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范文1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
一、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尤其是高校,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更加普遍。但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潜在的威胁,特别容易被不发分子或居心叵测发人利用,盗取重要的个人信息和相关资料,造成巨大的信息和财产的损失,因此,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今许多高校都特别依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学生和老师的信息,甚至学校机密的资料都会保存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但却很少有高校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安全性检测,来确保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密性。
二、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的现状
2.1重要信息和数据的丢失
由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有许多信息无法被计算机信息系统识别,同时也存在有不法软件可以越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防火墙,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漏洞来窃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和数据。除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自身的劣势导致重要信息丢失,在对信息和数据的拷贝、传输和整理过程中也容易引起重要信息的丢失。比如,用移动硬盘或U盘等设备拷贝数据的过程中,很容易泄露甚至销毁一些重要的信息,这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2不良信息的广泛传播
目前我国关于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因此,大量的违法信息可以钻法律的空子来进行非法活动,对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破坏,甚至窃取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或者学校的相关重要资料,并在网上进行大肆的宣传和传播。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有利于不良分子躲避法律责任,严重威胁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2.3计算机病毒的广泛传播
我国目前网络安全性的最大威胁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广泛传播,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的程序,能够在网络空间中肆意传播和扩散。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经常会进行信息数据的整理,一不小心就会受到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导致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紊乱,信息数据被篡改甚至丢失。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性较大,一旦受到损坏很难恢复。因此,是提高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的最大难题之一。
三、提高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的措施
1、合理安排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配置;2、在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运用身份认证技术;3、在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安装防毒软件与防火墙;4、及时进行信息的备份与恢复。提高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首先要增强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的意识,合理安排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源配置。优化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源配置是确保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安排和制定科学性的、合理性的计算机资源配置,可以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此外,还可以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节省不少时间,从而避免出现数据丢失和盗用的现象,确保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运用身份认证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运行,避免计算机系统被黑客和木马入侵。目前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输入规定的口令,通过计算机口令进行验证是最简单的一种身份认证技术。只有输对了口令,才能够进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包括指纹识别和脸部识别等方式进行身份认证,这些身份认证的方式要比普通的口令认证的安全性更高。在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可以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一种更加主动的方式拦截病毒,防止病毒入侵和破坏信息管理系统。除了对病毒进行实时的监控外,还可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作出反应和进行恢复重要信息不会随意散播到外界网络。对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备份十分重要。通过备份相关信息和资料,可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出现故障时仍保持数据的完整性,能够有效的避免数据的丢失。通常可以使用光盘、U盘或者移动硬板等进行备份。对于信息的备份做好天天进行,但如果不能够每天都进行备份,可以每周进行备份。为了避免数据的丢失,可以定期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恢复,也可以有效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提高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
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范文2
关键词:油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设计;方案
在油田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根据油田进行生产的多样化特征,结合实际的需求进行分析,实施相关的系统设计。在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开发,集成使用的详细思路,充分的依照企业制定的标注进行。在设计该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之后的可持续建设性进行全面的思考。
一、系统详细的设计流程
(一)数据采集系统
对油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首先要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设计,从而使系统当中使用的数据能够非常准确。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是对油田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进行的全面数据采集,对原油开采的数据,集输的数据、油气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都要进行系统的采集。数据采集工作,是系统基础的原始数据来源,是构建系统的基础。利用对目前已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将数据在采集过程中的精准性以及时效性进行提升,逐步缩减认为对数据进行的加工处理。
(二)系统功能的设计
系统所具有的功能要实现管理系统对原油开采、集输、油气处理过程的管理等油田管理人员能够非常具体并且直观的对原油开采、集输、油气处理过程情况进行了解[1]。而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便是要对具体的原油资源进行有效数据库的创建,同时对数据中信息实有序的管理。
该系统一共包含了三个模块,具体分为:原油开采管理模块、原油集输管理模块、油气处理管理模块,其中不同的管理模块具备不同的功能:
(1)原油开采管理模块。该模块具备的功能应用软件进行相关开采信息的查询,管理员利用该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新和增加、删除以及修改等等。
(2)原油集输管理模块。该模块的设计可以有效对原油集输的信息进行查询。包括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3)油气处理管理模块。该模块的设计可对油气处理的具体事项信息进行查询,包括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二、功能模块的具体应用与设计方案的详细分析
(一)模块登陆的应用与设计
对于这一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保障合法的使用者才能进入到该系统,可以通过身份证件对使用者进行身份验证。在实际进行登录的过程中,该模块会将数据库当中的清单进行调用,在核好正确的密码之后,便可成功登录[2]。这一模块限制了系统进行尝试登录的次数,禁止使用者进行没有限制的尝试登录。在该系统当中,用户连续三次登录失败之后,系统便会对其进行限制,当密码输入有误,系统会给予相应的提示。
(二)管理数据模块的应用与设计
该数据模块主要是对原油开采、集输、油气处理过程的生产过程管理的信息进行制定。
(1)原油开采管理模块:该模块为整个油田开采的详细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管理。
(2)原油集输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为原油集输制定具体的计划,对其实施具体的管理。
(3)油气处理管理模块:该模块为油气处理的整个过程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以便对实际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
(三)管理存储模块的应用与设计
该模块的设计可以查询、添加、修改以及删除。在查询可以输入有效的条件便可以进行查询。在添加功能中,对管理的信息进行添加,确认信息,之后便可完成信息的添加。在修改的功能中,对管理进行修改,确认信息,之后便可以完成对信息的修改。在删除的模块中,删除不需要的信息,之后确认信息,便完成了对商品的删除。
三、系统运行环境的具体要求
系统在实际的性能需求上,其数据要有非常强的精确度。在数据库当中,详细的单价、金额应用的具体浮点数一定要保留到小数点之后的两位。在使用性能方面,该系统软件可以在Windows2000以上的系统运行。同时,在系统进行运行的需求中,关于用户的应用界面,系统所应用的为Boland Delphi6进行详细的设计,其界面应用Windows窗口。在硬件的接口方面,系统的详细运行要求为:内存至少要再2G以上、硬盘要在500GB以上。对于软件接口。数据库服务器应用SQL Server2012以上。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有效提升了实际的工作效率,为油田的日常开发工作、生产管理相关工作等提供了非常高效便捷的帮助。这一系统的设计应用了非常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集成应用,在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突破创新和改进,使该系统在真实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推广价值,帮助企业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管理;现代通信;网络信息;应用;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计算机犯罪以及窃密活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社会问题。网络安全在现代通信中的安全是指完整性、可利用性与网络布局和介质传输有关的管理技术和通信应用的有机集合。总的来讲,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了网络中所存储和传送的信息的安全,最终保证了现代通信的安全。
一、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在现代通信中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一般是指利用网络管理和控制与其他技术相关的措施来维护整个网络环境的完整性、安全性与使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加强其保密性。现在,我们将要对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做出两个方面的定义,也涉及两个层次的问题,层次方面,首先是物理层面的安全问题,主要指相关部分的设备系统运行及设施,让它们不至于受到物理性的损坏与数据丢失;另外一个层面即逻辑层面要完整、安全、保密性强。现在,我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障与说明都需要从这样两个层面注意把握与控制。如果从信息安全的本质上来看,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际上是最关键的就是网络上的信息数据的安全,那么从广义上讲,涉及任何网络信息安全的保密性的理论与技术都属于网络安全应该深入研究的领域与范畴;可通常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更多人会考虑的是网络系统软件、硬件和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安全,认为只要保证这些方面的不会受到恶意的破坏、泄漏或更改就是安全的、可控的。
二、计算机管理在现代通信中的安全隐患
(一)操作人员缺乏基础安全意识。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网络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工作、娱乐或学习方面,不会更深入的学习与关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缺乏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常识,也不注意保护与防护,或者一些基础的保护力度很小,无法应对复杂情况下的网络事件与不安全因素。除此之外,我们时常使用的一些网络软件的提供者或网络运营商只关注网络营销的效应,不关注网络安全的配套与管理,此时的安全措施形同虚设,很难在实际环境中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二)缺乏制度化的防范体制。我国防范体制构建与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与国家现行的部分法律法规很难适应于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方面体现在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网络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缺乏信息安全体制,没有任何制度与方法来配套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这种情况非常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让他们有机可乘,结果会对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基于这一点,企业应该反思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体制问题,健全与完善这一弱点,防患于未燃,彻底规避网络安全中的不稳定因素。
(三)评估体系有待补充。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一般来看,应该制定基础的黑客防范体系作为安全评估的有效方法,用这种方法评估现有安全系数,或是帮助企业对已有的平台进行完善,用一套科学详细的分析与说明,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如果加强评估体系的建设,开发出更好的技术,就能够在经济与技术上双方面受益。
(四)软件核心技术的缺失。我国在自主技术研发方面起步较晚,尤其是网络运行环境的条件下,目前的安全漏洞有以下几个方面最值得注意:CPU芯片技术、SQL数据库防护、网关及软件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这些主要技术通常我们是依赖于成熟的进口产品或技术支持,这种方式使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指导大幅拉低,存在严重的隐患,容易造成损失。要认识到这个问题,了解我国在这方面的弱点与被动,加强技术的创新。
三、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的配套
(一)接收电子邮件
电邮会为企业带来很多安全漏洞,收到未知邮件应直接删除或进行杀毒处理。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将更新病毒库发给员工,作为强制政策,要求员工更期升级以保证未来计算机安全。
(二)安全漏洞防范
要懂得防范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如通过社交手段套取,也能使得企业放松,容易受到恶性攻击。这其中没有受到正规培训或对工作不满的员工,更有可能会把企业的独家信息或敏感材料泄露给竞争对手,所以对资料有人要严格把关。
(三)密码设置
密码是通常是绝大部份企业的重要弱点,人们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会共享或选择简单的密码。密码也不够复杂,非常容易被别人猜测并且用来获得重要资料。其实,网络安全的弱点就还在于不是只有使用者有密码,如果态度不够谨慎,只要稍微加以询便可让他们无意中泄露出来,如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包装一下,轻易就能把员工的密码拿到手。
(三)网络的维护
在网络使用中,应建立网络使用规范,员工要了解公司关于网络中通信安全的规定。同时还要提高IT人员设定与监视网络安全方案的效率。
(四)安全防护机制
企业要决定由谁负责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人事部也应给新员工培训,以书面形式告知公司政策,员工同意后,要签名确认自己了解并愿意遵守公司相关规定。另外,网络管理人员应建构通信安全防护机制,成立紧急救援小组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漏洞,并与人事部门紧密合作,将可疑的情况上报。
四、计算机安全管理在通信中的应用
(一)加强攻击和入侵应急处理流程和灾难恢复方法。主要方法是配备必要的安全产品,例如网络扫描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实时网络监控和分析,及时找到攻击对象采取响应的措施,并利用备份系统和应急预案以备紧急情况下恢复系统。
(二)加强开放的网络服务方法。Internet 安全策略是既利用广泛、快捷的网络信息资源,又保护自己不遭受外部攻击。主要方法是注重接入技术,利用防火墙来构建坚固的大门,同时对 Web 服务和 FTP 服务采取积极审查的态度,更要强化内部网络用户的责任感和守约,必要时还要增加一些审计的手段。
(三)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要加强。要想实现实时过滤的功能,就要安装病毒防火墙功能。把网络服务器中的一些文件进行不断监测与频繁扫描,甚至在工作站上加装防病毒卡,必要时设置网络目与文件的访问权控制权限。同时,也可以限制一些由服务器才能有权限执行的文件。
(四)传播途径的切断。一定要注意查杀硬盘或U盘的程序与病毒,不要接受网络推送的不明网页,对已经感染的硬盘与U盘要实时格式化或杀毒,切断一切不安全的传播途径。
(五)网络访问控制权授予。要想加强防范与保护网络安全,控制其访问权也是重要的方法与策略。这种方法可以让网络资源得到净化,不给非法资源可乘之机,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核心策略之一。这种控制权的授予方式涉及技术广泛,通常包括了入网控制权限、目录控制权及网络控制权等各种权限。
(六)密码技术的应用。密码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这种技术手段为网络信息安全给予了重要保证。目前密码技术集中在单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方法、密钥管理方法、古典密码方法等,这些方法中,身份认证与数字签名方法是目前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
(七)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要想保障网络信息安全,首先应该提高用户与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质,对重要信息严格保密,做好数据的备份与检查。
五、结束语
网络安全的要求就是要在网络通信的基础上保证信息的隐秘性、完整性、应用性、真实性。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不断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与此同时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计算机管理安全。(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范文4
[摘 要] 根据公司实际生产业务需要,遵循公司计量管理标准,开发实现了计量数据管理、计量监控管理、计量设备管理、计量衡器管理等四大功能模块,实现了公司物料计量、能源计量、计量器具/仪表检定、衡器管理等计量业务全覆盖,满足操作、运行、管理各层面业务需求,实现计量业务“横到边、纵到底”的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 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重要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44
[中图分类号] G271;R19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083- 02
0 引 言
在现代人的工作中,人事档案是与每个职工息息相关的。工作单位可以根据人事档案为不同的职工缴纳保险;进行职务与工资调整;为流动人员提供一定身份证明;为职工申报职称;确定职工的退休年龄;出具一些相关证明等等。综上所诉,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对每个单位有重要意义的。
1 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今存在的不足
1.1 缺乏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目前疾控机构意识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真正意义,认为档案管理供工作就是一份保管工作,并不是单位的重要工作,认为只要能做到不丢失、可以查到就可以,平时更没有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过安排与研究,相关人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也找不到具体的解决人员,长期存在这种问题,是无法保证档案工作的良好进行的。
1.2 缺乏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手段
现在大多数疾控机构中干部人事的档案管理方式是“看堆式”方式,即传统纸质记录方式,通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书写记录,这样的记录方式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没有准确率,且书写的纸质文件资料在阳光照射与多次翻阅的情况下,会使档案资料褪色或是损坏,使档案无法保持完好。现在已经有些疾控机构开始使用网络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但是并不专业,没有独立的管理系统,没有意识到网络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时代在进步,管理方式也要改革,现在这种守旧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疾控系统的工作需要了。
1.3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模式
好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是做好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但是现在大多数疾控系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模式混乱,例如人事档案信息不全、记录格式不统一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给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1.4 缺乏足够的经费与硬件设施
现在大多数疾控系统的硬件措施不规范,有的没有自己的档案室,有的设备不齐全,这些问题就会导致一些文件材料被虫蛀,甚至发霉,这样不仅造成了档案资料的混乱,而且使档案资料造成残缺不全的问题。
1.5 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
专业人才对于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但由于疾控机构的不重视,档案管理部门对于相关档案工作人员缺少系统的培训,造成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对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这样长期下来,使得疾控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进步,停留在多年前的落后水平上。
2 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建议
2.1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
疾控系统应积极宣传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把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入到重要工作之列,I导更要提高认识,带领员工做好这一块工作,积极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2.2 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疾控机构应做好相应的预算,投入足够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的经费,在档案的保护和档案的信息化上给予重视,最好有专项的预算;按照标准购买档案管理工作必需的设施设备,例如档案柜、档案室、空调、复印机、监控器、电脑等硬件设施,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注意防虫、防火等,良好控制档案室的潮湿度,确保妥善保管档案资料文件,增强现代信息化的意识,提高现代化的技术水平,使档案能够安全、完整。
2.3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才的储备与培训
以有竞争力的薪资、完善的社会福利来招聘高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展示出疾控系统的真诚态度与实力,有了专业的人才,还要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定期组织行业内的交流,举办行业内的分享大会,了解其他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改掉不足,学习优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2.4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考核与监督制度的完善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此项工作的质量,就要加强考核制度与监督制度的建立。在体制的建立中要细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让专人负责每项工作,并保证每项工作都有人监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2.5 加强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统一化建设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加强档案管理的统一及信息化,通过现代化的管理,使不同疾控机构可以资源共享,即使是发生特殊情况,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查询到其他疾控机构相应的人事信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目标。
3 结 语
疾控系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每个职工工作的重要记录,关系到职工工作的方方面面,社会在进步,也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逐渐增高。疾控系统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一分子,是能推动此项事业前进的力量。因此,做好疾控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的创新、改革,积极提高疾控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为疾控系统的美好未来提供最大支持,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天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80.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范文5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教学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本文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入手,对有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别提出加强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会影响教学成效,而且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也非常大。有学者认为,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也有学者认为,案例分析教学法作为大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对于理论教学起到辅助教学作用,而且在某些学科中是主流教学方式。总的认为,案例分析教学法对学生具有磨练心智、培养能力、拓展视野和掌握方法的作用。
迄今为止,有关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研究相当多,国外的许多著名大学就特别注重案例分析教学,例如美国哈佛大学首先引入并广泛应用于MBA的教学中,国内对案例分析教学也偏重于MBA教学,这在《管理学》教学方面较普遍。近年来,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也非常强调案例教学。梁振球(2007),殷凯、谢光前(2007),张勇、段君玮、董启明(2010),马继东、李淑红(2010),徐有芳(2011),李薇(2011),甘明鑫、高学东(2011),张亮、张翔、余小鹏等(2011),徐生菊(2011)等学者针对《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从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探讨。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其他专业开设(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在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国内还较欠缺,仍有必要进行研究。
2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及与同行的交流发现,《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教学中对案例的剖析深度不够
值得肯定的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在上《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时,都或多或少地讲解过案例,但许多老师对案例的讲解欠缺深度。
2.2 教学中未能对学生进行定位教学
就笔者所在的学院,该门课程是专业平台课程,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均开设该门课程。但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与课程相关的前导课程和后续实际应用的不同,使得各专业学生对待该门课程的态度也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对课程兴趣不大。
2.3 现有的教材太强调理论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很多,但现有的教材比较注重理论,未能结合实际的应用背景进行分析讲解。因此,学生学完该门课程之后,出现课后理论水平较好而动手能力较差的窘境。
2.4 教学和研究团队实力还有待加强
有些课程教师由于对管理信息系统实践项目的管理、实施比较缺乏,授课时不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听课觉得比较教条、枯燥。
3 提高《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水平的对策
3.1 大力引进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方面,教师们应在讲解完理论之后,应辅助案例教学,根据案例内容分析该系统是如何设计和实现的,并提出该系统可能存在的技术难点,系统的哪些模块是核心模块,它们是如何实现的,这些都应该深入浅出地剖析出来,呈现于课堂,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它。同时,对学生还要进行视野开拓,多引导学生浏览其他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讲义及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大学等大学均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精品课程,这些高校在精品课程中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案例,值得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
3.2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定位教学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始时,首先强调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各位学生自身今后发展的关系以及可能要从事的工作相关性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区别性地选择案例。例如,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选取的案例最好是外贸业务或外贸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如选取服装外贸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讲解。对于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选取的案例最好是物流业务或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也可以将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3至5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寻找、分析一个企业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运行、实施等情况。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每位同学都应负责其中的某项工作。最后,由各小组的代表来讲解他们的分析。如果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增大难度,要求各小组撰写程序实现其中的几个模块,这有助于他们能力的培养。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3.3 选取适合各专业的教材,充分重视教材的建设
每本教材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任何一本《管理信息系统》教材都不可能适应于不同的专业。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大岗,编写适合几个不同专业的通用教材。教材上要有针对每个不同专业而设计的案例。在上课时,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学习该专业的案例,而可以不学习其他专业的案例章节。
3.4 切实加强教学和研究团队的实力
凝炼成一个专注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分析与教学的教师团队,有效促进该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研究能力。也可以通过纵、横向项目合作、教学讨论和竞赛、设置教师优秀讲义、优秀案例分析作品等措施来凝炼和提升队伍,以此提高教学和研究团队的实力。
4 结 论
本文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于从案例分析教学的视角,提出了解决《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吸引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在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任课老师要对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多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事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做到精益求精,力求受益于学生。
参考文献:
[1] 梁振球.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实训教学的改革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04-205.
[2] 徐有芳.“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5):107-109.
[3] 郭军华.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189-190.
[4] 马继东,李淑红.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的教学改革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6):180-181.
[5] 甘明鑫,高学东.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情境驱动案例教学[J]. 中国冶金教育,2011(4):37-39.
[6] 殷凯,谢光前. 基于案例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2):81-85.
[7] 张勇,段君玮,董启明.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113-115.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特点及国内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和措施,意在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
目前,为适应管理信息化的大趋势,我国企业急需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开始强化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教学。mis是一门集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管理组织结构的发展变化极大地促进了mis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从而给mis的教学[1]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下面结合mis的课程结构特点及国内高校mis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改革。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
(一)理论性。mis课程涉及管理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二)实践性。mis课程一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开发中小型实用的mis。(三)综合性。从广义上说,mis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mis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四)交叉性。mis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已经成为一个有特色的边缘学科。
二、我国高校mis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需引入mis学科前沿知识。主要表现为,mis学科基础理论中涉及的技术方法落后,那些已经随着科技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篇幅,而那些mis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却没有被纳入教学之中。(二)教学内容没有区分专业。目前,mis课程教学存在不同专业使用相同教材,分配相同授课时间,教学大纲定位不当等问题。如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较强,经管类专业则要求学生整体把握[3]和应用mis的综合能力强。(三)缺乏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与软件的结合。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比较少,即使有一些训练,也是在虚拟题课题下所开发的非常简单的系统模型。(四)缺乏开发工具和案例式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很多好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c++,visual basic,asp.net,java等。而教学中由于实验环节没有跟上,使得理论不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仍然感到内容较抽象、空洞。
三、基于案例教学法的mis教学改革
(一)注重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案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精心挑选或适当编写教学案例,从中引入基本概念方法和模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这里,尤其要注重将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纳入教学之中。(二)将案例分析同课堂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在每章的主要内容讲授完以后,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有争议的议题,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思考,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大课或小组讨论,并进行引导、提示和点评,这样实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三)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而设计的一些模拟生产管理问题的案例,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一个特定情况下,结合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案例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请上来的方法。即老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学生讲,教师听,然后点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是课堂辩论的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正反两方面的选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辩论,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是发散性思维方法。针对教学内容确定选题,然后请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讨。(五)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mis的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一样的。要求信管专业的学生以一个信息系统的设计者角色来学习,不仅要了解mis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而且必须熟知mis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并付诸应用;而对非信管专业的学生,则是以一个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学习,一般要求学生掌握mis的基本理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设计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六)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环节设计。为了促使学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课程的实践教学可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在学期末修完课程的同时,要求学生拿出一个中小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mis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管理系统案例教学,尚未建立起门类齐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库。我们需要进一步促进学术沟通和经验交流,提高案例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为创新合作搭建广阔的平台,从而为mis的案例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8,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