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文学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蒙古族的文学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范文1

关键词:民族文学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

民族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和多种社会需求,一个民族本质上的特点充分蕴含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之中,“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①所谓的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共同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基本人格类型、民族性以及社会性格等概念,就是指民族性格。

民族文学艺术可分为语言艺术(指神话、童谣、故事、谚语、文学等)、表演艺术(主要指音乐、舞蹈)、造型艺术(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服饰等)和综合艺术(指戏剧、电影)等几大类型。每种艺术形式代代传承和发展,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

一、语言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间接反映。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文学所具有的民族性格是受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神话传说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以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文学为例。在蒙古族文学中,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自然景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形态,“毛毡帐裙”“食唯肉酪”的传统生活方式,使蒙古族文学散发着清新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和一种刚健雄浑之美。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只能归属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范畴,也只能在特定的民族生活土壤中萌生、发芽。反映了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格。

文学作家在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时,总会把他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注入民族精神,使整个文学作品渗透着本民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审美习惯和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果戈理的《死魂灵》《钦差大人》等众多作品,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众多文学大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人们既能够在作品中寻找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的人物性格,又能够捕捉到该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民族性。

二、表演艺术

各民族的生态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轨迹也不同,因此不同种族、文化和背景下的不同群体会形成迥然各异的表演风格,不同民族突显出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舞蹈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它同歌唱一样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伴随着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活而产生。世界各民族的舞蹈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民族风俗和民族生活的描绘和积淀,反映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等文化现象。

在舞蹈形式的表演艺术中,朝鲜族舞蹈独具特色。鹤在朝鲜人民心目中是善良、纯洁、长寿的象征,是图腾崇拜的艺术形象。崇鹤心态经过长期的艺术加工与不断升华,形成舞蹈最基本的步态,这种柔韧、飘逸的鹤步充分展示出舞者典雅、飘逸、潇洒的风格,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境界。另外,朝鲜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长期的反入侵斗争和抗暴斗争历练了朝鲜族人民勤奋团结、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形成了内韧外柔、柔中蕴藏着刚劲的民族性格。

塔吉克族是中国古老的高原民族,塔吉克人民世代生活在高原缺氧、风雪严寒的艰苦条件下,因此塑造了他们淳朴乐观、不畏艰辛的民族性格。正因为如此,塔吉克人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并且把对鹰的崇敬和喜爱之情融入民族舞蹈的表演之中:舞者展开双臂,像雄鹰般的勇猛矫健;身姿的起伏舒展、快速变化又表现了鹰起隼落的跳跃和扶摇直上的连续盘旋。塔吉克族舞蹈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受特定的生态环境、民俗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各种要素,印刻着民族所独有的标志,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符号。

2.音乐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表演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音乐中体现的丰富情感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劳动生活、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成为表现民族心理的特定符号。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素材主要是以民间玛祖尔舞曲为基础的,表现了“人民的灵魂”。玛祖尔舞的音乐节奏通常是强烈多变的重音,它可以落在小节的任何一拍、两拍甚至有时落在小节的所有三拍上,最常见的是重音在第二拍。这些好像“顿脚”一般的强烈重音,活现出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风格,形成鲜明的音乐气派和风格。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俄罗斯出现了一批发展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强力五人组”。在音乐上除了继承和借鉴西欧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传统外,主要强调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形式,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神话传说,体现自己民族的审美心理、美好夙愿和民族性格等。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民族音乐家,才使俄罗斯民族音乐由自立走向世界,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不可撼动的地位,成为人类共同的、世界性的民族艺术。

三、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又称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感性形式的艺术,故又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服饰等。造型艺术带有显著的民族性格,集中反映了本民族对美的追求,在其作品中无不印着本民族精神的烙印。

1.绘画、雕刻

绘画、雕刻艺术在再现民族特有的生命形式时表现力尤为突出,传递了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理心理诸多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民族审美情感,昭示着生命之光、民族之魂。

狩猎游牧民族用极具民族风采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民族独有的情。素有“世界屋脊上的民族”之称的藏族,其绘画追求流动卷曲的纹样,浑厚朴拙的造型,强烈对比的色彩,奔放刚劲的线条,充分显示出人对生命之渴望和对大自然的膜拜心理,强化着民族审美情感。另外,蒙古族用动态美的审美心理来刻画造型,(转第133页)(接第141页)捕捉大自然中奔腾跳跃、雄伟健美的生命瞬间;用放纵粗犷的笔触,凝重简练的线条,厚实雄浑的墨色来泼写民族精神和抒发真挚情感。

新西兰的毛利雕刻文化是毛利民族文化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毛利雕刻记载了每个部落优美的故事和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渗透了毛利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与鲜明的民族性格。毛利的木雕、骨雕与玉雕构思奇特、细腻而又粗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与浓郁的古老毛利民族的文化特征。

2.工艺、服饰

工艺、服饰等艺术,同样体现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价值观、智慧和情趣。以服饰为例,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都具有自己鲜明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款式、原料,也表现在工艺、色彩、刺绣图案等诸多方面。

属于渔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其服饰上留下了高寒地带和原始森林地理环境的浓厚印痕。为了适应寒冷的狩猎生活,鄂伦春、鄂温克人一年四季都要穿袍服,他们厚重的袍服都要用狍皮、旱皮、鹿皮等制成,呈现出古朴、粗犷、稚拙的美。赫哲人的鱼皮服同样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沿江而居,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也在赫哲族的服饰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赫哲族早年穿的衣服从头到脚都用鱼皮为原料,如鱼皮帽、鱼皮衣裤、鱼皮套裤、手套、子及鱼皮等。新晨

而草原畜牧类型民族的服饰,形成了特殊民族风格。草原大漠和延绵起伏的高山为草原民族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场所,培养了他们的粗犷豪迈的个性,尤其在服饰方面体现出色彩艳丽、纹样线条分明的风格。如蒙古族、藏族服饰原料主要源于牲畜的皮毛。为了御寒,服装大多以样式宽大、厚重为主,尤其是藏族大部分地区都穿以水獭皮、豹皮、虎皮为边,锦缎为面的羊皮袍,头戴金花帽、狐狸帽、红缨穗白毡帽等。可见,服饰艺术是民族在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产物,更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外化表现形式。

结语

一个民族凭借什么可以被国际尊重,让世界认同?只有民族的本土文化才是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才能不为其他民族所取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民族性格,不仅塑造了一个民族社会成员所独有的认知能力、审美心理、民族性和智力能力,强化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更保持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注释:

①斯大林.与民族、殖民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77页.

参考文献:

[1]王军,董艳主编.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3]方铁,何星亮主编.民族文化与全球化.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陈自明著.世界民族音乐地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5]梁一儒,宫承波著.民族审美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范文2

近年来,正镶白旗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全力打造察哈尔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实施“民族文化强旗”战略和“精品”战略,集中优势,汇聚全旗力量把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努力提高凝聚力,扩大影响力,不断开创建设民族文化强旗的新局面。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与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正镶白旗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繁荣,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先后投入330万元建设1.1万平方米的察汗淖文化广场,投入1000万元新建6万平方米的明安图文化广场。建设了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7180平方米,集文艺演出、图书阅览、宣传教育、人才培训、电影放映、大型展览、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宣传文化中心。内设图书馆、文化馆、乌兰牧骑、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电影放映等机构和明安图生平业绩展览室、察哈尔民俗文化展览室、正镶白旗历史沿革和发展过程展览室、文物展览室、近现代文化成果展览室及多功能影剧厅、画廊、标准演出大厅、体育综合训练馆、舞蹈排练室等各种功能活动室。该中心将成为展示明安图等历史名人、体现地区文化品位、发挥文化教育作用的重要平台。同时,他们不断深化文化体制和文化管理机制改革,为繁荣民族文化注入活力,相继成立了察哈尔牧民文化艺术协会、察哈尔搏克文化协会、射箭协会、阿吉耐马文化协会、善达绿洲文化协会、察哈尔察汗苏力德协会、老年体育等多个协会,使察哈尔民间艺术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该旗相继举办了全区“明安图星”蒙古语诗歌大赛、“宝力根陶海杯”察哈尔民歌大奖赛和冠名《明安图星》全区蒙古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春节晚会等,在全区、全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蒙盛情”察哈尔文化旅游节,由奶食肉食展示评比、其格比赛、民族工艺品展示比赛、民族服饰比赛、搏克比赛、射箭比赛、速度赛马及赛畜会等系列活动组成,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为该旗草原生态旅游活动增添了全新的内涵与活力。2008年9月,蒙古族文化巨匠一察哈尔格西洛桑楚臣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成为继正镶白旗宏扬明安图历史名人效应后挖掘推出的又一文化名人盛会。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和广场文化,为全旗干部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实施精品战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正镶白旗以实施精品战略为导向,强化精品意识,设立了文化艺术奖励专项资金,制定出台了《正镶白旗优秀文艺作品奖励暂行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文学艺术创作。近两年,全旗共出版长篇小说《明安图》等各类书籍20余种,继巴图孟克创作的《花脑门牛犊》获得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后,牧民作家额尔敦陶克陶创作的《在天庭前》获得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和“索龙嘎”文学奖。组织创作了电视连续剧《明安图》剧本并做好了拍摄前期准备。为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独特的精神文化产品,集中力量策划、搜集、整理蒙古族科学巨星明安图、蒙古族文化巨匠洛桑楚臣等名人资料,集中展示察哈尔文化的内涵。丹苏荣扎布老人潜心研究蒙医学的同时刻苦钻研察哈尔文化,凭借《论蒙古族腰带文化》、《蒙古族传统的肉汤疗法》、《察哈尔祭祀火》、《察哈尔祭祀苍天》等多部优秀作品在第二届民间文化“阿尔丁”奖评选中荣获“终身成就奖”。文艺作品《巴音宝力格河畔》、民间文学集《幽默笑话荟萃》、文史集《察哈尔史略》相继出版。群众业余演出团体“察哈之韵”艺术团很好地保留和发展了民乐,近三年连续在全盟群众业余文艺会演中获得优异成绩;正镶白旗籍歌手阿穆隆获全国“快乐男声”总决赛第八名的好成绩,其妹妹查娜也人选“超级女生”长沙赛区十强歌手;牧民钢苏和在“成龙煤矿杯”国际蒙古语长调大奖赛中名列第二名。2009年,在全区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评奖中,该旗青年歌手阿穆隆创作的原创歌曲《思念母亲》荣获优秀作品奖,道・斯琴巴雅尔的广播剧《阳光草原》获得了入围奖。杭金・那松乌力吉的长篇小说《命运的峡谷》和道・斯琴巴雅尔的小说《月球上来的马丁叔叔》获得第九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阿穆隆创作的歌曲《真爱的力量》获得第九届“萨日娜”奖。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范文3

关键词:蒙古贞;蒙古族语言及文字;发展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47-01

1.古蒙古人对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所作的贡献

大约在一万年前,蒙古族已经从狄商蒙古开始,创造文字并使用文字。蒙古族拥有众多的部落和分支。比如鞑靼,布里雅特,北狄,乃曼等,虽然他们早在公元13世纪前就开始创造并使用甲骨文和胡奴文,但是由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长期过着迁徙,游牧的草原生活,所以这一时期使用的文字未能传播下来。成吉思汗在1204年征服其他族人后,采用脱胎于栗特文的回纥字母来拼写蒙古族语言,这就是现在流行的蒙古文的前身。

古蒙古族人根据地区语言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对蒙古族文字进行了长期的改革。现行的蒙古文字比之古蒙古文字,能更加准确地反映蒙古族的语言及文化,同时更能表现丰富的蒙古语知识,使得回纥蒙古文有了长远的发展。古蒙古人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本民族语言的同化。蒙古族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各个部落之间的交流需要一种全民族流行的语言。根据历史记载,北方民族有超过八成的人使用相同的语言,即蒙古语。但是由于地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的差异,使得蒙古语在发展程度上也具有巨大的差异。彼此之间由于语言的不同造成交流十分困难,这时,普及共同语言就是整个大草原上各个部落的共同愿望了。但是语言的同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共同努力到最后才得以完成。

1.2 蒙古文字的简化。蒙古先辈采用拼音的方法创造了蒙古文字,形成了具有简便并富于变化的特点的文字。文字以圆圈,齿形,点形等简单的符号,并用竖线连接,达到定形,定量,定音,定序的效果。书写时则采用直线纵写连接法,自左向右,方便右手书写,看起来方便,视觉效果良好。

用分层方法给字母定量,以减少学习和使用的难度。比如在写蒙语时使用普通字母,而翻译外来语时,则采用阿里嘎字母和普通字母。音序则采用音序排列法。文字的规范化使得蒙古文字更加现代化。

1.3 蒙古文字的口语化。文字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文字一定要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蒙古文字也不例外。古蒙古族人将书面语言进行口语化,有利于人民阅读小说和唱本,有力促进了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

2.蒙古语言在蒙古贞地区的学习及普及状况

2.1 蒙古贞人。蒙古族于十三世纪初进入辽西一带。不同时期。此后不同部落的蒙古族人相继来到阜新,所有这些蒙古族人形成了今天阜新蒙古族人的主体。其中,蒙古贞部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部落,使得民间不论以前是哪个部族的都称自己为蒙古贞人。所以蒙古贞人指的就是现今居住于阜新行政区的所以蒙古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阜新境内的蒙古人多达22万。约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十。其中,阜蒙县独占14万多,可见阜蒙县为当地蒙古人最大的聚居地,同时也是蒙古语言使用最频繁,蒙古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

2.2 古蒙古贞语言学习及运用概况。在该地区蒙古语言的使用历史已有上千年,蒙古语言在该地区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蒙古文在科技方面有清代的天文学家拖布丹宁卜通过蒙古文字来研究天文历法;在文学方面,有蒙文巨著《兴唐五传》,由蒙古文大作家恩可特古斯撰写。该书宣扬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因而对促进民族融合地区统一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医学方面,勤劳智慧的蒙古族先辈用蒙文写出了治病救人的医药理论和治疗经验,成为现代医学研究借鉴的对象。

2.3 当代蒙古语学习及运用概况。随着时代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蒙古文字的学习及运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在该地区的蒙古文存在以下几个重大特点。一,蒙古文总体运用效率偏低。蒙古文特有的文化资源,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搜集及整理,已经在逐年减少并趋向枯竭。比如全国知名的蒙古剧有上十个,以蒙文写作的剧作家也大有人在,但是并未能真正走出蒙古贞地区迈向全国。而且相当大的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比如民族服饰等。二,由于学习,精通以及运用蒙古文的人在逐年减少,蒙古贞文化的优秀思想,先进技术及优秀人才开始萎缩甚至于失传。

3.当代蒙古文"发展生态"的原因

3.1 人口劣势。当地蒙古人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人口居住分散,人员流动性大。蒙古族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加深,汉族的同化作用使得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逐渐趋向汉族。

3.2 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开放政策的实施及增强,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壮大,对当地原有的经济生态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发展,个体经济的产生及壮大,使得蒙古文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3.3 文化体制。当地民族文化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民族整体文化实力弱小,文化结构不平衡,从而使得文化的整体竞争力缺乏。

4.蒙古文及蒙古语言文化保护及发展思考

4.1 建立挖掘搜集整理蒙古文的机构。文化的搜集整理是一项巨大的社会性工程,需要在该地区全方位统筹进行。可以设置具体的项目组和课题组,比如文学方面,音乐方面,医药方面,美术方面等。在整理的过程中,要分清先后主次,优先整理那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源,以及具有深刻思想先进艺术形式的资源。

4.2 建立健全蒙古族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互补效应并且联系紧密的文化元素组成的,是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特质。要保护蒙古文及其文化,必须发展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的建立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艺术,包括文学艺术,表演艺术,绘画艺术等。其次是医药文化,包括临床医疗,蒙医研究,蒙药的制作等。还有历史文化以及宗教文化。

4.3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发掘文化人才。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事业,为此,当地政府应该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兴建蒙古文图书馆,民族的博物馆以及文化馆。创立蒙古剧团等,同时举办有利于蒙古文化传播的文艺节目,比如蒙古民歌,说书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文化的搜集整理需要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要着重培养蒙古语老师,形成一支强大的蒙语教学队伍。

4.4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资金是保护蒙古文化的动力,要寻求多方面的资金来源。首先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对蒙古文化的资金投入应纳入每年的财政计划,使之具有延续性。二是寻求社会人士的资助,对当地的干部,企业家以及民众等进行宣传教育,筹集一切资源。

最后,各级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充分认识到保护蒙古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同时注重组织领导,统筹兼顾,使得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 韩桂英. 蒙古族语言文字在蒙古贞地区的保护和发展[J]. 理论界,2013,05:167-170.

[2] 王志清. 蒙古贞地区胡尔沁说书艺人生存现状调查[J]. 民间文化论坛,2006,02:72-78.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范文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从大的地域文化视角看,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三大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形成发展。今天,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同样不能缺失草原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性不仅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多样性符合各民族发展自身文化的意愿,符合人类发现和选择多样性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取向,合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原则。草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关乎中华文化多样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

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主要承载地,草原文化是植根于内蒙古各族人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在多年的文化建设实践中,草原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近年来,内蒙古党委、政府提出了由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向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文化战略目标。实现这一重大跨越,必须要以草原文化为重要资源和发展基础,必须要把草原文化作为其中的基本内涵,充分发挥和展示草原文化在各族人民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生机活力。因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也关乎内蒙古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关乎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民生。同时,文化也是具体民族的文化。内蒙古世代居住着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等民族,保护草原文化也是保护这些民族的文化,而且保护民族文化也就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草原文化是几千年来积淀和发展起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由草原文化的时空分布状况,可以把草原文化划分为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历史文化是指历史遗迹、考古发现、民族文物、历史事实等,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复制的特点。对于历史文化,我们应当以确定保护等级、修复遗址、收藏于博物馆等方式实现原样保护、保存,并通过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阐发其思想精神价值,积极汲取历史文化的思想精神,并加以传承、弘扬。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实文化是指仍然在现实中应用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活动、文学艺术等,具有活态和可传承的特点。对于现实文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本色,推陈出新。因此可以说,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括历史文化中思想精神价值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现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当代语境中,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目前,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有一些文化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或濒危。因此,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十分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文化日益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了良好的机遇和前景。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需要走出困境,抓住机遇,增强传承与发展的自主、自觉意识。当前要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发掘和阐发草原文化的精神价值。在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中,首要传承与发展的是蕴含于草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精神内涵是草原文化内在本质所在,是草原文化在千百年来得以传承、发展的根本源泉和灵魂所在。经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是对草原文化的核心内容、基本精神的本质概括,是草原文化形成发展及对外影响的内在动力。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往的思想观念,内涵丰富、深厚。其中蕴含了既有特定性的又有普遍性的思想价值,符合人类发展的总体价值取向和时展的需要,这在今天对于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团结进步、奋勇向前仍是重要的精神动力。草原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中,孕育出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和思想,比如天人相偕、包容并蓄、自由开放、崇信重义、以法治事、英雄乐观、开拓进取等。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其他思想观念,是千百年来草原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拼搏向上、勇于进取、倾注智慧所取得的宝贵精神成果,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草原文化许许多多的具体文化遗存、历史事实、物质生活、民俗、文学艺术等文化事项当中,都蕴含着丰富深厚的草原文化精神内涵。我们对于草原文化各方面的具体文化事项,都需要加强挖掘、理解和阐发其中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涵,加以汲取、传承和发展,并赋予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使之成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取之不尽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着力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是其内涵与形式的传承和发展。适应我国北方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北方民族创造了草原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草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从内涵上说,草原文化中有着红山玉器、阴山岩画、鄂尔多斯青铜器、辽代佛塔、敕勒歌、元上都遗址、成吉思汗大扎撒、两翼制、行国、因俗而治、逐水草而居、蒙古族英雄史诗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多方面的内容。从形式上说,鄂尔多斯青铜器造型中凝结着的粗犷、质朴和厚重,辽墓壁画笔法的简洁畅达,《敕勒歌》所展现的天高地阔,草原民族性格的豁达豪放、真诚质朴,穹庐顶展现天圆地方的蒙古包,蒙古族长调的悠扬舒展,蒙古族对于蓝、白色的崇尚等,都是草原民族特有的表达、表现方法和形式。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具有辽阔苍茫、雄浑奔放、委婉舒展的风格和特色,是深受草原上的人们和各族人民珍爱和向往的,是发展当代内蒙古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和基础。在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中,必须强调以原貌为基础,尊重本色和特质,表现其精神、神韵、灵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赋予草原文化已有的内涵、形式以新的时代意义,实现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的更新、发展。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范文5

一、蒙古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蒙古民族物质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游牧生产方式是蒙古族物质资料的基本生产方式,因而成为他们物质生活方式的基础。草原的生态环境特点,促使蒙古民族最终选择了以游牧为主的物质生产方式。从考古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来看,这种选择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抉择而最终确定下来的。

游牧生产方式外在的最基本特征是“随畜迁徙”,马的驯化和驭马术的发明,为游牧生产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畜群是逐水草而生,人是“逐水草而居”。这是草原游牧文化典型的生态文明特征。这种建立在人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乐于自然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在尊重了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的社会需求,因而创造了天人和谐的草原生态文化。在生产习惯上,蒙古民族始终遵循生态规律。直至今天,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依然保持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场,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进行游牧的习惯。

蒙古族保持游牧生产方式传统的原因,应当说是蒙古族牧民对人、牲畜和草原的三个层面生态适应性规律认识的结果。游牧的实质在于充分认清不同自然条件状况下的草原功能,按照人、畜、草的生态适应规律,实现有意识的划区轮牧。在一定条件下,它是最有效的利用草原的方式,也是人们适应草原生态平衡规律的最佳选择。

游牧民牧放的畜群主要是牛、马、羊、驼,物质生活资料也基本取自所牧放的牲畜。受此生产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物质生活显现出生态文化的特征。饮食上,游牧民的食品来自于牧放在天然生态环境中、顺其自然成长的各种动物,是在人们毫不干预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绿色产品。饮乳、食肉,完全处在一个整体的生态循环系统之中。

蒙古包也是适应草原生态环境和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活建筑,从建筑材料到结构以及形状,都不同于农耕地区的建筑,是蒙古民族处理人、畜、自然关系的产物。与农耕民族的建筑相比,蒙古包用最小的生态代价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就其耗费的资源之少和生活功能之完备来说,蒙古包是既环保又人道的建筑。

此外,蒙古民族的服饰、交通工具等,无不体现着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他们在实际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以“至诚”心理对待天――即自然生态,因而保证了草原千百年来的原生态面貌经久不衰。

(二)蒙古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蒙古民族的生态意识根源于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并由此形成的崇敬意识。这种崇敬意识表现在蒙古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从精神生活的陈述性活动方面来看,自然崇拜是蒙古民族精神哲学的典型特征。

中外学者的考古研究认为,蒙古族对天地的崇敬意识非常久远。许多民间传说都表达了对天――地――神――人――草木关系的整体认识,认为天地自然长成,天神创造了人类万物,天、地、神、人、草木构成了一个和谐共处的整体。这种观念成为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之一。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蒙古民族形成了天父地母的意识,人与天地成为一体。因此,蒙古民族自称为“天之骄子”。

蒙古民族对女始祖、生育和母权的崇敬是同火及日月相联系的。这种观念反映了蒙古民族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生态观。这种世界观也是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又一基础。

从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策略性活动来看,祖先神灵崇拜是他们神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萨满活动中。萨满活动的产生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部落的“萨满”被认为是天神的经纪人,可以自由地上天入地,太阳、月亮、山川、部落祖神是他们沟通的对象。他们常常主持战争、狩猎、大汗登基和国家祭祀等大型神事活动。台尔甘节――集体祭献活动,就是“萨满”主持的比较重要的祈祀活动,具有相当古老的意识成份,又是一种祈福和感恩活动。整个台尔甘节的中心环节是向神灵祷告和祭献酒、肉及其它食物,祈求神灵接受祭品并赐福于人们。

从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情感表达活动来看,英雄崇拜和伦理崇拜是蒙古民族文学艺术的核心特征。

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民表达崇敬、欢乐、喜悦情感的重要方式,其目的也是祈求神灵保佑生业兴旺和家人安康。

蒙古民族拥有体裁丰富的口传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祝赞词、英雄史诗、故事、民歌、诗歌、格言等等,成为其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尤以英雄史诗著称。长调、好来宝、安代舞、盅碗舞、嘎拉哈、射嘎拉哈、射布龙等民众形式,绘画(岩画、皮画、毡画、树皮画等)、雕刻(骨雕、石雕、木雕等)、雕塑(泥塑、羊油塑)、刺绣等艺术形式,都是蒙古民族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方式。

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情感表达活动的审美趣味,反映了蒙古民族在草原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选择。一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是对人伦关系的关怀,对先祖的崇敬,三是英雄崇拜,四是对纯洁爱情的歌颂。

(三)蒙古民族社会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社会生活方式是受制度习俗等规范的社会活动行为方式。蒙古民族的制度习俗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意识更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民族传统的日常习俗。他们没有那种狭隘的私属空间意识,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不是敌人,进入了他们的生活空间,他们都会给予热情周到的接待。

蒙古民族的礼仪要求,不但要对人以礼相待,而且要时刻礼待天地神灵、畜群等。这在日常生活中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例如饮酒时端起酒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着酒上下弹点三下,其意在:敬天、敬地、敬火神(祖先)。

接物待客的日常礼仪中,敬献哈达是接待正规客人时必须的见面礼俗、礼节;鼻烟壶也曾经是重要的礼宾媒介物;酒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重要的媒介。

敬老是蒙古民族日常礼节的核心,日常生活中以年长者为尊。

蒙古民族的婚丧嫁娶社会习俗从多个侧面反映了蒙古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蒙古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生态学特征。

节庆游艺社会习俗。蒙古民族节庆游艺文化丰富多彩,有与蒙古族崇拜天地的信仰观念相适应的“白节”; 一般在每年农历6月―8月举行的群众集会游艺活动“那达慕”;有以丰收和“马文化”为内容的“伊慕额”节;有招福求禄的“达拉勒嘎”节等。此外,蒙古象棋是深受欢迎、盛行民间的技艺性游艺,具有鲜明的草原生态特色。

蒙古民族在千百年的游猎、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禁忌祭祀风俗,其核心表达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观念。其中有火禁忌、门槛禁忌、水禁忌、行为禁忌等。

蒙古族的文化既是自然的,又是伦理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文明意识主导的文化。从上述的叙述中不难看出,蒙古民族把苍天绿地当作生身父母,把日月星辰、山川湖泊、水火草木看作具有灵性和生命的事物,把这种意识贯穿到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因而形成了要顺从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甚至于敬畏自然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蒙古民族对自然的人化、神化、灵化的解释,催生并强化了蒙古民族对大自然或自然物崇敬的情感态度和追求,形成了尊崇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念,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现实。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问题,因此也必然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尊崇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以人为本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科学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选择

蒙古民族“尊崇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有利于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是意识形态建设,更重要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

实践证明,到目前为止的农业产业和工业产业都不足以承载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实现生态文明价值目标的产业基础,即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放在以智力要素投入为动力,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满足最大化为目标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之上,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逻辑性前提。

目前,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表现为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文化化和文化发展的产业化。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就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生产创意性知识产品以及应用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经济形态。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创意性产品生产的产业化,就是说包括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不再是由单个人或单位的生产,而是在一个形成链条的产业上的生产;二是创意性知识产品实现财产化并成为可以进行投入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成为所有社会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亦即主要价值来源。

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以智力要素投入为动力,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满足最大化为目标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与以往的智力投入相比较,智慧产品更多地是围绕最大化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知识,并且具有财产属性。因而,是否有创意成为知识经济形态下生产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生产具有创意性知识产品的产业,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性产业,甚至核心性产业。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生产仅仅依靠原有体制的个体职业化选择是难以承受的,必须是由一个创意阶层来承担。因而,伴随着创意阶层的形成,一个大量生产创意性知识产品的产业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生产个体职业化走向社会产业化,是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必然。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范文6

【摘要】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构筑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为例,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草原旅游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草原文化;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张晓娜,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草原旅游已发展成为该地区的特色品牌。但由于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发展较晚,草原旅游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根据不同的草原条件确立不同的市场定位,加强草原文化资源建设,深度发掘草原文化内涵,开发草原旅游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草原品牌,实现草原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的东南部,是距离呼和浩特市最近的草原。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有着深厚的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族的文化气息。呼和浩特市作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就为内蒙古草原民族的重要聚居地,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就已成为我国北方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和开发、创造草原文化的历史舞台,为今天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的旅游中心和游客集散地,而希拉穆仁草原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希拉穆仁草原从软、硬件方面全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以“天堂草原”为宣传主题,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服务体系基本配套,旅游人数和收入持续增长,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不断得到开发并已成型,再加上多方位的宣传促销,大大提高了“草原旅游”和“首府旅游”的影响力。但由于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得比较晚,希拉穆仁草原的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开发不规范,尚属粗放型的开发;二是旅游形式陈旧单一,产品雷同,恶性竞争,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呈弱散状态,尚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拳头产品;三是旅游发展规划、景区建设规划尚不够完善;四是草原文化与旅游融合度较低;五是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不利于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实现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度挖掘希拉穆仁草原的文化内涵如少数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等等。应在统一的草原品牌下,根据不同的草原条件确立不同的市场定位,以多种形式进行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草原品牌,实现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开发草原文化资源有难度

内蒙古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开发建设的观念意识比较落后。在开发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时必须注意旅游资源中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所谓区域性,就是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必须重视对本地旅游资源确实有研究的本土专家和真正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专家的意见。而综合性则要求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旅游、地理、文化、历史、经济、建筑、民俗、艺术、环保等多学科专家的协同工作。开发旅游并不是简单的粗放的开发,不能仅追求眼前的利益。要更新观念,提高意识,重视旅游业所具有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民族相互融合影响着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传承

截至2010 年,有2400 多万人口,其中汉族占80%,蒙古族不足20%。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明显汉化,特别是居住在中心城市周边的蒙古族聚集区尤为明显。在内蒙古地区, 汉文化相当普及,蒙、汉、回、满等民族长期以民族大杂居的形式共同生活在一起,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蒙古族文化已成为弱势文化。以呼和浩特为例,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融合已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周边的蒙古族聚集区如希拉穆仁草原的蒙古族群众绝大多数已从游牧经济转变为农耕或农牧的经济生活,并有相当数量的人进入城市生活,仅有一小部分人仍生活在牧区中。正是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很多蒙古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开始发生变化。草原上的牧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的风俗习惯,但他们的生活习性已部分汉化。因此,在旅游开发中恢复原有的蒙古族民俗文化有较大的难度。

(三) 无形的精神文化多,有形的实体文化较少

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在游牧经济基础之上,草原文化本身具有游牧文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草原文化中的物质文明部分必须适应游牧经济方式的要求。目前,草原文化旅游资源中的物质文明部分相对较少,规模也小。而且,有限的有形文化在历史的巨大变迁中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保存至今的已相对较少。在希拉穆仁草原上遗留下来的游牧文化建筑物非常罕见,在旅游业起步阶段,由于粗放型的开发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仅有的文化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没有物质的附着,所以开发起来较为困难。

(四) 盲目招商引资,草原文化与旅游融合度较低

在希拉穆仁草原已经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中,很多为招商引资项目,由于外来投资商对草原民族和草原文化了解较少,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盲目开发建设,忽略了草原文化,使得草原文化与旅游融合度较低,大大冲淡了草原旅游品牌的特色,导致游客数量减少,不利于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旅游文化资源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旅游产业利益的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良性的产业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提升产业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要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

在希拉穆仁草原开发建设上,必须改变外延式扩张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观念,减少其对旅游目的地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破坏。旅游产业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三) 分析希拉穆仁草原地区历史文脉,确定开发的方向和主题

利用北方游牧民族核心的草原文化创意,在分析希拉穆仁草原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希拉穆仁草原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希拉穆仁草原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通过不同的文脉从而整合为统一于一体但又各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品牌。不仅要打造品牌,还要提高其内涵,提高其知名度,管理和维护好草原文化品牌,充分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 加快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要加强对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一步规范旅游人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的专业性,促进草原旅游文化的发展,提高希拉穆仁草原文化的品牌知名度,实现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屡见不鲜,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产业走向成熟和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29-30.

[2]孙克勤.世界旅游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