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总结

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总结范文1

距离《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的出版才不过两年多,吕途又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这一次,吕途依旧保持着难以被忽略的双重身份。首先,她是受过西方学术训练的研究者和写作者,需要像任何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一样,和研究对象保持必要的距离;但同时,她长年生活在北京东五环外的打工者聚居区,在这个意义上,她又不同于一般研究者,她是研究对象的同路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吕途的写作任务变得非常特别:不仅仅分析性地呈现这个群体的文化实践和当代境遇,更是用知识生产的方式,参与到这个群体的历史过程之中,召唤新的主体性的形成,也试图呼唤劳动者在世界中的新的位置和新的身份政治。理解了吕途的这种“理论”和“实践”特殊的结合方式,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她的字里行间不仅有分析性的描摹,也充满了困惑、无奈甚至愤懑。作为对新工人群体在未来可能性的摸索的环节之一,吕途的写作应该被看作一个非常开放的文本,甚至是一个未完成的文本。她所探讨的新工人文化的问题,也同样应该被看作一个高度开放的问题,一个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吕途为当代的新工人画群像,而“文化”是她描摹的关键。如果说,在她的上一本书中,她坚定地使用了“新工人”这样的概念,区别于“流动人口”“农民工”这样的称呼,把当代中国一大批劳动者的身份认同问题拉回到了阶级问题的层面。那么,在她的第二本书中,她则把有关劳动者主体性的讨论集中到了文化层面。无论是分析“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人”,还是讨论“新工人文化的实践”,她所处理的新工人群体的文化问题,其本质都是探索劳动者主体性的形成。在吕途那里,文化不是仪式性的表演,不是垄断在少数人那里的艺术,而是一种使人获得其身份认同和自身主体性的那一系列实践。她用到了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structures of feeling)的概念,这显然是恰当的。对于雷蒙・威廉斯而言,资本主义世界的组织和统治,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个体对于社会结构的体认,也离不开以文化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相应的,一个群体要获得主体意识,实现团结,也离不开文化过程。这一点,在E.P.汤普森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得到过细致而深入的体现。在理论上,劳动者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很多理论家讨论的重心。简单举例,葛兰西的“霸权”概念,就建立在对文化阶级性的讨论之上,阿尔都塞的“询唤”(interpellation)概念则强调了国家机器在主体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福柯的“主体化”(subjectification)和“治理术”(governmentality)等概念则力图强调这一过程在微观层面上更为复杂的互动过程。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正如哈特(Michael Hart)和奈格瑞(Antonio Negri)在《大同世界》(Common Wealth)中所论述过的,当前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通过图像、媒体、符号、感受、知识等中介,转向了对于主体性的直接生产[1]。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的主体性的塑造能够更加容易。恰恰相反,晚期资本主义生产的主体,往往不再是劳动的主体,而是消费的主体;是个人主义的主体,而非集体主义的主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劳动者们羞于谈论自己的劳动,不愿意和“工人”这样的社会身份沾边。我们会发现,情调、欲望和消费占据了社会价值的核心,成为美好体验和意义感的主要来源,而这些体验往往是与劳动过程彻底分离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面对晚期资本主义的世界,劳动者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共同命运的体认,变得异常困难。一方面,主体性问题也恰恰因此变得越发重要。我们想象未来世界的可能性,促进未来世界的可能性,恐怕更是要从主体性和文化问题入手。这一过程是身份政治的必需,也是另类现代性路径的希望所在。这一点,不仅对于阶级身份成立,对于性别身份、族群身份等其他社会类别,恐怕也同样成立。

吕途的书恰恰以一种质朴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当今中国新工人群体主体意识形成的困难。在劳动场域,吕途非常敏感地提出了新工人群体的“过客心态”。过客心态,不仅是对自己劳动地点的否认,更是对自己劳动者身份的逃避。这种逃避,也带来了新工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奈。吕途和我们都面对这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三亿人的劳动者群体,会逃避自己的身份,会难以建立团结意识,而感到迷茫和没有出路呢?吕途给出的答案,实际上回到了马克思,即资本对于人的异化(虽然吕途自己很少提到这个概念)。这个答案显然没有错。然而,要进一步展现这一过程,这可能要回到对于中国的新工人所面临的历史境况。具体来说,这一个历史境况,可能有三个基本层面。

其一,我们所面对的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既不是马克思看到的资本主义发生早期的原始积累阶段,也不是成熟资本主义时期的福特主义阶段。我们面对的,是灵活劳动、灵活生产和灵活消费的资本主义。无论用“后福特主义”来指涉这一时期,还是用“新自由主义”来描绘这一阶段,这一时期的劳动和资本的组织形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点在吕途的叙述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吕途的调查说明,大量的劳动者,长期频繁地更换工作,无法获得一个稳定的职业生涯。大量的妇女,穿梭在家庭和工作的抉择之间,往往因为婚姻和家庭的需要而选择短期工种,成为更加流动和灵活的劳动力。劳动者的工作选择貌似丰富,而实际却越来越可以替代,越来越缺少稳定性和安全感。新工人群体只能依靠“灵活劳动”,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求并且不断变换自己的位置。

其二,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在政治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汪晖在为吕途第一本书《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的序言中已经做了非常精练而且精确的总结。他非常正确地指出:“不是新工人群体缺乏阶级意识,而是产生这种阶级意识的政治过程终止了、推动这种阶级意识形成的政治力量转型了。”[2]在政治领域,传统的政党政治面临着汪晖所说的“代表性危机”,工人群体的斗争,在今天已经被限定在法律的框架内。政治领域的重组,使得新工人群体的斗争,缺乏曾经的组织结构。这也是一个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的变化。不仅如此,NGO等新的组织模式的兴起,也标志着以工会为基础的团结也日渐衰落。而以NGO为主要团结方式的抗争,也更多地围绕着中产阶级的权利,不再以工人乃至劳动者的身份政治为中心。

其三,中国新工人群体还面临着自己的特殊问题,特别是户口制度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上述制度设计,使得他们至今仍旧没有完成自己的“离土”过程,一方面,他们在城市寻求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作为保障的土地还留在农村,福利还留在户口所在地,无法跟随他们进城。他们的精神和肉体都始终徘徊在城乡之间。这也就是潘毅论述过的“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在潘毅看来,中国的无产阶级化过程是特殊的,城乡分割的制度,实际上有利于劳动剩余价值的最大榨取,也使得无产阶级化过程异常漫长。按照潘毅的判断,“作为一个劳动主体,他们始终是残缺的,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3]这一点,吕途在这本书里面也有所涉及。她用了很大的篇幅写了王福维的房子和王福维的购房抉择,在吕途看来,王福伟的购房行为是荒谬的,因为他其实根本不会去居住那个花费了他几乎全部积蓄的房子。但这个故事却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新工人群体在劳动力再生产环节的困境。总体上看,中国的制度安排,在生产环节之外的劳动力再生产环节,进一步增加了新工人群体的流动性。面对土地、故乡、户口、城市,这一群体的挣扎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所谓新工人群体自身,变成了一个政治隐喻。

综上所述,中国的新工人群体,面临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全球范围内生产方式的激烈重组,政治制度的整体变革,也面临着中国内部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壁垒。这些不同的侧面,都在吕途的写作中,得到了细致的呈现。她的叙述让我们看到,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廉价劳动力闻名的地方,劳动者群体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如何被塑造的,她们/他们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认同又是如何被消磨的。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讲述的包括王佳和程永芳的女性故事,吕途也让我们看到,主体性塑造的过程,不仅蕴藏了阶级政治,也包含着性别政治、代际政治等一系列范畴。

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也关注吕途书写的新工人群体,也曾经在吕途长期生活的村子生活过几个月。根据我的体会,对新工人群体的研究,实际上还有很多可以推进的地方。譬如,新工人群体的界定,可能就需要概念上的廓清。如果说,新工人群体,就是户口在农村,而生活地点在城市的劳动者们,那么,这个群体的界定,事实上并不是依据他们和资本的关系,或他们的劳动内容,而是依据他们和国家的契约,依据他们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公民权来确定的。在与国家的关系方面,这一群体基本是同质的,但是就劳动层面而言,他们内部的分化就特别复杂。工厂工人、小企业业主、摊主、企业雇员、外地高校毕业生,这些人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被囊括在新工人群体中。以市场为中介,新工人群体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能人、民间资本家、私企业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历史过程,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分化乃至冲突。此外,作为研究者,除了面临上述新工人群体的分化问题,我们也面临着“整合”的问题,即如何把中国新老工人的处境和变迁纳入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之中,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团结。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新工人”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一个开放的概念。未来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群体的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身份政治的有效事件。吕途的著作,本身也就是探索的一部分。而这种探索的力量,不仅包括吕途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包括其他的力量。譬如,近些年国家已经在福利制度上做出了很多变革,新农合的推广、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居民的政策、户口制度即将面临的大范围的调整,都对这个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策略存在影响。而与此同时,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到2010年以来的富士康事件,再到2014年7月哥式比女工周建容的自杀事件,这些事件充分说明,新工人群体对于权利和尊严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些貌似单一的历史时刻,也许会在工友摸索自身主体性的历史进程中成为重要的节点。

注释

[1]参见Hart, Michael and Antonio Negri, 2009, Common Weal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汪晖:《我有自己的名字》,载《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总结范文2

摘 要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提高体育课堂效率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需要及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大课间 参与主动性 课堂培养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经。大课间体育活动反映出素质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全体性: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教育。而大课间的这种活动正是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活动;二是全面性: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要求学校体育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既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劳动素质的提高。而大课间体育活动从功能看,它有着促德、辅智、健体、审美之功效;三是主体性:学生是学习锻炼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尽可能地为学生主动地、生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它不仅能满足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有助于体质的增强,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体育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与人为善,团结合作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作风。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以下几点。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很多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放羊式教学,名为素质教育,把主动还给学生,其实不然,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性质与强烈程度,影响着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动机,影响着他们是否认真学习和刻苦训练。

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每次课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学生今后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教师还应该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开发学生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兴趣和注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学生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积极性,决定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需要,刻苦的进行学习和锻炼。

在练习中只有学生高度的集中注意,学习和掌握动作才会有成效。所以集中注意是学习的开端,只有注意集中才能迅速作出相应的动作,才能察觉动作的要点等,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因此,提高学生注意是促进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新兴体育项目是丰富与改进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之一,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娱乐体育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新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格式化,要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上具有新意和靓点,在教学方法上应不拘一格,多姿多彩,使其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情绪体验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成效和身体各方面能力的发挥,学生的满意感、轻松感、情绪稳定,能激发他们参加学习活动的强烈动机,提高活动水平。相反,缺乏信心、情绪低落、惊慌、恐惧会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学生在学习中的顽强、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果断性等意志品质,对学习成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努力用教师的示范和情感来影响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接受教师的影响主要方式有三:一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二是教师通过示范动作,是学生模仿,如平时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三是学生在无意识和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威信与学生的模仿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威信越高学生模仿力就越强,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传与身教,以便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总结范文3

关键词:建筑经济; 经济效益; 建筑标准

经济效益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以尽量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因为衡量经济效益,不仅要看产品的价值―它所消耗的劳动,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价值。只有产品符合社会需要,才能使它的劳动消耗获得承认,才能使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这才算是有了真正的经济效益。建筑经济效益就是要为社会提供劳动消耗低和使用价值高的建筑物。也就是在建筑物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安装的全过程,不断降低劳动消耗和持续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一定的质量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满足建筑物质量要求的最佳数量指标,就是我们用以衡量劳动消耗和使用功能的标准。没有标准,就失去了衡量和促进建筑经济效益的依据。作为一个工程师、 建筑师和经济师, 凭着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该考虑如何在建筑工程上实现最佳经济效益。这就离不了建筑定额、标准、规范、规程, 等等,通过理论和实践体现建筑经济效益的总结性的标准文件。

1、建筑物的商品性质和使用价值

建筑物是房屋的构筑物的总称。它直接建造在使用地点的土地上, 起到住人和载物的作用。它概括了房屋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范畴,是建筑业的产品。建筑物作为商品,有如下一些特点:

1.1 群体性。往往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组成,发挥总体的作用,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在同一地点,要由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工艺交叉生产。不象一般商品, 采用比较单一工艺,不受干扰地进行生产。

1.2 固定性。每一建筑物都要固定在一定地点的土地上,分散进行生产。不象一般商品能够集中生产,自由运输。

1.3 单件性。每一建筑物都要与周围环境结合。由于环境、地基承载力的变化,只能单独设计生产,不象一般商品,同一类型,成批生产。

1.4 协作性。每一建筑物从设计到施工,需要很多性质完全不同的工种,协作配合,才能进行生产。不象一般商品,只需要单一或少数工种配合就可以生产。

1.5 复合性。很多建筑物都是现场建造和工厂预制相结合的复合体。预制程度愈高,建筑工业化的水平也愈高。不象一般商品, 都是在工厂生产组装而成。

1.6 预约性。建筑物不象一般商品,可以拿到市场交换,只能在现场根据要求进行生产。因此,选择生产厂家,通过投标、竞争、订约、成交,就成为建筑业物质交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就是事先要对这项产品的工期、造价和质量提出要求,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督。

因此, 我们在预约和组织生产建筑物时, 必须针对上述建筑所特有的商品性质, 采取相应的措施, 组织生产和监督检查, 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是商品所必备的属性,它表现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对建筑物的各种需求。作为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适用性。任何建筑物首先要满足它的使用要求。例如住宅,要满足居住的要求;影剧院要满足文娱的要求; 各类工厂要满足生产的要求; 输水管线要满足供排水的要求;水电站要满足发电的要求;码头要满足船舶停靠装卸货物的要求。凡此种种,不同的使用功能,都要求制定一系列专门的建筑标准;(2)可靠性。任何建筑物都必须坚实可靠,足以承担它所负载的人和物的重量、风雪和自然灾害

的侵袭。这就要求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结构,制定一系列结构标准;(3)耐久性。任何建筑物都要考虑满足它的使用年限和防止水、火和腐蚀性物质的侵袭。这就要求在建筑材料、构造上制订一系列的标准;(4)美观性。任何建筑物都要根据它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为人类提供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造型和景观,这就要求对建筑物的型体、装饰、园林绿化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标准;(5)经济性。建筑物作为商品,当满足了适用、可靠、耐久,美观等各种要求以后,能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它的经济性。只有做到物美价廉,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也要制订一系列定额、标准作为衡量、控制造价的指标。

2、建筑标准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

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就在于以符合适用、可靠、耐久、美观等各项要求和符合当前经济上最优条件所制订的各项建筑标准,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制订建筑业的各类建筑标准,就成为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而这些建筑标准的制订, 都是通过科研和生产实践,肯定合理的指标, 通过鉴定, 以建筑标准的形式,在不同的实施范围,用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形式颁发。建筑标准依其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名词术语、图例符号、模数、气象参数等类基础标准;满足安全、卫生、环保要求以及工期、造价、劳动材料定额等控制标准;试验检侧、设计计算、施工操作、检查验收鉴定、安装技术等方法标准;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建筑机具、模具等产品标准。为了国内外竞争的需要各类建筑品的生产工厂,还可以编制比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要求更高的内控标准、超前标准以及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等等。

建筑企业保证建筑物设计施工质量,除了要依据上述各类技术标准外,还要制订包括计划管理、工序管理、物料管理、机具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标准。

上述这些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不仅是勘察、设计、施工企业据以生产的标准,也是国家据以进行质量监督检查的标准。结合当前建筑业改革的形势, 政府部门为了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对建筑业有关标准的修订、颁发、管理,已是刻不容缓。而这些标准的编修颁发工作不是一劳永逸,它要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充实、更新。所以每个标准、规范等技术文件,都要落实到编制管理单位长期管理,才能为不断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3、建筑标准化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手段

建筑标准化就是人们在建筑活动中,为了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应遵循的规则,作为指导人们进行建筑实践的依据。建筑物是一个复合产品,它是由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 建筑构配件、 建筑设备在现场组建而成,往往涉及到几十几百个生产单位。为了组织建筑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商品化供应,必须运用模数化、定型化、体系化、综合化等方式,在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因此, 建筑标准化工作对提高建筑经济效益起到不可缺少的纽带作用。

3.1 模数化。建筑模数是一种选定的建筑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成材、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等尺寸间相互协调的基础。我国 《建筑统一模数制 (CB12―73)》规定以 100 毫米作为模数的基础,称为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倍数,称为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分数, 称为分模数。建筑设计上一切尺寸小至缝隙的留置,大至建筑物的跨度、 柱距、 层高, 均须按规定的分模数、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数列和幅度采用。协调建筑物构造尺寸与建筑成材、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相配合,对减少尺寸类型、简化品种,扩大构件制品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起到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3.2 定型化。定型化是对大量重复修建使用的各种类型房屋、构筑物、建筑、配件、建筑设备以及施工机具、模具等,结合地区具体条件,经过科学试验和实践检验,通过鉴定编制成系列化的标准图或通用图,编制好定型产品目录,供设计、生产、施工选用,借以提高设计效率、确保设计质量,发展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促进建筑工业化水平,获得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搞好定型设计,必须与有关生产、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协调解决每一个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好工业化生产与多样化的矛盾,满足不同类型建筑产品灵活多样组合的需要。

3.3体系化21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又进一步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体系化就是把建筑物组建的全过程,从使用功能、平立面组合、艺术造型、结构布置、材料选择、构配件生产、施工工艺、施工机具、施工组织、技术经济效益等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综合研究,配套解决,选择经济效益最佳方案,形成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的成套技术文件,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这对组成专业化建筑体系公司,全面承担规划、设计、生产、施工任务,经济效益尤为显著。目前国内在房屋建筑中已推广的建筑体系有预制框架体系、预制排架体系、升板体系、滑模体系、大板体系、大模板体系、预应力板柱体系、隧道模体系、盒子体系等。

3.4 综合化。是目前我国在制定各类产品标准工作上的新发展。综合标准化是指在制定或修订某项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技术条件和参数的过程,通过综合分析和平衡,对所涉及的有关标准,同时进行制定或修订,使各种标准能协调、统一、配套形成体系,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时, 在某项标准指标提高以后, 其他各项相关标准也必须及时调整,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要。例如当前在钢门窗综合标准化的工作中,除了修订钢门窗本身的规格质量标准外,还要确定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基本尺寸,也要考虑建材生产平板玻璃的规格尺寸, 经过协调以后, 玻璃的出材率从过去的50%~70%上升到85%以上。而冶金部主管的窗框钢截面尺寸的允许偏差,也要进行协调,才能保证钢门窗的质量。同时轻工部主管的门窗五金配件,也要与钢门窗的规格尺寸,配套制定。只有通过跨行业的协调,才能形成钢门窗综合标准化体系,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保障

为了达到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目的,制定各项建筑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只算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其次就是这些标准的贯彻实施和监督检查。建筑企业包括勘探、设计、施工和产品生产各单位。为了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质量保证体系;而各级政府建筑主管部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社会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

建立建筑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在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的全过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它改变了过去对工程质量事后检查的消极方式,而代之以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全面性、预防性、科学性和推进性。全面性就是以生产的全过程、全企业和全员的管理为内容,把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的控制方法;它的预防性就是以预测、预控、预防为主,把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控制起来, 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它的科学性就是一切用数据说话,把生产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以便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它的推进性就是在企业中建立各种质量控制小组(QC 小组),不断通过 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四个循环阶段,推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持续地提高和不断改善。目前全面质量管理这门管理科学,已在我国一些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单位中推行,取得良好的效益。

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就是对建筑物的规划设计、现场施工过程和各类建筑构配件、设备的生产,制定质量检查、验收、鉴定、评比制度;建立相应的审查、监督、检测机构,根据建筑标准,代表政府对建筑物和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为了强化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局联合颁发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网,设置监督站和检测中心,代表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从而把过去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转向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轨道,开创了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为了加强对设计、 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先后颁发了《城乡建筑工程设计单位注册登记审查管理力法》 和建筑企业营业管理条例》。这二个文件的颁发,对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对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生产质量监督和鉴定、评比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