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

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范文1

关键词:企业;重大基建项目;融资;财务;影响

一、重大基建项目融资的内涵

融资决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涵盖了经济生活的宏观和微观各个方面,而重大基建项目融资是项目融资的分支之一。本文认为,重大项目融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融资进行区分,其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载体不同。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围绕投资、融资和分配开展,其中融资决策是以广义资产(股东资产、债权人资产)为载体开展的,以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财务活动;基建项目融资是以项目为载体的,确保项目资金需求、同时兼顾效益性的融资行为,并且相对独立于企业融资。

第二,影响因素不同。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及金融环境、负债水平(融资空间)、营运资本规模、风险承受能力、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公司章程或投资者协议约定等,影响因素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基建项目融资影响因素主要有:项目投资规模、营运资金回收、建设期的长短、项目投产现金流与专项贷款现金流量的匹配、利旧资产规模等,主要围绕项目本身。

第三,决策标准不同。企业融资决策标准围绕着降低融资成本、风险可控、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进行,核心是找到适合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实现每股收益(EPS)最大化;基建项目融资决策主要围绕项目本身的现金流量进行决策,目前较为常用的方式是净现金流法(NPV)、内部报酬率法(IRR),对于互斥项目评价,主要使用NPV法决策,即项目净现值大于零,就是可行的,项目融资决策必须符合这样的标准。

二、重大基建项目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关于重大基建项目融资方式,总体上与企业融资方式相似,主要包括权益融资债务融资、混合融资,以下分别对其内容和适用情况进行分析:

(一)权益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权益融资是指通过股东或投资者投入资金的方式解决重大基建项目资金需求。具体而言,包括投资者增资(主要是非上市公司)、留存收益融资、在二级市场公开或定向发行股票(主要是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权益融资方式的主要优点:获得长期资金需求,无须还本付息;不因实施基建项目使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增加财务负担;融资规模较大,单一方式即可满足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权益融资方式的主要缺点:造成控制权稀释;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支付发行费用,并负担股东要求的较高回报率;权益融资方式的适用范围:1)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初期的公司;2)上市公司;3)无法进行债务融资或偿债能力很差,但资产状况良好,能够吸引投资者进入的公司。

(二)债务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债务融资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增加企业债务方式解决重大基建项目资金需求。具体包括:发行企业债券(含中期票据、短融券等)进行直接融资、向银行(含银团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取得借款、借入私募债、资产抵(质)押融资等。

债务融资方式的主要优点:融资程序相对简单,速度快;一般不存在发行费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债务融资方式的主要缺点:资金使用限制条件多,大额资金需受托支付;融资规模受到企业总体融资空间的影响,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无法通过一种方式解决;还本付息压力较大,虽然很多银行设定宽限期,但一般在建设期后期或期末就需要还本付息,加大财务风险;债务融资方式的使用范围:1)处于成长期中后段或成熟期的企业,并且负债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权益融资难度较大的非上市公司;3)借款融资渠道多,可取的低成本融资的企业。

(三)混合融资方式及其选择

混合融资方式是指通过债务和权益融资方式结合解决重大基建项目资金需求。具备包括:发行可转换债券、直接采取发债/借款与权益方式组合融资、通过组合融资协议方式融资等。

混合融资方式的主要优点:通过融资组合,利用分散融资风险;融资规模较大;通过合理的安排,可提高资金使用灵活性;混合融资方式的主要缺点:融资管理难度大,例如可转债可能变为债务融资,后续债务负担加重;总体成本相对较高,包括寻找融资对象的成本;混合融资方式的适用范围:1)融资规模大,单一方式无法满足投资需求的企业;2)能够轻易找到混合融资渠道,且融资成本可承受的企业;

三、重大基建项目融资方式及其财务会计影响分析

对于重大基建项目,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财务会计影响,本文主要围绕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阐述不同融资方式的后果,考虑到组合融资是基于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衍生的,以下重点分析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方式的财务会计后果,具体分析详见下表:

四、启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对于重大基建项目的实施决策,不仅需要关注项目实施前的概念设计、勘察设计等工作,同时也需要关注项目实施中及其实施后的评价(包括项目后评价),对于重大项目融资方式决策,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编制重大基建项目资金计划表,确定融资规模;步骤2:在项目实施前,对可能的融资方式进行总体分析,确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并取得各类融资方式下的融资成本、期限、实施条件、不确定性、财务影响分析等相关基础资料;步骤3: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财务专家(必要时聘请外部专家)对融资方式进行选择,形成初步意见提交决策机构决策,并付诸实施。

在重大基建项目融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事项:

首先,坚持适用性原则,即需要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安排融资,建设期短且未来前景好的项目应偏重于债务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对于建设期长,不确定性大的项目应偏重于权益性融资,主要是缓解前期资金压力;对于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的项目,侧重于采用组合方式,增加融资方式的灵活性,防止由于单一资金来源出现问题时无法补救。

其次,坚持风险可控原则,即在选择融资方式的过程中,应关注融资方式本身的风险,控制好相关协议、合同、约定相关的风险内容,确保风险能够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

再次,坚持动态财务分析,即在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都要做好财务影响的动态分析。由于重大基建项目往往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战略性的安排,对于企业某一期间(特别是建设期后期和投产前期)的经营将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实施前,做好可行性评价中的融资分析,重点是保障资金需求;实施中,做好投资预算控制(如变更洽商、索赔等控制),包括提前考虑其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上市公司还需要做好与投资者的沟通工作,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造成价值低估;实施后,要做好后评价工作,重大建设项目周期长,短期很难有客观的评价,必须做好后评价,特别是财务(融资)后评价,以为后续项目的实施提供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第二章第53111页.

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范文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43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下,国内外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国内企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国家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才是其本旨,而其中财务杠杆效应就反映着企业的经济后果,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才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有关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焦点,许多研究都让我们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这些研究都未给出明确调控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给出合理资本结构的具体方法,因此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给出可靠的建议。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综合比较分析、规范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深入、广泛的资料搜集和文献阅读了解债务融资以及其产生的杠杆效应的概念界定以及本文所能涉及的所有相关财务指标的知识。

其次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搜集相关实例或者数据,运用横向和纵向比较方法来充分证实债务融资杠杆效应所面临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最后通过具体企业的实际数据,利用规范研究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方法,运用各项财务指标的相关计算公式为案例企业探寻较为合理的资本结构和债务融资结构,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控制企业债务规模,降低资本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债务融资及相关财务指标的概念界定

2.1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相关概念

2.1.1经营杠杆

企业因存在固定的经营成本,在不超过固定经营成本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来降低单位销售额的固定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这就形成了经营杠杆。企业销售量的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影响就引发了经营杠杆效应。企业利用经营杠杆既能获得经营杠杆利益,又遭受经营杠杆风险带来的利益损失。经营杠杆用息税前利润EBIT表示资产总报酬即销售额减去变动性和固定性成本,经营杠杆的大小用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表示即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销售变动率之间的比。

2.1.2财务杠杆

企业因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当企业债务经营时,无论企业掌握多少营业利润,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固定的。一旦息税前利润增大,每一份息税前利润所要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使得企业普通股收益或者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从而会给股东带来较大的收益。这就产生了财务杠杆。它是用来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表示即息税前利润与息税前利润减去债务利息差额的比,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则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2.2债务融资相关财务指标的概念

2.2.1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即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现为企业资产总额中,债务资金所占的比重,用来综合反映企业偿债能力。

(2)流动比率是企业存在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企业最合理的流动比率是2,在此情况下企业偿债能力才有保障。

(3)速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扣除存?等变现能力差且不稳定的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准确可靠地评价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4)股权比率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比率,股权比率越大则表明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占比大。

(5)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即净利润、所得税和利息费用三者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代表企业获利能力对债务利息偿还的保障程度。

2.2.2盈利能力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两大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代码为ROE,定义为净利润/净资产,反映企业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指标代码为ROA,定义为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效果。净资产收益率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好;在总资产报酬率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息税前利润率全面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水平,一般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则表明该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强,经营管理水平也就会越高。

3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债务融资模式运用较为广泛的形势下,我国企业仍然存在着依靠自有资金经营发展或者由于企业自身规模太小难以举债经营发展的两大举债不力的问题。

首先,针对企业依靠自有资金经营发展的情况来看,家族企业在这类不进行债务融资的企业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家族企业众多且分布广泛,家族企业的利益高度相关,其经营者即所有者拥有了家族共同的整体利益。一旦家族企业进行了债务融资,不管是利用债务融资获得了利益还是利用债务融资承担了风险,对于家族企业来说,无疑是不妥的。如果企业通过债务融资获取了相应的财务利益,作为家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就会因为缺乏如其他企业那样的科学分配模式而造成家族企业为了获取的利益而分崩离析。为此,在众多不利用债务融资的企业中,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家族企业是很少通过债务融资来进行企业的生存发展的,更多的是利用家族自有的资金来发展企业,在此传统的经营模式下,这类企业就会丧失通过举债引起的杠杆作用而产生的收益。

其次,针对企业难以举债经营发展的情况来看,这类企业目前融资能力有限,融资非常困难。由于债务融资中发行债券和股票的筹资方式受到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导致该类企业难以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融入资金经营;再者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自有资金有限,但是鉴于债权机构对于该类企业的评估,可知该类小型企业规模小,资金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较差,一旦债权机构向其借入资金,就必然会承担着到期不能收回债务的风险,为此,尽管这类规模较小的企业期望债权机构给予相应的借贷资金来谋求企业长久发展,债权机构也不愿意向这类企业借入资金来增加自身的投资风险。

4解决债务融资杠杆效应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通过债务融资的筹资方式无疑能够获得财务收益,若企业放弃这一方式就会丧失利用借入资金获取收益的机会,因此部分举债不力的传统企业需要改变经营模式,适度举债经营,具体对策如下:

(1)企业应当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传统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相结合,若举债经营,一方面获取财务收益,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难以科学分配利益;另一方面发生风险,企业所有者即企业经营者,必然承担全部责任,难以区分责任的大小及其归属。为此,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只有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可能通过债务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改变其经营模式。

(2)政府应当提供政策扶持。企业难以通过举债来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债务融资的常用方式:发行股票及债券、银行借贷受到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旦政府出台政策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让企业能继续发展来给我国国民经济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那么政府就应该在适应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出台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给予企业政策扶持,以方便企业更加透明地经营发展。

5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

5.1案例企业介绍及选取

常州市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是一般纳税人性质的企业,该企业财务指标的相关数据如表1。

基于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在现今运用不合理,存在着较多问题,大多数企业难以合理控制债务比率,无法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债务来把控企业财务杠杆并且经营企业,在此,为了对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债务融资下的财务杠杆效应状况进行可靠性分析,本文将运用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具体数据作为分析所需要的样本数据来客观认识该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然后通过相关财务指标运用其计算公式来分析目前该企业在债务融资的情况下各项财务指标的使用程度以及企业的经营形势,进而可以对症下药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来自我调节企业的债务,使得在债务融资的筹资方式下,利用更大的财务杠杆利益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财务风险所引发的不利影响,并且科学控制相关财务指标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下去。

5.2案例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债务融资到期需要偿还一定的本息,因此分析该企业的偿债能力,能够更好地使得企业认识到债务融资给予的是财务杠杆利益还是财务杠杆风险,并且为企业做出科学的债务融资规模提供切实可行的根据,本文将对该案例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支付倍数、股东权益比率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作出判断,见表2。

从短期偿债能力角度看,该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较低,表明该公司并没有偿还流动负债的良好保障,无论是流动资产还是扣除存货以后的速动资产都难以有效地保证企业能够偿还债务,这表明该企业的短期??还能力较差;从长期偿债能力角度看,该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较小,2012年所有者投入占企业资产的29.41%,2013年所有者投入有所增加,2014年则继续保持了增加态势,增加了债务融资,总体上分析,该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较低,过度依靠债务融资,对于债权人缺乏有效可靠的保障,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5.3案例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指标分析

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代表企业获得少量的财务杠杆利益,也承担着少量的财务杠杆风险。在上述两大指标下,若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那么该企业就能够具有偿债的保证和具有获取财务利益的可能。根据第二章重要盈利指标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该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见表3。

根据表3的企业盈利指标数据的显示表现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30%-50%的平均水平,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都比较低,ROA明显低于同期Rd。

根据表3中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数据,可以得出下图1,直观地看出两者的变动关系。

通过图1可以得出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线性关系,随着在产负债率的增加或者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降低或者增加的趋势。

通过图2直观反映了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与资产负债率也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资产负债率的降低或者增加,总资产报酬率呈现增加或者降低的趋势。

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范文3

关键词:现金并购 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

一、现金并购的资金来源及筹资方式

现金并购融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现金并购融资按资金的来源不同一般可分为两大类融资方式,即内源融资方式和外源融资方式。内源融资是指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筹措所需资金。但由于并购活动所需的资金数额往往是非常巨大的,而企业内部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利用并购企业的营运资金流进行融资对于并购企业而言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一般不作为企业并购融资的主要方式。

现金并购中应用较多的融资方式是外源融资,指企业从外边有开辟资金来源,向企业以外的经济主体筹措资金。外源融资作为企业筹集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对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加资本的收益具有直接作用。

二、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分析

1.债务性融资风险。采取债务性融资的企业,可能出现不能按时支付利息、到期不能归还本金的风险。另外负债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当投资报酬率高于利率时,就能提高股东的收益。反之,就会降低股东收益,甚至危及股东资本,因此债务性融资还包括使普通股收益变动的风险。债务性融资因必须按时还本付息,刚性很强,筹资风险最大。

2.普通股融资风险。权益性融资不存在还本付息,故无财务风险。但筹资使用不当,会降低普通股收益,因此存在使股东收益变动的风险。如果完全使用股票进行交易,主要会涉及两个因素。首先是由于股权数额的增加,交易期间可能会引起股东每股盈余被稀释。第二个因素是使用股票交易可能使投资者认为是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高于其价值的信号。这两种可能就能解释为什么使用股票融资不如使用债务融资的交易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股票价值更为有利。

3.优先股融资风险。优先股股东对公司的资产与盈余拥有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受偿的权利,并取得固定的股息,具有债券者的特征。在正常经营的环境下,运用优先股筹集长期资金来源不会构成企业的财务风险,而避免财务风险的代价则表现为有限股的股息要在税后利润中支付,从而失去所得税的抵减效应。

三、中国现金并购中融资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

1.制定正确的融资决策

要制定正确的融资决策,必须考虑到企业现有的资本结构和融资后的资本结构的变动,—方面尽量利用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利益,另—方面又要尽量避免债务资本带来的财务风险。

(1)债务融资方式。采用债务融资方式,很可能导致企业权益负债率过高,使权益资本的风险增大,从而可能会对股票的价格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就使得并购企业希望是用债务融资避免股权价值稀释的愿望相违背。因此,在利用债务融资方式时,并购融资企业应当特别重视在杠杆利益发挥与负债比率升高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2)权益融资方式。采用权益性融资方式,由于股权数额的增加,将有可能会导致股权价值被稀释。影响这种情况发生与否的因素主要在于支付给被并购企业股票的数量与这部分股票能为合并后企业增加的盈利的价值比较。另一方面,权益融资中除了要关注EPS与市盈率等指标的影响以外,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企业控制权的分散程度的影响,必须合理设定一个可以放弃的股权数额的限额,以避免控制权又落入他人之手的风险。

2.拓展融资渠道,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

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应视野开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通过将不同的融资渠道相结合,做到内外兼顾,以确保目标企业一经评估确定,即可实施并购行为,顺利推进重组和整合。政府有关部门也要致力于研究如何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如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各类投资银行、并购基金等。

(1)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融资结构既包括企业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包括债务资本中的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等。优化融资结构必须是在融资方式选择的基础上,将融资风险与成本综合考虑。

(2)以优先债务、从属债务和股权部分形成的倒三角图形可以扼要地说明融资的结构安排。在倒三角的并购融资安排中,最上层为优先债务,第二层为从属债务,最后是优先股和普通股。对于企业来说融资成本由上到下越来越高,而风险由下到上越来越大。因此,不同融资方式所占的比重也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少。这样的结构安排,对于整个并购融资项目而言是比较稳健的,使得资金成本尽量减少,融资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合理确定融资结构还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既要将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筹资成本进行比较,也要对三者分别分析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二是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在这个前提下,再对债务资本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和偿付债务等流出按期限组合匹配,找出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薄弱点,然后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

3.合理规划并购融资的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一般指企业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两部分。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管理是实现并购融资优化的重要一环。因此,在确定完融资类型后,企业应进一步根据金融市场变化趋势,运用金融工程技术,通过融资方案专业设计,不断降低融资成本。

4.借鉴杠杆收购融资

尽管杠杆收购具有高风险性,但伴随而来的也是其具有高收益性。它的强势财务杠杆效应,能带来极高的股权回报率,使之成为一种颇为有效的融资方式。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状况的限制,杠杆收购在我国还不具备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并购融资方式还很有限,债务融资仍是主要的方式之一,许多并购融资活动中债务比例都比较高,因此,借鉴杠杆收购融资的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辉.股权分置条件下的并购动机与绩效变化之关系.现代财经,2006,(5).

[2]张琰,崔瑛.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规避探析.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5).

[3]黄丽萍.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分析.财会通讯,2006,(5).

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范文4

关键词:并购;资本结构;融资;支付

对许多公司而言,成长性是其生存和的基本条件,而企业并购是公司外部扩张的主要渠道(Weston,Chung,and Hoag,1998)。兼并(merger)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且上仅有一个公司作为法律主体:收购(acquisition)是指对企业控制权的购买(Van Homeand Wachowicz,1998)。鉴于兼并和收购在实质上的相似性(均强调事实上的控制权),往往将两者合称为“并购”(M&As)。尽管在实施反托拉斯(anti-trust)管制的国家中,并购交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如,韩国管制者(watchdog)对财阀(conglomerate)的投资限制(1)。

但是,为了追求协同效应(synerg yeffect)的企业家们一直在进行不同形式的并购交易活动。如近期的HP和Compaq的换股合并动议(2),Sina.com对SunTV的控股收购(3)。

在企业并购中,常常涉及不同的交易工具和财务行为,因而导致不同的财务方式。这些不同的并购财务方式都会对收购企业的资本结构带来不同的,直至影响企业的价值。本研究就在于运用相关的资本结构理论考虑并购财务方式的最优选择。

一、企业并购财务方式的主要选择

当收购企业决定在市场上发动对目标企业(target)的并购战时,它首先要面对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支付问题;二是融资问题。支付问题是指收购企业应以何种资源获取目标企业控制权;融资问题是指收购企业应该利用何种金融工具筹集用以实施并购所需的资源。

(一)支付方式

并购支付中主要考虑的是获取并购标的的资源或金融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现金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方式是指收购企业通过支付现金获得目标企业资产或控制权。现金支付方式需要收购企业筹集大量现金用以支付收购行为,这会给收购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

2.证券支付方式证券支付方式是指收购企业通过发行新证券(股票或债券)以换取目标企业(资产或股票)的并购过程。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1)股票支付方式。在股票支付方式下,收购企业通过发行新股以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其中较为普遍的是股票交换(stock exchange)这种形式。股票交换是指收购企业发行新股以换取目标企业股票。(2)债券支付方式。在债券支付方式下,收购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取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此类用于并购支付手段的债券必须具有相当的流通性及一定的信用等级。

3.杠杆收购(1everaged buyout,LBO)杠杆收购是指少数投资者通过负债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份。杠杆收购与前面所提及的债券支付方式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杠杆收购以高负债率而著称。杠杆收购的一个特例是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企业管理当局利用杠杆收购本公司股票。

(二)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所涉及的是筹集并购资源的金融工具:它主要有内部融资(internal financing)和外部融资(extemal financing)两大渠道。

1.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收购企业利用留存盈余(retained earnings)进行并购支付,其对应的支付方式主要是现金支付方式。

2.外部融资外部融资是指收购企业通过外部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并购支付。外部融资包括债务融资(debt financing)和权益融资(equity financing)。

(1)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指收购企业通过举债(issue debt)来筹集并购所需的资金,该融资方式对应于债券支付方式和杠杆收购方式。(2)权益融资。权益融资指收购企业通过发行权益性(issue equity)证券(如股票)筹集用于并购支付的资金,这种融资对应于股票支付方式或交换方式。

二、并购财务方式的最优选择-资本结构理论的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方式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收购企业利用何种金融工具实施并购的问题,其所讨论的焦点是一致的:均涉及企业的融资方式。因此,在这里我们将支付方式和融资方式并称为并购财务方式。本文运用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不同并购财务方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最优选择。

(一)MM定理及其扩展

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提出资本结构无关论(irrelevance of capital structure)或投资现金流理论。该理论指出公司价值仅与公司的资产及其投资决策有关,取决于企业的基本获利能力(投资现金流)和风险:资本结构的调整不会改变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MM定理对于并购活动的财务方式的意义在于:并购财务方式的不同并不会影响收购企业的价值。

Miller(1977)扩展了MM定理,并提出税盾和破产成本(tax shield and bankrupt cost)的权衡(trade-off)理论。该理论认为债务具有增加企业价值的税盾作用和不利于企业价值的破产成本。当债务的边际税盾收益大于其边际破产成本时,应选择债务融资以增加企业价值;反之,应放弃债务融资以避免企业价值的不利变化。根据税收和破产成本理论,当债务发行的边际税盾收益大于其边际破产成本时,收购企业应选择债务融资方式实施并购交易,例如采用债券支付方式或杠杆收购方式。

(二)成本(agency cost)

成本源于利益冲突,成本的模型表明资本结构取决于成本。成本研究领域的早期开拓者是Jensen&Meckling(1976)以及更为早期的Fama and Miller(1972)的工作。Jensen&Meckling(1976)将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结点(contractual nexus),并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利益冲突:一是股东和经理之间的冲突;二是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1.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源于经理持有少于100%的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经理在承担全部经营活动成本的同时,却不能攫取全部经营活动的收益。这会导致经理投入更少的努力于管理企业的资源或者可能将企业资源转移到个人利益之中。这种管理行为的无效率会随着经理的股份额的增加而减少。Jensen&Meckling进而认为债务融资会增加经理的股份份额(假定经理对企业的投资为常量),从而缓解由经理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而导致的价值损失。

Jensen(1986a)在研究公司自由现金流的成本时,指出债务的存在会要求企业支付现金,并最终减少经理所能获得的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从而限制经理追求不利于股东利益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行为。Jensen(1986b)进一步认为较高的债务水平会激励管理当局更有效率地工作。Grossman and Hart(1982)认为企业破产机制会约束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行为;并激励管理当局进行较高效率的投资活动,以避免因清算(财务状况不佳)而招致的权丧失。

从股东-经理成本理论来看,债务融资有助于抑制经理管理行为的道德风险倾向,并降低其相应的成本,提高经理的管理效率。

2.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源于债务合约会激励股东做出次优的(suboptimal)投资决策。由于只承担有限责任(limited liability),股东会将投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结果,股东会得益于冒险行为(going for broke):如: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即使它们是价值减少的)。Black-Scholes(1973)运用期权(option)工具分析公司债务时认为:债务融资及其所隐含的期权性质会激励股东以债权人的利益牺牲为代价以换取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并最终导致企业整体价值的减少。这种效应,称之为资产替代效应(asset substitution effect)。另外,当敏锐的债权人洞察到(see through)股东转嫁与其的风险时,会要求一个更高的溢价(或最终由股东承担的监督成本);从而增加债务的资本成本,降低企业的整体价值。

从Jensen and Meckling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债务融资有助于缓解股东与经理的利益冲突,从而减少管理行为的损失;另一方面债务融资会诱使股东的冒险行为,产生资产替代效应。

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成本对并购财务方式选择的启示是:当债务融资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时,收购应选择债务融资方式(债务支付方式和杠杆收购)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加;反之,收购企业应放弃债务融资方式以避免企业价值的减少。

(三)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关于企业知识的信息结构中,企业内部人(insider或经理)与外部人(outside,或外部投资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关于企业的收入流或投资机会的特征,内部人拥有私人信息。不对称信息下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两类观点:一是信号(signal)理论,该领域的开始于Ross(1977)和Leland&Pyle(1977)的工作;另一类观点认为:资本结构可设计用于缓解由不对称信息所导致的企业投资决策的无效率,该类研究源于Myers and Majluf(1984)和Myers(1984)的研究成果。

Ross(1977)提出资本结构决定的信号激励(signal incentive)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传递企业有关获利能力和风险的信息,资本结构可以作为传递内部人私有信息的信号。在Ross的模型中,企业的外部投资人会将较高的债务水平看作企业高质量或较好前景的信号。Leland and Pyle(1977)通过对管理风险回避(managerial risk aversion)的研究认为:企业杠杆的增加会允许经理保留一个较大部分的(风险)权益;基于风险厌恶,较大的权益份额会减少经理的福利;但是对于较高质量项目的经理而言,这种福利减少是较低的。因此,高质量企业的经理会通过拥有较多的均衡债务来传递包含这一事实(高质量)的信号。

Myers and Majluf(1984)研究发现,如果投资者关于企业资产价值的信息少于企业内部人,那么权益就会被市场错误定价。权益价格的低估(underprice)会使新股东捕获较的新项目的净现值(NPV),从而造成现有股东的净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也会被现有股东拒绝。企业只能通过发行不被市场严重低估的证券为新项目融资才能够避免上述投资不足(underinvestment)。因此,内部资金(internal funds)或无风险债务(riskless debt)甚至风险程度不太高的债务都要优于权益融资。Myers(1984)将这一新项目融资的优劣排序称为“等级次序”(pecking order)。

Hansen(1987)通过对并购支付方式信号作用的考察,认为支付方式的选择揭示了未来投资机会或现金流量情况。使用现金表明收购者现有资产可以产生较大的现金流量;收购者有能力充分利用目标企业所拥有的,或由并购所形成的投资机会。现金收购还可能反映了收购者对于收购的盈利性拥有秘密的信息。因此,使用现金是一个好的(good)信号。

不对称信息下的资本结构的主要理论观点可归纳为:为新项目的融资,发行债务是预示着企业具备较高质量的信号。或者存在一个融资的“等级次序”:内部融资优于(无或低风险)债务融资,而债务融资优于权益融资。这些理论所给予的启示是:收购企业应首选现金支付方式,其次债券支付方式(或杠杆收购),最后才是股票支付方式。

(四)公司控制权(corporate control)

伴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日益增加的收购活动,财务开始考察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资本结构的联系。这些研究揭示了一个事实:普通股股东具有债权人所没有的投票权(voting right)。这些研究中,主要有Williamson(1988)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理论和Amihud,Levand Travlos(1990)的控制权稀释(dilution of control)理论。

Williamson(1988)运用交易成本和资产专用性(specialization of asset)工具指出,不同的,融资手段代表了不同的治理结构。Williamson认为:债务融资是较为简单的治理结构;而股权融资是一种复杂得多的治理方式,允许较高程度的处置权(discretion),组织成本较高。Williamson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是:资产专用性较低的投资项目应通过举债来进行融资;而对于资产专用性高的投资项目,股权融资是更适宜的工具。

Amihud Lev and Travlos(1990)考察了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收购融资方式的关系,并提出假设:注重控制权和拥有显著企业股票份额的经理不愿意通过发行股票进行项目融资,以避免其持有股份的稀释(dilution)和控制权丧失的风险,他们更可能选择现金或债务方式为新项目融资。他们的实证结果支持上述假说:收购企业的管理者持有股权份额越大,现金融资方式就越可能被使用;有控制欲望的经理更偏好于现金或债券支付方式。

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论所给予的启示是:如果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专用性较低,收购企业应选择债务融资(债券支付方式或杠杆收购);如果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专用性较高,收购企业就应选择股权融资(股票支付或交换方式)。Amihud Lev and Travlos的控制权稀释理论的启示是:收购企业的管理当局如果要避免控制权的稀释,应选择现金支付方式或债务支付方式。

三、我国企业并购支付和融资方式的现实选择

根据1998年5月4日《上海证券报》提供的统计资料,1997年深沪两市共有21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绝大部分公司的资产重组是股权或资产的兼并收购。并购的价款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资产置换支付、混合支付、承担债务等4种方式,其中以现金支付方式为主。现金支付方式的最大缺陷是:巨额的现金支付会给收购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压力。

陈晓、单鑫(1999)通过对我国上市企业资本成本的实证比较和分析发现:债务融资成本远低于权益融资成本,债务融资依然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其主要理由是:(1)债务融资具有税盾作用;(2)债务融资有助于降低经理人的成本;(3)负债程度尚未威胁企业的永续经营,破产成本不足以抵消前述债务融资收益;(4)利率刚性,债务利率不随企业杠杆增加而提高,负债水平不会增加债务成本。

沈艺峰、田静(1999)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中发现:在1995年、1996年,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较债务资本成本分别高出7.72%、7.53%.他们建议,上市公司应选择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而不要一味追求权益融资。阎达五、耿建新和刘文鹏(2001)在对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建议上市公司再融资应向多元化方向,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鼓励债券融资。

晏艳阳、陈共荣(2001)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成本的关系进行的相关实证分析中发现:增加债务可以减少经理用于超额在职消费的自由现金;增加债务,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他们的结论认为:虽然在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和借贷市场的条件下,债务对减少成本所起的作用形式有所不同;但资本结构的优化对减少上市公司成本,减少股东利益向经理的转移,控制经理在职消费以及控制过度投资方面仍然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最后建议:上市公司应扩大债务融资的比重,同时控制配股融资比重,并建立和完善债券市场。

上述我国关于资本结构研究的部分实证结论和建议对我国企业关于并购财务方式选择的现实启示是:企业在选择现金支付方式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债券支付方式或杠杆收购方式,并在适当情况下(如债务成本过高、资产专用性较高和控股权的保持)关注股票支付或交换方式。

最后要指出的是,鉴于资本结构理论在不同假设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发展多样化的财务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制度背景是恰当的。国内企业应依据瞬息万变的周边环境和自身财务状况,相机灵活地选择多元化的适宜的金融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和扩大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空间。

文献:

[1]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J].研究,1999,(9)。

[2]J.F.威斯通,S.郑光,S.E.侯格。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M].中译本,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

[3]沈艺峰,田静。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J].经济研究,1999,(11)。

[4] Myers, S. C., and N. J. Majlnf. 1984.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13 (June) : 187 - 221.

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范文5

一、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现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自1912年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出版和1973年麦金农、肖两人正式提出金融发展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做了大量研究,基本证实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与交易成本,进而可以影响到储蓄率、投融资决策、技术创新乃至整个地区长期的经济增长率。随着后来研究范围扩展到国家和地区层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被解剖开,金融结构被纳入到金融发展中去,形成了以银行还是以股票市场为主的不同观点。一种观点强调银行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另一种观点强调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在经济增长中作用更大;还有学者从内生性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和股票市场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互补的。国内也有很多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比如曹啸和吴军(2002)、李广众和陈平(2002)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有学者分省市或区域来研究两者的关系(周好文和钟永红,2004;梁莉,2005等);还有学者研究了金融发展怎样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比如许长新(1996)、何枫等(2004)、徐琼(2006)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纵观我国金融发展的研究史,前两类研究较多,具体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途径的比较少,并且基本没有考虑各地区股票市场份额的影响。

二、金融结构与债务融资

从最直观的角度看,无论是银行等金融中介还是股票市场,都是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其发达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乃至企业的成长。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1996)证实了这点,他们研究了30个国家长期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明股票市场、银行部门的发达程度与企业增长密切相关。金融中介的发展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银行等金融中介具有“储水池”的功能,将不同期限的小资金汇集转换成生产资金,作为资金的“集”“散”中心,它反映了国家和地区间资金供给量的大小。当资金完全由市场来调配的时候,利率、股息等融资信息就反映了适当的企业使用适当资金的能力;当资金完全由政府支配的时候,融资信息就反映了国家调控的方向。二是银行等金融中介还有提高企业业绩促进企业增长的作用。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资金配置形式,他们有能力且有动机对资金的使用方进行监管,因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总是流向效率高、业绩好的企业。总体来讲,在金融中介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的融资环境变得比较宽余,在我国权益融资受限的情况下企业债务融资就会多一些,我们预期银行等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和债务比率成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还会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内部结构。银行等金融中介同时提供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而股票市场提供的是长期性资金,因而股票市场的发展程度会影响到企业长期债务的融资水平。可以预期,一个地区的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融资的越多它的债务期限越短。

制度背景

《资源约束型与需求约束型体系》的发表和《短缺经济学》的出版,使科尔成为“预算软约束”的鼻祖,自此“预算软约束”被认为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投资低效的原因之一。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存在“预算软约束”,其原因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为原有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并且金融业中国有银行一直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市公司和国有银行就像是政府的两只左右手。这就会造成一方面企业的决策很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预而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时候出于“父爱”政府会出手相救,要么直接给予补贴使其看起来经营良好可以得到银行的贷款,要么政府可以通过国有银行向企业贷款。林毅夫等(2004)证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现象;李增泉、余谦和王晓坤(2005)的研究则提供了我国地方政府或大股东通过并购重组补助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Khwaja和Mian(2004)、Sapienza(2004)研究表明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即使没有陷入困境也会得到更多的政府优惠补助,特别是当银行也被国家控制时,政府通过银行贷款对企业进行补助的现象就更为普遍;而Fan(2005)在对跨国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中发现,政府银行贷款的补助形式中主要是长期贷款。国有银行的主导地位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在国有银行份额比较多的地区企业的债务融资和长期借款比较多,在非国有银行份额比较多的地区企业的债务融资比较少、短期债务比较多。

基于我国的金融发展历程,本文将我国的金融结构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我国目前并存的两种金融体制(即各地区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和股票市场的份额),第二层是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内部结构——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

研究设计

一、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债务比率LEV,即资产负债率,用债务总额/资产总额计算得出;在资产负债表中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通常被列到短期债务中,但这部分的性质仍然为长期债务,因而衡量期限结构的变量有两个:

债务期限结构1(TERM1)=长期债务/债务总额

债务期限结构2(TERM2)=(长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债务总额

为了详细地了解我国债务融资的情况以及长短期债务受金融结构影响的程度,还设置了短期债务比率和长期债务比率各两个指标:

短期债务比率1(short1)=经营性短期债务/总资产,其中经营性短期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短期债务比率2(short2)=短期债务/总资产

长期债务比率1(long1)=长期债务/总资产

长期债务比率2(long2)=(长期债务比率+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总资产

2.金融结构的变量

戈德史密斯是最早以实证研究方式研究国家层面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学者之一。在指标的选取上,戈德史密斯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金融相关比率指标(FinancialInterrelationsRatio,FIR),它是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这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义指标。除此之外还包括金融构成比率、金融工具比率、金融部门比率、分层比率、金融中介比率、融资比率。国内学术界在计算金融相关比例时,采用了各地区银行当年年末贷款余额与各地区当年GDP之比作为衡量我国地区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此外,Rioja和Valev(2002)采用商业银行资产和商业银行资产与中央银行资产总和比值的方法衡量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在分配储蓄资源上的重要性,因为相对而言商业银行在分配储蓄资源上比中央银行更有效率;还有国内学者借鉴了戈德史密斯分层比率的方法,即货币类、证券类、保险类金融资产分别占金融资产总和的比率;周立(2002)、周宁东和汪增群(2007)在研究金融发展时注意到了不同类型金融中介的影响,采用了金融市场化比率(FinancialMarketzationRatio,FMR,即各地区当年年末除去四大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份额);朱恒鹏(2007)对中国各地区资本自由化进程的研究中,从以下四个方面衡量我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资本自由化进程:制度性因素、经济因素、货币供给与金融发育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水平,并把这四个方面分解成更为细致的分指标,其中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水平中包括了银行及其他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股票市场两个方面。借鉴以上研究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各地区的金融结构:

(1)股票市场的份额(STOCK)

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是企业融资中此消彼长的两大主要渠道。现有的国内研究证明,我国企业的融资并不遵循国外经典的啄食理论,而是一种恰好相反的融资顺序,首先是权益融资然后才是债务融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一个地区中企业有较多的权益融资渠道的时候,必然会减少对债务融资的需求。因而各地区股票市场的份额代表着该地区企业所能够利用的权益融资的难易程度,代表着企业外部融资中可以有多少由股票市场来解决,股票市场的份额和企业债务融资、长期债务是一种相反的关系。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各地区上市公司总资产所占份额来代表各地股票市场的发展。

(2)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FIR)

在借鉴国内外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以金融相关比率FIR(各地区金融机构当年年末贷款余额和各地区当年的GDP之比)作为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3)金融中介的内部结构——非国有银行的发展水平(FMR)

考虑到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借鉴周立(2002)、周宁东和汪增群(2007)的做法,采用金融市场化比率(FMR,各地区当年年末除去四大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份额)来衡量金融中介的内部结构。

3.控制变量

(1)企业成长性GROTH。Myers(1977)提出拥有较多成长性的公司使用长期债务融资较少。由于投资不足问题的存在,随着公司成长性的增加,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会增加。公司可以从三个方面减少这些冲突:一是减少资本结构中债务融资的比重,二是在签订债务契约时加入限制性条款,三是缩短债务的实际融资期限。因而具有较多成长性的公司应当使用较多的债务融资和较短期限的债务。国外后来的大部分经验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Braclay和Smith,1995;Guedes和Opler,1996)。本文采用三年的平均主营业务增长率来作为企业成长性的代替变量。

(2)资产期限(AM)。企业应该使债务和资产的期限相互匹配。如果债务的期限比资产的期限短,当债务到期要偿还本金时手头就没有足够的现金。本文用AM=固定资产净额/当年折旧来表示。

(3)公司规模(SIZE)。大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水平较低、破产风险低、融资成本较低等原因具有使用长期债务融资的优势。Fama和Jenson(1983)、Rajan和Zingales(1995)等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这点。本文采用企业总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公司规模。

(4)可抵押的资产(MORT)和盈利能力(EPS)。企业可抵押的资产多少和赢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可以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和贷款的多少。可抵押的资产MORT=(固定资产+存货)/总资产;赢利能力用每股收益eps来代替。

(5)年份(DYEAR)。为了控制年度效应,增加了年度哑变量。

二、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2-200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由于新上市的公司一般股权融资的份额较大,资本结构不稳定,因而本文选取的样本公司是2001年以前已经上市的公司,并且删除了(1)ST、PT的公司;(2)金融行业的公司;(3)数据异常和缺失的公司。最后得到854个样本公司,共计2562个观测值。公司财务数据来自wind资讯系统,各地区的数据来自各年的金融统计年鉴和中经网。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1中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平均为45.54%,和杨兴全(2006)的研究结果差不多;而根据Rajan和Zingales(1995)的研究,西方7国的资产负债率(账面价值)分别为:美国58%、日本69%、德国73%、法国71%、意大利70%、英国54%、加拿大56%,Boothet(2001)。对印度、韩国、巴基斯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结构研究表明,我国的债务比率偏低,和我国企业首选权益融资的研究结果是对应的,也说明了金融发展中考虑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必要的;两个长期债务融资的比率均值分别为14.7%和18.1%,这和肖作平(2005)统计2001年和2002年的期限结构在15%左右浮动的结果差不多。根据AntoniosAntoniouetc(2002),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债务期限结构均值为58.8%,长期债务和总资产的比重为14.2%,所以和国外的研究结果相比我国的债务期限要短得多。我国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后长期债务比率为8.7%,两个短期债务比率的均值都在30%以上,短期债务占了债务融资的绝大部分。

2.各地区债务融资数据的均值

从各地区的债务结构统计数据(表格略)上看,地区间债务融资比率和期限结构差距比较大,债务融资比率最高的地区为55.4%,最低的地区为32.3%;期限结构的差距更大,考虑(不考虑)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的期限结构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37.6%(31.6%)和11.4%(9.4%),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格略)得出p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

3.实证检验

(1)不同类型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对债务融资的影响

Y=a0+a1控制变量+fmr+fir+ε,其中Y分别为lev、term2、long2、short1。

金融相关比率表示了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表2表明在金融中介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债务比率较高,有较少的短期债务;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和债务融资比率、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并且在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比较发达的地区,企业的长期债务较少短期债务较多。也就是说非国有金融中介主要为企业提供了较多的短期债务,而国有银行为企业提供了较多的长期债务。由于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和国有银行相比相差太大,因而企业债务融资的多少还是依赖于国有银行的信贷份额,即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的资金配置力度要远远小于国有银行,所以在金融中介(包括国有的和非国有的)发达的地区企业有较多的债务融资。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同预期一致(表格中略),企业成长性和债务比率显著正相关,和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资产期限、可抵押资产、盈利指标、规模同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

(2)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发展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

Y=a0+a1控制变量+fir+stock+ε,其中Y分别为lev、term2、long2、short1。

表2显示,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上份额和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显著负相关,和短期债务融资显著正相关,但不影响公司的债务融资比率,这和我们前面的预期基本一致。

(3)金融结构分层的重要程度

Y=a0+a1控制变量+fmr+fir+stock+ε,其中Y分别为lev、term2、long2、short1。

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范文6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股权融资偏好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债务融资。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迄今已有十年多的发展历史,股票市场的大规模发展为上市公司进行外部股权融资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场所。以上市公司境内的A股融资为例,1991年——2000年的十年期间,累计股权融资总额超过了5000((亿元,其中首次发行筹资额累计达到2967.98亿元;配股融资累计达到1637.85亿元;增发融资累计达到256.91亿元。

但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外源融资比例远高于内源融资,而那些“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几乎是完全依赖外源融资。其次,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所占比重平均超过了50%0,其中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公开发行A股进行的股权融资在全部股权融资资本中的比例平均达到了17%左右的水平,并且随着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理由认为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还将继续快速上升。

然而,在西方企业融资结构中,根据啄食顺序原则,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首先是内部股权融资(即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

从美、英、德、加、法、意、日等西方7国平均水平来看,内源融资比例高达55.71%,外源融资比例为44.29%;而在外源融资中,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仅占融资总额的10.86%,而来自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则占32%.从国别差异上看,内源融资比例以美、英两国最高,均高达75%,德、加、法、意四国次之,日本最低。从股权融资比例看,加拿大最高达到19%,美、法、意三国次之,均为13%.英国、日本分别为8%和7%,德国最低仅为3%.从债务融资比例看,日本最高达到59%,美国最低为12%.可见,美国企业不仅具有最高的内源融资比例,而且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中,债务融资所占比例也要比股权融资高得多,可见,西方七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实际情况与啄食顺序假说是符合的。

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关于啄食顺序原则存在明显的冲突。事实上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大多保持比国有企业要低得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负债为零,但从实际上看,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的机会。我们将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上述特征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具体行为主要体现在拟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冲动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以致形成所谓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热”或“增发热”。但上市公司这种轻视债务融资而偏好股权融资的选择,并没有换来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改善,上市公司无论是通过在一级市场首次公开发行A股还是通过配股或增发再融资的效率都是不能令人乐观的。

二、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计算及特点

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进行了研究,但一些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能够牢牢抓住融资成本这一主线展开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实证研究。而我们认为,无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上市公司的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是有成本的,而评价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策略合理与否及融资结构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或出发点就是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

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存在“名义成本”和“真实成本”之分。目前国内大多数关于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研究文献中所提到的或所计算出来的融资成本实际上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即应属于“名义资本成本”。而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则是究竟应如何合理计量上市公司的“真实资本成本”或“真实融资成本”。

我国学术界和金融实务界在有关“真实资本成本”的计量问题上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并且目前关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计量和测定问题的研究也很少。本文在综合借鉴并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之精华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总成本的计量模型,并且以自1998年——2001年上半年全部实施过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进行了实际计算和统计分析。

上市公司的真实融资成本。数据显示,1998年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无论是股权融资成本还是融资总成本,增发后都要高于增发前,如股权融资成本增发前平均为18.8%,增发后则上升到31.19%;融资总成本由增发前平均为15.16%上升到增发后的22.45%.但从1999年开始,增发后的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总成本都要低于增发前。如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由增发前的28.24%下降到增发后的20.79%,融资总成本由增发前平均19.65%下降到16.76%;2000年实施增发的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由增发前的20.54%下降到增发后的16.58%,融资总成本由增发前平均16.07%下降到14.43%.此外,不同样本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总成本差异还比较明显,比如1998年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最高的达到38.66%,最低的为24.47%;2000年实施增发的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最高的为41.51%,最低的仅为5.36%.

由此可见,对于实施增发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而言,无论是股权融资成本还是融资总成本都要比名义融资成本要高得多。

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与债务融资行为和融资总成本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了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进行深度分析,我们通过建立适当的经济计量模型,以全部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截面样本,对上市公司的增发融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行为所涉及的主要方面有:融资成本,其中又包括股权融资成本、债务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即股权融资资本或债务融资资本占总投入资本的比例)、股票市场的预期平均收益率;增发募集资金的规模、增发类型(即是由原A股还是B股增发)等,因此,我们建立了关于上市公司增发融资行为的相关模型(略)。

同时,我们对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增加(或减少)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总成本的问题也作了研究。根据现代公司财务与资本结构理论,财务杠杆是度量公司债务融资行为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融资总成本之间关系实际上就是研究财务杠杆的变化与公司融资总成本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问题。

度量财务杠杆通常有三种方法:资产负债率、偿债比率和市值杠杆比率。资产负债率为帐面负债与帐面总资产之比;偿债比率常常用利息倍数或偿债倍数来表示;市值杠杆比率为总负债有股票市值或总资产市值之比。在研究中,我们采用总负债——总资产市值来作为财务杠杆的度量。在实际分析中,我们将总负债划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以进一步计算短期和长期财务杠杆。这里我们假定,负债的市值等于负债的帐面值,而权益资本的市值等于股价乘以总股本数。那么总资产市值就等于负债的帐面值加上权益的市值。

依据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了值得深思的结论。

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

1、股市预期平均收益率对融资总成本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上市公司增发类型(即增发前公司是否有A股或仅有B股)对融资总成本的影响较显著。

2、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对融资总成本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大。增发前后的股权融资占总资本比例对融资总成本有显著影响,其中增发前的股权融资比例对融资总成本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

3、增发募集资金占上市公司外部资金来源之比对融资总成本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增发募集资金金额或增发募集资金与增发前股东权益之比或增发募集资金与增发前股权融资资本之比或增发融资额占总资产市值的比例对上市公司融资总成本并没有显著影响。

4、上市公司的长期财务杠杆普遍低于短期财务杠杆,即短期财务杠杆要大大超“真实融资成本”。

我国学术界和金融实务界在有关“真实资本成本”的计量问题上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并且目前关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计量和测定问题的研究也很少。本文在综合借鉴并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之精华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总成本的计量模型,并且以自1998年——2001年上半年全部实施过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进行了实际计算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