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与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理论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理论与管理

经济理论与管理范文1

关键字:积极经济管理;消极经济管理;古典经济模型;市场经济

前言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速,经济管理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与分析的一项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不断变化,也导致国内与国际形势令人琢磨不透。纵使其变数很多,但总归是趋于类似的经济规律的,市场机制的调节产生了这些规律,而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政府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手段进行经济管理使市场经济朝其预想的方向发展,根据采取手段与其发展方向的不同便产生了两类经济管理类型:积极经济管理与消极经济管理。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断实施与发展的,一国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去调整经济运行。国家总是希望经济快速稳定增长,能减少通货膨胀,人们能够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稳定均衡,使资源达到配置最优。然而实际经济的走向并不能完全如意,所以政府才要采取积极或消极的经济管理方式去调节市场经济的方向,这可以为国家的经济管理提供行之有效的方针策略,促进经济正常稳定的发展,所以,了解并学习这两类经济管理方式是我们必须也急需进行的课程。

一、古典经济学基本模型及其假设

由于积极与消极经济管理都是在古典经济模型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什么是古典经济模型,它包括哪些内容。古典经济理论模型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后来又被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学派进一步拓展补充。其大致包括三个假设:一是市场经济假设,其最主要的内容是理性人假设,它是指市场经济参与人全都根据完全透明的信息有目标有计划的去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二是完善市场经济假设,是指在完全信息透明化的状态下,市场达到了一种交易均衡、供求均衡,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此时也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市场所有的交易都是成功的;三是价格弹性假设,市场中产品的的需求量变动从而引起价格的涨幅,面对这些价格变动市场可以直接将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调节至相等的状态。这些基本假设充分说明了在古典经济模型的认知中市场就像一位魔法师,它拥有一双上帝之手在对市场经济进行无形的操纵与控制,经济会自动达到一种最稳定最佳的状态。所以,在古典经济学里是不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和管制的,就算市场中的某些结构参数发生了变化,市场机制也可以自动将其调整到另一种最优状态。然而在当今的现实经济下,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性、市场垄断及不完全竞争、消费者偏好、外部经济等情况使得市场经济不会按照古典经济模型那样发展,要想经济快速高效且偏向古典经济模型方向,政府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管理,从而产生出了积极经济管理与消极经济管理。

二、消极经济管理的成因、目的和手段

(一)消极经济管理的形成原因

在现实情况下,经济的发展有可能产生很多可以预见或者无法预计障碍,从而使市场经济与古典经济模型的不相符合,从而偏离古典经济模型的轨道。我们应该知道,古典经济模型毕竟是理想模型,与现实经济还是有很多不同,比如现实的市场参与者很多都是非理性人或非自由人,他们并不能够对市场进行准确的预测及判断,同时每位市场参与者所获取的信息都不是充分的且不完全相同,又或者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有着不同的偏好及利益取向,这都会导致其做出不同的选择。譬如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会使现实经济偏离古典经济模型,因为市场结构不仅仅存在完全竞争的情况,更多的还有垄断市场或者寡头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所以现实的市场经济不会达到理想模型中的无摩擦的完全交易。又比如每位非理性人的风险预测能力、不同风险的承担能力以及规避风险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的不相同而致使其对资产的选择产生分歧。再譬如当今社会最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也会对现代经济造成影响,人类的用之无度使自然资源的稀缺越来越严重,这也让物价起伏不定,因为很多资源的滥用而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其他的不定性因素,例如外部经济、公共产品,这种种原因导致市场成为了一个不完善的市场,从而使现实经济不同于古典经济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为了使市场经济逐步趋近于古典经济模型,就会采取一定的方式管理调整市场机制,以弥补其的不足与缺陷,这种管理方式就被称作为消极经济管理。

(二)消极经济管理的目的和手段

根据消极经济管理的形成原因我们很容易可以知道进行消极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现代市场经济趋近于古典经济模型。使市场交易顺利无摩擦,使信息最大完全化透明化,调整市场结构反市场垄断,控制自然资源的挖凿使用,减少外部经济所带来的外部成本,同时由政府来提供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这样才能使市场机制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产生效果,达到资源配置最优最大化。实质上,消极经济管理属于传统的基本经济管理,仅仅是在政府的干预下将市场经济尽可能调整到与古典经济模型即传统的理想模型最相近,使国家经济能够有序、平稳、快速的发展。

既然现实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这么多的障碍与瓶颈,政府就有权利也有必要采用消极经济管理的方式去进行宏观调控,而政府的干预管制只能是针对市场机制,它无法改变每个市场参与者的偏好或对风险的选择。所以从大处着眼政府应采取一定的法律与行政手段来调节市场机制,以具体的法律文字来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做到在经济制度中的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例如在法律上要明确划分不同市场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公民的财产占有权、支配权等。要尽可能开辟一个信息化平台,明确规定哪些信息需要也应当披露出来,保证披露的信息及时有效,使信息充分、完全、透明的传送到信息使用者的手上,杜绝行业经济消息的封锁,对垄断行业要明确其法律责任,或制定反垄断的法律条文。再者,对外部经济对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政府可以采用税收方式或让其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譬如罚款或行政处分等方式来对其进行控制。针对公共产品,政府应制定一项公平公正的分配方式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再者要愈加重视很多会逐渐引起经济改变的细微因素,比如自然资源的稀缺,环境的不断恶化等等。其实政府在实施消极经济管理的时候是具有强制性的,是实际经济发展与预期计划产生差异时所采取的强制经济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市场失灵,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三、积极经济管理的成因、目的和手段

(一)积极经济管理的形成原因

倘若现实经济在政府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消极经济管理之后,市场经济得以完善,已经基本可以等同于古典经济模型,此时的市场是均衡的也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那么便可以认为已经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最大化。但与此同时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通过消极经济管理实现最优资源配置是否是一国政府想要的。因为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社会上立足与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国际环境来计划实施发展战略,所以一国政府要看清国际形势和自身所具有的国际地位,根据当局的经济发展状况,国家的外交政策,领土的安全性,会否有战争爆发、经融危机等来确定政府的具体经济发展方向。因为政府所需要考虑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了政府偏好,所以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当现实经济已经达到古典模型假设后政府还会依照自身的目标要求而调整经济政策使政府偏好最大化,这种为使政府偏好最大化而采用的管理方式被称作为积极经济管理。

(二)积极经济管理的目的和手段

通过积极经济管理的形成原因可以知道进行积极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去对经济进行管理从而得以实现政府偏好最大化。这是一种正向促进的经济管理方式,政府通过这样的手段将市场经济倾向其期望的方向,让经济发展顺应政府偏好,顺应本国国情,顺应国际形势,才能使现实经济节节攀升,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富足。

政府要实现其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积极经济管理的方式去调节市场经济,实质上是通过改变市场结构参数使这种市场经济成为另一个完善的市场模型,在这个模型里面,市场经济按照另一条路径进行发展,成为以政府偏好最大化为前提的最优资源配置。在积极经济管理中政府首先要以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身份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要想公民所想,在这种情况下同时颁布一定的财政政策,采用一定的金融手段,此刻,其他的市场参与者定会依据政府的一些决策与判断来进行选择。例如在股票市场中,政府颁布的一些财政政策或对某个行业实施的优惠宽松的监管环境都会影响股民的选择,再者如若政府大力扶持某项产业,在股市中大量买进,使股价一路飙升也会让股民跟风进行投资。政府作为市场参与者还可以通过买卖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控制商品价格,这些都是政府诱导经济活动的方式。同时,针对国际大环境,政府要保证自身经济的安全,可以通过对国内经济资源进行一定的保护,支持民族产业,保证即开放又安全,收放适度尽在掌控。政府还要不断进行经济建设,重视科学、教育、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采用一定的法律手段实施严格监管。只有通过这些手段,政府才能对市场经济进行最良好有效的调整,才能保证政府偏好的最大化。

四、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

积极经济管理与消极经济管理是同属于经济管理方式中的两种不同类型,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消极经济管理是为了让市场机制趋向于古典理论模型的理想状态,而积极经济管理是在市场已经得到完善之后达到政府的偏好最大化,由此可以看出积极经济管理是以消极经济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必须先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为前提才能考虑政府偏好的问题,从范围上来说,积极经济管理包含了消极经济管理,从两者结构上来说,消极经济管理是基础,积极经济管理是前者的继承与发展。所以在进行积极经济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市场是否已经经过了消极经济管理的有效调试,要遵循消极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其基础上才能进行市场的二次管理。其次,这两类管理方式的实施主体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政府采用一定的手段进行的经济管理,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现代市场经济都是根据其宏观调控的路线在变化与发展。再者,积极经济管理与消极经济管理在管理手段上是大同小异的,政府基本上都是采用的一定的法律、行政手段,财政、金融政策来调整市场机制使之达到资源配置最优或者政府偏好最大。虽然这两者在管理目的上大相径庭,但最终产生的经济结果倒是殊途同归,都使市场经济更加快速有序的发展。总的来说这两类经济管理方式是紧密关联、相辅相成的。

经济理论与管理范文2

>> 中农经济:微观实践与理论意义 小农经济与可追溯制度探讨 小农经济与封建殖民文化的滋生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小农经济与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政策选择 温铁军:小农经济发展的中国意义 农经类本科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设计 《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微观经济学的探讨与实践 康雍乾时期国家对小农经济的保护与扶持 中国历史上永佃制与小农经济的延续 小农经济改造与中国农村改革 法国小农经济与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 小额信贷企业服务三农经济现状与对策研究 粮农经济受损 经济学与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小农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 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 规模化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在粮食生产效率上的差别分析 “礼”的塑型:“大一统”国家与小农经济社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岳谦厚,张文俊.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农经济”――以1942年兴县14村调查为中心的研究[J].晋阳学刊,2010(6):97―107.

[13]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356.

[14]刘锐.中农治村的发生机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1-27.

[15]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15.

[16]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惠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3-49.

[17]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8.

[18]贺雪峰.乡村的前途[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9-37.

[19]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210-211.

[20]李燕琼.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突破[J]。经济学家,2002(5):61-66.

[21]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J].管理世界,2010(7):66-85.

[22]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J].上海经济研究,2003(3):11-17.

[23]贺雪峰.论农地经营的规模――以安徽繁昌调研为基础的讨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4.

[24]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55-73.

[25]李强.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J].社会,2005(1):28 42.

[26]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J].读书,2006(8):39-45.

经济理论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收入分配 均衡增长 经济历史 企业生产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般历史脉络

“市场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结论最早见诸于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后超过一百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不断得到系统化的完善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一般来讲,微观经济学领域关于“完美市场”的阐述多建立在以最大化为基础的假设条件下,以供求和边际分析作为工具,得出市场自我调节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以及得到均衡价格的结论,然而,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循环使得完美市场假设迅速得到抨击,针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支持国家干预经济”学派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处于供过于求是一般均衡状态,由此引发失业等问题,政府应以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为导向,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实现供求均衡。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以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涨”现象迅速使得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局促无力,新出现的供给主义学派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供给曲线垂直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上升而不会带动国民收入增长”的观点(图1-C),认为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主张通过制定稳定货币增长率使得需求和供给同步上升,进而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宏观经济理论以“AD-AS”模型为基础的调控时代到来(如图1),政府以税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货币供给以及调节利率等措施作为手段,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稳定物价的同时实现国民收入增加和促进就业。

针对资本主义世界频繁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则在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视角下论述了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方法,从所有制改革出发,认为生产力必须要适应生产关系的改变。不断发展的经济理论在完善经济问题解决途径的同时,却始终没有根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失业等社会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代表的经济问题再一次显示了在开放的世界中经济危机具有跨国、跨地区传导性的特质,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流向和人民币远期升值问题始终活跃在经济前沿,大量文献集中于讨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内在关联,而对于收入差距加大对于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讨论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以企业作为核心经济体的收入分配问题要通过了解企业收入的宏观效应来进行解释和研究,并据此探究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供给过剩

企业家在提供生产资料的同时,产品和劳务收入分配以企业家作为决定核心,员工需要基本生活支出对应最低工资水平,通过工资的递增而选择工作地点和工种,而企业家从相反的利益考虑出发,总是希望留存更多利润,双方间的博弈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不会低于基本生活开支,这种较低的收入分配比例就会造成社会生产过剩或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家留存大部分利润,再生产水平扩大,社会供给进一步上升,伴随企业家个人收入扩大,支付能力增加,而企业家人群数量的较小规模使得其有效需求增加水平并不足以对全社会需求水平构成冲击,员工人群数量的庞大在构成全社会有效需求的绝大比例的同时,却始终受限于低收入水平带来的较小支付能力,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就构成了全社会有效需求不断萎缩而产品服务供给循环上升的局面,全社会产能过剩,下一步便是企业产品无法变现或无法产生现金流而导致的破产,社会失业水平剧增,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二)供给不足

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如果从相反的方向出发,相对于前一种情况而实现较多提升,即企业家收入降低、利润留存率降低、员工收入水平上升,经济就会陷入供给短缺的局面。由于企业家生产积极性下降,其对于再投资的热情也会削减,一方面,企业家前期为生产而投入的显性资本包括厂房、机器和资金等都会丢失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家在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都无法得到补偿,并且无限制的承担企业的生产风险。一般来讲,由期望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决定的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在循环经济均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投资的实际收入并无法通过预期而完全实现或吻合,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有所提升,企业家期望收入便会下降,进而丢失生产积极性,生产规模萎缩,而员工却由于较大比例收入而具有了较强的支付能力,全社会有效需求上升,增加的需求与减少的供给便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供需矛盾从而产生。

(三)宏观经济常态化特征

一般来讲,宏观经济总是保持供给过剩的特征,即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维持较低水平,而通过剩余产品内耗转出口的方式则可以缓解生产过剩,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内耗转出口也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长期来看还会造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以及更为复杂的经济问题,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掩藏在金融体系危机表象下的是房地产经济的供给过剩和过度金融创新,其符合自然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特征,金融机构以利益诱导而推出的房地产次级贷款拉动有效需求,而衍生化金融资产的发展更是将信用链条进一步扩大,购房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倒逼供给,表面繁荣的美国房地产经济得以产生,而潜在源头的贷款本金利息偿付危机则实现了逐步的积累,偿贷压力削减社会有效需求,当供给过剩重新走上台前的时刻,日积月累的供求矛盾便使得链条式经济危机产生,全球相关经济随之缩水,而不断上涨的美国利率则引发了危机的导火线。

(四)中国的企业出口创汇和人民币升值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内需不足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因此创立出口导向型经济符合国情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企业产品和劳务的国内销路流通不顺畅、出口产品的外部需求旺盛这两方面因素都使得出口经济一度迅速增长,长期性的贸易顺差在创造巨大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加深使得资产缩水严重,严重依赖出口的企业收入模式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加剧贸易失衡,从而使得人民币陷入升值循环。另一方面,强烈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旦面临外部需求下降,便会出现经济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危机,据统计,汇改后,我国人民币升值累计达到20%,对整个国内经济增长都造成巨大影响。

均衡性经济增长的效果实现

通过分析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发现构成宏观经济运行个体的企业事实上在收入分配比例方面与经济运行整体态势存在较强的因果对应关系,如果经济处于均衡性增长过程,既没有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也没有出现供给过剩,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依然很高,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得以实现,此时对应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便是均衡性增长分配比例,任何小于这个比例数值的分配方案都会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任何大于这个数值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方案都会造成社会产品供不应求,出现经济萎靡,物资短缺的现象。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主动调节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向一般均衡靠拢,实现动态的供求平衡和稳定增长,在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常态化经济现象下,生产过剩现象出现频繁,因此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人为调控提升是使经济走出库存压力的有效途径,伴随这一过程,企业员工收入持续增加,支付能力加强,社会有效需求在前期较小的情况下向供求平衡过渡,企业产品价值实现。对于企业家而言,收入分配比例的提升造成企业留存利润下降,企业家个人收入下降,而前期库存商品的价值实现又反过来提升企业家收入,因此从总体上看对企业家的利益影响较小,企业家有理由进行再生产,这整个过程实现了扭转供给过剩和经济均衡增长的双重效果,是良性的经济发展结构转移。

应该注意到,如果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均衡增长需要的比例范围,经济就会重新陷入供不应求的怪圈,短期的困境重新来临。一方面,决策者要求员工的收入水平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家二次收入增加的部分弥补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增加效应造成的企业家收入减少,从而使得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增加,再生产和再投资热情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使得有效需求和供给重新回到均衡水平。此外,在全社会生产过剩的条件下,企业家调控收入分配比例并不会使得全部员工的支付能力得到平均和一致的增加,有时小范围核心员工的支付能力增加对于全社会有效需求的提升作用可能是很小的,因此就难以使得社会产品价值迅速实现,国民收入整体水平变动较小,企业家就会丧失收入分配改革的动力。

从企业家的视角观察,国民经济似乎难以自行从产能过剩中得到逆转,经济自发调节作用不强,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是必要而且符合经济逻辑的,社会经济职能部门必须依据详实的统计数据和宏观经济信息对经济运行进行把握,建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和社会经济增长状态之间的双向关联参考,主动对经济均衡的背离进行及时纠偏,即对于产能过剩或物资短缺实行状态相反的作用力冲击,人为启动经济增长的均衡靠拢模式,既避免经济增长对于动态均衡的大幅度偏离,又要始终维持一定自由幅度的波动空间,使得供求矛盾在双向间都有缓冲空间,将其对经济的负面冲击维持在可接受的最低范围内。

结论

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宏观调控是解决全社会供求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化解供需矛盾的积累作用对于防控经济危机和维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目前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增加国内居民的有效支付能力是重要的应对方案,因此提升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并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可以消除目前全社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且附带效应还包括解决依赖出口造成的贸易顺差负面效应,维持外汇储备实际财富额。从长远来看,以调整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由依赖外部出口向平衡内外需求战略转变、稳定人民币汇率以及外汇储备保值等经济效果,并且为人民币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宁光杰.自我雇佣还是成为工资获得者?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选择和收入差异[J].管理世界,2012(7)

2.刘文朝.财政分权、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金融研究,2012(4)

3.李绍嵘.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J].经济研究,2007(5)

4.黄鑫.金融资本与科技产出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6)

5.邓绍建.国民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均衡[J].商业时代,2010(28)

6.周肇光.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趋势-以马克思的私营企业管理劳动二重性为视角[J].管理学刊,2012(3)

经济理论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

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企业不过是投入和产出的生产函数,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企业组织背后的制度因素被忽视了,因而长期以来企业理论被称为"黑箱"。企业的契约性质第一次由科斯揭示出来,被称为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先河。企业不再被认为是一个生产函数,而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新制度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企业性质中不同的流派。

一、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性质理论是由科斯[1]首先提出来的,在其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并将之用于经济分析,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他认为作为价格机制替代物的企业,实质上是企业家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长期契约。在企业内部契约中,生产要素所有者为获得一定报酬而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具有一定强制性权威的企业家的指挥。

张五常[2]进一步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出现是用资本市场代替产品市场,或一种契约方式代替另一种契约方式。市场交易的是产品或商品,企业交易的是生产要素。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两个市场是不可分割的,因为顾客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款项等于向产品销售者支付的款项。而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市场分离的前提。

杨小凯和黄有光[3]在《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一书中,通过消费者--生产者两分法、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一般均衡契约模型。认为作为促进劳动分工形式的企业,尽管与自给经济相比也许会使交易费用上升,但当劳动分工经济收益的增加超过交易费用的增加时,企业就会出现。由于不同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交易效率,因此,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一种非对称的剩余索取权结构在改进交易效率的同时,还能避免直接定价和贸易中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从而促进劳动分工。由于对管理者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及其产出水平的测量要花费极高的成本,所以,管理者的剩余索取权安排是一种有效率的产权结构。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4]在1972年发表的《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也对企业的契约性质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中的每个雇员与雇主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报酬合约关系,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的差别在于一个队对投入的使用,以及在所有其他投入的契约安排中有些团体处于一个集权的位置,他是一个队生产进程中的集权的契约人--但它并不具有更为优越的强制性指令或惩戒权力。

二、不完全契约理论

不完全契约理论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代表人物就是威廉姆斯和哈特。威廉姆森[5]认为,现实的生产要素交易中,许多资产具有专用性。这使得事前的竞争被事后的垄断取代,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已有的机会主义行为。用纵向一体化替代现货市场则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因为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中,机会主义要受到权威的监督和长期雇佣关系的弱化。显然,威廉姆森也认为企业的本质在于节约交易费用,只不过他进一步将资产专用性及相关的机会主义作为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从而对企业产生或存在原因的解释更加透彻。

格罗斯曼和哈特[6]在坚持契约论的基础上,通过引"不完全契约"概念将企业性质理论推进了一步。他们将契约分为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并且认为要素市场的交易契约是一个不完全契约。而正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不能在订约前把要素买卖双方的一切权利义务全部规定清楚,没有详细规定的剩余权力就必须赋予投资决策相对重要的一方在履约过程中行使。因此,在他们看来,企业本质上是权利义务条款没有事前完全界定,要素一方有权在履约过程中追加规定的一种特别契约。

三、委托理论

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7]提到,由于一些生产活动具有团队性质,即多人在一起合作生产的效率要高于他们分别生产的总和的效率,因此适宜采取企业的形式。但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一个人的生产贡献较难与另一个人分开,从而就较难按照生产贡献来准确支付报酬,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鼓励偷懒,因此需要有人来监督。因此他们让团队监督者拥有团队的部分剩余索取权,以激励的方式约束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观点为企业委托--理论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詹森和马克林[6]在《企业理论:经营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一文中提到:"委托人可以采取适当激励人的方法和承受约束人越轨行为的监督费用的方法,限制人与他本人利益的分歧"。

哈特[9]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中提到:"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无关紧要。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公司中所有个人可以被指挥去追求利润或企业的净市场价值最大化,或者去追求最小成本。个人因为对公司活动的结果毫不关心而只管执行命令。每个人的努力和其他各种成本可以直接得到补偿,因此不需要激励机制调动人们积极性,也不需要治理结构解决争端,因为没有争端可言。"

张维迎[10]在其《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一书中,对于企业中谁应该是委托人这个问题,发展了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契约一般均衡理论。该理论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解释了决定市场经济中企业内部委托权安排的因素,资本雇佣劳动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科斯等制度经济学家看到了企业的交易性质,把企业视为一组契约的关系,企业内的各经济主体通过契约结合在一起,契约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责任,从而将新古典经济学忽略了的生产的制度结构引入到企业理论中,强调了契约、产权等制度对企业效率的作用,使人们重新关注企业内部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性质理论可以说是一场革命。但是,无论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格罗斯曼和哈特的不完全契约理论,还是代表了新古典理论完全信息假设的委托--理论,实际上只是市场均衡论框架下的修正,认为企业的存在只是因为市场的失败,企业没有主动权。然而企业作为一个生产组织,是许多因素的综合体,包括隐藏于这些有形和无形要素之后的能力、企业家的创新、企业的文化等等。因此, 如何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起关于企业性质问题的综合分析模式,将是今后企业性质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科斯.企业的性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5]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6]哈特.企业、合同和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8]詹森和马克林.企业理论:经营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0.

经济理论与管理范文5

(一)树立“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心

要想完成财务预算下的经济管理工作,就要明确工作中心,不要简单地认为财务部门是整个医院顺利发展的中心,而是要求各个阶段的经济管理工作都能够在财务管理工作基础之上进行。按照国家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奢侈的现象,坚持社会效益的原则下追求经济效益。根据现阶段各大医院的运行状况来分析,医院资金的分配、筹集、财务管理以及使用与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关系。在进行药品销售、进药、存储以及业务收入的分配、使用工作时,都离不开各项财务调控工作,医院的财务监督、经济核算更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检查以及制约的主要方法,所以,突出财务管理在整个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能够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做好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

1、实施成本管理与核算根据国家所颁布的相关会计工作制度以及财务制度来对各项医疗活动中产生的费用进行分配以及归集,从而达到规范、统一、便于对医院各项经营业绩以及财务成果进行考核以及量化。通过各种会计工作软件以及工作方法形成一套专门的会计账目、会计科目以及会计报表来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单病种成本以及项目成本进行进行反映、记录以及揭示,通过各种统计以及会计软件和方法做好相应的经济信息以及财务指标分析,从根本上完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从而提升医院所开展的业务水平以及档次。

2、做好实物管理工作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管理思想,做好相应的实物计价挂账相关工作,建立并完善物资出入库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医院发展实际状况制定不同物资的实际消耗定额,从根本上杜绝物品随意领取以及无计划领取等现象,避免由于盲目采购而造成的资金浪费以及物资积压现象。还要提升残渣物资以及报废物资的处理意识,从根本上提升设备的投资回报率以及利用率。

(三)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工作难度逐渐增大。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更复杂和全新的挑战,转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向,通过对各项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技术、法律以及外语等现代化技术对获取、搜集所得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分析,并对医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判断以及规划,能够从根本上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基本决策。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从算账、记账以及报账等工作方向转变到利用财务管理手段对资金进行预算,从而对医院各项业务的收入结构进行调账,从而控制医疗卫生活动的成本,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规划,提升财务资金的实际利用率,做好相应的风险控制工作。

二、结束语

经济理论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镇雄县人力资源;经济增长;生产函数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Human Resources theory by Theodore W.Schultz.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conomic harmony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Zhenxiong county has been analysed with the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on the point of the facts in Zhenxiong county.

Key wordshuman resources of ZhenXiong;economy growth;production function

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西奥多、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理论》一书中揭示了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而言。相同的实物资本总投入量产生的收益异常悬殊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的质量存量(或说劳动投入质量)的差异。舒尔茨明确指出:“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但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而美国学者西多夫斯基也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经济发展的归宿。”这些理论和观点都在启迪人们应该去追求:人力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关于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的概念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内函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的定义有若干种。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把人力资源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人口。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只要有工作能力或将会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视为人力资源。这个定义充分表明了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效应和可开发性。

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其总量由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乘积表示,人力资源的质量即人力资本体现了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综合劳动能力。它体现为劳动者的健康水平、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态度。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就是劳动者与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合理结合。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二)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实际 GNP或GDP是用当期的 GNP或GDP除以价格缩减指数而获得的。即用当期的实际 GNP或GDP 减去前期的实际GNP或GDP ,得到一个实际国民产品的增量。再把它除以前期的 GNP或GDP ,得到实际增长率。这个GNP 或 GDP 的增长率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率指标即公式:(GNPt-GNP0)/GNP0, (GDPt-GDP0)/ GDP0(GNPt GNP0;GDPt GDP0分别代表考察期中t期和基期的国民或国内生产总值)。到目前为止,这一经济指标仍被国际上公认为是反映一国或一地区某一时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综合指标。常常被用作评价和比较经济绩效的主要代表。

《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每年发表的,目的是对世界各国的人类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的主题是讨论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联系。其中强调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当然需要有社会总产品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才有可能不断增加生产性就业和收入,改善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文化水平和参与社会各种事务的能力。没有经济增长,这些能力的扩大都是有限的,也无从谈及发展。

二、镇雄县经济增长现状与人力资源状况

(一)主要年份镇雄经济增长情况

众所周知,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人类社会,人是主体。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无不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人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适度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人口规模过大、人口素质不高、则会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障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镇雄县委、县镇府在带领镇雄人民完成“八五”、“九五”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使镇雄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有所增长,但由于同期人口增长也快,使得镇雄这段时期的经济增长抵消了人口增长增加的消费需要外,效果并不显著;同时也未改变镇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现状。这一点可以通过表1得到说明。

资料来源:《镇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报告》以当年价格计算。

(二)镇雄县人力资源状况

当今世界全球都面临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人口问题。生态的好坏,资源的多寡无不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标准进行评判的。没有人,生态无所谓好坏,资源无所谓多寡,但是如果人过多、增长太快,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极大压力,导致资源供应紧张,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镇雄积重难返的人口压力早已成为镇雄经济发展问题的困扰。镇雄县是一个人口大县,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低、结构不够合理。因此,镇雄县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同人口问题的妥善解决密切关联。这可由表2得到说明。

资料来源:《镇雄人口普查登记表》1995-2000年《云南统计年签》

三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分析理论及方法

(一)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是主观能动性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劳动者的人居于主体地位、与物质要素相比,人的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生产过程、劳动过程、有一个主动的源泉,有一个整个运动的原因,这就是劳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9页)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把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当作生产率增长的一部分,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归结为人力资本内在的积累与增长。世界银行1995年9月在题为《监督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中指出一国或一地区发达与不发达之间最重大的差别在于人力资源。换言之,是人本身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发展来实现创造的财富的增加。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在自然资源消耗不应再增加时,是科学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和社会组织合理的结果,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结果。

(二)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核算

不论是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都一致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孤立进行的,也不是凭空发展的,而是诸多因素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一定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条件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必要的三个基本内部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条件组合会创造出不同的财富。生产函数就正描述了这一点,它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实物量关系。包含:①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给定,那么产出量就被确定。②如果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变化了,那么,产出量会随之变化。③如果技术水平提高了,那么要素投入量不变,产出量也会提高。生产函数作为一种描述投入产出技术关系的分析工具,可以不受不同经济体制的限制。对此,我们可以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指数型生产函数:Q=A.eλt.Kα.Lβ(注:其中Q是产量,A.eλt是代表t期的技术水平,K是t期的资金投入量,α是资金的投入产出弹性,L是劳动投入量,β是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所谓产出弹性:是表示产量变化率与资源变化率的比率,它反映了产品产量变化对资源变动的敏感程度是衡量资源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来分析核算镇雄1990至1999年期间,镇雄县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以及每年投入的资本对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从而有助于分析镇雄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情况。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镇雄统计公报》,1991-2000年。

注:Y:镇雄国内生产总值(以支出法按当年价格计算),K:资本投资完成额是以当年镇雄统计公报上统计的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表示,L:劳动力投入数量以云南统计年鉴上各县主要经济指标中的乡村劳动力人数+城镇职工人数表示。(为了使核算结果符合镇雄实情,在数据选择中,对某些统计口径不同的指标进行了修正和平滑处理)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有关数据我们得到函数:

Y=A.eλt.Kα.Lβ (1) 式中eλt是反映技术进步对t年度产出的影响。e是自然对数的底。λ 正好表示测定时期的年技术进步率。α是资本产出弹性,β是劳动力产出弹性。

那么对(1)式进行对数变换后得到:

lny=lnA+λt+αlnK+ βlnL (2)

设:lnA=a

则根据统计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到下列参数指标的值分别为:

a=-9.926, λ=0.0409 ,α=0.873, β=0.477

这样,我们可以获得镇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量模型:

lnY=-9.926+0.0409t+0.873lnK+0.477lnL

根据该计量模型及有关数据,可以测算出镇雄1990-1999年期间的年技术进步率为4.09%,镇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7% ,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为11.5%,劳动力投入增长率为9.9%。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镇雄1990至199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贡献率=技术进步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3%,根据公式:要素贡献率=要素产出弹性X要素投入增长率/产出增长率。计算得出镇雄1990-1999年期间的资本贡献率为59% ,劳动力投入贡献率为28%。计算结果中:资本的贡献率最高为59% 劳动力投入贡献率只有28% ,技术进步贡献率也只有23% 。这表明镇雄1990-1999期间技术进步缓慢,经济增长科技含量不高,由于镇雄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是整个经济中最大的部门,农业科技推广欠缺,农村人口素质普遍低下。导致镇雄整个社会生产中科技进步率极低。同时又因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正如前所述、使得好多农民的边际效益很低,甚至为负数。因而仅管第二、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相比其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要高,但因其比例太小而抵削农业的负面影响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镇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大量增加投入,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道路,经济呈现一种传统的高投入-低效率的初级增长模式。这符合镇雄实情,但却违背了经济效益原理。比较美国经济学家、W、阿瑟、刘易斯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一书中对经济增长发展的三大阶段的划分标准。若EA代表技术进步贡献率,EK代表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EL表示劳动贡献率的话。那么当EA∠EL∠EK时说明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属于物质资本推动阶段,二战以前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和目前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当EL∠EA∠EK时,经济发展是由技术从“物”到“人”的过度阶段。从50年代初到本世纪80年代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处于这一阶段,目前我国已从第一阶段步入该阶段。当EA 〉EL且EA〉EK时是人力资本决定阶段,随着技术和知识内化于人,人力资本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系统以柔性制造取代大批量生产。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该阶段”这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阶段。我们很显而易见的知道:镇雄目前的经济发展还处于物质资本推动阶段。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于中国平均发展水平,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水平更显得遥不可及。

镇雄经济发展水平与现代经济发展证明的“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今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和拥有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直接动力”,也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格格不入。作者初步认为导致这一结果发生的原因除了与镇雄的天时、地利较差外(镇雄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云贵高原乌蒙山边缘,特殊的地理环境、地貌构造、极其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交通不便,远离大城市、远离经济发展中心,难以获得新的信息、技术、自我封闭、市场经济不发达。)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人”和“这种特殊的、具有不可替代而又有潜力的人力资本了”。因为虽然从传统经济理论到现代经济的发展都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助推器”的作用。但我们却无法否定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发明创造并由人来掌握,应用于实践活动的。经济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要依靠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去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的生产工具、需要有指挥能力的人去计划、组织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所以说科学技术竞争的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而镇雄恰好在这方面是如此的贫瘠。根据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列克的“木桶原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人口问题严重制约了镇雄经济增长。大势所趋,镇雄要使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也就别无选择只有走人力资源开发这条路。尤其是在今天,镇雄原有资源已倍遭蚕食、侵吞、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因此日益恶化的今天。经济增长不可能再象过去一样依靠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破坏性、野蛮性和浪费性的开采或利用来满足。

四、镇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镇雄国民财富的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

1. 镇雄人口多,消费了大量的同期的产出。镇雄县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几乎都用于满足镇雄每年新增的人口消费需要上。镇雄1990-1999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高达15.09‰。2000年,全县共出生人口27974人,人口出生率为23.13‰ ;要满足这种过多过快的消费支出必然使得有限的国民财富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削弱。很明显的事实是:生产表现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消费表现为一起经济活动的终点,但在终点无法很好的回到起点或超越起点时,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四个环节都必然受到制约和影响。因此镇雄经济增长的有限性和缓慢性与人们需要增长的无限性和人口增长过快性之间的矛盾将需一个较长时期才能得以平衡和协调。正如冈纳、米尔达所说:“显而易见,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空前迅速的人口增长将持续几十年至少一代人以上。这严重阻碍了发展”。

2. 镇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不仅导致资源供应紧张,生态环境破坏;还给就业、教育、住房、能源、交通、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造成诸多障碍。由于人口过快增长,使大量贫困人口有增无减。1996年,镇雄全县还有43.2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为解决吃饭问题,农业不得不长期处于一种单一的“农业=种植业=粮食”的格局。这不仅导致资源不能优化配置,也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另外,人口过快增长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过剩。从而在报酬递减和资源过度消耗两方面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1)人口增长与就业机会增长之间是呈负相关的,人口增长使积累基金减少,抑制就业机会增长。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的增长,就会产生就业不充分的问题。劳动年龄人口有就业岗位才能成为生产者,反之不仅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而且还会消耗掉其它就业者创造的剩余产品;或者以牺牲劳动生产率提高为代价,维持隐性失业,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导致大家的共同贫穷。

(2)镇雄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大部分集中于农业生产;再加上严重的性别年龄结构不合理,不仅在经济结构上影响了镇雄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因为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在农村,政府又没有采取合理适当的人口迁移政策和劳动力流动手段。结果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存在使农业的边际效益降到零,甚至是负数。此外,由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也会影响到农业采用新技术和规模经营。这必然影响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这就是镇雄目前面临的一大困境;一方面人口还在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落后,就业岗位有限,最终导致大量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挤占有限的资源,结果谁也富不起来。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必将连锁的影响到镇雄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二)镇雄县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众多、增长过快是镇雄县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但人口之所以成为镇雄经济增长的严重包袱。根本原因还在于人口素质低下,观念保守,接受新事物慢,破旧立新难。这就是镇雄目前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大困境。

1. 人口素质低导致“越愚越生,越生越穷,越穷越愚”的恶性循环。人口素质与生育水平呈负相关。因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都要占用有限资金。显然,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资金分配,从而影响发展。但是,对人力投资,例如举办教育等不足更会影响到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将会更大程度上抑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从而使人力资源的潜在效应。比如说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资源,节约现有稀缺资源等能力的发挥无法实现,也将不能产生人力资源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研制出新的能源、原材料等来替代原有资源不足等的替代效应。从而也就不会有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倍数效应的发挥。据美国经济学家测算,1900-1957年,物质资本投资增加4.5倍,利润只增加3.55倍;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利润却增加17.5倍,利润增加是人力资本投资的5倍。然而,镇雄的实际却相反,有的只是高投入-低产出的结果。

2. 镇雄由于人口素质低下,阻碍了科技进步和科技的推广。经济增长要以高产为基础、以优质为生命、以高效为目标。而这些却与高文盲率、思想保守、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对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广有着天然排斥性的人相违背。1996年镇雄全县15周岁以上人口中有文盲271003人,文盲率高达23.42%(全国1990年文盲率也才12.17%)而且已经脱盲的劳动者中,不少人只是在扫盲班识得几个简单的汉字而已。其实质等于没学,依然是文盲,科盲。镇雄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人不多,1994年为3.1%到了1999年也只有3.7%而同期宣威是4.3%和5.6%;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和享有大中专文化水平的人更是少得可怜。迄至1999年也只有3.06%而宣威的是6.02%几乎是镇雄的2倍。

3. 镇雄人口素质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表现在由于目光短浅,急于追求短期利益。而往往不愿将资本投在更有潜力和后发优势的教育,医疗保健、科技开发等项目上。例如,1994年镇雄人口中文盲率高达24.1%,而同期用于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资只占当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5%。另外,由于劳动力存在改变职业的障碍,改变工作环境和地点的障碍。再加上人们的思想保守,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即便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也无法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些,都会导致劳动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层次上的禀赋不合理。进而必然影响经济生产率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产生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

综上所述,镇雄的人力资源既丰富又短缺,也正因如此,镇雄要实现经济增长,应将人力资源加以战略考虑和优先开发。否则会使镇雄经济增长的成本更高、损失更大,而这种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参考文献

[1]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镇雄县志》镇雄县委组织部编、昭通地区印刷厂,1998年版。

[3]《镇雄统计公报》镇雄县统计局、2001、2、25印。

[4] 郭熙保主编、《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 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

[6] [瑞典]冈纳、米尔著、陈羽纶等译《反潮流、经济学批判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P192-193。

[7] 葛新权、李富强、谢赤、唐五湘著《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P84-88。

[8]《云南省、国民经济核算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P305。

[9] 郭志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初步理论思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期 P121-123。

[10] 李忠民著《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2版。

[11] 《农村经济统计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版P181-18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