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体育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提高;幼儿园;蒙语;教学水平;主体

在蒙古族幼儿园学习的学生,蒙语是一门必修课。如何提高幼儿园学生的蒙语水平,进而提高蒙语教学质量,这是笔者在内的许多蒙语教师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笔者从具体教学实践出发,试作以下几点探讨。

一、学习蒙古族文化,为学习蒙语奠定基础

尊重和学习蒙古族的文化,激发学生热爱蒙语的热情。由于幼儿园学生年龄较小,缺少学习蒙语的文化基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现实和课文内容,深刻挖掘蒙古族民族文化中的语言精华,学习蒙古族历史知识,广泛宣传蒙古族英雄历史,创设学生喜欢接受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让他们在积极参与蒙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蒙语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努力实现中国梦,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接班人。

二、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蒙语的学习

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同学们积极地运用所学蒙语文知识,加强语言实践锻炼。在此过程中要容忍个别的细节错误,不要有错必纠,以免学生怕羞而不敢用所学词语说话,不敢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大胆交流。的确,教师的每一句表扬和鼓励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激起信心和勇气,反之,教师的挖苦和讽刺必然会使学生丧失信心。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个环境是家庭环境。同学们从学校回到家里生活,尤其是假期期间每天在家里吃住、玩耍等。家庭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和父母或亲戚交流的机会。所以,有必要利用好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作用和学校环境的作用同样重要。因此,为了发挥语言环境的重要作用,老师和家长在不同环境中同样鼓励学生多说蒙语,并且创造用蒙语交流对话的机会,给学生营造良好语言环境氛围,为学好蒙语奠定基础。

三、实施情趣教育策略,活跃蒙语文课堂气氛

蒙语教师对传授蒙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由责任心强、自身素质好、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来承担。蒙语教师经过大量教学实践,实施情趣教育策略,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课堂上教师要抓住重点进行精讲,为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各种趣味化活动,让学生多训练会话,保证课堂教学效益,夯实城市学生学习蒙语的语言基础。情趣教育策略有利于促进活跃课堂气氛的实现,能够充分焕发学生学习蒙语知识的热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加学生应用蒙语开展有趣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表达的机会,巩固所学词语。学生在语言的实践应用过程中体验成功学习蒙语知识的乐趣。课堂上尽可能做到凡是学生能表达的让学生自己去说,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让学生自己去想,教师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重在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有些同学怕犯错,不敢应用所学词语说话,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蒙语的进度。所以,教师要实施情趣教育,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实践应用能力,让蒙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要通过有趣的语言实践应用训练提高记忆效果,形成一种初步的语感,有了语感就会乐于参与,从而学会交际。在此基础上注重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习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喜欢一位教师,就愿意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要提高自己的亲和力,强化自身素质修养,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基本功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认可,带动学生共同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仪态的端庄大方、态度的和蔼可亲,经常在课外与学生交谈,关心学习和生活,这些都能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产生共鸣,增加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应该用爱去抚慰学生的心灵,用爱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求知的欲望。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可能会因成绩不好,因教师的忽视、同学的嘲讽而产生自卑感,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这就需要教师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巧妙运用语言艺术,给他们以鼓励。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蒙语积极性。

内因是变化的根源,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是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关键。那么怎样发挥呢?一是学校对学习蒙语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二是可以开展各种蒙语知识竞赛,对其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三是出版社、报刊社有目的地给学习蒙语的学生发表作品,鼓励个人,让他们在同学们中起到榜样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应正确认识蒙语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困难,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方法,为蒙语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在蒙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调动其学习蒙语的积极性,通过实施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联合家庭、呼唤社会共同努力做好营造蒙语教学工作的环境,有效提高蒙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新形势下,幼师职业教育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而幼儿师范学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基本需求。因此,需要对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一系列教学策略实施,实现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现阶段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问题

1、教学目标有待明确

幼儿师范教育的学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岗位,而在幼师体育教学中,极少关注学生的职业特性,难以适应素质教育需求,致使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任务无法科学合理开展。

2、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不同步

当前,我国体育教材体善不够完善,幼儿师范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不能符合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特点,体育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关注到体育课程的健身性与实效性,不能满足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对于幼师体育教学而言,短期目标是为了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长期来说,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满足幼儿教育工作实际需求。而当前幼师体育教材内容更多的偏向于竞技性,没有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强调幼师职业教育特征。

3、教学方式不科学

现阶段,我国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讲解示范,即教师在前面讲解与示范动作,学生进行观察,随后统一进行训练,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不高,体育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升。

4、不符合幼师学生专业需求

在幼儿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生人数通常为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在幼儿师范体育教学中,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现状,没有针对女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现阶段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实际需求。

5、评价单一片面

在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模式主要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考核为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显然缺乏科学性,忽略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无视学生的努力与进步程度,缺少激励性以及公允性,无法满足新时期优秀幼师工作者素质要求。

二、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1、基于专业特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与任务

对于幼儿师范学校学生来说,其毕业后要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要么进入高职院校进行继续深造。对于前者而言,为了更好的实现就业,在幼儿师范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到专业的技能,培养过硬的素质。幼儿师范学校学生毕业走入工作岗位后应当具备了解幼儿的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这其中,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包括了幼儿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素质两个部份。针对幼儿师范学生的就业特点,在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设计上,应重点关注学生幼教职业能力培养,并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幼教工作实际需求,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优化。

2、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开展应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应基于幼师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职业需求两个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幼师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主要开展儿童化与艺术化的体育课教学活动,针对这一现状,在课程设置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身素质,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作为学习内容,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健康以及身体发展为基础,练习目标的设定应符合幼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运动能力,通过有意识的对学生体育活动开展过程进行指导,培养,启发,拓宽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

3、根据专业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应当积极贯彻以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进行适当的示范练习与引Я废昂螅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活动,集中注意力,掌握新技术,提升体育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分组、游戏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例如教学分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自由组合、分层次组合等形式。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自主进行游戏与体操活动,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同时,提升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小组内更好的学习与进步。

4、持续改革教学评价

对幼儿师范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应当是多元化的,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改变只重视结果的单一评价方式,而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纳入评价环节。同时,着眼于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身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在评价过程中,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体,评价内容涵盖学生运动成绩,课堂参与积极性等诸多方面,帮助幼师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5、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

幼师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以及任务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学大纲传统、死板的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体系的完善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上,强调改革精神,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以最大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开展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活动。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要顺应时展趋势,根据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就业特点以及教学实际,教育发展趋势,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科学开展教学评价等,通过一系列策略的应用,推进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黎明. 浅谈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01:114-117.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原则: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5-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一天在园必须保持二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体育锻炼时间保证一小时。”[1]从《纲要》与现实幼儿教育中都可看出幼儿体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问题是我国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对专业学生的幼儿体育教育能力的培养都重视不够,其表现是专业培养方案没有作为课程列入计划中,只是在《幼儿教育学》课程中从理论方面讲述一些章节,这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幼儿体育教育能力。2010年对于学前教育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2]从国家关心重视学前教育的程度讲,这是学前教育历史的最好时期,也是学前教育重要的发展机遇。体育对幼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民族人种与社会人力资源源头质量。因此,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体育教育能力培养作为研究课题,在湖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0级两个班级进行近两年的课程改革实验,其实施方案与结果如下。

一、制订可行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本课程以“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3]作为指导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大学体育课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本科教育普修体育课两年,上百个课时。本课题改革是在不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总课时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两年普修体育课时,加入幼儿体育教育内容,较系统、全面地传授幼儿体育教育知识,培育幼儿体育教育能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素质与体育能力,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

1.教学改革的目的与目标。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培养体育能力,提高幼儿体育教育的意识与行为,培育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具有较高体育教育能力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大学体育课的学习,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培育体育能力,学习掌握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获取幼儿体育教学与户外活动的体育教育技能;提高个人健康与幼儿健康教育的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体育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热爱幼儿体育教育工作。

2.教学原则。为了保证课程改革教学目的与目标的实施,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体育教学原则是:一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二是以运动技能为主的原则,三是注重体育教育教学技能培育的原则,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五是以创新幼儿体育教育为主的原则。

3.教学时数分配。湖州师范学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2007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普修体育课的教学时数都在124~136课时之间,两年完成,共4个学分。依据2010级学前教育专业计划的体育课教学时数是124节,结合课题改革目的,将实施多年的体育选项课改为以培养学前体育教育能力的课程教学方案,其方案的具体教学内容时数分配如下:

表1?摇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

4.教学内容。理论部分:体育的内涵和价值,幼儿体育活动的心理和生理变化特征,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规律、原则与方法手段;幼儿基本体操内容、作用、创编、教学方法手段等;球类运动的产生、发展、分类,游戏创编、设计与教学方法;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内容、作用,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弘扬等理论内容。技能部分:基本体操以徒手体操、韵律体操、体操游戏等为主;大球运动以拍球、运球、球操、游戏等为主要内容;小球运动以拍球、对接、球操、游戏等为主要内容;民族民间体育以武术基本功与基本动作、仿生、游戏等为主要内容。

5.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因此,教学方法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就成为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本课程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以培养运动兴趣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这些方法,学有所用。教学方法分为:①游戏法:“对儿童进行身体锻炼应当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此,体育教学中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时,尽量采用游戏方法,培养幼儿体育教育的兴趣与爱好。②比赛法:比赛法既可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能力,又可开发智力,对学生或幼儿的发展来讲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③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现代教学理论很受重视的、适宜在幼儿教育中推广的方法。④发现法: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的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地探究学习,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技术、手段向学生提出条件,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去创编一些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套路,创设体育游戏、体育竞赛形式等体育活动内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幼儿体育教学创新设计组织的能力。

6.教学组织形式。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自然班教学形式。实际上课时则采用整班、小组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又有利于创造未来教学环境,培育幼儿体育教学组织能力。

7.评价方法。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原则,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采用总结性评价的方法。具体评价内容与方法如下:

表2:体育教育能力考核评价内容、分值与方法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幼儿园常态型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早操活动、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基本动作练习、基本体操练习、体育游戏和运动器械练习四大类。从幼儿体育教育的实际出发主要培养如下几种能力:①培养学生基本体操的创编能力。②培养学生体育游戏的组织与设计能力。③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多角色的实践,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示范能力、创新能力等体育能力。

2.建议。①为了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育能力的培养,利用专业培养方案普修体育课,将幼儿体育教育能力培养作为内容列入教学中实施,其方法是可行的,建议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推广应用。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学校共同联合组织编写统一的体育教材,供体育教学专用和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教育指导性参考资料,有利于幼儿体育教学科学发展。③建议社会主管部门、学校、幼儿园、家长都要树立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第一位的教育观、价值观,这有利于幼儿教师的体育教育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EB/OL].[2002-10-12].http///gongbao/content.

[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2010-11-21)[2010-11-24].

http:///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法制出版社,2010.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范文4

摘 要 在人学视野之下,幼儿体育教学逐渐凸显出了幼儿体育教育理念认识不足、幼儿体育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研究不够及幼儿体育教育的师资缺乏等问题,给幼儿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境。笔者以下就对人学视野下,幼儿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促使人学视野下幼儿体育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学视野 幼儿体育教学 困境 出路

人学视野下的体育课程观,所强调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强调对人的价值、人的健康发展、人的尊严充分关注,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品质和人文关怀。因此,人学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着重关注幼儿的身体需求、情感、意志、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从而促使幼儿的体质、品格、情感及个性得到健康成长。

一、人学视野的概念

人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学科。教育中的人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存在的方面,教育是以人的存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第二是生成的方面,教育是引导人如何正确“做人”的事业;第三是主题实践方面,教育时对人进行双重构建的实践活动。因此,人学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教学,要做到以幼儿为本,在体育教学中强调对幼儿健康、体质、情感、个性、意志、尊严及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关注[1]。

二、人学视野下幼儿体育教学的困境

(一)幼儿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虽然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明确规定要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教育教学,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幼儿体育教育存在着不被重视,严重缺失的问题。由于应试教育的传统,导致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认为学习成绩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的管理者均认为,幼儿园的孩子最终的出路在于上一所好的小学,而小学教育中占首位的是智育。这就导致,作为幼小连接的幼儿园不得不将体育教育让位于智育,导致体育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使得幼儿在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缺失了最重要的体育教育。

(二)幼儿体育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研究不够

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将幼儿作为个体“人”的研究较少。在实际过程中,对于幼儿体育教育的研究十分匮乏,幼儿体育教育的相关专业语言,以及学术范畴缺失,甚至有部分的研究都是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中迁延过来的。此外,关于幼儿体育教育的文献资料、研究报道等也十分少见[2]。

(三)幼儿体育教育的师资缺乏

从相关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就我国的高等院校来看,开设有幼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并不多,可以说是寥寥可数,这就导致我国幼儿体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除此之外,在我国的幼儿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这样的普遍现象,那就是在幼儿园中,各个教学学科的分类和界定并不明显。同时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一位教师往往需要担任多学科的教学工作,在绝大多数的幼儿园中,根本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从事幼儿体育教学工作。

三、人学视野下幼儿体育教学的出路

(一)增强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要增强幼儿园对于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对幼儿园管理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明白幼儿体育教学对于幼儿培养良好体质和形成良好生命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其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幼儿体育按教学工作的实施。其次是政府相关部门需积极制定一些政策法规,将幼儿体智健康状况与幼儿园的分类达标纳入到对幼儿园及幼儿园园长的考核工作中来,硬性促使幼儿园重视幼儿体育教育的实施和落实,从而促使幼儿健康成长,为未来智育、美育的持续良好发展奠定基础[3]。

(二)加强对幼儿体育教学中“人”的研究

人学视野下要加强对幼儿体育教学中“人”的研究,首先要对幼儿体质、性格特征、幼儿体育教育的素质标准以及课程设置等内容进行研究,在体育教育中要充分凸显幼儿作为一个个体“人”的主体性。其次是要加强对于幼儿体育教学本身所应该担负的教学使命的研究,使幼儿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更加符合人学要求,并且引入应用一些凸显幼儿作为“人”的主体性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评价机制。最后要加强对幼儿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注重因材施教的应用,针对不同体质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大程度上促使幼儿体质提高,情感、意志得到发展和升华[4]。

(三)加强幼儿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在人学视野下,幼儿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情况对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幼儿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幼儿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必要,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积极调研的基础上,鼓励具备条件和资质的高效积极开设幼儿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幼儿体育教学人员。其次幼儿园要做好幼儿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可组织幼儿体育教师积极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培训,并且鼓励和组织教师进行外出观摩,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立耕.以人学世界观揭示教育本质的三个维度[J].教育探索.2007(8):5-6.

[2] 谭红.“人学”视野下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断想[J].体育学刊.2007(4):61-63.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体育教学 能力培养

前言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体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进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体能、提高其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行为习惯及意志品质,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对他们的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直接决定了其工作后的从教水平。

1.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体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体育活动一直被放在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作为融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在对幼儿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教师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2幼儿体育教学是幼儿园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原则的掌握,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掌握这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教师的职业技能构成所必需的,而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提高教学活动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动因之一。笔者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对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内容。

2.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现状

2.1专业生源结构不均,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

诸多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时期,女性较之男性更不喜欢运动。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女生报考这一专业的人数远大于男生。由于女性不爱运动,使得在体育教学中及对其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较大困难。

2.2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忽视。

不得不承认,在以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中,仅仅着重于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对其他师范技能的培养,在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不能及时适应社会需要的变化,导致能力培养与现实要求相脱节,忽略了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应具有的能力系统是一个整体,任何能力的缺陷都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

3.学生体育教学能力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3.1受旧的课程设置的束缚。

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幼儿美工、幼儿音乐等技能为主,缺乏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设置作为公共体育课的形式出现,着重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而忽视了体育作为幼儿教师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的培养。

3.2教学设备亟待改进。

目前,对于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来讲,教学设备还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场地器材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应迅速改变这一落后局面,为教师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空间,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4.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4.1改革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在制定体育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时,除了注重发展身体、增强体育能力之外,还必须注意加强作为教师职业来说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学能力,并贯穿到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4.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应努力做到:示范正确、讲解精炼,过程要清楚,纠错得力。教师除了示范、讲解技术的动作要领外,还要将教学步骤和方法、手势等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如在课的准备部分,安排学生轮流整队、带准备活动,复述、示范动作要领,以提高学生的讲解、示范能力;做练习时互教互学,观察和纠正错误动作,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技术动作的能力;轮流进行保护和帮助,协助教师进行课堂考评等。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4.3利用课堂以外的活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

4.3.1课外体育活动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外活动时,学生将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运用于锻炼身体的实践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水平,还能培养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提高体育教学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4.3.2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等理论学科的支撑,便于学生对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掌握。

4.3.3通过模拟课堂、观摩、实习等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可模拟幼儿体育活动课,让学生参与设计、组织,教师加以点评,也可采取学生互评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教育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和机会,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影响。

4.3.4以考促练,通过体育教学技能考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提高。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考核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师资、场地等方面的保障,鼓励师生在体育教学能力及其他技能方面的练习和提高。

5.小结

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幼儿教师的角色。教师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努力突破普遍存在的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状,积极地与团体进行合作与协商,有效提升专业化水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了体育教学能力,便能提高未来幼儿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铁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及培养对策――兼谈在职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J].湖南师大体育学院.

[2]钟为民,王志勇.试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师范性技能的培养[J].甘肃高师学报,VOL.5 NO.2(2000):101-103.

[3]睢文龙,廖时人,朱新春.教师的能力结构: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施加影响的能力[J].江海第一小学.教育科研.教育文摘,2005.2.21.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范文6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革新教学内容,变化教学形式,努力追求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中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幼儿园体育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运动量、运动负荷有着不同的考量,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幼儿,他们在体能、运动技能、爱好、个性等方面有着差异性。实践中我们发现,评价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学会在活动中观察与评析。

一、研讨体育活动的观察和评析

(一)教研目标

借助现场观摩、合作记录、剖析反思的方式,以“体育教学观察与评析的技术策略”为研究方向,提高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反思、辨析能力。

(二)教研过程

1.教研回顾,引出话题

在之前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对体育教学的时间分配、运动量调控以及教师指导语的运用进行了研讨,本次活动开展前,教师以“如何评价一节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分别设计了体育教学观察评析表。

2.集思广益,交流互动

小组各自介绍自己设计的体育教学观察评析表,教师相互提出修改建议。

3.组内分工,观摩记录

观摩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椅子》,各小组组内分工,每组同时使用四张表格进行针对性的观摩记录。

4.小组热议,反思评析

教师分组讨论,并将观摩、讨论、记录的情况进行汇总、评析。

(1)教学方法分析

①准备活动中,教师运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完整练习法。

②幼儿与同伴合作玩椅子时,教师运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方法,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大胆尝试和同伴合作游戏。

③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运用循环练习法和以比赛为主的游戏法,在循环游戏中,教师能不断变换椅子的摆放,用以调控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

④幼儿在完成动作遇到困难时,如准备环节,部分幼儿不能用手碰到脚尖,教师要运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解法和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分解练习法。

(2)指导语分析

教师在本节活动中运用了多种提问方法:叙述性提问(如,椅子还可以怎么玩?)、比较性提问(如,你还有什么方法和他不一样呢?)、假设性提问(如,他把椅子躺下来放?)、反诘性提问(如,你还有什么方法和他不一样呢?)

对于幼儿的提问或回答教师能够及时回应:在幼儿尝试用椅子跳障碍的过程中教师能运用纠错引导,模仿教师或同伴的游戏经验,引导幼儿获得成功;在循环游戏中,教师通过有效性观察之后,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及时调整椅子的组合,使游戏难度不断增加,此时教师能较好运用提升拓展等回应方式,让幼儿在一次一次的挑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自信。

(3)运动量分析

在运动强度上,观摩活动的教师在活动中针对一名幼儿,通过心率进行运动量的检测记录。总体来说,教师在活动节奏的把握及运动量的调控上,能够做到松弛有度,运动负荷出现了一个双峰形。

(4)活动时间分配分析

热身时长7分钟,占总体的18%,较为合理。基本活动时长28分钟,占整个活动的68%。放松活动是2分钟,显得稍微短了些。

5.互动交流,观点共享

评价一节体育活动的有效性主要是针对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指导语、运动量、时间分配等方面进行思考。

二、关于体育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思考

体育教学有着它独特的教学特点,评价一节体育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可从不同的维度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

(一)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性标准

通常活动的设计者与执教者并非同一个人,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或是一位进行二次备课的教师,在衡量一节体育活动有效性时,通常以活动内容的价值来判断,我们称之为基础性标准。

(二)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发展性标准

作为执教教师衡量一节体育活动的有效性是围绕教学目标达成与否进行的,通常会以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发展价值来判断,我们称之为发展性标准。

(三)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整体性标准

经过教研组以“体育有效教学”为主题的几次研讨活动,我们形成的共性认识是:评价一节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应有全局意识,从整体去考量,因此,我们要关注整体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