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发展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范文1
一、考察情况
1、修水县职业中专
修水县职业中专采取的是政府主办,各部门共同参与,集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公办职业教育的模式。(1)投入:采取“以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方式,县财政坚持“预算内保证、预算外倾斜”的原则,从20*年起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万元以上,政府和社会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给县职业中专增加划拨土地100亩。该校目前已成为校园环境整洁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中等职业学校。(2)规模:现有在校中专生2700人,短训学员1000人。累计培训技能人才6000人,培训实用型农民4万余人次。开设专业16个,与日本住友财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开设了4期赴日研修班。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尤其是针对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开办了蚕桑、茶叶、林果、畜牧、水产、矿产加工、水利电力、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城镇规划设计等十个重点专业班,学杂费由县财政全免,并适当补助生活费,毕业后主要安排在县内就业和创业。(3)师资:该校原有师资80余人,近年面向社会公开选调、选聘了50余名优秀教师。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并实行职教津贴制度,对专业教师普遍上浮两级工资,还创造条件逐步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使该校成了全县教师最向往的学校。(4)管理:该校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县长亲任第一校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任第二校长,财政局、教育局、劳动局局长分别兼任第三、四、五校长,具体主持工作的第六校长是通过公开竞聘后,由人事局一名副局长担任,彻底打破了部门资金协调难问题,真正做到集全县之力办一所优质职校。该校先后被评为“*省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并成功申报全国“星火学校”。
2、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是政府主导,公办为主体,民办为补充,部门齐配合,多元化投入的股份制学校。(1)投入:该校政府出资1400万元征地174亩,并完成“三通一平”工程。20*年浙江客商陈定模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综合大楼和教学楼、宿舍楼,劳动局投入900万元建设了短训大楼,阳光电脑(民营)投入800万元开办中专部,本地建筑商投资360万元建设食堂(以30年经营权作抵回报),总投入5500万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有12个标准化专业实训室,可容纳学生5000人。20*年,县政府将崇阳卫校及众望高中公有股份折价后抵给陈定模,让其退出职教专心办普高,还差陈定模600多万元债务由县教育局认领。政府和教育、劳动部门是最大控股股东,参与管理,但不参与分红。(2)规模:该校同时加挂了崇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湖北仪表学校崇阳分校、广播电视大学、人力资源市场,现有在籍学生2700余人,其中中职学生1462人。(3)师资:该校现有教师126人,其中公办教师48人,公办教师财政预算全额工资,校长和管理人员是在全县公办教师中公开竟聘产生。(4)管理:20*年全省职教工作会后,县委常委会决定成立职教中心项目指挥部,分管教育的副书记任指挥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一年后,发现普教、职教混合办学有诸多弊端,于是今年6月,县长办公会又决定作通陈定模思想工作,让其退出全部股金和普高部。改成政府主办的股份制职业学校,实行统一招生、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就业,整合教学资源,整合专业设置,整合教师队伍。目前,县政府已决定从2007年下年起,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多种职业培训资金全部集中到职教中心,断绝其他零散民办技校的补助,将该校做大做强。
3、嘉鱼县东方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嘉鱼县东方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政府免费提供土地,通过招商引入的一所民办职业技校。(1)投入:20*年3月,县委、县政府为了彻底解决职教发展滞后问题,决定在新城区以每亩3万元包干的办法征地300亩,引进广东省增城市松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云珍)创办该校。20*年8月正式动工,第一期工程现已投入8000多万元,竣工总面积8.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行政楼、培训楼、实验楼、实训楼、图书馆、学术报告中心、多媒体教室、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2)规模:该校可同时容纳在校学生5000人,年培训3000人次。2007年9月首次招生,现有学生1359人,32个教学班,开设了12个专业。(3)师资:该校现有教师88人,其中有37人是教育局从公办教师中选拔抽调的,平均每班有1名公办教师,工资保持不变;校长是教育局推荐给董事会聘任的。(4)管理:该校由董事会自主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县政府在引进该项目时除了无偿配送300亩土地外,还配套了其他优惠政策,如协助投资方办理筹建相关手续;各职能部门应收缴的行政规费,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取,按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元包干;前三年每班配备1名公办教师,保留公办待遇,三年后公办教师愿留的脱离公办身份,不愿留的返回公办学校;政府负责将水、电、电信、电视、公路通到学校门口;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将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岗位培训等项目主要委托给该校举办。
二、考察思考
通过考察三县三校三种不同的职教发展模式,我们感受深刻,启发很大,虽然这三种发展模式各有所长和所短,但都得到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县学习和借鉴。
1、统筹管理是关键。三县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职教统筹发展,思想高度统一,步调高度一致。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自始至终把职业教育发展和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同等对待。修水县在统筹发展上是做得最好的,各职能部门高度配合和支持,资金高度集中,政策空前优惠,财力全力支援,管理全面完善,打破了部门互不卖帐的格局,摆脱各方利益关系相互竞争、相互拆台的困惑,办学效益、就业质量迅速上升。
2、整合资源是前提。三种模式都是为了全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集中管理办好一所优质中职学校,使其成为集招生、教学、实训、就业于一体的职业学校。崇阳县劳动局在职教中心建设的短期培训大楼就是最成功的办法,不愿意整合进来的民办职业技校只会被自然淘汰出局。
3、服务经济是目的。三县发展职教的目的都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非常重视针对在县内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专业设置,注重了各种项目资金的效益管理,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兴工强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修水县就特别侧重为地方招商引资服务的专业建设,资金集中后不撒胡椒面,不搞重复补贴,就读县内就业专业的学生不仅不交一分钱,还有生活补贴,而向县外就业的专业补贴相对要轻得多,既解决了县内企业“劳工荒”问题,同时降低了学生县外实习成本和企业员工培养成本。
4、因地制宜是原则。三县为什么选择三种不同的模式?这主要是站在各自的县情基础上考虑的。修水县职业中专原来虽然规模不大,但始终保持了公办职校这面红旗,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因此该县确定集中力量办好公校。问题是政府投入压力很大,每年100万元的预算与新的职教政策要求相比明显偏慢。崇阳县公办职校与民办技校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采取以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股份制合作办学,既保留了各自品牌,又壮大规模。问题是政府已投入的征地成本和教育局承担的债务压力较大,只有期待学校出效益后,能得到上级更多更大的项目资金来填补。我县情况与崇阳比较接近,不同的是我县民办学校过多过滥,资源过于分散,整合难度要远高于崇阳。嘉鱼县职业教育在20*年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品牌和规模,而是采取招引外资来发展。问题也是政府承担了高额的征地成本,各部门资金难以协调,教师难以招聘,且面临较近的赤壁粮校、咸宁技校等强劲对手,投资者要收回成本最少在30年之后,投资风险很大。我县能否遇到这种大商完全要靠机缘,300亩以上的征地困难也可能比嘉鱼更大。
第二部分职教发展现状与问题
据调查,全县职校共有15所,其中公办3所(职教中心、农广校、驾校),企办1所,民办11所。共有校园面积180亩(含租赁),固定投资近2000万元,教职工285人(专业教师124人),年培训能力5000人。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一条规定,我县民办职业学校都只能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不能承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只有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通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才是全县唯一合法的具有中职招生资格的公办职教学校,已经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仅2所)。该校现占地61亩,建筑面积14680平米,教职工102人(含专业教师28人),在籍学生1843人(含电大269人,职高生848人,联校726人),共设了电子电器、机械、中西医、数控、模具、旅游等11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为省级重点专业,今年职业高考质量再次排全市第一位。
由于当前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全县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与经济发展需求极不适应,主要表现:
1、多头管理,无序竞争,导致招生环境恶化,生源外流。农广校属农业局主管,职教中心属教育局主管,驾校属公安局主管,其他民办技校属劳动局主管。民办技校审批单位只有一家,但能够给钱的单位涉及到教育、劳动、农业、团委、扶贫办、妇联等多个部门,重复补贴。各职教学校普遍存在着散布虚假广告、攀高招生回扣,互相抵毁、挖夺生源等问题,学生和家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干脆选择县外职校,今年外流生源高达1500人以上,职校“招生难”与学生“择校难”同时并存。
2、设施落后,师资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劣,品牌不优。绝大多数学校固定资产投入少,且设备陈旧,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加之学校又没有规范的培训教材,没有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教学效果低微,技能培训纸上谈兵,这对于文化功底本来就弱的学生来说如同雾里看花,不知其然。因此,70%以上学生毕业后反映“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是县职教中心要达到国家级中职办学标准,还需新增80个教室、435间寝室、28间实验室、8个实训车间和1个图书馆等。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范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省份比较;区域比较
作者简介:张洪华(1977-),男,山东德州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等。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跨学科‘双师双能型’职教教师培养研究”(编号:TJJX16-018),主持人:张洪华;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职教专项“基于跨学科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编号:VESP3017),主持人:张洪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1-0025-05
2011年12月,为了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肯定了“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并结合新形势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意见》确立了“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据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素质结构、培养培训体系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
一、区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对比分析
“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主要表现在:生师比逐年降低,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等,为现代职业教育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与保障①。
(一)教师规模
2014年,东中西部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分别为5.67、5.06和4.91。其中,东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每万人口教师数在6人及以上的有4个省份,中部地区有2个,西部地区有4个。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数量分别为1个、2个和3个。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分别为4.83、5.06和4.58。2014年与2013年相比,中部地区变化不大,东部和西部地区都有明显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的浙江、天津、海南等3个省份每万人口教师数增至6人及以上,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的每万人口教师数由4人以下分别增至5.06人和4.89人,增幅明显,至此,东部地区所有省份每万人口教师数都在4人以上;西部地区的内蒙古每万人口教师数由5.91人增至6人及以上,宁夏由3.99人增至4人以上,只有以3.71人仍然停留在4人以下。而中部地区除了山西略有增长,由7.00人增至7.63人以外,其他省份几乎没有增长,甚至有4个省份出现轻微下降,中部地区仍然有3个省份每万人口教师数在4人以下。
生师比也是反映教育系统内部或者一个地区教育人力资源投入情况的重要指标。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分别为19.17、19.95和25.11,西部地区生师比仍然偏高。按照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生师比20∶1的要求,在东部地区,7成以上的省份生师比达到了既定要求,降到了20以下,中部地区达到要求的有五成,西部地区只有3个省份达到要求,不及三成。东部和中部地区各省份生师比都在30以下,西部地区仍有4个省份生师比在30以上,占西部省份总数的三成以上。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分别为21.52、21.16和27.19。2014年与2013年相比,除青海、贵州、安徽三个省份生师比略有增长外,其余省份生师比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西部地区的、陕西以及东部地区的北京、福建降幅最大。自治区生师比由26.83降为17.11,降幅高达36%;陕西省生师比由24.76降为21.40,降幅为14%;北京生师比由22.97降为17.51,降幅为24%;福建生师比由30.55降为25.59,降幅为16%。
(二)教师结构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主要包括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分别为26.19%、25.60%和21.60%,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天津市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最高,为37.93%,最低,为6.1%,前者是后者的6倍。全国仅有约2成省份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低于20%,其中东部有2个省份,中部1个省份,西部4个省份。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分别为25.44%、25.00%和21.77%。2014年与2013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略有提高,西部地区则有所降低。在各省份中,仅有四川、内蒙古、新疆、贵州、、青海、天津、宁夏等8个省份没有增长或有所下降,除天津外其余7省份全部位于西部地区。高级职称教师增长比例超过1%的共有7个省份,分别是:海南、浙江、重庆、安徽、河北、江苏、上海,其中东部地区占了5个,中部和西部地区各占1个。东部地区高级职称教师增长比例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89.29%,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2.59%、87.43%和86.16%,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提前实现《意见》要求比例超过95%的只有江苏、上海、浙江等3个省份。超过90%的共有12个省份,其中四分之三的省份位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省份占六分之一,中部地区省份占比不到1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在85%以下的有6个省份,分别是西部的新疆、陕西、贵州、四川、青海和中部的江西。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1.69%、86.18%和84.31%。2014年与2013年相比,除河南、海南2个省份外,其余省份的学历达标率都有所提升,增长比例在2%及以上的有7个省份,分别是青海、贵州、广西、内蒙古、重庆、安徽、四川,除安徽外全部位于西部地区。
表4 2014年全国分区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
从年龄结构来看,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以中青年为主。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青年教师占比分别为72.36%、70.36%和74.92%,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中青年教师比例在75%以上的省份共有9个,其中东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4个,中部地区只有1个。中青年教师比例在70%以下的省份共有10个,其中东部地区4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3个。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分别为74.66%、72.95%和75.03%。2014年与2013年相比,只有、宁夏、青海、贵州4个省份中青年教师比例有所增长,其余省份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超过2%的省份有14个,分别是湖南、重庆、甘肃、辽宁、湖北、广东、山西、江西、河北、黑龙江、北京、福建、山东、吉林,其中,东部地区6个,中部地区6个,西部地区2个。
表5 2014年全国分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中青年教师比例
(三)教师素质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反映专业教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为31.14%、23.43%和25.24%,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全国共有10个省份比例达到了30%以上,即达到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提出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30%的标准,其中东部地区有超过6成的省份达到了标准,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只有一、两成左右。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为29.01%、22.68%和23.71%。2014年与2013年相比,除了陕西、内蒙古、新疆、湖南、广西等5个省份“双师型”教师比例略有下降以外,其余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在2%以上的省份共11个,分别是:、海南、贵州、宁夏、山东、广东、青海、上海、天津、福建、江苏,其中东部地区7个,西部地区4个。
表6 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兼职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的重要力量。根据《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定:兼职教师占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数的比例应在学校岗位设置方案中明确,一般不超过30%。2014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比例分别为13.92%、13.86%和23.49%,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状态。在各省份中,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比例超过30%的有青海、贵州、新疆等3个省份,全部位于西部地区。青海、贵州、新疆分别以56.8%、39.2%、34.1%的比例排在前三位,超过了国家的标准,说明这三个省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严重短缺;而河北、甘肃、吉林以7.3%、6.3%、4.8%的比例排在最后三位,处于较低的水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比例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11倍。兼职教师比例低于15%的有14个省份,其中东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3个。2013年,东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比例分别为9.92%、10.32%和16.28%。2014年与2013年相比,除甘肃外所有省份兼职教师比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西部地区的青海、贵州、3个省份增长最快,增长比例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青海增长比例最大,由35.0%增至56.8%,提高了21个百分点,成为兼职教师比例最高的省份,反映了职业学校专任教师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增长比例超过5%的省份还有10个,分别是新疆、云南、山东、海南、江西、北京、广西、河南、陕西、宁夏,其中东部地区3个,中部地区2个,西部地区5个。
表7 2014年全国分区域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比例
二、结论与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受地理、历史原因影响,东中西部区域经济、教育、社会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需要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制定各项改进举措。通过对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结构及素质的分析比较发现,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一)教师数量仍然不足,西部地区最为短缺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地方政府要比照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根据国家规定,普通高中的生师比为16∶1,按照这一要求,全国仅有6个省份的生师比低于这一标准。若按2014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师比14∶1的实际数,仅有4个省份的生师比接近该标准。从每万人口教师数来看,西部地区也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不仅如此,西部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增长也不及东部地区。2014年相比2013年,东部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增长了0.84人,而西部地区仅增长了0.33人。
(二)教师队伍质量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最为薄弱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后不同,教师队伍素质在三大区域和不同省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2014年重点统计的14项指标中,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最高的占了9项,尤其是在高级职称比例、学历达标率、研究生及以上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工资等方面东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而西部绝大多数指标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仅在参与国培项目比例、中青年教比例和兼职教师比例等方面高于东部地区。显而易见,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来说,职称、学历、平均工资等都是硬性指标。近年来,国家重视区域均衡发展,西部地区在参与国培项目比例、中青年教师比例和兼职教师比例方面的快速增长,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该地区中职教师队伍基础比较薄弱。
(三)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兼职教师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重要举措。东部地区校企合作紧密,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比例较高,聘请兼职教师的条件充分,兼职教师比例应高于中西部地区;而现实的情况是东部地区兼职教师比例最低,西部地区兼职教师比例最高,说明兼职教师仍然是补充教师数量不足的重要手段,没有成为加强实践教学和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重要举措。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出善兼职教师队伍的政策。
(四)加强西部地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我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所以西部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滞后。2014年西部地区生师比仍高达25.11,比全国水平高出近5个学生,比东部地区多近6个学生。兼教师西部地区比例高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也说明专任教师数量不足,西部中青年教师比例最高。尽管近些年国培项目重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如2013年,全国参与国培教师比例超过1%的省份共有17个,其中西部地区9个,东部地区5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多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省份的总和。我国共有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承担职教师资培养的任务,并且全部位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只有9所综合院校招收少量职教师范生,并且西部地区除广西、四川、陕西、新疆、贵州和内蒙古外,还有一半省份没有自己的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为此,国家需要在西部地区新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或者积极促进现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与西部省份政府积极开展免费师范生培养,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和层次不高的问题。
(五)各省应进一步出台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
“双师型”教师无论是东部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与国家高度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国家在各种文件中有关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中均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要求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到企业实践,2006年《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教师必须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两个月,等等。“十二五”期间,江苏、重庆、河南等省份还专门出台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制定了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以便于教师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这一系列的文件有效地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说明政策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范文3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范文4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继1972年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1996年的《教育:内在的财富》之后,出版的又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报告不久,顾明远先生第一时间发表评论,称这份报告必定会像前两份报告那样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可持续发展”是该报告关注的核心问题。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降低了全球贫困率,但全球不平等和暴力现象却在不断加剧;不可持续的经济生产和消费模式导致全球变暖、环境退化和自然灾害频发;技术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但文化和宗教不宽容、基于身份的政治冲突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全球背景,报告提出必须根据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取人本主义的方法来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综合起来,采用开放灵活的全方位终身学习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相互依存日益增强的今天,以人文主义价值观为指导,报告“建议”了指导教育政策的新的规范性原则,即把教育和知识作为全球的“共同利益”(common good),而非仅仅作为一种“公益”(public good)事业。
以报告的核心思想观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至少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反思”。第一,在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上,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需要强调人的本体价值。既要满足学生当下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与企业“无缝对接”、高就业率等都被视为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志。但正如报告指出的那样,教育正在与就业领域不断脱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加快,预测新的专业和相关技能需求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一方面证明了“可迁移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思考如何通过技能培训以及其他非正规教育来强化教育和岗位之间的纽带。如果教育与职业之间的鸿沟不可避免,任何试图通过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无缝对接的努力,其最终效果都是差强人意的。要促进现实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是首要的,职业教育应是对职场的超越,而不能只是工作世界的复制,这应该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哲学”。第二,在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上,“必须向当前一代和下一代传授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根据生态、社会和经济现状而调整生活和生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培养绿色技能(green skills)、环境意识、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责任感已经刻不容缓。面对环境危机,未来的产业发展将最终决定我们生活世界的走向。绿色产业的异军突起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绿领人才(green-collar workers),而未来就在我们手中,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第三,在学生能力评价上,《教育:内在的财富》提出学习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存,这四大支柱尽管将长期发挥作用,但面对当前的社会挑战,在“学会做人”方面,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如何既秉持共同、普世价值又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挑战越来越大;在“学会共存”上,必须要超越原来人际交往的社会和文化范畴,涵盖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问题。第四,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体制上,在我们越来越强调行业企业的“主体”地位、提倡发展混合所有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的“公益”属性确实已经不是那么纯粹,用“共同利益”取代“公益”的理念和原则的合理性在于:“公益”是与私立对立的,而“共同利益”则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共性、不同利益的整合和多元价值观的融合,即“共同利益”的概念摆脱了“公益”概念所固有的个人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影响。
王东岳在其哲学著作《物演通论》中论述了世间万物“递弱代偿”的核心思想,世界发展的递减态势不可避免,万物又都在前赴后继地寻找支持因素,以尽量推迟灭顶之灾的来临。现实社会的冲突、矛盾,以及生态环境所承担的无以复加的压力,都让人类社会的前景黯然。如果人类文明的“递弱”态势不可避免,现在看来,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必将成为人类“代偿”机制的重要构成:促进人权和尊严,消除贫穷,推进可持续发展,为所有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范文5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危机的远去,国内经济强劲复苏,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使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注重实践教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教育经济双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同行。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经济发展
一、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受传统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许多人认为选择职业教育大部分是文化成绩较低、难以升入普高的学生不得已而为之。然而近年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标准和知识、技术含量日益提高,职业教育以其周期短、见效快、针对性强、适应性广、超前性好、注重动手实践操作、上岗技能操作、学科宽泛、培养实用型人才等特点,备受个人、企业、国家推崇。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指出:(1)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做好职业教育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职业教育法》修订,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上可以看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行为,它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必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
二、职业教育应与经济发展同行
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检验职业教育能否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标准。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经济发展同行,有针对性地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基础理论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于经济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1 调整专业设置,使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2011年3月27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并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共1399条,其中鼓励类750条,限制类223条,淘汰类426条。鼓励类新增了新能源、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综合交通运输、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等14个门类,限制类新增了民爆产品门类,淘汰类新增了船舶和民爆产品等门类。新目录全面反映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内容,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以及对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支持,更加注重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限制和引导,以及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从战略的高度,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主动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和职业分析,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需求,以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为导向,研究专业结构的设置,科学、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能力,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设置,力量上要聚合,措施上要激励,要素上要倾斜,环境上要优化。与产业结构配比相脱节的专业设置,可以通过专业评估其服务社会能力和毕业生就业率情况,确定其等级,对能力低、就业率逐年递减的学科、专业应严格控制或减少其招生规模,逐步限制其发展,以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体系。
2 注重实践教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动手能力强、进入角色快、职业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和长远发展。因此,职业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实践教育贯穿、渗透于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通过课内实践练习、专项技能实训、多证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内实践。每完成一定课时的理论教学,教师利用实物、模型、课件、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教学设施,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使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让学生既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方法与步骤,理解支撑实践技能的理论知识,形成初步的实践技能,又激发专业兴趣,培养职业规范意识。
专项技能实训。这是为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专项岗位技能,在课内实践基础上,在校内全真模拟实训车间进行的全真模拟、任务驱动下实现教学做一体的专项训练。车间布置采用实景、实物,实训项目来自于实际生产任务,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示范、指导为辅,既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又实现了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触。 转贴于
多证并重。即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会计证、秘书证、导游证、人力资源师证、心理咨询师证等)+技能等级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合格证、驾驶证、造价员、监理工程师等)。其核心是培养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实用人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3 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教育与经济双赢。推进校企合作,把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的职业教育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社会行为,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不仅提高了学生就业率,而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借企业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即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宿舍管理、学风建设、考研、就业等方面做到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实施、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遵从社会的相关制度与要求,并依此发展与完善自身;培养学生抗压抗挫折能力,既要有和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又要用百倍的勇气去面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协作,达到事半功倍。
借企业的生产线,促进教育与经济同发展。以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在专业设置、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实习、就业指导、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形成合力,建设一批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集生产、教学、鉴定、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实训基地;鼓励企业接收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商业劳动、生产实习、产品推销等生产性实习实训和教师进行顶岗实践;鼓励企业依托职业教育进行职工培训、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4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应用人才课程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材选用、实践内容,将各类产品、服务、职业资格的标准融入职业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继续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学校、学生及其家长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培养要求,动态淘汰和增补学生,围绕完成培养合格的定制人才而共同努力,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快人才培养的进程,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不断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1”模式是指两年在校内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1年在企业单位真实的生产和工作岗位环境中的顶岗实习;“1+1+1”模式是指一年基础知识、一年学职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1+2”模式是指第一年在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训练,第二、第三年到实习单位边工作、边学习;“3+1+2”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三年的六个学期中,用三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及实验课教学,用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及在校内教学基地开展课程实习,再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开展毕业实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范文6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梳理,对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建议。
一、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一)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治理(governance)一词,由世界银行于1989年率先使用,已经成为政治和管理领域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主题为“教育治理:透明性、实施性和有效性”的国际会议,会议特别指出,教育治理主要是指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组织统筹合作、各尽其能,从而实现对公共教育事务更好地进行控制和引导。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管理相比,教育治理的内涵更为广泛,其不仅包括政府维度的教育行政,更包括非政府机制,特别是各种相关的全球性和区域性教育组织的管理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在此基础上,UNESCO的《2009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将“教育治理”作为世界全民教育发展新的关注点。报告提出,教育治理问题是全民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资助治理、学校管理治理、师资治理以及教育治理规划等方面。优化教育治理与切合实际的教育政策有助于加强问责,扩大参与,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治理的路径是,加强教育政策性引导,重视教育投入的数量与公平;学校要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妥善处理公私合作关系;加强教师治理,支持学校发展;在教育治理规划与发展战略间形成一体化措施[1]。
2011年,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启动了“治理复杂教育体系”的研究项目,项目指出,所有OECD国家的政府都面临管理日益复杂教育体系的挑战,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有效的治理体系来应对这种复杂性,并为治理主体提供相关知识,使其作出科学决策。项目指出,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治理是指在一种没有一个单独主体进行绝对统治的背景下,共同治理社会的过程。教育治理包括国家和机构层面的,对教育政策发展、实施和评估的结构、关系和过程,其由一个复杂的网络组成,这一网络包括法律框架、教育机构及其与整个体系的关系、分配给教育机构的经费以及这些经费怎样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支出,还有控制和影响相关教育行为的一些不正式结构和关系。
对于OECD国家来说,怎样在日益复杂性的背景下,实现教育体系的国家目标,是教育治理的关键因素。对此,这一项目主要关注如下两个关键环节:治理机制和知识选择。其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下两个问题上:一是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对于复杂教育体系是有效的?二是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对于实现复杂教育体系的有效治理是必要的?
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OECD提出了治理的三个关键因素:确定优先领域,制定政策发展领域,落实责任,这三个要素都是由非线性模式联系在一起的独立现象。这一研究项目主要关注如下三个问题:中央水平的政治决策者怎样在国家、地区和地方层面设计、组织及实施对教育体系的管理?多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怎样在多层面背景下组织、促进教育政策的实施?中央和地区及地方层面的利益相关者怎样在对教育体系的管理中进行互相交流[2]?
图1 OECD“治理复杂的教育体系”项目提出的治理框架
(二)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
瑞士教育、研究与创新部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治理是指将政策、机构和人聚到一起,在多个主体间促进协商过程的一种战略管理体系。换句话说,每个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政治治理都是社会和经济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制定者、公民社会和私立部门都对不断变化的培训条件实施稳定的影响。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尽早发现各个主体间利益的不平衡,并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背景[3]。
非洲教育发展协会(ADEA)认为,职业教育治理需要解决如下三方面问题:政府机构怎样共同承担对于职业教育的责任;为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协调发展及职业教育机构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政府机构设立了哪些国家交流、合作与协调机构;是否形成了对整个国家职业教育总体供给情况的衡量指标体系[4]。更明确地说,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职业教育职责的分配、交流、合作与协调框架,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一致性和衔接性。
201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中国上海召开了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大会工作报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提出,善治是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进行成功改革的一个明确先决条件。职业教育善治的关键是如何改进协调,让广大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且根据充足的信息确定优先事项和确保问责。
总体来看,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治理”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条件下,多元利益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协调互动的过程。区别于传统自上而下、一元单向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的要点在于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各主体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目标及行动方案。因此,在治理理论视野中,不仅要求中央政府而且要求地方政府、各级教育行政官员、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参与到职业教育决策之中。
二、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模式与实践策略
(一)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主要模式
根据目前相关学者的研究,西方公共教育治理经历了“规制型”“市场型”“服务型&rd quo;三种治理范式的演变,每种范式在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工具、治理能力方面都有所不同。“规制型”治理范式遵循国家逻辑,强调教育公平,主张政府全程控制教育发展过程;“市场型”强调市场是公共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通过市场竞争和激励,才能提高教育绩效,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服务型”治理范式强调通过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逐步建立一种新型的公共教育市场,严格界定政府在公共教育领域的干预范围,通过政府解制以推动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教育服务[5]。
图2 欧洲培训基金会提出的职业教育多层治理模式
欧洲培训基金会通过对国际社会职业教育治理实践的研究表明,基于利益相关者间有效、包容、横向和纵向交流的多层治理模式,非常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和体系的效率、效力、一致性、透明性和落实性。让一些国家层面之下的实体或地区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管理,以及确定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更加有利于促进地区层次的经济增长,并实现地区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这一模式的具体机制如图2所示。
图3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四种治理模式
英国行业协会的研究认为,从实施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治理机制的建立是在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及特定主体间建立明确交流及合作机制的过程。这些主体包括政府或教育管理者、教育与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合作伙伴(雇主或工人利益组织,如雇主组织或行业协会)等,这些主体的一方是职业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另一方是以雇主和员工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伙伴,其关键是在这些主体间形成有效的交流方式。从这一角度而言,如图4所示,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分为如下四种:一是自由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利益相关者间的协调机制较弱,职业教育机构和劳动力市场间通过市场信号进行直接反馈;二是计划模式,其主要特征是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正式联系或交流较弱,并主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交流;三是参与模式,主要特征是职业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或社会合作伙伴间已经形成特定的交流与作用机制;四是协调模式,主要特征是社会合作伙伴是职业教育更新过程的重要驱动者,并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实施。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研究指出,奥地利、丹麦、德国、荷兰等北欧国家实施的以“集体技能形成体系”(collective skill formation systems)为特征的协调性治理模式(coordinated model)是最有效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注重社会合作伙伴对职业教育实施的参与,积极加强相关治理主体间的交流对话。其主要具有如下特征:有效、透明的交流过程;利益相关者(社会合作伙伴:包括政府,以雇主协会、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合作伙伴,职业学校,企业等)间广泛参与、包容性与合作机制;研究本位的决策过程;开放性、反应性、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调整职业教育的供给模式、课程和资格等,实现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的有效匹配。
图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协调性治理模式
德国波恩大学Werner Eichhorst等对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后也提出,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治理模式运行效率是最高的,具体如图4显示。其主要特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社会适切性,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雇主、社会合作伙伴和教育机构都参与到课程开发中。二是与劳动力市场建立并维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雇主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反馈机制。三是职业教育机构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具有必备的教学设备设施及受过良好培训的教师。四是在培训机构间创立了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职业教育机构的有效运行。五是建立了完善、严格的资格认证和质量保障机制,能够维持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六是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逐级晋升的教育路径,在职业教育机构中获得的能力和资格与在学术教育路径中获得的资格具有可比性,学生可以在两个体系间实现有效转换[6]。上述因素也都是高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实践策略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教育治理:透明性、实施性和有效性”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最后形成的建议中,为各国改善教育治理、实现更好的教育结果提出了十方面建议:把政府权威部门的教育管理责任下放到地方和个体机构水平上;在利益相关者间建立有效的政策协商机制;形成教育发展的综合性法律体系;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配备充足的资源;发展不受政党政治约束的教育治理体系;把学校作为行动的核心;促进专业治理能力的发展;支持教育专业发展及其收入的提高;增强所有层次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加强伙伴关系的构建。
2008年,澳大利亚技能署《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未来治理》的报告。报告提出,为确保对技能挑战作出有效回应,在发展有效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如下几点:一是形成明确的国家目标和政策领导力,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一个全球竞争的环境下运行,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一种集体性的国家目标发展,形成国家标准、劳动力规划、与行业新的合作关系,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路径。二是确定或分析技能需求,形成经费拨款框架。三是有效管理和分配公共经费。四是运用系统的信息进行体系改革和发展。五是建立高质量的国家数据基础,促进相关决策。六是加强优异性、一致性和无缝的规范管理。行业和消费者参与对于国家培训体系的主流化、一致性和优异性是非常关键的,要通过这一点促进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的机会、信心和适切性[7]。
根据相关国际学者的研究,美国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架构是:地方教育机构负有治理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责任。但地方教育机构要在州立法和规定的框架下运行,而州的相关立法又受到联邦立法的严重制约。联邦政府向州提供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资金。为获得这些资金,州必须向联邦政府提交相关计划,明确为实现联邦法律的目标,怎样运用这些经费。然后, 州再要求地方机构提交运用这些经费的计划。此外,政府资助之外的技能培训主要由由联邦劳工部下设的学徒制办公室等部门实施[8]。
欧盟用高质量、有效、吸引力和适切性来描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良好发展状态。欧洲培训基金会提出,治理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总体运行绩效高度相关,治理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011年,欧盟的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领导力》提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治理呈现如下趋势: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通过一系列广泛的活动及责任分配合并成更大规模的机构;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下放到地区或地方政府、学校委员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努力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自主性;从关注输入因素(注册和参与、项目的学制和性质)转向日益关注质量保障、学习结果或成果[9]。
英国行业及技能协会的研究认为,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普遍策略有:一是通过建立行业组织,在雇主、地方政府及教育机构间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在地区水平上为企业及雇主提供一个参与职业教育的平台,帮助发展相关的培训策略,以有效应对地区产业需求。二是建立对职业及相关技能进行认证的明确指标,并使这些指标获得广泛认可,从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参与职业教育。三是政府提供对劳动力培训的经费激励,加强对与重点产业相对应职业教育领域的投资,鼓励职业教育机构和大学在重要行业采取集群行动,促进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就业。四是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支持和指导,并使雇主积极参与,帮助学习者实现特定的就业目标。五是政府制定积极的产业发展战略,把教育及人力资本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特别重视对中等后职业教育机构的投资。
2012年,UNESCO通过对世界各国若干旨在改善管理的政策办法进行梳理认为,如下策略是各国职业教育治理的普遍策略: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纳入一项战略;使利益相关方结成积极的伙伴关系;决定是否下放权力,以及如何下放;审查并改革资历认证制度;开发质量保障程序;为制定政策改善证据基础;将政策框架与实施战略挂钩,以实现改革。
总体来看,密切联系企业和地区经济体,与地区经济体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劳动力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设计及实施,这些是实现高效职业教育治理的关键。
三、结论与启示
总体来看,虽然各国对职业教育治理概念理解和具体实践策略上有所差异,但建立社会合作伙伴多元参与的协调性治理体系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趋势。如欧洲培训基金会认为,“职业教育治理”是基于各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设定目标体系、实施并进行监控的职业教育决策管理的一种模型。职业教育治理的目的在于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改进政策的问责制、透明度、一致性、效率和有效性。OECD提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是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及特定主体建立明确交流及合作机制的过程,其主要特征包括:高质量的教学及培训水平,积极的产业政策,灵活的培训和生涯路径,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投资。根据国际社会的相关经验,这一高效治理机制建立的关键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政府层面形成明确的法律规定,对职业教育决策或咨询中相关利益主体的作用给予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加强职业教育机构间及其与工作组织、行业企业的交流对话,形成关于未来技能需求的有效、透明、灵活、开放的交流传递机制。
其次,从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来看,作为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行业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行业企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平台来参与职业教育治理,在实质上影响着职业教育从决策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因此,准确定位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权责和职能,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国际高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共同特征。
根据国际社会高效职业教育治理的标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问题:一是仍然以政府的行政管理为主,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特别是行业企业等社会合作伙伴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机构和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社会共同治理的基础;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基本制度建设不完善,如招生制度、资格框架制度、经费拨款制度、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和反馈制度等,不利于职业教育综合治理能力的提高。
基于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是一个系统的战略发展和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国家政策、制度加以支撑。因此,未来急需设计和建立一整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操作性,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实施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促进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合作伙伴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治理,以实现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职业教育的格局。
参 考 文 献
[1]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8[R]. Paris: UNESCO, 2007: 21.
[2]Governing Complex Educ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Case Studies[Z].OECD,2011.
[3]Federal Department for Economic Affair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EAER,State Secretariat fo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ERI Project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Call for Tenders for Leading House “VET Governance”[Z]. Bern, 16.9.2013.
[4]ADEA. Governance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Z]. Background Document Prepared for the 4th SADC Annual TVET Conference Swakopmund, Namibia 7 to 10 Novembe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