可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与发展的主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1)创新教学模式。我国现行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大部分是以学科范型的课程,尽管传统的学科范型的课程也为我国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功不可没,但由于讲究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追求的是知识的传授,部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际效果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严重,观念上讲究“先懂后会”,而不是“先会后懂”,结果培养的职校毕业生很难融于社会大生产的实际。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成果可以推动教学模式创新,能有针对性地、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2)深化和推动汽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国示范重点专业及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可进一步深化“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理实一体化、项目式课程的开发,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加快重点专业及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平台;借助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和区域性教育资源整合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大专业投入,加快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专业,促进汽车专业产业化建设;同时利用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整合教学资源,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主动式、协作式、自主型学习,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2.实践价值
(1)能促进技工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本课题研究,打破了传统的以“三段式――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代表的、按照知识本身相关性组织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相脱离、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建立基于工作过程、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组织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一致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模块化、项目式”课程体系;可以促进校本教材建设,突出以能力为主线设计教材内容,所传授的知识是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服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重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评价以获取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为标准,充分体现了汽车专业的职业性特点。
(2)能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通过本课题研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串联、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相符或互不关联的现象,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工作过程的“程序性”“完整性”“合理性”“操作性”“技巧性”,获得岗位技能,又通过进一步的“课堂”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真正的职业能力。另外,理实相融,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实时观察,及时指导,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
(3)能促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本课题研究,促使技工院校加大投入,尽可能配足和引进齐全的先进教学设备,建立健全完善的汽车教学室,以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学习站、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实物、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另外,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学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理念开展生产性实训,为学生就业、教师技能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4)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本课题研究,对传统的专业理论、实践教师提出了“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一体化”要求,要求专业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会操作、会示范;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操作课的同时懂原理、通晓理论;而且无论是专业理论教师还是实习指导教师都要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就促使传统的专业理论、实践教师必须轮岗培训或顶岗实习,提升技能,实现由“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以适应新的课程体系的要求。
(5)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培养、素质的提升。通过本课题研究,实现了教学方式由“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学生可以在“一体化”教室里,通过模块化、项目式教学,利用模拟环境和问题情境培养观察、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模拟系统等教学资源培养自主思维、探索学习能力;运用人机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培养动手能力、不断探索精神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真实现场情境及真实系统实施教学,提高操作技能,并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素质;同时,还能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和创业活动,培养职业拓展能力和可迁移能力,适应未来岗位多变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重点和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直接目标。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2)间接目标。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模块化、项目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实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推动中职(技)学生就业发展,促进中职(技)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学校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2.课题研究的内容
以项目课程为载体,重新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将相关理论知识有机融入相关实训教学之中,开发适应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并组织开展实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并逐步积累经验,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项目课程。研究内容主要有:
(1)制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在省、市汽车专业指导方案框架下,依据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过程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专业主干课程以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为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新课程体系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2)开发制定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标准,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开发建设一批一体化课程的项目教材。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争取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主干课程的一体化校本教材。
(4)改造教学设施,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对新建实训中心,全部按一体化教学设施要求建设;对原有教学楼,逐步实施一体化改造。进一步巩固校外实训基地,寻求建立新的校企合作机制,加快人才的无缝对接。
(5)建立一支一体化师资队伍。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师――“双师型”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和到企业锻炼,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3.课题研究的重点
研究制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本课题将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主阵地,着眼于运用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实训设施及教师能力、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突出教学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4.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参阅国内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和项目课程改革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家教育部最新出台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文件,以此为依据,开展汽车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
(2)调查法。采用企业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状况、我校实验实训设备与企业工作任务衔接情况及与之相关理论知识拓展情况。
(3)实验法。通过在一两届班级中对比实验,分析研究以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为根据的校本教材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4)归纳法。通过实验,对以项目课程为载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并完善,形成具有一定范式的汽车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反思
一年多来的研究过程,是不断学习、实践、思考和提高的过程。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我们付出了辛苦,收获了成果,也得到了一些体会与感想:
1.要基于学校和企业选择课题
教育科研是新时期教育部门轰轰烈烈开展的行业科学探索活动,各教育科研单位和教学单位对教育科研均比较重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教育科研要真正得到领导的重视,必须在学校工作中发挥明确而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要受到老师的欢迎,应该为老师解除执业中的困惑,扫清教学中的障碍,成为老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助推剂;教育科研要获得学生的配合,就得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对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功效。教育科研的质量和功用哺育着自身的生命,也就是说,有意义的科研才是能够生存和成功的科研。如何实现课题研究的实用与发展,对课题的选择是几乎决定课题命运的至关重要的起步一环。
2.要找准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本课题研究的主体进程是中职汽运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主干课程课程标准的制订、校本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和一体化教师培养,找到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后,先期就调用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汽运专业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上。我们的调查紧扣申报书中设计的校本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目标,前期的调查研究,为后续的课程开发建设铺平了道路,保证了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3.要建立适合校情的课题管理运行机制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5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构建体系
XX年12月,课题正式立项,根据课题方案,结合我校、我班教育工作的实际,经过认真的研究讨论,确定了提高班主任老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目标。在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制订详尽的实施方案,并与其他班主任老师紧密联系,进行班级管理方法的碰撞,与教务处、教科室和各科教师相互协作配合,共同实施。
2、制定严格的课题管理与研究制度。为使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对自己严格要求,随时积累研究材料,随时归档,并严格遵守学校课题管理办法,科学规范地开展课题研究。
3、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为了提高自身对班主任工作的全新认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积极进行对班主任工作的学习和探究,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业务素质并通过网络学习教育专家的讲座,以提高理论修养。
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随时调控
XX年12月,课题正式开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面对新的形式,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教育改革,是班主任工作时代性,先进性的体现。班主任在培养目标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一代新人培养成具有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在师生关系方面,树立新型的民主教育观。在生活方式上,要树立开放的整体教育观。
(二)统筹兼顾,一丝不苟,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对班级学生全面负责、全面管理,即德、智、体诸方面都要管。如思想教育、学习任务、劳动、体育卫生、课外、校外活动、少先队工作,联系科任教师、沟通家长和社会教育力量等等,凡是涉及到学生的教育、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必须要管。
首先。我针对班级中的暂困生制订了详尽的转化计划,并把孩子们的进步写成案例的形式进行积累,总结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方法。
其次,处理好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班主任工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起着促进作用,任课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德育渗透是对班主任工作强有力的补充。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同其他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保持高度一致,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互通情况,共同研究,制定措施,分工合作,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同时,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各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信息,以便搞好本班的教与学。
第三,处理好班主任与班干部的关系。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班主任必须重视培养一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乐于为集体服务的干部队伍,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我支持班干部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但不掩饰他们的缺点。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主动承担责任,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改进方法,通过工作得以锻炼和提高。
第四,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纽带,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通过家访、家长会、家庭联系卡等形式,沟通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消除个别家长认为学生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事的错误观点。
(三)常抓不懈,严格管理
班主任接触本班学生的时间和机会比其他任课教师要多,每天都处理从班集体到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事务,这就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经常性。在工作中我经常性指导、辅导工作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抓细节养习惯
作为一个老师,无论你是不是班主任,无论你教什么学科,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要想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常规工作做到位,以身作则,带领学生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并坚持不懈。
要想抓好常规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比如班级卫生方面,我给每个学生分配了劳动小岗位,每个组设了劳动小组长,由劳动委员每天督促轮值的小组完成任务,小组长盯到个人。照理说这样够细了,但是时间一长还是发现问题,有人扫地不到位,三下两下就算了,有人不听劳动委员的话,有人拖地后不洗拖把------怎么办?我找班干部一起商量,再细化管理,由两个劳动委员轮流检查值日生情况,不合格的重做,连着几次重做的要罚做,拖地后检查拖把是否洗干净,否则重洗,最后由我检查合格后值日生才回家。每周一的大扫除结束后,也由劳动委员按照表格名单一项项检查。我在晨会课上教学生怎样用抹布折几个面擦东西,怎样洗拖把又快又好,并且公布,期末的劳动分数由劳动委员打分后小组过关决定,这样一来,学生劳动自觉多了。就这样,我们一直坚持到学期结束,班级的卫生也得到了好评。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看来,只要我们想得细一些,再细一些,在细节管理上下工夫,就能少走弯路,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的学生也会更出色。
2、民主建班、以制理班,以人为本,自主管理。
众所周知,战国时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其中的儒家和发家,一个是推崇仁义,另一个是强调法制。而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正是采用了两者的结合。首先通过学生自荐上岗,竞选班干部来培养民主气氛,另一方面,再实行充分的民主策略,也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学生中来”,就是放手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到学生中去”,就是让学生不断对照自己所定的条例来衡量检测自己,通过量化打分,来鞭策自己,从而不断进步。所谓“以人为本,自主管理”,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许多事情,我总是尽量鼓励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做。当然,首先必须培养一支精明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点带面,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迅速形成。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6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新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的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
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1)课题、问题的提出?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