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管理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班级管理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班级管理规划

大学班级管理规划范文1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班级管理 职业规划

自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蓬勃发展的十年。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近1100万人。2007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到116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以上,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较高的文化素养逐渐在社会上得到认可。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中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在教学安排和研究内容上。因为高职教育本身就是教授专业技能的体系,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本科教育。一般的本科教育以理论为主导,以实践为辅。而高职教育是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理论为辅,以汽车类高职专业为例,就存在着“职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区别。简单来说,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技术的内涵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如汽车技术,就包括与职业行为联系较少的发动机技术、传动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以及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关系较大的故障诊断技术等,高职教育就要侧重职业技术的教育。高职教育是针对岗位训练技能,有明确的职业方向,相应的高职生就要比一般的本科生在职场、就业等方面有很大的前景优势。

明确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向,也要看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在本质上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的区别。如整体生源素质不是太高,部分学生处在心理极度彷徨的时期,容易在冲突和挫折面前出现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等。所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班级不但是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还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更是和谐校园的主阵地。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寻找出一套适合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并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

针对许多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不够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没有信心,从而影响到高职职业技能的教育实施,未能将学生培养成有用的社会技能人才。笔者提出将班级管理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两者有机结合,构建一套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模式,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方法和措施,增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高效性,目的就是要明确并帮助学生规划未来。

一、以就业为导向,重视职业道德的养成,增强班级管理的自觉性。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管学生”上,而应以高职生为主体,把高职生的需要当做首位需要。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帮助高职生进行社会角色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因为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教育管理除了具有和其他各类教育有共同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其特色在于以就业为导向。为此,要十分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在班级建设中切实搞好职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就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根据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和本专业的特点确定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考虑到绝大部分高职生毕业后主要流向各种企业单位,班级管理建设要适当借鉴企业制度建设理念,全方位了解目前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追求,激发高职生追求成功的内在需求,促进高职生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自我发展,推动其整体职业素质的提升。

在常规班风建设的基础上,走高职教育的特色管理之路,注重就业精神的构建。班级管理者在激发高职生职业兴趣的基础上,更要加大对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贯穿到日常班级管理中,并且坚持始终,这样才能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根据就业方向的企业文化特点和专业特点,对高职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做好指引工作。在管理人员的适当指引下,在就业素质要求的感召下,高职生根据自身个体发展的需要,在就业观、择业观及价值观上,都会有一个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职业道德等个体素质方面,都有自我完善的需求,正确运用这种自发式的素质道德要求的内在驱动力,比加以外部道德纪律的规范管理要有效的多。

二、以加强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手段,强化高职生的自我规划意识和做人意识,提高管理的导向性。

一方面,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手段,加强高职生的自我规划意识。目前,高职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存在盲目性,必然导致学习缺乏动力,行为散漫,纪律涣散。如果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职生将很难明确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可以引导高职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因此,要强化高职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从入学之初就能使之形成职业规划意识与理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潜能,帮助他们在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围绕着职业目标与职业理想,在学习期间努力拼搏,扎实掌握知识,着力培养某些职业特质,实现自我成长与成才。

在日常管理中渗透职业规划意识,引导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使他们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避免他们因无目标而散漫,无计划而虚度。通过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克服盲目性,增强目的性和自觉性,使他们更加明确成长、成才、成功的途径与方法,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既定目标,使他们在个体发展追求中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丰富班级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校稳定发展。这样,以高职生个体的自我完善促进了班级集体的有效管理。

另一方面,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手段,教育学生做人。教育是教人做人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以教人“成人”为旨归,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使其学会做人。早在19世纪初,德国科学教育的奠基人洪堡就主张,大学的最高成就在于使大学生能够在人格、道德上得以完善。因而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做人教育不可或缺。在指导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让他们明白,不会做人,不讲诚信,不仅损害个人的形象和声誉,而且工作后会损害企业的利益,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要培养高职生的责任心,使之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健全人格。通过引导高职生道德人格的完善,突出管理的内化作用,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这样,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职生就业教育、人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有效管理班级的隐性手段。

三、将开展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的活动作为载体,在活动中增强集体意识,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根据高职生所要从事职业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在加强班级管理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育人工作。比如,可举办企业人才讲座、优秀毕业生经验之谈,通过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启迪、影响高职生,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使命感,也可通过职业角色扮演、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责任感,增强职业意识和集体意识,还可以通过同学交流讨论各自的规划,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比赛、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等系列活动,在集体环境中展现高职生个体的能力与风采,增强他们的归宿感和集体意识。

这样,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方向,开展一系列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具有专业职业特色的活动,使高职生个人职业素质在氛围营造中提升,不知不觉地受到集体观念的熏陶,高职生在个人素质技能提升的同时,其团队精神也在无形中得到培育,通过活动增强集体精神,培养团队意识。班级管理者不需要刻意强调校纪班规,而要使高职生遵循由个体自觉、自知到自悟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的观念和意识在活动中无形地得到强化,让他们在没有意识到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之前,就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共鸣,这就降低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增强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大学班级管理规划范文2

关键词:大学班级 自主管理 有效措施 途径

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他们普遍具有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好奇好胜心强、是非观念较弱和较强的自我独立意识,乐于追求自由、平等,不愿意接受管理等特点,对传统方式的大学班级管理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实施大学班级自主管理改变当前大学班级管理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促进班级组织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大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内涵,是在学校民主、平等的氛围环境下,学校注重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生在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下,对学生自身发展和班级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学生自主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实践过程。要有效实施班级自主管理,需要学校为班级自主管理创设有利的环境氛围,需要辅导员改进管理观念和掌握班级自主管理的方法,需要学生增强自身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才能促成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进行,从而达到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氛围,实现班级组织的健康发展和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效果。

一、学校应为大学班级自主管理创设有利环境

大学班级实施自主管理,需要学校为班级进行自主管理创设有利的环境氛围。这种环境包括以人为本、崇尚民主与平等的和谐环境和有章可循的制度环境,促进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一方面,学校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肯定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精神,营造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开设以自主管理为内容的课程或讲座,教育学生学会对自身各方面(如思想道德修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管理等)进行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教育学生学会在组织中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合作,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的基本能力;学校可以开展以自主管理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什么是正确的自主管理,怎样进行正确的自主管理”,为学生创建进行自主管理实践的平台,促使全体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乐于对自身进行科学的自主管理,乐于在组织管理中参与自主管理的各项工作。

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建立和健全以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为目标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和以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的班级工作规章制度。首先,以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为目标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不是单纯的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正确,哪些行为错误的约束学生行为的管理制度,而是一种能教育、引导学生在学校正确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指导方法。其次,以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的班级工作规章制度指的是以充分尊重学生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的权力的实现,保障班级自主管理有效实施的工作制度。学校应制定保障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强化班级组织协调功能,理顺辅导员和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职责和权限的关系。而对班级实施自主管理而言,需要一种制度来明确班级自主管理的范围,赋予辅导员和学生自主确立管理思想、目标以及制度的权利;明确辅导员和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对班级自主管理是否合理有效的监督与评价,为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提供有章可循的制度保障。

二、辅导员应具有班级自主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辅导员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取向,都在班级管理活动中体现出来,并时刻影响着学生。特别是他们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和班级组织的发展。班级实施自主管理过程中,需要辅导员在班级管理理念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并主动学习、思考和研究班级自主管理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正确引导学生相互协作,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在班级管理理念方面,需要辅导员明确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教育和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学生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参与班级组织的自主管理,又要注重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自主管理。在班级管理方法方面,需要辅导员通过组织班会、讲座以及团队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使得学生明确自主管理对自身发展和班级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对自身各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对自身制定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自我发展目标和计划,如大学学习生活学期规划、个人成长发展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班级学生正确制定班级各项工作管理制度、班级工作计划以及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以此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三、学生需要增强自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其自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对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学生一方面在学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与教育下,明确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对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既是自己的权利,又是自己的义务。班级组织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在学校、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下,学生要学会对自身进行正确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方法,并对自己的成长进行有效的自主管理;积极寻找、发现、确定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岗位,主动、积极地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努力学会和掌握有效的管理方法,逐渐培养自己的工作管理能力。但是,在学校和辅导员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情况下,更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加强对自身各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更要在班级各项事务的工作管理中,用合理的方法积极表达自己对班级各项事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此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

四、大学班级实施自主管理的基本措施

结合当前大学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大学实施班级自主管理需要以下基本措施:

1.建立有利于班级自主管理的组织机构

班级自主管理需要班级全体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的事务中,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都有自己的岗位和明确的职责,班级全体学生都被纳入一个相互管理、相互制约的班级组织管理体系中,形成一个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的组织机构模式。建立这样的组织机构,要依据班级的学生人数,符合岗位设置合理、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人人职责分明的原则。在建立这样的班级组织机构过程中,需要辅导员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确立一个岗位设置合理且职责分明的组织机构,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岗位。特别是要避免岗位繁杂、职责不明、不利于协调和管理的情况。

2.制定明确的班级发展目标

班级发展目标对班级组织和班级成员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每个班级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合理的、且符合全体学生意愿的班级发展目标。在班级组织成立之初,全体学生需要在辅导员的引导下,正确表达自己对班级发展的设想,并由班级干部集合全体学生的意见,形成最终的班级发展目标。这个班级发展目标包括班级发展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和班级工作管理目标。制定班级发展目标一定要符合明确、科学、合理、符合全体学生意愿,经过全体学生的努力有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原则。班级学生在制定班级发展目标过程中既要制定符合自己特点、有效激励自己成长的个人发展目标,又要积极表达自己对班级发展目标的意愿,监督班级发展目标的制定并为实现班级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以此来凝聚班级全体学生的力量,共同为实现班级发展目标而不断努力。

3.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是促使班级和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制度保障。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就是要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以及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和班级发展目标应遵循的方法。班级管理制度应该包括班级日常工作管理制度、班级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班级课堂考勤制度、班级学生奖惩制度、班级学生考评制度等方面。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过程中,辅导员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班级学生要积极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一旦班级管理制度形成,班级学生就要努力遵守,维护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的权威性。在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义务提出班级管理制度中的缺陷,并监督班级管理制度的修订和有效实施。

4.创建有利于班级全体学生日常交流的网络平台

创建有利于班级全体学生日常交流的平台,是增进班级学生之间感情,营造有利于和谐的班级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班级博客、班级论坛等网络平台,为加强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有利条件。在创建班级网络交流平台的过程中,辅导员需要积极倡导使用这种网络平台,主动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和体会。以此感染学生通过网络互相交流、互相分享,不断增进班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这个平台也是学生表达对班级各项事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的有效渠道。

5.组织有利于班级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要以班级学生的特点和班级发展目标为依据进行组织开展,并要符合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意愿,而且对学生的成长要有极大的教育意义。班级活动内容要包括日常班级活动和班级特色品牌活动。其中,日常班级活动就是班级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和学习方面的教育以及学生文体娱乐等方面的常规活动,包括班会、班级评先创优活动、班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活动、班级学习活动、班级学生文体娱乐活动等方面;班级特色品牌活动就是班级组织学生在某一个方面展现班级学生特色并能代表班级特点的品牌主题活动,例如,以节日、重大事件为契机的主题纪念活动;体现班级学生风采的文体活动、寝室文化活动。在组织班级活动中,需要辅导员积极引导班级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特别是在学校和学院要求班级必须开展的班级活动时,更需要辅导员教育学生,使学生正确认识活动开展对自身成长的教育意义,保证学生有积极的热情组织和参与活动中。而学生在班级活动中,需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正确表达自己对活动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班级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19.

[2]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10):125.

[3]王小增,杜兴艳.班级自治:当代大学班级管理的新趋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230.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24.

[5]白婧静.普通高校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11.

[6]杨秀莲.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5.

[7]袁川.班级自主管理结构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9,(9):35.

[8]易邵平.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8,(3):23-24.

大学班级管理规划范文3

现行的高职班级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班级管理目标过于功利

由于高考录取政策的限制,高职院校的生源,普遍理论学习能力偏弱。许多高职生缺乏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所以经常迟到、旷课、上课睡觉或玩手机。当前的班级管理模式绝大部分侧重于学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遵守方面,将学生课堂出勤率、宿舍卫生和违纪情况等纳入班级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其排名情况视为衡量班级管理成效和管理者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尺。因此,班主任/辅导员不得不将班级管理工作片面地聚焦在学生分类管理上,将听话、老实的学生视为好学生,把调皮、不遵守学校纪律、成绩不好的学生视为坏学生。这样简化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班级管理方式较为刚性

现行的班级管理为了实现综合目标考核“达标”,匹配学校的发展要求,大多数采用较严格的方式进行。诚然,班级控制得越严格、越不容易出现问题,且班级综合排名越靠前,就表明负责该班级的班主任/辅导员越负责任。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班级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职业素质中独立性和创新意识就势必薄弱。

二、班级管理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针对上述班级管理现状和特点,适时的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工作中,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1.有利于优化班级管理

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片面强调管理和被管理,加上班主任/辅导员负责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师生之间缺乏充足的交流和互动。若将职业素质教育通过活动或团队任务的方式融入班级管理中,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学生个体的职业规划意识,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规划行为的主体能动性,并进一步优化班级的管理成效。

2.有利于守护学生成长

职业素质教育采取合适的方式融入班级管理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探索自我的兴趣、性格、能力、特长、价值观和优劣势,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距离目标职业的技能差距,更加理性地思考缩短差距的途径,从而促使他们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学会自我完善和修正反馈。

3.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

高职生虽在理论学习方面略有欠缺,但不少学生头脑很灵活,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班级管理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恰好匹配了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发展需求,从而达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及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班级管理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具体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心理、职业交往、职业礼仪、创新素质、创业素质等。班级管理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指针对职业素质的构成,通过特色的班级文化创建,开展相关教育和实践活动。具体实践和探索如下:

1.培养职业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融入企业文化精髓,通过创新常规管理来有计划的渗透,实现校企文化之间的无缝对接。如在机务专业固定教室内设定职业机务人宣誓铭牌,新生入校第一天就举行准机务人宣誓仪式,强调职业身份意识和安全意识;班级工作管理QQ群中,设置主任———工段长———班组长———维修/运行/地面服务保障/航材管理车间小组长———组员,全班同学依兴趣选择分组,依能力竞聘上岗,并凭借后续团队活动/项目管理中的贡献度来实施职务晋级。

2.树立职业理想

人生的发展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它来实现的。在班级管理中,尽早的帮助学生思考和树立职业理想,有助于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如在新生入学期间组织开放型主题班会《我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设计个人职业名片,分享职业理想,探索实现路径。之后,进一步配合《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可操作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并关注后续学生行为,及时鼓励,从而巩固班会效果。

3.尝试创业活动

近期,《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积极鼓励扶持大学生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并计划建立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政策的支持下,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更为强烈。班级管理中,大胆的尝试提供平台支持学生创业活动,并予以必要的指导,可以更好的实现师生互动。如邀请企业创始人或电商能手来校园进行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激发创新欲望和风险防控意识;年级或专业中组建卖家QQ群或微信公众号,提供信息和交流平台,指导群成员自发推选管理委员会,享有自治、自利等等。

4.获取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在班级管理中,除了引导学生考取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可以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探索版块,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结合其职业理想,选择性跨学科获取意向职业资格。

5.重视职业礼仪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职业礼仪是职业素质最为直观、最为形象的外在表现。在班级管理中融入礼仪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个人形象和人际交往技巧,还能帮助学生实现律己、敬人的自我完善,减少学生群体间的摩擦,形成良好的班风。如开设礼仪课堂,规范实训服穿戴标准,组织模拟面试,轮岗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助理,比拼宿舍文化……将学生成长实时纳入《在校综合表现实录》中,予以及时肯定和鼓励。

6.提升职业能力

对高职学生来说,职业能力是立业之本。班级管理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在校成绩,还需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是三个关键环节。在这三个看似远离课堂的关键环节中,管理者如能及时做到关注、沟通、交流、服务和指导,班级管理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如帮助贫困学生搜集勤工俭学/社会实践资讯,适时了解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提升自信,自我走出困境;关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增进与企业的交流,通过职业环境体验、职业生涯故事分享和职称晋升路径分析,减轻学生压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并进一步积累职业经验,提升职业能力;通过微博写作、写给班级的每周一封信、影视鉴赏、美文推荐、拓展训练、团队辅导和个体咨询,做到全方位“润物无声”的启发式教育。

四、结语

大学班级管理规划范文4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班级管理;策略

一、高中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每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会拿着志愿填报表问班主任该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与此同时,在班级管理中,很多学生由于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学习缺乏目的性、自主性。

(一)学习风气有待改善

学习风气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最为突出的主要有:1.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不少学生觉得自己是“受父母之命”“考一个好大学”,甚至是“糊里糊涂”来到高中的,他们进入学校后,普遍表现出学习目的的不明确。2.无成就感,无抱负和理想,无求知欲和上进心,既对学校制订的各种奖励措施没有兴趣,也对各种惩罚措施没有压力和紧迫感。

(二)班风有待扭转

由于学风问题,直接导致班风也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违反校规、校纪的事常有发生。一部分学生是原来初中的问题学生,一部分学生对高中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这些学生凑在一起后,容易做出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

2.早恋现象突出。学校有“在校高中生不允许谈恋爱”的校规,但一些“厌学族”往往在不成熟的恋爱中寻找精神家园。

3.班级的凝聚力较差。学生之间缺乏信任,对班集体的建设几乎没有人愿意出谋划策,班级的各项活动也很少有人参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普遍较差。

以上问题,是每一名班主任都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从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一定能深切感受到近年来班级管理工作的艰难,有人戏称,现在的高中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兴趣都在小学、初中被“压榨”干了,以致上了更需要拼力的高中却没了动力,需要老师加倍“电击”,深深表达了教师的无奈。甚至出现了高中学校的教师宁可多上几节课,也不愿做班主任的情况。

本文针对高中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做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的一些探索,为班级管理增添新的思路和新的元素。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导入生涯规划理念,全面指导学生

班主任一方面充分利用新生档案资料,在学生入校前详细阅读学生的档案材料,了解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一方面在刚组班时,请心理教师进行心理辅导,从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入手,借助心理测试问卷,使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特点,探寻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能力倾向,得出分析结果并反馈给班主任。然后班主任根据高中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制订出具体的实施目标。例如,开展题为“正视自我、剖析自我、规划自我――拟定职业选择意向书”活动,班上每个学生都撰写《个人规划书》,从剖析自我的个性和专长入手,到对拟定专业的分析,最后制订自己实现职业目标的行动策略。这会成为学生发展生涯的目标书和行动策略指南。

(二)组织主题班会,关注学生日常学习

班主任要利用好每一次班会课,确立一个主题,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提升自我。例如,确立以“学习的目的”为主题的班会,可以让学生思考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从众多的答案中归纳总结为三点:1.为中华崛起而奋斗。2.为家人的幸福而努力。3.为自身更好地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

班主任可以召开一次“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采用多种形式或内容。例如,选择一生最重要的人。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受到启发: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能对家人做些什么?从而知道,未来走什么路对自己、对自己的家人都很重要。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指导员的作用,把班级建设重心放在学风建设上,积极开展学习指导、就业指导。

(三)利用训练营活动,让职场体验丰富而深刻

在职业世界探索的过程中,仅有观察和了解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可以在活动课时组织心理训练营,为学生创设体验职场的机会。在模拟情境中,举办“招聘大会”。针对问卷调查统计出热门职业,举行现场“招聘”。电脑游戏设计师、电视台记者、演员、摄影师、旅行社的导游……“明星制造”的演员招聘中,要表演,要考知识的积累,更要考查对任务的体察和换位思考。“慧眼看世界”需要的导游不仅要有丰富的地理历史知识,还要有不怕苦、不嫌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亲和力、幽默的言语和处事的应急能力一样都不能少……招聘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训练的过程,是学生认识自己探索开发自己的过程。现场是模拟的,但感受是真切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开始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

(四)鼓励学生走上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大学班级管理规划范文5

[关键词]班级管理;抓大放小;高校班主任

班级作为高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最基层的组织,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体现其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其影响到班级集体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因此,班级管理毋庸置疑对高等学校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和灵魂,其责任自然重大,而且责无旁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网络文化的渗透,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很多的改变,他们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和左右,不愿意被动接受和被灌输,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型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然而,由于很多高校弱化了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拥有较大的自由度,致使出现一些偏差的、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管理模式,如:沿袭中学班主任的“保姆式”管理模式,事无巨细都亲抓亲管;采用放任不管的“放养式”管理模式,对班级及学生事务不闻不问;管理思路不对,抓不住重点,甚至是本末倒置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不仅在本质上偏离了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也不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适应现代大学生成长的具体情况,不符合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限制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二、“抓大放小”原则的内涵

“抓大放小”是工作中一条科学的指导原则,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策略,指的是一个领导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对着不同层次的矛盾,管好该管的事,放开该放的事,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主要矛盾,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荀子有言:“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意思是说领导者善于抓住要点,各种事情都可以做得十分妥当;领导者事无巨细都要管,一切事情都容易荒废。也就是说,如果事情不分主次,事必躬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或事倍功半。联想到高校班级管理,班主任也应“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体现高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与质量。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若主次不分,班主任容易陷于繁琐事务,疲于应付,很难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思想困惑、情感需求、人际交往等诸多问题进行关注和正确引导,从而使管理只浮于表面,往往抓不住重点,理应重点抓的却放任不管,不该多管的却操心过度,以致身心疲惫不出效果。所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要“抓大放小”。

何谓“大”?“抓大放小”的“大”对高校班级管理来说,就是指影响班级整体建设的中心工作,是主要矛盾在班级管理中的表现和反映,比如,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凝聚力以及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等,这些方面任务重、影响大,在班级管理中举足轻重,要重点抓好。

何谓“小”?“小”是指在学习、生活、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碰到的小问题,遇到的小挫折,这些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槛”,对班级全局影响不大,可以大胆“放手”。“放”不是放任不管,不是放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放权”学生、适度管理的原则,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机会,表现为处理问题上的“断奶”和自我管理上的较多的自主性。

三、高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如何“抓大”?

班级管理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哭笑闹、宿舍床位、恋爱受挫、物品遗失,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专业学习,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管得过多过细,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百害无一利。所谓“抓大”,就是要抓好影响班级整体向上发展的中心工作。具体来说,以下就是班主任必须要抓的“大事”。

(一)抓班风建设

班风是一个班级的整体精神风貌,彰显班集体的内在修养和外部形象。良好的班风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熏陶感染着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督促,你追我赶,推动班内同学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同时班风也是一种约束力,约束班上错误的、不良的习惯和风气。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班风的班级,这个班级的学生才会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颖而出,这个班级也会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名列前茅。班风好了就能有事半功倍的管理成效,所以班风建设历来就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抓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学风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凡是学风不好的班级,纪律总是很散漫,学生缺乏自信,学习情绪低落,班风也总是不好。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要集中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把握好学生每个时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班级管理的侧重点,并采用相应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创建优良学风,优化班风建设。

(三)抓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一个班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与班干部良好的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他们在班中的威信有很大的关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一个班级凝聚的核心,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于班主任来说,在学生中挑选和培养一支道德修养好、工作能力强、对班级服务热心的高素质班干部队伍,激发他们的领导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四)抓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之间为实现班级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一呼百应”,而凝聚力弱的班级则“一盘散沙”。因此,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倡班级凝聚力不能成空口号,要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班级凝聚的力量。笔者认为,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观念、大局意识以及团队精神,是打造凝聚力的好机会。

(五)抓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全面掌握班级学生信息是班主任工作现代化、高效化的具体体现,也是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的基础。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班主任要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利用好班级微信群、QQ群等通讯工具及时获取班级和学生的最新动态,要有效地收集相关学生信息,为班主任走进学生,与学生有效沟通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四、高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如何“放小”?

大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与思想的成年人,有着强烈的自我管理的心理需求,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对于约束自己自由、独立的环境和措施往往感到不满,甚至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反抗倾向。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班主任打着“为学生好”的名义,仍然沿袭中学班主任的“保姆式”管理模式,事无巨细样样都管,不仅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负荷,最主要的是剥夺了学生锻炼成长成才的机会,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放小”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尊重学生独立人格,适度管理和引导

在校大学生一般都已成年,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渴望自由,不喜欢被管制和约束,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和经验的积累,对社会的认识过于理想化,还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仍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因此,大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适度管理,注重引导,不能管得过度、过严,又不能管得过少、过松,把管理隐藏于日常生活的各种载体中,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对班主任分量最完美的诠释。

(二)建设得力班级干部,带领班级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是每一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的强弱与大学生毕业后的成才发展息息相关。班主任把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作为一项工作重点,给予学生自我管理的空间,唤醒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一旦形成,班主任就会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当然,班主任要想“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就必须依靠一支得力的下属管理队伍――班级干部。以民主选举的方式建立一支获得全班学生认同和尊重的班级干部,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

(三)以人为本,及时干预和帮助学生

学生的自我管理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情感上、人际关系上等方面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得及时“出手”相救,用一颗关爱、理解、宽容的心,真诚、平等、设身处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这样善解人意的班主任何愁学生不配合,班级管理工作自然有声有色,乘风破浪。

在班级管理中以“放小”来突出学生的自我,相信学生,信任学生,为学生创建自由、和谐、温馨的精神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符合个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从而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心理需求,增加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同时,使班主任从繁琐的杂事中解放出来,节省无谓的管理成本。这便是“抓大放小”的管理效应。

大学班级管理规划范文6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大学的学习非常的茫然无知。在结束了紧张的高中学习之后,学生进入大学,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约束,在学习方法上需要采取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模式,即从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探索学习。在此基础上,新入校的学生要及时与代课老师与辅导员积极配合寻求出带领整个班级学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在这方面的班委建设,需要确定得力的班长与教学信息员(学习委员)。许多学生进入大学,认为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甚至有些学习委员在班里只是帮老师收发作业,结果班级里没有任何学习氛围,学生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非常频繁。所以辅导员在进行该方面班级建设时应挑选有学习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的学生。该部分的班委成员任务一方面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找寻最适合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主动专业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与班级成员进行学术探讨,及时带动班级成员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便是将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学习中的问题集结起来,甚至是学生对老师的一些教学方面的意见以及建议第一时间反馈给代课老师,更好的帮助班级内每一位成员更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二、帮助学生在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如今大学生都是90后学生,这类学生家庭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极端,一部分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从小就是家庭的核心,多以自我为中心;另一部分则是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家庭中或有兄弟姐妹,这部分孩子基本上从小就要帮忙家务减轻加重负担,自信心严重不足。这些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在一起,从吃、穿、住、行几乎天天都要形影不离,如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减少生活上的矛盾是辅导员和班委成员需要充分保障和协调的。在这方面的班级建设需要确定得力的生活委员以及宿舍舍长。首先,在学生住宿的安全防护上,例如安全用电、防火防盗的知识需要落实到每个宿舍每一个人。每年,全国高校都会因为宿舍用电问题发生火灾,由此造成的人员以及财务损失惨重。很多学生为了图方便不愿下楼去水房打水而自己在宿舍用“热得快”、“电水壶”、“电吹风”等违规用电器,这些劣质的用电器的电路往往会在多次使用后发热起火,如不及时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基于此类问题的重要性,辅导员要定期给生活委员和宿舍舍长开会,并不定时的抽查宿舍的卫生以及安全用电情况,在确定好各班的生活委员以及宿舍舍长后,采取责任制度和岗位轮换制度,班委成员定期开展宿舍安全会议,将宿舍此类问题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学生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其次便是宿舍以及班级的人际关系问题。在近期校园内频繁出现的舍友投毒案件、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校园暴力事件等为学校及在校学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笔者认为,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及早发现并且能够及时的制止或者大大降低类似事件的发生。在班级建设初期,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到两名安全信息员,这个职务最好由班级里人缘好并且善于观察的学生担任。由于学生生源地的多样性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在平时生活中学生之间的一些小摩擦是正常的,班里的安全信息员就负责观察与调节这些小矛盾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辅导员,辅导员平时也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这样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方便学生工作的进行。

三、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