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学科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常识范文1
一、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出学生的情感。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初中语文学科常识范文2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尝试教学法
一、尝试教学法概述
(一)尝试教学法的实质
尝试教学法的实质是:尝试教学实质上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现代的教学条件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
(二)尝试教学法的特点
尝试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尝试活动,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学活动。尝试活动法具有三个特点:
1.通过学生尝试活动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尝试目标非常明确;
2.学生尝试活动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它是一种有指导的尝试;
3.尝试形式主要是解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尝试问题。
我们必须分清不同性质的尝试活动,了解不同性质尝试活动的特点,生活中的尝试、科学研究中的尝试,一般在开始都可能失败;而教学中的尝试,由于有教师的指导,尝试任务又比较明确和单一,因此学生的尝试活动能得到成功。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尝试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是完成教学预期的先后次序和过程,具有明显的时间性、顺序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语文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基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提出尝试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和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和师生之问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二)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分析,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提示,从而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三)师生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研读与思考,将有关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因受有关材料的影响而发生调整,这都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对问题答案的独到见解,并将自己的见解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各种不同思想、观点、材料发生碰撞,各种观点在碰撞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在这个阶段,面对学生的不解与困惑,教师不要做过早的解释。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有的结论可能需要经过集思广益而逐步达到统一,形成大家的共识;有的结论可能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形成观点不同的创见,这些都是很正常的。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形成共识也不是说就可以一劳永逸。由于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一些新材料的出现,都需要大家不断地再研读、再思考、再完善。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一)活用教材,精心设计尝试教学内容
新教材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活动为核心,让学生在“读中悟”在“做中学”,在亲历中体验成功。教材的编排是精心的,教材的设计是科学的。要使课堂尝试教学活动开展得异彩纷呈、富有成效,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尝试活动之前的“编导”作用。对教材的处理,应在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编写意图、研究学生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慎重处理,不可草率从事。用活教材,不是不用教材,也不是脱离教材,更不是背离《标准》;而是依据对《标准》的把握,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对书中的材料实施大胆取舍,补充有针对性的相关材料,加大信息量,留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二)明确尝试教学目标
明确尝试教学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展示教学目标即是通过内外动力的整体激发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专注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教学目标往往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尝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明确展示教学目标的这一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
例如,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范进中举》时,在教学目标中写到“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进而发现封建社会的罪恶”。这样政治性很强的文本解读,不仅偏离了文学性解读的轨道,而且远离学生的情感水平和理解层次,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
(三)选定尝试教学切入点,营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合理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出浓郁的尝试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潜能和欲望,调动其学习的内驱力,让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尝试的学习情境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文本、问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从而达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述了母亲的一生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母亲一生发展的基本线路是什么样的,有没有阶段性,与中国历史发展有没有关联性?”这个“关联性”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活跃。原作固然有无穷魅力,而设问的情节又激发了学生最原作的解读,使其进一步体验到了语文创新活动的乐趣。
(四)深入研读教材,开展讨论交流
这是尝试学习的具体实践环节。学生要寻求问题的解决,就必须再一次深入到课文当中,潜心研读。由于问题带有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学生的思维空间相对集中,便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结论。学生的交流讨论是课堂的,讨论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在讨论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通过思想的碰撞,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以求得一个较为全面而准确的答案。针对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以便在课后自行解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邱学华.中学尝试教学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初中语文学科常识范文3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作为一种基础工具,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并运用,这是语文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工具性的教学特点,这应该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接受。然而,从当前语文教学与语文研究领域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以课堂为中心,就课堂论教学,就课堂论质量。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课堂教学原则上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如何改变当前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如何让课堂教学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语文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如果不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上,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则始终是一句空话。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决定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培养与提高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我国老一代语文教育家倡导并身体力行,夏丐尊先生的孙女夏弘福的文章《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就提到,这三位语文教育家反复强调“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理解是必要的,但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这些话归结起来即是视语文为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工具应该掌握并熟练运用,掌握并熟悉语文这门工具,就可以达到人际社会间思想交流这一目的。当然,这种交流可以表现为口头的、书面的,还可表现为手势语言。中学生学语文,目的在于通过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学习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因此,口语表达的学习与训练,书面语言表达的学习与训练,亦即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视作中学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来抓,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单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与范围内,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语文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让数十名学生个个张口,人人动笔。课堂这一教学形式用得好,当然可以调动起部分或大部分学生积极思维,也可通过范文导读,给学生某些借鉴,但单靠课堂这一教学形式,满足千千万万青少年口语表达、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需要,这无疑是天方夜谭。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缓慢,误区之一即把课堂语文摆在重要地位来推崇、实践,其结果,以讹传讹、误人误己。
拙著《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见《中学语文》1994年7-8期,《教与学》1994年第9期)就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性质、任务作了探讨,提出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并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教材研究所庄文中先生近日在《关于制订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思考》(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一文中就高中语文的性质提出再深入认识的思考,其思考是基于“当前”,要制订与初中教学大纲(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相衔接的面向21世纪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庄文中就高中语文性质的思考表述为两点:“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这两点思考,庄文进一步提出了高中学段语文的教学要求:
1.具有较敏捷的语文交际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
2.具有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3.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4.具有初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具有独立自学语文的能力;
6.具有与语文相关的文化常识。
初中语文学科常识范文4
【关键词】人文教育,策略思考,教育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感悟力、鉴赏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崇高的传统美德,体悟博大的文化底蕴,继承凝聚的民族精神,形成深邃的思维体验,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中的基础学科,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如何做人,这种观念古今中外从来都没改变过。但是当前初中的语文教育却发生了偏差。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特别是中学基础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技术,轻人文,以分数取人,忽视或无视学习者人文精神的成长。在这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人文内涵被忽视和淡化。
1.初中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远离生活,人文思想流失严重。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然而,目前,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定优劣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现象,高考的升学率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直接保障。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定优劣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现象。在初中课程的设置中,语文这门学科尽管课时并不少,但内容主要被高考所必须掌握的?语言、文法、修辞等“理性”内容和八股式写作技巧的枯燥训练所占据。学生被框在课堂里,框在语文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了生活实践。
2.语文教育理念走入误区,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统一、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为了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有些初中的语文教学依然偏重知识技能的训练,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语文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忽视了语文人文教育态度,削弱了它的人文属性,导致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的缺失,使语文这门充满人性之美、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沦为了一种应试的技艺之学。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思考
1.调整语文课程安排,充分发挥人文教育作用。首先,首先要善于挖掘课内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蕴。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人文教育的思想和内容,把人文教育、人格塑造与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和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
其次,开放课堂内部系统。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学习媒介的开放的语文课程体系,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教学摈弃指令性,完全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答案不求统一,允许学生发表不同于自己的见解,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大胆想象。
2.更新语文教育理念,凸显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由于旧观念的根基很深,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人文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而且语文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想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知识渊博是情感富有的源头,一个知识贫乏,不善说话的语文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无形中,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大有助于语文教学。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变化多样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师要学会说话,敢于说话,并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声望。善于结合与学生实际有联系的事例,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将学生之心紧紧系住。丰富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欢笑,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不仅给学生带去快乐,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到很亲切。
初中语文学科常识范文5
规则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以法律作为社会主要规范是法制社会的标志。现代人需要在法律规则之下去进行一系列社会活动,这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必须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律首先要树立规则观念。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十分重要。语文作为中学阶段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重要科目,理所当然肩负起培养学生规则观念的重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观念成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规则观念对社会个体的重要性
法制社会要求人们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法律是实质就是一种规则。树立相应的规则观念才可能理解法律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才可能遵纪守法。认同一种限制自己行为的规范需要从心里去理解才可能接受。如果我们只知道某种规范是这样的,而不知道这种规范对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我们很难从心里去接受,当然不可能自觉遵守。这种情况下社会个体便是被强制遵守这项规范,尽管法律具有强制性,但法律不希望都用本文由收集整理强制手段来迫使人们去遵守它。
对于规则而言,从心里去理解、接受并自觉遵守显然是该规则追求的最高境界。法律作为一种规则,形成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是法律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有些法律本身难以凭借强制性强迫人们遵守,民法中的一些具有选择性的规范就需要凭借人们的规则观念去维护。即使具有很大强制性的刑法在司法过程中也需要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总之,社会个体的规则观念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法制水平和法治程度。只有社会个体具备较高的社会规则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形成法制社会。
二、初中阶段是树立学生规则观念的重要时期
从心理学角度看,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伴随着心理成长,规则观念应该在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用以指导其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评价,决定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情况决定了在初中开设一门纯粹的法学课不现实。同时,法学的深奥性和复杂性也不适合初中学生进行专门学习。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法律。法学的很多基本原则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是理解法学的基础。在很多国家(比如美国)就规定要专门学习法学必须取得大学以上学历。一定的理论知识则是判断法律规范的正义和价值的关键。初中学生生活实践不够丰富,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处于形成时期,要理性地认识社会和人生还具有一定的困难,逐步培养学生认识法律的一些基本常识、树立规则观念是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规则观念是理解法律原则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也做不到让学生一下子理解和把握那么深奥和复杂的法律 。但是培养初中生的规则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有很大帮助。
三、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不能仅限于对规则的介绍
法律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和理论储备,是很难理解如此规定意义和作用的。不信服这样的规范,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守法的自觉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能单纯地介绍对于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规范,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规范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理解这些规范的合理性,在学生心里形成规则观念。培养学生的规则观念也不仅限于现有法律对语文课本中某问题已有的相关规范,一些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规制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是否可以设置一定的法律规范规制该事物,使之更加合理有序。
涉及到现有法律条文对文中问题已有规定的,需要引导学生对该法律条文产生的背景、法律条文的合理性、社会意义等进行解释,让学生从心里去接受该法律条文。《伤仲永》一文中,仲永本该读书,但其父不使学,在当时的社会没有一个规范去约束这样的行为。如果放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对仲永父亲的行为进行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有读书的权利,家长有送孩子读书的义务。如果我们仅仅这样告诉学生,那么这样的法律条文在学生心里存在的时间可能不会很长。同时,学生对这样的规定有什么社会意义也更难以理解。如果结合社会实际,
告诉学生,这样的法律条文就源于仲永这样的事例,一个天生聪慧的孩子由于没有读书而成为普通人,罪魁祸首便是自己的父亲“不使学”。因此,从保护社会人才的角度设置这样的规范,可以保证社会人才不被埋没;从社会个体权利义务角度看,人生而平等,受教育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应有的权利。对于孩子,他们要实现这样的权利,其监护人应该尽到自己的监护责任。因此法律规定了孩子有读书的权利,家长有送孩子读书的义务,权利性规定从正面引导社会个体正确行使自己是权利,义务性规定则从反面禁止义务人不尽自己是义务。这样的权利义务规定,规范了社会管理机构的社会社会职能,明确了家长剥夺孩子读书权利的非法性,可以防止仲永之类的事件再次发生。
初中语文学科常识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一、充分利用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导学案的使用。在利用导学案教学时,确定“三维目标”至关重要,这是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导向,有目标的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如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时,要让学生通过反复预习、诵读文本,掌握多少字、词的读音及释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背景,领悟作者的感情等。在设计“过程与方法”时,比如借助工具书或多媒体、课外资料了解文本内容等,体会、揣摩、想象等手段解读课文。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学习文本的最终目的,教育指导学生有感有情,使学生受到陶冶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情趣。在导学案设计中要设计一些课外文学常识积累的内容,如与课文相关的诗句、名言警句、故事、哲理、背景资料等,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题目,要从字(读音、多音字、形近字)、词(释义、造句、补全句子、依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句(分析句子)、文本主要内容(课文梗概)、文本框架结构等环节着手设计,题目之间要有梯度。有效地指导学生扎实进行结构化预习,为学生深度预习课文和学习课文创造好条件。
二、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主导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是由问题开始。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有不同层次的体现。教师可有针对性地编制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把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就会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当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梯度:为学困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辅助问题,提供思考“梯度”,为思维活跃的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打破原有认知结构,激励学生凝聚认知注意力去另辟蹊径。不断为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新的“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发展思维。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把握听、说、读、写的规律,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状态,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设计要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如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将语文运用回生活中去,这也就达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