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

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范文1

摘 要: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对于构造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就业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援助扶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高校应该倡导“理性择业,务实就业”; 突出能力本位,彰显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围绕市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就业困难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工作等方面就新时期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

作者简介:王璐,男(1979-),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 前言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阴霾还未逝去,全球经济还处于低迷状态,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同时又由于现行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导致目前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对于构造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就业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率的路径进行探讨。

2. 新时期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

(1)援助扶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第一,高校应该制定《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在专项就业补贴支持下,对未就业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零就业家庭及残疾毕业生给予特别补助,并不断扩大受资助范围。加强对就业困难和残疾毕业生的援助力度,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使之顺利就业。

第二,制定并适时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办法》,成立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地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学生创业。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服务,并提供一定额度的创业启动资金,使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达到2‰以上。

(2)高校应该倡导“理性择业,务实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该如何引导呢?近年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喜欢说“先就业后择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句话被更加强调了。但专家认为,如果学生随便找一份工作,老是不安心,寻机“跳槽”,这对于用人单位还是学生本人来说,都是一种损耗。用人单位提高了招聘成本,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高校应该倡导“理性择业,务实就业”。另外,有关方面需要为大学生提供真实、详尽的就业信息。高校不应只是公布一个就业率,而应提供各院系、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薪资水平等具体信息;政府部门要及时整合多方的岗位需求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定期公布。正确引导学生择业就业。

(3)突出能力本位,彰显高校人才培养特色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高等教育中,就是要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学生迅速胜任职业岗位需求和终身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绝大多数考生报考高校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就是冲着"找饭碗"来的。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也就是一种“就业教育” 。以郑州铁路技院为例,基于这一办学理念,学院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投入大量资金建有与各专业配套,集实物、现实虚拟技术和仿真技术于一体的各类实验室209个,实验、实训项目600余项,电力机车模拟驾驶装置、牵引供电微机运动仿真系统等实训项目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教育部命名的"国家级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学生常年进行实际操作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在校就接受职业培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等多方面的需要。

大力加强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实施与企业员工管理接轨的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爱岗敬业、主动热情、吃苦耐劳等综合素质。以学风建设为龙头,强化学生专业素质拓展和基础职业能力实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经劳动部批准,学院获得国家劳动部门认可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已达278个,其中通用工种183个,特有工种95个。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相继申请开办了数控工艺员、神州数码、ERP、ICU护理、助产技术、保健按摩、验光员、眼镜定配工等多种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2%以上。

(4)围绕市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从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出发,重视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企业参与,包括企业人员的介入、企业标准的引进、职业证书的融合等。充分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制定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将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理论教学以应用为主旨,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实践教学以能力为主线,构建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到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体系,在时间上保证实践教学时数不低于35%,在空间上做到实践教学不断线。

(5)重视就业困难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应重视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帮助。特别针对那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差的学生,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联系和推荐工作岗位;实现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可以组织安排已经就业的优秀学生每人帮助一名就业困难毕业生,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环境、求职择业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和压力,以正确定位自己。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经济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主动掌握每个毕业生的基本情况,逐个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地照顾和帮助他们,做到了重点指导、重点服务和重点推荐。

结语

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重点要做好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要将对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规划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部分,从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上关心大学生,合理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小兵.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再思考[J]. 人民论坛(中旬刊) , 2010,(05):147-149.

[2] 王盛.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07):105-108.

[3] 金益多, 李宇鹏. 大学生就业心态[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04):141-143.

[4] 郭建锋, 李国涛. 新时期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J]. 中国大学生就业 , 2005,(22):105-108.

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范文2

关键词:实习权益;实习法律关系;保障机制

基金项目:2016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创业法律环境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JG16DB173)

近年来,大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屡见不鲜,却始终得不到强有力的法律救济。司法实践普遍认为,实学生并不属于劳动者,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缺失,完善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将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提升到立法层面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实习的法律关系

大学生实习法律关系,指的是法律法规所调整的大学生、用人单位、学校、政府等主体间在实习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大学生实习法律关系具有多边性和复合性。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用人单位、学校是实习法律关系的主体。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实习活动只能算是一种在毕业之际提升能力的实践锻炼,大学生不完全符合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的主体资格,笔者认为,并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而言劳动者具有以下特征:达到法定年龄+有劳动行为能力。只要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就应当符合以上两个特征,并且毫无疑问地适用劳动法来保护。判断法律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怎样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侵害大学生实习权益的主要表现

(一)不签书面劳动合同,欠薪现象严重

保守估计我国有80%的大学生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一旦大学生实习权益受到侵害,由于缺少书面证据,有关单位很难依据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实学生往往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时间弹性较大的实习活动,不少用人单位利用市场杠杆原理,将实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任意克扣、拖欠工资薪酬,或者只是象征性的o些补贴当做报酬。根据201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某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实学生工资在500元/月以下的占到47%,500-1000元/月占33%,1000-2000元/月所占比例为17%,而2000元/月以上仅占3%……”

(二)超时工作,工伤保险空白

对实学生,用人单位通常会尽可能延长其工作时间,却很少会支付实学生加班期间的费用。此外,大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之前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主要针对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必给实学生交付社会保险,如若大学生在实习活动中遭受到人身意外伤害,获得救济的概率是极低的。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实习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一)构建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机制

造成大学生实习权益受到侵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对大学生实习制度和保障救济机制的不完善。所谓治标要治本,借助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主体的力量,努力构建大学生实习法律制度,完善大学生实习权益监督管理保障机制。实学生具有大学生和劳动者的双重属性身份。国家宜修订有关实习法律规范,专门规定实学生、学校及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实学生与用人单位间的争议纠纷纳入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将大学生实习法律关系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是从本质上保护大学生实习权益的重要途径。

(二)细化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则

1. 以劳动合同的形式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的依据。如若能够赋予实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可以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避免用人单位偷钻法律漏洞。只有建立在双方相互平等、合理、科学的实习合同才能有效减少侵害实学生权益事件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大学生实习权益。借鉴各省市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宜规定用人单位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定范围内确定实学生的劳动报酬,并按照标准按时给予实学生所应当获得的工资薪金。

2.明确实习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学校应当实施实习考核并且根据不同专业设计相应的实习计划。定期对实学生进行检验,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实习情况,并依此及时作出合理调整。与政府、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合作,扩大大学生实习渠道,建立在学校统一管理下的实习单位。

实习学生在享有学习权、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及其他相关权利的同时,也应当遵循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他们的教育管理,及时与学校或者相关人员报告实习进程,接受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检验考核。如果因为个人过错而导致用人单位损失的,实学生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等。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对实习生进行培训教育管理主动向大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必要的实习设备和安全的实习环境、指定实习指导人员对实学生进行各种培训,并依据对实学生的考核向学校反馈实习情况。

结语

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角度来看,维护实习期间的学生权益,有益于形成良好的“准劳动关系”,利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法律意识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宁尚书.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法律保障[D].兰州大学法学院,2014.

[2]徐银香.责任共担 视野下大学生实习法律制度的构建[D].高教研究,2014.

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范文3

关键词:职业素养;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16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之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关爱老人,弘扬孝道’――嘉健志愿者协会学雷锋志愿活动”(No.15Z190)。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学生管理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尤为突出。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职业教育的特性更加显著,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日常的管理工作之外,更加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注重职业道德的建立与职业能力的养成,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试图构建出一种系统开放的德育工作实践模式,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将德育的触角延伸到实践中来,延伸到校企融合中来,将实践贯穿德育工作知、情、意、行的全过程。

一、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德育工作新思考与探索

1.创新“知”的德育内容――以实践学分为平台,推行“显性+隐性”学生德育课程,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大力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

设立“岗证课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建立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课、“力道”课、德育课、学生工作实践学分、劳动实践课程学分于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体系。对于未达到学分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纳入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其中劳动实践学分中的学生参与宿舍区域的劳动实践纳入社区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内容,由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考核实践效果,按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奖惩处理,不需要重复登记和审核学时、学分。

设立融“指导、实践、养成”为一体的德育隐形课程。德育隐形课程包括养成体系课程与实践体系课程两个方面,其中养成体系课程为诚信银行管理、学业预警管理、学生创新项目等。实践体系则包括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大学生新闻中心、大学生督导中心、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大学生形象指导中心等。通过融合指导、实践、养成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帮助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重视“情”的桥梁作用――以企业文化为核心,实现校企文化融合,以境育“情”,打造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文化校园

创设良好情境,以境育情。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把企业文化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实训等环节,使之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与职业人文素质。通过校企合作等渠道,开展丰富的职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激发学生职业兴趣,引导学生精研专业技能,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能够积极主动地就业、创业。

构建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以培养“技高品端”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之成为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规范,并内化成为共同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建设职业熏陶体验的物质文化。开展好校园内部文化墙、杰出校友墙、优秀实习教师墙、实习学生照片墙及专业文化长廊等建设。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将团队合作、务实执行、乐于奉献、勤于钻研等职业品质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认真落实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

在日常德育中,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校外实训、社会实践、模拟企业情景等途径和载体,以实践体验式的教育形式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潜移默化。

比如,大一新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参加优秀企业家校友讲座;大二学生模拟职业面试、职业技能竞赛;大三学生开展学习成果展和创业计划大赛以加深学生职业体验。

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学生的职业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同时推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素质拓展证书三证制度,形成职业道德常规化教育体系。

3.增强“意”的自律性――以“诚信银行”为载体,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行为养成与考核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构建一个可视、可控、可持续改进的开放系统。全程记录学生在校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学校员工、学生家长、用工单位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育人资源;多点采集学生信息,形成信息终端(辅导员),全员参与,形成工作责任主体明确的格局。收集来自专业教师、辅导员、学工处、保卫处、后勤集团、宿管中心、学生社团、实践企业等多个评价主体的信息,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发现学生的问题,能更有针对性地、更细致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行为养成与考核。将学生行为养成管理平台,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从学生一入校就为每个学生建立各项教育管理规范,并将学生在校的所有表现、取得成绩详细地记录在信息平台,给予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全方位的关照,促进学生培养受用一生的良好素质,为学生提供可以终身受益的财富。

建立并利用“大数据”,在学校时空范围内覆盖全体学生和贯穿学生三年,通过组合、比照能表达学生状态特征的数据,为学生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利用“大数据”解析学生个性。老师通过查看学生电子信息档案能够解析学生个性,为更充分地了解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打下基础。通过系统中的学生工作实时数据通过平台中的数据,管理者们能够通过监控内容看到学院学生情况及学业情况管理、行为养成管理、成长成才服务等数据,通过以上数据,管理者能够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4.强化“行”的实践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推进“为人民服务工程”,实现学生知行合一,培育出德技双馨的现代职业人

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入人才培养方案、教案,走进课堂、学生活动、学生头脑。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进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共增设8个学时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育内容。第二,进教案。编好《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案》,做好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包括PPT课件、案例库、视频库等。第三,进课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从听、说、看、读、写、察6条路径开展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学,教学时数为8学时。第四,进学生活动。组建“为人民服务部”,通过打造学生系列品牌活动,使为人民服务思想进入学生活动。采取社团化运作模式,打造“为人民服务工程”学生系列品牌活动。建立“为人民服务部”,打造四大品牌学生活动:“我的中国梦”“志愿者之校”“科技进社区”“青春三下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采取社团化运作模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为人民服务精神内涵在广大学生参加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实现以活动教育人、以活动鼓舞人、以活动引导人的目的,打造校园公益服务品牌项目。第五,进学生头脑。将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贯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使为人民服务思想深深植根于学生头脑。

二、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德育工作新思考

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培养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素质优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以项目建设推进构建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一是推进奉献意识培养和文明行为养成的“为人民服务”工程。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主题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同时,加强礼仪教育,服务教育,提升学生文明意识,倡导奉献精神。

二是推进宿舍治安整治与宿舍文化创建的“宿舍6S”管理工程。主要是强化宣传,落实巡防联动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提升学生安全意识。针对内务卫生开展“6S”整治活动;抓好宿舍区内党团建设,形成示范引领;以学生宿舍栋区、寝室为单位开展主题活动,做到每学期有不同侧重点,每月有主题活动;开展第三课堂讲座,生活辅导员每月针对所管楼区开办文明修身、形势政策等知识讲座。

三是培育学生职业素质与推进学生就业力提升的“职业教育周”工程。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高就业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通过图片资料、视频播放、现场体验、学生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绩、教育教学成果、毕业生成才典型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等进行展示与宣传,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职业素养与就业的关系。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与咨询,加强就业市场拓展和学生创业力的培养,在新的职教发展形势下再接再厉,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继续走好特色和创新之路。

四是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德育两课程”工程。建立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课、“力道”课、德育课、学生工作实践学分等于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体系。对于未达到学分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纳入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同时,建立融“指导、实践、养成”一体的德育隐形课程。德育隐形课程包括养成体系课程与实践体系课程两个方面,通过融合指导、实践、养成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是推进一站式服务的“大学生事务中心”工程。主要是组建大学生素质培育型社团,负责推进学生素质实践课程的开展;实践项目的建设,并对实践成果集中展示,以提升实践课程质量,形成品牌活动;依托CRP平台,对应学院二级部门职能,开展一站式服务,切实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 英.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的创新思考[J].时代教育, 2014,(10).

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邢亚林(1976- ),男,江苏如皋人,江苏大学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85-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长,2012年再创新高,达到680万人,这与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用人单位在用人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却提高了用人标准。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及适应能力等。对大学生而言,实践性能力不足、创业意识不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不足等方面,导致了其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所在。摆在高校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表述

“就业能力”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英国,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学生和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体,并提出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观点,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性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做出了不同的定义,国外学者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和意愿;也有国外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国内有关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分为五个类别16项技能:一是基本技能,即阅读、写作、学习能力;二是专业技能,即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三是适应能力,即问题解决能力、执行力、自制力、抗挫折力;四是发展能力,即勤奋诚信、责任感、职业规划;五是交往能力,即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大致可以分为知识、实践和素质三个部分。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来看,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也应包含以上提及到的诸多方面。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出版了《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等对2010届和2007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反映社会需求和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显示,2010届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有50%的2010届本科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其中有85%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有20%的本科大学毕业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有41%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创业理想是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报告还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对于2007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认为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高达到72%;优秀毕业生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工作三年后)。因此,加强高校与社会对接、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才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状况直接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状况,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和社会需求,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及时修订

1.通过调查研究,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按照既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以四年为一个修订周期。然而,在大众化教育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周期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精英教育时代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套用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时间上,应该制订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案,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修订,采取四年大修一次,每年小修一次的措施,使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趋于完善。在修订内容上,高校应做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调查的对象以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为主。根据市场调查反馈的信息,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2.通过学习借鉴,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职业生涯学说,许多国家中小学就开始讲授职业规划知识,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是世界上很多大学学习的典范。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入职业规划教育,绝大多数高校起步更晚,并且重视程度不够。最近一项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规划不明确。我国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一方面,主管教育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和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指导队伍。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学计划,要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中。通过大学四年全程的生涯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二)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国的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有很大的区别,这对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学生甚至在大学期间都没能适应。因此,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引导。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技术更新迅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效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无论你是在就业面试,还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良好的沟通,将使你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因此,在大学期间,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引导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地训练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无论是理工科院校,还是文人类院校,高校都应开设相关课程。高校学生工作处和团委等部门应积极举办演讲、辩论等大型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与沟通机会,使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培养。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1.以教学改革为契机,及时调整实践性课程比例。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报告反馈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教育主管部门也充分认识到高校实践性教育的严重不足。《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类本科专业实践性学分的比例,“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由此可见,无论是人文社科类还是理工农医类,实践性学分比例均增加了10个左右的百分点,师范类教育实践也增加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合理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2.以企业为依托,创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大学生进企业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国外许多高校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创建校企合作,对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都是有益的。学校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解决实际性难题,也可以为企业人才提供理论深造的机会。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提供优秀的企业人才担任实践导师,也可为高校教师培养实践性师资人才,增强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性环节来培养,光靠课堂学习和极少的实验课程很难培养出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通过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深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从而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和校园内学不到的实践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

1.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许多高校还没有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或就没有开展创业教育。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创业学”课程,尤其是在跨学科教育模式方面值得我国高校借鉴。虽然,我国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创业实务”“创业精神导论”等相关课程,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在人、物、财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学习借鉴,结合本国实情,逐步完善创业课程体系。

2.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专业化的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承担创业教育的师资也严重缺乏,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主要是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也有极少部分是有过企业培训工作经历的老师。这些教师绝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也没有实际创业的经验,只能在摸索中教学,其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高校培养专业化的创业教育教师,要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培训与交流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从社会各行各业聘请一批有创业经历的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让他们现身说法,只有这样的群体才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大提高学生的创业敏感性。

总之,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与社会对接,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鹏.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1(25).

[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潘日鸣,沈学杰.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提升措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5]张惠丽.关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

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范文5

(一)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现状

我国于1999年开始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快速增加。与此同时,企业纷纷减员增效,政府提倡精简机构,事业单位实行下岗分流,造成人才需求下降。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80%以上,而在2002年以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就业率就迅速下降并一直在70%左右徘徊,其结果是在毕业人数增加的同时,失业人数也在增长:2003年是52万人,2005年是79万人,2006年是124万,2008年更是达到了176万。大学生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政府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二)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原因

1、就业人数与就业岗位供求不匹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扩大,大学生的入学门槛和毕业门槛普遍降低,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2、应届毕业生就业技能不能满足岗位所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学校掌握到的仅仅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使得他们与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失之交臂。

3、应届毕业大学生求职意愿不端正。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过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往往存在着眼高手低的心理状况,这一状况往往导致了当前高校就业的尴尬现状。

二、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困境

1、失业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央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不协调。根据中央部委联合发出的《通知》的要求,从2006年9月1日起,仍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可给短期内无法就业且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虽然该《通知》将大学生纳入“低保”,但是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本条所称城镇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未就业的大学生没有被列入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内。再加上《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又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按此规定,则刚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又是不可能领到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因此我国的失业保险体制只有把未就业的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人群中,才能使之享受到失业保险。

2、领取“低保”程序繁杂,条件苛刻。按照《通知》的要求失业毕业生首先要到劳动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由之介绍就业。如果对劳动部门安排的两次就业都觉得不合适,劳动部门才会出具相关的失业证明。拿到失业证明而又符合低保条件的毕业生才可以向街道提出申请,随后由居委会上门进行调查。最后,经街道审核和民政局公示后,才能申请成功。这种繁杂而且很没面子的申请程序,会使大多数自尊心很强的大学生不去领“低保”。但是实际上并非所有赋闲在家的大学毕业生都无需帮助,如果我们已经建立了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同时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与帮助也将更大程度的落到实处。

三、建立和发展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路

1、尽快加强失业保险的立法工作。加快《社会保障法》的制定,通过完善现有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大学生失业保险做出具体明确规定,例如对失业保险费的收缴以及违反规定的相关处罚要有明确细致的条款。另外,失业者身份的认定,保险金的发放领取都要有严格的规定,通过失业保险制度既要保障失业者的权利,又要要求失业者履行义务。法律还要明确规定聘用大学生的单位的连带责任,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之前,必须对其失业保险贷款的返还以及是否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况了解清楚,督促其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关义务,否则用人单位将会受到罚金或其它的处罚。

2、要扩充渠道筹集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建立完整的毕业大学生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方案。解决大学生的失业保险问题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筹集失业基金。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一下的解决方案,即大学生的失业保险基金由学生,学校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其中个人承担为主,学校和国家承担为辅。学校可以每年从自己的收入中抽出一部分为学生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国家应该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专门的款项为大学生建立单独的毕业失业保险专项基金。地方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扶持。同时应该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的公益性的捐款,为高线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建立专门的账户。

3、高校及其他社会组织则应担当起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宣传者支持者、实践者、服务者和建议者的角色,大学生自己也要端正自己的就业意愿,努力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高校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理顺招生分配体制,科学决策招生规模和培养规格,合理设置专业结构,使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等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择业期望值。失业者个人在享受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失业救助权利的同时也应主动认真地履行享受失业保障的应尽义务,如主动寻找工作,配合与支持就业服务部门工作,积极参加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社会实践等树立起正确主动的就业观和个人发展观,不断提高个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争取尽快就业。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参考文献:

[1]文东茅.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高教探索,2000(4).

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范文6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85-03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处于全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经过多年扩招,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但培养的工程人才多而不精,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特色不突出,与发达国家培养的学生有差距。目前存在着困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矛盾:大量工科毕业生涌入到就业队伍中,学生和家长抱怨“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不到胜任岗位的人才,面临“用人荒”。解决该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个人以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学习中创新,整合各项资源,充分显现资源要素的效用,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知识、技能、个人品质及价值观等[1]。某些学者关注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施炜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1]。曾向昌分析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2]。黄艳霞提出关注就业技能成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3]。王秀芝研究了欧美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模式、措施及启示[4]。本文将从社会用人单位对工科大学生的能力需求出发,从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角度探究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举措问题。

一、社会用人单位对工科人才的能力需求

工科大学毕业生除了应当具备基础科学、工程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个人和职业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

(一)个人能力、职业能力

1.发现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工程基础理论和技术,使用规范的工程语言表述,进行工程推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求知欲和终身学习能力。能探索工程问题,发现新知识点,提高自身能力;具备自学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专业领域的前沿和动态。

3.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学生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可提高专业素养,发现问题,批判性地吸收经验,保持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4.主动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社会要求职场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根据自身条件及环境需求,进行自身职业发展规划。

5.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诚信社会要求每个人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具有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二)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组织与协作能力。在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实践中,要求工科人才理解企业文化,具有团队意识及协调、管理、领导能力。

2.表达与沟通能力。工科大学生应能够编纂和诠释工程文件,采用专业术语交流,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能力。

3.外语沟通能力。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外交流增多,要求大学生具有对外技术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三)工程设计、实施管理能力

1.了解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商业环境。工科大学生应了解本专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责任,了解企业战略和规划,重视企业文化。

2.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针对工程问题,工科大学生能够运用工程软件进行设计和优化并确定实施方案。

二、提升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为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应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专业培养方案出发,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等方面;用人单位也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参与人才培养;学生个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就业竞争力。

1.制订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首先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各专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工科人才的能力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整合课程体系,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分解,与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逐一对应,加大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创新类课程或环节的比重。例如,开设三维工程软件课程(UG等),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开设创新类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训练环节,培养提升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工科高校应积极引导教师借鉴先进的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探索创立的现代工程教育模式,成效得到了公认[5]。采用基于项目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围绕实际工程案例、工程项目设计将有关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在知识学习和应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3.校企协同培养工科人才。发达国家的本科高校自上世纪初开始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工程人才。“交替式模式”,即学习学期与工作学期交替进行,安排学生在企业集中实践,提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中,效果明显。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自2010年开始,教育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特点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强化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践的时间累计一年[6]。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项目研发等方面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制定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将集中实践环节如工程岗位实习、专业课程实践、毕业设计等分散在企业进行,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真刀真枪”地实践,学生毕业就业时很快会进入“角色”,适应新岗位,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历了由职业指导到生涯教育的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历史悠久,系统全面。例如,德国重视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大学、企业、劳动主管部门紧密合作,大学负责培训学生的专业能力,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负责实习生的考核和培训。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及就业方式的变革,“职业生涯规划”开始进入中国教育界[7]。2007年,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高校都设立了就业与创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扎实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与创业,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5.社会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工科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高校,同时需要用人单位参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到提供实习机会,校企协同培养是目前成功的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用人单位,不能游离于人才培养的环节之外而指手画脚,把责任都推向高校[5,6]。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出于降低经营成本和安全因素以及技术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很少提供在校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机会,而国有大中型企业所提供的工程实践岗位和机会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工程实践需求。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出台政策,鼓励和督促各类企业参与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6.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应当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学习,“苦练内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机遇与挑战并存,社会需求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才俊。当代大学生只有勤奋努力,把握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完善自我,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结论

高校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用人单位应参与校企协同培养工科人才;大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施炜,张苏.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辨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8-121.

[2]曾向昌.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分析研究[J].高教研究,2007,(2):110-112.

[3]黄艳霞.关注就业技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06-109.

[4]王秀芝,罗嘉珂.欧美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模式、措施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3,(5):120-124.

[5]王刚.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28-32.

[6]刘玺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09,(7):111-113.

[7]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