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中心运营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中心运营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中心运营方案

新媒体中心运营方案范文1

一、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对宽带反垄断问题的基本观点

信息化发展实践表明,存在着“宽带鸿沟—宽带垄断—宽带改革”的逻辑,其中,宽带鸿沟是“症状”,宽带垄断是“病根”,宽带改革是“药方”。

垄断运营商滥用其宽带批发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排挤宽带零售市场竞争对手的行为,已经造成不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明显后果。政府反垄断执法部门启动宽带反垄断调查理所应当,我们期待着调查结果能够约束垄断运营商的垄断行为,更希望此次调查对电信市场和信息化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关于国家宽带战略,我们认为,克服宽带鸿沟,离不开增加宽带投入,但克服宽带鸿沟,也不能仅寄望于加大建设投入,不能仅寄望于宽带垄断者的觉悟,在宽带批发的源头引入竞争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引入更多市场化的竞争主体,也是增加宽带投资的一种方式。

广电网是未来中国宽带竞争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所拥有的入户有线电视线路,是解决用户驻地网的自然垄断一种很好的手段。但是,广电系统自身改革明显滞后,是阻碍他们成为有效的宽带竞争者的重要原因。此外,广电领域的垄断也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通过政企事的分离、通过引入竞争来解决。

宽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然而,宽带改革的具体方案是见仁见智的,需要深入研究,乃至必要的争论。我们并不认为把电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分切给广电网是可行的和最理想的方案。

二、在反垄断研究平台上开展电信改革方案开放式讨论

信息化研究中心建立开放的反垄断研究平台,在平台上,围绕宽带产业革命,开展电信改革方案、三网融合改革方案的讨论,大家各自提出不同方案、不同观点和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目的在于站在国家战略和电信产业改革发展的高度、站在广大消费者的角度,推动决策、提供参考。

平台是基础,代表中心的正式立场;在平台上提出的各种改革方案和建议,均为个人意见,不代表中心正式立场。

中心反垄断、推进电信改革,基于社科院超越部门利益的客观立场,中心就反垄断问题召开多次座谈会,邀请各大部委代表参加,公开听取电信、广电、电子等各领域专家正反两方面意见,“10.20纪要”为参会各领域专家共同意见。中心《宽带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瓶颈》课题,从采集取证、分析数据、开展课题研究、征求意见,到上报成果,程序规范,不存在小报、代言媒体和娱乐媒体所臆测的“阴谋”、“阳谋”。研究中心籍此声明,一些媒体中有与此不相符合的有关报道,均以本中心发出的声明为准。此类媒体以特定目的所进行的不实报道以及对公众造成的混乱,应由这些媒体自已负全责。

1、反映反垄断平台基本主张的“10.20纪要”

纪要全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互联网接入与电信垄断”学术研讨会纪要》,是一个专家意见综述。纪要根据2010年10月15日中心主持召开的“互联网接入与电信垄断”学术研讨会记录整理,并由研究中心汪向东主任于2010年10月20日审定后,按惯例报送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各大部委及相关部门。

纪要的核心是五点建议,如下:

(一)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立即责成中国电信先停止清理行动

(二)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责成垄断运营商立即停止价格歧视、差别待遇的垄断行为

(三)建议及时调整网间结算的结构与政策,增加国家交换中心(NAP)点的互联带宽,降低网间结算价格

(四)建议电信行业主管部门明确互联网接入市场的开放政策,将“穿透流量”合法化,进一步扩大电信业的开放与竞争

(五)建议国家反垄断法行政执法部门以此为契机,启动电信市场的反垄断调查

2、平台相继推出的三个方案

平台推出的各个方案,由中心成员及参与研究成员从不同角度提出,但均不代表中心正式立场。各种方案根据“10.20纪要”精神,从不同角度对电信改革方案的思路进行探讨、设计和论证。

1)第一方案说明

第一方案是一个将ISP与IDC相剥离的方案。由课题组研究成员提出,以《第五次电信分拆与重组方案建议》为题,署名“高红冰”,全文发表于《互联网周刊》(2011年3月5日)。

在该方案建议中,考虑到国家三网融合推进中的难点,提出将电信、联通和ISP和IDC业务进行分离,进行改革,主导思想是分业经营,推动移动(铁通)与广电进一步合作,促进广电系统更快地融入互联网中来,参与宽带市场的竞争,即所谓打造中国宽带市场竞争的“第三极”。

分拆重组的具体方案主要内容是:“参照英国电信集团2008年将数据中心业务进行分拆,出售给HP的成功做法,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数据中心业务分拆出来(目前拥有的近10万个数据中心机架,超过60亿的年收入),这些内容不再属于电信、联通自已拥有的资源,解决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没有内容的问题。”

由于该方案中有涉及将电信、联通IDC业务打包交由广电的有关内容,媒体即臆测此改革方案是广电授意所为。信息化研究中心特此申明,中心该课题研究从未受过广电方面授意或资助,方案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为推进电信改革方案的深入探讨之用,在此一并澄清。

同时,为避免媒体再次望文而生歧义,特重录公开见报原文如下:

“关于分拆出来的数据中心的归属问题,可以采用三种方案:第一种是交给有IT背景的民营企业去运营,特别是那些正在发展云计算业务,亟需数据中心资源的民营企业;第二种是交由广电来运营,数据中心是当前制约广电在三网融合业务上发力的软肋,正是广电亟需的资源;第三种是由电信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来独立运营,从而摆脱体制的限制,在运作上更加灵活,也更加市场化。”

2)第二方案说明

第二方案是一个骨干网运营体制加强竞争和用户驻地网实现网业分离的方案。核心内容是建立“独立第三方非主营交换中心”,引入骨干网竞争;同时通过网业分离,在“最后一公里”引入竞争。该方案由中心课题组研究成员提出,署名“国平”在本期《互联网周刊》上发表。

前提是假设IDC方案(三网融合)在现阶段不可行。政策隐含的是这样的含义,如果广电不进一步实现政企分离、打破行政性和政策性保护下的垄断,其拥有电信骨干网参与宽带市场竞争,对竞争者即不公平。

广电没有完成政企分离,打破垄断,是这一具体方案在现阶段无法着手操作的主因。一方面,方案提出后,广电没有显示出积极推进自身改革的意愿,使这一试探方案显得一厢情愿;另一方面,这一具体方案一旦实施,客观要求广电政企分离,打破垄断,回到三网融合正轨,广电是否愿意实现台网分离,将网络部分拆出来置于广电系统之外,归给市场,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

在此背景下,第二方案采取将电信网、广电网与互联网等三网融合搁置,仅定位于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进行设计。当然,这一方案并非排斥广电,也同时考虑了将下一步实现台网分离后的广电网。

新媒体中心运营方案范文2

融合通信 业务场景 网络路由 VoWiFi

Research on Typical Personal Service Scenarios and Network Routing Organization Solu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nited Communication

FENG Xing-hui, YING Jiang-yong

(1. HNDZ, Zhengzhou 450003, China;

2. Beijing AsiaInfo Wisdom Data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876,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nited communication around the globe, the progress of China is relatively slow. Four mains challenges are confronted by domestic operators to develop RC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analysis on current research fruit academic circles, two cont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focuses. One is the service requirements and typical scenarios of personal future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nite communication. Another is network routing planning solution driven by service requirements.

united communication service scenario network routing VoWiFi

1 引言

从融合通信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来看,2014年年中以来,中国移动对外亮相的动作相对频繁,高调且具有代表性。

2014年6月,中国移动在年初版本的基础上修订后了《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书V2版》,提出4个目标,分别是融合通信“三新”成为国际标准(“新消息、新通话、新联系”);“三新”业务全球互联互通;“三新”终端成熟商用;“三新”业务2015年正式商用。

2014年10月,由国内2家公司(中兴通讯、菊风)承建中国移动个人融合通信项目。

2014年12月,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三新・和”自有品牌手机 ,支持融合通信是其主要特色之一,业界亦普遍认为2015年是中国融合通信元年。

2015年7月,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在GSMA会上提出今年将重点推动“VoLTE和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落地,强化社交化、多媒体化来支撑“三新”功能。从目前的进程来看,国内5个城市已完成网络部署,主流系统设备已具备VoLTE产品化能力,但终端芯片的新技术跟进速度相对缓慢。从2015年7月开始,中国移动定制机入库测试要求1 500元以上的终端必须支持VoLTE和RCS,10月后1 000元以上的终端必须支持VoLTE和RCS。

综上,预期国内用户很快即可使用RCS终端并享受“三新”业务,但从全球来看,国内运营商RCS发展速度比较缓慢,2009年GSMA公布RCS计划后,多个欧洲运营商积极响应。如2010年英国沃达丰、法国Orange、德国电信、西班牙Telefonica及意大利电信等联合推出即时通信系统(Joyn);2014年全球17个国家的28家运营商推出Joyn服务;2015年全球85家运营商承诺年底前提供RCS服务。总体来看,未来国内运营商发展RCS面临4个方面的主要挑战:一是运营商融合通信中的“新联系”(以中国移动为例)属性偏重“工具”,缺乏社交元素,未来如何掌控用户社交圈是成功关键之一;二是运营商的体制和机制仍是发展阻碍,负责融合通信运营的主体面临多方博弈,未来命运及发展路径存在未知数;三是当前国内仅中国移动积极推进融合通信,RCS发展成功需要跨运营商运行,因此如何打破运营商之间的壁垒走向开放并处理好利益分配亦是发展难题;四是如何保障用户体验及附加值的提升。

2 研究综述

2013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融合通信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领域分布较广。

从模式角度看,蒋远[1]提出运营商融合通信发展模式包括3种,分别是纯OTT模式、与OTT合作模式、基于VoLTE和RCS国际标准模式。中国移动将选择“标准+非标”的发展模式,即以国标为主,以飞信、彩云等成熟自有、定制产品作为融合通信社交能力的补充。同时蒋远将融合通信、传统通信、OTT业务进行对比并归纳总结出运营商发展融合通信的挑战和机遇。孙亮等[2]认为构建以关系为中心的融合通信创新模式对运营商转型至关重要,该模式的几个主要趋势包括从业务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统一号码的新型通信录是核心;以云服务为切入点提供跨平台的数据处理及备份服务;以内容为中心提供基于SoLoMo的个性化、本地化及体验一体化内容服务等。

从策略角度看,赵晋伟[3]在分析VoLTE优势及运营商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基于VoLTE融合通信的举措包括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提供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建立以流量经营为核心的支撑体系、以一站式服务实现精细化流量经营、推动流量应用新场景的发展。何叶[4]认为融合通信与互联网及其他行业的新业务均属融合通信范畴,并围绕NTT DoCoMo“中期愿景2015”列举其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移动医疗、O2O等领域的发展情况。

从产品角度看,韩建亭等[5]对比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的视频通信业务,认为终端非定制化、管理流程互联网化等“去电信化”,是运营商融合视频通信产品成功的关键。关开进[6]研究IMS如何满足企业、家庭和个人在融合通信方面的需求,其中,建议面向家庭和个人提供RCS业务体系和基于IMS的VoIP业务。

从专利角度看,李国红[7]阐述了融合通信相关技术的国内专利申请趋势,深入分析国内申请人和腾讯公司专利储备情况,最后从知识产权角度提出运营商开展融合通信业务的建议。

从安全风险角度看,常玲等[8]深入分析了“新消息、新通话、新联系”的安全风险并从技术和业务管控的角度给出融合通信不良信息防范策略。

从技术角度看,谢斌[9]分析了RCS和VoLTE在IMS网络和相同终端上共存时的业务场景和用户体验。杨林等[10]认为要从建设要求、建设策略、系统结构等角度提出融合通信技术应用方案。张达等[11]阐述了RCS和VoLTE发展历程,认为VoLTE与RCS融合是必然趋势,针对融合过程中各终端厂家在APN配置、协议栈架构、业务融合等关键问题未达成一致的现象,提出终端VoLTE与RCS融合解决方案建议。吴斌等[12]分析了“新消息、新通话、新联系”的业务标准功能和非标准功能,对现有业务系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改造方案。王凡等[13]认为融合通信是话音、消息和通信录等基础通信业务在4G下的升级,提出互通网关方案实现融合通信与即时通信(IM)为代表的OTT业务互通方案。施月玲等[14]利用JNI(Java Native Interface)研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融合通信终端且样机交由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试用反馈良好。

综上,本文从2个角度进行创新性研究:一是融合通信背景下的个人未来通信需求及典型场景;二是业务需求驱动下的网络路由规划方案。

3 融合通信背景下的个人未来通信典型

业务场景及技术要求

从融合通信愿景看,围绕“三新”,未来参与通信的主体将主要包括人、物、企业和信息等4类,各类主体之间可以实现“无限”通信。笔者观点与《中国移动技术愿景2020+白皮书》有所差异,该白皮书认为“信息”处于人、物、企业三者中间,为了更好地理解,笔者认为“信息”与“物”类似,未来可以成为某类通信主体。参照该白皮书,笔者认为面向通信主体自身及之间的数字化服务主要如下:

人与人:未来通信服务;

人与信息:数字内容及信息服务;

人与企业:行业应用服务;

人与物:智能家居服务;

企业与企业:企业信息化服务;

企业与信息:数据能力开放服务;

物与物:智能物联网服务;

物与信息:社交化物联网服务;

物与企业:产业信息化服务;

信息与信息:数据资产运营服务。

融合通信背景下的万物互联愿景如图1所示。

限于篇幅及精力,笔者重点围绕4个通信主体中的“人”这一通信主体,认为未来可期望的融合通信典型业务场景及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4 融合通信背景下个人未来典型业务场

景中的网络路由组织方案

围绕关于“人”通信主体的典型业务场景,主要涉及“三新”主要功能,笔者结合项目经验,以中国移动为例提出场景中涉及的路由组织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人在未来与其他不同通信主体进行连接、沟通时,网络中的融合通信终端的前端或者后端可能会增加一部或多部相应的终端设备(如可穿戴设备或微型传感器等),但对于笔者将要阐述的融合通信网络路由组织方案无产生明显差异,基本原理不变,故按照最基本的网元组成情况进行阐述。

4.1 用户接入及认证鉴权路由方案

(1)用户接入

用户通过融合终端接入网络并使用“三新”业务。终端接入网络时需要完成2个步骤,分别是终端配置服务检测和业务入口检测。融合通信背景下的个人未来通信服务接入流程及规则如表2所示。

(2)用户注册

以中国移动为例,“三新”终端用户将采取双注册机制,具体情况为:一是针对VoLTE业务,通过LTE IMS APN接入运营商各省公司的IMS进行注册;二是针对VoWiFi和新消息等,采取接入融合通信业务集中建设模块进行注册。融合通信背景下个人未来通信服务的注册流程及规则如图2所示。

(3)认证鉴权

融合通信业务包括Native和APP两种终端形态,其中Native可读手机卡中的鉴权信息,而APP则不行。业务类型分为IMS和非IMS两类,按中国移动的《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书V2版》,IMS业务采取AKA(卡认证,即Native终端业务)和Digest,非IMS业务采取GBA(卡认证,即Native终端业务)和统一认证。

4.2 VoWiFi路由方案

从中国移动初期情况看,针对融合通信的Native和APP两种终端形态策略不同,初期只开放VoWiFi业务的仅包括对APP用户,不包括Native终端。同时初期仅支持VoWiFi用户作为主叫的情景,而不支持VoWiFi用户作为被叫的情景,视初期方案运行情况,后期会考虑适宜的改进方案。初期具体路由方案如下:

(1)VoWiFi用户作为主叫或被叫的场景

如果被叫处于online状态,则路由在融合通信IMS域内疏通;如果被叫offline,则按被叫用户类型(指VoLTE用户或CS用户)路由至各省IMS域或CS域。

(2)VoWiFi用户作为主叫且中国移动IMS用户(包括VoLTE用户、固网IMS用户)作为被叫的场景

互通流程在与省IMS域I-CSCF间的Mw接口与融合通信业务接入模块之间。

(3)VoWiFi用户作为主叫且中国移动CS用户作为被叫的场景

主要采用“就近出IMS”策略;从具体流程来看,指从融合通信MGCF、IM-MGW对中国移动CS被叫号码进行MAP查询后,入融合通信平台所在省CS域CMN,由CMN根据现有原则进行路由。

(4)VoWiFi用户作为主叫且其他运营商或铁通用户作为被叫的场景

采取“中国移动CS域转接至其他运营商或铁通网络”的策略;从具体流程来看,指从融合通信MGCF、IM-MGW入融合通信平台所在省CS域CMN,由CS域根据现有原则进行路由。

4.3 新消息路由方案

(1)融合通信中的文本消息路由方案

从融合通信终端支持的文本消息类型来看,主要包括传统短信(SMS)和即时消息(IM)两类。针对发送场景,优先统一使用IM发送,仅无IP连接情况下使用短信进行发送。针对接收场景,采取“各自归属负责”的策略,有效避免切换和通信域的选择,即通过传统短信发送的文本消息由传统短信接收。通过即时消息发送的文本消息由即时消息接收。

从融合通信中的文本消息实现方式来看,即时消息由基于IMS的RCS实现;传统短信的实现方式则包括3种,一是适用于“2G/3G终端或4G双待机终端”的CS SMS;二是适用于“4G CSFB终端和VoLTE定制或非定制终端”的SMS over SGs;三是适用于“非定制VoLTE终端”的SMS over IP。

(2)融合通信中的多媒体消息路由方案

针对多媒体消息发送场景:RCS终端默认不发送传统彩信,多媒体消息以新消息的形式发送至AS服务器端。

针对多媒体消息接收场景:如果收方为RCS终端,无IP连接时先将多媒体消息离线存储,直至有IP连接时使用即时消息发送;如果收方为非RCS终端,则采取传统方式,即收到推送的传统短信提示并在短信中附带下载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一是针对发送方发送的传统彩信,接收方直接接收到传统彩信;二是为了保障用户体验不受影响,新消息显示是不区分传统彩信和即时消息的。

4.4 新联系路由方案

未来随着运营商转型进程的加快,融合通信技术不断演进,“新联系”围绕个人融合通信需求在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衍生出来的新业务将多种多样。“新联系”衍生业务承载的平台均为非SIP平台,因此路由的组织原则及形式统一为“终端与服务器侧”通信的策略。图3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新联系业务功能(分为基础和扩展)、场景及路由方案:

图3 基于典型业务场景的新联系业务及路由方案

4.5 互联互通及漫游路由方案

参照中国移动的《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书V2版》中所提的简述要求,笔者提出的互联互通及漫游路由方案的建议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多年前,国内运营商纷纷提出战略转型,从近年来OTT业务势如破竹的发展劲头看,运营商战略转型效果并不突出。纵观国际先进运营商发展轨迹,运营商发展规律符合“三条曲线”模式,从含义看,三条曲线依次指以话音、短彩信为代表的传统移动通信业务,流量业务,应用及内容数字化服务。从当前国内运营商发展情况看,第一条曲线已达顶峰并开始下降,此时发展RCS终端及业务正好拉升第二、三条曲线。融合通信业务发展好坏与客户体验及评价息息相关,因此RCS只有符合业务场景才有可能取得大发展,本文梳理出典型业务场景及技术要求,同时提出网络路由组织方案,供运营商及产业链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 蒋远. 融合通信助力运营商转型[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1): 1-5.

[2] 孙亮,朱鸿文,郑桂玲. 关系视角下的电信运营商融合通信模式研究[J]. 现代营销, 2014(11): 28-29.

[3] 赵晋伟. 融合通信:VoLTE技术特征及发展策略[J]. 上海信息化, 2015(3): 72-74.

[4] 何叶,. NTT DoCoMo的融合通信之道[J]. 通信企业管理, 2015(4): 36-37.

[5] 韩建亭,柯卫,万象. “去电信化”融合视频通信产品方案分析[J]. 电信科学, 2012(5): 92-98.

[6] 关开进. 浅谈IMS技术应对融合通信需求[J]. 通讯世界, 2015(9): 3-4.

[7] 李国红. 融合通信专利现状分析及相关知识产权策略初探[J]. 现代电信科技, 2015(2): 68-72.

[8] 常玲,赵蓓,杜雪涛,等. 融合通信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1): 10-14.

[9] 谢斌. 终端VoLTE和RCS的共存研究[J]. 电信技术, 2013(9): 71-74.

[10] 杨林,于富东,李宝岩. 融合通信应用方案的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4(10): 73-76.

[11] 张达,张婷,戴国华. 终端VoLTE与RCS融合方案研究[J]. 移动通信, 2014(14): 28-31.

[12] 吴斌,黄嘉,王丽秋. 融合通信时代业务网发展策略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1): 15-18.

新媒体中心运营方案范文3

根据OVUM最新预测,到2020年视频将占据网络流量的75%左右,超高清视频、社交媒体视频化、移动视频普及、VR/AR的发展、5G和FTTx网络的渗透、新IT技术的发展等都是视频流量快速增长的推动力。在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将视频业务视为战略性基础业务,积极探索视频业务商业模式,努力实现从挑战者转变为领导者的视频业务转型。

“不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在围绕家庭机顶盒、电视、投影、电脑、存储等要素进行产品的融合升级。”中兴微电子多媒体产品总经理黄智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两款多媒体4K芯片奠基大视频

围绕家庭视频‘随处可见’的目标,中兴微电子正在不断加码芯片级市场。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中兴微电子集中展示在终端芯片的最新成果,特别是最新推出的能够广泛应用于机顶盒、云终端、视频会议系统、家庭媒体中心等场景的多媒体4K系列芯片,ZX296719和ZX296716,迈出中兴微电子云-管-端产业布局的重要一步。

黄智介绍,中兴微电子在多媒体芯片的研发上已经投入多年,今年新推出的这两款芯片ZX296719和ZX296716都是一次投片成功,并且快速实现量产。

作为家庭视频业务的重要入口,机顶盒对于芯片计算性能、图像处理能力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需求正在随着视频业务发展而不断提升,4K正在成为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中兴微电子针对4K多媒体所需要的关键能力,逐一破解,以ZX296719和ZX296716两款芯片的推出正式破局。

其中,ZX296716为适用于机顶盒产品、家庭卡拉OK、家庭视频会议、家庭媒体中心等场景的新一代高性价比的多媒体解决方案。记者了解到,针对电视等大屏应用,中兴微电子在图像超级放大、色彩艳丽度、噪声抑制等技术上自研多种算法,并在ZX296716集中呈现,力求图像呈现更加完美。ZX296716不仅支持HDR10和HLG HDR图像显示,支持BT2020色域与Dolby Plus音频解码,更支持4KP60 10bit真4K图像输出。

而面向商用前景更加丰富的AR/VR、云终端、Android PC等高计算性能产品需求,ZX296719则采用2A72+4A53大小核架构,通过采用市面上最新一代的MALI GPU,可以为产品提供高性能的浮点运算和高性能的图形处理性能,同时提供4KP60 H.265的视频解码能力。

2016年,三大运营商的4K业务在广州、上海、四川、安徽、黑龙江、重庆等省市不断落地,4K视频时代的大幕已经全面拉开,多媒体芯片用量将迎来新的爆发。能够具备多媒体芯片的研发和量产能力,无疑意味着将在4K时代拿到更多主动权。

将成智慧家居新核心

从应用前景上看来,中兴微电子的多媒体芯片不仅能够应用与机顶盒产品,更强调了可应用于家庭媒体中心、家庭视频会议、家庭云服务器以及未来的AR/VR、云终端等多个场景。结合中兴通讯2016年下半年刚刚推出的基于“单品、开放、整合”的智能家居战略,不难想象两款新产品志在更大的智能家居市场。

“当前,智能机顶盒平台以及网关+机顶盒融合产品平台在智能家居中扮演着重要的主控的作用。因此,在新品的研发过程中,这些关键需求一定要考虑在内。”黄智表示。

因此,在能力上,ZX296719/ZX296716等芯片平台在提供机顶盒产品或融合产品外,更多显现了作为未来智能家居所需的强大集成能力,并通过提供强大CPU/GPU处理能力以及丰富的接口,实现系统软硬件的强大可扩展性。作为基础的音视频处理平台,监控、可视门禁、远程音视频通话、音乐系统,皆可基于这个平台运行。作为智能系统平台,各类智能家居控制APK、应用APK、远程控制系统,可运行在这个平台上。更重要的是,芯片平台内置TEE、CA、DRM、OTP等安全组件,为家庭控制、安全支付、家庭隐私保护,成为能够实现全方位保护的家庭安全系统。

在这一方面,黄智介绍,目前ZX296716芯片已经和中兴通讯PON接入芯片、路由芯片以及摄像头分别完成对接,分别推出IPTV/OTT机顶盒、智能融合终端、家庭安防控制以及可视通讯等多种产品形态。同时ZX296719具备强劲的图像处理能力,除实现入门级的AR/VR产品外,还正在实现在高性能视频处理类或瘦PC类产品的应用。

多维度布局大视频

在多媒体芯片竞争日益复杂的形势下,这两款新品的能力与未来商用的无限可能性使其虽推出不久,但商用进程已经在稳步推进。

黄智介绍,目前中兴通讯搭载ZX296716芯片的机顶盒860AV2.2已经在湖北电信、陕西电信、山东联通等20多个运营商市场完成了版本对接测试,近期将进入大批量发货阶段。而云终端产品也已经进入小批量验证,相信搭载ZX296719芯片的云终端在Linux云终端市场上会有惊艳表现。

两大平台大规模商用可期,在多媒体业务之后,以视频业务为基础的其他后续增值业务正在被中兴微电子不断纳入布局中来,多维度布局大视频市场抢占先机。

黄智表示:“现有机顶盒仅解决了视频接收播放的问题,这些是基本需求,而在基本需求之上,我们更多考虑进行家庭内连接的融合,来真正建设起家庭内快速共享通道。”因此,完善家庭私有存储空间管理及安全管理,实现设备虚拟化,完成家庭私有云服务搭建,形成机顶盒及机顶盒融合产品的全布局将是中兴微电子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在家庭大屏幕产品兴起之际,中兴微电子将全面布局电视芯片、AR/VR芯片、投影仪芯片,实现小屏幕到大屏幕、大屏幕到小屏幕相互共享及展示。

同时,依托中兴通讯在智能家居市场的产品重点,监控安防也成橹赝废分一。黄智透露,中兴微电子将布局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监控安防芯片,为家庭提供完整的视频监控以及环境监测,实时看护老人、小孩、宠物安全,保护家庭财产安全,提供可视通讯等新兴的业务。

新媒体中心运营方案范文4

访问量商机

据《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手机端访问量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增长率达到20.4%;Pad端和PC端访问量增长率则逐年下降。这说明,消费者访问信息的渠道已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中轻年一代消费者更依赖于手机端访问。

值得一提的是,从手机端访问量上看,来自于国产手机品牌华为的访问量已超越三星位居第二位,与苹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一方面说明,中国消费者已日趋理性,并非总是崇洋,只要是品质过硬的国产品牌自然也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也提示汽车厂商,与华为的跨界合作存在巨大商机。

从区域访问量上看,华东和华北地区访问量比重上升,华南地区访问量比重下降。另外,一线城市用户访问量占比超四成,他们更关注品牌,而三线城市用户则对使用方法和产品咨询关注更多,汽车厂商要想打品牌的话,还应以一线城市为主。其中,Android设备在各级城市占比均达到64%以上。与其他城市先比,三星手机在三线城市中的用户访问量占比较高,位居第二位。

更为重要的是,据网民每日上网时间分布统计显示:人们活跃时间呈现出双峰马鞍状分布,即PC端最高峰出现在上午10时和下午15时;移动端访问高峰期则出现在晚上21时左右。这对于负责汽车新媒体内容的营销主管们来说,掌握消费者上线访问时间至关重要。

渠道玄机

有一组十分有意思的数据并不为大家所知:虽然最新的操作系统已被应用,但访问量占比却较低,这说明消费者对新事物、新科技、新手段的接受程度仍需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数据显示:PC端Windows 7系统已超越Windows XP系统位居第一,但Windows 10的占比却比较低;移动端iOS9已超越iOS8位居第一位,Android 4依然拥有较大的活跃量。

在浏览器方面:移动端2016年Chrome超越Safari夺得第一,除Chrome外,其他主流浏览器访问量占比均有所下降;PC端IE浏览器依然占据半壁江山,主要是IE8。与过去两年相比,用户呈现出短时访问量占比升高、页面访问深度更低、多日内再度回访量占比下降、老客户停留时间更长、新访客跳出率较高的趋势。此外,与非节假日相比,节假日的日均访问量和转化率更低。

从访问渠道上看,2016年垂直类媒体流量占比涨幅较大;搜索类媒体为单次访问即转化的高质量渠道,占比66.4%;而在实现转化的老访客中,搜索类媒体和社交类媒体占比更高。在七大行业中,汽车行业和美妆行业在垂直类媒体中流量较高,教育行业和新媒体行业在视频类媒体中流量较高,金融行业在门户类媒体中流量较高,家电与服饰行业在搜索类媒体和社交类媒体中流量较高。

依据消费者购买过程,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初次接触、品牌认知、品牌转化、品牌忠诚,不同阶段的流量来源自然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在品牌转化阶段,垂直类媒体更有优势;而在品牌忠诚阶段,社交类媒体的优势则更为凸显。

品牌植入效果

现如今,各大影视剧中都少不了汽车厂商的赞助,那么,他们的赞助效果究竟如何?通过以下几组数据或许可以给出答案,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帮助汽车厂商理性选择热门IP影视剧投放,从而提升汽车品牌的广告传播效果。在进行IP赞助之前,汽车企业往往会从IP影视剧的市场前景和品牌契合度等方向思索投入与产出的价值。整体来看,可分为作品筛选和效果预估两个方面。

据《报告》显示:2016年,饮料、食品、美妆等行业较多选择IP影视剧植入,其次是手机、零售、汽车等行业。无疑,借助明星、剧情、活动等话题可有效提升品牌的植入效果。在观看IP作品时,人们对品牌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对明星和剧情的关注度交高。相比电视剧和网剧,观众对电影的品牌植入关注度更高。而实际上,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车企纷纷赞助影视剧,但其关注度排名却很低,排名第九,排名第一的是饮料。

细分市场博弈

通过洞察汽车细分市场的差异性以及受众人群的兴趣和心理,可为汽车厂商把握投放渠道、优化品牌口碑、精准匹配营销活动等提供重要依据。2016年,消费者对紧凑型车关注度占比达到45.9%,位居第一位;对SUV关注度占比达到19.2%,超越中型车,位居第二位。

从用户关注内容上看,发动机关注度最高,配置和造型设计关注度其次。然而,动力在引发高关注的同时,也成为负面的热议词;除此之外,油耗的负面内容也较多,而对于油耗的抱怨,不仅体现在中大型车上,用户同样期望能与经济型车更为匹配的油耗。而论坛则是汽车用户抱怨的聚集地。

中国消费者身处在一个经济低迷而快节奏的时代,数据显示,77%的购车者从萌生购车想法到成交提车只花了不足90天的时间,购买决策窗口期变得更短。在比较筛选阶段,高达61%的消费者改变了他们原有的车型偏好,消费者更加善变。这些都预示着汽车厂商需要在研发、制造、营销、售后等环节进行变革。具体到营销层面,随着汽车消费人群逐渐年轻化,汽车厂商可借助互联网力量,通过电商合作、网约车加盟、网游联盟、直播营销、圈层营销、粉丝营销等方式贴近目标受众。

从营销方式上看,车展是汽车行业重要活动风向标,也是各汽车品牌最基本的营销手段展示地,紧凑型车在此类营销中的占比较高;体育赛事是汽车营销的传统战场,与之相比,在新兴热门的综艺节目赞助类营销中,SUV占据主导;此外,中大型车在自驾游体验活动中参与度较高,中小型车在公益活动中参与度更高。

资料链接:国双是谁?

国双(Gridsum)正如其名,是分布式计算(Grid)与分析(Sum)的结合,成立于2005年,作为数字智能化的先行者,现已成为中国本土企业级大数据分析软件提供商,主要为境内跨国企业、本土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服务。其中,国双数据中心成立于2013年,每年都会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以揭示中国互联网用户行为发展态势和趋势,迄今为止,国双已连续五年这一主题报告。

新媒体中心运营方案范文5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对呼叫中心(Call Center, CC)并不陌生,并可能会与之产生交集,比如耳熟能详的110、120、119等服务热线。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的商品几乎都在不同位置注明了客服电话或者热线电话,当遇到质量等问题时,便可以通过电话与商家取得联系,寻求解决办法。

其实,最早的呼叫中心起源于美国的航空业。1956年,泛美航空公司为了方便旅客查询航班信息,设立了世界首个呼叫中心。而我国,呼叫中心也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最近10多年,才是呼叫中心发展的高峰时段。10多年前,呼叫中心基本上是以电话渠道为主。随后逐渐增加了短信、彩信、邮件等形式,近两年,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呼叫中心逐步向在线、新媒体方向发展。

也有人认为,今天的呼叫中心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是单纯的电话呼入或呼出,客户有更多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其核心是和客户的交互,因此,不应该称作呼叫中心,而更应倾向于叫做客户联络中心、调度中心、在线服务中心,甚至叫价值中心、体验中心等。本文在综合分析了不同企业为其命名的原因后发现,不同的名称,是因其服务的渠道和方式而别,在许多行业,仍然是以电话为主导的方式,因此,文中仍然统一称作呼叫中心。

据了解,呼叫中心平台的生命周期并不长,一般为3~5年,其服务器的生命周期同样也是3~5年,而搭建一座呼叫中心费用不菲,那么能不能对现有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呢?然而,目前业界并没有统一的接口和规范,直接改造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协议不适配,或者呼叫接不通等情况,因此,很多方案商的办法是搭建新的平台,并和原有的系统实现双活灾备,逐渐弱化老系统的功能。因此,如何利用新技术,降低呼叫中心的搭建成本,是方案商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虽然呼叫中心是一个高成本的平台,但对企业而言,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它能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尽可能多的客户呼叫,包括咨询、售后服务、查询、订购、投诉等。同时,通过呼叫中心与客户的直接接触,企业能掌握客户的基本信息、反馈意见、需求等“一手信息”,这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高效运营呼叫中心,如何和新技术结合,降低呼叫中心的搭建成本,如何从海量的客户数据中挖掘价值,从而根据市场动向不断调整产品线和业务线,将其由“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中心”,这些是当前企业和方案商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

需求有别

在不同行业,呼叫中心担负的任务有很大差别,因此企业对呼叫中心的诉求也各有不同。比如银行,面对千千万万的用户,它们需要高可靠性和高话务量的平台,可靠性和呼叫能力是其最基本和重要的功能。如某银行信用卡呼叫中心,其座席达1000人以上,主要负责接听客户电话,进行信用卡申请、开卡、激活、还款、更改信息等业务,呼叫中心是7×24服务,对平台的要求是服务器不能宕机,因此该银行在北京和成都的呼叫中心互为主备,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而像携程网这样的电商企业,呼叫中心是生产系统,其呼出和呼入需求占比几乎等同,它们对呼叫中心系统的要求是大容量和高可靠性。在平台设计上,人性化要求非常高,菜单设计要方便座席操作,座席能3秒钟处理的业务,绝对不能花5秒钟。

电信运营商的呼叫中心主要是以接听客户的电话为主,也有一些营销服务,比如说增值服务,通常以短信、电话的形式来实现,因此对呼入能力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对于保险业类的企业,聚焦于如何很好地为客户服务,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需求是电话销售,因此,对知识库的关注度更高,知识库是否完善,关系着座席能否很好地、快速地回答客户的咨询问题。从电话销售这块业务来说,如何快速成单,是企业更为关注的内容。

而120调度中心、110报警中心等服务热线,以前以语音为主,现在也具备多媒体的能力,有多种接入方式。政府热线对调度能力要求较高,一旦有电话进入,需要后端能够拉通业务端口,实现顺畅的调度,因此要求系统稳定性高,和其他系统的对接良好。

在IT服务领域,联想客户联络中心是一个典型代表,其座席规模达1200多个,1500多名技术支持工程师。工程师以男性居多,是一个很专业的职位。不同于传统概念的“电话服务代表”,联想的技术工程师们并不是回答一些简单信息的人,而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通过网络聊天或电话交互实时在线诊断,提出解决方案,直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在联想的客户联络中心,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服务量的提升,传统的电话服务量所占比例仅为总服务量的三分之一,其他都是互联网服务,如微信、微博、客户端、社区论坛等渠道。除了稳定性外,其平台具有将各种渠道信息融合统一的能力。

对房屋租赁行业来说,以链家地产旗下的北京自如友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自如友家)为例,其核心业务是白领合租公寓与高品质青年服务公寓,其模式是产品(房屋及配置)+服务(生活服务),服务对象以找房客户和租住客户为主,包括找房咨询、预约保洁、报修、开房租发票、协助办理暂住证等服务内容。自如友家调度中心座席分为接听、回访、派单等模块,其平台是呼出呼入混合型系统,以呼入为主,呼出主要是回访,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高。

渠道增多

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客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在线等渠道,进入到呼叫中心平台。这改变了客户和企业接触的渠道,这种改变不是简单的补充,而是颠覆式的,即以往的电话为主的形式,改变为多种方式融合的渠道为主流。而入口渠道增多,相应的对呼叫中心平台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使企业对呼叫中心的需求变得更为复杂。

方案商如何将这些多媒体进行融合,把不同渠道的客户需求,在后端业务系统进行融合统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CC解决方案销售部总监段信义介绍说,在解决方案里,会通过调度、分配、路由的机制,对语音、微信、微博、在线等请求进行统一路由和分配。系统有多媒体接入网关和适配的应用,接入之后系统会做相应的分发。通过内部算法和机制,CTI能识别信息来自微博还是微信,然后做统一的分配处理。比如一个座席可以同时处理5个微博和2条微信,在系统里,有相应的定义和识别,系统中间件能根据座席技能,依据调度机制将请求分配给不同的座席,从而实现全员调度和分配。另外,在呼叫中心解决方案里,有接口,可以和企业现有系统对接。

而在企业端,新媒体又带来了哪些改变呢?在联想客户联络中心,以智能电视为例,客户买了电视之后需要安装,客户可以通过微信预约安装时间,技术工程师把客户信息分发给线下的工程师也就是全国各地的服务站,从线上到线下,整个过程非常方便快捷。另外,很多客户都想知道联想电视最近推出了哪些热点节目,客户联络中心通过微信批量的发送节目单,而如果用传统的方式,挨家挨户打电话,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新媒体的出现,也使呼叫中心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联想从2008年开始用互联网的手段控制成本,研究如何用更有效的办法、更短的时间去服务客户。“原来帮助客户去安装操作系统,都是在电话里指导他们,一步一步去做,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小时。而通过邮箱或者是通过微信,给客户发一段视频,客户通过视频一步一步去安装,整个过程只需3分钟,这会节省不少成本。”联想客户联络中心总经理张健说。

自如友家也从新媒体中尝到甜头。服务系统产品部负责人杨贵学以自如客报修为例介绍说,只要自如客从自如网上、或是自如客微信上、或者自如客APP上、或是通过电话把需求提交给客户调度中心,自如友家即时接到自如客的诉求并且能够实时查询处理进度。自如友家希望打造一个透明的服务流程,不管客户选择什么样的入口方式,每个信息的处理过程,客户都能看到,这使得业务流程更为优化,客户体验更好。

未来,自如友家的服务会更进一步,实现服务端到端的移动化,即自如客通过自如网、自如客APP或自如客微信提交服务诉求,维修工程师、保洁员通过装有自如维修、保洁应用的APP,即时能够接到自如客的服务请求,上门服务的时候登陆APP填写相关信息,完成之后通过APP反馈,说明服务完成情况。这样,客户不在现场也能了解服务是否完成,以及完成情况。

管理难点

丁先生是某银行消费类贷款呼叫中心的座席,工作内容是为有贷款意向的客户解答相关问题,也会回答客户还款时间等问题,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当问及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时,他说:“还行吧。”似乎这份工作对他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他这样描述说,只要表达能力没有问题,谁都可以做这份工作。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丁先生的态度,也合乎逻辑。对于简单而重复性的工作,座席的流失率会高一些,因为人总是在重复一些简单工作的时候,其兴奋点会慢慢下降。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人不断的学习钻研,激发自己的潜能,人的价值体现在工作中,会给人带来愉快和兴奋感。

毫无疑问,呼叫中心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呼叫中心的一线员工。在联想客户联络中心,技术工程师的平均年流失率能控制在20%~30%左右。在整个呼叫中心行业,一般情况下,企业能把座席的年流失率控制在20%~50%之间。因此,座席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管理者制定了许多考核办法和激励办法,以期在维护座席队伍稳定的同时,提升其专业水准和服务质量,从而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和体验。来自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的资深人士认为,呼叫中心的管理难点是人的管理,他所负责的信用卡呼叫中心对座席的要求是:严格认真,服务更好。那么如何来理解“服务更好”呢?据介绍,该行共发放信用卡近2000万张,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户群,要求服务器不能宕机,因此在北京和成都的呼叫中心是互为主备,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而对座席的服务能力,需要进行培训,使其快速了解卡片内容、产品特性、服务协议等。

除了培训,对座席的考核、激励、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三大部分,这位资深人士介绍说,呼叫中心的座席均是银行的正式员工,因此座席的流失率并不高,管理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座席的工作热情,让客户能够通过座席专业良好的服务,对银行持有较好的评价。“这是客户认识银行的一个直接途径和窗口,非常重要。”他说。因而管理者重要的工作内容是有计划的活动,活跃班组气氛,对负面情绪进行及时疏通等。在职业规划方面,会给座席比较宽泛的上升空间,表现优异者,也有机会调到别的业务部门任职。

在杨贵学看来,座席不仅要形成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更要有服务的意识,还要有排压的能力。另外,杨贵学分析说,呼叫中心的转型也是一个难点,自如友家的呼叫中心在逐渐转向交互层联络中心。目前,在线、微信、手机APP的比例,已经占到25%,今后还要提升其占比,削弱甚至摒弃电话渠道。虽然基于传统语音的呼叫中心管理理论与模型非常完善,但基于新媒体如在线、微信、APP等方式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管理模型,所以转变过程对于呼叫中心管理者也是个挑战。自如友家是一个服务型企业,与客户接触点角色众多,“呼叫中心如何推动以MOT思想为指导推动相关部门以客户思维为出发点,从客户的视角优化内部流程,提高用户的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杨贵学说。

张健认为,人员的管理是客户联络中心的重要话题,因为人员管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效率,比如一个合格的工程师一天应该处理多少个客户问题?如果我们认为成熟的工程师一天能处理60个客户问题,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指导和管理,让新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达到成熟员工的能力,这就是成本效率。同时,他认为有两个方面是目前最需要思考的难点:一是未来除了人工服务,自助服务是一个新的话题。联想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的自助服务。如何用智能机器人的方式给客户提供7×24小时的服务,以及如何给客户提供与人工服务一样的智能化服务?这里包含技术的因素,也包括后台系统如何和机器人匹配的问题,让机器人能顺畅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二是业务的复杂性,传统的电话服务的售后服务,是比较单一的,而现在已经有10多种沟通方式,这些沟通方式都要统一到一个平台上来,这使管理的复杂度大大增加。同时,客户联络中心的服务内容也有变化,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售后维修,还有客户的其他服务需求等,这些使得客户联络中心向着多业务、多复杂性方向发展。

北京合力亿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合力亿捷)副总裁杨庆祝对排班模型提出了一些看法,他认为传统的排班模块是针对话务模型而言的,如电话接听率、评价率、满意度等,均是以电话模型为主。传统的电话模式特点是固化的模式,座席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接听电话。而社交媒体进来以后,渠道增多了,现在座席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处理客户的请求,这些改变了后端的工作方式、服务方式。另外,传统的电话方式是一对一的模式,现在是一对多的模式,因此,这种排班模式是不适用的,需要转向多媒体的话务模型。这实际上也是对管理提出了更多挑战。

云带来的改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积累,尤其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呼叫中心的解决方案在最近几年有了明显的变化。“针对云计算这一部分,华为能为客户提供按需分配的平台,客户可以按需实时协作和管理,也可以实现动态调度。同时针对终端,我们做了相应的适配,可以提供灵活开放的瘦客户端,为座席提供更快捷方便的解决方案。”段信义说。比如为淘宝做的解决方案,这个项目是和中国电信合作,提供外包呼叫中心解决方案,华为为中国电信提供云数据中心,对硬件设备和数据中心提供按需分配的资源,同时上层的CTI也做了相应的优化,可以做到统一接入,统一调度,统一分发。在这个解决方案里,任何调度都是资源子集,通过内部算法和调度机制,可以很好地实现按需分配的工作。

云的模式,使呼叫中心座席代表可以通过工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接入系统,接入云呼叫中心,在家里就可以进行工作。这一点在联想客户联络中心得到了印证。借助虚拟化和云呼叫中心的新技术,联想客户联络中心在2011年推出了SOHO办公的服务模式,并可以支持到100个SOHO虚拟化座席,在支撑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服务运营成本,同时还帮助残疾人实现了在家就业的梦想。

云计算的出现,不仅使方案商顺势而行推出云呼叫中心解决方案,企业本身IT系统的云化,对呼叫中心解决方案的实施、流程等也有影响和改变,以前搭建呼叫中心平台,需要找机房,买服务器等,而现在虚拟化之后,这些都布置在IDC中心,系统需要多少资源就分多少。杨庆祝认为,这对呼叫中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整体设计发生了改变,比如数据存储,以前的方案是本地挂服务器,而现在存储在云端;二是对实施的影响,呼叫中心的特点是对实施过程要求比较高,云计算的出现,使实施的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有系统工程师这个职位,系统工程师需要去采购服务器,然后安装、调试等,现在只需要方案商告诉客户,需要装什么软件,需要多少存储空间,需要什么配置就可以了。

张健也认同云带来的价值,他认为传统的呼叫中心系统部署周期长、资金成本巨大、技术支持和运维费用昂贵,而云计算和云呼叫中心技术的应用,使呼叫中心系统架构灵活、开放,易于建设、扩容和维护。不需要高额的一次性投入,用户只需通过租赁方式就可以享受到呼叫中心系统的所有功能,可以按需使用,且费用较低。这对广大企业来说,是一个经济适用的好选择。

数据挖掘

对于云、大数据,目前还是起步阶段,但很多企业都在尝试运用这些新技术。呼叫中心是业务系统的一部分,它和CRM系统是天然的、紧密的融合。比如用户打进电话来的信息和问题,在CRM系统都有记录,座席也可以通过CRM系统来读取和甄别,了解客户信息。这些平台上的客户数据,企业如何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引发对后端业务流程的变革,从方案商和企业两端来看,都在尝试着提出解决办法。

现在的多媒体,无论是语音还是在线客服,还是微信社交媒体,都是有行为轨迹的,这些数据是后端运营管理人员、决策者越来越关注的。杨庆祝认为要抓取这些数据最好的落地点是BI,在IVR语音里,所有的按键、选择、轨迹,这些数据是可以抓取到的,这些海量数据,通过BI模型,对数据进行抓取、分析,最后形成一些关键数据,这些数据能帮助管理者做决策。

华为方面认为,呼叫中心是前端系统,可以收集到用户方方面面的信息。对于语音信息,可以通过语音做相应的文本转换,或者由座席存储到工单系统,或者通过文字交谈,把相应的数据存储在系统里,系统可以提供外部接口,供客户做相应的调用。而做数据挖掘分析的公司,可以通过接口,做数据分析、挖掘工作。另外,系统本身具有简单分析处理能力,比如对一条微博,系统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通过关键字,可以收集到成千上万条相关信息,按照重要性和优先级,进行简单的数据挖掘,按类分别存储在大数据库中,座席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做一些处理,比如普通座席,只能看到普通信息,进行回复,高级座席可以做一些危机公关或对重要舆情做一些分析和处理,根据信息的重要紧急程度向后端流程和人员传递,从而带动整个组织的变革,向客户和用户传递实时准确的信息。

从企业端来看,数据给企业来了无限的价值。信用卡中心的资深人士分析认为,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积极推动着呼叫中心向前发展,使呼叫中心的服务变得更加主动。比如客户打电话进来,因为电话的绑定,电脑里能弹出客户的完整信息,使座席能够快速了解客户,因此可对客户有针对性的推销、推荐服务。另外,银行可以通过客户的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比如持卡人会收到来自银行的短信,推销某种商品,这不是群发信息,而是有一定目标人群。又比如某位消费者近三个月有通过信用卡购买电影票的行为,那么这位消费者就会收到银行发送的电影票促销活动信息。

杨贵学介绍说,自如友家2011年成立,在两年时间里迅速建立口碑,这与了解客户需求、挖掘客户需求密不可分的,自如友家曾对客户的第一次问题进行挖掘,分析客户是入住后多久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什么问题,通过数据分析能发现后端业务系统存在的漏洞。比如,第一次交水电费,当发现很多客户都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交水电费时,那证明业务端没有做这件事情,因此就需要培训,把这块业务补起来。另一方面,自如友家通过IT系统,向客户推送信息,也可以在自如网上发通知,告诉客户第一次交水电费该怎么去操作。产品设计部门也在尝试是否可以设计水电费全包的收费方式,免除客户的困扰。

而在联想,客户联络中心专门成立了C2B(Customer to Business)数据挖掘项目组,专门对用户和客户联络中心交互过程中留下的信息,进行大数据挖掘,以客户声音和需求为驱动,通过C2B的方式推动研发、质量和生产部门快速迭代。张健以电脑耳机为例,在一段时间,联想客户联络中心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有许多的用户反馈某款电脑的耳机,经常会和鼠标产生干扰,原来是因为电脑把耳机孔设置在右边,而且跟鼠标的USB接口离得较近,所有才会产生这种干扰。“我们把这个分析结果反馈给产品经理,然后去调整产品的设置。这就是通过用户的声音去影响业务。”张健说。产品质量方面,也有这样的案例,在雨季,大量的某款产品会出现一些相同的问题,质量团队分析发现,这款产品对梅雨的抗干扰力度不够,因此在产品上会相应地加强此项性能。

新媒体中心运营方案范文6

近日来在中国广告界掀起一股本土广告旋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视金桥在国内广告业影响与日俱增,中国电视广告50强,央视十优广告公司等荣誉接踵而至,中国商务4A广告协会以及奥运经济论坛等诸多活动在中视金桥筹备组织下搞得风声水起。

秘籍之一:另辟空间 快速成长

据说中视金桥1999年成立之初,最开始虽然仅 CCTV-4《中国报道》栏目,客户资源十分有限, 但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用专业精神双向服务,更是开辟了空间理论,深度挖掘经营媒体空间、创造并培育客户需求,使新媒体与新客户深度对接。如成功将中央电视台CCTV-4中文国际频道这样一个曾经相对边缘化的媒体和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这类相对冷僻的客户群体加以对接,逐步打造了一个城市旅游品牌传播超强势平台。

之后中视金桥对CCTV-9英文国际频道进行全频道,抓住其尖端受众群体及全球传播的优势,与四套国际高端媒体进行组合,从而为媒体、为客户创造共赢。这样就有了客户的更多信任,媒体也伸出更多的橄榄枝,中视金桥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现在已经拥有CCTV-1/CCTV新闻频道《媒体广场》、CCTV-2《中国财经报道》、CCTV-4《海峡两岸》、《走遍中国》、CCTV-9全频道等众多的央视媒体资源的独家权。中视金桥不仅在央视媒体发展壮大核心资源,在其他媒体资源拓展上根据发展战略也紧锣密鼓进行,已经成为中国媒体广告集大成者,建立综合资源优势,如新华网广告营销战略合作伙伴,独家深圳卫视、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等强势广告时段,在平面媒体方面独家中国广播影视杂志、旅游杂志广告,而特殊的户外媒体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机小桌板广告更是针对高端消费群体的分众媒体势力。

中视金桥利用自身媒体资源优势,与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成长,为客户提供广告传播、媒介策略、央视招标、新闻公关、活动推广、创意创智等多元化服务的国际化传媒集团。拥有上海通用、中国网通、IBM、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南方航空、江淮汽车等以及超过全国80%城市品牌客户。

秘籍之二:专业运营模式创新

中视金桥作为中国传媒运营的实践家,通过中央电视台全频道广告、在媒体传播运营上不断创新,赢得客户的认同和媒体的支持,已经成为央视媒体运营的最大广告公司之一。

中视金桥作为本土广告营销的思想家,还进入了制播项目投资、跨媒体运营、网络广告营销、城市品牌传播和奥运营销等诸多领域的全新实践,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传媒运营集团之一,中视金桥以其全面、完善的媒介营销体系为中国品牌提供整合传播的优质平台,成为中国品牌传播的集团性力量。通过重新定义广告经营与传媒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把电视广告经营模式转变为新锐、思辩、人本的新标准,中视金桥拥有众多的央视媒体资源的独家权,广告资源的集中将能为中视金桥的客户提供更趋多样化的产品,为广告主提供了高效的营销传播资源。而且公司成立了高水准的媒介研究中心,这支专业队伍依据对媒介进行大量的专业数据分析,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度身定制更适合的品牌传播方案,同时也突出媒体资源的最大价值,如义乌、泰山等城市和旅游品牌成功传播就是通过选择恰当资源转化优势的最佳案例。

在中视金桥不断发展扩张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创新理论支撑策略,那就是把新入市的企业品牌作为媒介品牌内在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新资源一起成长,与新客户一起成长,与新品牌一起成长!这也就是金桥文化中的“成长理论”。经过与客户形成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平安保险、光大银行等为成长理论做出了最成功的注脚。

秘籍之三:与媒体共同成长 为客户创造共赢

中视金桥CEO刘矜兰女士曾对记者说过,公司能发展到现在的集团规模,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源于坚持,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坚持自己发展策略、坚持媒体资源合作、坚持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中视金桥最开始和CCTV-4进行合作,就制定与媒体一起成长的战略,通过另辟空间,找准CCTV-4中文国际频道的独特优势,从客户传播效果视角给予新的定义,以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为切入突破,并引导旅游品牌和其他企业品牌的传播导入。为CCTV-4开拓了广阔的传播空间,从而为媒体、为客户创造共赢。

CCTV-9的运营发展再次印证了中视金桥远见的战略眼光和坚持发展方向恒定性的成功,在经过前期精心培育,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宏观环境中,特别是北京2008奥运催化剂般的契机,使中国对海外的窗口突然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突出性,而中视金桥始终坚持与央视国际频道共同成长。

秘籍之四:发展愿景――中国一流传媒运营集团

刘矜兰女士曾说过: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一流的媒体经营者”。这个“一流”的标准包括以下3个部分内容。一是从战略上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媒体产业的发展脉络;二是在这个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运作能力来经营这些媒体资源;三是对媒体特征以及所针对的产业、企业和人群要有强大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并努力找寻两端的结合点,设计不同的媒体经营产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受众和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