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科学工程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科学工程论文范文1
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刘强等,2009)。因此,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学生对目前课程的评价与需求,本文选择公共管理学课程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学生个人能力、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的20个问题。问卷调查于2014年5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经管专业的11级2个班中展开,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30份问卷全部有效,有效率达到100%。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从学习成绩的判定来看,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是中等偏上的,其中成绩一般的学生最多,占50%,这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对农林经管专业的了解程度,70%的学生反映出一般的特点。对于大三的农林经管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竟然对该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反映出需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对该专业表现出喜欢态度的学生仅仅占16.7%,而较喜欢和一般喜欢的学生占73.4%。从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来看,60%的学生认为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用功程度是最主要的因素,这就说明培养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爱好是至关重要的。
2.课程设置方面。从学生对课程目标的清晰度来看,仅有6.7%的学生认为自己很清楚课程目标,而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一般(53.3%)。这反映出作为公共管理学的目标设置不够清晰。从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判断上来看,认为公共管理学是核心课程的占16.7%,是重要课程的占36.7%,是比较重要课程的占26.7%。这说明,学生对公共管理学这门课比较看重,并视为重要课程来学习。从开课的学期安排来说,46.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适,33.3%的学生认为有些偏晚。同时,关于学时长度,50%的学生认为较合适,23.3%的学生认为较短。目前,公共管理学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开课,部分同学面临考验复习和找工作的问题。
3.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从选用教材的实用性来看,70%的学生认为选用的教材是较新颖的,这反映出学生对教材的认同感。从教材结构的安排来看,认为教学内容合理与较合理的分别占6.7%和23.3%,而认为一般的占53.3%。这说明很多同学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不是非常满意,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以改进。
4.教学方法方面。理想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郑丽凤等,2011)。因为调查问卷采用喜好程度排序的方式,为了全面捕捉学生对教学方式不同的偏好程度,第一位次的选项计6分,第二位次的选项计5分,依次类推,最后一位次的选项计1分。最后,计算每个选项的总得分并排序。计算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偏好排序依次是:实践实习,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理论授课,课后习题。这种结果说明,学生对于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是最喜欢的,因此其预期的效果应该最好。而对于纯粹的理论教学,则不是最佳的授课方式。
5.课程考核方面。目前,公共管理学的期末考核分为期末试卷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一般来说分别占比70%和30%。表示赞同该比例的学生占70%,剩下的30%的学生表示不赞同该比重。持反对意见的学生中,10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实践考核环节,还有2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
三、结论与建议
管理科学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spreading widely, the construction unit shall be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thought,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favorable policies,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y rapi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for enterprises to determin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goals and relatively stable policies, procedures and mobilize all positive factors to realize the target of servi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trateg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l、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逐步推广和普及,项目的成本管理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且已经得到应用,可以说,项目成本管理正式为施工项目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它能够体现施工项目管理本质特征,能够反映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够提供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效绩的客观尺码。
2、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可用以下几句概括: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解落实,详细交底;针对难点,组织攻关;样板示范,摸索经验:跟踪控制,严格把关。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当务之急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企业按照IS0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包括文件化的体系程序)要覆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有效运行,关键也在企业(含区域分公司)和项目两个层次。
(2)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建筑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3、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
二、科学发展观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适合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水平还不成熟,目前建筑业正面临着如何巩固国内市场及发展国外市场,逐步使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走向正规化、合理化的问题。
基于此,我国建筑工程急需一门科学的发展理论来指导,科学发展观应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中体现出来,其中心是建设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工程项目本身是一个系统,需要以系统方法来管理其实施,这已经是理论与实践的共识,而科学发展观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要求是将项目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对待,要考虑其实施对社会系统的影响。
建设项目本身是其所置身的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随着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建设项目越来越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这种要求必须在建设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体现出来。
在建筑领域,工程建设由于投资多、周期长、对环境影响大,其管理、实施应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即从单纯的粗放的扩大投资、简单建设转向科学研究评价、设计、实施,减少环境污染、绿色、节能、可持续性等等。科学发展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在联系具体在以下阶段得以体现:
1、项目论证阶段
考虑满足需要的综合性。建筑工程起源于社会需要,包括人们居住、发展生产、社会公共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满足种种需要是建筑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水平较低时,满足一时的需要即是目的,这种活动的影响尚不在考虑之中。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其持久性有所追求时,才会出现和谐、持续、环境等问题,这就要求建筑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必须考虑满足需要的综合性,不能在满足一种需要的同时带来其他方面的损害或小利影响,要考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项目评价阶段
项目评价一般有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两种。在经济评价方面主要是造价的评价,经济评价一是收益,二是支出即费用的高低,这应从项目的生命周期性来考察,而不单单是工程建造费用和设备费用的高低。尤其是民用建筑更要重点评价其全过程的费用,应将其建造费用与寿命期使用费用折现后累加作为造价评价的基数。在社会评价方面,更是主要考虑工程与环境的协调、污染的减少等因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项目实施阶段
考虑施工过程的人本性和对环境影响性。我国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的条件可以说是在各行各业中较差的,不论是环境、安全性、食宿、劳动保护与防护等,都离以人为本的要求甚远,这也是施工现场多为农民工的原因。以人为本,落实起来也是很难的,在一定条件下,增加一些费用,提高一点造价能改善施工条件也是必要的。
三、推行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l、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盼技术支持。实践证明,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2、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宵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
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3、进行技术革新,大幅度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提高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我们基于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管理科学工程论文范文3
刁兆峰,山东省定陶县人,出生于196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93-1998年任武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1999-2002年任武汉工业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2002年起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负责人。
社会兼职。中国建材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武汉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咨询委员、武汉当代企业发展顾问中心副主任及首席战略咨询专家、广西工学院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新产品、新技术项目评审委员会、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评审委员会和武汉市招投标评审委员会成员。
从事领域。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企业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本科生领衔讲授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于2008年荣获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并连续3年(2006、2007、2008年)被学生网选为“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另为校内研究生和MBA学员讲授《高级管理学》和《企业战略管理》等学位课程,获得一致好评。主要研究方向有二,一是企业战略创新及其管理,主要探讨企业战略创新模式与途径、企业战略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其风险管理;二是企业持续成长及其管理,主要探讨企业持续成长障碍、企业持续成长机制、企业持续成长评价,以及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机理与模式等。
研究成果。近年来,在企业战略管理、管理创新与创新管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和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有10余篇被“EI”、“ISTP”收录,出版著作3部,作为编委会主任编撰出版“21世纪工商管理课程系列教材”(14部)、和“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新编系列教材”(18部),并多次再版,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湖北大别山区建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集约化经营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京珠高速公路公司化、商业化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水路交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近年来曾多次参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策划与管理咨询工作,并为省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举办《论执行与执行力》、《企业持续成长的门槛及其克服》、《21世纪管理发展新趋势》、《企业战略发展新思维》、《企业战略创新的逻辑与途径》等学术讲座几十场,并获得普遍好评。
管理科学工程论文范文4
大类招生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最近几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中,许多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采取大类招生,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所谓大类招生,就是将原来的本科招生专业并入该专业所属的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院系或相近的一级学科下面招生。如按照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划分,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其下设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工程管理四个二级学科专业,招生时,在招生专业上不以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招生,全部按管理学、或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工商管理、或土木工程等招生。待学生进校一段时间学习了基础平台课程后,再根据学生的选择意愿,二次分配到二级学科专业中学习。
按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牢固基础,实现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尤其是对一些在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时,对很多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专业的学生很有指导意义。即让学生进入高校后,待他们对各专业的实力、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给予他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对于弥补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但从近几年各高校的大类招生运行情况看,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新经济的需要,工作适应能力差,学生不如原来按具体专业招生的毕业生受企业欢迎。其次,在教学中出现课程关系混乱,专业间矛盾突出,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等问题。本文拟在分析目前我国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专业建设的一点建议。
为了研究我国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特设计了三种调查问卷,包括教师调查问卷,企业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分别向目前我国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并且按大类招生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任课教师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对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向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同行对工程管理实行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教师问卷发放60份,收回59份,学生问卷发放100份,收回90份,企业问卷发放50份,收回48份。
一、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基本现状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本科教育中,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招生中,有25所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其中,实行大类招生的第一批本科重点院校有17所,第二批本科一般院校有8所。工程管理归属于土建类(或土木工程)专业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0所,归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3所,归属于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具体统计见表 1所示。
各学校的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基本都是从2004年以后开始的,只有个别学校在1999年没有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时,在其他相近专业中开设了工程管理方向,但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类招生。
也有的学校虽然实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专业单列招生,没有列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中。如南昌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虽按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下只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二个专业。又如吉林大学、福州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也按大类招生,而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
所有学校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中,总共有三种培养模式:“1+3模式”、“1.5+2.5模式”和“2+2模式”。其中按“1+3模式”培养的学校有15所,按“1.5+2.5模式”培养的学校有8所,按“2+2模式”培养的学校有2所。
二、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
大类招生不仅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高等学校目前招生发展的趋势。但是,根据最近几年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课教师的反应情况看,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1.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工程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现拥有在校学生近300人。2007年招生时,工程管理放在管理学大类下招生,采取“2+2模式”培养,即前二年所开课程与所有管理学其他专业课程相同。许多工程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全部放在第5学期。由于时间紧迫,一些专业主干课,如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也必须放在第5学期。这样完全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的教学难度。根据课程的相关关系,工程制图和土木工程概论必须先于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开设,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又必须先于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开设。
2.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大类招生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按大类招生,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参与讨论的人员和专业众多,为了“和谐”,人为地加入了一些与工程管理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分配不均,个别学期负担过重
按大类招生,只有后二年才能安排工程管理的专业课,而后二年中,第7学期学生将投入大量的时间找工作,第8学期学生全部做毕业设计(论文),其实,真正用于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只有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样一来,大量的课程必须排在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二个学期不仅课程门数多,而且许多先行知识没有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
4.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分标准不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都是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数才能毕业。根据调查,大部分学校的理论课程是16学时、18学时或20学时为1学分,实践课程有1周1学分、1周1.5学分,甚至个别是1周2学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理论课程是16学时1学分,实践课程是1周1.5学分。从实际看,实践课程折合的学分数太高,开设几门实践课后学分总数就超过了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限额。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应该降低实践课的折合学分数,以增加实践课的门数。笔者认为1周1学分比较合理。
5.二次选专业时矛盾突出
按大类招生,学生二次选择专业时已经进校相当长的时间了,学生对学校各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比较了解。所以,对于那些师资力量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选择的人非常火爆,而对那些就业前景差的专业则门庭冷落。以我校为例,2009年学生在二次选专业时,选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达到招生人数的200%,而其它专业最少的只有4人填报。这不仅加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更加剧了专业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矛盾。
6.影响专业布局
学生在二次选择专业时,除了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前景和师资力量来理性选择以外,部分人具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选什么专业,就跟从选择,没有从自身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来理性选择。如一些艰苦专业、冷门专业或虽然容易就业但工资低的专业,选择的人数很少。此外,由于学生的阅历所限,只能看见眼前的就业情况,难以预测几年后的就业前景,也导致学生从众地选择专业。这使得一些专业选择的人数非常少,但这些专业又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需的专业。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了专业的合理布局,甚至会对某些专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若干年后,可能造成专业的失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大类招生下工程管理发展建议
1.归属到土建类招生
工程管理不同于管理学门类其他专业,有其特殊性。工程管理是一个跨土木工程、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复合型专业。按照建设部制订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的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根据这个目标,工程管理课程设置应该有二条主线:土木工程知识体系和经济管理知识体系。那么,如果按大类招生,工程管理既可以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也可以归属于管理学类招生。
但是,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实施的管理,工程在先,管理在后,没有工程,就没有管理的对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工程管理应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即使由于行政机构设置的影响,不能把工程管理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在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中,也必须先开设土木工程类课程,或者虽然行政上归属经济管理学院(系),但仍与土建类专业一起实施大类培养计划。
就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问题,笔者专门对本校在校学生、本校本专业老师、本校其他专业老师和部分其他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了学生196人,教师50人。调查结果见表2所示。从表2可见,90%的教师和97%的学生反对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即使按大类招生,82%的教师和99%的学生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应该放在土建类招生。
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安排有很大的不同,且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从表2可见,对大类招生前几年各专业培养方案相同的问题回答中,98%的教师和99.5%的学生认为前0.5~1年的培养方案相同,即都认为大类招生应该采取“0.5+3.5模式”,或“1+3模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本专业安排,都希望多学习些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者认为应该采取“1+3模式”较好。
3.优化专业培养计划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专业培养计划存在许多不足,如前面提到的课程关系、学分比例等。通过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去掉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密切的课程,重新编排课程教学时间,减少部分理论课课时和学分,同时与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增加实践课数量和学分。通过优化,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和实用。
4.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做好学生就业指导
针对二次选专业学生从众心理问题,专业老师应加强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不能泛泛而谈,应详细体现将来的工作行业、工作内容和对专业知识、学生个性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专业介绍,可以清除地看清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工作。此外,有科研课题的老师,还应启发学生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学习。学工组老师也应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5~10年后各专业的需求状况,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
此外,大类下招生的其他专业,还应加强专业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实力和就业率,以吸引学生。
大类招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中必然要经历波折,只有反复论证反复实践,才能不断改进,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袁弘,应晓英.大类招生环境下药剂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海峡药学,2009,(8).
管理科学工程论文范文5
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记者:您如何理解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您所在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不是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武书连:管、评、办分离,建立独立于教育的管理者和办学者之外的中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是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也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提倡又一直难以实行的方式。只有这种方式才能避免出现裁判员兼运动员的尴尬局面。
试想如果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大学本身从事大学评价,不可避免地面临裁判员兼运动员的处境。裁判员一旦兼任运动员,比赛结果纵的概率比较大。
所谓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就是评价机构不是教育的管理者和办学者。
教育的管理者,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其由教育主管部门任免的下属单位。教育的办学者则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主要指高等学校),以及由学校任免的下属单位。由上述教育的管理者和办学者组织的评价机构,属于裁判员兼运动员,不是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既不是教育的管理者,也不是办学者,其所属《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全部组成人员没有一个在大学工作或兼职,都不是运动员,是名副其实的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的诞生与发展
记者:您是我国持续研究大学评价时间最长的学者,能否谈谈您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武书连:两个原因使我选择了这个课题。
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大学工作。我观察到中国的高考招生长期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大学可以查遍考生的所有资料,而考生对大学几乎一无所知。招生时,每所大学都宣传自己的优点,从来不讲不足的地方。招生简章中,“师资力量雄厚”几乎成为每个学校的标准用语。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考生和考生家长,就是教育专家也很难区分众多学校、众多专业的真实情况。为了减少考生与学校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我觉得如果将大学的各种办学指标以排行榜的形式发表,就可以使考生比较方便地了解目标大学的真实情况,这对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其次,我在1989年撰写《中国大学校长群体研究》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没有综合性的定量指标,很难评价一个大学校长的成功与否。因此我考虑,如果建立一个能比较准确地反应大学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并以排行榜的形式出现,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评价大学校长的成功与否。例如,某校长上任时,学校排在第100名,4年任期结束时,学校名次上升到第80名,这个校长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校长。反之,如果离任时,学校名次下降到第120名,这个校长就不是成功的校长。1999年以后,我们国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被评价的其实不仅仅是大学校长,而是整个学校的领导管理服务系统。
鉴于以上两个原因,我选择了这一课题。
记者:当您开始这个课题时,该领域整体研究水平如何?
武书连:我1991年开始《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研究,至今已有24年。在我之前,赵洪洲、蒋国华等学者也发表过大学排行榜,不过因为每次发表排行榜后都被一些大学狂批一通,压力太大不得不中断。批评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殿堂如此神圣,是不能允许外部力量甚至内部力量说三道四的。在持续的批评下,在我之前的学者,百分之百放弃了这类研究,没有人能持续排行榜。如此,整体研究水平不可能提高。而我个人的长处在于,能够倾听不同的意见,说得对的,我采纳,说得不合适的,我会反驳,但是我决不会放弃。因此,每次商榷和批评,都会增强我的信心,鼓励我坚持不懈每年发表评价结果。
1991年,中国的大学排名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民间通常以SCI、EI论文数量和国家教委科技司公布的各大学自报的科技统计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官方的排行榜尚在探索中。当时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还没有综合排名,更谈不上学科门类、研究生一、二级学科、本科专业等的排名。1993年以前中国公布的大学排行榜仅仅是自然科学单项的科技排名。同一时期在国外,如美、英、德等国,多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同样缺乏系统的大学评价体系。所以,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评价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方法,也没有国际惯例。
值此状况,我提出独立自主创建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大学评价》体系的学术目标,并以目标评价、综合评价、定量评价为研究方向。
经过1992年6月―1993年2月为期8个月对全国458名专家3轮(458名是最后一轮回函专家数量。专家资格为:大学校长、县市长、国有大型科研院所院所长、国有大型企业总经理)问卷调查,以国家教委科技司、社科司公布的公开数据为基础,我于1993年6月30日,在《广东科技报》发表了《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这是我国第一个包括理工农医、人文社会科学活动在内,以目标评价、定量评价为核心的大学排行榜。该评价属于大学研究与发展综合评价。
竭尽全力使大学评价从经验走向科学
记者:据了解,您是国内外第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不同类型大学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直接比较的人,使大学评价从经验走向科学。可是,不同类型大学和不同学科能直接比较吗?
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发表后,我遇到一个国内外同行都没有解决的大学评价技术难题,这就是如何实现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直接比较,而这是大学评价公平的基础。
我是分两个阶段,用科学假设解决了这个难题。
1997年7月,我以国家教委科技司、社科司、管理信息中心、国家专利局的公开数据,以及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SCI论文及引用数据,美国史蒂文理工学院工程信息公司的《工程索引》论文数据;经过1996年9月―1997年3月,连续6个月对1927名专家3轮问卷调查后(1927名是最后一轮回函专家数量。专家资格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发表《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摘要)》论文。提出“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此假设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高教评估学者的不同类型大学之间无法相互比较的难题,实现了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直接可比。此科学假设,第一次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直接比较。此前,不同类型大学之间没有相互比较的理论基础。
2002年,我发表了《2002中国大学评价》、《200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再探大学分类》3篇论文。该3篇论文针对2000年中国高校大规模合并重组后形成的新格局,应用我自己创建的新的大学分类标准,以“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取代了“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新的科学假设用“学科归一”的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直接比较,使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相互比较更加准确。
2002年我使用的“学科归一”的理论和实践,使大学评价从经验走向科学。后来,其他排名机构也陆续采用“学科归一”的方法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直接比较。
武书连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成果
记者:大学排行榜是由若干个指标构成的,国内外各排行榜都不同,请问您是怎样确定指标体系的呢?
武书连:大学评价服务于考生,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建设和发展。1991―1998年,我参考国家各种法规政策制定大学评价指标体系。1999年高等教育法实施后,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职能分工,确定《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第二章第十六条、第三章第二十五条、第四章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一条规定,本科及其以上高等教育在中国社会职能分工中的责任和义务是: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据此,《中国大学评价》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两项一级指标。
在两个一级指标之下的所有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一级指标开设。
记者:您能否谈谈您在大学评价课题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武书连:这些年我专注于大学评价,有些点滴的积累。按时间顺序整理如下:
1.1993年,发表我国第一个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活动在内的大学排行榜:《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在此之前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均不包含人文社科活动。
2.1997年,发表《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论文。在国内外第一次实现不同类型大学之间(例如理工类大学与综合类大学,农林类大学与政法类大学)的直接比较。其理论基础是“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
3.1997年以后,每年在学术期刊发表年度《中国大学评价》论文,全部使用公开数据,评价结果公开透明、可重复可检验。
4.2002年,发表《2002中国大学评价》、《200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再探大学分类》论文。在国内外第一次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例如物理学与政治学,机械工程与历史学)的直接比较。其理论基础是“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实践方法是“学科归一”。
5.2002年,发表我国第一个包含中国大学11个学科门类、71个学科类、全部258个本科专业的大学排行榜。之后,每年按年度发表。
6.2002年,发表我国第一个包含中国大学所有研究生院(处)研究生11个学科门类、80个一级学科、全部361个二级学科的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之后,每年按年度发表。
至2002年,经过10年的时间,我1991年提出的独立自主创建中国大学评价体系,以及目标评价、综合评价、定量评价的学术目标,已经全部实现。最终的评价体系全面覆盖了一个大国所有学科门类和专业,这在国内外是第一个。
7.2002年起,与中国统计出版社合作,按年度出版《挑大学 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至今连续14年。
8.2003年起,与中国统计出版社合作,按年度出版《挑大学 选专业――考研择校指南》,至今连续13年。
9.2012年起,与中国统计出版社合作,在按年度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增加全国大学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行榜、教师绩效排行榜、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生源质量排行榜。方便考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大学。
10.2013年起,与中国统计出版社合作,按年度出版《挑大学 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独立学院版)》,至今连续3年。
上述研究产出著作31部,约3000万字,全部独立完成。论文30篇,约40万字,全部独立完成或者为第一作者。
记者:您从2004年开始研究文献计量学,并使用自己研发的引文数据库进行大学评价。众所周知,开发一个引文数据库难度相当大,请问您是怎么考虑的?
武书连:在从事大学评价的长期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需要一个客观且相对公平的引文数据库,这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的评价结果至关重要。可是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现成的、对各学科教师机会公平的引文数据库。结果就是,为了公平评价,虽然很难,我不得不分阶段建立一系列新的引文数据库。
2006年,我建立了新的国内引文数据库,名称是《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简称:SCD),用于当年及以后各年度的大学评价。SCD这是我国第1个涵盖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农林科学、医药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全部非保密学科的大型引文数据库。
2010年,SCD实现网上检索。网址:yaxue. net(雅学资讯网)。
SCD的理论基础基于以下3个方面:布拉德福(S.C.Bradford)的以“文献集中与离散规律”为基础的布拉德福定律。加菲尔德(E.Garfield)的“引文索引用于科学”的论文。武书连的“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观点。
SCD在以下3个方面不同于以SCI、SSCI、CSCD、CSSCI为代表的引文数据库的既往研究:数据库源期刊论文总量由我国普通本科高校中级以上师资人数确定,不预先设定期刊数量。各学科源期刊论文数量与该学科中级以上师资人数成正比例关系,不受学科期刊百分比的限制,使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投稿命中机会均等。学科按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研究生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目录分类,不使用中图分类法的学科分类,也不使用ISI的学科分类。
接着,2014年,完成《世界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World 简称:SCDW)。理论基础同SCD。SCDW填补国内空白,全面取代《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人文科学索引》(SCI、SSCI、A&HCI)。2015年以后的大学评价,其国际论文及引用,不再使用SCI、SSCI、A&HCI,全部使用SCDW。
然后,在2015年,完成《台湾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Taiwan 简称:SCDT)。理论基础同SCD。SCDT填补国内外空白(台湾有类似数据库,但是都没有作者单位,无法评价大学和学术机构)。SCDT主要用于我国台港澳的大学评价。
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的争议和严谨
记者:就是在今天,依然有对于您排行的异议。比如说,211和985本身就是重点大学,但是其中有的院校并没有进入您的排行,或者说排位很低,这是什么原因?
武书连:对大学排名的结果有争议是正常的,24年来,我以论文的形式答复了所有对《中国大学评价》质疑商榷和批评的论文。大学评价需要在争议中发展和壮大。
普通高校所有的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都在我的排行榜内,没有遗漏。
211工程大学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当时除了教育部和国防科工委外,其他211工程大学是按照一省一个、一部一个遴选的。也就是说,211工程大学是20世纪90年代按照地区平衡、行业平衡的原则择优遴选,而不是全国统一标准择优遴选。由于全国各省、各部本身高等教育发展就不平衡,这种遴选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省份水平高的大学落选,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省份水平不太高的大学入选。故从开始阶段就存在部分211工程大学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低于部分非211工程大学。
再者,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5年,已经过去20年了。在这20年中,很多非211工程大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发展,而有些211工程大学躺在211工程没有退出机制的终身制上,自身努力不够,相对退步了。这些相对退步的211工程大学,名次排在有实质性发展的非211工程大学后面,一点儿不奇怪。普通高校985工程大学共计38所,没有地方高校。除个别学校外,遴选标准比较统一。这样,除个别985工程大学,其余985工程大学综合实力都排在前面。例如,综合实力前30名,全部是985工程大学。
管理科学工程论文范文6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大型活动需求研究涉及的领域还仅仅局限于交通需求管理领域。由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小明教授带领的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实验室是我国交通管理研究领域的权威部门,它在智能交通、交通安全、交通规划、交通仿真和交通管理等方面都有所研究。其中陈艳艳教授在交通需求管理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著有多篇论文。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DemandManagement,简称TDM)就是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运用一定的技术,通过速度、服务、收费等因素影响交通参与者对交通出行方式、时间、地点、路线等的选择行为,使交通需求在时间、空间上均衡化,使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间保持一种有效的平衡,使交通出行结构趋于合理化。
陈艳艳教授在论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交通供需出现矛盾。在被动地增加交通供给后,人们意识到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止尽的需求,应通过控制交通需求总量,削减不合理的交通需求,实现交通供需平衡,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缓解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在大型活动期间,大型活动造成的交通影响只是暂时的(或几天),因此一般情况下解决大型活动带来的交通问题不会利用增加道路容量(道路的建设)来解决因为这样的解决方法既难以奏效也很不经济。纵观国内外大型活动的成功经验,系统、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大型活动交通管理方案才是缓解大型活动期间交通供需矛盾的关键。陈艳艳教授在文章中制定了减少出行总量,调整出行方式,调整交通流时空分布,交通信息等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控制大型活动期间的交通需求,提出了大型活动相关道路交通流量预测流程构架及各类需求预测的方法。她通过意向调查研究居民对各项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接受程度以及在不同的交通条件下机动车使用者的交通方式选择意愿。然后将这些措施进行不同实施力度的组合,得出了若干组合方案,建立了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统计法实现对非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的权重向量,最后利用多级模糊评价综合方法进行方案比选,得出最佳方案。
国内学术界除了在大型活动交通需求领域进行了研究,还在大型活动物流管理的相关论文中提到了物流需求,并从发生主体多样性、时间阶段性、空间集中性、不确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对大型活动物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物流管理对策。文章充分认识到了需求对于大型活动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从物流需求的角度给出需求分析和预测的方法,或者有效地需求管理措施。
大型活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求工程理论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对于大型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笔者在查阅的大量国内大型活动文献后,并未发现针对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的一般性方法研究的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领域还是国内大型活动研究的一个空白。
2国外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