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划

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划范文1

班级教学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游戏、学习的组织形式,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本文分析了乡镇幼儿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探讨了加强和改善乡镇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若干对策,帮助幼儿教师积极利用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有效协调各种因素于班级管理之中,使班级组织和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关键词

乡镇幼儿园 班级管理 秩序 规则

幼儿园的班级工作,从教师计划的拟订、实施记录的形成、课程资源的寻找和利用,到幼儿园班级空间的布置、一日生活的组织和安排等,都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每一环节都对幼儿时时处处产生影响。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最终将落实于日常的班级组织管理过程,因此,班级管理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教育行为优化的最直接体现,它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幼儿园班级管理因其管理对象的不同,在管理原则、策略上明显区别于中小学班级管理。我市乡镇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幼儿园层面还是班级教师的角度,大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急需改进。

一、乡镇幼儿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计划执行方面

大多数教师认为班级管理就是管理班级物品和幼儿的纪律,按照幼儿园一日常规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组织好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有20%左右的班级教师能够结合本班幼儿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制定本班班级管理计划,灵活组织和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其余80%左右的教师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在组织和管理幼儿一日生活过程中惯性的执行统一常规,班级系统管理意识淡薄,大多忙于班级事物管理与班级生活秩序的管理,缺少系统规划。制定班级计划与班级实际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相脱节,教师缺乏主动管理的意识,缺乏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反思与改进。

(二)班级秩序方面

在班级管理中,60%左右的班级管理比较有秩序,幼儿有比较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自律意识,能够遵守老师的要求,听从老师的话,比较有序的参与活动。此外40%左右的班级秩序较为混乱,导致幼儿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动力定型。有的班级要么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幼儿安静一时,要么一活动起来就疯闹不已,不能自控。很多时候,尤其在过渡环节,幼儿都无所事事,消极等待。总之,班级管理中以教师为中心现象比较普遍和突出。教师权威性表现过于显性,很多班级教师管理行为表现出随意化、随性化,缺乏规范。幼儿多处于被动地位,常常被动服从教师的指令,没有体现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

(三)班级规则方面

班级中的规则往往是教师为保证顺利组织活动而做出的纪律要求,往往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忽视幼儿个体差异,对幼儿的观察了解不够,教育缺乏针对性。尽管各种规则由于幼儿的年龄差异在个别内容与要求程度上略有差异,但从总体上说幼儿园的规则可以用“内容具体、种类繁多、要求严格”几个方面加以概括。并且班级规则基本都出自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少有与幼儿共同参与讨论的规则,幼儿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服从教师的要求。很多要求幼儿只知道应该这样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真正理解规则和遵守规则的意义。

(四)师幼互动方面

在班级一日生活中,大部分教师比较尊重幼儿,与幼儿交流互动有很多时候会尊重幼儿的意见,尤其在批评幼儿的时候比较注意方法,也比较善于观察和把握幼儿在各环节活动中的表现,有关注幼儿情绪状态的意识,也比较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但仍有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领导幼儿,并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单向性,以传递知识技能,维护规则为主,事务性互动多,情感交流少,不利于幼儿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五)在保教结合方面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重教轻保现象。教师往往重视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尤其关注幼儿的集中教育形式的学习活动。忽视了对幼儿生活、运动、游戏的整合管理,忽视幼儿的自由活动,尤其忽视一日生活中的生活活动的科学管理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影响。一日生活安排过于死板,环节过度机械,多出现消极等待的现象。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做到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课”,对于幼儿的生活活动、教学活动都是同样重视,尤其在幼儿生活活动中,非常注意培养幼儿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基本技能与文明行为。更多的教师表现出对于教学活动比较重视,准备比较充分,在教学中比较注意策略和方法。但是往往一上完课,就显得比较放松,组织幼儿生活活动就有些随意,计划性和针对性不强,在生活中因势利导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的机智和意识表现得不明显,仅仅是为了吃饭而吃饭,为了睡觉而睡觉。

(六)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方面

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大多数的教师能有意识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除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各项活动外,还能与家长一起研究幼儿具体教育问题,如何家园合作共同配合,一些具体规则和常规的培养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培养,教师就和家长达成共识,在幼儿园和家里同时培养,以便不断巩固,尽快养成习惯。有55%左右的班级管理比较封闭,较少与家长沟通,班级中的规则仅限于在教室中使用,造成家长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不了解、不参与、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家长只重视孩子在幼儿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而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情况缺少关注和了解,从而缺乏理解和支持。

总之,目前我市乡镇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普遍的问题是教师是管理者和组织者,幼儿是被管理者和被组织者,教师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有绝对权威。班级管理中的规则与纪律的制定也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多带有教师的个性色彩。管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方便管理,并没有把幼儿的发展做为班级管理的出发点,缺少人文关怀和班级文化建设意识,幼儿的主体性教育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对幼儿发展起着消极影响甚至阻碍的作用。

二、乡镇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受幼儿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师生比例、社会和家长的要求等内外因素的影响。

(一)内在因素

首先是班级内部人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幼儿,以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因素。

1.教师。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理念、教育观与价值观、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是影响班级管理效度的直接因素。不同取向的班级管理观念引发不同类型的班级管理策略、行为,从而呈现不同的班级管理效果。

2.幼儿。幼儿受遗传、发育、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原有经验、学习方式、发展速度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比城区幼儿要明显,这使得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首先,班级保教人员是一个工作集体,他们之间的协调统一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整体教育作用。保教人员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认同度;班级管理工作能否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彼此间关系是否协调、融洽;配合是否默契等因素,也是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成效的关键。其次,教师与幼儿之间是否相互尊重,尤其是教师对于幼儿的尊重程度,直接影响与幼儿的交流、合作等互动有效性,影响幼儿在班级中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再次,班级活动内容与方法、环境和材料,以及组织形式等关系方面的因素,也都在不同方面影响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效果。

(二)外在因素

除班级内在因素外,幼儿园班级管理不可避免地要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包括幼儿园领导管理水平及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文化建设,以及家长和社区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1.幼儿园。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和价值取向、幼儿园的管理文化,幼儿园领导的管理艺术和水平,幼儿园的生源状况和经济效益,保教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因素是直接影响和制约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和背景因素。

2.家长。由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职业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个性品质等诸多差异的家长个体组成的家长群体,面对幼儿园班级管理,既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要求,经常对班级管理提出各种挑战,家长因素既可以推动和促进班级管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班级管理。

3.社区资源。地域分布、地区的人文背景差异,以及幼儿园所在社区的教育职能发挥程度,是否有利于在班级管理中挖掘和利用等方面的因素在客观上也对班级管理间接产生着影响。

三、加强和改善乡镇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若干对策

(一)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幼儿园的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和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与需求。幼儿园教师应该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遵循以人为本、整体协调、保教结合、师幼互动和家园协同等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根据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以幼儿发展为本,整合各方面资源,让全班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实现班级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有效的幼儿园班级管理应是班级教师在树立正确儿童观的基础上,注重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气氛,引导幼儿发挥主体性,实现幼儿的自制、自律;能达到在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下更好地尊重幼儿的个性,促进幼儿的发展,实现教师的“管”与幼儿的“自由”之间的平衡,只有具备这样的正确的理念和行为才有可能产生好的班级管理效果,才能为幼儿营造一个浸润式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二)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阳光、空气与水份一样,幼儿的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他们借助环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教育的要点就在于要向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其找出发展自身潜能的方法。首先应该创建安全舒适、有准备的环境,要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其次是营造宽松偷快的班级氛围,以爱为出发点,尊重和接纳每一名幼儿,打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应体现尊重、参与与合作,教师有尊严地工作,幼儿有尊严地成长。教师首先要发挥自身表率作用,与同事和谐相处,关心关爱幼儿,对家长认真负责。其次班级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要达成共同的班级愿景,班级成员之间要有为实现远景共同努力的决心和行动。

(三)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幼儿与教师在班级中的互动是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支柱,应该在一日生活中强化有效互动意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在照顾幼儿生活过程中实施有效师幼互动;在师幼互动中注意保护幼儿的积极情绪;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满足幼儿需要。

(四)有效进行时间管理,使幼儿一日生活科学高效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妥善掌握和运用时间因素,能使幼儿一日活动进行流畅,班级管理流畅高效。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生理和心理节律性,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在保证幼儿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灵活性;合理运用时间,提高一日活动有效性。所有过渡环节,教师都要心中有数,都应该让幼儿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并且每一个幼儿都应该有事可做,时间久了,养成一定的习惯,环节过渡就会宽松有序,并且在一日生活中承上启下且富有价值。

(五)加强日常生活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常规

优化幼儿生活常规管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提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班级生活管理涉及幼儿作息时间的安排、起居方式的规定。一切按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做精心的安排,从而促进幼儿掌握正确的生活常识,纠正或改善幼儿入园前的不良生活习惯。

生活管理是整个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它是顺利进行教育管理的必要条件。没有规范的生活管理,幼儿就无法适应具有各种规则的教育、娱乐活动,从而对班级其他管理造成消极影响。重点是培养自主常规和良好班级秩序。首先,规则的制定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让幼儿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其次,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且简单易行。第三,规则的制定和实施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教师应该运用榜样示范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利用音乐和文学作品,巧妙引导幼儿学习掌握常规;教师可将生活常规的内容设计成正规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直观生动的方法,启发幼儿理解生活常规的内容,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帮助幼儿练习巩固,形成动力定型。教师恰当地运用奖励评价,激励幼儿自信心与自觉性。同时引导家长积极支持与配合,要具体指导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遵守规则的习惯。

(六)有效提升班级课程管理水平

幼儿园班级的课程活动不仅仅限于狭义的教学活动,而是包括学习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如保育和户外活动等,良好的幼儿园课程活动安排是达成班级管理目标的重要要素之一,有学者认为,好的班级管理就是计划良好的课程安排本身,由此可见课程活动对班级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应该力求课程班本化,建立具有整合性的开放性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注重幼儿的参与实践,充分调动幼儿自主。

总之,幼儿园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导下,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提升幼儿园班级管理品质,不断优化我市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淑,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咏.幼儿园的开办与管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划范文2

关键词:幼儿教育对立性自我抉择健康个性

班级是幼儿园实施保教任务的小集体。对幼儿来说,班级是具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班级内进行的,因此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实施和管理。作为一名带班教师,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我们天天在面对、又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通过二十年的带班实践,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能组织好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孩子一片充满爱的天空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爱应该作为前提。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知识经验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能力缺乏,他们不仅需要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细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而且更加渴望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都要求自己尽快地熟悉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等,同时用真诚的爱心、恰当地运用表情、动作、语言去感染孩子。对于小、中、大三个层次班的幼儿在方法上有所不同,比如对小班幼儿,适宜多用肢体语言,如摸一摸、抱一抱、拉拉手等来传达爱意,让孩子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关心,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到了中、大班,则适宜多用表情、语言去感染孩子,一句真心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幼儿感受到你的爱。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使教育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地展开。

二、角色转换,人人参与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传统观念中班级管理者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是班级管理者一个人制订,配班老师、孩子及家长只能听从安排,被动地配合开展活动。目前,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班级管理时教师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安排,班级管理者要大胆放权,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家长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规划开放自取、丰富有序的教学空间,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实现的,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运用整体规划原则将活动室布置为多个活动区,如语言区、认知区、角色区、美工区、音乐区等。每个活动区都提供数量充分、种类齐全的玩具及操作材料,其中材料物品的摆放是开放的,学习资源柜架结构可以移动并便于物品分类和幼儿自由观察、取用与学习。提供的学具、材料应有挑战性,符合幼儿兴趣及能力发展,并随课程内容定期更换。

四、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有良好的常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热爱他的学生,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因为无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教师也不知道期望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我们知道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制定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常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要改变班规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

总之,教师应为幼儿积极创造一个肯定、激励、民主、宽松的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万晶晶,周宗奎.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

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划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育 管理模式 优化 方法

孩子们都是天真烂漫的精灵,幼儿园是作为这些小精灵们接触社会和接受教育的起跑线,其在孩子们的教育生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情况来看,虽然各个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但是这些教学管理模式都还不是相当的成熟,存在着一些管理、教学的不足之处,对幼儿的教育和自身发展起不到良好的启蒙作用。 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建立,必须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机制作为基础,遵循一定的管理基本规律,从而实现这一工作的有效实施。从幼儿园的建设角度来看,温馨可人的环境设施自然重要,然而加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管理同样不可或缺。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模式优化

1.教学活动的常规管理。

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管理是提高幼儿园常规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重视备课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备课中的重难点,逐步实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目标达成,从班级目标到学科目标,都应做出具体且合理的规划。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注重因材施教,同时,应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实有效做好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必须承担不同的教学课程的讲授,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心理变化。此外,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分组合作也能促进幼儿的心智发

展和知识习得。力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物品分配习惯,并就上课时间和活动时间做出合理的规划。

2.班级常规管理。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并适当安排学生中的“小能手”从旁协助,激发学生自觉完成课堂任务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劳动之星”“、学习之星”“、未来小主播”这样一系列有趣的竞选活动,帮助老师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同时,对于班级活动的实施也应该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合理确定目标,并鼓励学生积极达成这一目标。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并不只是老师单方面的职责,学生自身应树立一定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有效地帮助老师完成班级常规管理的相关工作。

3.课外活动的常规管理。

幼儿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单纯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制约幼儿的正常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定期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这对幼儿的整体素质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必须深刻思考活动开展的意义,安排好每一活动环节的设置,体现实践活动的价值。此外,对于活动的安排可灵活多样,比如雨天还要上学,幼儿的心里肯定是极不情愿的,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雨”这一元素,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积极分享一些跟下雨有关的话题和趣事,从而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保证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模式优化

1.注重科研课题选择的实用性。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当中,课题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只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科研课题有利于促进幼儿园工作。比如说,针对当下幼儿动手能力广泛缺乏的前提下,幼儿园大可选择这类的课题进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一系列有趣的动手活动,类似剪纸比赛、橡皮泥制作、绘画评比等活动,既可以大大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又可以帮助幼儿园完成相关的课题研究。

2.在日常科研工作中注重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确立了科研课题之后,学校应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一系列的科研调查,从而来展示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完成相关的科研课题。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根据课题的选择,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灌输和实践能力训练,力图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有效指导科研实践活动。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资料管理模式优化

幼儿园工作中的档案资料管理对于幼儿园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资料管理,对于完善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以及提高幼儿园的教学管理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应该引起幼儿园管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可以看到,不少幼儿园的管理中正日渐重视对于自身档案资料的管理,安排了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幼儿园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与及时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同时,在遇到相关的管理问题时,也可以从档案资料中找到类似的解决方案。此外,幼儿园的资料管理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类,比如师资人员管理、科研资料管理、学生活动管理、教师工作档案管理等,这样有效准确的管理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保证资料管理的质量。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妥善保管,既成为了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又很好地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在提升幼儿园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其教育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教育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管理对于学校自身和学生的重要意义,从实际的工作中体现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实现管理工作的真正价值。同时,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对于其自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划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班主任;管理经验

面对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个不谐世事却又天真活泼、朝气蓬勃的幼儿,班主任既是幼儿的组织者又是他们的领导者和教育者,她既担负着教育教学工作,又管理着幼儿日常所有琐碎事务:既有对生活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等等,幼儿园班主任工作在幼儿园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这种工作又不同于其他行业,要做好这份工作,不能单靠热情,而是需要真爱的付出,需要心与心的交流,才能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如何做好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敬业爱岗,求真务实

不管是教师,还是班主任,其工作性质是相通的。在教师观方面,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一项需要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且必须具有广博学识的工作。幼儿教师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是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尊重的。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对于班级工作,首先要依据幼儿园及园领导制定的幼儿园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幼儿园规章制度,踏踏实实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每位教师有每位教师的风格,每个班级有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在学期初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学期末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育工作上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班级的发展状况,开拓创新,推动班级工作不断进步!

二、全心全意关爱幼儿,做一个孩子尊敬又喜欢的老师

1.爱:面对纯洁无私的孩子,并不需要什么天才的班主任,也不需要班主任具有什么特殊功能。如果我们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会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一颗真爱、宽容、无私的心。例如:刚入园的小朋友哭鼻子、想家的时候,我们可以带小朋友一起念儿歌《幼儿园像我家》:“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然后问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跟老师在一起呀?”小朋友就会收住眼泪说:“愿意!”所以在幼儿园里,不管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都要很投入的做到那种角色,就像妈妈一样搂抱她,亲亲她,让孩子享受一份慈母般的亲情。看到孩子完成一幅画高兴的样子,我们就要像朋友一样同她开心大笑,让他感受分享的快乐。在游戏中和孩子一起扮演小伙伴,一同嬉戏游玩……只有做到这些,孩子才会爱我们,想我们,愿意靠近我们,使我们品尝到幼儿班主任工作的幸福与快乐。因此,班主任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感情的投入,用真挚的爱感化每一个孩子,使幼儿在挚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2.耐心:既然是一名幼儿班主任,对琐碎的幼儿工作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不怕累不怕烦的精神,时刻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决不能急于求成,鲁莽了断。可以说,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有他/她的理由。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询问,了解幼儿的动机,对症下药,例如:幼儿初入园,一下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安排。许多孩子不愿意午睡,期待着家长早点来接,班主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幼儿的午睡,或者带孩子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熟悉一下环境,尽量使孩子对幼儿园有美好的印象,激起他们想入园的愿意和兴趣。对学习上、活动上反应慢的幼儿,班主任更要耐心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力争赶上能力强的孩子。只要凭借自己的耐心与智慧来教育幼儿,就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尊重幼儿:良好的师幼关系体现在教师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如:晨间接待幼儿时,能蹲下来和孩子讲话,这个简单的动作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件小事体现了教师的一种观念,一种尊重幼儿,和幼儿建立平等关系的观念。它不仅缩短了教师和幼儿的空间距离,而且缩短了教师和幼儿的心理距离,这样有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公平: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公正地待班内每一个孩子,还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状况,信任和理解孩子,对他们一视同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小朋友,防止情绪和行为的偏激。否则,我们就会失掉在孩子们中的威信!

三、做好与其他教师沟通的工作,构建和谐的师师关系

1.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管好班级,还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热情服务,更要跟配班老师做到既分工又互助,各尽其责,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班内教师之间配合得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所以教师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补位,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老师之间刚一配班时,难免有些不适应,那是很正常的,特别是跟刚参加工作或刚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配班,作为班主任,就要主动与配班老师多交流,共同商讨如何开展本班教学活动,所以班主任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因而要处处以身作则,依靠模范带头作用感染配班老师。

2.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主动与配班老师多沟通、多交流。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如是有谁有进步了,还是谁落后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某某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励他、鼓励他?某某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应及时交流。班主任去参加各项会议或临时布置的工作,及时传达给配班老师,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取得一致意见后分工合作尽力完成好。

3.教师之间要互相信任、以诚相待,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不能甲老师A要求,乙老师B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四、经常和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构建和谐的家园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平时,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多数是通过孩子来传递的,与老师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只有入园或离园那么一点时间,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我们通过家教园地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一起交流和讨论更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做到家园同步。与此同时,为了联系方便,我还设立了“家长信箱”“教师的电话号码”和幼儿园设立“幼儿园网站”及时解决发生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用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童心实现共同目标:孩子幸福快乐的度过每一天。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六一文艺演出”“亲子游戏”“迎新年活动”等更多地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和进步,了解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从而在感情上接纳老师,在行动上真正与老师要求保持一致。让家长和教师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鼓励。

3.作为班主任,要及时的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力求得到家长支持,要求一致相互协调配合教育孩子。在与家长谈话时,教师要让家长体验到老师对孩子的帮助是建立在爱孩子的基础上,老师的言谈兴止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孩子的关爱,如:在排练节目当中,我发现有位女孩的动作不够规范,课后我指点她练习,练了两遍,她觉得没面子就哭了。晚上,家长来接幼儿时,我如实地向家长反映情况,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4.班主任要在每周五对幼儿一周的表现做出评价,发放小红花,激励幼儿积极向上,期末结合配班老师的意见,对幼儿一期的表现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认真填写好每个孩子的评语,主要以鼓励为主,对其缺点委婉的提出来。

五、培养良好的行力习惯,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管理常规,建设良好的班风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里所指的“规矩”、“方圆”,则是良好行为规范的泛指。幼儿入园以后,一日活动的安排与家庭不同,它有时间的限制,有场地规定,有活动的规定和要求。幼儿的一日活动带有明显的目地性、组织性和协调性。这些活动的安排对于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说常规教学是幼儿园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班的幼儿表现如何,主要看班主任在日常生活是怎样教育幼儿的。如:幼儿入园后首先对幼儿常规教育,我要求幼儿做到以下几方面:(1)上课专心、不开小差,手脚放好,激发幼儿积极发言,上课不随便走动。不带零食及玩具到课堂吃和玩。(2)喝水及大小便要有次序,不推不挤,不抢不打架。(3)讲卫生,不随地爬、滚地,不乱扔果皮纸屑,饭前洗手,洗好拧好水龙头,不浪费水。(4)吃饭要安静,不浪费粮食,不掉饭不撒饭粒,把自己的一份饭吃完,饭后休息,不乱跑动,有次序地组织幼儿到户外慢慢散步或讲故事。(5)玩玩具做到互相谦让,养成不打架、不抢玩具、不咬不踩、不砸玩具的习惯,不把玩具放在嘴里,玩具玩完摆放整齐。通过以上所说的要求去做,就能培养幼儿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事,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还要与配班老师、保育员共同商量,达成一致目标,天长日久,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行为及学习生活习惯。

幼儿有了良好的常规,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这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让老师们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且工作起来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六、重视幼儿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作为班主任,不仅为人正直,对事业认真,兢兢业业,而且在思想上业务上能力更要加强,不断学习管理理论意识,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在工作中,敏锐地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空余时间多看专业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上获取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同行一起探讨幼儿教育,以此来了解当前幼儿教育的新动向、新理念和新观点。在班主任工作这个领域中,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进,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划范文5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做好幼教工作关系未来,因此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实施和管理。作为一名带班教师,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我们天天在面对、又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通过二十年的带班实践,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能组织好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但是我们不仅要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转变以往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要转变角色,也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服务者,合作者。

教师成为班级常规的引导者,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希望是什么。这时候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甚至是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了。

比如:开学的一天,我给孩子们新教一首歌曲,先让他们听歌词里都说了些什么。结果放了一个寒假来,孩子们的心还没有收回来,在下面七嘴八舌的,我便越来越小声地继续给他们念歌词。过后我问孩子们你们都听到些什么?结果没有几个人可以回答我的,我说那好,老师的嗓子都哑了,请一个孩子上去教小朋友唱首歌。我找来一个在老师上课时讲话最厉害的孩子上去教大家,他是很认真的在教大家唱歌了,可是我们下面的孩子们还是没有当他存在,然后我用大嗓门让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去采访被请上去的孩子:”你觉得当小老师累吗?她们都认真听了吗?你看他们在下面讲,你在上面教他们,你心里高兴吗?”孩子摇了要头.。我又请了一些孩子体验了当小老师的感受,,还让个别孩子站在旁边,听教室里高声喧闹的噪音,我问他们舒服吗?都说不舒服。最后我进行了总结说对啊:我们这里是幼儿园,是学习本领的地方,如果大家都这样高声讲话,会产生很多的噪音,科学家说了噪音对大脑不好,那我们怎么办呢?于是大家开始探讨,制定出了活动要求:1、轻生说话或者对着别人的耳朵说悄悄2、在上课前用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之间畅所欲言,把没有说完的说完,上课之后就不要再随意的说了3、举手发言,老师说要讨论的时候,大家再小声的交头接耳。班级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有很多小的细节工作和活动常规,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尝试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并参与到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中.他们才可自觉的去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一个老师一个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教师还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服务者,不仅对孩子要有耐心的服务态度也要对家长有高度的服务精神。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大都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在家园交流中,通常情况下,家长都希望从教师那儿得到一些反馈意见,并且希望这些意见是积极的、良好的。但是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等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如我班的牟虹宇在幼儿园经常打乱课堂秩序,又爱推打别人,在给她妈妈交流的时候,先谈一些其他的轻松话题,然后肯定她孩子的进步再在指出他的美中不足。他妈妈总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我道歉,再与我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总之,在与家长谈孩子缺点时,要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忌与家长发生正面的冲突,如果家长当时情绪激动,你可以给他说,很抱歉我们现在是在为小朋友上课,小朋友看到这样也不好,我们下来到办公室去说。给家长一些时间去冷静,如果的确是我们有疏忽的地方让家长生气,我们最好是事先承认自己的不是,再告诉他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了请其了谅解。真诚的为家长服务,他们一定也会支持你的工作。

幼儿园班级管理规划范文6

【关键词】学前教育 文化建设 教师环境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72-01

一 引言

学前教育是近年来教育行业重点关注的阶段,学前教育文化建设指导思想起主导作用。学前教育文化建设要从重点抓起,确定班级口号,形成良好的班风;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建立奖惩、值日制度,约束学生的言行;实施学生岗位分配管理,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共享学生们的书籍。

二 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加强学前教育文化建设

1.教室环境布置

幼儿园的教室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良好的教室环境能给孩子们带来欢快愉悦的心情。教室环境布置时,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使整个环境散发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体现和谐美。文化特征上体现幼儿园的风格,用图片、文字来加强孩子们对学校、班级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集体观。

班级开展学习活动,根据学习内容布置教室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动手能力,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态度进行指导。

德育是学前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室环境布置上重点强调,让孩子们在无形之中熏陶和感染。“爱祖国”、“热爱五星红旗”、“帮助别人”等主题的图片、标志、文字是教室环境布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孩子美好的心灵创建萌芽之地。

在教室内创建“光荣榜”和“好人好事”记事本,记录孩子们的好人好事,每天定时公布、表扬,激励孩子们多做好事,培养孩子们的互帮互助精神。

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优点,平等对待每个儿童。学前班级文化要重视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观察每个儿童的发光点,引导发挥其特长和个性。在班级活动中,通过颁发小红花等方式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缺点。

2.创设宽松愉快的幼儿园心理环境

幼儿园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其影响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健康以及个性发展。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爱护、尊重幼儿,在班级、小组等情境中主动接触幼儿,让幼儿找到安全和被关爱的感觉,对于幼儿的缺点采用鼓励的方式进行引导,尽量少用否定的语气,克服幼儿的消极因素,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其次,培养幼儿之间的交往,组织活动共同参与,让幼儿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和爱护,营造良好的气氛,让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活动,为幼儿的生活观、世界观奠定基础,以培养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感染幼儿热爱生活让幼儿教康成长。

3.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文化主题活动

开展班级活动是加强班级文化氛围的主要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能更好地陶冶幼儿,将对幼儿的价值观产生终生影响。

开展帮助别人的活动。组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活动,提倡大帮小,让大班的幼儿教育小班的幼儿,以克服我国目前独生子女缺乏异龄相处的缺陷,让大班的幼儿承担照顾小班的幼儿的责任,在活动中,把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教给小班的幼儿,大带小,小促大,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

结合节日举办庆祝活动,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举办相关主题的庆祝活动和亲子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强化学前文化教育。

4.鼓励家长参与,实现家园共建

由于幼儿的独立性相对较差,班级文化建设,还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学校根据班级的情况,创建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知识,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和孩子的情况;定期家访、电访,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映幼儿的情况;鼓励家长走进班级、走进课堂,开展亲子活动。

三 结束语

学前教育文化建设是一门综合艺术,做好学前教育文化建设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探索和努力。幼儿园文化建设对幼儿的成长及其重要,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是孩子的启蒙教学,对孩子的性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班级文化建设就像一缕春风,纯净学生的心灵;它又如一阵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灵。它是无形的,却有着极强的教育力量。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提高班级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马隽.孕育希望的花园 编织特色的摇篮[N].朝阳日报,2010.05.28

[2]周化虹.合理规划提高办园质量 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N].钦州日报,201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