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的难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案例教学的难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案例教学的难点

案例教学的难点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案例分析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优点在于,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内容相互融合,特别是对数学概念知识以案例的形式表达出来,引导小学生从经验的角度理解数学概念,对小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按照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在教材的编写上,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小学生从经验的角度出发学习数学,从生活常识中提炼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对数学知识以深入理解,而且还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中的基础部分.为了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可以创造问题情境,让小学生针对数学概念从探索中学习,让枯燥的概念学习变得更为有趣.开展情境教学,就是引导小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而针对数学问题采用猜想的方式进行思考,然后让小学生亲自操作,自主验证概念理解的正确性.对于小学生所不理解的问题,可以鼓励小学生相互讨论,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当小学生在解决数学概念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的时候,如果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就会提升自信,加之小学生充满好奇心,且很喜欢探索问题,就会坚持下去,直到对数学概念充分理解为止.

二、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非常有限.数学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要以完成教学计划为主,而小学生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因此,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往往会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如果教学任务量大,就依然是以听课和做习题为主,并不会展开情境教学.特别是数学概念教学,如果教学计划并不符合教学实际,数学教师就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心理依赖感[1].比如,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数学教师往往会用30分钟时间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留下10分钟时间让学生做与数学概念相关的数学题,以深化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于没有听懂数学课的小学生而言,要能顺利地进入练习阶段是很难的.当然,也因此导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失败.

三、采用案例分析法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就是要引导小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立学习.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中要以“学”为主导,“教”要围绕着学而展开.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主要参考内容而展开,其目的是让小学生对数学概念以充分理解.以西师版第七册小学数学教材中“角的度量”为例.为了让小学生对这一节中的数学概念问题以理解,可以教材内容为参考,设计问题情境,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问题情境是让小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而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查阅资料.由于是自主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因此而会从应用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对数学概念以充分理解.

首先,数学教师可以给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即“角”的理解.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对相关概念以理解,之后,将自己的理解与教材中的概念解释相对比,查看所存在的不同.之后,教师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解决不同之处.比如,对于“角”的理解,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教材中的一些图形,看看度量的结果是否与书中给出的答案一致.在西师版第七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65页中有度量60°角.但是,学生度量的结果就会有所不同,或者是60°,或者是120°.如果对“角”的概念没有准确理解,就会令小学生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同样是一个角,而度量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此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关于“角”的概念方面寻找答案[2].这种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而获得理解,能够让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小学生从经验中获得,要比死记硬背获得数学概念知识的效果会更好.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而数学概念具有较强逻辑性,内容表达的抽象性很强.导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教学设计上是具有一定实用性的,但是,当设计内容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就需要面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引入其中,可以有效地突破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的难点范文2

【关键词】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 多元化教学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学科重难点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重难点都具有多样性,且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教师必须寻找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当前教学方式主要有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材特点进行选择。

一、悬念疑问式。实现教学重点突破

俗话说:“学贵有疑”。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提出疑问,说明学习活动得到了深化。悬念疑问式教学是教师用一系列问题引出新内容、新概念,引导学生认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擅于“设疑”,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设置恰当的悬念,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学习《公共场所拒绝危险》时,教师出示图片,情境导入:“图片中,人们有哪些违法行为?”学生观看图片并回答。有的W生说:“这个哥哥随意攀爬护栏,路上有那么多车,这太危险了。”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了攀爬护栏的危害。接着教师出示安全标志,问道:“为了确保人们的安全,一些地方设置了警示牌,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猜一猜。”学生纷纷猜测。有的学生说:“我认识这个标志,这是禁止吸烟的意思,圆圈里有根燃烧着的烟,在烟的上面有一道红色的斜杠,我在超市看到过这个标志。”还有的学生说:“我认识这个标志,这是绿色的衬底,一个小人正在向外奔跑,这是紧急出口的标志,我们学校的楼道就有这个标志。”“我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标志,三角形的标志,里面有一个骷髅头,谁能帮帮我?”教师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相关安全标志,了解相关安全设施的用途。通过设疑,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合作讨论式,实现教学难点突破

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都是教师在讲授,所有知识点都是教师吸收消化后的反馈。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权,很难把握学习难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攻克学习难点。

在学习《我们的国粹》时,教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渴望学习京剧,产生保护京剧、传承京剧的情感。上课伊始,教师由著名京剧片段《红灯记》选段引入,询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什么剧种吗?对于它,你了解多少,给大家讲一讲。”学生纷纷讨论。讨论过后,有的学生说:“我们组一致认为这是京剧,我曾经听我爷爷唱过,就是这种腔调,京剧是我们的‘国剧’,很多外国友人专门来中国学习京剧。”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平时听你爷爷唱的时候,你有没有跟着学两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试唱。教师给予鼓励。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讨论认为,这是京剧,我不喜欢京剧,唱的时候咿咿呀呀的,像牙疼一样。”教师引导学生讲解京剧基本知识,并让学生表演著名京剧片段,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体悟。有的学生感慨道:“原来京剧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是很有文化内涵和深度的,我也好想学唱京剧呀!”

三、案例分析式,实现教学思维突破

所谓的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案例为中心进行讲授、分析,从而将知识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案例分析教学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通过以点带面,精简了学习内容,还能做到学用结合,对启迪小学生思维有重要意义。该教学方法的关键点是案例选择,教师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难易程度适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且案例必须有吸引力,能够让学生主动探究。

案例教学的难点范文3

关键词:项目驱动;计算机图形学;实践教学;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87-02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通信近十几年来的蓬勃发展,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及其相关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普及和高度重视。作为专门研究计算机图形的学科方向,计算机图形学迅速发展成为计算机科学中应用广泛的新兴学科和研究活跃的前沿领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教学中重要的专业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1]。由于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有发展快、学科交叉、实践性强等特点,其理论和技术都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和更新,使得该课程内容丰富、算法众多、理论和实践并重[2,3],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革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中问题分析

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技术、图形学及应用数学相结合的一门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在计算机环境下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其相关的一整套硬件和软件组成了计算机图形系统[4]。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明确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对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5]。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讲授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组成及其相应图形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经典算法实现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计算机图形学学科具有发展速度快、研究范围广、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和算法,并具有能够解决计算机图形学相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采用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实践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其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该课程对理论基础要求高,这给教学带来了客观上的难度;2)侧重课程基础理论和经典算法教学,学科应用前沿涉及较少,使得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3)知识点的多学科交叉普遍,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4)传统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知识点的理解多是停留在书本上,使得学生所需知识未能得到充分了理解和掌握。因此,了解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设计更为合理的教学过程,制定更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三、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研究

本文将基于项目驱动模式的实践教学引入到课堂理论教学,构建多阶段层次化的课程实践教学过程,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实`创新能力的提高。

1.教学定位合理化。计算机图形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其理论知识包含大量的经典算法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原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缺少教和学的双向互动。基于项目驱动模式的实践教学是侧重互动的引导式教学,教学过程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2.案例设计模块化。模块化的项目案例设计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项目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每个案例应具有以下五个基本模块:

模块一:案例的实验要求和实验目标。设计具有目标导向的实验任务,这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整个项目案例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学方法沿着主线循序渐进地展开,也有助于学生对所讲知识点的理解。

模块二:案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介绍与项目案例相关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尤其是项目实现过程中会涉及的关键技术,让学生对所讲解项目案例的相关理论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增加学生对整个案例教学重点的掌握。

模块三:案例的实验步骤和实现方法。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算法流程,对所采用的实现方法要有细致的讲解,让学生不仅了解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更要让学生清楚选用该实现方法的原因,积极教学引导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目的。

模块四:案例的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展示全面完整的实验结果,结合中间的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实验分析,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易错易混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点概念及其实现细节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模块五:案例的总结讨论和实验思考。开展课堂互动讨论,挖掘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目标为导向启发学生对整个项目案例进行教学思考,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项目案例设计。

3.基础训练系统化。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基础性的项目实践训练是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前提。该阶段主要是侧重训练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锻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课程项目案例的设计在保证知识点覆盖率的同时应具有整体的系统性,不同的项目案例之间应具有知识点的关联性,尤其重点选取和设计经典算法相关的应用实践项目案例。

对于项目案例的具体系统化设计,以实际训练目标为导向,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展项目实践基础性训练。首先,有明确的任务需求分析和具体要求,强调所涉及的指定算法或技术的实现难点和关键点;其次,给出清晰的开发步骤、实现流程和详细的过程解决方案,尤其是编码和调式过程中易错点;最后,对实验结果给出严格的校验和针对性的评价,尤其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共性问题加以重点强调和详细讲解。通过系统化的基础训练,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4.创新实践自主化。在创新实践教学阶段,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选择具体的项目,通过自主性较强的综合实践项目,着重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该阶段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保证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空间,而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整个项目训练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包含给出项目需求分析、算法设计、编程实现、系统调式和总结分析。通过项目驱动模式下的自主性创新实践,实现专业课程学习对实践项目开发能力的提高,又促进项目训练带动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正确的科研方法。

四、结束语

针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该课程教学的特点,通过明确合理化的教学定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模块化案例设计和系统化的基础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化的创新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主要是通过设计教学任务、指导学习方法和解答问题难点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海涛,俞志强,鲁汉榕,等.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与教学体系创新[J].计算机教育,2012,(6):26-29.

[2]许燕.计算机图形学教学过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93-94.

[3]李红,吴粉侠,张琳娜.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29):66-68.

案例教学的难点范文4

关键词:地方特色本科;多样化案例教学;案例设计、选取;案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

C程序设计是一种实用性强、表达形式多样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各高校计算机以及理工科学生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基本思维及方法,进而学会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应用等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计算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当中,能够把计算机与专业课程更好的结合,编写相应的程序来解决专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信息使用的素养。但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的入学成绩偏低,基础较差。教学实践表明,之前的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目前C程序设计教学在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教学状况

C程序设计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关键基础课,为后续学习的许多专业课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但是从国内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实践本科院校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教材内容大而全,脱离实际需求

计算机发展速度快,C程序设计教材内容多,大而全的知识往往让学生只注重语法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编程思想、程序设计的能力及利用编程解决本专业相关应用问题的能力。

1.2创新型实践重视不够

C程序设计的教学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构成,理论教学主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实验教学完成实验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不够,不利于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能力,没有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考核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C程序设计的考核是由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学习态度、撰写作业等情况核计)+期中成绩+上机实验+期末成绩组。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1.4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动手能力较差

2合理设计教学案例

C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程序设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现实、最具操作性的平台。所以对地方本科院校C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与创新实践改革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师按部就班从第一章开始讲,而课本的安排都是语法在前,举例说明在后。语法知识繁多且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引出当堂课的语法及重难点等知识,采用形式多样化的案例,有效的对知识点串联成珠,高效的完成课堂内容,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本名课程兴趣的目的。多样化案例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到该名课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怎样去学习新知识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着实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1案例设计、选取原则

教师备课时,首先当把每一堂课程的重难点内容选取出来,然后设计案例的模式,最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选取适当的案例进行教学。只有经过精心设计、选取的案例,案例教学才会有保障,才会被学生所接受。以下是多样化案例设计、选取的原则:

(1)案例应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生活中碰到的简单常见问题作为切入点是最佳的。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课程当中来,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

(2)一堂课上的案例不宜多而宜精,综合案例数量、难易程度要适中。案例太多,学生的思维难转换、易混淆。在能够讲清楚课程知识点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少的案例。增强学生对整堂课程的把握度和理解,引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一定要能抓住重难点。案例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是一定要把握重难点这条主干线。学生刚学很难把握住课程的重难点,这样也就很难将其理论联系实际。在设计案例时,尽可能将抽象概念、难懂语法知识融入到案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即抽象概念具体化。

2.2案例多样化设计分析

根据地方性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内容,多样化案例教学法采用三种方案进行实施,他们分别是:一种是使用flash软件做成的动画案例教学,一种是基于语句、语法等知识点的基础案例教学,一种是短学期综合实验教学案例。

(1)动画案例教学。在讲授过程中确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再精选能够说明、反映这些知识点的案例。在案例的设计中要巧妙使用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或Flas设计软件。注重案例的生动、形象,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教学容量大,知识点的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传授的知识点印象深,能灵活运用。例如:指针是c程序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能够灵活运用指针解决c语言中的问题,也就掌握了该课程的灵魂。但是,指针本身的概念和使用都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以下图1是用flash做的一个案例,课堂效果非常好。

图1flash指针案例

(2)基础知识点案例教学。该案例的设计主要是基于零散较多的c语法知识、选择条件语句、循环控制语句,利用案例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是死记硬背语法知识,而是懂得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语法知识。

我们在设计案例时,教学内容是关键,把每个知识点、概念讲解清楚,找到贯穿整条学习内容的主线进行设计,从而通过案例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循环控制语句时,首先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出使用循环语句的原因,该语句的作用是和优势在哪里。然后介绍三种常用的循环语句,对比这三种语句的联系及区别。最后设计一个适当的案例把内容贯穿起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三条循环语句的功能及执行过程。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比照本宣科的效率高,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短学期综合实验教学案例。综合实验教学案例不仅培养学生如何学习C语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综合素养。在课堂中,案例教学实施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并不是把案例一个一个堆积起来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是要在案例教学的牵引下,加强管理、多种技术方法结合的手段。

3案例教学实施

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案例教学的实施,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1)案例教学法的实验课程非常关键,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C语言。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实验课就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辅导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很容易懒散,效率非常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一味的就想着现成的答案。针对种种问题,案例教学法的实验课程采用任务和分组的方式完成,由辅导员根据学生的特点,每个组由喜欢学习、较贪玩但性格相近的学生组成,每次上课完成一个或者某一个案例当中的某一块,案例由教师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教师可以抽取其中某几行代码考核学生,如果能够非常流畅的把代码写出来,则说明是学生本人编写的。采用实验结合案例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要实施案例教学的方法,须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段。多媒体现在比较普及,对于C语言来说它是一种工具,在教学时,把相应的程序运行给学生看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有些趣味性的案例。如在教指针时,用一个推拉的游戏,形象化的说明指针是如何使用的,明白其真正的内涵,每个指针的指向是什么含义。而网络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有很多的定义或者程序源代码受时间等的影响可能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不够透彻。

4总结与展望

案例教学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学以致用的案例进行教学。在基于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既解决了学生对枯燥难懂的语法知识的学习,也解决了C语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综合实验案例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思,也增强其学生之间的感情,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案例教学必须和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计算机更新较快,C语言的教学也是在不断创新、探讨中进行,在以后的教学课程中,将根据学生、学校的特点,不断提升、探索更好、更适合的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吴海花.多样化的求解法在C语言解题中的妙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93-295.

[2]曾夏玲.案例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3:92-95.

[3]丁海燕,袁国武,周小兵,白孟尧.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8:65-68.

[4]廖剑华.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教法研究,2011,5:157-158.

[5]李晓玮.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283-285.

案例教学的难点范文5

案例教学贴近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关注教学、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兴趣,已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并在实践中广泛运用。但在具体运用上出现了误区:上课讲到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往往举一个甚至多个事例,一节课就变成了事例的堆砌。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变成了一个热闹的“花架子”,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举例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增强课堂教学目标及其实施过程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所举事例进行认真筛选,坚持举例不在多在精。最好的方法就是构思一个素材,举一个精当的事例。要做到这一点需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精备教材,理清知识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备教材。拿到一框题后,通读教材,理清框与课、节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概念、观点之间的关系,将知识点提炼成一个体系,分析本框的中心思想,集中精力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弄清本框的教学目标,理清教学重难点后对本框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配置,将其变为符合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模式,同时构建出知识框架图。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对知识点理解清楚。如在讲经济生活第三课时就可以先介绍消费的种类,学生对种类了解后再去介绍消费的因素与恩格尔系数。

二、设置问题,构思案例

知识框架构建后,将每个知识点设置成问题。一般从三个方面设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从这三个方面将知识问题化,标注出重难点,再去进行案例的构思。案例的构思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中的选材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和价值性;(2)要处理好新旧事例的使用;(3)努力将事例生活化、趣味化,特别是“生活化”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如在讲“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将知识点问题化后构思出这样一则案例:王某是一名2010届江苏某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为了就业参加了多场招聘会。他想去的单位不要他,想招他的他看不上。他想响应国家号召去考村官,家长不同意。最后在亲戚的帮助下找到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公司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每周仅休息一天,也没有给他办理社会保险。王某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则事例就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事例,它涵盖了本框所有的知识点。又如在上《民主选举》这课时,可让学生以自己为例,模拟一个参与选举的事例,这可加深学生对选举权的理解,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加珍惜选举权。

三、丰富案例,创设情境

案例教学的难点范文6

关键词:知识传授;人文教育;教学改革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抓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身,将知识显像化、趣味化,正确表达了学科的知识内容,反映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远程反馈的功能,弥补了板书表达的不足和缺陷。金融学精品课程课件的制作,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使用,不断修改,才能符合教学规律。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必须同时抓好传统的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讲清基本知识点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金融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重要性和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也是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最起码的目的。否则就可能是课上热热闹闹,课后茫茫然然,对所学课程缺乏理论功底。金融课对许多学生来讲,本身是一门很生疏的课程,专业性强,概念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基本知识点的讲授。如:在讲到商业信用、消费信用基本概念时,可用超级链接重点讲解,从现实中如何操作具体业务出发,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然后推导出理论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二、抓住重点和难点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所谓重点,就是重要的理论、知识等内容;所谓难点,就是较难理解,不易把握的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讲授中除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讲授一般内容外,讲清重点、难点,就能以点带面,加深理解,否则本门课程的学习就只能是囫囵吞枣。要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明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规律,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在非本专业要深入浅出地讲授,重点是“货币政策”,难点是“金融市场”,使学生学会分析我国金融领域的现实问题。而在本专业“货币理论”是重点,货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难点。这里必须明确本专业与非本专业讲授金融课是有明显的区别,才能有的放矢。因为本专业学生金融知识较丰富,自学能力强,也更注重课程的前沿理论,教师可以重点讲授核心内容,其他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还可以结合讲授内容,指定阅读外文资料,以便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作准备。而非本专业的学生,由于金融专业底子薄,建立不起知识间的联系,教师必须按照其能负担的原则授课,传输知识信息的数量要适度,难度要稍低些,知识梯度不要陡峭,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二、注重金融案例教学法,培植创新力

金融案例教学法以实用主义为原则,重在培植创新力,提倡学生作出与真实答案不同的结论,以培养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同时,提高了金融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调整专业知识,拓宽专业口径,促使教师在教学领域为社会做出更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在案例教学中体现了“师生互为主体”,由课程内容以应试为主向体现内容的现代化转变。

创新力是用已有的知识去产生新的知识,对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加以升华的能力。而金融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精心选择案例、适时布置案例、安排学生讨论以及写出分析报告,最后由教师作出画龙点睛的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金融案例具有图文并茂或数表同存、牵涉面或宽或窄、主体范围几乎没有限制、体裁多样、时效性强等特征。

三、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现代金融学既是理论经济学,又是应用经济学,既有理论问题、应用技能问题,又有管理问题;既是宏观经济学,又是微观经济学,既有宏观金融,又有企业金融,金融学与经济学密不可分。特别是1997年学位委员会调整了专业目录以后,将原有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保险学、国际金融、投资经济合并为“金融学”,列在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扭转了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现代金融学成为多种学科的交叉、渗透与综合,数学、计量、工程、信息、博弈、伦理学等都在金融学科中留下痕迹。为适应这种拓宽的培养口径,金融专业教师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授课。讲授理论课要有实践的印证,需要补充专业课外相关知识或相近专业课方面的知识;讲授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的内容,如银行经营管理,应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讲授,使理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了解实践与理论的内在联系。

一个好的金融教师“功夫在课外”。金融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勇于创新,搜集新资料、研究新问题、撰写新文章、参加学术会议,挖掘金融前言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做到金融学教学常讲常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使学生成为掌握现代金融知识的人才。

四、金融学教学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威信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