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管理规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管理规划方案范文1
一、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师生在校园范围内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物质、精神以及制度等方面。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关键部分,其是对校园文化的微观反应[1]。一般班级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与校园文化存在紧密联系,其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师生支架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
二、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其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班级文化建设核心目标缺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其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缺乏核心明确,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班级缺乏凝聚力。在开展各项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时,学生没有全面清晰了解到活动的本质,无法发挥出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二是班级文化建设过于概念化和简单化。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仅仅只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师的一项任务,导致文化建设缺乏精神支撑,流于形式,难以对班级管理产生映射作用。三是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价。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出发,导致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低下,无法自觉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影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全面开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但是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难以提高自我管理的效果[2]。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必须要将自身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加以充分发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打造出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合理设计和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确保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等,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
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基础,而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学生具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维方式,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出自身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加强自身对班级的归属感。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导向,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三)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明确
班级管理规划方案范文2
关键词:自主管理班级;主动性;班级凝聚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落实新课改要求,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培养中快乐成长,成为新课改对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是班级管理的客体,更应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创建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建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是开展班级自主管理的前提
(一)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1.明确班级理念,培养团队意识
班级成立后,明确告诉学生管好班级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学做一个快乐的成功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体验到进取的快乐。班级会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温暖,分享到光彩,体验到自身价值。明确每个学生在班级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鼓励学生张扬良好的个性和特长,积极为班级发展、同学进步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2.共同制订班级量化考核方案,用量化考核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制订班级量化考核方案时,先让学生立足班级实际,以主人翁的身份进行交流讨论,再师生共同制订出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量化考核方案。通过每日量化考核帮助学生成长进步。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又让学生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通过参与班级量化考核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使班级管理转化为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建立班级自我管理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的育人工程。只有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方能形成班级合力,构筑起适合学生的管理机制。通过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展现才能的机会。
1.建立值日班长制度
每天由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班级事务由值日班长与常务班长共同负责。所有班级常规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检查、自己评估,教师只加以指导点拨。值日班长还负责记录班级日志,检查评价班干部与学的工作情况。这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得到加强,班集体也会日趋团结。
2.改革班干部的选举方法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当班干部的机会,可采用定期轮换班干部的方法。每次保证大约三分之一的班干部从普通学生中选拔产生。让学生先自我推荐再参与竞选演讲,最后由同学民主表决,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利于学生干部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值日班长管理班级,负责检查帮助各管理小组的工作,保证班级稳定发展。
3.建立若干管理小组
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班内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每个管理小组职责分明,分别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班级秩序。如,记者组:负责新闻报道,每天及时报道班内和学校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卫生组:负责个人卫生及责任区的清洁。管理小组建立后,明确其岗位职责,实行组长负责制,每天及时检查和督促改进不当之处。
4.利用成长日记调控班级管理
建立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组织机构,虽然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利用班级日记及时发现班级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建立成长日记,并定期批阅学生日记,通过成长日记与学生展开交流,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个人问题。这样教师不仅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与教师交流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健康成长。
(三)建立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鼓励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学生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当今社会,学校教育需加强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方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可让学生结对子相互比赛,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比赛。利用班级量化项目和班级活动等平台,与竞争对手比学习、比内务整理、比卫生扫除、比进步、比跑步耐力等等。量化成绩在班内公布,以便时时激励双方。通过竞争,让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学生也不甘落后,逐步提高。这样班级中就形成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相互超越的氛围。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学生去快乐地学习、健康地生活。
二、正确对待个体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关键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知道,人除了生理需要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需要的内容与层次会更加发展成为伴随人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活动,能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从以下两方面做了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探索。
(一)采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意识
赏识教育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育方式,是“赏识”与“激励”的结合体。在班级管理中,采用赏识教育可以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赏识激励”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意识,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例如,当学生受到挫折时,说一句:“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当学生学习紧张时,说一句:“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这些话语会如同和煦的春风、无声的细雨,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结合爱心教育,倡导学生互相关心爱护,将微笑送给热情主动的学生,把掌声献给积极上进的学生,用爱心包容学习吃力的学生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对他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增强进取心。
(二)实施快乐教育,搭建展现个人特长的平台,积极发展学生的特长
要令不同性格的学生在班内融洽相处、各有所得,需落实赫伯特・斯宾塞的教育理念,组建兴趣小组,搭建展现个人特长的平台,实施快乐教育。这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活力,创建充满笑声的班级氛围。比如,让喜欢学习的学生组成学科顾问小组,帮助他人解决学习困难。让喜欢打篮球的学生组成篮球队,举办篮球比赛,体验篮球的魅力。以上措施的实施,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展现,学生个人爱好得到满足,呈现出团结上进的良好班级风貌。
三、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是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效果的源泉
班级建设是人力资源的构建管理过程,而学生的管理是没有固定模式和坚固制度来约束的。一项班级制度在这个月能执行得很好,但到了下个月就可能执行得很差。这不是制度本身出了问题,也不是学生故意不去执行,而是因为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感受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措施。
(一)实施班干部的动态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注入活力
采用班干部定期更换的动态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发班干部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两种操作方式:(1)定期把工作积极性不高或管理不到位的班干部(约占班干部人数的三分之一),通过考评管理效果变为组长或普通学生,再从组长、宿舍长、课代表中选拔优秀的学生补充进班干部队伍,其中空缺的组长、宿舍长等由普通学生重新选举产生;(2)把表现很优秀的班干部直接变为普通学生,充当班级顾问或观察员,既可为普通学生提供当班干部的机会,又能让他们换种身份参与班级管理,实现学生与班级共同提高。灵活恰当的应用该措施,可有效地让班级组织结构充满活力。
(二)系统规划班级活动,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班级管理
立足学生实际,系统规划班级活动,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班级管理。用活动要求的不同给班级管理带来新意。活动计划一般要保证每个学期的要求不相同,每个月的内容不雷同,每周的实施重点不相同。即使每天都重复的日常活动也要保证每周都有新变化。比如,要求住校的学生把被子叠好,可这样进行活动设计:第一周以关注学生叠不叠被子为重点,第二周以关注学生叠被子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为重点,第三周以关注学生叠被子的质量排名为重点,第四周以关注学生叠被子的速度为重点。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由易到难逐步达到活动要求,还可防止学生因活动内容单调而产生厌倦,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实施以上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自治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处理集体、他人与自我之间的正确态度,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合理创建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平台,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定能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构建出学生真正自主管理的班级。
参考文献:
[1]刘祥,刘恩樵.与优秀教师同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唐曾磊.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能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班级管理规划方案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班级管理;创新策略
一、数字化班级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班级是学校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1]。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根据特定要求,对班级的学生、学习资源进行有序组织管理,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以此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随着数字化网络资源与电子产品的普及,数字学习模式逐渐被大众接受,数字化班级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数字化班级管理的内涵是指班主任利用数字网络媒体技术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系统管理。具体来说,数字化班级管理中“数字化”包括数字媒体、微信、QQ、云班课等网络技术,其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创新分为三个方向:班级组织、班级制度和班级环境。数字化班级管理理论中提到,组织职能(即班主任以及各科教师的职能)的侧重点是构建完整合理的班级组织。从广义上讲,班级属于组织中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存在社会群体效应,因此,数字化班级管理的创新模式是围绕着具有完整的班级框架而进行的。另外,数字化班级管理的创新意义在于将数字化元素与班级管理模式相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现其主体性,并主动提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学业规划。此外,利用数字化模式所得的数据具有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可直接运用于教学管理改革中,不仅能帮助教师改变以往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案、思想理念,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数字化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空间缺乏
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以及激发学生的潜能,需要学生更多地发挥自觉性与主动性[2]。然而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部分教师对学生实行“规范化管理”,强调“遵守纪律”[3],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新式学习模式的碰撞,会导致学生依赖于老师直接管理、引导下学习的模式,进而对自我的认识度减少,自主管理的约束性降低,放松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给数字化班级管理的实施增添了阻碍。换句话说,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学生行为的不可确定性增加,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管控力度也随之加大,导致学生在数字化班级管理模式下的自主空间急剧减少。
2.班主任负担过重
班级管理事务繁多、细小琐碎,部分班主任分身乏术,片面地以为凭借经验便能完成任务,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大数据调查显示,班主任非教学事务工作繁重,大量时间用于迎接检查、做评估报告等非教学性工作,甚至远多于备课的时间。此外,部分班主任习惯事必躬亲的传统管理模式,万事都要包办。在数字化班级管理模式下,数据化模式多样,学生面临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班主任而言也更具挑战性,使班主任的管理内容陡然增多,管理幅度加宽,管理难度加大,既劳神又费力,班级管理的效果却难如人意。
3.教师对数字化管理模式应用不熟练
由于部分教师对数字化班级管理模式了解不深,无法让创新管理模式真正发挥作用,管理方法缺少灵活性。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对此只是以说教的方式来解决,类似口头批评、让学生写检讨书等解决方式,并未采取有实质性的措施,缺乏针对性、准确性。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干扰,在如今数字化学习模式下,班主任须联系校方和学生家长共同管理班级。目前,仍有部分教师视野不够广阔,忽视了学生的性格、家庭状况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三、数字化班级管理创新策略
1.创新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是依照班级授课结构和教育目标建立的机构,组织里的所有学生须要维持、平衡组织间的关系,从而完成与实现共同制定的活动任务与目标。传统班级管理中的班级组织缺少创新,形式过于单一死板,无法真正使班级组织发挥其重要性,而数字化班级管理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
(1)创新班干部的选拔
传统选拔模式一般分为直接任命式、伪民主式两种,形式刻板,缺乏新意,缺少民主性。在数字化班级管理的创新中,班干部的选拔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借助微信、QQ等平台的投票功能,分析每个参加选拔学生的综合数据,再组织开班会,让竞选相关职位的学生上台展示自我能力,最后,从学生和教师中选出评委打分,同时保证竞选的公开性、公平性和民主性。这种方式不仅能选出优秀的班干部,充分调动全班同学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还能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合作意识。
(2)创新班干部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模式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被动管理的人”[4]。数字化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培养和管理班干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提到,若班主任要建立一个充满积极性的阳光型的班级组织,就必须培养一支责任感强、综合业务素质高的班干部队伍。首先,班主任要有严格管理班干部的意识,其任务重心是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班干部为一个班集体的领头标杆,须要在学业、个人思想等方面做出榜样。其次,各干部分工要明确,既要各行其是,还要团结合作。再次,班主任可将班级任务分配给学习组、纪律组、作业组、仪容仪表组、活动组等管理小组,然后由班长管理全部小组。班长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各组组长,要求各组组长对每日管理情况以书面形式或PPT、WORD、EXCEL等形式交予班长,再由班长整理后汇报给班主任。分级管理的方式不仅能体现数字化班级管理的体系性,还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最后,班主任可根据不同工作内容对班干部制定特殊的规定,并以电子文档或PPT形式发送给班干部,如:班长须组织负责班级会议,协调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5];各组长须传达班主任布置的各项任务,如实向老师反映班级情况,发挥好桥梁作用。
2.创新班级制度
(1)创新班级规则的制定
数字化班级管理模式中,“班级组织”因素固然重要,班级制度的建立也必不可少。一个优秀的班级是需要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班规来进行约束的,若违反班规则会受到相应处罚。首先,在建立班级组织后,班主任可借助数字媒体来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同学关系等,将具体数据与班规相结合形成初稿。公布初稿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意见,不仅锻炼其自主判断思考能力,还保证了班规制定的民主性。班规内容应通俗易懂,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规则,规范学生学习、纪律以及日常行为。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制定班规的活动当中,既能让每个学生成为班规的制定者,也能成为班规规范的监督者。其次,班规初定后可设定一个“试运行期”,在此期间从学习、行为规范、仪容仪表以及纪律等方面对班级整体情况进行定期总结评价,评选出示范小组。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班主任对班级情况有更详细、全面的了解,并依此对班规进行调整。最后,班主任也可借鉴其他老师的班级管理案例,再类比自己所管理班级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制定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方案。数字化的创新与班级管理的融合意义体现在班主任管理班级更方便、准确,同时也符合大数据与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2)创新班级规则的执行
在确定班规内容之后,还须对违反班规的惩罚措施进行商讨。班主任负责监督,班规执行小组负责执行,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每一项制度都能得到落实。将数字媒体与班级管理方式相结合,采取评分制,生成电子表格,相关负责干部要迅速、准确地作出评判并及时公布结果,借助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纪律的敬畏性与遵守度,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
3.创新班级环境
班级建设的灵魂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不仅能承载班级精神,还包含了学生共有的价值理念、处事态度,也是班级里学生日常言行举止的缩影[6]。相对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数字化班级管理模式更具有积极性、影响性,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氛围的创新可借助数字媒体来体现,比如视频文档、班级空间、集体相册等[7],以此方式将班级文化所蕴含的理念、精神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实现对学生的多感官、多渠道影响[8]。此外,“数字化”与“班级文化”的融合更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思想发展需求。班主任还可鼓励学生思考积极向上、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口号,保持优秀的班风、学风,共同形成班级力量[9]。
4.树立班级管理新理念
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性管理理念。班主任须意识到在数字化的新时代管理中,学生不再只是单方面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与教师平等的管理主体之一。然而,学生并未踏上社会,心智不够成熟,不具有丰富的阅历,还需教师加以督促和指导。因此,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定、线上学习约定等,既使学生的意愿与教师期盼通过合理方式得到融合统一,也借此与学生建立平等而密切的关系。
5.提高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
首先,班主任须根据学生的意愿以及其自身特点,制定单项活动方案,让班级里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例如:有学生负责监督上课过程中是否有同学不按老师的规定使用电脑,有学生负责监督同学电脑里是否安装有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软件或工具,有学生负责检查同学在上课之前是否把资源和课件下载到本地电脑上等等。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10]。可通过建立微信班级群、谈论组、云班课等网络交流平台,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同时,可将班干部会议、班级会议、团建等多项活动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增加学生对各项活动的了解与体验感。
6.对教师进行数字化培训
数字化元素可与各领域元素融合应用,现代化的数字媒体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便捷的平台,同时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校方须为教师安排数字化知识培训课程,定期对教师进行抽查。数字化班级管理模式重点研究学生个体,因为班级的管理对象是学生,利用这种方式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参与度。利用数字化模式所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时效性、真实性,可实际运用于教学管理改革中,不但能提高教学实践的效率,还有益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另外,对班主任及教师来说,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启示性,有助于拓展其工作思路,更新工作方法,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兴华.探索班级管理新方法促进学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3(20):11.
[2]刘喜如.课堂内外相结合,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空间———“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总结[J].文教资料,2012(02):137-138.
[3]阎晓琳.初中班级管理创新的内容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8.
[4]卢伟.整合班委会与小组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初探[J].教师,2012(01):31-32.
[5]胡峰,邹勇.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8(03):3-5.
[6]秦红.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隐性心理辅导[J].现代教学,2014(06):26-28.
[7]王冬.浅析班史记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意义[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75):48.
[8]黄侃.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使命与责任[J].江苏教育,2018(71):39-41.
[9]耿玮.培养班级凝聚力,用良好的班风促进学风[J].科教导刊,2016(05):42.
班级管理规划方案范文4
【关键词】 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作用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她是运用Web2.0、Sns、Blog、Tag、Rss、Wiki等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并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及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一座既虚拟又真实的大学全球一体化远程教育互助平台。在此可以科研成果、发表文章专著、开展学术争鸣、组织远程协作的科研平台;是全球知名专家为导师的学习平台。
世界大学城空间历经几年的时间,已经在全国高职教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教师利用大学城空间开展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在高校教师利用空间教学的同时,高校辅导员也在开拓自己的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新模式。
一、大学城空间与QQ(空间)的区别
在大学城空间没有出现以前,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联系主要是通过QQ进行。老师可以建立QQ群,在群里信息。或者在QQ空间中留言。大学城空间与QQ空间有比较大的差别。
1、“用户圈”不同
QQ空间的用户可以是任何人。然而大学城空间的用户则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在QQ空间里用户的职业没有任何的限制,所以在QQ空间里没有“圈”的感觉,即便是你建立了你的“圈”,在你使用的时候“圈”外的人同样也可以和你联系。然而大学城空间却不同,在大学城空间里,由于这里只有老师和学生,所以更有“学校”的感觉。
2、大学城空间功能性更强
大学城空间具有海量的学习资料,这是QQ空间不具备的,在这里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资料。大学城空间还有老师,在这里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联系,向老师咨询问题。大学城空间里还有专业的交流群组,如“数控交流群组”、“象棋社”、“13504班”等等。
3、大学城空间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从建立大学城空间的角度来说,大学城空间如果想建设的漂亮,就必须掌握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有人会说“那不是更麻烦了吗?”,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评奖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学习课程的角度,教师通过大学城空间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空间学习课程,能更有效的激励学生的学习。
二、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大学城空间管理班级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设立新闻专区
利用空间及时班级动态和学生处信息。班主任在班级集体大学城空间主页上建立“信息动态模块”,滚动播出班级的最新信息。学生可以及时通过这一模块了解班级动态。
2、建立奖励评奖评优考核专区
评奖评优是学生最关心的事情,辅导员利用表格及时总结,更新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做到“有根有据、公平、公正、公开”,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
3、设立贫困生动态专区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发展的大力支持,助学金、奖学金的增加。贫困生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受到学生和家长非常高的关注,如何才能将助学金发给真正需要的人,成为辅导员的重要责任,然而在具体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很难对贫苦程度进行量化。因此,建立“贫困生专区”,让全班同学关注贫困生的真实情况,对于当面不好意思说的话,通过大学城空间反应给老师,让班级管理更加合理和顺利。
4、发挥专业指导的作用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辅导员,除了班级的日常管理以外,还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有所了解,帮助学生做好“大学三年的规划”,然而职业院校的辅导员大部分都不是专业课教师,那么有了大学城空间以后了,可以通过大学城空间建立“专业指导区”,班级的集体空间,做一个单独的区域链接着学生大学三年的所有专业课教师,这样学生虽然是大一,也不用为不认识专业课教师,无法获得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而感到迷茫了,辅导员也不用为不精通专业知识而感到苦恼了。
5、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区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通过大学城空间建立交流群组,避免了和学生的直面接触,很多学生不愿和老师面对面的谈心。通过空间,让他们更加放松,可以和辅导员说心里话。辅导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于促进班级的管理起着极大的作用。
三、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促进
大学城空间的班级管理对班级管理起着促进作用。通过大学城空间进行班级管理,辅导员即便不在学校,也可以信息,不会影响班级的日常工作。建立班级集体空间,让学生更加团结,学生在打开大学城空间的时候都要去看看班级有什么事情,对班级的关注度增加了,不再是班干部知道的事情班上其他同学不知情,而是全班参与的班级管理。例如:班级要举行集体活动,辅导员或班长可以立即在大学城空间中活动方案,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不在因为班会时间仓促而无法做决定。在大学城空间里,学生可以经过思考,投票选出活动方案等等。
四、小结
利用大学城空间进行班级管理是职业院校新型的班级管理办法。它能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用大学城空间实施班级管理,可以使辅导员实现无纸化办公,使辅导员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兼职辅导员。大学城空间管理这一变革必将为职业院校辅导员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姚群.高校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J].教书育人,2005 (11).
[2] 潘玉驹.论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19).
班级管理规划方案范文5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固然有不同之处,如果能很好的将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文化中,那么学生在毕业时就很快的熟悉企业,并能依托精神文化引领工作。笔者所在班就是企业订单培养的班级,笔者将湘电集团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文化促进了班级的管理,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1.1校企文化融合可以在培养人才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达成统一的人才培养意识和方案,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有较大意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确定了学生择业和就业的方向和位置,在班级的前面、侧面和后面的墙壁上,笔者粘上了公司的愿景———行业翘楚世界新锐;公司的精神———严谨、创新、感恩、自强;公司的目标———领军中国制造业等宣传标语,通过企业标识、文化渗透班级文化,达到育人目的。
1.2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更快地接受企业文化。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越早的了解企业就越早的熟知企业。了解企业不仅仅是了解目前的发展还要看见深层次的发展,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和支持力,很好的将企业知识进行宣传让大学生更快的接受企业文化。
1.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的培养,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的渗透,能让学生很好的明白以后的发展,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以后在公司的生涯规划,形成自我职业规划,培养自我发展定位的意识。
1.4有助于大学生实习及毕业后较快地融入企业,追求职业发展。通过三年的企业文化有机的融入班级文化,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融入了企业。学生在三年中无形的接受了企业后,又将很快的将角色转化融入到企业中心工作,无需过多的时间来适应企业,可直接上岗,有利的开展工作。
2企业6S管理融入高校班级管理
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项目,因均以“S”开头,简称6S。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要对接企业,他的教育特质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笔者通过不同形式推进6S管理,积极融入班级管理探索出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2.1将6S管理融入教室。营造氛围是学生接受6S管理的关键,许多班级没有使用这个管理,笔者所在班渗透了这个管理办法,很多同学有点不理解,甚至觉得麻烦有抵触的心理。首先要召开班级的班会,要同学们理解什么是6S管理,6S管理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在班级管理中如何遵循6S管理。其次,加强班级黑板报和标语的宣传,将企业的6S标语贴到教室侧面,营造氛围。再次,邀请湘电集团6S管理中做的比较好的单位来我们班级实地讲学,启发学生的思维。
2.2将6S管理融入实训室。对于实训室和企业车间来说,虽然都是学生实习实践的基地,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由于师生与企业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6S管理与实训室管理进行结合,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6S管理。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细节和规范,由于车间的工作量比较大,并且较为繁琐。因此,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对师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充分考虑,然后进行推行,否则会造成师生产生反感。因此,在制定实验实训室6S管理细则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把6S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逐项落实。从大二,开始我就在实训室推出6S管理细则,通过和实训教师的沟通将6S管理很好的融入日常的工作中,为此,我们班的学生在实训中很好的注重了职业素养的培养,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肯定,并且作为重点表扬班级,多次评为优秀班级。
2.3将6S管理融入宿舍。宿舍是学生的“幸福家园”、“大本营”。除了学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那么宿舍的文化是影响学生价值方向和行为方向的关键。巧妙的将6S标准与寝室要求对接,形成:一叠即清洁,要求叠整齐,与枕头统一置于床的一头,铺面平整,无杂物;二有即安全,要求有值日表有寝室长;三净即清扫,要求地面净、桌面净和门窗及门前净;四无即整顿,要求无蜘蛛网,无涂画,无脏衣,无异味;五齐即整理,要求床下、毛巾、桶等整洁;六养即素养,要求寝室氛围好。
2.46S管理的实施方法
2.4.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6S管理的推广首先要学习和掌握6S管理的基本知识,即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如何推进和实施6S管理等,还要结合学生宿舍管理的实际,在学习借鉴时活学活用,明确6S在宿舍管理中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做到一叠、二有、三净、四无、五齐、六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生树立6S理念,实践6S管理。
2.4.2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活动如果没有有效的领导和组织,行动就会各行其是,毫无章法。高职院校在班级、实训场、宿舍等推进和实施6S管理时,为加强领导,确保效果,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统筹安排、考核督查6S管理工作。根据实践,可以考虑建立三层6S管理推进领导工作小组,即以学校相关领导、学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院系部负责人组成领导层,形成领导高度重视并参与6S管理的态势;以院系部相关负责人及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执行层,主要负责本院系部6S活动的组织落实和考核评比;以辅导员班主任所负责的班级学生的相关干部如班委、寝室长、团总支学生会等组成操作层,主要是组织和带领全体学生,积极投身到学校、院系部开展的各类6S活动中,形成领导重视,人人参与的局面。
2.4.3真抓实干,突出典型。实施6S管理,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宣传、培训、实施、推进、检查、考核、评比等每项工作。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抓好重点活动,要以重点活动为抓手,在学生中全面铺开,在抓好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应依次抓好教育培训月、强化月、创新月等重点做到层层推进,通过开展这些重点活动要让全校师生了解为何要做和如何去做。
36S高校班级管理意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1有利于高职生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熏陶积累。从“懂6S”到“明6S”再到“执行6S管理”,需要在校期间通过不同的载体、平台为抓手,让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入企业就很容易零距离上岗。
班级管理规划方案范文6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自我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7-0057-03
教师专业自我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1]班主任专业自我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识、管理能力与管理风格的总和。它内含着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与合理期望、对自身个性的认知、对班主任职业形象的认知、对工作过程的体验、对管理结果的评价等,是影响班主任工作科学水平的基础。
影响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自我成长的内外因素很多,它们客观存在着,有的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有的产生着消极阻碍作用。其中,属于外在的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其影响甚至难以降低,中小学班主任个人更无法给予控制。但是,属于内在的因素却可以通过个人主观努力进行调整与改变。因此,班主任应从期待外界环境的改善变为自觉提升个人内在素养的行动,从消极被动的他我状态变为积极主动的自我状态,从而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一、审视认知水平,做善于终身学习的科学型班主任
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教师总是以文化为中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当前学生生活在发达的网络时代和开放的信息环境里,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知识源,这对教师文化形象和个人威信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知识贫乏、腹中空空的班主任很难使学生信服,学识渊博、文化底蕴丰富的班主任才能获得学生由衷的敬佩和信服。
审视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目标、任务、功能等方面的认知,还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和局限性。班主任认知水平不高是导致班主任普遍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要想从繁重的班级工作中解脱出来,班主任要有明确的专业追求,使自己既成为能满足学生知识学习需要的科任教师,又成为有现代科学管理思想与理论指导的班主任;使自己既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知识权威,又成为班级中的管理权威。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做到“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莫忘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2],才能不断获得新知、提高认知。“‘作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创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3]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此,中小学班主任的学习不能是短期行为,而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终身学习。
二、直面动机状态,做善于正面感受的快乐型班主任
班主任是特殊的管理者,其“教师的角色和管理者的角色又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在管理中实施着教育,在教育中实施着管理”[4],他们对学生总是寄予很高期望并为此努力工作。但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没有按照班主任的标准行动,也达不到班主任的理想要求,使不少班主任常常经受希望与失望的冲突,体会挫败与无奈,产生悲观情绪。显然,班主任的这些不良心境不利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与管理力量。虽然教育工作中难以回避冲突、失败等事实的发生,但可以减少消极情绪的形成与扩大,班主任可以,也应该成为快乐型班主任。如何才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获得快乐?首先,快乐来自了解学生。班主任需要明确,全班学生发展总目标是相同的,但个体发展却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要让每个学生在其可能的发展空间内获得最快更好的发展,并不断扩展和提升他们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用自己的标准和统一的模式要求全班学生。其次,快乐来自对学生的爱。没有对学生的爱,任何教育技巧和管理方法都显得苍白无力。现在的中小学生已经不是传统上的“听话的学生”,而是自我自信、求新求异、逆反独立、怀疑权威的“不听话的孩子”。这些变化至今让很多班主任还处于艰难的适应中,以至于师爱性出现了下降趋势。只有克服先入为主的定势心理,形成与时俱进的权变心理,学会发现并欣赏中小学生所具有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等时代特点,才能学会爱学生。如果中小学班主任能够真正了解和热爱学生,就一定会从班主任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从而享受到工作的快乐。
三、反思行为特征,做善于改革创新的智慧型班主任
中小学班主任普遍满足于一般的“传道”与“解惑”,简单地成为学校行政的“传话筒”,满足于班级不出“乱子”。班主任要改变疏于思考、懒于变化的程式化班级管理作风,对习以为常的班级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应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心态去反思,如自己是否“勤奋有余”而“技巧不足”;自己是否因为没有管理计划而导致目标不清、没有科学方法而导致事倍功半、没有工作重点而导致时间紧张、没有当机立断而导致问题升级、没有发动群众而导致负担沉重等等。
班主任反思的过程,实质上是将“学会管理引导”与“学会自主学习”统一起来。班级管理是一项难度很高的工作,班主任要经常从繁杂的班级管理中,全面梳理自己的工作,认真进行反思,做一个勇于改革创新的智慧型班主任。通过“观察—反思—研究—改革”的路径,在深入了解班级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班级发展,制定适合班情的教育与管理方案,确定实施方案的途径与程序,有步骤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不断提炼班主任工作经验,使班级管理突破常规,有所创新,富有成效和特色,提升班集体建设实践的合理性,提高班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