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信息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营管理信息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营管理信息化范文1

【摘要】基于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完善,越来越多煤矿企业开始高度关注和重视到信息化技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煤矿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会涉及到众多的信息数据,管理人员要想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充分发挥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有效建立起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促使内部信息数据的及时分享传递,为高层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本文将进一步对信息化技术下的煤矿经营管理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煤矿 经营管理

一、煤矿信息化经营管理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各项技术还不够完善。我国煤矿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各项生产管理技术缺乏及时更新,煤矿企业机械生产设备较为落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与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与此同时,“信息孤岛”严重影响着我国煤矿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煤矿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1]。由于企业内部监控系统不存在统一的通信协议,生产系统之间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从而导致各项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功能。煤矿企业管理人员未能树立起先进的观念理念,通常选择使用封闭型管理软件,信息只供少部分人使用,一定程度增大了企业的经验管理成本。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创造,一味扩大生产规模,忽视了内部局域网的建设,未能建立起煤矿数据保全数据库,信息无法传递到各个部门,难以满足煤矿的高效生产要求。

二、信息化技术下煤矿经营管理相关要求

(一)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应用

煤矿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根据企业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起科学完整的信息管理标准,从而充分保障内部信息的规范畅通运行。企业技术人员要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良好的局域网,实现内部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管理部门对于各项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成本,并且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校利用。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能够为企业高层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大大提升内部工作执行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加速现代信息化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

煤矿企业不能仅关注到企业硬件设施的完善工作,还要注重现代信息化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保障企业日常生产管理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化的信息化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掌握了解最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方法,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稳定发展,为企业储备更多的信息化人才资源[2]。

(三)结合企业改革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

煤矿企业在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不能一味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扩大生产规模,管理人员要讲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合理优化调整组织结构,重组业务流程。此外,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内部改革工作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建立起科学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全面发挥出内部信息资源的综合效能,最大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三、煤矿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煤矿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领导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中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工作。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未来煤矿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工作展开。

(一)完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煤矿企业要想高效发挥出现有资源的重要价值作用,就必须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丰富系统各项功能,扩大其使用范围和深度,建立起科学的信息流及控制流模型,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信息Y源的共享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与企业经济效益创造密切挂钩的,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化技术人才的专业培训工作,促使他们掌握各种信息技术,搭建起内部信息数据库,引进应用先进的分析处理软件[3]。

(二)加强矿山数字化建设

煤矿企业要大力发展矿山数字化建设工作,积极引进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建立起完善的矿井电子地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保障煤矿企业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工作,能够科学分析判断出潜在生产风险,避免企业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象。此外,企业要逐步实现在风井、水泵、通风安全以及矿压等方面的技术设备更新工作,防止设备出现老化陈旧问题,无法持续正常运行,影响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有序工作。

(三)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煤矿企业技术人员要利用已有的软件技术有效开发设计出先进的辅助管理系统,逐步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立基础网络和数据库,从而实现对企业传统工作流程的优化改造。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对煤矿的集成化控制管理工作,就必须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内部各项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不断提高对煤矿的运作控制工作水平,完成煤矿企业从传统粗放型管理向明细化管理的成功转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炭作为我国重要战略发展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最大化满足社会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煤矿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努力推进信息化发展脚步,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促使企业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关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0(4).

经营管理信息化范文2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措施

作为一个企业,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向型企业,也无法回避全球化和信息化所带来的竞争,即使企业完全面向国内的市场,企业的所有资源都来自于国内,但是企业的客户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环境中,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可以从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中进行选择;企业的供应商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同样可以为世界各地的客户供应产品,和企业讨价还价;企业竞争对手也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已经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寻找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信息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把企业管理的全部流程、标准、制度等深入细化,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使用电子信息技术,使管理、生产实现自动化,把标准强化到企业经营的细节中去。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把流程、职责、权限、指标等各方面都深刻的规范到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来。原本很多不合理的企业经营过程,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需要重新的设计,直到符合流程的要求;原本很多不清楚的核算、审批,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必须细化到个人;原本很多含糊不清的事情,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都必须明确职责,明确数据指标。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企业的科学化决策;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业务办事程序的合理性;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效果,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率;企业管理信息化,提供给企业一个很大的交流平台,使企业更快速、更准确的得到先进的经验和成果。企业管理信息化,大大的阻塞了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弊端与漏洞,加快了企业运行的节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生产、销售的全过程,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模式选择

1)以现状分析为决策依据。我国企业在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模式,首先必须依据于对企业情况的客观分析,而不应该走赶时髦,追求所谓的“先进”。否则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2)以ERP为主流模式。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流模式是ERP,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动以ERP为主;二是多数企业对ERP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三是ERP软件比较成熟;四是ERP系统的实施国内外企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SCM、CRM软件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还比较陌生,多数企业对于实施SCM及CRM的认识不足,CRM、SCM软件自身还不是很成熟,我国多数企业实施CRM、SCM系统的基础条件还有待于改进。3)以集成化为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管理思想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软件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说的主流模式只是相对于某一时期的。集成化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选择发展的趋势。

三、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1、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把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结合起来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建立在科学管理之上的,健全的管理体制、合理的管理制度、稳定的作业流程、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完善准确的原始数据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管理工作程序化、管理业务标准化、数据资料完整化,企业的信息化才成为可能。为此,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应加强对基础数据的管理,要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数据库的建设。企业信息化不只是信息技术的延伸,更主要是企业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延伸,是更高层次的一个全新的管理革命。它对企业传统的沟通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营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体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演进历史表明,管理的需求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应用又对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管理创新;信息化的实施需要企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同时,管理创新也只有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信息化产生效益。管理创新既是信息化发展应用的结果,又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应全面转变和更新企业经营观念,重构业务流程,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施制度创新。

2、做好规划工作,制订企业管理信息化目标,逐步推进

信息化是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面向未来的眼光。未来的企业肯定是纵横交错、互相协作、随时能实现分离重组的、竞争又合作的一种社会组织。对于这种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有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等实现形式,那么企业就应该参考己有的这些形式,同时预测未来的信息技术对企业还会有哪些支持,基于这些分析和预测一个信息化建设3-5年的中期规划。如果能看得更远一点,做一个长期规划也未尝不可,只是信息技术发展太快,做一个5年的规划都有些困难。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个信息化规划必须与企业的目标和企业整体规划结合起来,以实现或适度超前企业目标为依据,而不能盲目追新求大。如果不协调好信息化的规划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将会为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留下一个可怕的陷阱。做好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以后,就要将这个规划分解为若干阶段、若干个项目予以实施、逐步推进。

3、政府方面的支持途径

1)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政策支持。2000年初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制定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统一规则,相关规定与标准,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针对企业的特点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专项基金”的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引导,组织实施各种引导工作,士曾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信心。2)紧密配合经营体制改革。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而且是将一些不适合企业运作的方式和模式进行变革。而企业改革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变革的深入进行。

总之,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根据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引进、消化、吸收西方先进的方法和经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我国的经营管理信息化理论。■

参考文献

[1]甘利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经营管理信息化范文3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经营管理 模式分析

一、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含义

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面向供应链,以市场的观点对整个商务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的整体结构,以及从组织上提供的为保证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和发生意外时能保护系统、恢复系统的法律、标准、规章、制度、机构、人员和信息系统等结构体系,它能对系统的运行进行跟踪监测、反馈控制、预测和决策。通过企业信息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设计,使企业信息化项目能够被客户接受,并为企业的持续经营创造条件,同时保证信息化项目的良性运营。

二、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1.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的确定,一般要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一般有以下五种建设模式。

(1)企业——行业互动模式

企业——行业互动模式是指某个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该企业所在的行业信息化之间存在互相约束和促进的很强的互动关系,并由这种互动关系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它最先是一个或多个企业带动,然后是推动行业的信息化,最后是行业信息化又引导大规模的企业信息化。

(2)挑战——反应模式

挑战——反应模式是根据美国桑塔费研究所创造的概念而命名的,企业面对现实或未来的挑战而采取积极措施,在企业选择各种对策措施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各种对策的关键方案。企业面对未来的挑战,未雨绸缪,将企业自身作为挑战对象,积极投资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模式适合于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3)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是指由于企业信息化时间和起点不同,造成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距,进而使得企业信息化水平犹如大雁飞行形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信息化项目成功率不高,使得信息化项目比一般的项目风险更大,这就导致大多数企业都愿意“跟跑”,不愿意“领跑”,具体表现为在同行业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之间实施信息化建设后,吸取经验和教训,再建设自己的信息化项目。雁行模式可以分为企业间的雁行模式、企业内的雁行模式、行业间雁行模式和地区内雁行模式四种。对于企业间雁行模式,先行信息化的企业为后进企业提供经验和样板。在实际实施信息化建设中,通常采取信息化示范工程来使用这种企业间雁行模式。

(4)地区互动模式

由于企业所在地区或地区政府推动而主动提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种良好环境,或者由于企业所在的某个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内企业间相互影响,或者区域内信息传播成本低而促进企业间相互交流和影响,这种由于地区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信息化建设而形成的信息化建设模式称为地区互动模式。

(5)中小企业——大型企业互动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中小企业在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浪潮带动下,可以充分利用大型企业信息化提供的经验和发展环境,进行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然后再为大型企业提供信息,由于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基础条件好,所以信息化的成功一般来说能率先实现,这样大型企业会将自己的某些经验辐射给与自己有业务来往的其他中小企业,从而带动自身产业链的增值。

2.电子商务的企业组织形态分析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步骤是在公司组织结构上进行科学设计,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组织形式演进的过程是由实体企业到虚拟企业再到企业电子商务,最后发展到电子商务企业。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最终将使企业成为电子商务企业。

(1)虚拟企业

一个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公司组成的临时性网络,这些独立的公司包括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他们通过信息技术组成一个整体,共享技术、共担成本并可以进入彼此的市场。虚拟组织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章程;没有等级制度,也没有垂直体系。

(2)企业电子商务

企业电子商务就是指传统企业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三大技术平台来配置资源,进行生产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电子商务组织是网络型的组织结构,打破传统理念与地理、产品范围,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经营,进入全球化的网络经济领域。 (3)电子商务企业

在企业实现商务电子化的同时,商务主体直接交易便捷性得到了空前提高,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电子化交易手段大大扩展了交易主体的选择空间并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交易主体之间“多对多"的交易关系推动“全球网络化供应链”的形成。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是组成全球网络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标是通过提供交易信息和交易平台公共服务,提高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效率。

3.电子商务的企业资源管理分析

企业电子商务活动需要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以保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发挥最大的功效。企业电子商务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无形资产以及客户关系资源。

(1)企业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在企业电子商务运作中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利用和保持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其直接目标就是保证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得以实现,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2)网络财务管理

网络财务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业务协同,支持电子商务,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及其各种功能的、全新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MRPII或ERP将企业业务和财务、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集成起来,也可以开发或引进网络财务软件得以实现网络财务管理。

(3)电子化采购管理

电子化采购是通过互联网络,借助计算机管理企业的采购活动。在网络上公布所需产品或服务的内容,给供应商选择;采购企业通过电子目录了解供应商的产品信息;通过比较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通过电子化手段下订单及后续的采购管理工作。

(4)电子商务的服务管理

电子商务的机遇需要靠优质的服务去把握,客户的选择标准将会集中于服务,电子化交易呼唤人性化服务,服务是维护客户忠诚的基本条件,服务是增强员工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这样就要求服务为客户着想,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设计独特的网站,努力成为一流的客户服务提供者。

三、企业环境的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在进行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分析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信息化建设采取哪种模式?

经营管理信息化范文4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农产品连年实现大丰收,这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而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更加的市场化,这都要求农业经济管理要能够紧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这要求我们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及时地了解市场信息、农业知识技术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加大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力度。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1.农业经济管理

计划、控制、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并激励相关人员,使得预期目的能够实现,这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就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科学预测为基础来制定农业经济发展计划;进行农业地区划分来实现农业布局的更合理化,来使得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对农业自热资源、物质技术资源、劳动力资源、财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农产品的商品流通;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评价等。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指运用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信息知识的获取更加快速,渠道更多,并可以进行快速的传播和利用,对传统农业经济改造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那么就不能脱离农业经济的市场化,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信息化,而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需要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在农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这样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所以说我国农业想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

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1.实行科学的规划、分布实施信息化

首先我们要充分的对信息业在全球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信息技术,并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经济管理发展规划。而且要根据制定好的计划步步为营,逐渐实现经济管理信息化这一目标。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并进行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农业信息的收集、沟通渠道、农产品进出口、配额、库存等一个完整体系,这样有利于及时的把我最新的农业信息动态,为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2.通过发展软硬件来提高信息化经济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包括设备落后、设备不全、相关人员管理水平低和素质差、相关经费不足、农民知识落后等,这些都严重的阻碍着我国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因此,我们要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建设一支工作态度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其次,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力度,加大经费的投入,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补齐相关技术设备,这样才可以为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供良好的设备基础。最后,要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提升现代农民的素质,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实现,才能够让农民从信息化中得到切实的好处。

三、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网络体系

当前我国还很欠缺对信息系统和农业经济数据库的开发,这使得农业实践应用与农业信息产品的开发脱节现象一直存在,这导致了很难使我国的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有一个实质的提升,很难提升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的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网络体系,使得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这样才可以及时了解农业市场的需求,快速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想要实现更加科学的信息化经济管理,就必须建立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网络来实现资源的共享。

四、总结

经营管理信息化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 金融 经济管理

金融经济信息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金融经济管理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电子信息手段以及网络技术充分挖掘各种信息资源,为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从而提升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金融企业已经将它作为了日常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促进金融企业的持续发展,并为金融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信息化对金融经济管理过程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对金融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在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下,金融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类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对整个企业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把握,并挖掘企业自身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加以利用。此外,当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时,金融企业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信息化工具对整个事件进行观察与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遏制,避免事态向更加严重的趋势发展。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金融企业管理人员实现了更加宏观、全面的企业监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二)有效强化金融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各大金融企业机构纷纷在外地成立子公司,对于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必须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才能蚴迪指有效的监控。通常情况下,跨地区经营管理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管理行为,而信息化正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成为金融企业在跨地区管理过程中的不二选择。在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帮助下,企业可以将不同地区的企业甚至是部门统筹在一起,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优化了以往因地域问题而阻碍金融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问题,为金融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力。

(三)有助于金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日益加速的今天,金融企业在市场竞争力上表现的强弱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各大金融企业纷纷在市场、人才以及技术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博弈。而在信息化时代当中,是否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也就成为了各大金融企业能否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此外,金融企业若想迅速适应目前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并获得更成功的转型,那么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是企业的不二选择,只有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强化,才有资本与其它企业进行竞争,并从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金融企业对信息化经济管理方式的应用现状

(一)管理理念传统落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金融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十分落后,并没有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经营者仅仅关注企业经营效益的获取,而忽略了成本的合理控制,常常导致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出现。此外,金融企业管理者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并不重视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仍是坚持采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资源不能加以合理的分配及利用。

(二)信息管理平台落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人们对于金融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因此大多数金融企业也开始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金融经济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网络支付以及送货上门等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使客户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我国金融企业之间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使各种信息系统之间很难实现同步对接,数据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共享,因此不能确保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三)信息化建人才匮乏

我国金融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才匮乏问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通常是由其它岗位的员工兼任的,这种人力资源分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用人成本,却没有考虑到工作效率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部分金融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关注度已经逐步提升,在对内部金融产品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也应用了一些计算机信息技术,并取得了乐观的效果。但是大部分大中型规模的金融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水平上仍然比较落后,没有全面贯彻信息化建设的理念。

三、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进行金融经济管理

(一)合理分配资源

信息化对于金融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要想使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真正凸显出来,金融企业就必须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组织内部的全方位统一和协调。对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与利用,确保企业内部每个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分内工作。同时还应加强财务管理部门的建设力度,让金融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审视。

(二)构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金融企业应通过培训手段来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构建一个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帮助下对企业内部财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金融管理状态进行宏观把握。

(三)建设信息化管理团队

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决定着金融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败,因此企业必须提升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重视度,构建一批专业且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加强内部教育工作,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例如,定期在内部开展培训工作,强化企业金融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或者为内部金融管理员工举办一些专业讲座,聘请专业讲师深入企业指导员工如何利用现代化管理工具进行金融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融企业要想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金融经济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构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信息化管理队伍,从全方位提升金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灵娜.信息化管理在经济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

经营管理信息化范文6

关键词 水泥企业 精细化财务管理 盈利模式 探究

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模式从投资拉动向着内需拉动的转变,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过热有所缓解,同时对水泥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着这一局面,水泥企业不仅要在外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内部的经营管理方面也要有所加强。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于最大化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的科学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理论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来说,更强调的是对企业整体进行系统化管理,对企业运行的所有方面,包括内部职工的管理以及产品生产的各个流程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为企业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和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精细化管理不仅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也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比较科学和完善的现代管理方式。

二、水泥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新模式探究

(一)完善财务组织体系

在水泥企业中,财务组织体系呈现的特点是整个体系结构比较简单,财务管理工作有待完善,这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首先要完善财务部门的组织体系。财务部门的组织体系应该从宽度、深度两个方向上开展完善工作。在宽度上,要完善内部审计、监控、财务管理等部门的建设工作,在深度上,要加强基层财务部门与水泥企业总部之间的联系,最好是总部直接派遣相关人员与财务基层部门进行有效对接。通过扩展财务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完善财务部门的相关建设工作。同时,水泥企业还可以打破传统的法律主体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虚拟的会计主体。

(二)与水泥企业经营情况密切结合

水泥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在实行时要与企业的自身运行状况紧密结合,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相关业务比较熟识,了解比较到位。相应的,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时候还要求企业的全体员工对相应的财务理念并不陌生,比较熟识。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复杂,首先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与企业的部门领导进行充分的交流,向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灌输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理念,定期举行财务培训,通过多种方式,使企业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形成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1]

(三)建立科学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作为整个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水泥企业的良好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制定预算报告之前,财务部门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准备:一是密切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需要考虑的指标体系。二是设立预算编制的评价模式。三是建立合理科学的编制基础。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精细化模式进行转变,要将预算编制精确到季度和月度;要将预算编制方式从传统的固定单一模式转变为滚动的变化模式;要从对个体部门的单独预算转变为和全体部门相关的整体预算。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全面性。

(四)保证资金的合理调度

(1)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水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资金较为分散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总部要建立相对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在公司内部开展模拟运行,通过对实际产品的分析,统计出现阶段可以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产品项目。对于高利润的产品项目要在相应的公司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对于相关项目采用贴息贷款的方式以促进发展,而对于回报性较低的产品项目要有所控制。这样可以确保高利润率项目的资金运转充足,通过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达到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减少投入多,回报小的项目的资源消耗,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

(2)建立预算控制机制。在水泥企业的融资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财务部门要从内部实现良好的预算机制,减少资金流通不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企业要从生产、销售、采购、财务等各个部门入手,对运转的各个环节实行良好的预算控制机制。同时对于预算外的支出、采购、货款的预付等方面加强资金管理工作,避免相关的资金风险。[2]

(3)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在现在的企业发展模式中,商誉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水泥企业也要建立良好的商誉,进而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深入合作。财务部门要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良好的财务运行机制,从而在金融机构中取得信誉保障,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良好的资金保证。

(五)控制财务风险

随着我国资本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水泥企业在运行中所遇到财务风险的可能也不断加大,如果不加以重视,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危及整个企业的发展。水泥企业为了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财务部门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投资、销售、采购、保管、金融外汇等各个环节注意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同时,要加强和其他各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全体员工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健全内控体系、预警机制和监管机制。

在水泥企业投资方面要完善相关评价制度,对投资风险严格防范。在企业寻找新的外部经济增长点的时候,财务部门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投资评价制度,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科学准确的第一手数据来对投资项目进行系统评估,分析投资盈利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确保企业的良好运行。

(六)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在建立具体的评价机制的时候,可以根据业务不同加以区分,对科研、管理、销售、生产等人员分别建立不同的评价机制,运用责任成本法、BSC积分卡、QCD成本质量控制等相关量化指标进行科学评价。建立相应的研发基金用以奖励新型科研产品的开发,建立能源用度指标考核能源的使用情况,建立回款责任奖励制度来控制财务风险。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对绩效评价的要求。[3]

(七)增加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泥企业要通过对相应的财务核算平台、ERP系统等的建立,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确保财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可靠性,进而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企业自身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抓住机遇,积极地探究自身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疏漏,通过精细化管理的运用,确保企业的良好运转。在精细化管理的建设中,企业要从完善财务组织体系,密切结合经营情况,建立科学预算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调度,控制财务风险,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增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在水泥企业中的运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陈健.转型时期的企业战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