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科学与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科学与技术范文1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小詹姆斯·h·唐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 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 是由发端于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11 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体(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 1924,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管理科学与技术范文2
一、机遇的本质
尽管人们都在谈论“机遇”,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个概念并没有统一定义。为了便于探讨机遇问题,我先冒昧地对这个概念谈点个人见解。
我认为,机遇是某些行为主体不需要投入却能够从某个偶然事件中发掘价值的某个时段。根据这个定义,机遇具有以下属性:一是时段性。机遇是一个时段。这个时段可能较长,也可能较短。二是事件性。在这个时段中发生的是一件事。要区别事与物。要克服重物轻事的思想。三是偶然性。发生的这件事是偶然的,是当事者事先不知道的。四是价值性。这件偶然发生的事具有价值,而这个价值是潜在的,需要当事者发掘。五是相对性。能够从某个偶然事件中发掘价值是相对于某些行为主体而言的。一些行为主体能够从这个偶然事件中发掘出价值来,另一些行为主体却不能。六是免投性。这个被发掘的价值不需要当事者任何投入,需要当事者投入的只是发掘工作本身。上述六个属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属性都不能称其为“机遇”。
二、机遇的意义
机遇对企业经营、管理、竞争、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机遇是由企业本性决定的。每一个企业都在追求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而机遇恰好符合这一追求。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某个时段发生的某个偶然事件对某些企业具有潜在价值,而获得这个潜在价值不需要任何投入。油田对石油企业具有潜在价值,但开采油田需要购买开采权;土地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潜在价值,但在这块土地上盖房子需要支付多项费用。各类企业可以利用在各个时段发生的各种偶然事件做各种提高经济效益的事,却不需要为这些偶然事件的形成埋单。机遇是偶然遇到的有利时机,而不是特意花钱买来的有利时机,对这种不需要投入就能获利的宝贵时机为什么不重视呢?重视机遇是智慧的表现,轻视机遇是愚蠢的反映。
三、机遇的种类
根据偶然事件对企业的作用划分,企业机遇可分为产品开发机遇、技术开发机遇、人才开发机遇、产品销售机遇、原材料采购机遇、融资机遇、公关机遇等;根据偶然事件的性质划分,企业机遇可分为经济机遇、政治机遇、文化机遇、社会机遇、战争机遇等;根据偶然事件发生的时间划分,企业机遇可分为长期机遇、短期机遇等;根据偶然事件发生的空间划分,企业机遇可分为区域性机遇、国家性机遇、世界性机遇等;根据偶然事件发生的强度划分,企业机遇可分为重大机遇、一般机遇等;根据偶然事件与企业的关联程度划分,企业机遇可分为直接机遇、间接机遇等;根据偶然事件的显露程度划分,企业机遇可分为显性机遇、隐性机遇等;根据偶然事件对企业的影响范围,企业机遇可分为个性机遇、共性机遇等;根据当事者对偶然事件信息的掌握程度划分,企业机遇可分为已知机遇、未知机遇等。还可以根据其它标准对企业机遇进行划分。
四、机遇的发现
有些企业重视机遇却不善于发现机遇,发现不了机遇也就不能利用机遇。为了更多地发现机遇,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全面地认识机遇。通过上述划分可以看出企业机遇有许多种类。只有全面地认识机遇才能全面地发现机遇,不然的话只能顾此失彼。二要加强对机遇的分析。许多机遇都不是感性的东西,只有通过理性分析才能发现。三要克服狭隘的机遇意识。每个人对机遇都存在一些狭隘观念,例如有些人只重视产品销售机遇,有些人只重视经济机遇,有些人只重视长期机遇,有些人只重视国家性机遇,有些人只重视重大机遇,有些人只重视直接机遇,如果存在这些狭隘意识就难以发现其它机遇。四要加强情报工作。有些事件是被事件的主导者隐蔽起来的,这就需要有关企业加强情报工作,情报工作不过硬,就发现不了隐性机遇。五要克服自满情绪。不少企业经常陶醉于已知机遇,而这一部分机遇往往是通过偶然渠道知道的。满招损,谦受益。只要系统加强机遇信息搜集工作,就能获得许多新的机遇信息。
五、机遇与机会主义
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既要重视机遇,又不要搞机会主义。什么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是过分重视机遇或盲目利用机遇的观念意识。企业机会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
管理科学与技术范文3
关键词:数学;教学;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10-01
一个成功的班,老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不等同于其它的艺术家;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具有情感和自我意识的人:是能给社会带来财富和价值的人,也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不奢求成为什么艺术家,只希望成为一个合格的"匠人".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中的班级管理呢?
一、制定课堂纪律并严格执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课堂纪律就是数学教师班级管理的法定。数学教师在接手新班级,为学生上第一节课时,一定要为学生制订好上课纪律(可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来制订,也可以由教师制订),制订出来的纪律必须是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能遵守,也能做到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违反了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否则,虽然有纪律,但因执行力度差,学生就会淡化课堂纪律,这将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师的威信与对学生的管理。
二、用生动的教学吸引学生,以情育人
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最终体现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教师授课,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用生动的教学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要通过精心的备课与组织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吸引学生参与。同时,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做人的道理。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能否取得成功,跟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觉得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努力。
1、准确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逻辑地进行推理,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2、简约性
简约性是指教师语言言简意赅,也就是说,以极其精炼的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容。而在我们平时的课堂语言中,做得最不够的就是语言的 “简约性”。
主要表现:所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够明确;提问的次数过于频繁;对学生的“关爱”过多。
3、启发性
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启发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为由“生疑”到“解疑”的过程,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精选带有重点、关键,学生感到困惑、易错的地方,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去启发。这时,教师应注意开导学生的思路,切不可越俎代庖,先把结论交给学生;应鼓励学生见难解疑,思索争辩,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时,教师要抓在关节处,要善于“引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活跃思想、开拓思路及发展思维的目的。此外,语言的启发性还包括 “以情感人”。在课堂中,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只有真挚的感情、和谐的语言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
4、趣味性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剂。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5、激励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老师的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
三、和班主任一起做好学困生的教育管理
数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上的最大难处在于:班上一部分学困生,他们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得较好,一到数学教师上课时,就开始发难,上课不听讲,甚至讲话、逗闹,影响课堂纪律,影响数学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也严重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管理。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与班主任进行配合。如发现个别学困学不服管理甚至有顶撞现象时,要注意处理的艺术,不要在课堂上将师生矛盾激化,可在课后与班主任一起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数学教师要从学科的角度,关爱学困生,辅导学困生,让学困生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在学习上感受到乐趣。
管理科学与技术范文4
论文摘要:理工科大学生是参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普遍缺乏科技技术观的素养,重视并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高效、系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更是迫在眉睫。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本质、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理论,对技术实践活动起着科学指导的作用。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自然灾难、战争危害、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也给人类造成巨大了的损失,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反思,并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将这些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事实上科学技术只是中介性的客体,而人类才是主体,科学技术能否为人类造福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它。理工科大学生是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对科技健康、科学、有序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迫在眉睫。
1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现状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观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不断反思,已逐步认识到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首先,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趋使初等教育重心偏向于社会关注的升学率,只强调学生智力发展,造成高校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德育工作中,进而无暇顾及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其次,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还属一片空白。无论是从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层面,还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说,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都未被列上日程,而只是到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才有所涉及。
2科学技术观的重要性
21正视科学技术观对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层次意义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和破坏,正常生态系统被打破,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恶化,人类自身繁衍受到威胁等种种问题。科学技术的工具性特征是靠人的意志介入生态过程,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目标和人对自然的态度,所以我们要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只有通过完善人类自身,确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并依靠科学、合理的社会体制,促进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22正视科学技术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
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行动则会成功;反之则会失败。科学技术观不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是对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性引导,能预见科技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活动方案,因而对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体制尚不健全,文化差异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应用的二重性,用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正视科学技术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我国GDP迅猛增长的背后是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还不是很大,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科学技术观就成了指导科技发展的根本。
3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
31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科学技术观的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传播科学理论知识的重任,不仅能为理工科大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不断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力,从而引导其深刻理解科学技术观的内涵,帮助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使其在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科技、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关系。
311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内容。增加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内容,并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课堂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
31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能光靠简单刻板的说教,还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采用理工科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主题讨论,以及实践调研等方式,使教学方式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32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是科学技术观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可以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不断精炼、升华,上升到更为理性的层面,进而形成科学、系统、完整的理念。
321构建具有浓厚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要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让理工科大学生有组织可依靠、有活动可参与、有平台可展现,有更多深化理论机会的平台。
322增加与科学技术观教育内容相关的活动,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我们既要对不同阶段、层次的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以科学技术观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以保证基本的教育效果,也要开展集科学性、专业性、思想性、多样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满足不同专业的理工科大学生的活动需求,进一步提高活动成效。
33利用德育优势,深化科学技术观教育
德育是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基础,与科学技术观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对科学技术观教育起到引领和提升作用。德育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科学技术观教育则有助于推动道德观念变革和新道德规范的形成。德育不仅能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平台,还能改变人们盲目应用科学技术,只求私利而忽视社会基本道德原则和人类社会总体长远利益的错误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
331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要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不断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332充分利用德育载体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我们要在德育所提供的良好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之上,发挥德育优势,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环境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等主题教育,并使科学技术观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4发挥辅导员教育功能,科学技术观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直接影响着理工科大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决定着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341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我们要狠抓辅导员选聘、培训、管理、考核,以建设一支素质过硬队伍,从而帮助辅导员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保证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342开展针对性的主题教育。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和科学技术观教育的要求,发挥辅导员独特的工作优势,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林慧岳.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观教育[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03)
管理科学与技术范文5
关键词:科学;伦理;关系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朝阳正冉冉升起,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注可谓前所未有。互联网、克隆羊、人类基因图谱等,都提出了科技与伦理相互关系的一些尖锐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
1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
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
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2 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人类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包括道德进步在内的文明发展的伟大动力,必须以科学的“真”,促进道德的“善”,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伦理道德领域。在任何时代,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必然导致人类实践领域的拓展。科技进步对伦理道德领域的扩展,其具体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从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统治科学到文艺复兴,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中世纪的宗教道德受到严重冲击,从而促进了人类道德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的伦理观念的形成。另外,科学技术活动对个人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科学家萨顿所说“:科学是人类精神的最佳清洁剂,它摒弃一切宗教,唯取最高的信仰。”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智慧和知识是构成道德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提出知识就是道德。德国现代物理学家包生尔认为,科学知识是构成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他认为一个时代对知识的评价可以用作衡量时代精神的标准。由此可见,科学与道德有着较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道德,从原始人到现代人,在伦理道德上不知进步了多少,难怪近代伦理学家们对那种知识使人类退化的观点提出了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知识有利于陶冶人的品性,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生活幸福。
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动了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道德主体的全面发展和道德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使道德主体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道德主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客观上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现代化的条件下,劳动者不再以体力和经验为基础,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②科技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道德主体的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有关研究表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科学文化水平存在函数关系,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民主意识越强。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此外,随着系统科学等新兴科学的兴起,系统思维等现代思维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自然也增强了其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③促进道德主体个性全面发展。一方面,科技的现代化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应用也提高了道德主体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并为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社会行为,承担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科技一旦不被正确地使用,必将产生恶劣的影响。科技发展必须重视伦理规范,以弘扬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负面影响,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从这一点来说,科技发展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一切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科技活动必将遭到人们的异议、反对,被送上道德法庭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科技活动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活动,存在着可能的或潜在的风险,也需要伦理规范,以预防不良后果或灾难的发生。如克隆人问题、基因工程、基因组遗传信息的应用和隐私权问题、基因歧视问题、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问题、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农作物问题、遗传资源和多样性保护问题,以及基因武器问题等等,不一而足。它们涉及到人类个体安全和国家安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不可小视。试想,如果克隆人的科技活动允许自由进行的话,许多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人伦关系混乱,性别比例失调,希特勒优生理论沉渣泛起,所以应该禁止。又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打破种属之间的遗传屏障,很容易在试管中进行各种遗传重组,制造出可能的“怪物”,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或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此类工作不仅需要伦理规范,还要制订一些专门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其行为,使其负面影响减小至最低程度。基因武器是近来报刊上经常谈论的话题。根据不同种族基因组多样性特点,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有可能设计、研制出针对某一种族的基因武器,从而对某一种族和国家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和巨大的威胁。对此,应达成国际性的伦理宣言和协议,反对和禁止此类科技活动。
3 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与科技手段的关系,两者的关系中,人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科学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人有能力支配科技手段从自然中不断获得自由,与此同时,他也需要尊重工具系统的规律和性能,服从工具操作要求。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人从自然中获得自由是基于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那么人对科技工具的服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工具系统是以人工装置的方式体现了自然规律。工具技术对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压抑,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单方面地发展科学技术,并不能使人一定得到幸福和满足。要缓解和减轻科技手段对人的控制和压抑程度,必须需要伦理道德的关怀。伦理道德表征的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作为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人文精神力求发现那些使人成为人或规定人之为人的东西,要穷根究底地追溯人何以作为人存在、人何以会具有那些属人的东西。作为一种主体尺度,伦理道德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历史积淀和集中表现,它是人作为主体的一切活动的内在根据。它内蕴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维护人的地位和权利、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体征了人类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是人的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所以科学技术是否运用得当,是否合理,这是科学技术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问题。所以,为保证科学技术的合理、正当运用,应该用伦理道德来协调其发展,使其发挥对科技的导向与规范作用,让科技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李宏英.正确认识和处理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j].山西科技,2009,(3).
[2]岳磊,蒋富强.略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j].科学之友,2008,(12).
[3]曹惠芳.科技行为的伦理思考[j].沧桑,2010,(1).
管理科学与技术范文6
[关键词] 塔罗科血橙 栽培与管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83-01
血橙是橙的变种植物之一,最早出现在1850年左右的欧洲大陆。该品种从塔罗科血橙珠心系后代中选育而成。其树长势强健,枝干遒劲,叶肥刺多,抑制和缓和树势后保持强劲的丰产和稳产势头。成熟时果皮及果肉血红色,外观之美符合中国人喜庆日子喜欢红色的习惯,再加上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浓甜,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12%-13%,果大无核,营养丰富,极宜鲜食,具有抗氧化,能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和抑制癌症发生等突出作用,具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地处四川东南浅丘地带的资中,以其富含钙质的土壤和光照较为充足的天然区位优势,于1992年从意大利引进特优晚熟甜橙良种塔罗科血橙,目前已成集约化和产业化规模经营,为农民的增收和农业大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大有作为的模式。
作为长期工作在塔罗科血橙的栽培与管理一线的笔者,对其管理有诸多感悟和思考。现将其栽种及管理技术解说于下:
一、园地的选择与管理
应该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结构良好且呈微酸性的土壤。对达不到此要求的园地,可种植紫花苜蓿、箭舌豌豆等豆科作物或禾本科牧草,适时刈割翻理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还可在园内或果园周边种植“蜜源”和苏麻、百花草等桥梁植物,招引天敌栖息,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可采取施用有机肥和牲畜肥等方式培肥土壤,于种植前和种植后的近两年时间改良土壤状况。塔罗科血橙长势旺健,不宜采用强势砧做砧木。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上,一般应该栽植用枳做砧木,在紫色石骨子地宜用资阳香橙、枳橙、枸头橙做砧木。高接换种树可间以温州蜜柑、甜橙做中间砧,强化其亲和性。
二、苗势和植株间距管理
苗木的健壮度,往往决定着挂果的数量与质量,需要特别重视。应该选用无毒容器苗,根系发达的一年生苗,以“一干三枝分”为标准,保证定植后不出现缓苗期,提高成活率。同时,植株间距关系植株的营养、水分和阳光的充足度,必须科学而规范。无病毒苗的选用和适时定植,符合规则的株距确认,丰产稳产的年限比和常规苗长把握,保证果质与果量。
三、 以段定型的整形管理
按不同的树龄,管理树形,是塔罗科血橙栽培与管理的关键一环,需要务必做好。
1.幼树段树型管理。在主干离地面30厘米阶段,要保留3到4茎主枝,自此以后任其枝梢自由生长;对3年内树龄橙树,应以吊拉枝为主,没有延长枝则不随意短截,即便修剪也应轻剪疏剪为宜。
2.初果树段树型管理。应该继续吊拉枝法管理树枝,达到强化开花结果的功效。对强势植株,可对强旺枝梢予以疏除,对中庸枝、弱枝和内膛枝予以保留,对夏梢予以抹除或在25厘米左右长处断梢,保证秋梢早发;另一方面,对晚秋梢严加控制,以培养优良结果母枝,促进增产丰收。
3.结果树段树型管理。对进入盛果期的果树,应尽量保持树体生长与平衡的结果:枯枝的疏除,病虫枝的修复,影响树形、光照的强旺枝和枝组的修整,都应该进入管理范畴,尽力保留弱枝、短枝、内膛枝和无叶枝,以促进弱枝结果为管理目标。
四、花期的促成与管理
由于树体生长势强,营养生长旺盛,任其自然生长较难成花挂果,因此,应该宜采取以下具体操作措施促进成花比例和效果。
1.拉、吊并举,促进斜枝生长。枝干生长过旺过直,不利挂果,旁枝斜丫,花果大发。因此,对生长过直过旺的枝条,应在9到10月采取拉、吊并举奋斗措施,促使枝条斜生甚至水平生长,利于发花顺利。
2.干湿适度,保证树木生长。到了每年10月,务必保持园内土壤干湿适度,可开沟排水,也可用薄膜覆盖树盘,是树木不受湿度不当的影响。
3.强制干预,促进挂花充分。每到10月11月,都应对树冠喷施一至二次生长剂,促进枝叶生长,保证挂花充分。为了促成挂花良好充分,可对长势特别强旺的植株的主枝或副主枝采取强制环割的手法,阻碍期生长旺势。当然,环割手法和强度一定要拿捏得当,以实施后后一月到两月内枝梢叶片微黄为度,不宜过重,以免造成植株的损伤。
五、花、果的疏密管理
花果疏密度,对花势和果势起着重要作用。对挂花量特多或长势较弱、花量较多植株,都应进行疏花管理。在花蕾长到火柴头大小时,要行疏花管理,可按照“先穗后蕾、先无叶花后有叶花”的程序进行。在植株第二次生理落果煞尾之后,应该行疏果管理,对病虫、畸形、密生、花斑和特大、特小果,都要疏除。
六、 果实生长期的肥水管理
适度的养料和水分,影响果实口感和质地,需科学管理。
1.适时施肥。对3年内未结果的幼树,按常规管理即可,在夏季适度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根外追肥,同时依据病虫害规律防治喷施。
2.防止旱涝。对植株的水分管理,重在“旱时抗旱,涝时防涝”,夏季伏旱,及时灌水;秋季控水,防涝促花;挂果控水,促进口感。
七、防裂果与落果管理
裂果影响果质,无序落果影响果产,这两项管理应该抓紧抓好。干旱及时灌水,保湿土质,必要时还应该通过喷施防裂剂和叶面肥防裂果:七月中下旬,可用绿赛特喷施幼果,每隔半月喷一次,喷二到三次。可用高钙氮肥300倍液、绿旺钾1000倍液等喷,每隔半月喷施1次,喷3到4次,以防止裂果成量出现。冬季低温,易落果,宜从秋末冬初开始行落果管理,每隔半月左右,用相关溶液喷施保果,防批量落果
总之,研究塔罗科血橙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指导广大果农搞好研究塔罗科血橙的栽培与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资料
[1]塔罗科血橙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沈兆敏.科学种养.2012.12.
[2]血橙的特点.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