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劳动实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主劳动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主劳动实践报告

自主劳动实践报告范文1

关键词:培养 自主学习 劳技教学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实践活动。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的主人。

一、创新教学,激活自主学习的潜能

1.更新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相对于学习而言是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基本特征,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为灵魂。作为教师应花一定的精力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地开发新的课堂资源。

“导学、探究、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便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学模式。它的理念是在劳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引导学生自学交流,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种模式以学生自主动手动脑活动为核心,以挖掘学生的自学潜力创造潜能作为最终目的,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在课堂教学上有四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剖析探究――动手操作,形成技能――评价矫正,诱发创新。

2.营造思维空间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为学生创设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的空间,教师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飞板的制作》教学中,当学生完成模型制作,老师毋须点评,而是尝试举行“飞板投掷比赛”,在这样的氛围中,有的学生发现自己做的飞板不会绕圈飞,而看到其他同学做的飞板,形状跟自己的不同,但飞得很有规律,这时他们就会想到飞板结构存在问题,不用老师评价,这些学生马上回教室对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学生学得主动,自然会品尝到学习的乐趣,自然会有信心再去追求十次,百次的成功,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所以,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优秀品质,只有给学生一个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机会,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丰富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问题意识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花卉的上盆”过程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花盆与生活中的其他盆子有何区别,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有一个底洞?那如果直接里头加土怎么土掉得到处都是?为了排水透气,土又不会掉出来,怎么处理、怎么给这个洞垫片?……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用各自的不同方案来分析解决。随着错误想法的不断修正、新知识由此产生,体验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学生也在活动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二、多元评价,激励自主学习的信心

劳技课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测定、分析、比较的过程。评价应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具体表现,尤其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制作中的能力评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评价方式应是多元的,具体方式有:

1.自评学生在制作实践过程中,都有自己独到的感触,对于制作作品的成功与不足,学生本人会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自己评价作品,可以很直观地剖析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并会就此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案。

2.互评互评就是由同学、老师共同参与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现优点、找出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3.师评教师的评价应有别于学生的评价,应从更高的层次和更新的角度,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点评,而且更应该做到客观、公正,更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

总之评价不仅在于评价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出创新自信心,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课外延伸,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光靠课堂教学是不行的,必须引导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劳技教学在社会生活中延伸。因为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又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表现的。

1.融入街道资源,增强自我体验

开发街道资源,让学生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走出封闭的书本世界,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究和创造。

例如:自编教材《生活中的纸》,以“纸”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报、自选、自组合:有的小组收集纸发展的历史;有的小组探究再生纸的加工;有的小组研究纸编织……再设置小组研究活动档案袋。学生分组分工进行调查,收集材料,撰写调查报告。学生们有的跑图书馆,有的上网,有的到街道的纸厂去参观访问,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学生的每一件纸编织品,每一份调查报告,都显得那样的稚嫩,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成功。借助街道、地方资源使劳技教学的实施超越课堂,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和社会,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展开活动过程。

2.利用地方资源,增强劳技能力

劳技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要跟当地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使劳技教学富有实效。我们开化是个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的地方。结合当地的特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根雕园的根雕和新安化工的单晶硅,了解根雕和单晶硅的工艺流程,并可以参与操作实践,请专业老师负责讲解、示范、引导。这样灵活利用地方教材,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并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劳技校本教材。

自主劳动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自主管理 学生主体 研究性学习

在我国当前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自主性能否得到发展,直接关系到能否造就21世纪我国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问题。从学生自主管理入手去研究探索,是真正落实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一条捷径。构建化模式,就是要在实践中让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时俱进,在求生存的同时谋求更大的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再立新功、再添光彩。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切实可行的途径来实施:

一、充分发挥《成长册》的作用

经过不断的实践及研究,我校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设计了《成长册》,其中涉及思想道德、成长环境、身体心理、个性特长、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审美艺术、自育能力、成长交流、成长成果、创新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指导学生根据成长中遇到的困难查找原因、反思并作出科学的决策,来指导学生将真实的自我反映在成长册上。

落实《成长册》的过程真正地促使学生做到了知识上自学、行动上自律、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生活上自理。它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自主管理全过程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二、把课堂教学发展为互动式的教学过程

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创设让学生积极活动的背景,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关照学生活动的各个方面、层次和形式,注意活动的系统化和序列化,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足够的能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主动地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去思考、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去行动、去实践、去解决问题。

三、针对各专业不同特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从自然、社会、生活或学科领域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合作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是针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般每周3-4课时为宜,学生3-6人组成课题组开展活动。在学习中,教师以指导者、协助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而课题由学生自己发现,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分工协作,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开展调研活动,收集处理信息,认真做好实验,对获得的结果由学生自己总结并提炼为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专题报告会进行交流、分享成果。还可采取辩论会、研讨会或开展览、出墙报、办刊物等形式进行成果表达和信息交流。

四、与社会实践结轨,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在创业活动中,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考察,对社会创业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困难企业扭亏为盈问题、自然环境的综合开发问题有较全面的了解;考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分析市场的供需状况,预测未来发展动向;深入各类型的小餐馆、个体商店、个体小企业了解业主创业的过程及经营状况,亲身感受创业者的艰难、乐趣、创业的技巧,通过耳闻目睹,以坚定学生的创业信心。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是要在校园环境营造一种强者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强者境地,呼吸强者气息。如在校园醒目的地方书写校训,在教学楼各层走廊学生易见处挂上历史伟人肖像,在宣传栏每周书写一条强者格言,“新世纪,我能行”、“面对困难,我知难而进”、“我能成为竞争的胜利者”等。这样耳闻目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发挥学生会、共青团、班委会的作用,开展学生自治管理活动

自主劳动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探讨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有关数据表明,今年要求就业高校毕业生达750万人以上,预计在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究其原因,除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同时存在、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扩招等影响因素外,还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措施不够完善有直接关系。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对高等院校来说,应主动适应时代需求,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时代需求,要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业实践平台,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实际创业能力,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到实处。

一、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

就业指导,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广义的就业指导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力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在我国,就业指导还包括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

创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中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新的理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个人的自主性和冒险意识、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意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业能力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创业教育工作不是一个概念,两者应当分开来开展工作,然而它们也不是对立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就业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而创业,作为新兴的就业途径,被许多专家学者所推崇。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未能系统展开。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单一,课程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大多拘泥于“纸上谈兵”。据有关调查,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与一些发达国家40%的创业率相比,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近年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且,很多地方省政府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中给予自主创业大学生很大的、具体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但目前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工作进程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创业教育课程还没有形成体系,只是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个章节包含在就业指导课程当中,即使少数高校单独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如“创业管理”“创业学”“商业计划书”等),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导致该课程在学生实际生活中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效性。

2.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建设没有权威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未能很好的结合。目前许多国家开发了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颖的、学生喜欢的教材,并逐步改进、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评估指标。伦敦商学院和百森学院的一份报告表明,美国于2001年已有超过1500所院校开办了创业课程。目前,美国几乎所有参与排名的大学都已开办了创业课程。而我们国家虽说有一些大学开办了创业课程,但在教材选择上依旧有一些局限性。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高校对于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一些创业精英讲座、座谈会等隐性课程开展的不够。

3.整体的指导就业和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应用型学科,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很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要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对我国的就业形势、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我国的三大产业和不同的经济领域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还要对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有较深的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就业实践。目前在我国获得职业咨询师、就业指导师资格的高校教师人数逐年增多,就业指导方向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他们大

多数都是半路出家,相关的专业素养积累的还不够深厚,而且这毕竟是个新兴的专业,很多教学模式还不成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影响授课效果。

三、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工作的思考

1.加强创业指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设创业指导的综合课程,例如:创业指导基础课,专业指导课,以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选修课。召开创业指导座谈会,开展创业精英访谈活动,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增强学生创业意愿,使学生了解创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创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其在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就业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第一,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缺乏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分离,是阻碍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通过实验教学或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实际参与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劳动实践报告范文4

关键词:劳动教育 家庭教育 实践教育

【分类号】G78;G631

劳动教育是向孩子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是培养孩子从小自主自立良好道德品质、开发孩子潜在的智能和增长孩子积极主动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教育,其教育的目标就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劳动教育。劳动习惯的养成和自主自立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应从孩子所诞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中抓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有效实施家庭的劳动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和必要的途径。

一、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是育人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的父母及其长辈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是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做事的过程,而家庭中的劳动教育正是这一过程的起点。

(1)发挥家庭劳动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所以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所施的教育具有早期性,而这种早期性教育是学校及社会所不能替带的。孩子出生后逐渐进入幼儿期到学龄前期,而学龄前期正是孩子智力发展最迅速时期,这个时期是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父母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让孩子从小就学习作为独立的人应该做的事。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进入学龄前,便积极引导孩子完成属于自己应独立做到的自己吃饭、洗脸刷牙、洗衣服等及更难的事情。这样,充分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早期性作用,使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逐渐获得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孩子未来健康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2)发挥家庭劳动教育及时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幼儿园)教育要及时。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三分之二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为此,家长一定要抓住家庭教育及时性的有利契机,及时地帮助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家庭生活劳动知识和技能,为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发挥家庭劳动教育感染性的作用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关系,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举止言谈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家长的言行无时无刻的教育影响着孩子,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伴随着孩子成长的一生。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始终能够保持着家务劳动等活动中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就很容易引起共鸣,并融入到学习和参加家务劳动的快乐生活中,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就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有效实施家庭劳动教育是育人的必要途径

孩子从生命诞生那天起,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终将由家庭的小环境中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以外的社会大世界,如何适应社会大环境的成长需要,这就需要家长及时的早期启蒙教育,有针对性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指导,让孩子在家庭中就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尽好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为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作出积极努力。为此,有效的实施家庭劳动教育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

三、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好家庭教育是育人的措施保证

学校(幼儿园)要承担起良好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组织机构,将有效的家庭教育知识及方法传授给每一位家长,使家长在生活中,能够加入到如何伴随孩子成长这一课中,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和质量,并明确以下职责。

(1)为孩子创设出良好的家庭氛围

创设民主和谐型的家庭,能使孩子每天生活都在和谐、愉乐中渡过,使孩子每天都有幸福感和欢乐感,忧虑少、紧张少、烦恼少,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2)培养孩子自主、自立

劳动教育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石。家长应减少孩子对成人的依赖,要培养孩子自主自强,让孩子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铺床叠被,学会洗脸刷牙,学会从简单的洗手帕、袜子等劳动,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孩子自主、自立意识。

(3)培养孩子有孝心

培养孩子的孝心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劳动

教育的落脚点。从小就让孩子懂得,讲礼貌、懂廉让、知感恩,;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以情育情,孝心的种子才会培育到孩子的心田。

(4)培树孩子有自信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进而形成一种压力而失去信心。这就需要家L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有意识的培树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自信心越大越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进取激情,排除一切障碍去实施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家教中,要经常鼓励孩子:“你能行,你一定能行!”;其次,当孩子做事遇到失败时,要帮助其分析和纠正问题,鼓励孩子继续前进。

(5)与学校常沟通、配合

家庭教育要积极主动与学校配合,及时与老师经常沟通情况,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总之,劳动教育在家庭中抓起,是抓住了孩子在健康成长过程中早期性、及时性的教育方法,是符合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是积极主动地促进孩子自主的全面发展,为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人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高中生劳动观教育探析[D].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自主劳动实践报告范文5

    一、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概述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因当事人双方主客观情况的变化或某种法定事由的出现,由劳动者一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所谓单方解除权,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无需对方当事人同意而单方决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力。单方解除权性质上为形成权,即不须有对方当事人同意便可发生法律效力的权利。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38条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做了详细的规定,劳动者如要解除劳动合同,除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后解除和依法行使即时解除权以及第38条最后一款无需通知用人单位直接解除合同外,只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行使一般解除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其他任何实质条件,但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以使用人单位进行必要的准备,避免影响其生产和经营。劳动者的辞职权,亦即劳动者自主选择职业权利的一项具体化权利,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是对劳动者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的肯定和具体化。此规定为劳动者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一般也是以用人单位一方的格式合同为准,对于劳动者的限制多于权利。因此,劳动法从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规定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有力保护了劳动者行使权利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二)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它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最大价值。劳动者出于兴趣、爱好、专业,待遇等考虑,认定现有的单位和职业不适合于自己时,其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需要实现新的选择。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自由,就可以积极主动地调整资源的组合方式,为实现新的更优的组合提供了可能。

    (三)在程序上限制了解除权的滥用,维护了合法的效力,保障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利

    《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在赋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的同时,施加了提前告知的程序义务以限制解除权的行使,这样便兼顾了两个目标,即维护合同效力与维护合同自由。并且,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足够的时间,以减少用人单位的损失。不至于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的离开而严重影响自己的生产经营。

    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劳动合同法虽然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做了规定,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劳动者的预告解除问题,劳资双方关于授权不平等引发的问题,违约责任问题等,这些问题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带来了不少难题和麻烦,如果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劳动者的预告解除问题

    第一,预告期限问题

    按照第37条的规定,劳动者的预告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但这一期限在司法实践中也产生不可避免的争议,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的时代,劳动者的替代程度因劳动者素质的不同已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变化,一些高级人才的替代程度远远低于普通劳动者,可以说三十日这个预告期限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有看法的焦点,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辞职请求只能无条件接受,无形中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损失,而劳动者却可以随时离开。

    第二,预告期限内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在劳动争议中,劳动者主张劳动合同因已经提前预告而解除,而用人单位则不认为劳动合同已经解除的情况很多。其主要的争议点就是在预告期限的起算问题以及预告期限内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上。现在劳动者形式期预告解除权的方式往往是以辞职报告的形式出现的,并且许多劳动者都是在提交辞职报告后即离开用人单位而另谋他职,在等到三十日的期限满后才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相应的离职手续,这就给预告期限内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前预告是劳动者的义务,在法定期限届满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仍然是有效的,双方之间仍然存在着劳动合同的关系,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劳动义务。但是用人单位也不应当利用预告期限的规定,片面利用其有利条件在预告期限的确定上作文章,而给劳动者重新就业制造障碍。

    第三,用人单位在预告期限内是否可以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作为对劳动者单方解除的抗辩

    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单方面解除权的前提是保护劳动者的劳动自由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行使单方面解除权时,用人单位以书面方式通知劳动者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得成为其抗辩依据,劳动合同应当视为解除。这一点劳动部在立法说明中已经加以了充分的说明,但司法实践中仍然有人认为用人单位可以抗辩,这是与立法精神相违背的。

    (二)关于授权不平等引发的难题

    世界各国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都有一个相同的内容:即单方面提前通知解除权只适用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适用于约定明确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明确期限的劳动合同只能基于正当的法定事由发可解除。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38条并没有明确指出究竟是实用于哪种劳动合同,劳动者对所有劳动合同均可行使一般解除权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基于法定的正当事由,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补偿。许多劳动争议案件都明显反映出这种授权不平等,必然会导致产生劳动争议。

    依《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履行提前30日预告程序劳动者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的期限条款对劳动者来说几乎没有约束力,而仅仅对用人单位才有约束力。劳动者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可随意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始终面临着劳动者走人的缺员威胁。虽然法律规定有30日的预告期限,但现代企业中的高级人才、“高级打工仔”很难在30日找到替代者,一个关键劳动者的辞职,有时会使一个企业破产。一般解除权无区别地适用于所有劳动合同,会导致因一般解除权授予不平等所产生的利益失衡更加失衡。同时,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可随时“跳槽”,必然对劳动者的培训投入信心不足,从而限制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劳动合同的期限条款是必备条款,在约定期限内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现实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确定期限条款只对用人单位有约束力,而对劳动者却没有约束力。

    (三)关于违约责任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了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解除合同的赔偿责任。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仅限于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将其赔偿数额固定为合同依法解除时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是否充分合理?举例,假设一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了一份5年期限的固定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者工作1年后,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此时雇主的赔偿标准仅为2个月的工资(1个月工资的2倍),劳动者损失的四年甚至更长的工资和其他损失都无法得到赔偿,这种赔偿标准对劳动者极为不公!在合同法解除合同的场合,经济补偿的重要意义在于补偿劳动者工作期间的贡献,因此,应根据其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金额;而在违法解除合同场合,赔偿的目的是弥补劳动者合同剩余期限的工资和其他损失,而不是已工作期间的贡献,二者机理完全不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这种责任机制,除了法理基础和立法技术的严重缺陷,也远远无法赔偿劳动者因合同解除而遭受的实际损失。

    (四)劳动者行使特别解除权无条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形式的规范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对于即时辞职的通知形式并未作明确规定,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即时辞职与自动离职的区别在于劳动者是否通知用人单位,所以通知的形式很重要。劳动者将自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用明确正式的方式通知用人单位,有利于用人单位及时调整人员安排和妥善安排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因即时辞职造成损失,引发争议。口头通知虽然也是通知形式,但不规范,容易产生误解和分歧,应对通知形式作出明确界定,以规范即时辞职行为。

    在现实中,由于即时辞职行为形式没有明确规范导致很多问题,许多劳动争议都是因为通知形式的不规范而引起的。应当对即时辞职的形式作出明确规范,避免因形式的不规范而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三、完善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几点建议

    (一)区分劳动者工作岗位的性质,规定不同预告期

    《劳动合同法》37条对劳动者的工作性质不加区分,而统一地赋予了所有劳动者行使权的30日的预告期,而现实中不同工作性质的劳动者可替代的程度是不同的。一个普通岗位上的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很快就可以找到接替人选,而一些重要岗位上的劳动者跳槽,却很难在30日内找到替代者。对不同性质的劳动者行使解除权,法律应当区别对待。如果一个高级人才的流失可能会导致企业瘫痪,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那就应该适当延长其预告期,以使用人单位有充足的时间来寻找替代者,减少对用人单位造成的冲击和损失。

自主劳动实践报告范文6

【本刊讯】近日,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先审议了国家三方会议及办公室组成人员调整建议,同意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担任国家三方会议执行主席的部级领导调整为邱小平副部长。会议听取了国家三方会议2012年工作总结以及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和集体合同制度彩虹计划实施情况总结的汇报,审议了国家三方会议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国家三方会议将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研判,积极推动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贯彻落实,深入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邱小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不断健全,三方合作理念深入人心,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当前,我国处于劳动关系矛盾的多发易发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家三方必须进一步明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职责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相互理解、信任、包容、支持、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人社部首次网络创业促进就业报告

【本刊讯】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向社会了“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有力缓解了近几年的就业压力,并日益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人社部此次调查研究的网络创业就业对象包括三种群体:一是创业者,即开办网店的业主及合伙经营者;二是直接从业者,即创业者本人及其雇佣的从业人员;三是间接就业者,即与网商有紧密联系并由其经营链条直接带动的其他行业新增的从业人员。

人社部有关司局和中国就业促进会历经8个多月调研结果显示,从地区分布上看,目前我国网络就业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和地级以上城市,分别占抽样总数的57.4%和85%。

研究报道显示,网络就业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生产业和生活业。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年龄和性别分布上,年轻人是绝对的主力军,以男性居多,占76.6%;教育背景方面,高中、技校、中专占33.4%,大专占29.2%,大学本科占19.7%;人才需求方面,目前网店对电子商务营销、管理、技术和法律人才的需求迫切,分别占81%、34%、34%和20%。

人社部的研究认为,网络创业增加了就业市场选择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将工作家庭化变为现实,使人们纷纷从工厂和办公室走出来,带来了就业方式的革命。

研究报告提出了推动网络创业就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将现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和对实体经济的创业扶持政策向网络创业就业延伸。包括放宽经营范围,解决好经营场所问题,允许在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场所进行网上创业;提供资金、信贷支持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对具有成长潜力的网络创业进行投资,对符合条件的网络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给予税收优惠和社会保险费补贴。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数量首次下降

【本刊讯】据近日国家统计局的消息,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过去的一年中出现了相当长时期以来绝对数量的首次下降,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

“中国劳动人口的变化与中国人口出生的变化有关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在2030年以前,会稳步、逐步有所减少。

马建堂指出,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多年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尚存在争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2012年中国劳动人口总量是9.37亿人,尽管减少了345万人,但总量依然很大,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资源优势。

马建堂认为,中国人口和劳动力供应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要在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国策的同时,根据新形势的变化,研究适当的、科学的人口政策。

全国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座谈会提出八项重点工作

【本刊讯】日前,全国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出席会议并讲话。

胡晓义指出,医疗保险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着力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努力使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更加有力、服务更加健全、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为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提供更可靠、更稳健、更公平的制度保障。

会议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健全全民医保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和创新医保管理服务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大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会议提出,2013年医疗保险工作总的要求是巩固成果,稳量求质,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会议要求着力做好8个方面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提高参保和保障质量;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深化医保门诊统筹机制探索;落实付费总额控制,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监管;推进生育保险工作;积极参与医改各项工作。

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成效显著

【本刊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现场会上,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总结了过去5年来的调解仲裁工作,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了2013年工作任务。

邱小平指出,5年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建设和机构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初步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政策体系,强化了调解在争议处理中的基础性、前端性作用,有机整合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两大系统资源,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和仲裁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显著加强。5年来,全国各级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案件602.3万件,是2003年至2007年处理案件总量146.7万件的4.1倍,涉及劳动者近800万人,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实践证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作为多元化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邱小平强调,2013年调解仲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以提高争议处理效能为工作主线,以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和仲裁院基本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制度机制、基础保障建设,进一步增强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信力,努力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要切实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办案机构实体化、争议预防调解、仲裁办案规范化和信息化、调解仲裁队伍建设、调解仲裁行风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全国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培训实验班在京结业

【本刊讯】全国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培训实验班于日前在京举办了结业仪式。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副组长、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和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蒋家革出席实验班结业仪式,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讲话。

何宪指出,实验班探索了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培训路子,搭建了就业推介服务平台,扩大了自主择业工作和自主择业干部的社会影响,是对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培训工作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蒋家革强调,此次实验班紧密围绕自主择业干部和企业管理的特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自主择业干部的关心爱护。他希望自主择业干部珍惜机会,珍惜荣誉,在新的岗位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自2001年国家实施自主择业安置方式以来,全国累计有12万名干部选择了自主择业。参加此次推介会的40名实验班学员,全部是2012年转业的自主择业干部。在实验班培训期间,他们先后参加了24门课程集中培训,到6家企业进行了参观学习,到企业进行了15天实习,分别撰写了培训和实习体会。

北京:人社部门或介入药品采购

【本刊讯】日前,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在北京市“两会”的新闻会上透露,继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后,新医改将专门针对药品流通领域再出大动作。

“今后北京将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改变以往的药品招标由卫生局主管进行、各医院再分别根据需求和中标目录进行单独采购的局面,探索医院可联合集体团购的方式进行采购,以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韩晓芳说。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正式启动医药分开改革的公立医院先后包括友谊、朝阳、同仁、天坛、积水潭等5家医院,主要措施是药品零加成并设立医事服务费。医管局内部人士认为,取消药品加成虽然解决了医院和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但仍然没有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而2013年通过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有望进一步挤出不合理的价格水分。

天津:首期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刊讯】由天津市体育局人才交流管理中心举办的首届“优秀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培训班”日前圆满结束。这是天津市体育局首次针对退役运动员开展的专门职业转换培训。据悉,本次培训为期3天,课程设置包括职业转换过渡期政策解读、职业指导、心理调适、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认知等模块,邀请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相关工作负责人、心理学专家及企业培训经理等讲师有针对性地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为运动员讲解政策、调适心理、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天津市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工作的正式开展,为天津市退役运动员的择业开拓思路,开辟渠道,搭建平台,指引方向。

河北:将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

【本刊讯】据近日河北省人社厅公布的消息,2013年河北省将对各类困难群体实施积极就业扶持政策,做好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各地将按照不低于一般财政收入1%的比例足额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的规定,落实就业资金预算。

据悉,河北省将对各类困难群体实施5项积极就业扶持政策。一是突出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工作,集中开展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活动;二是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春风行动”等有针对性的专项服务活动,与京津加强劳务协作,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经验,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促进农业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进城务工;三是突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做好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登记认定和一对一帮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加强管理,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四是有针对性地做好产业调整企业职工安置;五是落实残疾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就业扶持政策。

辽宁:总工会启动免费技能培训

【本刊讯】日前,由辽宁省总工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优质免费技能培训服务第二期开课。据悉,本期包括维修电工plc免费双证培训班、月嫂、育儿嫂、催乳培训等课程,参加培训人员毕业后颁发国家认可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免费推荐工作。

四川成都: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可享社保补贴

【本刊讯】据近日召开的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消息,2013年成都市将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出台一系列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更优惠社会保险待遇、更完善工资调整机制。具体政策包括小微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可享受一年社保补贴;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建立企业人工成本的宏观监测系统等。

山东青岛:将建养老护理职院年培训4000人次

【本刊讯】在青岛市人社局近日公布的201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创新青岛颐养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运行机制,培养更多养老护理人才。

在青岛市人社局2013年工作要点中,促进家庭服务业做大做强是重要的一点。青岛市人社局提出,要完善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政策,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开办家庭服务机构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出台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商业综合保险补贴办法,出台示范性家庭服务机构奖励政策,实施“家庭服务素质提升计划”,该计划将年培训4000人次。

河南焦作:增发小额贷款,孵化万名老板

【本刊讯】据河南省焦作市日前召开的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2013年焦作市将加大扶持创业就业力度,包括增发小额贷款、引进千名人才、实施万人创业计划、实施10万人次培训等。此外,焦作市还将加快推进公共就业“一条龙”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加快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实名制“一卡通”,对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