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综述

一、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特别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主页的十个栏目之一“教学改革”内容主要是实践教学改革,登载了53篇有关实践教学的文章,但其中仅有5篇反映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举措与理论进展。查阅知网近五年高职教育论文,输入“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搜索到的论文加文献仅有3篇,换句话说,我国理论界在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研究领域非常薄弱。

二、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实践教学特点

1.教学理念从国外向国内引进

(1)实践教学模式。学者们重点介绍国外发达国家教学(应用)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以北美为主的CBE(Competence Based on Education)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1]借以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有所启迪。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建勋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比较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4期),概括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现状,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某一环节的代表性特点。学术界对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举措也有零星的介绍,丰富了国外职业教育的范围和地区。

(2)实践教学师资。辛治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文认为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要求较高,一般要有博士学位。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很大。美国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兼职教师比例基本达到了1∶1。1992年德国职业学院有专职教授245人,承担了18.7%的教学量;兼职教师数高达5000人,承担了81.3%的教学量。

(3)法规建设。我国学者特别注意国外教育法规和政策的演变,以及投资渠道和投资体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表明:通过法律的形式,约束和规范企业在产学结合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全球教育展望》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编排了这类文章,介绍了整个职业教育包括高职实训方面的条文,可见修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律势在必行。

2.规律探讨从感性向理性转移

郭静[2]认为,人文类高等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基地承担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任务,其基本功能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人才培训功能,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功能,生产与技术服务功能共四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朱方来《试论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业中心的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25期)中谈到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基地作用是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科技开发、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强调技术开发。

3.研究重心从局部到系统的转化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的效果。刘仕辉在《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思考》中提出,教学时间上实践教学力求达到总学时的50%左右,教学方法上采用“模块式教学”(MBS)和边讲边练。2009年《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发表了李飞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一文,提出建立“双向受益”的互惠机制,稳固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设计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和“专业实习教学评估评分表”。有关此课题从用人单位等角度研究,本人采取了定量分析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另文详细阐释。调查结果认为,学生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场地有限,专用基地更少,设备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也小。

参考文献:

[1]洪 林,王爱军.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比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范文2

应该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即为基础理论进行知识积累;二是应用对策研究,即为政府、企业等出谋划策,担当“思想库”、“智囊团”;三是知识普及,即对全社会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两方面的作用,社会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毋庸赘言。但是对人文社会科学上述第三方面的作用,应该说全社会一直没有对其形成真正深刻、全面的认识。

从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对整个社会的普遍效应来讲,意义非常巨大。举例来说,如果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能为企业管理者和行政官员所普遍掌握,那么,这些知识就会在无形中指导和指引其日常的工作和决策,这无疑会使其决策更加科学,使其工作能力大大提升,使其眼界大大开阔。在这一方面,我们注意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等普及型经济学著作之所以大受欢迎,梁小民的经济学普及图书之所以大为走红,就是这个原因。

从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对人文社科本身的“基础研究”、“应用对策研究”来讲,其作用同样是巨大的。这一点尤其为一般人所忽视。先从基础研究来讲,现在的学术研究,往往更倾向于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现在每个学科都非常专业化,因此,一个学科要想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那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是普及化的。

再从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对“应用对策研究”的作用来讲,人文社科学者为政府、企业等出谋划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这是人文社科研究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些行政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等没有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那么,由学者提出的对策就难以为这些行政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等所真正理解,而在实际执行中也就难以做到彻底准确地贯彻执行。因此,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对于人文社科研究本身的“应用对策研究”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

人文社科普及与产业化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对社会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其对经济效益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运用产业化的手段进行人文社科普及工作。

文化产业研究专家叶朗教授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和产业化开发就非常有见地。他认为,文科可以和经济有联系,而文化产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的人文学科,在继续坚持进行纯学术研究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注意力,面向市场,把人文知识和人文学科研究成果(智慧、思想)转化为文化产品,同时出面整合和推动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用智慧和美感来丰富老百姓的生活,这将有助于推动我们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就我国的图书市场来看,我们的相当一部分大出版社,都是以出版课本和教辅为主,无论是发行量还是销售收入都是如此,因此,如果能把人文社科普及读物开发好,我们国家潜在的消费市场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

像人文社科普及性读物,广西师大出版社就做得非常好,既有社会效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已成为一个品牌,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像不少人熟悉的山东人民出版社的“茶座”系列,《经济学家茶座》、《法学家茶座》、《评论家茶座》等,就颇受市场青睐,现在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发行量,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另外,像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央视的“百家讲坛”都是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工作,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肯定,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真正能开发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这一巨大的市场,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我们要注意运用现代的方式开拓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市场。一是在图书、报刊等传统平台上进行现代开发,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图书、报刊形式,但是注入了现代的因素,在写作、编排、装帧设计风格上大胆革新,实现了现代方式的创新。比如说,《水煮三国》就是把历史故事和现代管理思想结合在一起的图书,非常成功,发行量达到一二百万册,而且不断再版。再比如说《话说中国》,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现代开发,通过采用网页式的版面设计、杂志式的内容结构,加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表现手段,使得该套丛书不同凡响,一套丛书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上亿元人民币,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而且其版权为美国《读者文摘》所购买,在全世界发行。二是在现代媒体上进行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叶朗教授就谈到,我们文科教师过去传统的工作方式,是讲课和写书。讲课,北大最大的教室才能坐400人。学术著作一本发行1万册就了不起了。而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收视率如果是02%,就有两千多万人在看。我们有时埋怨电视台的节目缺乏文化内涵,趣味和格调不高,但我们没有想到去参与。实际上他表达的就是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这实际上也是不少学者都支持的思想。

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对文化产业发展、拓展道路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我国文化资源为依托,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在经济学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比较优势原理,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的文化资源,远没有得到真正开发,人文社科知识普及的滞后是重要原因。

举例来说,儒家文化是我们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对儒家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我们儒家文化普及工作的滞后。到现在为止,我们图书市场上有关孔子的书,要不就是学术著作,要不就是少儿读物,就没有一本既有学术底蕴,又非常简明好读、语言风格通俗现代、装帧设计大方雅致、非常市民化的孔子的著作。如果我们成功策划出版一本易中天风格的孔子的图书,该书广受社会欢迎,发行量巨大,特别是能为新生代所接受,那么,对儒家文化的产业开发肯定事半功倍。

尽管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有着巨大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当今中国,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却大为滞后,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究其原因,一是全社会没有对其形成普遍共识,对其应有的社会经济价值没有给予认可和承认。二是与之相联系的各方都没有足够的投入,并且形成了恶性循环。人文社科研究专家学者中,只有极少的人愿意投入有限的精力来做这项工作,投入这项工作的人员少,投入到这项工作的精力少,因此也就难以出现大量优秀的人文社科普及成果。而没有大量优秀的社会科学普及成果,对出版机构、传媒来讲来说也就难以产生经济上的丰厚回报,那么出版机构、传媒也就不会有大资本的投入来从事这项工作。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范文3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实践证明: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否则就很难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教授在谈他的人生经历时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修养。因为,一个科学家只具备自然科学素质,就只能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缺乏人文修养,很容易使人从简单的角度片面地看待世间的一切事务,使自己的事业很难成功,自己的人格也不可能完整。”未来社会的竞争,表面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对一个人而言,学习某种知识是重要的,培养某种才干也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人才素质主要是由自然科学技术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构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医学教育只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并接受其社会价值导向,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文态度。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良好而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就不可能有医学的卓越成就。失去人文精神的医学至少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医学本身会朝着其目的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而变得越来越不关心人,二是人文医学发展的滞后会成为医学科学整体化趋势的瓶颈。只有向医学注入某种人文精神,让医学更关心人,对人注入更多的爱,医学才能走出自己的阴影,突出日益围困自己的围墙。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趋向融合。其实,医学的本质属性就包含着人文性,它是研究人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它与人的生命、健康、幸福、安危及社会文明进步密切相关,是多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复合体。医学的发展也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出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越来越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2医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突出知识的积累,轻视能力培养。由于人文知识的缺乏,使部分医学生追求物质享受,只讲实惠,不讲精神。由于在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医学史和人际关系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导致部分医学生整体文化素养有所下降,性格孤僻,心胸狭窄,自控能力差。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医德修养等方面表现不佳。对待患者缺少同情心,表现得比年长的医生更加冷漠、无所谓和不负责任。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医学生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大写的人。否则关爱人,抚慰人,尊重人,都会因人文素质的缺乏而化为空谈。

3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现代医学教育主张在更高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人文学等诸多学科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和潜能,从而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几十年来,我国的医科院校大多数是单独办学。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人文社科课程短缺,专业课程繁重,使得医学生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忽视了生物医学的伦理、社会和审美价值,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与国际医学教育是脱节的。国际上,高水平的医学院基本上都在综合性大学内,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都设有医学院。实践证明,一个只有自然科学而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学校,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专门的技术学校,而远非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为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我国不少大学在原有文史哲和理工等学科的基础上,将医学纳入学校的发展目标中。同时,医学也看准综合大学的优势,也先后与综合大学合作办学或并入综合大学内,以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采取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联合办学、合作办学或合并的方式,形成医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并存的全方位教育结构,可以弥补传统单科医学院校教育造成的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短缺。

近年来,我国各地医科大学与其他综合大学的合并就是医学教育改革的良好开端。如新北大、新西安交大、新吉大等。值得关注的是,认为“一并就灵,一并就能创一流”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合并后的大学如何“进一步发展医学教育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是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对比来看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例偏低。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方面功不可没,因此,医学教育要将人文素质教育和与之相对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贯穿于全过程之中。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人文类选修课,如社会学、行为学、史学等,增加与医学交叉形式的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哲学、行为医学、医学逻辑学等,定期举办文理交叉渗透的专业讲座,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但要注意避免出现形式主义,如盲目追求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课程讲授只是进行概念性介绍等。

因为人文素质教育决不是让学生记住几个历史事件、几本名著的名称,而是教育学生把一种科学方法、坚韧不拔的毅力、较高的文化陶冶内化于心中,外在表现为一种能力,一种人生的态度。要全面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质,使之成为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协同合作精神;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又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我国医学院教授人文社科的教师多数缺乏医文渗透的知识结构,或对医学知之不多,或对人文社科了解不深。师资队伍通常按照“两课”的模式配备。有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系统学习,还有的教师缺少医学伦理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或忽略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或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等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是否具备素质优良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配备各方面的师资力量,拓展教师的视野,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和挖掘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人才,合理组建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对现有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的教师,通过主讲导师制,外出进修,校内集体备课,跟班听课等途径提高其业务水平,以达到胜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人的素质包括多个方面,有认知的,也有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都不可能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在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的同时,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校教师;文化传承;文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090―02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深刻阐述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高校是民族文化成就和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是文化衍生和传承的重要基地。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科研究工作,为高校哲学社科工作者创造了展示与发挥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对哲学社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加强文化素质,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与教书育人的能力,才能真正担负起实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

一、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内涵

“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它主要是指人文素质,包括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把握,以及相应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等。它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情感等方面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在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高校教师的使命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去改造外部世界,而且必须改造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要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基于此,高校教师的文化素质更应突出强调科学研究素质层面的含义。科学研究是高校创新文化的主要途径,高校教师必须注重培养自身科学研究能力,通过深人的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加深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深刻地把握传统文化知识以及现代科学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传递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深刻地理解与把握世界多元文化,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二、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构成要素

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递者”,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文化素质不应仅仅涵盖专业知识素质,更应具有较为广博的含义,即应涵盖道德素质、科学研究素质等。

1 思想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质的首要内容。所谓道德素质,就是指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之有机结构的总和。它包括人的道德认识能力和思维形式、道德情感和意志特征,以及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选择和行为能力等要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为教师责任之首,高校教师的职责是“育人”,要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感化学生、培养人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的自身修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要担负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使命,高校教师应在主观上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国家也需要建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机制,这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专业知识素质。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科学知识。高校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终身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与更新。首先,学科专业知识。深厚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每一门学科都是由一系列的特殊概念、原理和知识点构成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对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深刻、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教师需要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与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各种表现形态;教师需要对与本学科相关学科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有利于与相关学科教师在教学上互相协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教师需要掌握本学科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思维的工具与研究方法。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完整准确地传授知识,才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启发学生的思维。其次,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不但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要精,相关专业的知识要通,其他方面的知识也要懂。当代大学生通过多种信息媒体,获得了大量的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仅局限于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知识,知识陈旧老化,不能及时地补充更新知识,很容易被时代淘汰。高校教师只有广泛地涉猎多种学科知识,培养和激发自己多方面的兴趣,构建自己合理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带领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否则是很难担负起“授业解惑”的重任的。最后,教育专业知识。为了适应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必须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按照教育规律实施教育改革,不断研究新闻题,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3 科学研究素质。科学研究素质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现阶段,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发展的两翼,而且科学研究在教师评价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职称评定方面,或是津贴评定方面,科学研究能力与取得的科研成果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而且,教师通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够进一步深入挖掘本学科领域中未曾涉猎或鲜有涉猎的知识,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高屋建瓴,占据学科的最前沿,同时引导学生一同去探求本学科领域内更深层次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构建

1 高校应注重加强教师文化素质建设。“教师的素质就是学校的素质”。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师文化素质建设。比如,通过开展各种专题讲座、文艺汇演等活动,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凝练、弘扬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督促教师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加快培养更多高层次的文化领军人物和大批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 高校教师需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教师的文化素质是经过长期的自修与积淀形成的,是其知识水平、教学艺术、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一种综合反映。它来源于教师对于诸如文学、历史、美学、教育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来源于教师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深切体悟,更来源于教师兢兢业业地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文化素质的获得,主观上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客观上也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培养机制,以督促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教育者也需要受教育,并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

3 高校教师应主动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高校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只有充分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地学习与教育科研相关的教育教学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自身教学的改进与提高,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能够决定教师教学的成败;教师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强科研创新能力,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多反思、多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印证和检验,上升到科研高度,形成理论来更好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范文5

关键词:艺术教育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医学模式

现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全球化、社会化、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等特点,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成为了素质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医学生是各类医学人才的后备军,医学生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关系到整个社会医学人才的质量。

知识结构是知识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是知识有序化、组织化的标志。新型知识结构是指相对于原有知识结构有组织的概念和程序知识的扩展与更新。美国匹茨堡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格拉泽(RobertGlaser)在《认知科学与教育》一文中,描述了能力与认知的关系,论证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为是否接触新的知识以及接触多少所左右”“认知能力高超,与其说是由于记忆方法高明,不如说是由于知识根基深厚”,“获得特定内容的知识乃是获得日益复杂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因素。”

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由于受旧的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还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为主干,同时辅以适量的理论课和思想道德教育课以及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教育等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有人称之为“适用型”知识结构。目前,“适用型”知识结构仍然是医学生、临床医生和其他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的主要类型。这种知识结构的优点是:知识种类不算多,但其功能指向集中,专业知识在深度和层次分布上比较合适,也正是由于相关或相近学科知识严重缺乏,在其主体更加深入研究专业同题时,受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易暴露出知识面狭窄、思维灵活性差等缺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至于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现代医学高度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医学领域,导致了临床医学分支庞杂。由于生物医学模式比较重视高度分化和微观,因此,导致医学教育中各门课程独立性较强,相互之同的衔接,联系较差,使得教学内容过于零散,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高度。

事实上,医学的性质决定了医生的知识结构。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而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具有两重性:生物学属性和社会学属性。因此,人的健康和疾病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疾病完全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和对待病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角度以及三者的结合上进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仅对学生进行医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加强他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教育观念,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转为二者结合的社会生物医学教育模式,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与医学知识交叉综合,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自身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新型的医学人才。

当前,当人们仍在不断追求医学科学进步时,又无奈地慨叹科学的医学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从学生学习解剖学等医学基础课开始,人的完整的形象便被肢解。习医者看到的只是人的器官、组织的标本。而他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具有人格的人的概念被无情的解剖刀粉碎了。人们抱怨现代医生对人及人的情感漠不关心。殊不知,从进医学院校的第一天,他们就置身于一个非完整人的医学教育模式中。正是由于这个现实,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医学与艺术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

在医学院校,医学艺术教育往往能弥补专业教育和其他人文社科教育的不足,拓展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建立及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艺术文化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中的地位

医学与艺术是医学人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十分广泛的课题。医学教育包含着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人的教育;二是专业教育。在育人方面,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完善人生的重要基础。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艺术是审美教育实施的骨干,如果没有各种艺术的具体实现,审美教育将会变得软弱无力。柏拉图认为,人们在艺术作品的熏染中,会“浸润心灵”,培养起对美的爱好,使心灵“美化”。席勒则认为美育可以恢复人性的和谐,使人从自然的物质世界上升到理性的道德世界,成为“审美”的人,同时只有通过美育和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和谐、进步。因此,美的教育对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建立良好的医德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医学专业知识、技能传授方面,艺术以其形象化、技艺化特性,在医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Saunders将医学视为艺术,他认为:“医学艺术是构成作为应用科学的医学文化的整体组成部分。”Southgate也认为:“医学与艺术有共同的目的:完成自然不能达到的——实现理想——治疗创造。这需要用心去做。医生专心于病人,艺术家专心于自然——假如我们能专心察看、倾听、等待,立即或不久我们自身深处的一些东西就会有所反应。如同医学,艺术不是终结,而是探索。或许,这就是我们将医学看作艺术的原因。”

医学院校艺术教育在整个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表现出与专业艺术教育和综合院校素质教育不同的特点。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各类院校都是一致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全面和谐发展。专业艺术院校,艺术文化素质属于专业素质范畴,因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以此弥补学生这两方面知识的不足,提高他们的艺术专业素质。综合院校学科门类众多,素质教育以基本的艺术文化知识教育为主,文科学生辅以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理工科学生辅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目的是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医学院校艺术教育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单一的医学生群体,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特点,一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适应未来医学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二是由于医学科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体,所以医学院校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具有明显的渗透、交叉综合特征;三是从医学自身的发展来看,(转第144页)(接第142页)循着医学专业与艺术文化知识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是适应未来医学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特色。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方法,除抽象逻辑思维和理念传授外,直观的形象教学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形象教育与抽象逻辑思维教育具有互补功效,形象化方法能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典型化,弥补语言描述的不足,更易于医学生接受、掌握。

艺术文化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在医学教育中,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医学艺术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培养新型医学人才中,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艺术教育的特征是以个性化模式培养学生,对学生的独创性品格的建立,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控制能力,身体各器官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

第二,作为医学人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艺术作品对临床医学的描述、解释、理解和表现,较之用生命科学来解释疾病、病人以及临床医学,又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医学插图(Medicalillustration)是专业美术领域的问题,也是医学人文学关注的范围。人是医学的对象,也是艺术的对象。如何更艺术地表现医学中的人体与人,是医学插图艺术努力的目标。国内医学图书插图的粗糙,是艺术性匮乏的表现,也表明人文艺术对“科学化”“技术化”的医学的关心实在不够。在西方,一些表现医疗生活与人的生命活动的作品也被广义地称作“医学绘画艺术”。生命、死亡、疾病、痛苦等人类的命运本身就是艺术的主题,如此,艺术地表现自然与医学的关注有了本质的联系。国外有许多医学艺术收藏的爱好者(他们多是医务人员或医学人文学工作者),在收集历史绘画艺术中,以医学关注与现象相关的艺术作品,表现与理解医学。当然也有许多当代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表现现代医学与人们对医学的态度。

第三,艺术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并且有利于医学生发展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成不断获取新观念的能力,为医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能够更新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摒弃旧的医疗观念,明确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融入现代医流。当前,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有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开始将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应用到对病人的康复过程中。蔡光蓉等人采用音乐疗法配合抗肿瘤治疗肿瘤患者,达到了优化情感效应,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调动体内积极因素,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解力的效果。

在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公报指出:2I世纪的医生不仅应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供高级卫生保健,而且还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开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因此,只有重新构筑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达到与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同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义强.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医学与哲学,2005.

[2]游洁,刘琼.人文素质在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

[3]李恩.医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J].疑难病杂志,2007(12).

[4]何伦,医学与艺术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学关系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4(12).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 发展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对高等教育而言,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它是给高等教育提出的重要历史任务,因为高等学校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聚集地,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集散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后继人才的培养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需要高校有所作为;二是高等教育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承担起科教兴国的重任,则必须重新定位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并把哲学社会科学融于整个教育体制、体系及教育过程当中。

从科学本意上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样都是探索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不同之处在于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而哲学社会科学则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人类的使命是既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又要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既要探索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又要探索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所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既需要自然科学,又需要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者共同构成了科学的完整体系,就像鸟之两翼,折一难飞;车之双轮,损一难行。只有两者共同繁荣,科学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从本质上说,教育一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二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素质同样包括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这就要求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必须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同步。没有人文知识与素养,就难以把握科学发展的前瞻性,更难以准确判断科学与人类发展的长期关系,换言之,急功近利有可能在短期内造就一批技术操作者,但绝无可能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科学家。

尤为重要的是,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重大。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就是说,如果高等教育只注重专业教育,忽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其结果只能是培养出“机器人”或“经济人”,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德育工作中经常听到一句话: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就是说,作为社会的人,应当德才兼备,仅有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而不具备社会需要的才能,或者只具备社会需要的才能,但缺乏做人的基本品质,都不利于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后者对社会还具有造成更大损害的可能。

因此,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通过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出既能够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又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

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契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层次,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人。

首先,提高认识是前提。无论是高等教育要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有所作为,还是要通过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前提都在于包括领导者、教育者在内的全社会如何看待哲学社会科学,否则观念的问题不解决,任何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都难免流于形式。因此,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引导人们从本质上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是科学,是客观真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应该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

其次,领导重视是关键。在我国,真正把哲学社会科学置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当说各级党委、政府尤其学校各级领导对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制定以及观念与言行在某种意义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领导者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要转变“哲学社会科学不花钱或花很少钱就能办好”的思想,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经费投入,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政策、法规和组织上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需要。

再次,强化教育改革是动力。要通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成为课程体系的有机部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并不是表示轻视科技教育,而是要实现和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必然要改革高校的课程体系。但要防止用形而上学的方式来处理,即简单地增加选修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这样无的放矢,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难以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