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生活律动;转换成本;网络效应;用户孵化器

一、遵循用户生活律动:把握信息推送时间和频率

在新媒体格局下,没有什么信息产品是不可替代的,也没有什么信息产品是用户非用不可的。唯一不变的就是用户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时代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接收海量信息的可能,但没有办法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无限制的扩大。在有限的24小时中,网络用户的时间被无限地分割,更加破碎化。新媒体平台运营者,只有遵循用户的生活律动,掌握信息推送的时间和频率,融入到用户的生活方式之中,才能实现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顺应用户时间安排:减少无效推送

从r间维度来说,信息产品的推送需要把握好时间点,在用户可以接受信息的时间发送信息。否则,该信息产品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失去它的阅读意义,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也会受到影响。媒体信息产品推送的时间点和推送形式的选择,需要信息产品运营者根据目标用户的大致情况来决定,也可以由用户主动选择何时以何种方式来获取信息。

以罗辑思维公众号为例,在每天早上六点半推送语音信息产品,约耗费用户60秒的时间,随后用户可以根据关键字提示获得相应的推文。罗辑思维经过多少用户研究后决定这样的推送不得而知,但这种对时间的把握绝非任意为之。如果罗辑思维的信息推送情况与其核心用户生活律动不同,就很难与用户对接。如果其用户在相应的时间段不选择点开其内容,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很有可能被其他信息所淹没;或在一定时间翻阅多条信息,其信息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就会削弱,多条信息同时冲击用户的感官,会使用户信息接收渠道受阻,难以达到信息传播效果。这种情况属于无效推送或低效推送,很难培养用户的忠诚度。

(二)把握信息推送的频率:增强累积效应

新媒体用户的不同活动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且分布在每个活动上的时间都有一定的区间。如何利用用户的活动时间间隔和分布在媒体平台上的时间,将用户吸引到信息产品和媒体平台上,是新媒体信息产品运营者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媒体信息产品到达用户受众的时间间隔越长,就越会减弱媒体信息产品的影响力。用户接触媒体信息产品的时间间隔,就是用户遗忘该产品信息,选择其他媒体信息产品的时段。提高信息产品和媒体平台的用户忠诚度,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减少用户接触其他信息产品和平台的可能性。适当地提高信息更新频率,提高用户接收该媒体信息产品的机率,可以加深用户对其产品的认知度。

但媒体信息更新的频率需要有一定的限制,不能达到媒体用户的信息承载上限。过高频率的信息推送,会使信息产品成为冗余信息。一方面,信息过量会超出用户承载力,引起用户的反感情绪;另一方面,信息更新过快会增加媒体生产信息的成本,影响信息质量,会消耗媒体的传播资源,增加运营负担。新媒体信息产品的推送量,需要得到合理的把控,否则会影响到新媒体平台信息产品的传播效果,其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最理想的效果是,用户在不同的时间都可以接收到媒体的信息,但信息量又不能达到用户接收信息兴趣的饱和点。保持适当的信息推送量,既可以对用户起到“适度侵扰”的作用,也可以不断地激发用户对平台信息的兴趣。

二、媒体互联共享资源:整合媒体运营资源和传播力

(一)整合媒体资源:最大限度让利用户

核心竞争力,在稻盛和夫看来,就是全方位的“利他”,[1]做到利益让渡才能获得用户的支持。在新媒体运营中,要做到真正地让利用户,就必须让自身具有足够的可整合性资源,实现媒体运营结构化和信息产品微创新化。新媒体运营,应具有一种极致思维,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并不断地实现微创新,最大限度地让利用户。

但单个新媒体平台和信息产品品牌的影响范围较小,所拥有的媒体产品、用户的资源局限性较大。媒体平合,实现媒体间的资源自由流通,将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一方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有利于避免单独运营过程中的不可抗拒性风险。媒体联合可以促使媒体间的资源重新整合,扩大运营资本、市场份额,扩展业务链,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各媒体间的人力资源相互流通,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高质量和多元化的信息产品。媒体业务的创新性也会随之增强,但媒体联合如何实现结构性运营,是其面临的难题。

媒体联合会使各个媒体间的业务结构和人力、物力、财力相互融合,以达到组拳出击的效果。但媒体联合的结果并不完全是有效联合,如果其中结构不合理,会给各个媒体带来巨大的负担。媒体联合的不合理结构组成,会影响整个媒体联合价值链的运行。庞大的联合体,不仅不利于共同进步,而且会相互掣肘,制约原本良好的单个媒体运营机制。因此,媒体联合运营,只有使相互间的配合结构化,才能更好地服务用户,做出用户满意的信息产品,降低成本并更多地让利用户。新媒体运营过程中,只有做到真正地让利用户,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同。

(二)扩大媒体辐射范围:建设新媒体用户孵化器[2]

不同媒体平台有其各自的用户辐射范围,但媒体间的用户群具有相互交织性,同时符合多种运营媒体的用户定位。风格不同但用户群具有一定重叠性的媒体平台,可以为其伙伴培养新的用户群。对于全媒体运营格局的运营者来说,其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之间,可以相互为彼此培养潜在用户,实现用户的流转和共享。而且在新媒体平台运营过程中,其用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在某种媒体关系链的建构条件下,媒体用户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扩大单一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媒体之间及其用户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可以使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具稳定性。

具有利益共享关系的媒体平台,既可以分属不同的运营者,也可以是同一运营者运营的媒体平台矩阵。针对不同运营者的媒体平台,建立在合作关系下的用户资源的共享,可以使各自的用户享用更多的个性化信息产品,提高用户感知价值。[3]针对同一运营者来说,不同媒体平台可以形成一个媒体矩阵,这些媒体不仅包括新媒体平台,也包括传统媒体平台。媒体矩阵中的媒体平台,可以为其他媒体平台培养用户,成为媒体用户的孵化器。矩阵媒体之间,可以为其他平台培养用户,作为媒体孵化器,既可以是完全盈利的媒体平台,也可以依靠价值交叉补贴[4]来维持自身运转,从盈利总额中获得利润的平衡。在矩阵平台中,不同的媒体平台处于整个运营环节的不同位置,为整个运营价值链的流动付出各自的努力。媒体矩阵中的不盈利媒体平台,不是真的不盈利,而是以不同的形式获取价值,其经济价值会在媒体运营总体的经济价值中得到补偿。

总之,媒体联合实现资源之间的自由流通,在整个媒体运营的关系网中,可以更多地让利用户。德鲁克提倡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东西,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5]因此,媒体联合资源共享、结构化运营,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创造性信息产品。媒体用户从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的利益,也成为提高媒体用户黏性的关键点。

三、挖掘用户社交价值:提高用户“转换成本”

(一)利用虚拟关系网络:实现裂变式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具有很强的聚合作用,自发聚合的网民具有很强的分享性。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的分享特性,可以有效现250定律[6]的价值。将媒体的运营与用户的社交关系结合起来,将信息产品的价值附加于用户社交需求之中,利用网络效应[7]来实现新媒体平台和信息产品的无限增值。社交媒体中自发聚合的网民,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同时,为了这份归属感和信任感,网民也会有些许的从众行为。因此,将新媒体信息产品的价值和用户社交关系网络结合,更能发挥新媒体信息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利用网民的社交关系网络,塑造新媒体平台品牌形象,扩大新媒体信息产品的传播范围,提高新媒体产品实现经济价值的可能性。但未来主义者保罗・萨弗[8]指出社交网络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出现与梅特卡夫定律[9]完全相反的结果,即社会网络的价值会随着成员的增加而减小。 社交网络作用的大小,不完全在于其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其内部的稳定性。邓巴数字150[10]指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所能保持稳定人际关系范围有限。社交媒体时代,邓巴数字已经超出了150定律,150N时代[11]已经到来。但网民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社交媒体算扩大了用户的社交范围,其社交网络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社交分层的具体人员构成或许会发生变化,但分层本身保持不变。[12]因此,社交关系链中存在一定的僵尸数字,即有一部分人际关系处于冻结状态或阶段性冻结状态。

社交网络系统有效信息趋于一个特定的值,[13]只有保持社交网络的稳定性,才能发挥网络用户的网络效应。但盲目的贪图社交网络的规模和流量,并不能有效发挥社交网络的价值。新媒体平台不能为了流量而引流,过多地引流反而会降低流量转化率。因此,在适当地控制做用户新媒体平台的聚合作用,保持新媒体用户虚拟社交网络的规模,增强社交网络的稳定性,有利于更好地提高用户的黏性。

(二)利用社交情感诉求:提高用户黏性

新媒体运营者,可以通过提高用户“转换成本”,来提高用户黏性。“转换成本”,指新媒体用户离开平台或放弃信息产品时,用户所需要承担的损失。[14]网络用户使用新媒体平台和信息产品,会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习惯和社交等方面的成本。对于新媒体用户来说,舍弃这些新媒体平台和信息产品,也决定用户将抛弃其以往的付出,并且舍弃付出可能带来的收获。在这些“转换成本”影响因素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用户付出的社交成本和培养的习惯。因此,要提高新媒体用户的“转换成本”,增强用户粘性,就必须注重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甚至是生活方式,并且让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虚拟社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角色,甚至更能满足网民的社交需求。网络社交关系有较强的自主选择性,其社群的文化相似性、归属感、信任感更强。在社交媒体聚合过程中,用户付出了或多或少的情感。因此,针对新媒体运营者而言,提高用户黏性,可以更加侧重于感性因素。新媒体运营过程中,信息产品和平台运营赋予社交价值,就能更有效地构建媒体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关系,赋予信息产品更多的社会价值,从而增强用户粘性。

结语

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媒体用户承载了接收海量信息的负担。媒体信息产品同质化严重,且新媒体用户流失也很严重,用户的稳定性较差。新媒体运营过程中,很难维持用户长期的忠诚度。新媒体引流量屡创新高,但流量转化率相对较低,未能实现其经济价值。新媒体运营,需要更多地将用户吸引在自己的信息产品上,使用户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新媒体账号矩阵和媒体之间的联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空间辐射范围,将各自的用户群体交叉影响,无限放大其影响范围;努力塑造新媒体用户孵化器,培养新媒体用户的信息产品消费习惯,加强用户对新媒体品牌的各方面认知。

新媒体用户不仅是新媒体运营者所要服务的对象,也是新媒体运营者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利用虚拟人际关系网络,将新媒体用户变为自己的传播渠道,把媒体产品分享给社交网络中的人。当用户社交网络中的资源都在使用某一新媒体产品时,新媒体用户要放弃这一媒体的使用,就会承担巨大的转换成本。新媒体运营主体之间,具有可相互整合的资源。新媒体相互联动共享资源,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提高用户感知价值。在新媒体运营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新媒体用户的平台“转换成本”,是提高新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和经济价值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注释:

[1][5]孙正源.当德鲁克遇见稻盛和夫[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9-11.

[2]曹雪琴.浅谈新媒体与传统报刊媒体的融合[J].新闻研究导刊,2016(22):215.

[3]加里・阿姆斯特朗,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2-13.

[4]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0-29.

[6]李原.墨菲定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杜,2013:239-240.

[7][14]陈威如,余卓轩.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20-22、35-37、128-130.

[8][9]汤姆・海斯,迈克尔・马隆.湿营销:最具颠覆性的营销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5-26.

[10]定国.朋友圈里神秘的邓巴数字[N].深圳特区报,2015-10-20.

[11]杜修平.150N时代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4):435-438.

[12]安贾娜・阿胡贾,曹.朋友圈真能无限大? [J].国际公关,2016(4):18.

[13]王洪伟,任豪.社交网络的有效信息量研究:基于节点强度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5):693-701.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范文2

1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

1.1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应用型学科,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该课程的特点是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教师口头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大多是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生动有效的事例,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往往造成理论与现实脱节,课堂沉闷,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市场营销课堂,并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为丰富市场营销教学手段、提高授课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正确、恰当地选择与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有益的补充,为改变原有的授课手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帮助。因此,市场营销学的内容组织与安排必须要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注意将传授的基本理论与企业实际状况相结合。

1.2先进性和创新性并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市场营销学课程来讲,营销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理念层出不穷,如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等,作为教师要善于学习第一手的资料,适时地将一些前沿的理论适当引入课堂,这就需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还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不断提高市场营销的授课质量。

2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授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必然选择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表了一种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首先,多媒体环境可以有效促进记忆,培养记忆能力,因为多媒体技术是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是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最终使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多媒体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多媒体展示知识空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学生提供知识素材,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为教师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最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是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肩负着培养企业产品营销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适应国际人才市场需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增加教学信息量,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模拟情境进行实践操练,对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是极为有利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成为广大教师的必然选择。

3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注重硬件投入,忽视软件的重要性

目前,学校对多媒体教室建设、相关设备的投入比较重视,应该说,在“硬件”上能满足教学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应用水平、应用效果参差不齐,“软件”建设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学软件、课件制作平台的建设、多媒体教学研讨、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及政策引导等方面不足。

3.2教学设计水平低,缺乏互动交流

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在课堂上使用了计算机,就叫多媒体教学。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几段材料、几个问题、几个场景凑在一起,或是生硬地把书本或原来板书的内容搬到投影屏幕上,课件制作的质量不高,课件的内容单调,课堂教学缺乏整体设计,重点、难点不突出,加之师生缺乏交互,讲解时节奏太快,学生笔记跟不上,所以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思想容易开小差,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3片面理解多媒体教学,忽视授课内涵

有的教师认为有了计算机、投影仪和大屏幕后,就可以不用板书了。课堂上只是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播放”课件。还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中,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上课时只按一二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课便成了“流水课”,没有体现重点和难点,缺乏课堂组织,结果把课堂教学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教师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计算机的既定流程上来。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画面精美、音响逼真,学生上课宛如观赏大片,沉醉其中,教师也自鸣得意,可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教学内容却是一片模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交互功能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学生也未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反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受到了限制。

4多媒体技术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应用的具体策略

4.1积极建设,创建教学资源库

多媒体教学资源十分丰富,但也流于芜杂,现代教师应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根据市场营销教学的实际需要,搜集、整理、制作多媒体课件,还应当将这些多媒体教学资源汇总起来形成市场营销教学资源库。同时,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使他们也参与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随着教学资源库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学生的学习也可以由课堂之内延伸到课堂之外,即便是课下,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随性地浏览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2激活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性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下,教师积极地灌输,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单向、乏味的特征。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色彩、逼真的图片、动态的模拟、形象的展示,将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形式形象化,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脑,使他们兴奋并唤起更多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思考,教师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获取,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使其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4.3模拟情境,增设教学实践环节

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形象,极具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把事物的形象展现出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市场营销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中不可能有太多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依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市场营销知识学习过程与知识应用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条件的实践情境,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学习所需要的知识,进行“实战”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实践能力。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范文3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02-01

电教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并大大扩展时空范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知识。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1运用电教媒体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教学手段要求为教学目的服务。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出发,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优化教学过程,而且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结构,形成空间观念,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连加"的教学,一要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二要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题目,在列式和解题时会感到困难。针对诸如此类存在的问题,我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动态画面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首先多媒体动画显示: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来了2只小鸡,过了一会儿又来了1只小鸡。教师适时加以语言文字说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使学生清楚地知道3只小鸡吃虫,第一次来了2只,第二次来了1只小鸡,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以前学习的加法算式是不行的,从而引出连加算式:3+2+1=?教师结合动画及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计算方法。

在整个教授过程中,我巧妙地模拟了小鸡吃虫的画面,显示了两次增加小鸡的动态过程,形象有趣地把解题思路呈现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置学生于所创设的情境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2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如在教学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1时: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3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后,运用电教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的变换,把它们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在对比的情境中,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

学生注意力更易集中,获得了深刻的表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利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相遇问题应用题的重难点是正确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分析解题思路。在教学中先设置这样一道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走70米。在运用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时,可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用屏幕显示:张华、李诚两家用太阳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第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张华、李诚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彩清晰艳丽。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的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清除障碍。第二步,观察、质疑,得出结论。利用电教媒体逐步逐步的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的变化情况,并质疑:(1)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2)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这样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适时启发、点拨,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从而为后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

5利用电教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让知识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范文4

关键词:政治教学;多媒体;兴趣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073-02

政治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理论都比较抽象。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提到政治课,人们就会将政治与枯燥、乏味等联系起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在政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让枯燥的理论形象化,使政治课焕发生命活力。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当人们一旦对某一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主动去探求知识,并产生愉快的体验。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公司的经营”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国内外学生比较熟悉的商标品牌,如海尔、格力、耐克、肯德基、可口可乐、苹果等,然后,通过竞赛的方式提出问题:(1)商标品牌大比拼,比一比谁说得快。(2)你还知道哪些商标品牌,比一比谁说得多。因为学生对商标品牌都比较熟悉,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跃跃欲试,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们兴趣盎然的时候导入本课的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探求新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用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够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因而,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例如: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是“公司的经营”这一课题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成功企业做法的视频,如海尔集团,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总结感悟有哪些因素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必备因素。由于视频具有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等特点,能将声音和形象相结合,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政治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景,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问题的探讨、解决,有利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股票、债券和保险”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王的烦恼:手有余钱20万元,面对物价上涨、房地产不景气的情况,小王一时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理财,整日很烦恼。然后设置问题: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投资顾问,请你为小王策划投资。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交流,既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对股票、债券、保险、储蓄等投资方式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四、运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政治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肩负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功能。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将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整合,将情感教育寓于多媒体手段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灿烂的中华文化”,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呈现,如: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建筑设计、民族服饰、中华美食、中国功夫、民族节日等,学生观赏的过程中,品赏中华文化,体味文化魅力,对中华文化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五、运用多媒体提供多种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进步。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是建立在占有广泛信息基础上的,所以,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大容量信息的优势,整合多种资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范文5

根据全国性的媒介广告行业年度交易会统计,去年我国广告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从份额上来看,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居多;其次为杂志媒体;然后是广播媒体;最后是互联网。其他还包括涵盖多种媒体的广电集团、传媒集团。

根据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被访媒体广告经营额大部分有所增长,回头看看2005年,中国媒体广告经营额仍处于稳步增长,媒体广告经营总额有小幅攀升。不同的媒体有不同情况,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分析。

*电视:

现阶段,我国电视媒体的总体覆盖格局已经基本稳定,形成了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电视台四层“金字塔”结构。而电视观众的数量增长已接近极限,收视市场规模趋近饱和,加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促使观众进一步分流。在这一形势下,电视市场收视份额争夺白热化,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电视媒体转变经营思路,通过明晰定位、打造品牌形象来获取核心竞争优势。例如中央电视台。连连改版,试图以优质的节目资源、合理的节目编排保持其经营的持续增长。同时继续对其黄金资源的广告段位进行招标,对其最优质的广告资源进行集中包装和出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6年的招标中,其招标总额一举达到58.69亿元,超过上年6.21亿元。省级卫视则继续积极探寻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以自身独特的定位来吸引忠实受众。比如旅游卫视改版为时尚资讯定位、湖南卫视打娱乐牌、安徽卫视打造电视剧旗舰、广西卫视为女性收视群体全新定位等。

*报纸:

报业体制改革走向深入,资本运营由实物融资模式向金融融资模式发展,在媒体资本运营热潮中,报纸媒体表现尤为突出。2004年国家推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政策更使得报纸媒体企业化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优势报纸媒体凭借其产业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投资价值及其在二级市场的迅速扩张,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媒体资本运营的热潮。目前,业内各大报业集团一统天下的强势格局依然存在。

*广播:

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4年年全国广播广告营业额25.57亿元,增长16.76%,占总额的2.37%。2005年广播广告经营势头不减:目前全国的广播人口覆盖率高达93.56%,比去年增加0.22%,收听率平均上升5%;全国广播机构经营收入增加加幅度继续保持年增近20%的良好态势,其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电台增幅度超过40%。目前广播的客户构成以区域性广告主为主,各区域市场广播的客户行业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北京市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家居用品、房地产和交通,上海则是食品、娱乐及消闲、零售及服务性行业,广州则变成了零售及服务型行业、药品、邮电通讯。

*新形式媒体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2005年度,多种新媒体的发展成为不可多得的亮点。受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为互联网,有数据显示,55.7%的被访者表示看好其开发潜力。其次,分别有46.7%的被访者认为未来有望开发手机媒体,还有30.5%的媒体对移动电视的发展较为关注。

*网络媒体:

2004年我国三大门户网站整体受惠于网络广告,第三季度新浪的网络广告营收总计18507美元,较上季度的1550万美元增长19.4%;第三季度网易的网络广告净收入较上季度增长24.9%,达创纪录的560万美元:搜狐网络广告收入为1550万美元,比上季度增长16%。而这个份额在2005年继续走高。

*手机媒体发展潜力较大

目前,手机媒体的发展重点在手机电视。手机电视分为交互式模式和广播模式。我国目前大约有2000万台手机拥有视频服务功能,电信运营商已经开通2.5G或2.75G网络传输技术播放“手机电视”节目。上海文广也开始通过旗下东方龙公司开始向手机电视提供内容,手机电视产业已经显现雏形。短信、移动互联和手机电视构成了手机媒体的三大平台。

*数字地面移动电视:

移动电视作为新形式媒体,具备户外、电视、车载三重属性。目前,我国移动电视处于基础建设时期,更倾向于利用其“移动”的优势,内容以新闻、服务信息和娱乐节目,以及相关突发新闻事件和体育赛事的直播为主。移动电视的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插播广告和收费资讯等经营性收费,此外利用剩余带宽开设数据传输等增值业务也为移动电视经营带来一定收益。例如,上海东方明珠移动多媒体有限公司。移动电视以播放短节目为主,广告价格最高为每30秒1200元。该广告平台吸引了如联合利华、可口可乐、上海烟草集团、SVA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运营态势较为良好,2005年底,仅移动电视的频道经营收入达到5000万元。 2006年广告业的发展预测

看完2005年以前的一些数字,我们再来分析一下2006年,我国传播行业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的。首先我先回答很多人问过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本土广告公司会不会被外资公司逼上梁山?我想通过下面的数字或许可以说明问题。2003中国的经济一枝独秀,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世界银行年度经济前景预测报告高度评价了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世界上排名前500位的广告主,已有4/5进入了我国市场,并成为我国广告市场中的投资大户,如:佳能、可口可乐、柯达、爱立信、福特、德国大众、宝洁、联合利华、汉高等。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今后他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广告投入。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广告经营额在近几年之内会以两位数的百分比持续增长。

那么本土广告公司面对这样的市场,大概能占到多少份额呢?广告公司也是企业,也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吸引的外商投资额已超过美国,居全世界第一位。我国居民拥有的银行存款额已超过10万亿元,人口13亿多,是世界最大和最具潜力的市场。无论是国外的商家,还是国内的企业。进入中国的市场都要以广告开道,以广告引导和刺激我国的消费者。从我们近年来做过的案例来看,本土广告公司的水平和运作方法更适应国内市场,比如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全案制作的3610,广告投放以后,一年的销售额从7亿激增到15亿,你能说不成功吗?再比如叶茂中营销策划公司制作的“蚁力神”广告已经播了四年了,企业仍然在各个电视台播放,如果没有效果,企业早就不用了,还在用说明这个广告的效果很好,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广告行业是新兴产业,其经营规模和水平是有限的。广告公司是广告行业的主体。2002年我国共有广告公司57434家,营业额395.65亿元,占全国广告营业额的43.81%。我国广告公司无论是公司数量的增长,还是营业额和从业人员的扩大,其增长速度都是很快的,但是与美国广告权威机构披露的外国大型广告集团的年营业额数字相比,差距是极为巨大的。我国广告公司的年营业额尚不及世界排名第九位的广告集团年营业额。国外广告公司决不会忽视我国生机勃勃却又相对稚弱的广告市场。

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可能会惊慌失措,我的体会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外国公司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学习的机会,我们需要积极地学习。学习外资广告公司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化人才结构,逐步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我们还应该明确自身市场定位,走专业化的道路。不能忽视了给自身进行市场定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作为个企业你要心里数。

要为企业负责任,不能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略。既然拿人钱财了,就要给他人消灾。

我们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我们是中国人,了解中国国情,知道我们的老百姓接受什么样的广告,我们当然更直接的有一手资料,为什么我们要怕外资公司和我们竞争呢?外资广告公司实际上是和外资企业一同进入中国市场的,无论是广告公司还是策划公司,都是跟着企业走,企业走到那里,配套服务的公司就走到那里,比如我前一阵子去了一趟俄罗斯,就是我们的客户在那里要开拓市场,我们过去调研,准备制作广告投放俄罗斯市场,很难说这个广告投放以后,对于我们机构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机会,现在还很难说,也不是说你在俄罗斯投了一个广告就算是走出国门了,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广告公司和策划公司对于企业而言都是做配套服务的,企业走到那里,这些配套服务公司就会跟到那里。

我认为,在2006年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有的国际公司甚至公开讲,中国市场上最厉害的对手就是“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了。”但是我不这样看,我们还需要学习,学习很多,我想大部分本土公司(营销策划以及广告公司)在2006年都会有很好的发展。“洋”狼都来了这么多年了,我这只本土狼还活得好好的,不就说明我们不差吗?

明年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也会关注一些新兴媒体,比如网络,手机,楼宇广告(分众传媒在美国已经上市了)等。但是电视广告一定要关注,因为随着新兴媒体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分,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了,我想所谓的主流媒体,比如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的很大份额会流失到其他媒体,2006年之后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因此我想企业应该在媒体还有主次之分的时候选择主要媒体,细分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现在即将面临超细分时代,如果到很难权衡主流、非主流的时候,广告投放的成本会提高。因此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2006年总体广告额度会上升。

很多人说,新兴媒体发展迅猛,从数字上来看就可以知道这几年是一直上升的,那么是不是对传统媒体,比如电视的影响会很大呢?我认为对于传统媒体冲击会有一点,但是广告的总量在增加,不是说中央电视台广告多了,地方的电视台就没有广告了,媒体品种增加了,广告总量也增加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兴媒体的针对性更强,比如楼宇媒体,主要是分布在写字楼,高档住宅,你要是把豆腐干的广告放上去就不合适了,就是浪费了。

新媒体运营实习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111-02

总理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初《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1]。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编辑队伍在不断扩大,2005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10个新职业网络编辑作为新职业之一正式加入三百六十行之列。网络编辑活动是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而产生的,通过生产或整合各种信息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内容服务的一项社会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传媒组织对网络编辑人才的需求激增。网络编辑是指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信息,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的工作人员[2]。网络编辑承担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信息采集和编辑任务,成为当代最有前途和最有前途的职业之一。网络编辑不仅是信息的“搬运工”,更是网站内容的缔造者和网络文化的开风气者;不仅具备网络技术优势,更是信息时代“内容为王”的力行者;不仅拥有相关专业知识,更是网络编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兼长者。2005年11月8日第六记者节,三位网络新闻人员被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2005年普利策奖中,网络报纸突破公共服务奖项获得了其他新闻奖项的提名,这在普利策奖历史上实属首次。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不让人感到网络媒体乃至网络编辑的地位在不断上升,网络编辑作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新兴职业,其重要性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3]。高职院校培养网络编辑人才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之举。在若干年的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高职网络编辑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创新策略。

一、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一:专业定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

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12年开办的信息传播与策划(网络传播方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具有良好职业前景。从毕业生追踪调查信息来看,该专业学生毕业时以在各类公司和网站担任网络编辑工作为主,但一段时间后有相当一部分转向产品运营、网络营销类岗位,其所属部门有运营部、市场部、产品部。很多人并没有沿着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和高级网络编辑师的纵向生涯方向发展,更多人是横向发展成为运营经理和产品经理等。这正契合了镇江高专培养人才“能胜岗+能转岗”的人才培养策略。在培养网编人才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里,既要集中有专业核心技能的课程和实训,如网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艺术网页设计、网络活动与策划等,又要根据社会要求和实际开设素质拓展课程,如新媒体技术与运用、网络广告和网络营销等课程,按照学校提出的四平台八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制定网编人才教学计划。当前,网络编辑专业设置要适应行业需求变化进行变革,专业定位不再是培养 Web1.0时代狭义的网络编辑,而是培养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紧缺的“大网编”――互联网产品运营人才。不仅培养学生的内容采编制作能力,更要加强移动媒体信息采编和网络传播推广、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综合的互联网运营能力。据此,网络编辑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为:紧密结合互联网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能采编、熟练使用设计软件、懂运营、懂制作,掌握各类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动端内容采编制作和运营的新媒体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二:创新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一)对口企业外聘教师参与专业课教学

校企合作与实验教学是培养网络编辑人才的重要思路。该专业建设按照国务院最新文件精神,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进一步聘请行业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探索“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更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实施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建立更多联合实训基地,校企有效对接,实现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与镇江高专培养网编人才专业合作的是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金山网、名城镇江网和七百度网络传媒公司。金山网是国家一类新闻网站,镇江市第一综合性门户网。数名金山网资深的网编直接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如金山网总编辑许益明的“网络活动策划”、采编部主任陈洁“网络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制作”以及新媒体部主任高新的“新媒体的制作与运用”等。网站资深编辑走进学校,给学生进行网站具体编辑实务(网络新闻采编、网络专题策划和网站编辑案例)的介绍,用具体生动的实务让学生消化课堂理论了解实际操作,并使得这种教学方式制度化。这些网站资深专家还通过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专业学习的若干问题。学生们也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在网站实习实践,参加新闻采编和各类网络营销活动,有效拓展了学习领域,保证了学习效果。校企联手、产学研结合,对于更好地推进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二)校企合作保证实践环节效果

由于学校实行“2+1”的教学模式,在两年的时间学生掌握专业的核心技能有一定困难。镇江高专与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金山网合作,灵活排课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建了一个学和生产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个学期完师生共同进入校企合作工作室进行金山网的参观,并且第一时间注册论坛成员参与论坛实践。进入第三学期后,结合具体的专业课教学参加历时数周的网编实训,如网络新闻采编、网络活动策划和网络运营实践等。要求对学生进行考勤并实行指导老师制度,有针对性地强化网编核心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第三年顶岗实习,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所学专业到各地网站和传媒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从事网编实践,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要求,充分调动了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了企业的作用,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

(三)建立三级专业技能实习体系,保证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获得

实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网络编辑专业三层实践教学体系,讲课内实践体系、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和校外产学研体系结合构建协同的系统专业实践体系,形成本专业实践育人的特色,分层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如表1所示)。

三、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三:以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构建网络编辑实训平台

由于在校外合作基地建设、合作项目管理、行业教师引进政策等具体问题上存在观念、制度、操作上的障碍,导致在构建实训体系中存在资金、人力、管理上的持续投入力度不够。一是实习经费不足,二是合作上存在各种障碍使得学校主动放弃,三是学生忙于就业、深造,对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因此以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模拟网络新闻工作情景,构建网编实训体系就成了有效的实训体系组成。

网络新闻编辑实训不再是理论和模拟,而是真刀实枪真功夫。学院和网站新闻系统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工具。系统采用动态采编系统,支持以记者、栏目编辑和管理员等不同身份登录,实现网络新闻稿件采编和的完整流程。镇江高专艺术设计学院的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就由传播班的学生担纲,主要从事公众号的栏目建设、内容策划、文字采集和编辑以及图片摄影后期技术处理等环节。微信内容紧密联系学院师生实际生活,不仅有校园新闻,还有饮食养生、娱乐、星座、职场等内容。艺术设计学院成立微信工作室,配备了学识和技能过硬的老师,从策划立意、新闻采编、摄影图片、影视拍摄后制、网络技术等方面予以指导并把关。专业老师和传播班学生共同策划了一些有创意和校园生活气息的活动,如杯子舞、设计校徽活动选拔、《超能战队》的大白带你参加艺术学院等活动。在微信专题策划上,传播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策划了环绕音乐会学院老师专题、优秀学生专题和校友专题。这些策划的活动和专题对宣传学院、宣传学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每期微信公众号的访问量从最初的10+到现在的2000+。传播班的学生利用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微信运营、策划、图文编辑和以及部分编辑素材整合排版工作,极好地宣传了学院和学校,为学院招生工作和反应艺术学院师生面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有效地提高了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

四、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四:进一步加强完善师资力量

由于网络编辑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兴职业,因此,高校开办这些专业通常会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步伐。从高校原有的相关专业转过来的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对应度等方面一时难以适应新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事实上许多高校都亟需建立一支具有新闻采编、网站网页设计、数字技术、媒体经营等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这需要多学科交叉型人才队伍,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才不可能事先由高校培养出来。一般情况下,专业教师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高职院校的教师两部分组成。企业的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方法有限;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网站的实践经验。因此要解决师资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定期对网站的网络公司的外聘教师进行教学法等知识的培训,同时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用制度要求他们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学习网站的实际操作经验,通过培训、业务进修和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能有效加强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 师静.“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人才的培养[J].青年记者,2015 (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