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风险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工艺风险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工艺风险评估

化工工艺风险评估范文1

关键词:风险等级 化工工艺 等级评估 指标体系

石化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步和壮大,所生产的化工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涉及的危险化工工艺也越来越多,所以对于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的危险等级进行评估与划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建立科学的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对于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势在必行。目前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并没有固定的标准,所以本文结合实际通过采用学的定性、定量方式,将等级评估过程转换为定量赋值计算过程,如遇到难以赋值和量化的指标可以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将其分类,将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确保危险化工工艺生产安全。

一、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根据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的客观状况、系统性能、动态特征、稳定状态、可控制程度等进行科学的导向,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结构。

对于评估指标体系等级的划分要求能够客观的反映危险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等级划分要科学合理、清晰明确,各个等级都能反映出等级指标中的模式特点,所以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设计。

1.评估指标体系等级的划分要求能够客观的反映危险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等级划分要科学合理、清晰明确,各个等级都能反映出等级指标中的模式特点,层次分明,突出等级特点。

2.在设计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指标体系结构中,要突出等级的代表性,避免各等级之间的影响和连带。

3.指标体系等级划分运用科学的定性、定量方式,将等级评估过程转换为定量赋值计算过程,如遇到难以赋值和量化的指标可以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将其分类。

4.等级评估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实际可行性与可操控的前提下,对于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尽可能的选择可定量获取数据的方式。

二、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危险化工工艺标准规范进行从理论分析到体系建立再到体系完善的一个过程。首先,将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程度划分为两大类别,固有危险程度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管理危险程度,其次对固有的危险性中的原料危险性、生产设备危险性、工艺危险性、控制危险性做出评估,再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物料的隔离、生产环境的安全性、防火安全、管理安全进行评估,最后综合所有的危险性做出科学的等级评估标准。危险化工工艺指标体系流程图如图1所示。

将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程度的固有危险程度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管理危险程度分别建立表1与表2。

三、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研究

1.通过建立危险性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化工工艺的工艺参数进行固有危险性划分,再根据安全生产中容易发生危险事故的管理措施进行危险评定,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2.危险性化工工艺的固有危险性可以通过建立定量赋值计算方程,采用计算的方式进行评估,这样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与准确。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突发事故的风险定性的方式进行分类,综合化工工艺风险进行等级评估建立执行标准,将石化企业化工工艺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四、结束语

依据石化危险化工工艺的特点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将其过程所涉及的理论与实际评估中的经验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出正确的危险评估等级评价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茂,吴宗之.应急救援概论—应急救援系统及计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化工工艺风险评估范文2

在当前的医药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技术设计落后也成为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2]。在进行厂房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按GMP的要求进行正确的选址,人物流没有很好的分离,原料药的操作空间间偏小,管道穿越净化区时与外界密封不到位,特定的功能区域和辅助设施欠缺,工艺设备或设施手工操作频繁,自动化程度不高,对工艺参数的控制难以始终如一地保持一致,产品质量波动较大。厂房的设计和设施落后,操作人员无法实现对医药化工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环境洁净度的有效控制,药品质量缺陷不一而足。在进行医药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药品的质量下降。例如,操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操作程序SOP的规定对空调系统进行规范操作,例如洁净区内各功能间的压差、温度、湿度没有达到GMP要求的设定值,某些对温湿度比较敏感的原料药在上述因素影响下产生降解产物从而增加了药品杂质降低了药物质量;先进设备操作不按设备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但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无意间给安全埋不了隐患,操作人员在生产结束后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洗或消毒,导致设备内滋生了微生物,污染了原料药,危及了药品的整体质量。

建立质量理念核心文化宣传和培训的主体,确保企业的观念由产品效益转化为产品质量,从本质上提高强化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效果。将药品质量源于设计、药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贯彻在药品生产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确保员工在生产药品操作的流程中注重把握药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益。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员工在进行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明确自身责任,将企业的质量目标分解到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环节。建立明确的组织机构框架,辅以每个部门和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描述,对企业的部门设置、岗位配备、汇报关系、工作职责等进行明确描述。质量部门应独立于其它部门,但质量部门应参加与质量相关的所有活动和事务,生产部门只有与质量部门相互配合方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来。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关键在于对文件的管理和对规定程序的支持,这样才能实现对相关人员的管理,确保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正确实施。加强文件管理关键要做到对程序和管理机制细化,规范生产工艺内容,将工艺信息、物料信息、设备信息以及法规要求一一写进工艺规程中去,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根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制定,进行详细化、规范化、完整化,与此同时将我国的原料药GMP与原料药的国际规范管理ICH指南紧密结合,对平时日常操作的细节用文件的形式来规范,做到操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将原料药的验证管理体系引向深入,制定年度验证主计划,并按计划稳步推进。相关人员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对生产药品的生命周期进行风险评估,对药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风险把握,明确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节风险指标程度。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对设备进行更换、对设备质量进行检测、加强对设备工艺的参数控制等方法,提高对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控制效果,降低各个环节的风险[3]。与风险评估人员及时进行交流,纠正操作措施和预防措施,对医药化工生产质量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确保实现风险管理各项要求。在进行强化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对供应商的评价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药品的原料和设备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进行药物质量控制的效果。在进行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审核相关供应商的资质,对供应商做出全面的评价,选择的供应商必须经质量部门批准,并索取供应商的相关资料。在选择的供应商时,相关人员主要要从供应商的人员机构、质量标准、检验能力、材料品质、设备性能、生产能力几方面进行整体把握和了解,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原料必须到现场进行审计,改变关键物料供应商的,还应对产品进行验证及稳定性考察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4]。

强化医药化工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已经成为我国药品生产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只有对药品生产技术进行强化,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医药化工生产的效益,实现对药品质量的全方位管理。强化医药化工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对我国药品行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本文作者:潘继成工作单位: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

化工工艺风险评估范文3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级

引言:危险化学品由于自身的特征,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有着巨大的风险及隐患,一旦发生泄漏后,不单单对经济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人身安全也有着巨大的危害。这就要求我国要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安全生产中作出一定的风险评估,这不单单对企业生产更加安全有着主要的引导作用,这也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可以更快发展。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分析

危险化学品行业是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其危险性的主要来源是由物品原料、生产工艺及方式所导致的。

(一)物品原料

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往往会存在具有易燃及易爆的特征,例如石油、汽油、H2、CO、CH4等。甚至在物品原料中都含有毒,甚至是剧毒,例如CO、Cl2、H2S、COCl2等。甚至有些原料还有一定的腐蚀性,例如HCl、H2SO4等。

(二)生产工艺

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有着非常复杂的生产工艺,并且生产条件也极为严苛,这使得在工艺中需要进行高温、高压或深度制冷等等多种形式。

(三)生产方式

(1)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有着多样化的生产方式。例如在进行石油炼制及相关产业生产所选择的生产方式是大型的、连续并且自动化的;在进行化工染料及农药的生产方式是间歇的,但产量较少、品种较多;在进行钻井及采油工作时,由于是要进行野外操作,这使得气候条件无法得到保障。在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核心及主要内容就是,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一定的危险辨识、危险系数的评估及采取怎样控制。依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理论,可以将员工在生产中受到伤害的风险可以通过企业所处于的特性、企业所选用的危险设备、及其企业所在的危险的环境来将其反应,风险模型如图1所示。

二、危险化学品企业综合风险的评估分级模型

我国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其完成标准预期及测试方法,都是依照系统性和科学性相融合发展的原则,将企业综合风险一般分有固有风险及动态风险(如图2所示),固有风险主要是指企业中最为基础的风险,一般是由于危险化学品殊含量所导致的;动态风险,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和效益水平的一种反应,这就使得由于标准的不同,企业类型的不同,导致评估动态风险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图2企业综合风险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将危险化学品中的物理量、环境及安全措施作为固有风险,然后将评估的因素将其风险按照由低到高的进行有序排列;另外,将基础管理及现场管理作为动态风险,然后将评估的因素依照好坏进行有序排列;使其得到一个评估矩阵,依照这个矩阵,可以将企业进行一定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级。

三、评估分级标准的选取的分析

在进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级标准的选取时,要遵循以下四种准则:

(一)科学性准则

要清楚的意识到,所选择的标准要能够正确的反应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的面貌及内容,并且评估标准的有一定的层次感,既有表现出大体的标准,也要有细微的标准。

(二)系统性准则

在进行选取评估标准时,要确保选择到全面的及系统的,可以先从总体目标着手,然后将其要点进行一定的分解,使其可以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估标准的体系,有效的防止过度着重一点,进而会将其他忽视的问题。

(三)合理性准则

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标准,首先要将影响巨大的因素选择出来,使得保障了选择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与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有较大的关联性。

(四)可行性准则

在进行标准选取时,要切合实际的状况,选择数据来源较为稳定的企业,使其在进行对照评估时操作便捷。

化工工艺风险评估范文4

关键词:油田地面;HSE;风险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E14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和人们对于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提升,油田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油田开采标准日益严格的条件下,油田企业推行HSE管理制度已得到许多企业的认同和落实。HSE管理体系和方法已成为油田企业确保施工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最主要手段,但是由于油田企业作业的特殊性,目前大多数油田企业还未认识到HSE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没有建立完善的HSE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HSE管理还未真正在油田企业得到推广。

1、HSE管理与油气田地面建设

HSE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三位一体的现代管理体系。其核心是风险识别及控制。在油田地面建设过程中应用HSE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把HSE管理体系引入到石油化工企业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油田地面建设包含转接站、油田联合站、气田天然气处理厂以及集气站等工程。油田地面建设过程中还包含道路、输油(气)管线和输变电站等项目。这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风险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状况。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专业的风险管理,而HSE管理体系的引入能够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能够实现对企业各种风险的有效控制。HSE管理体系的落实首先需要建立起专门的管理委员会,之后要逐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要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实现谁主管,谁负责。

2、HSE管理系统的新理念与模式

以健康(Health-H)、安全(Safety-S)和环境(Environment-E)三位一体的HSE管理系统,在中国石油化工企业领域,逐渐被认可并推广实施。多年实施结果表明,HSE管理系统在“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方针指引下,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使中石化各企业包括大型地下油库建设施工企业在内的所有单位,在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HSE管理系统模式一般HSE管理系统模式可由图1来描述;

图1 HSE管理系统模式示意图

2、HSE管理在油田企业的重要性

油田企业施工过程存在的许多危害和事故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防范才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进行,进而确保油田企业稳定良好发展。而要减小危害影响程度和事故发生概率,施行HSE管理是当前公认的一项有效措施。HSE管理是对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综合一体的系统管理方法,是油田企业普遍认可和验证的管理模式,它主要通过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控制措施落实、应急救援等手段把现场风险降到最低,以达到减少人员油田企业酸化压裂施工过程中大多数工艺阶段都处于高压作业阶段,存在许许多多危险因素和意外安全隐患,如何有效识别伤亡、身体损坏、环境污染的目的。制这些危害因素,如何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降低风险降到最低,是HSE工作在酸化压裂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实施HSE管理不仅可以降低酸化压裂施工的事故发生概率,保护人员健康和环境,也是油田企业扩大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HSE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油田地面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各种风险的有效控制需要加强HSE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这一管理系统的构建是时展的必然要求。HSE管理信息系统通常是由基础资料管理、事故风险防范、监督管理、装置管理等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监督管理系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行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环保管理及隐患管理。行为安全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行为安全管理就是要对油田地面建设过程中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同时还要对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行为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风险。装置管理同样非常重要。油田地面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装置和设备非常多。装置管理分成4个模块:风险选项、装置基本工艺介绍、风险管理检修以及应急反应。这4个模块的构建有助于全面了解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装置。事故风险防范是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油田地面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旦爆发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做好事故风险的防范措施。这个子系统通常由变更与应急管理、防患治理与风险评价以及事故预防与处理措施制定等三方面措施组成。

4、油田地面建设风险管理的要点

4.1、油田地面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隐藏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之中,而且,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油田地面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工作是极其必要的。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的风险发生概率较高,且通常都是随机发生,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对公共财产及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基于此,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工作能够有效避免损失发生。油

4.2、风险识别

从保障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安全性的角度来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判断,从而找出干扰油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目标达成的风险因素,并且,能够分析出每种风险可能对油田地面工程项目施工造成的影响,这便是风险评估体系中风险识别的意义。

4.3、风险评估

通过第一阶段的风险识别过程,将收集到的油田地面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风险信息集中起来,进行甄别与分析,进而估算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这一评估过程较为复杂,而且需要借助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来执行。

4.4、风险应对

在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即便是做足的准备,也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可预估的风险情况,所以项目的整体风险评估方案要有风险应对的部分内容,并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适当转移与消化,进而保障工程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4.风险监控对于油田地面工程的施工过程而言,风险监控贯穿在整个施工环节,每一环节的落实都不能缺少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最重要的职能作用就是,一旦发生风险问题,就必须进行及时处理,进而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4.5、完善地面工程基础安全保障措施

从油田地面工程系统的实施情况来看,完善地面工程基础安全保障工作是极为重要的防范风险措施,而且,需要循序渐进来落实,一步一步将项目的风险隐患禁锢在可控范围之内。对于施工过程而言,要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来进行施工,不仅可以体现出现代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性,还能有效降低能耗,保障施工安全。

4.6、加强风险评估管理的力度

对于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而言,很多风险都来自于风险评估环节的疏漏与管理执行不善,给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诸多麻烦,进而影响到整个油田开发的效益。所以,需要项目负责人构建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对于风险管理环节的重视程度。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可以构建独立的风险评估管理部门,落实每个管理者的责任,而同时,总的项目负责人负责风险评估内容的统筹管理工作。该项目团队可以在钻井技术、采油技术、设计管理、生产以及基建技术管理方面于一体的全方位、协调项目的运行,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其中,油田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最为重要。

5、结语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HSE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重点分析了该信息系统主要的子系统以及风险管理的要点。

参考文献

[1]朱文利.油田地面建设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吴桂娟.油田地面建设项目风险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4:210.

化工工艺风险评估范文5

【关键词】钻井;井控;风险评价

一、有关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风险评价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行业。1964年,美国道化学公司开创了化工生产危险度量安全评价的历史,它以火灾、爆炸指数形式定量评价生产系统的危险程度,形成了经典的道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方法。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概率风险评价(PKA)为代表的系统风险评价技术得到研究和开发。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这两个巨大事故使人们对安全风险更加重视,各国政府和机构更加重视风险评估的研究。如英国的Technica有限公司、荷兰的应用科学研究院、欧共体Lspra联合研究中心、意大利的STA公司都对风险评价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风险评价在国外已经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形式出现,方兴未艾。

20世纪90年代,西方一些大国际知名的石油化工企业从行为学分析和危害管理的理论入手,把“以人为本、线性管理、风险控制、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融入企业的管理运行中,开发出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HSE管理体系,现已公认为国际石油界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共同遵守的规则。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式。风险评价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所有要素的基础,为高压气井井控风险分析提供了非常好的标准和很好的借鉴。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风险分析和评价工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至今已渗入到石油、化工、地质、机电、煤炭等行业中。针对钻井井控风险评估这一领域,国内相关研究开展的较晚。80年代之前,井控风险评估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井控风险评估体系非常不完善。例如简单的手工记录以及原始的表格形式,这种简单的记录方式不方便保留,更无从对比。这种不完善导致井控事故频发,例如1957至1981年间,仅四川盆地就发生严重井喷失控、着火事故达48起,烧毁钻机18台,伤亡158人,报废14口井。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钻井深度、难度以及井控风险的不断加大,井控风险评估开始受到普遍重视。目前所进行的井控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地层复杂情况风险评估、钻井投资成本风险评估、技术保障风险评估、生产后勤保障风险评估、队伍技术素质风险评估、甲方管理风险评估以及社会环境风险评估。对于井控事故而言,往往是井控装备不符合安全要求、井控工艺的不合理、人员操作或指挥失误等三方面相互影响而造成的。

2002年以来,我国才将井控安全作为一门技术专题进行研究,先后对井控装备和工艺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现场,做到了本质上的安全。2002年以前,在井控管理方面仍然只是等溢流、井涌或井喷发生后才去想办法处理,工作十分被动。随着风险评估体系的运行,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防止井喷事故发生,将井喷的危害及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体现了风险评价在井控工作中的价值。

2005年3月19日,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本标准规定了钻井井控技术的管理、实施及培训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陆地油气田勘探、开发钻井作业中的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这样,井控工作才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行业标准。目前,国内一些石油专家学者都对井控的风险分析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的油田情况和钻井环境给出了相应的诸如故障树、事故树、层次分析法等多种风险评估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各自的假设条件。

二、井控风险的相关评价方法

1、事件树(ETA)法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yasis)是一种从原因推论结果的(归纳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在给定一个初因事件的前提下分析此事件可能导致的后续事件的结果,整个事件序列成树状。

事件树分析法着眼于事故的起因,即初因事件。当初因事件进入系统时,与其相关联的系统各部分和各运行阶段机能的不良状态会对后续的一系列机能维护的成败造成影响,并确定维护机能所采取的动作,根据这一动作把系统分成在安全机能方面的成功与失败,并逐步展开成树枝状,在失败的各分支上假定发生的故障、事故的种类,分别确定他们的发生概率,并由此求出最终的事故种类和发生概率。其分析步骤大致如下:

(1) 确定初始事件;

(2) 判定安全功能;

(3) 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4) 分析事件树;

(5) 事件树的定量分析。

事件树分析适用于多环节事件或多重保护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既可用于定性分析,又可用于定量分析。

2、故障树(FTA)法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又称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分析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地表达其逻辑关系的逻辑树状图,即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简化、计算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故障树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确定分析对象系统和要分析各对象事件(顶上事件);

(2) 确定系统事故发生概率、事故损失的安全目标值、

(3) 调查原因事件,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直接原因和各种因素(设备故障、人员失误和环境不良因素);

(4) 编制故障树,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往下找出所有原因事件,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为止,按其逻辑关系画出故障图;

(5) 定性分析,按故障树结构进行简化,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6) 定量分析,找出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求出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7) 结论,当事故发生概率超过预定目标值时,从最小割集着手研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所有可能方案,利用最小径集找出消除事故的最佳方案,通过重要度分析确定采取对策措施的重点和先后顺序,从而得出分析、评价的结论。

3、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并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底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在排序计算中,每一层次的因素相对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单排序问题又可简化为系列成对因素的判断比较。形成判断矩阵后,即可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某一层对于上一层次某一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在计算出某一层次相对于上一层次各个因素的单排序权值后,用上一层次因素本身的权值加权综合,即可计算出某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即层次总排序权值。这样,依次由上而下即可计算出最低层因素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值。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的过程可用如图1所示的流程图来表示。

图1 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流程

三、结论

(1) 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技术水平的特殊作业,在作业的不同阶段和环节中,均存在着对人员身体健康、设施安全和生态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开展井控风险分析对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整体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钻井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不仅需要分析每一因素,还需在综合各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是钻井工程的大敌,如何规避钻井施工风险、减少和杜绝钻井工程故障的发生,始终是钻井科技工作者的主要工作的目标。当前国内外的风险评估方法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如何将现有的理论和高压气井井控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得到一种比较合理和具有说服力的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

(3)风险评价虽然现在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存在,并且发展迅速,但是其进入石油行业的时间较晚,甚至具体的井控中才刚起步,应用还不成熟。因此,加强对钻井井控风险的研究,对钻井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全面推行HSE管理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云,樊运晓,马晓春.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彭力,李发新.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技术.第一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1.

[3] 赵忠,常军华,王颜辉,张万剑.浅谈在钻井项目中实施风险评价的方法.新疆石油科技,2001年第3期(第11卷).

[4] 李海宏.钻井风险评价方法与模型建立.海洋石油,2004.24(2):97-101

化工工艺风险评估范文6

引言

我国目前面临大气、水、土壤等多方面的环境风险问题,突发性、累积性环境风险问题并存。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以及环境禀赋存在差异,各地区面临的环境风险问题以及具备的解决环境风险问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根据环境风险特征差异,综合考虑相关领域工作基础和案例代表性等因素,选择江苏省、安徽省铜陵市以及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作为试点案例地区。江苏省处于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化工企业众多,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以及运输是主要的环境风险来源,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相对较好,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根据江苏省经济发展特点,综合考虑不同产业类型、环境脆弱区和典型工业城镇,从苏北、苏南、苏中三个区域选取12个区(县)开展评估。铜陵市位于我国中部省份安徽省,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采选加工过程产生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对人群和生态的影响,是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问题。鉴于铜陵市面积仅有1200.7km2(2016年之前),主要环境风险源相对集中,可采用区县级指标体系分析评估全市环境风险。贵阳市和安顺市位于西部地区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环境风险问题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开采、冶炼以及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贵阳市对全市整体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安顺市分别对8个区(县)进行评估。

一、区域环境风险评估“7步法”

本次评估主要采用区域环境风险评估“7步法”,见图1。共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第一步确定评估范围与评估机构,第二步初步筛查,第三步收集缺失信息;研究阶段:第四步分析突发性风险情形,第五步分析累积性风险情形;总结阶段:第六步综合分析,第七步提出降低环境风险的对策措施。

二、区域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估

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估共有32项评估指标,其中环境风险源强度(S)15项、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V)8项、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M)9项(见表1)。根据上述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分别计算县级环境风险源强度(S)、县级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V)、县级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M)指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县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指数(R)。R=0.4S+0.3V+0.3M根据县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指数(R)的数值,判定环境风险。

三、区域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

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指标共24项,包括行政区域环境风险源强度指标(S)12项、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指标(V)9项、环境风险管理能力(M)3项(见表2)。根据上述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分别计算行政区域环境风险源强度(S)、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V)、环境风险管理能力(M)指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行政区域累积性环境风险综合指数(R)。R=0.4S+0.4V+0.2M根据行政区域累积性环境风险综合指数(R)的数值,判定环境风险。评估数据来源于各地统计年鉴及环保、交通、港航、国土、安监、农业等部门统计资料及补充调查资料。数据基准年为2013年。

四、确定环境风险评估等级

江苏省12个区(县)的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估等级大部分为中等水平,少部分为低水平,累积环境风险评估等级均为中等。铜陵市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等级均为中等水平。贵阳市和安顺市8个县(区)的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等级大部分为一般水平,少部分为中等水平。作为试点案例应用,上述风险等级仅反映了采用试验性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但由于受指标体系、评分标准以及数据全面性和准确性等影响,结果可能并不能十分客观、准确地反映试点地区的环境风险水平。但试点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的可行性,评估过程和结果也可以为加强试点地区以及国家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参考。

五、因地制宜,加强防控

江苏省

建立和完善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区域环境风险监控预警制度和区域应急联动机制三方面。加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对环境风险源、敏感环境受体的监控,行政区域监测预警能力和污染物拦截能力建设等。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加大应急财力和人力投入、构建重点布局和全省联动的应急体系网络、加强环境应急演练三个方面。

铜陵市

调结构。禁止新建冶炼、钢铁、火电、水泥、基础化工等“两高一资”项目,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置,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城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优布局。城区周边重化工业进入工业园区,搬迁工业区下风向和工业区内居民区,优化危险化学品港口码头和城市给排水布局,确保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降强度。加快企业治污设施提标升级改造,对现有重化工业企业实施升级改造,加快城市和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削减污染物排污强度。提能力。加快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加强区域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健全多部门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建设环境风险应急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强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覆盖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对风险源实施分类、分级、动态、全过程管理。

贵阳市

加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废水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依法关停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低、小、散”企业,淘汰沿河流域落后生产力,关停、取缔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上游高污染高风险行业环境准入;建设水源地保护区公路水路危险品运输管理系统。加强地下水型水源地补给径流区内风险防范;建立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提高环境应急指挥能力;强化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对能力;加强环保部门环境应急和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人员业务水平。

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