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报告

劳动实践的报告范文1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价格竞争力贸易顺差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1-012-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减少和人口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正在收敛;加上新劳动法的颁布,新一代工人要求的提高,工人的工资出现了较快上升的趋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劳动成本产生上升的压力,并削弱中国建立在低劳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中国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贸易顺差也可能会显著减少。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对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产生了什么影响?如果劳动力成本继续显著提高,它会对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比较优势都做过研究。何为(2001年)利用1990年-1999年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变化,得到结论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不断降低的,因此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不断提高的。都阳等(2009年)通过对2000年-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认为劳动报酬的增长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更快增长,因此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

在中国的比较优势方面,一般认为劳动力成本是中国比较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Harrigan和Deng(2008年)提出,中国的贸易模式受到劳动力密集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理的影响。Batra和Khan(2005年)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发现,中国和印度在国际贸易中偏重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高敬峰(2009年)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万余进出口的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15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

然而,在现有的文献中,考察劳动力成本的并没有将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直接与我国的出口竞争力联系起来,只是一般地认为,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是不断有所降低的,因此我国的出口竞争力是增强的;考察比较优势的一般也只计算了显示性比较优势,但是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是对事后结果的判断,所以只能从显示性比较优势主要还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事实来推算出,我国出口竞争力还在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上。两方面的研究都还没有把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竞争力直接联系起来,更没有将劳动力成本变化与贸易顺差的变动直接联系起来。

本文将重点研究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竞争力及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下面先简单分析一下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然后在重新估算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基础上,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与出口竞争力及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在纳入影响出口价格竞争力和贸易顺差的其他因素的基础上,作简单的计量回归分析,最后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价格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几乎是国内生产总值两倍的速度增长,由于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从1994年起出现了持续的顺差,特别是从2004年起,贸易顺差由320.9亿美元剧升至2008年的2954亿美元。在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出口产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80年以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年均增速远远超过初级产品,而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本相对密集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增长要大大快于劳动相对密集的轻纺产品等和杂项制品。

(一)中国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上述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其实反映了中国在过去30年里比较优势的变化。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我们常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判断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由巴拉萨首先提出的,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如下形式:

其中,Xij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总额,i表示不同的国家,i=1,2…m,j表示不同的产品,j=1,2…n。分子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额占i国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分母表示所有国家j商品出口额占所有国家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当RCAij>1时,说明i国j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且RCA值越大,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当RCAij1时,说明i国j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劣势,且RCA值越小,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弱。

许多学者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作了研究。在对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研究时,一般都将出口产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即SITC分类)。在一位数分类中,前5类(SITC0-4)属于初级产品,后5类(SITC5-9)为工业制成品,① 其中第6和第8类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而第5和第7类是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我们利用联合国COMTRADE商品贸易统计数据计算了2002年-2009年中国出口产品SITC中的共9类产品的RCA系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RCA系数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初级产品总体上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工业产品中一般制成品(SITC6)和杂项制品(SITC8)始终保持着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有下降的趋势;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从本世纪初以来从原来的比较劣势转变为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在迅速增强;工业产品中只有化学品(SITC5)始终处于劣势,而且这种劣势并没有好转。显然,所有这些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动都是与上述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动相一致的。

(二)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实际上也反映了一国某一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因此,显示性比较优势也常被拿来衡量一国某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前面关于我国显示性比较优势的计算可以看到,我国工业出口品总体上竞争力是强的,在劳动相对密集产品的竞争力没有显著降低的同时,资本密集产品的竞争力也在迅速提高。但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是一种事后的衡量,是结果的显示。从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来看,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价格、质量、品牌、销售、服务等多种因素。而中国出口产品总体上还是以价格竞争为主,质量、品牌、销售、服务等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还不是很强。

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以价格竞争为主,又由于过去30来年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成本是不断有所下降的,所以出口产品的价格也就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劳动力成本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劳动力的工资报酬,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30年,我国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即使剔除通货膨胀因素,还是不断有所上升的,只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更快,因此单位劳动成本并没有上升,反而不断有所下降,但是近年来这种下降的势头有所放缓或停滞。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出口低价格还能维持吗?如果出口低价格不能维持,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否会缩小乃至消失?

三、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出口及贸易顺差的影响:回归分析②

从一般逻辑上说,劳动力成本会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从而会影响到出口的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就会影响贸易差额。给定进口,如果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出口价格竞争力提高,出口增加,贸易顺差就必然增加。反过来说,给定中国目前很大的贸易顺差,如果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必然会减弱,贸易顺差也一定会有所减少的。但是,劳动力成本主要是通过影响出口产品价格来影响出口和贸易差额的,因此,我们在做回归分析时,还将汇率、出口退税等其他影响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一起考虑。

(一)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的关系

在变量选择方面,本文分别以出口(EXPORT)和贸易顺差(NX)为被解释变量,单位劳动力成本(ULC)、实际有效汇率(REER)、出口退税(T)为解释变量,分析对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影响。由于变量中存在指数形式的变量,为了数据的统一性,将所有数据变成以2000年为基年的指数形式。检验其平稳性发现,实际有效汇率是平稳序列;单位劳动力成本是一阶单整;出口、净出口、出口退税是二阶单整。在回归后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平稳的情况下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下面首先用单位劳动成本、实际有效汇率和出口退税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对出口的影响。建立模型:

LEXPORT = C(1) + C(2)*LULC + C(3)*LREER + C(4)*LT (1)

经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变量 LT与变量LULC、LREER间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LREER对LEXPORT存在弱相关性。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是减少变量或增加样本。由于样本不可能增加,因此这里用逐项回归法,逐步加入解释变量来构造方程。

将LULC和LREER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广义差分法得到以下方程(AR(1)代表误差项一阶自相关):

LEXPORT = 20.887 - 2.646 *LULC - 0.825*LREER +

(10.52 )(-7.30)(-2.59)

[AR(1)=1.25, AR(2)=-0.538] (2)

(6.06) (-2.29)

经修正后的模型,根据T统计量值可证明两个变量具有显著性,F统计量值=265.0675,方程是显著的;决定系数R=0.981486,拟合度高;DW值为1.968161,通过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平稳,且通过White检验,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从系数的符号判断,单位劳动成本和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都有负向的影响。单位劳动成本上升1%,会使出口减少2.65个百分点;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会使出口额减少0.82个百分点。

将LT作为解释变量,这里同样存在检验序列自相关问题。通过广义差分修正后,得到:

LEXPORT = 0.637 + 0.845*LT + [AR(1)=0.372] (3)

(2.85)(17.78)(2.68)

R=0.978506,F=455.2414,DW= 2.191167

根据检验结果我们看到,出口退税会促进出口额的增长。出口退税的系数是0.845,即出口退税额每增加1%,出口额会相应增长0.845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对于出口额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二)劳动力成本与贸易顺差的关系

下面以贸易顺差为被解释变量,单位劳动成本、汇率、出口退税为解释变量来做回归分析。经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变量LREER与LULC之间,以及 LT与LULC之间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与前面一样,这里也用逐项回归法,逐步加入解释变量来构造方程。

先以LULC和LREER作为解释变量,得到:

LNX = 28.555 - 3.455*LULC - 1.645 *LREER +

(4.15)(-3.32) (-1.54 )

[AR(1)=0.323 ] (4)

(1.03)

R=0.820267,调整后0.771248; F=16.73391; DW= 1.485396

我们看到,单位劳动力成本对贸易顺差的影响是很大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1%,贸易顺差会减少3.445个百分点。实际有效汇率也对贸易顺差有较大影响,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顺差会减少1.645个百分点。实际有效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比对出口额的作用大,是因为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不仅会使出口减少,还会使进口增加。

以LT作为解释变量,得到

LNX = 0.423 + 0.931*LT + [AR(1)=0.403] (5)

(0.32) (3.67) (1.58)

R=0.758625,调整后0.721491;F=20.42909,DW= 1.686504

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到,出口退税通过出口的变动影响到贸易顺差。出口退税额每增加1%,贸易顺差额会增长0.931个百分点,可见出口退税额增长会扩大贸易顺差。

四、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

我们认为,只要工资的增长不是非常快,同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是太慢,也就是只要单位劳动成本不上升或者上升较慢,中国的低劳动成本优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能够保持的。理由如下:

第一,按照我们的计算,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2008年比1980年低一半以上,以1980年为1,2008年的单位劳动成本指数只有0.45。因此,即使回复到1980年的水平,劳动成本还有55%的上升余地。如果从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过去30年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比工资增长速度快将近3个百分点,这也说明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即使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只要这个速度不大于3个百分点,中国相对低的劳动成本仍然能够维持。

第二,从出口单位价值指数来看,中国的低价格优势仍然是明显的。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上升了13%,而世界平均上升了60%,发展中国家平均也上升了55%。如果中国要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仍然有大约42个百分点的余地。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这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石油、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带动的,而中国是石油、原材料的主要进口国,中国出口的制成品价格不可能有相应那么大的上升幅度,但是出口价格还是有上升空间是毋用置疑的。

第三,上面只是从中国本身来看的,如果有其他国家,比如越南,具有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中国的出口还是会受到威胁和挑战的。但是目前看来,这种威胁和挑战还不是很严重。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韩国等,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中国了。在比中国低的国家中,印度的制造业并不发达(只占其GDP的18%③),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并不显著高于工资的增长;越南可能是一个威胁,但是越南的制成品出口2008年还只相当于中国的2.6%,总量上还不足为虑。其他与越南类似的国家可能也不是很多,短期内难以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因此总的来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得以维持,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还会具有竞争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会影响我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事实上,回归分析显示,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对出口和顺差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如果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影响到出口价格的明显上升,即使其他国家的产品不对中国出口产品构成直接竞争,只要需求对价格的弹性较大,④出口就会下降。在进口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顺差也一定会减少。

五、结论和建议

(一)基本结论

第一,中国的出口产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主要还是依靠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是资本密集的机械和运输设备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说明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在转变。但是对此我们也不能估计过高,因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中国的比较优势已真正转变了,由于中国一半以上的出口是加工出口,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是加工装配出口的,那么很可能它在中国的生产过程还是劳动相对密集的。

第二,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处于低位的。尽管出口单位价值水平有所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远慢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远慢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更慢于中国的进口单位价值,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无论是与其他国家的出口产品相比,还是与中国自己的进口产品相比,相对价格都是下降的。

第三,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劳动力成本应该对出口价格,从而对出口和贸易顺差有比较大的影响。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不断有所下降的,这并不是因为工资没有上升,而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快。这使得单位劳动成本在过去的30年间下降了一半以上。简单的回归分析也显示,劳动力成本的变动比汇率和出口退税对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影响更大。

(二)政策建议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阶段,但是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还没有丧失。在比较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变,其他优势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仍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主要法宝。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要维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并不是说不让工资上涨,而是要使工资的增长不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当然,在特定时期,为了解决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让工资有较快的增长是可以的,但是长期来看,工资的增长不应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时候,政策重点不应是抑制工资的上升,而应当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第二,如果政府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则可以在收入分配格局中,提高劳动收入的比例,降低其他要素收入的比例,使总成本不变。国家应当让市场力量决定初次分配,尽可能地抑制垄断势力的作用;而在再分配时利用政策手段改善劳动者的收入。如果政府为了缩小收入差距而提高劳动者收入,但不降低其他要素收入的比例,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必然上升。

第三,要保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一方面可以保持和提高现有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业升级,促使比较优势尽快转变。但是总体上,技术进步的重点应当放在现有产业的提升上。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当然应当有若干个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但是在总体技术水平还较低,劳动者素质还不高的情况下,提高现有产业的技术水平,培训现有劳动者的技能技艺,提高他们的素质可能是更重要、更迫切的。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产业的技术水平上去了,劳动生产率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产品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注:

①在SITC一位数分类中,SITC0为食品及食用活牲畜,SITC1是饮料和烟草,SITC2是未加工的原料(非食用、非燃料),SITC3是矿物燃料、剂及相关材料,SITC4是动物和植物油、脂肪和蜂蜡,SITC5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6是制成品(以材料划分的),SITC7是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是杂项制品,SITC9是其他未分类商品。

②这里是简单的回归分析。为了更好地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且能够考虑到动态因果关系,我们另外用VAR模型做了检验。该模型比较复杂一些,但基本结论是一致的。

③世界银行: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0, 第231页。

④由于篇幅和资料所限,我们没有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进行分析。但是一般而言,对制成品的需求弹性会大于1的。

参考文献:

1.Batra, Amita and Zeba Khan,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 Analysis for India and China”, Indian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Working Paper No. 168, 2005

2.Busse, Matthias, “Do Labour Standards Affect Comparative Advantage? Evidence for Labour-intensive Goo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 Discussion Paper, No. 0142, 2001

3.Harrigan, James and Haiyan Deng, “China's Loc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NBER Working Paper No. 13963, 2008

4.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No. 22, pp. 139-191, 1954

5.都阳、曲,“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5期,25-35页

6.冯冰,“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升级”,《中国合作经济》,2006年4期,56-57页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及其要素禀赋特征分析”,《商业经济》,2009年4期,53-59页

7.何为,“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亚太经济》,2001年3期,52-53页

8.李伟,“中国劳动成本研究――与美国、韩国、印度的比较”,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3

9.徐同道,“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7期,81-83页

10.张卫军,“中美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比较及其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9

11.张亚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探析”,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6

12.张玉倩、杨莉,“中国对外贸易中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经济论坛》,2007年14期,38-39页

劳动实践的报告范文2

一.寒假计划

自从考完一级,整个人都松懈下来了。结果考试都应付过去了。直到知道自己一级成绩,居然没过。一下子泄了气,所以想着要在下学期要好好努力,争取把一级过掉。

我知道自己的薄弱点是听力,这或许是学习外语的所有人的通病。之前也是想着每天要抽出时间练习,但因为没有计划,又没有恒心,所以到头来还是没有提高,所以过不了自己的瓶颈。

计划主要是多上一些日语网站,进行听写训练,希望自己在实践后有所提高。但贵在实施和坚持。

二.实践报告

我这次寒假的社会调查对象是xxxx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我于二月二十日走访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主要是提供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通过这家公司我了解了一些xx人力方面的有关信息。

20xx年下半年开始xx劳动力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的需工量明显萎缩,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裁员现象。20xx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退,xx的经济出现回暖,企业已经逐步走出萧条期,用工需求来势汹汹,特别是在去年金融危机时期受影响比较大的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20xx年度,xx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现场招聘洽谈会160场,其中,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出国务工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士兵等不同群体举办的大型、专场招聘活动16场。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约90.1%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中专(含职高、技校)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7.16%,其中中专(含职高、技校)的用人需求占13.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37.05%;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3.87%;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01%。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50.41%;31.39%的求职者是高中、中专(含职高、技校)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14.79%;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3.4%。

三.个人感想

这次的访问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更应该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所以这次的访问让我对xx的人力市场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打好基础。虽然假期实践很麻烦,但假期的实践不应该成为一种压力、一种负担,而是在自己的兴趣之下亲身去试、去体会实践、工作的酸甜苦辣,从而更加懂得生活,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提高与成长。

劳动实践的报告范文3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市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市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劳动实践的报告范文4

中学生 社会实践 问题 对策

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指中学生利用暑假,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获取并掌握新知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在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一、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迫于学业考试的压力和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大部分中学生只注重文化课的成绩,对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部分中学生甚至根本没有亲身参加过社会实践,只是拼凑一份实践报告,然后托关系找单位盖章,草草了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亲身参与了社会实践,但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认真地完成实践计划,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为了实践而实践,没有更多的知识追求和价值追求,一旦遇到困难就叫苦连天,遇到问题就轻言放弃。

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自从学校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到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并赋予其一定学分以后,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从交上来的“答卷”看,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从活动的内容看,学生们所从事的活动中,大多是最不具知识和技术含量的一些服务性工作或体力劳动,如:发放宣传单、宣讲、生产劳动、卫生服务等很少有发挥空间的工作,因而实践的成效仅限于参与,没有能力的多重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从活动的形式看,中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无非是一些志愿者活动,如:走进社区、街道、农村去帮助弱势群体或者参加各种志愿者组织。如果这种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年复一年地开展下去,将会不断扼杀中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兴趣,也会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再难以为继。

3.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和评价体系

评价松散、专业指导匮乏等是影响暑期社会实践吸引力的重要因素[1]。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多是由学生工作处组织,由班主任负责具体执行。但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老师们往往只做到了简单的发放和回收表格的工作,而很少给予具体的专业指导,这就使得中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缺乏系统、专业的指导。

此外,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考核也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与否、进行得如何,没有一套完整的可供检查的方法和程序,唯一的依据就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而对实践报告的考核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检查实践报告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并综合考量报告的文学功底;二是从社会认可的角度,即实践单位的评语和公章,来对实践活动的真实性和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也面临许多的现实问题: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考核,为“虚假”实践活动提供了空间;重报告而轻实践的考核,使学生容易忽视实践活动本身,而专心于编造出华丽的报告,而这些结果是与把暑期社会实践纳入中学生学业考核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二、增强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的对策

1.提高参与者对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

中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敷衍态度,一是因为对社会实践在其成长中所起的作用缺乏清晰认知,二是有的学校只是硬性摊派任务,在社会实践的整体组织、安排上没能了解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1],同时,社会层面没有给予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必要的支持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对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需要中学生、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的共同参与。

从学生层面来说,中学生应该明确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社会实践是检验所学知识、发现自身不足的主要方式,是锻炼和提高自身意志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过程,从而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从学校层面来说,组织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可以健全学校的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功能[2],因此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指导机构,落实执行方针。此外,学校还可以拓宽宣传途径,组织宣传人员创建专门的宣传平台,通过博客、QQ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以此凝聚人心、汇聚人气。

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各界要具备长远和全局眼光,不能因为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公益性事业,短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便对职位的供应和相关工作采取敷衍态度。要切实提高对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将其提升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保障社会安定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认真对待。

2.创新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机构,学校应对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创新。

一方面,采取学生自主申报与学校民主筛选相结合的机制,鼓励中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实践项目,对于学生自主申报的有意义且可行的实践项目,学校各部门和老师应予以支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放心大胆地去开展,如此,不仅能够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能够在起点上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可以将暑期实践活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而自愿组成的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如果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充分调动社团干部的积极性,利用社团比较固定的会员机制,解决组织领导和人员分配问题,而且可以把实践内容与社团宗旨相结合,使活动更具有目的性和社会意义。例如:环保社组织学生进行与环保相关的实践活动,科技社组织学生去工厂或农场进行技术学习,文艺社组织学生开展文艺演出。

3.进一步完善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考核机制

中学生实践活动的考核要告别唯实践报告是从、“虚假”实践、形式主义等问题,必须在考核中引进和强化过程考核。把暑期社会实践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可衡量的指标,比如:出勤、工作表现、团队合作、实践报告、单位反馈等,每个指标总分100分,以一定的比例计入总分。此外,在评价方法上,还可采取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学校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减少考核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暑期实践考核的准确性和公信度。

参考文献

劳动实践的报告范文5

一、劳动是每一个的必然归宿

劳动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生活在社会上首先要满足吃穿住行的需要,劳动是人获得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比较发达的今天,人们往往不再满足于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而是追求自己最高价值的实现,劳动正是实现自己价值的根本途径。但是在技术经济的背景下,劳动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劳动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就开设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这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巨大。应该说,没有劳动内容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俱佳的新人。但在目前初中的教育实践中,还是有不少缺陷的,特别是在劳动与技术课方面有明显不足。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家校双方都忽视劳动技术教育,由此带来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好逸恶劳、动手能力差、轻视体力劳动者等等。当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就会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初步的劳动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因而,陶行知说“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够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

二、打破教材局限,增强劳动实践

初中阶段的学习分为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学习两种。多少年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初中学校已经适应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但属于实践能力学习的劳动与技术课则不适合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新课程理念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不允许有原来意义上的教材出现,不允许每个学习领域都编成教材”。劳动与技术课的实践性是第一位的,要紧紧地围绕着劳动实践来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是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阵地”。第一,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初中阶段各个学科都会涉及一些手工制作,这是进行劳动实践的很好契机。比如,在数学课中会涉及很多图形,班级可以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课中引导对这些图形加以制作。物理课中,半导体、滑轮等也都可以在劳动实践课中让学生进行制作。第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校园的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比如,每周的一次的大扫除就是进行劳动实践的好机会。校园板报、班级板报也是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舞台。第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安排“周末我给父母洗脚”“周末我做家务”等活动,然后教师通过家访和课堂点评,总结相关情况,这种方式增进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也加强了家校共建合作。第四,让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报纸义卖活动、市区街道清扫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在劳动的艰辛中体验社会生活。

三、在劳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来自于实践,向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内容结合起来,运用‘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的”。第一,学生是劳动实践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劳动实践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那种参与到了劳动场面中却飘在劳动实践表层的行为是培养不出创新能力的,要谨防劳动实践中的假“实践”,要把劳动实践真正地落到实处。第二,在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教师主导的强势职业心理。通过让学生发挥不同的兴趣、性格、能力,开创创新性的学教活动。第三,教师通过及时评价,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但如果不是严重的错误,教师不适合把问题全部抖开,要给学生留下想象、发挥、革新的余地,这样可以锻炼、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第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互相配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容易培养各自的创新能力。如果是复杂性的、规模化的劳动场合,学生之间的配合、交流就更重要,老师要教育、启发学生通过默契协作,完成劳动实践任务、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总结

劳动是应该从少年时期就培养起来的思想,初中生要树立劳动观念,并培养出初步的劳动技能。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劳动实践间活动中打造初中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的根本责任与使命。增强劳动实践的具体步骤是,第一,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第二,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校园的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第三,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 第四,让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体地位,发挥不同的兴趣、性格、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J].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29.

[2]刘天成.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资源规范研究课题研究报告[EB/OL].2008-12-22 [2013-07-01].

劳动实践的报告范文6

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期盼许久的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过去了。记得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曾说过:“法乃善与正义之科学。”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中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1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步入高中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高中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我在一个亲戚开的电脑配件柜台帮忙卖货,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对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电脑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缺少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2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许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践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许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许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3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中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于是,在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寒假,我们九(2)班的集体团员们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在社区里清扫垃圾,发送宣传单,希望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能增强人们的一点环保意识。天早早的,我们几个团员就集合到了一起。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我们一边捡街道上的垃圾,一边给路人发自己印的宣传单,虽然有些行人接过宣传单之后就丢在了地上,但是我们毫不气馁,把它们一张张的捡起来,然后追上丢弃它的行人,告诉他们说:“这是有关环保的宣传单,希望您能认真地看一下,为保护环境献一份力,谢谢!”听了我们的话后,他们都欣然接受了。这是我们倍感信心,更加努力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举动迎来了许多行人们的赞扬。就比如说,我们在街道上捡垃圾时,道路的清洁工人看见我们在帮他们的忙,就微笑的直夸我们懂事,说我们是学校里的榜样。听了他们的赞扬,团员们就有了动力,继续埋头苦干。

很快,天就黑了下来。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就结束了。在大家的欢笑声中,我们宣告这次活动圆满完成。从这次活动中,我也懂得了许多。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4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期盼许久的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过去了。记得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曾说过:“法乃善与正义之科学。”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未承担过什么重要的工作,但却也坚守本职,勤于学习,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与做人的道理。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实践,不仅锻炼着我们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磨练成才。

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5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在小学就开始有独立消费的行为,到了中学时代,他们一般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花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例如购买衣物:饰品、音像制品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上网交友娱乐等方面,虽然高消费的学生并不多,但是有关专家认为,十几岁的中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人迹关系”的影响下,难免会模仿。因此,良好的消费观念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今,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其父母一代已完全不同,大部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的高消费生活越来越严重。再者,由于目前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极大的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受委屈”,又随着家庭观念的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见,鼓励子女发展自身能力。因此,中学生在诸多的影响下消费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但是对父母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

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

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

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4、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