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范文1

一、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对教材的科学分析,改革和提升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对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一些标准和要求:

1.教师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进行改革;

2.学生的学习形式应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趣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应提高学生学习的健康性和科学性、普及性的特征;

4.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体质;

5.教师应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运用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不断提出高的要求,同时也要具有灵活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校的学习场地,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观念和策略指导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样性的教学原则,摆脱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在课程教学项目的更新中,教师应重视教学项目的选择,改变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充分发展学习的时空进行教学。

开发和运用新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应该得到更新,教师应不断优化初中体育教学形式,逐渐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丰富初中体育文化内涵,使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初中体育教师还应将秋千、太极拳等传统体育形式引入初中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加大对民间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展,推动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1.明确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需要教师培养,教师应重视教育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应该明确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并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同时教育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不断优化初中生的体育教学过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初中体育学习的效果。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长久保持,教师应重视教育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手段维持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成学习成果。另外也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学生运用体力和技巧去实现目标,学生享受进步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重视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现在体育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相结合,实现教学的互动,相互促进和提高。

1.教师应该重视改进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拓展教学途径,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运用讲解法、示范法、竞赛法等方法,也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等,教育学生学会练习、学会体会,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玩耍,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安全地完成教学目标,避免运动事故的发生。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新教材内容较多,学生的基础也不够好。因此,小学体育课要求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故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想根据自己从事几年体育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体育教学中的“引导”

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本人引导水平的体现,教师只有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的最佳成效。

1. 示范性“引导”。

在运动技术的教学中,动作示范是最常用的一种引导,我在教学中遵循的“目的明确”动作规范、重点突出、位置适宜,结合学生现有水平及疑难点,运用不同速率示范,重点示范,正误对比示范、学生代表示范、模型示范等多种方法,效果较好。

2. 探索性“引导”。

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技术动作初步掌握了运用技能,但多余的或错误的动作还时有出现,学习成绩停滞时,我可在一些动作的细节处或锻炼方法上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和设想,学生在反复实践中钻研探索、加速分化抑制的发展,直到有所发现,有所觉悟。

3. 情感“引导”。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直接对认知产生影响并与学习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存在大量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因素,教师必须适时以适当的方法进行情感引导,即将它作为目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所特有的鲜明、强烈、复杂、多样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又将之作为方法使师生间、同学间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加速学习的进程。

我在进行情感引导时,施行遵循体育的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在身体活动中消除抑郁,烦闷等不良心境,滋生愉快、爽快的情绪感受。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重视自己的态度感染性,从尊重关心学生出发,做到目光期待、语言诚恳、手势恰当、表情和蔼,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以情动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有敢于接近、友好相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促进学习情绪和责任心的提高。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善于捕捉学生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变化,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教态、计划和方法,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4. 评价“引导”。

正确而适时地运用表扬、鼓励和批评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对学习情感起到调节的作用,即产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积极情感反应。评价的方式除了语言评价外,还可以运用眼神、表情、动作等,但关键在于准确恰当。对于自信心或成绩稍差的学生,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结合运用“认知归因理论”来分析学习的成败原因,使之明确努力方向、增强自信、提高学习愿望。在此基础上,再加深个别辅导,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5. 兴趣“引导”。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系统觉醒和积极性的强化因素,只有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体育教学中,一方面我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新颖性和情趣因素,吸引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教师的各种引导来保持学生持久而深刻的稳定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样、寓教于育、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来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并使之不断品尝到智力劳动的成果。

当侧重于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时,我适当采用集体的竞赛游戏,以促进学习态度与情感的相互补充与相互激励。当侧重于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时,我增加示范性等多种引导的基础上,采用各种辅导器材的练习或改变难度的练习来帮助体验动作。当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时,我让学生观看别人的练习或表演,经观察思考后互相评论的方法,或适当引入音乐伴奏来诱发学习情景。

二、让学生克服害怕心理

体育教学与其它文化课教学不同,它是在各种复杂和多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譬如有些学生比较胆小,练习时遇到稍有危险的动作害怕、胆怯、躲避……根本没有想到用意志去克服,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估计不足,本来可以完成的动作不敢做。由于体育教学中,害怕心理的出现会导致情绪紧张,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血压降低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影响动作技能、技术的掌握。从培养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出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去努力:

(1)教师采用正确的保护和帮助是克服害怕心理有效方法之一。如对于害怕程度较大的学生,教师亲自加以保护和帮助,这样会使他们产生“安全感”。一般的学生可由体育骨干帮助和保护,教师还应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

(2)在各种条件下反复地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害怕心理会随之减少。

(3)在传授一些难度较大带有危险性的动作时,首先要让能熟练自如地完成动作的同学做示范,这可以使具有胆怯心理的学生减轻害怕心理。

(4)对在练习中又害怕的学生,教师要多鼓舞,全面分析其运动能力,使其增强信心。

(5)经常用自我暗示,自我命令,自我激励的心理训练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6)千方百计地避免伤害事故。教师课前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要提醒学生不能蛮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范文3

在实施和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均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特别是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高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仍然是以传统的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为主,以任课教师和体育教材为中心的,多数教学方法都忽略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实际上,上述的这种在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多数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对于虽然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也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如今,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如果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不相应的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但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甚至会阻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科学化实施与发展。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高校体育教学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时,就可以发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但是时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只有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改革,才能够确保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够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界定。

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界定问题,是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中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重点问题。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随着近些年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也一度引起了很多体育教育人士的重视与关注。并且,很多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诸多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将不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纳入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范畴之中、混淆了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无条件的扩大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范畴等等。而追根究底,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没有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对体育教学方法要素和特点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因此,在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确保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首先就必须要对体育教学方法有一个科学的界定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后续所开展改革工作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二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过于单调和老套。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于单调和老套的教学方法,使得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与学生心目中的教学活动相去甚远,不但很难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甚至还起到了消极负面的作用,使得“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成为了很多高校学生的一个共同问题。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就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的问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成效。

三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多是以教师为主,从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的,很少关注到学生在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非常少。这种情况,直接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且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发挥。而这种情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初衷,无疑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注意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应用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方法或者是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有目的的改进等方式来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在体育学习中的充分发挥。

3、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首先,应注意教学观念的更新。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高校体育教学观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必须要以高校体育教学观念的改革为前提。在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高校教学方法的问题,曾经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会议指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要将其切实贯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之中,首先就必须要注意改变传统的以技能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教学观念的改革为先导,来不断的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来说,体育教学方法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是从竞技体育训练方法演变而来的,一种带有“训练”特色的教育教学过程。而这一点,也是造成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多是以运动技能的传授为中心的一个关键。再加上,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对体育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的过分强调与突出,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

其次,应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

体育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其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在这些要素中,就包括了体育教学方法。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构成要素,都是围绕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这一点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来说亦是如此,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最终也是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的。因此,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注意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的实际条件和现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合理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应用于创新。

最后,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编排。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范文4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也随之改进,逐渐由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然而,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改进,首先要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笔者从实践的角度对大学体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肤浅的想法和建议,仅供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同行参考。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教学方法 实践 创新

大学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课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可惜的体育锻炼过程。在这个个过程中,只有当教与学的方法互相协调、配合恰当时,才能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一、当前大学体育课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分析

许多大学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方法上仍停留在以传授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方式方法上。这也是有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对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感到不适应的原因。分析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注重形式,实效不佳。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及示范课,为了体现全新的教学,把在平时体育课上很难见到的高、尖、精的道具搬到体育课中,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实效欠佳。在教学实际中采用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正确的,对教改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课的形式,而不注重课的实效。

(二)偏重技能、轻视能力。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中,教师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过分苛求动作的细节,而忽略了学生的基本运动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导致了体育教育成为“为技术而学”的教育。教师在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没有把“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等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抑制。

二、大学体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多年来,大学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完善大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能提升学生的顽强意志

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压力,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变化教学方法能有效的磨练和提升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能升华学生的个性特点

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就考虑了个体差异的存在,根据学生体育认识水平、兴趣爱好、体育基层、学习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来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来,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能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向导、动力和保证,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体育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

作为担当育人重任的体育教师,要以极大热情去研究体育教学方法。经过研究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方法

在大学体育课中加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作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一个篮球中灌篮动作的分解动作示范,体育老师不可能用慢动作一点一点完成。但是在计算机里就可以把这些复杂动作简单化,可以让学生看到不同规格难度的技术示范和分解示范,甚至还可以把学生的动作技术采集到计算机里进行技术比较,纠正和改进学生的不规范动作。

(二)开放式教学方法

“开放式”体育教学环境的构建不是简单的指在体育课上给学生设置自由练习的时间或者让学生自己摸索着练。而是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所构建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组织方式。在体育学习中让学生大胆的去切身体验和探究,只有这样,才是在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

(三)合作竞争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搭建平台。使学生在群里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评价他人。通过培养学生永远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能力,学生具备了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从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善于合作并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德育情感教学方法

结合我国优秀运动员争创世界佳绩的事迹,激发学生积极参加锻炼、长大后为祖国争光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要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来认识到体育的价值,而丰富的体育教学方法正是我们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所应采取的重要手段。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与当今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同时也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地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文运,马国强,于剑锋,林萍.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

[2] 武文宇.在在教学中创新在生活中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研究.2005.

[3] 严红.体育隐蔽课程与终身体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教学方法 本质特征 构成要素

1.“教学方法”的本质属性

由于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不同,对于教学方法的概念,从国外到国内在相关的教学理论论著中,不同学者、不同时期的认识都存在一定差异。总的来看,我国学者和前苏联的学者对教学方法的定义界说,比较侧重于对教学方法这一概念的本质的分析和内涵的揭示,而西方学者则更侧重于描述性和操作性。虽然各种界定说明并不一致,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共性特点,归纳起来教学方法的本质属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无论是明确论述,还是隐含其中,国内外学者的界定说明,都体现出教学方法必须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思想。由此可见,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为前提。

第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间要有密切联系。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本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表现为教学活动本质就是,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双边互动活动。现代教学方法的定义无一例外的都是以此为核心而阐述的。“现代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学论研究工作者的一种共识。

第三,教学方法是教学中师生双方行为动作的体系。教学方法一般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方式、程序、手段和技术等一系列行为动作的总和,表现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行为动作的外部行为特点。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比较集中地反映教学方法这一概念的最本质和最一般的特征,所以它在教学方法的定义界中应当是不可缺少的。据此可以对教学方法作以下表述:教学方法应当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的一系列双边活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步骤和技术的总和。

2.“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的涵义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前苏联全盘引进体育课程理论体系至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前苏联学者科里亚科索夫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所谓教学方法应当是,指教师和学生所借以达到既定目的的那些方法。吴志超、刘绍增等定义为:它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在我国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金钦昌认为,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实施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吴锦毅、李祥叙述为: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工作方式。

以上几种界定各不相同,但不难发现还是有着一些共识的,这些共识的取得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体育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1)体育教学方法要直接服务于体育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体育教学方法要充分体现出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双边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行为、动作等总和的体系。(3)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趋向多元化,它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要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体育教学方法不同于体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是构成体育教学方法的细节,是具体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教学手段是为增强体育教学方法运用效果而采用的各种媒介物,主要指各种器具和设备,属于体育教学的物质技术范畴。体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只被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并为完成预定的体育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3.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

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形式,它规定了教学的双方必须按一定的可操作的行为方式去活动(包括师生双方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人体内部的生理与心理活动,如大脑所进行的复杂的学习过程等)。要全面深入地认识体育教学方法,只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剖析,才能认识其本质特征。

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是利用自身多种生理器官和外界物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双向交流活动。不难看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等多方因素制约着教学方法的使用方式,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例如对盲人就无法进行示范法教学、对聋哑人不能进行讲解法教学、对小学生不宜用发现法教学等。因此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首先应当涉及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二,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方法是与教学内容密不可分的特殊活动方式。教材内容的性质、结构往往决定教学方法,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教法与学法使教材活化起来。如果没有合适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就可能变成无法被学生所掌握的僵死的东西。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所阐述的:“教学方法的本质特点是它的内容的方向性,正是内容赋予方法某种说明其本质的方向性,方法乃是内容的活动形式。”

第三,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间多种信息传输、储存、交流、转换的方式。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将各种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传输给学生,而学生通过一定的教法与学法接受并储存信息,并通过反馈将信息传输给教师。因此,教学方法就是师生双向信息传输与交流的一种活动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不仅需要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而且需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运用动觉、位觉、触觉等感知信息,特别是通过本体感觉感知自己身体运动的各种信息。

第四,从教学过程的时空特征看,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开始、发展和结束等不同阶段,教学方法发生着变换,如:在某一具体内容的教学活动中,一般情况是:开始阶段,教师主导地位与作用较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逐渐加强。那么相应的教学方法就必须随之改变。而在某一段教学结束后,就会根据评价结果,反过来对照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开始一个新的教学过程,这一环接一环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发挥着作用。

4.体育教学方法的构成要素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何种教学方法,也不管它最终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包含一些共同的特征或者叫做要素。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由一些基本的要素所构成的,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方法主要包含语言、实物、实践、心理等四个基本要素。

4.1体育教学方法的语言要素

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最重要方式,因此它也是构成体育教学方法的第一要素,是沟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重要媒介,整个体育教学过程都需要语言作为基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说的“讲解”就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语言形式,此外还有“口令与指示”、“口头评定”、“说明”、“批评与表扬”、“谈话与询问”、“讲评”等形式。这些语言形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交替出现,是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都需要的基础。

4.2体育教学方法的实物要素

体育教学实物是构成体育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人的视觉感受器为主要渠道,传递信息的教学实物。其中包括:真正的实物与实物的形象两个方面。真正的实物主要指教师或由教师指定的学生所做的动作示范,从状态方面来讲又可以分为动态与静态两种;从速度方面来讲可分为快速、常速与慢速示范三种;从方式方面来讲可分为正误对比示范、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等;从方向方面来讲可分为正面、侧面、镜面和背面示范。实物的形象主要是指体育挂图、录像、电影、教具模型、幻灯、标志物等。2)利用人的听觉感受器为主要渠道,传递信息的教学实物。它包括:节拍器、口哨、录音机(播放口令与音乐伴奏等)、发令枪、手鼓等。3)利用人的本体感受器为主要渠道,传递信息的教学实物。它与上面两种传递信息的实物不同,必须亲自接触、使用该实物才能通过自身的本体感受器接收到信息。如:橡皮筋、实心球、哑铃、牵引器、踏跳板、弹跳板、绷床等。

4.3体育教学方法的实践要素

体育教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师生利用特定条件进行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一方面是体育教师的实践,其中主要包括示范和对学生的保护帮助等方面,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实践,指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从事的身体练习,另外还有动作示范和学生相互之间的保护与帮助等。当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还包括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协调等行为。

4.4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要素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中,“心理因素”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心理要素不仅包含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自身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应当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体验,适时、合理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并通过多种辅助手段与设施,及时准确地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兴奋、抑制、紧张、激动、焦虑、胆怯、羞愧、急躁等各种心理状态分别加以刺激、强化、暗示、弱化、消除等,引导其心理状态朝着有利于体育课教学的方向发展。

只有将上述四个要素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方法。通过四个要素的变化、组合,就可以构成用于不同教学目的的多种体育教学方法。

5.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施,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引入,我国的体育教学观念已发生了重大变革。现代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教学方法的发展之中。纵观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已逐渐呈现出以下趋势:

5.1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受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已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各学科教学无不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体育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同时,终身体育思想确立,又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和兴趣及体育能力、养成习惯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主动积极的运动实践者这一价值观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这种教育观念和体育思想的转变必然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要与之同步。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不仅要求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问题,还要求将教学方法设计的重心由教法向学法转化、由教授向指导转变。更要求,在运用、实施教学方法时重视学生体育学习时的心理活动变化,并注意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5.2注重体现体育学习的全体性。

“全体性”是从现代教育角度出发的,强调教育的平等性(或平权性)对体育教学提出要求,而每一个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待“全体性”的落实。“全体性”在体育教学的思想上,强调平等而愉快地接受体育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而通过体育学习应使每一个学生在身体、技能、心理、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上越来越注重每一个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让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获得成功学习和运动乐趣的体验,增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确保每一个学生体育学习的提高和身心的充分发展,落实体育教学的“全体性”。例如:教学中对竞技运动素材的改造,改变有关比赛规则和媒介物,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能以积极、主动、进取的态度和心理参与体育学习。

5.3注重体育教学的认知性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而终身体育的实现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体育学习、锻炼和身心养护等方面的知识、方法和原理,具有终身体育的能力。这就要求在运用体育教学方法时,不能只停留在传授技能、进行体能训练的层面上。要在传授技能时不忘启智开慧,在进行体能练习时知其所以然,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学习。要做到注重体育教学的认知性学习,在教学方法设计时,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技能传习为主线的教学思维定势,以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认知活动为主线设计教学,把学生的体验、领悟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发展学生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体育运动的规律。

5.4重视学生的良性情感体验。

体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是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它对体育学习活动的引发、兴趣的保持、效率的提高、习惯的养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对以往那种以训练技能和增强体质为主、在方法上强调高效率和一律性的体育教学日益淡漠,而倾向于从事那些乐趣性、自主性较强的体育项目。针对学生体育需求的这一变化,体育教学方法设计就必须从学生内在的体育需要出发,激发其体育学习的内发性动机,并通过各种良性情感体验进一步强化体育学习的动机,进而养成持久稳定的体育学习动机――体育兴趣。如德国的“运动教育”(Sports Education)和日本的“快乐体育”,在其教学方法体系的建构中,都试图从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原始动机出发,探索体育的真正目的,寻求最好的教学方式,把各个运动项目中的内在乐趣作为教材研究的重点,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把这些乐趣有意识地呈现出来。我国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教学改革探索,都是从重视体育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入手,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5.5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教会学生合作是当今教育强调和关注的又一重要价值理念。教会学生合作,尤其培养学生,通过公平竞争而进行有益合作,已成为各学科教育普遍重视的问题。由于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存在着许多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素,因此,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方法(包括组织教法)的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团结、守纪、公正、助人等良好的社会行为,善于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如:日本采用的小集团学习法,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小群体教学法”、“课堂社会模式”等,都充分反映出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关注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趋向。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范文6

一.中学体育教育概述

教育,可以称为教书育人,是将教育者的所学所知传授给受教育者的一个互动过程。

体育教育也是教育者将体育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机会,不仅能够发展自己的身体素质能力和身体活动能力,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随着对自我的认识越来越多,体育教育者试图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灌输积极的态度,享受和欣赏体育活动。

中学,是中等教育的范畴。在中学,学生所学的知识高于小学,而低于大学。中学里的学生一般处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情绪。

中学体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中学体育教学。中学体育教育分为室内教育和室外教育,室内教育主要进行体育的理论教学,室外教育主要完成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

因此,中学体育教育需要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抓住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态度来教授中学生,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尽管中学体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下面对目前的中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1.中学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人口众多的压力导致全国各个中学均开展应试教育,与国家制定的综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相违背,从而导致中学体育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大幅度压缩中学体育教育的课时,有的?W校甚至将毕业班学生的体育课取消掉,用于学生自习或者辅导。因此,学校对中学体育教育的不重视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素质过低,甚至使得体育教育的发展迟滞不前。

2.中学生对中学体育教育的态度消极

学生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学好文化课,不愁清华北大。因此,不管学校有没有开设体育课,学生持有的态度就是无所谓。即使开设有体育课,学生也只是人到现场参与,心思根本不在体育课上,有的学生甚至带着数理化等课程的学习材料到体育课上进行学习。

3.中学体育老师素质不均

虽然我国的教育水平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均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学校老师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提高。中学体育老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体育老师的课程压力比数理化老师要小得多,一些有关系、贪图轻松的人利用各种关系把自己安排在体育老师岗位上,可是自身的文化素质甚至体育素质并没有很高。另外,有的体育老师并不是本专业的,而且其他专业的,这样子学生所上的体育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

4.体育课程内容单一

中学体育课一般以室外教育为主,按道理学生还是希望有一些课外活动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体育课程开设内容的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将学生的这一点兴趣也打消了,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以消极的态度应对。

三.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1.全方位的重视

要使体育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仅是单方面的重视,而是全方位的重视。一是学校层面加强教育课程的规划、设计;二是体育老师加强重视,好好设计教学内容;三是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重视,不要只顾文化课的学习,还要加强身体素质。

2.开设更丰富的体育课

体育课作为一个相对轻松的课程,除了进行一些基础的训练课程之外,可以通过开设以游戏为引导的课程,一方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另一方面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采用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体育老师可以试图将学生作为主体,老师作为客体,只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将要学习的体育课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实践。这样子学生对这门课程会有更深的认识,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4.更合理地使用体育器材

体育教学不光是让学生学习一些自身就可以完成的动作,还可以结合体育器材进行学习。适当地让学生使用体育器材,会让训练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力量训练,不一定是传统的俯卧撑,可以让学生使用哑铃,这样子学生的肌肉训练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