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色工业旅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色工业旅游范文1
前言
北京经济实力雄厚,绿色工业众多,具备发展绿色工业旅游的基本条件。在工业高能耗、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绿色工业旅游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旅游的一个趋势。绿色工业旅游成功开发,必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创新经营与旅游建设同步发展。
一、绿色工业旅游概述
(一)绿色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近二十年在国内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是社会和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产物,是指对现代工业场所的厂容、厂貌,以及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进行参观、游览,也就是一种将旅游与工业联系起来的旅游方式。绿色工业旅游是其中一种特殊的、以绿色工业为载体的旅游形态,是一种新型环保、可持续的工业旅游。
绿色工业旅游除了具备工业旅游的知识性、依附性、多效益性、重游率低和观赏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绿色工业旅游有科学的发展理念、全面的产业结构以及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绿色工业旅游主要包括环保的工业产品、环保的工业设备和环保的旅游线路等。
(二)开发绿色工业旅游的意义
北京市旅游资源雄厚,知名景区众多,但景区环境承载力有限。绿色工业旅游作为新鲜血液,将会减轻其它景区的压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相关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绿色旅游开展还可以增加群众与企业的互动,增强市民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提高绿色企业的亲和力,起到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0年来,我国的工业能源消耗占了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0%。旅游业是一种低碳绿色产业,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在节能减排上也占很大的优势。打造绿色工业旅游,将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对未来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北京绿色工业旅游线路开发的现状
(一)北京的工业发展有60多年的历史,到2010年,北京工业旅游已拥有首钢、燕京啤酒、牛栏山等14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企业,以及50余家市属工业旅游示范点,涉及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9个工业类别。顺鑫农业下属的顺鑫牛栏山酒厂等,都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工业游旅游项目。景区有白酒酿造历史博物馆、百年牛栏山酒厂微缩景观等文化设施和自动化生猪屠宰线等,游客可以参与放心产品的制作过程,还可以现场购买营养美味的新鲜果蔬汁。
(二)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部分旅行社已经推出了十几条工业旅游线路,如都市生活探索游、现代制造体验游、创意文化体验游等8个主题,打造了798、751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景点。工业旅游的开展展示了北京工业企业实力,同时还优化了产业结构。
(三)随着工业旅游的开展,出台了相关标准和指导方案。例如《工业旅游推进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工业旅游服务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等。
三、北京开发绿色工业旅游的优势
(一)绿色工业资源丰富
绿色工业旅游的对象主要是以工业企业,因此工业旅游活动的成败,关键在于对绿色企业的选择。开展绿色工业旅游,必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知名度和吸引力程度至关重要。北京绿色旅游资源丰富,涉及食品、电力、制造等多个行业。适合发展绿色工业旅游的企业,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循环经济类、绿色食品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三大类。
循环经济类企业主要有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中电国华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热电分公司和四季沐歌等。这些企业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在北京市污水处理、供热供电上、节能减排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是绿色食品企业的代表。燕京啤酒是全国百家绿色食品示范企业之一。北京汇源饮料也通过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应用到自身生产经营中,引领了果汁健康消费的新时尚。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有亦庄开发区、密云开发区等。这些工业园区推进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创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循环、集约发展道路。金风科技、伊利、今麦郎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等都可以成为园区绿色旅游的目的地。
(二)拥有充足的潜在客源市场
企业精英希望借鉴优秀企业发展经验,参加绿色工业旅游的可能性高。北京市民对于高科技以及绿色旅游接受能力强,希望体验高精尖企业的氛围。北京也是高等院校的聚集地,大学生是主要客源之一,同时绿色工业旅游目的地也是中小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基地。此外,前来北京旅游的外国游客也希望从中看到中国特色。
(三)区位条件突出
凭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条件,旅行社和工业企业都可以享有良好的政策待遇;交通便利、物流畅通,也为旅游提供了更广阔的开发空间。绿色工业旅游的开展还可以充分利用市区的旅游和服务设施。北京拥有众多知名景区,绿色工业旅游很多位于黄金旅游线上,是开发绿色工业旅游线的极大优势。
四、北京开发绿色工业旅游线路面临的问题
(一)绿色工业旅游线路的特色尚未形成
尽管部分旅行社已经推出十几条精品工业旅游线路,但是涉及绿色工业旅游的 环保科技工业游、顺义绿色美食游等线路,并未形成明显的可持续特色,只是强调工业生产的过程。其次,落实到具体企业,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单调,往往以参观为主,忽视了游客的亲身体验,与完善的工业旅游模式存在很大差距。如德国工业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有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和区域性一体化模式等,旅游资源开发也更为具体深入。
(二)绿色工业旅游营销策划不完善
旅行社对绿色工业旅游路线的营销还不够成熟。目前大多旅行社只是进行了简单宣传,力度不够。在产品设计方面,缺乏具有特色的、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包装。在发展目标的制定上,旅行社欠缺集中的规划,对如何挖掘现有的资源、寻找自身优势的认识不到位。
(三)企业对绿色工业旅游的认识有待提高
绿色工业旅游是一种新兴旅游体验方式,政府、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潜力认识不够,往往强调社会经济效益,主要着眼于宣传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企业主导产品年产值和利润均达到较高水平,但旅游接待收入在其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对于因此带来的收入和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旅行社开发线路遇到障碍。
(四)绿色工业旅游人才欠缺
旅行社缺少优秀的旅游产品设计人才、营销人才,景区缺少专业的服务人员。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绿色工业旅游的人少,学有所长的人少,有经验的人更少。即使很多员工前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由于公司待遇低、受重视程度低等原因,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员工的培训制度的不完善也,造成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难以突破。
五、北京开发绿色工旅游线路的对策
(一)在原有工业旅游线路的基础上,打造不同特色的绿色工业旅游线路
此类线路具体包括以北京燕京啤酒、北京汇源饮料食品、京顺鑫农业、北京张裕爱斐堡等集团为代表的绿色饮食游,以亦庄开发区和密云开发区为代表的生态工业园区游以及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四季沐歌等为代表的循环经济游。
(二)加强对绿色工业旅游线路的深层开发,创造体验,增强参与性
旅行社开发线路时,要更注重旅游者的体验。工业旅游不只是简单的参观生产流水线,而是让旅游者能够置身其中,能参与和体验。在进行绿色饮食游时,除了让游客参观生产流水线,了解食品制造工艺,还可以加进品尝产品的环节。除此,不论是绿色饮食游还是工业园区游,都可让游客亲自穿上工服,参与到产品制作或者产品处理的过程中。如在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游客可以参与到除了可以参与采摘葡萄的工作,还以加入酿酒的环节中,让游客体验绿色的工艺流程。
(三)完善景区功能设施
除开放工业展览馆观光功能外,还应具有会议接待、青少年夏令营、绿色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旅游商品研发销售等功能。景区中要加入自然景观、文化等元素,与工业旅游元素相结合,增加景区的看点。此外还要增添更多绿色元素,如贴有绿色出行标志的分类垃圾桶、游览搭乘的绿色交通工具等,以此将游客置于绿色出行的氛围中,更舒适地游览。
(四)强化旅游线路的营销
多种途径拓展旅游市场。可以借助名人效应,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如邀请新闻媒体、资深专家等亲身体验工业旅游,并做专题报道,这样在宣传线路的同时也提升了全民的工业旅游意识。还可以制定详细的各阶段旅游线路促销的方案,线路推出的初级阶段实施优惠策略吸引顾客,中期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但同时扩大线路及旅游方式的多样性。后期总结经验,制定出更长期的新的方案。
(五)密切与企业的合作
各类企业可以提供旅游吸引物和纪念品,同时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在优化、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优势。而旅行社要在线路的开发、宣传与之后的市场推广、客源组织等方面要投入更多努力。比如旅行社可以和企业共同举办工业旅游节,或开展以绿色工业为主题的会展旅游,形成集宣传、经贸、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线路。
(六)培养绿色工业旅游人才,规范服务管理
培养优秀的产品设计人才、营销人才以及景区服务人员。旅行社和景区需要和旅游院校建立合作,定期招聘优秀的员工。同时对各岗位 工要实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制定一系列适宜的奖惩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景区也要建立完整的旅游管理机构,完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处处为游客着想,提供人性化、亲情化、个性化、细微化的服务。
结论
特色工业旅游范文2
本文通过对绩溪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调研,深刻感受到绩溪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是理念上的升华和思路上的创新。通过园区集约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绩溪这个山区小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强工富县"的必要选择;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建设同步推进,是实现农业转型必须坚持的着力点;发挥自身作为古徽州发源地的历史文化生态优势,积极融入省政府规划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是绩溪县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手笔。绩溪县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始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转变,以城镇化推动转变,以开放招商加速转变,以特色农业助力转变,以文化旅游深化转变。从而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战略性转型,实现了全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皖南山区 绩溪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29-02
党的十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实际上,从新世纪之初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绩溪县,这个只有18万人口的皖南山区小县,在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中,就始终致力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引领县域经济走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走上了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新征程。全县财政连续七年呈几何式快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事业同步快速增长(见表一)。从2009年开始,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评定的20个科学发展先进县中,绩溪作为皖南山区的一个小县,榜上有名。绩溪县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与探索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园区集约发展——绩溪县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方式
无工不富。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工业化是县域经济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绩溪县经济发展不够,说到底是工业化发展不够。新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在对如何“强工富县”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提高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园区集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要性的认识。
1.坚持新型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
坚持新型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就是要主攻新型工业。强工才能富县。只有主攻新型工业,才能彻底改变山区农业县的落后现状。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上,要始终不渝地把新型工业置于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不动摇。
绩溪县正是坚持这个理念,紧紧围绕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资本转移示范区,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跨越。逐步实现了工业经济实力稳步壮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工业经济三年倍增”的奇迹。该县“生态工业园区”的黄山恒久链年产3万吨异型链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于去年正式投产。小小科技、泰昂电力、大鹏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合一电气、明雁齿轮、浙南管业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以来稳定运营。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亿元左右,增长约4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以上,增长22%以上。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县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完成技改投入2.54亿元。黄山恒久链公司被认定为中国非标异型链生产基地。7个项目获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基金支持,13个产品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民营科技企业达16家。黄山实业、家德钢构等老企业“退二进三”扎实推进。省级不锈钢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新增省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2个。绩溪县坚持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实现了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
2.突出抓好新型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最佳载体。工业园区使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资源共享、管理成本最小、效益最大。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发展新型工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体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依托工业园区上项目,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有效途径。为此绩溪县重点把握好两个环节:
一是着眼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绩溪县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状况,集中力量办成有地方特色、能发挥“带动、示范、辐射”作用、能产生“规模、集聚、洼地”效应的工业园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特别注意选择好入园企业,引进那些对本地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技术含量较高、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企业,形成自身的主导产业。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绩溪县政府着重选择培养不锈钢制造、异型链生产、机械电子、汽摩配及低速汽车四大主导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这四大主导产业大多已初具雏形,其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一鼓作气,趁势而上,就一定能把这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是规范招商引资,坚持科学选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既要强力招商,更要科学选商。绩溪县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在园区建设之初就定位为“生态工业园区”。“宁要蓝天绿地,不要急功近利”。该县坚持以制度和机制作保障,把好入园企业环保准入关,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一路走来,该县否决了一批“两高一资”项目,关停了一批重污染企业,坚持突出“青山绿水、徽风古韵”特色不放松。不仅把住了入园关,而且招商成绩效著。比如,2010年引进省外项目16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86.14亿元,增长117.2%;利用外资425万美元,增长26.6%,荣获“浙商投资全国最佳城市”、“浙商投资最佳工业园区”和市招商引资工作进步奖。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二、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绩溪县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着力点
结合新农村和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绩溪县推动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利用、有效实现山区农业经济转型的正确选择。
1.重视龙头企业发展,突出品牌效益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绩溪县在培育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提出了“科学布局、科技支撑、壮大龙头、做强品牌、标准化生产、优化环境”的正确思路。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绩溪县重点扶持劳模实业、五蜂园、丰润生态、山里佬等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基地,新建优质茶园6000亩、优质烟叶500亩、油茶1万亩,巩固发展出口型徽菜原材料基地1.5万亩,扶持发展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培育绩溪黑猪、、中药材等特色农业。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支撑、高效益经营、高水平创建了3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其中板桥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已列入国家级有机水稻标准化示范区予以重点扶持和发展。发挥科龙、登峰、五蜂园三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全县长毛兔饲养30万只、商品猪20万头、蜂群8万群的新目标,建设一批具有循环经济示范效应的重点村、重点户。加快绩溪县山核桃、竹笋、籽用瓜萎、金山时雨茶叶等第二批安徽名牌农产品申报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山里佬牌山核桃、徽岭山居牌吊瓜子获首届安徽十佳特产,上庄“金山时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并在“2010年第十七届上海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中获金奖,在“世界绿茶协会(日本)”2010年名茶评比中获最高金奖;绩溪县黑猪列入国家地方品种保护目录……目前,绩溪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60个,拥有省级著名商标4个,市级知名商标4个;拥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14个,省级名牌农产品8个。随着精品不断涌现,绩溪县农业产业化已稳步进入全省领跑方阵。《安徽日报》曾报道:绩溪县特色农业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领跑安徽。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效转化农、畜、禽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它包涵了清洁生产、环保产业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它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是等污染排放后再去治理,而是从源头开始到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治理。从而有效解决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尖锐矛盾。绩溪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已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已向节约资源、能源型的生态经济迈出坚定的步伐。
比如,为实现农村资源的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他们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连续3年争取到国家的户用沼气建设项目,现已投资1000多万元,到去年底全县的户用沼气池总数可达5000多口,占全县总农户的15%。在大力发展户用沼气的同时,还积极筹建大中型沼气项目。登峰农业有限公司万头养猪厂的国家沼气发电工程已于2012年9月21日开工建设。项目计划建40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罐两座,300立方米的贮气柜一座,日产18吨的有机复混肥生产线一条。建成后,可日处理猪粪70吨,日产沼气500立方米,年发电14.4万千瓦,年产有机复混肥6300吨。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创利税140万元左右。
3.将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与新农村、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
绩溪县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安徽最美乡村、“三江”最美源头、全国文明县城三大目标,着力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以点成线、以线带面,全面建设美好乡村。几年来,该县结合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通过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庄改徽、河道整治、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项目,着力打造登源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和215省道生态特色产业2条示范带,建成了仁里、龙川、孔灵、高迁、郎家溪、湖村等一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美好乡村精品村。他们充分发挥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带沿线村庄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形成了示范带特色农业迅速提质增效的良好势头。其中,徽菜原料、大棚蔬菜、经果林、山珍、蜂产品等产业优势,在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带尤显突出。全县特色产业基地超过30万亩,其中示范带沿线村庄占60%,有徽菜原料基地 11万亩,大棚蔬菜450 亩,经果林300亩,竹笋两用林6万余亩,蚕桑2000亩,培育了一批特色专业示范村。同时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旅游业,成功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龙川成为全市首家国家5A级景区,湖村、水村、仁里、孔灵分别创建了国家4A、3A级景区,规范化农家乐发展到130家,仁里村成为全市“农家乐”旅游示范村,2012年示范带沿线“农家乐”接待游客71.2万人次,仅此一项增加示范带沿线农民收入1300元,成为农民新的增长点。
三、彰显历史文化生态大优势,打造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绩溪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格局
绩溪县位于黄山与天目山的过渡带,也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自然禀赋独特。绩溪县徽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众多。颇具徽派建筑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比比皆是,砖、木、石三雕精妙绝伦,是正在开发崛起的文化旅游胜地。古往今来,绩溪县以“邑小士多,代有闻人”著称于世,涌现了许多名人,近代就有“五四”先驱、“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墨大师胡天注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绩溪县积极抢抓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以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为重点,着力推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旅游品牌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变,旅游服务向人性化、标准化、信息化转变。积极创建旅游产业转型示范区。
1.坚持政府主导旅游,推进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绩溪县发挥政府应有的职能,为推进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做了好大量的基础性普查和抢救工作。一是全面调查、清理现有具有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文化遗址、遗存,尤其是保护好明清两代品相基本完好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水口、古牌坊、古廊桥。二是制定抢救性文物保护规划,列出县保、省保、国保申报名单,分批分片采取不同的措施。三是筹资征集、收购、接受散落民间的三雕物件、族谱、契约、图书、民俗物品等。为展示灿烂的徽文化,增加城市文化内涵,绩溪县面积为7000平方米,总投资为4555万元的“绩溪博物馆”即将建成。旨在通过博物馆的建设,着力整合绩溪丰富的徽州文化资源,促进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古城区文化旅游的跨越发展。
2.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完善品牌发展机制
特色工业旅游范文3
关键词: 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因子分析;杭州运河
中图分类号:F 59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13(2012)02-0119-06
Factor Analysis of the Attrac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of Hangzhou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WEI Xia,MAO Nafeng,HUA Qunxu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a new tourist attraction,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in Hongzhou which is a city of tourism and entertainment while tourist attraction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Hangzhou's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gives a factor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and calculates its score of attraction. It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of Hangzhou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Key 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t attraction; factor analysis; Hangzhou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在城市产业“退二进三”、工业郊区化趋势的推动下,城市主城区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正是在此时涌现出的一种新型旅游资源,工业遗产旅游也是因此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观光、休闲功能的旅游方式.作为一种新生的旅游资源,工业遗产旅游与传统的旅游地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较为薄弱.
本研究以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出吸引力数值,判断现阶段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并对核心吸引力因素、次级吸引力因素、一般吸引力因素加以分类区别,以分辨出在运河工业遗产旅游中吸引游客的各级因素.最终结合现实发展状况提出提升建议,对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及更广泛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综述
工业遗产的定义一般采用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2003年通过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对工业遗产的界定: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场、提炼加工场、仓库、能源产生转化利用地、运输和所有其它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场所、教育场所等.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从对其发展的研究,包括工业遗产的管理及利用研究[1],对工业遗产保护研究,及工业遗产的保护设想[2]到开发模式研究,作为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之一的博物馆研究(Philip)[3].再到把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转型推动力量进行研究.一些软因素(如场所精神、社会认同感等)的价值受到了重视,认为建立社区精神和社会认同感是成功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前提,而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又有利于重塑在逆工业化时代由于经济衰退而逐渐消失的社区精神与文化认同感[4].
国内工业遗产旅游方面研究始于通过对德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分析了工业遗产旅游的起源、发展,总结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基本模式[5];李小波等[6]对三峡古盐业遗址进行考察,提出保护古盐业遗址,开发古盐业遗址旅游的建议,进行了模糊性探讨.许多学者开始对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价值、和内涵进行研究,邢怀滨等[7]认为工业遗产旅游存在“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并提出了工业遗产旅游的保护模式及我国保护工业遗产旅游的建议.谢红彬、高玲、刘筏筏等[8,9]认为工业遗产旅游对我国开发工业城市、工业遗产地具有借鉴作用,对工业遗产旅游在城市开发进行探讨,或结合具体的工业遗产案例,提出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设想和建议.
2 研究区概况
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始于2003年,随着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列为“十大工程”之一并专门成立杭州运河整治与保护开发指挥部而拉开序幕.本研究所涉及区域主要是于2006年竣工的运河综合保护一期工程,实施范围为石祥路至秋涛路,全长约10km,涉及项目为“一馆两带两场三园六埠十五桥”(如图1).杭州运河工业遗产资源主要为不可移动物质遗产,包括厂房、仓库、建筑物、工业废弃场地、工业生产场地等工业建筑和工业遗产;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杭州的水系贯穿全城,运河水域涉及范围更是广泛,由图1可以看出运河一期工程与西湖景区、西溪湿地景区地域关系密切,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但从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至今5年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接待人数远低于“两西”风景区,也就是对游客的吸引力远小于西湖和西溪风景区.是什么原因导致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与“两西”风景区旅游的差距,是什么因素削弱了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笔者认为要探究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首先必须认清其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吸引力强度,再由此探索提升其吸引力强度的策略、改善现状.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主成分因子研究法
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变量,以便用较少变量代替原有变量并应用于后续建模中.其思想可以用数学矩阵X=AF+ε 来表示,其中F为公共因子,A为因子载荷,ε为特殊因子.
主成分分析法是ε=0时的特殊情况.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实证问题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众多影响因素.这些涉及的因素一般称为指标,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也称为变量.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计算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人们希望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涉及的变量较少,得到的信息量较多.
主成分分析是数学上对数据降维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设法将原来众多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X1,X2,…,XP(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较少个数的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Fm来代替原来变量.每一个主成分所提取的信息量可用其方差来度量,其方差越大,表示F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指标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的,故称为第1主成分.如果第1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第2个主成分F2,为有效地反映原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F2中,即F2与F1要保持独立、不相关,即两者的协方差为0,以此类推构造出F1,F2,…,Fm个原变量指标的m个主成分.
有此可知,主成分分析法是设法将原来变量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变量,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以取出几个较少的综合变量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的统计方法.
3.2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问卷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
1) 问卷主体部分.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对古村镇旅游吸引力[10]、黄洛红瑶吸引力[11]、泰山文化吸引力[12]等相关研究,以杭州运河工业遗产的特色为基础,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对问卷进行反复商讨,最终把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分解确定为8个主因子(见表2)共28个因子(见表3).
2) 游客基本信息.旅游者来自哪里、年龄、性别、学历、收入等6个问题.
3) 开放性和复选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旅游者对杭州运河工业遗产的意见和看法,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询问旅游者对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的建议;设置2个多选问题,询问旅游者感兴趣产品和对其最具吸引力的因素.
针对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的吸引力,笔者对其进行实地调研,以问卷形式进行研究,在杭州运河主要景点区域共发放问卷430份,收回问卷413份,有效问卷400份.问卷除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相关信息外,还设计了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里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正向计分,从1~5分值越高表明调查者对该因素的赞同程度越高.
4 数据分析与讨论
4.1 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样本中杭州及浙江省内地区游客占79%,说明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客源市场以近距离为主,吸引力范围主要是省内及周边地区.受访问游客在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均衡,均在10%~20%.文化教育程度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70%以上.受访者月收入最大分布区间为1000~3000,近60%.游客在运河工业遗产旅游的花费不高,超过60%游客均花费50元以下.样本的基本信息显示: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者主要来自省内及周边地区,年轻游客占多数,受文化教育程度较高,个人经济情况一般,在景区游览花费较低.
4.2 因子分析之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因子分析之前,先对数据进行Bartlett 的球形度和KMO检验,结果得到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程度Sig=0.000,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适合做因子分析.KMO系数为0.846,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0.8表示适合该法;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因子分析.KMV系数值也显示调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利用SPSSⅡ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通过总方差解释表可知,前8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该8个因子累计解释了69.52%的信息.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来解释所得因子.从表2中可以看出,选择8个因子作为主因子就可以包含原有数据的69.52%的信息.
由表3中的8个主因子可知,F1包括特色建筑、博物馆、历史文化3个题项,可以将此因子解释为杭州运河工业遗产特色旅游产品;F2包括景区环境、停车场地、住宿条件、安全性、居民态度、餐饮设施6个题项,可以将此因子解释为杭州运河工业遗产经营环境;F3包括土特产品、工艺品纪念品、古代遗址、文化保护、知名度5个题项,可以将此因子解释为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延伸产品;F4包括途中时间、交通路况、交通费用3个题项,可以将此因子解释为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便利程度;F5包括商品价格、服务水平、购物环境3个题项,可以将此因子解释为杭州运河工业遗产购物服务设施;F6包括生态环境、气候宜人、自然风光、娱乐设施4个题项,可以将此因子解释为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景观设施情况;F7包括门票价格、景点紧密度2个题项,可以将此因子解释为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景点特征;F8包括特色印象、教育性2个题项,可以将此因子解释为杭州运河工业遗产特殊功能.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F1~F8分别由高到低排列,即杭州运河工业遗产各因素对游客的吸引力强弱分别为:特色旅游产品、经营环境、延伸产品、交通便利、购物服务设施、景观设施情况、景点特征、特殊功能.出现F3的情况出乎笔者意料,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地并没有突出的土特产品和工艺品纪念品等,导致结果不理想.
根据表2、表3数据以及前文分析,我们把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分为3个层次,特征值>6为核心吸引因素,6>特征值>2为次级吸引因素,特征值
根据表4可以得出各因子的得分函数:
F1=0.22×X1+0.21×X2+…+0.17×X27+0.14×X28,(1)
……
……
F8=0.14×X1-0.23×X2+…+0.12×X27+0.32×X28,(2)
其中F1~F8为各因子得分,X1~X28为28个评价指标的得分均值.经计算得各因子得分情况为:F1=18.99,F2=0.52,F3=-0.42,F4=0.8,F5=0.53,F6=0.24,F7=-0.65,F8=0.44.
此时采用计算因子加权总分的方法对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因素C进行综合评价.以上述8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得到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因素C的计算公式为:
C=10.034%×F1+9.573%×F2+9.162%×F3+9.044%×F4+8.87%×F5+8.735%×F6+7.653%×F7+6.45%×F8.(3)
最终C的得分为2.035.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调查研究发现及数据分析,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吸引力的得分仅为2.035,处于2~3分之间,表明现阶段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特色旅游产品不够明显、游客互动项目欠缺、景点较为分散、旅游线路不够明确、旅游配套设施(商店、土特产品等)缺乏等.针对上述瓿,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1) 发挥特色,分类对待旅游产品.由分析可知核心吸引因素只有一项,且特征值得分不高.而相对于其他因素游客更关心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的特色,探寻其与非工业遗产旅游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其在杭州旅游中既和谐发展又独具匠心.一般吸引因素在杭州运河工业遗产旅游调查却高,占6项,特征值都在1~2之间.要提高旅游区整体的吸引力必须致力于弱化一般吸引因素,把一般吸引因素提升为次级吸引因素甚至是核心吸引因素.
2) 加强互动,增进娱乐项目.在与游客访谈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缺乏与游客互动的意见,“景区有一定数量的娱乐设施”一项得分最低.这给我们进一步开发运河旅游产品项目提供了参考意见,应着力于景区互动环节.
3) 完善交通,强化游览线路.交通是旅游地可进入性的一条重要指标,当下运河景区交通并不十分便利,在运河沿岸景点中缺乏公交线路的安排,这不仅不利于游客游览也起不到宣传运河旅游的效果.因此必须完善运河旅游的交通状况.
4) 延续特色,保持建筑风格.运河之美在于古老,遗产之美在于历史,这便决定了运河工业遗产旅游的主旨在于其特色,在开发中必须保护历史保护遗产文化.强化历史文化氛围,保持运河沿岸民居商铺及工业建筑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把其原始风貌呈现在游客面前.
5) 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运河工业遗产旅游的管理人员主要分布于博物馆、码头、游船等.但目前都缺乏相应的讲解人员,未利用好游客游览中的空余时间,忽视了游客对景点历史及特征的了解需求.因此管理及管理人员水平还有待很大程度的提高.
6) 塑造形象,加大宣传力度.有旅游者提及之前并没听说过运河工业遗产,这从侧面反映出其宣传力度不够.笔者建议应该加强对运河形象的宣传,在旅游者中塑造起运河工业遗产旅游独特形象并设计相关口号等,使运河旅游深入人心,成为杭州的又一个代表景区.
参考文献:
[1]ALFERY J, PUTNAM T.The industrial heritage: managing resources and uses[M].New York: routledge,1992.
[2]MARCUS B.Our vanishing heritage[M].MA: Arlington Books,1984.
[3]XIE P F.Developing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Acase study of the proposed jeep museum in Toledo,Ohio[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1321-1330.
[4]ESTEBAN R B, MACARENA H R.Identity and community-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heritage tourism in Southern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677-687.
[5]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3):57-64.
[6]李小波,祁黄雄.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兼论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和开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04-108.
[7]邢怀滨,冉鸿燕,张德军.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6-19.
[8]谢红彬,高玲.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5(6):52-55.
[9]刘筏筏.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探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71-73.
[10]韦东海.基于游客认知的古村镇旅游吸引力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52-353.
特色工业旅游范文4
今天的会,既是统一思想的会,也是建立机制、协调工作的会。刚才各位市长都讲了很好的意见,有些观点十分深刻。我着重就抓旅游工作的意义、旅游产业的性质、旅游产业的依托条件和今年的工作要点,概括地谈一下。
一、抓旅游工作的意义
抓好旅游工作意义很大,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可以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
其二,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三,可以优化我们的发展环境;
其四,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五,可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旅游产业的性质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产业。除了一般的产业属性外,旅游还有闲暇性、文化性(精神)、体验性三个特点。闲暇性:旅游一定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之后才可能实现的。要旅游需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闲暇。文化性:旅游的过程一定有参与者心理上的愉悦和享受,这种心理上的愉悦和享受是文化性的。2003年在烟台召开加快发展现场会时,我们曾经讲:建设文化大市,抓旅游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不管对旅游的概念解释有多少,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属性是不容质疑的。在我国,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大家对旅游产业属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在韩国,旅游主管部门干脆就叫文化观光部。对旅游产业的属性定位非常重要,否则属性不清,抓着抓着就可能抓偏了。体验性:体验经济是很重要的经济形态,旅游产业的内容有许多属于体验经济范畴。刚才周市长介绍在日本扎晃啤酒厂喝啤酒,小火车拉着啤酒罐徐徐开来,品味过去的情调,品味其中的味道,这就是体验。事情做得到位有味,那是一种境界。比如栽树,不仅保证栽活,还栽出了品味,具备了观赏的价值,这就会有旅游了。
因此,没有物质条件作依托,就没有旅游;没有身心鉴赏的介入,也没有旅游。
三、旅游产业的依托条件
归纳而言,旅游有十大依托条件。
1、生态环境。如果一个地方生态条件恶劣,谁还会来旅游?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坐在这里研究大抓旅游的问题,是因为经过几年的环保努力,已经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2、文化积淀。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如何,影响着这个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博山通往青州的那条古道,车轮碾压出的辙痕如果没有那些历史文化的积淀,只是拿个凿子凿出来的,那就不会引起大家那样大的兴趣。是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积淀方面,我们得天独厚。依托那么丰厚的文化积淀,而少有作为,真是愧对历史啊!
3、交通便利。云南的丽江,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些年交通条件的便利,才可能成为旅游热点。要发展旅游,一定要首先人畅其流、物畅其流。
4、娱乐设施。以好的娱乐设施吸引旅客、延长旅客的旅游时间,这方面我们的差距很大,要虚心地向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学习。
5、餐饮特色。旅游者到一个地方,对餐饮要求不仅仅是吃饱肚子,还要吃出特色、吃出文化来。有特色的餐饮会给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还会吸引新的旅客来。和兄弟城市比,我们的餐饮特色还不够鲜明,餐饮质量也嫌粗放,下一步要好好地加以引导和规范。
6、旅馆服务。我市旅馆业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管理服务,都需要很大的提高。当前尤要关注竞相压价而带来的恶性竞争问题,同业协会要发挥作用,相关部门的工作要跟上去。
7、产业特色。有许多旅游项目,是依托特色产业而发展起来的,我们要关注地方产业特色的形成和已有特色产业的培育。比如周村烧饼、兰雁牛仔、桔梗种植等产业,就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何让这些特色产业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好好动脑子研究一下。
8、购物特色。我们有这么好的旅游产品开发基础,在全国也少见。如果不能在购物特色上形成品牌优势,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些年,我们反复讲这个问题,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总感觉有很大的差距。大家看看旅游局摆出来的旅游产品,确实让人自豪。问题是:这些好东西,外边的人了解得还很不够;这些好东西,由于策划包装宣传得不够,自身应有的价值没有能很好地得到市场的确认。
9、旅游组织。关键要做好旅行社管理、导游素质提高、旅游推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个好的旅行社,会对地方的旅游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甚至会成为地方旅游品牌的代表。导游队伍要规范,导游素质要提高,导游是地方旅游形象的代表。旅游推介要讲求策略,要把握好定位,我认为我市旅游要主打齐文化和鲁中生态这两张牌。
10、社会治安。一个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令人不安,不可能会有好的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链比较长,抓旅游可以很好地带动整个服务业发展。旅游综合性比较强,需要政府各部门间协作配合,因此要成立一个工作委员会。今天,市旅游业发展协调促进委员会正式成立。今后,每年要召开一次或两次全体成员会议,共同研究旅游工作。
四、今年旅游工作重点
1、因景植绿。人文、自然景观的绿化要加大力度推进。
2、因景修路。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理清事权,今年要基本完成。
3、因景治污。主要景区周边污染状况要摸清,要逐一拿出整治方案。
4、规范旅游标识牌。通往主要景区的标识牌,今年要完善好。旅游标识牌是公益性的,不允许乱收杂费。
5、整理旅游路线。要尽快整理出几条有代表性的黄金旅游线路。旅游线路要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共赢。
6、发展公共交通。要研究市内、区际联通景区以及节假日临开公共交通的组织问题。公交服务跟不上,旅游景点人气难以上去。
7、集合旅游商品。要下决心尽快形成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我们的特色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工业产品,能得到很好的宣传展示。
8、抑制旅馆恶性竞争。要加强行业自律,要加强行业保护。
9、策划运营特色经营项目。每个区域找自己的特色经营项目,项目可以是种植、养殖业的,也可是老工业的、现代工业的、手工业的,也可是特色文化表演如五音戏、俚曲、蹴鞠表演类的,也可是特色经营一条街的。不必多,从中选准结合点,聚精会神地抓起来,肯定会形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效应。
10、平等产业待遇。主要是用水、用电方面的问题,要尽快理顺价格。
11、发掘旅游故事。没有故事,难成旅游。要组织行家,把有关旅游故事发掘整理好。在这一方面,我市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齐国故地,碰碰哪里都是故事。
12、加强区域合作。现在大家越来越意识到旅游区际联合的重要性,我们要率先把市内区际合作、市外区际合作搞好。
特色工业旅游范文5
区位:地处甘肃东南部,东邻陕西,南接四川,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
面积:2.79万平方公里
人口:274.12万人
成立时间:2004年撤地改市。
主导产业:农业特色产业、矿业基础工业产业,以水利资源利用为主的能源产业、旅游产业。
战略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生态陇南、文化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把陇南建设成有色冶金工业的大市,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陇上江南旅游文化名市。
没有到过陇南的人,可能以为她是个偏远荒凉的小镇,当你身临陇南以后,你就会被她吸引。她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她以自己独有的自然风貌、城市魅力和文化内涵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今年7月,记者走进了享有“陇上江南”美誉之称的陇南市,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郭玉虎市长接受了采访。
记者:面对陇南的特色优势,您对陇南今后的发展有何设想?
郭玉虎:从陇南的基本市情出发,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一切从陇南的实际出发,走具有时代特征、陇南特点的发展之路。我们确立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战略举措不动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纲,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重点围绕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四大资源,主攻以有色冶金为主的矿业基础工业产业。以特色经济为主的支柱产业,以水力综合利用为主的能源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四大产业,实现加快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工作作风三个转变,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实力增强、财政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增收三增目标,建设生态陇南、文化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把陇南建设成有色冶金工业的大市,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陇上江南旅游文化的名市。
记者:“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您是如何贯彻和落实这项工作的?
郭玉虎:围绕加快陇南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我们坚持全党抓项目,突出抓特色,重点抓工业,增长抓转变,增收抓调整的经济工作总方针,坚持加快陇南科学发展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构建和谐陇南以关注民生、扶贫攻坚为突破口,工作落实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一纲九目”工作重点,形成了四大班子同心、同声、同向、同步,广大干部群众思上、思进、思变、思富,全市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可喜局面,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高于2005年全市实际增长速度“两个高于”的目标,生产总值达到9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增幅位居全省第2位;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5%,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73元,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居全省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4元,比上年增长8.2%,增速居全省第3位。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3.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00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9%,完成市县级收入3.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02%,大口径和市县级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
记者:您如何整合资源,综合开发旅游?
郭玉虎:我们坚持以加快旅游产业开发为重点,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陇南旅游资源丰富,比较著名的有充满山水神韵的康县阳坝原生态风光、静谧幽美的徽县三滩高山草甸,有全国四大天池美誉的文县天池、曲径通幽的武都万象洞地质奇观、集雄险奇秀于一体的宕昌官鹅沟国家级森林公园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同时,我们陇南区位优势明显,处于兰州、西安、成都区域的中心位置,处在天水、宝鸡、广元、九寨沟旅游黄金线的衔接带上,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使陇南具有开发旅游大产业的巨大潜力。按照“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优势品牌,加快对外开放,构建旅游名市”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路,我们把特色旅游产业作为加快科学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记者:陇南推进了现代化特色农业建设,具体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特色工业旅游范文6
[关键词] 工业旅游 开发举措 开发模式
“工业旅游”是以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它基于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最终产品以及独特的制造工艺流程作为旅游资源,从而吸引旅游者进行参观、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正业旅游是融求知、购物、体验、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它以保护和开发工业旅游资源为核心,在展示现代化工业生产和工业遗迹景观的同时,为旅游者创造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
一、武汉市工业旅游的开发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武汉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4个城市,武汉商贸业已俨然是中部地区的龙头,成为融汇各方精品的商贸之都。基于武汉深厚的工业文化积淀和良好的工业发展趋势,武汉市近年来已经有许多跨国公司与企业开展了工业旅游活动。比如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就定期开放厂房与生产线供旅游者参观,此外还邀请旅游者亲自参与一些生产活动,提升整个参观游览过程的参与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
随着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武汉在19世纪后半期终于走上丁自己的工业化之路,工业文化成为这座城市鲜明而又主要的文化存在,武汉工业文化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既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的烙印,又和中华民族的觉醒、抗争、奋进、复兴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可见,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工业遗产资源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将这些富含工业文化和工业历史价值的遗产一拆了之,而应该让它们成为武汉工业历史的见证,让它们在新时代里昭示武汉工业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丰富的内涵,他们包含了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重视科技的创新精神、开放吸纳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为国分忧的兼济精神、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等特质。
二、德国鲁尔区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与经验
德国鲁尔(Ruhr)区的工业发展有近200年的历史。早在1811年,埃森市就有了著名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康采恩克虏伯公司。随后,蒂森公司、鲁尔煤矿公司等一批采矿和钢铁康采恩也在这一地区创建。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大规模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渐使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城镇积聚区,并形成了多特蒙德(Dortmund)、埃森(Essen)、杜伊斯堡(Duisburg)等著名的工业城市。然而,在经历了100多年的繁荣发展后,鲁尔区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始出现经济衰落,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尤其突出。而到了1987年,鲁尔区达到15.1%的最高失业记录,大大超过8.1%的全国平均失业率。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是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位的鲁尔区的埃姆舍(Emscher)地区,已经沦为德国西部问题最多、失业率最高的地区。
由于大批劳动力的突然失业。导致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如何对待和处理大量废弃的工矿、旧厂房和庞大的工业空置建筑与设施,成为鲁尔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第一,人们往往选择将工业遗迹完全拆除。由于倒闭和废弃的厂房和工矿被视为经济衰退的标志,人们往往认为它们是本地区的污点,因此,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让这些粗笨而庞大的东西彻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或者将其彻底拆除后改建其他企业;第二,人们还可以选择将工业遗迹回收利用。对于一些仍然有回收和利用价值的旧厂房和空置建筑,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对于原有生产设备进行回炉再造,从而生产出新的机械和工具;第三,对工业遗产进行综合开发。综合开发摆脱了以往对工业废弃地和废弃厂房与设施的传统价值观,重新发现了工业废弃地的历史价值,将工业废弃地视为工业文化遗产,并和旅游开发、区域振兴等相结合进行战略性开发与整治。
然而,采用综合开发的战略将各种工业遗迹作为旅游项目来开发,让旅游业成为复兴区域经济的主力军的思路,却在德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和相当漫长的时间。今天在国际旅游界,德国鲁尔区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与遗存。从前在德国人心曰中,一个长期以煤炭开采和钢铁重工业的形象闻名于世的地方从来不会与旅游、体闲有任何的关联,而现在欧洲人想去体会先辈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感悟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思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首选就是参观德国鲁尔工业遗产旅游区。
1、博物馆模式
博物馆模式以“亨利”钢铁厂、“措伦”采煤厂和“关税同盟”煤炭一焦化厂最为典型。亨利钢铁厂位于一个保留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文化景观的历史古城――哈廷根。该厂建于1854年,现在废弃的钢铁厂已经变成一个露天博物馆,其最大特色是在其中设计了一个工业文化儿童乐园,孩子们可以在废弃的工业设施中开展各种活动,并可以听到关于各种设施设备的游戏故事,从而大大吸引了亲子家庭旅游者。此外,博物馆的导游人员由原来工厂的工人志愿者承担,从而大大增强了其真实感和历史感,同时也激发了工厂周边社区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使整个旅游区具有一种良好的旅游氛围。
措伦采煤厂位于多特蒙德市,因为其规模较小,所以厂房建筑保存得比较好。新翻修的古典风格厂房和办公楼使这里看起来更加具有历史气息。此外,利用废旧的火车皮改装成园内的游览工具也吸引了大批旅游者。这里主要以室内展览为主,旅游纪念品开发得比较丰富,旅游者们可以从这里看到德国鲁尔工业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典籍与照片图书,此外还可以购买许多具有工业文化风格的旅游纪念品。
2、公共休闲模式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它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现在被改造为以煤一铁工业背景为主的大型工业旅游主题公园。园内的休闲旅游活动丰富多样,例如,废旧的贮气罐被改造成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用来堆放铁矿砂的混凝土料场,被已经设计成青少年活动场地,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造成迪厅和音乐厅,甚至交响乐这样的高雅艺术都开始利用这些巨型的钢铁冶炼炉作为背景。站在公园内可以俯瞰整个鲁尔工业区,著名的埃姆舍尔河和“北极星公园”连为一体,而前者曾经是鲁尔工业区污染最严重的主要排污河。经过治理以后,它已变成了一条供游人泛舟游览的河流,河流滨水区的整体改造与设计使这个休闲园区充满了魅力。
3、综合开发模式
综合开发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位于伯豪森的中心购物区。奥伯豪森是一个富含金属矿藏的工业城,1758年这里就建立了整个鲁尔区第一家铁器铸造厂。随着当地工业企业的萧条与倒
闭,失业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该市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迫使他们要寻找一条全新的振兴之路。奥伯豪森成功地将购物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结合起来,在工厂废弃地上新建了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同时开辟了一个工业博物馆,并就地保留了一个高117米、直径达67米的巨型储气罐。德国鲁尔区是一个深受经济全球化发展之影响、同时根植于西方传统工业衰退历史和空间转型过程中的典型。鲁尔区对整个工业区的整治与更新,特别是对鲁尔工业区内每处工业遗产不断认识、不断保护的过程也正是人类认识自我、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现阶段武汉市工业遗产旅游的推进策略
对武汉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而言,保护与发展对立、城市历史与工业文化缺乏信息载体是目前最大的弊端,要克服这个弊端,就需要突破当前各自为战的武汉工业旅游观光模式和拆迁旧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一产业更替模式,将武汉市工业历史脉络和现代工业成果同社会发展需要、企业经营活动、传播历史文化三个因素进行有机结合。发展武汉工业旅游则必须从构建工业旅游体系、创设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和营造工业旅游品牌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来提升武汉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关注入文、延续历史、整合资源、全面发展”的武汉工业旅游发展目标。
1、建设武汉特色工业旅游体系
“十一五”期间,武汉应紧紧抓住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发展武汉工业旅游的指导思想,紧扣武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路,在构建武汉工业旅游格局的基础上,突出旅游内涵的丰富化、体验方式的多样化、线路设计的科学化,形成以“工业遗产为魂、产业观光为魄、全程体验为形、魅力江城为态”的特色工业旅游体系。武汉既有百年工业历史积淀的大量历史遗存,又有一批享誉中外的先进制造基地,丰富的工业资源为发展武汉工业旅游构筑起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次设计合理的工业旅游,不仅要让旅游者观赏工业景观和感受工业文化氛围,而且必须为旅游者创造一种全程的亲身体验。旅游者可以穿上工作服,戴上头盔,凭借体力或交通工具进入工作场所,在实地里切身感受到从前的艰苦工作环境。这样不仅活化了旅游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同时也激发了旅游者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使整个旅游区具有一种“生态博物馆”的氛围。对于现代工业而言,旅游者不仅可以实地参观现代工业生产管理,而且还可以亲身参与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旅游产品的自由度。工业旅游是武汉展示自身魅力的一张名片,它既能充分发掘武汉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展现武汉工业旅游企业的对外形象,又能成为工业与旅游业之间的桥梁。将武汉工业旅游资源整合为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是加快武汉工业企业结构转型、促进武汉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2、塑造武汉“工业文化之路”旅游品牌
武汉拥有许多全国独一无二的工业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武汉工业旅游打造富有武汉特色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它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武汉旅游业发展领域,促进武汉旅游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