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课堂策略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
的几种课堂策略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如何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改革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通过几年多媒体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适应个别化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课堂策略,因材施教,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一、巧设导语,预伏诱因,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年龄小,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在开始正式教学内容前,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一些场景导入教学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如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上课伊始,我们设计屏幕上出现一些零乱散落的珍珠,教师问道:“为了便于珍藏这些珍珠,你有什么办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当一位学生说用线把珍珠穿起来,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展示它的美丽时,电脑动态呈现用一根线穿珠的过程,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出现在大屏幕上,教师顺势说:“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像这些散落的珍珠,只有经过及时整理,应用起来才很方便。”这一导入不仅为本课先罗列知识点,再由点串线,最后形成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打下伏笔,而且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诱发了学生感情行为上的参与意识,学生强烈的复习欲望油然而生。
二、围绕重点,展示过程,提高认识技能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中的重点应放在围绕教学重点,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在通过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难以理解。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转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鼓励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成长尤为突出,当表现成功时,越发激起再表现的欲望。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自真正交给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某小学的操场长70米,宽55米,为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操场的长增加50米,宽增加25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这样错误解法:50×25=1250(平方米),如果我们按题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长70米,宽55米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成为扩大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的部分涂色。从图上直观地看出长50米、宽25米的长方形不是操场所增加的面积,再让学生看图思考: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
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2
教学一般被看作是将信息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从教授者传递到学习者的过程。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能够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并且能够保证学习者获取全面、系统的知识。外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语言进行沟通交际。在全球信息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只有熟练掌握外语,才能了解世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2多媒体的概念
对多媒体有很多种理解,因此有关多媒体的定义也有很多。一些人认为多媒体是借助于文字和图画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另一些人把多媒体看作是各种数字技术手段的集合体,这些数字技术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等。从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都认为多媒体本身包含了各种手段用以建构和传达信息。即: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的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年中功能的集合。
3多媒体教学与外语教学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观点很早就被提出来,但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领域、特别是在外语教学领域获得实质性的、迅猛的发展只是在多媒体技术得到推广和完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因为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将文本、声音、图片、动画等有机组织起来,创建语言学习环境,营造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之所以成为教学领域最先进、最流行的手段之一,受到外部和内部原因的共同制约。社会全面信息化以及学习者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学习需求是促进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外部原因;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机构开始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把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特别是辅助外语教学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也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即我们称之为内部原因。多媒体技术本身既包含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静态手段(文字、图形),也包含各种动态的信息方式(声音、音乐、图像、动画等)。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多媒体技术在安排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教学内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作为外语教学的补充手段,还可以作为学生独立学习外语的自学手段。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应用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多媒体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多媒体教学能够补充教学方式,丰富信息来源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授、测验及实验等等。在传统教学中所有的信息传播一般只是借助于文字和图像。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多模态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引进教学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利用多种方式(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等)进行信息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又丰富了信息的来源。
3.2多媒体教学能够简化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进程
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形象生动、图文声像并茂,因而更具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手段,既能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和有趣,又能加快教学进程。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能够借助丰富的教学方式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简化教学内容。比如说,在讲授俄语语法“名词的格”的时候,如果知识按照书上所叙述的一条一条的理论讲解,学生只能记住生硬的理论,但如果在讲解的时候将这个语法点做成一张多媒体课件并用表格来对比讲解,效果就会好的多。以名词的第二格、第三格为例。如果讲解的时候借助于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对语法点有直观、深刻的认识,理解也就更容易一些,掌握的也会更好一些。再以阅读课为例,阅读课文中有涉及到关于俄罗斯的“谢肉节”这个文化背景知识,书上只是介绍了这个节日一共持续7天,每天都是什么样的活动。如果教师在讲解时利用多媒体,可以在简单地讲解课文内容之后直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这个节日的录像或纪录片,这样既使老师的讲解变得轻松,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所以说多媒体教学可以简化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进程。
3.3多媒体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大量研究表明: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这是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而分。内部动机包括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这些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能够同时利用各种方式传播信息。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与学”、“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作为被动的听众来接受老师讲授的信息。而将多媒体技术引进教学能够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泼、图文声像并茂,更具美感、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和辽阔的学习空间,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也能以直观、具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角色的转变,由被动的听众变成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因此说,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4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由于多媒体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加快教学进程、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优势,多媒体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具体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设学习环境,营造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播手段,突破了信息传播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其提供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学习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习者的学习得到延伸,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容量更加丰富。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也能节省教师讲解知识点和书写板书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加快了教学进程,增加了课堂信息量的讲授,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十分有益。
4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3
(一)、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计算机知识欠缺,教学课件制作水平偏低,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二)、为追求新奇特的教学形式,往往置教学内容于不顾,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内容花哨、本末倒置,造成教学质量下降;(三)、农村中小学受教育资源不足的影响,多媒体设备数量和质量总体上不足,而且管理维护不力,制约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多媒体教学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一)调动多方资源,增加投入,解决多媒体设备不足问题
资金短缺是农村中小学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要彻底改变多媒体设备数量和质量不足的现状,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校多方努力。农村中小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盘活资源。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只有一个语音室和一套远程教育系统,但是我们因地制宜,想出了“电脑+电视”的手法,即将电脑上制作的课件,通过电视输出,教师制作的课件素材不仅可从远程教育系统上获取,还可同步直接观看教育专家的讲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课件制作素材不足和多媒体设备不够的问题。同时,学校配备懂技术的专职教师负责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机器设备正确运作。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培训
教师是多媒体技术的直接使用者,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程度决定着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但是对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对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少有点畏惧心理。所以,加强教师这方面的培训成了当务之急。可采取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参加多媒体教学应用领域研究、撰写教学设计和参与听评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培训,重点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资源的整理和搜集、课件的使用和制作等方面用不好多媒体的问题。当然,农村中小学领导班子也要转变观念,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共同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的应用,最终达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
教育实践证明,仅仅靠多媒体手段的介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所以,农村中小学教师要真正理解教学过程与教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决不能单纯为技术而技术,要把教学技能的完善与多媒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学观念的转变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首先,教师要适应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员的角色定位,尽快从单一传授型教师向教学科研型教师转变,要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突破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让网络更好地服务学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最重要的是根据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展开设计,绝不能喧宾夺主,始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违反教学规律。最后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准多媒体课件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并不是每次课、每门课都要使用多媒体。某些教学内容不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反而更显得生动。例如,在小学数学中介绍立体形状时,实物效果一定比多媒体图片具体和直观。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提高课件的实用性,避免满堂灌
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4
1.1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难点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现代分析化学已成为使用和依赖于生物学、信息学、计算机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的一门“边缘学科”,涉及面广、内容多且抽象,例如在化学分析部分及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理论在分析化学中的具体表现和实际应用,与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中的溶液理论紧密联系起来,牢固树立“量”和“定量”的概念。仪器分析部分涉及定量、定性和结构分析,要求学生学会电化学分析、紫外、荧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和色谱分析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理解“量”与分析信号间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其光谱、质谱之间的关系及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难以做到形象化,直观化。而多媒体教学中所用的课件采用多媒体编辑工具包括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声音编辑软件以及视频编辑软件等把分析化学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特别是光谱分析部分,动态反映其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生动,简易易懂的画面,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光谱分析仪器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时,传统的方法让学生感觉到知识面和涉及面广,内容多,很难抓住侧重点,而且众多的理论方法难理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而采用动画,能直观展示出仪器的图像及其工作原理,一方面节约时间给教师跟学生互动,更重要的是抽象的理论、技术直观化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
1.2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约时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很多内容难以在课堂上讲授。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授课老师可以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讲授更多的内容。采用多媒体,可以简化教学程序,加快教学节奏,扩大教学规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分析化学中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内容,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值的组成及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溶液四大平衡理论的建立使化学分析得以迅速发展,化学分析涉及到四大平衡理论多,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高中化学以及无机化学课程,需要全面复习有关内容,而多媒体课件在这些方面显得尤其重要。
1.3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以及标准溶液的配制等基本操作,对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有很大的帮助。在滴定分析实验中,大多数学生对终点时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很难把握好,容易造成终点提前或滞后,给体积的测量带来误差。对此,课件在实验演示中,用动画的形式把每一实验步骤以及常见指示剂在终点时颜色变化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提前获得感性认识,避免由于操作不当产生误差。这种多媒体教学,既直观、生动,又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传统实验教学方式难以实现的效果,从而可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2我校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不高
部分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认真考虑教材情况和教学大纲内容,课件的内容安排、概念、思路不严谨,重点不突出,文字大小不规范,颜色不清楚,过分利用华丽的图片、声音、视频多媒体辅助工具造成多媒体课件与课程内容之间有偏差,最终导致多媒体课件质量严重降低,也有一些教师干脆网上直接复制课件,稍作处理后把它搬到课堂上试教。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例,在制作课件时,应将图片、动画等直观性较强的内容作为课件的重点,因为此部分内容量大课时少,同时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用文字表达学生很难理解,而用动画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师讲课速度过快,学生难以消化吸收
多媒体课件的快速功能是众所周知的,就是因为快很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信息量大,很多时候学生没有时间完全读懂、分析、整合、储存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学生难以消化吸收,这时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分析化学是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数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运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而讲解基本原理时屏幕上的文字、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晃而过,学生往往感觉既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还不如自己看书,边看边想,更比不上老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边讲边推导,逐步理解。
2.3过度依赖多媒体,忽视了教师的重要地位
多媒体把声音、文本、图像等融为一体,形象、直观全方位的展示了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密度,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得知识的容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教师的主导地位起决定性的作用,有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即使采用传统教学,能抓住重点,用生动语言牵动学生心理,学生喜欢跟着他的思路认真听讲,从而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但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丧失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导致教学效果下滑,甚至导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下降。应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以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把握好两者的比例,一般各占一半为好。
2.4在多媒体教学中,板书作用逐渐消失
过分依赖多媒体,淡化板书的作用,影响教师的创造性、灵活性、积极性以及教师跟学生之间的互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跟着课件走,一节课下来,没有在黑板上留下任何字迹,这样很难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3对策
3.1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不高问题
一是任课教师保持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认真负责,高度重视,在教材的处理和PPT的制作方面狠下功夫,合理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辅助软件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而不是采用简单地从网上复制课件或别人的课件稍加修饰后搬到课堂上教学生。二是学校重视采购一些符合教学情况的有些课件,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如何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3.2精心制作课件,保证课件质量
PowerPoint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进行交互演示电子展示软件,是集文字、图像、动画以及音效、音乐、摄像于一体的多媒体制作平台。利用PowerPoint制作分析化学课件无疑是对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制作课件要注重课件的效率,合理应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合成出精彩生动的课件,既突出中有突出趣味性,所以严格把关课件质量使得多媒体课件真正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3.3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监督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学校督导组应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评价系统,完善多媒体教学软件立项制度、评奖制度。督导组还应经常采取听课、在学生中作调查、和任课教师交流研讨等方式来了解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和解决。每学年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组织教学课件比赛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国性多媒体课件比赛,从而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
3.4传统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5
1.1透镜厚薄程度与其焦距的关系
固定在直线上的凸透镜可以用鼠标拖动后改变其厚度,透镜的光心处引出了一条长度固定的黄色水平线段,一部分隐藏在透镜内,另一部分露在外面的则表示透镜的焦距.当透镜变得越来越厚时,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黄色线段隐藏在透镜中的部分就越多,而露出的部分就越少,说明透镜的焦距就越小.同时在屏幕后视图中可以看出两图形的图像越来越清晰(保证物距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1.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和像的情况之间的关系
在透镜的焦距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演示物距在2f>u>f,u=2f,u>2f这3种情况下像距和像的相对应变化(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演示u<f,u=f两种情况).以上3种情况,由光路图可以看出在上方的方形光源通过透镜后有光线汇聚且汇聚到了下方,而下方的圆形光源却汇聚到了上方,说明在物距为以上3种时,物像成倒立实像.(1)在物距为2f>u>f时,物像被放大,光线汇聚在2f以外,见图2(a);(2)在物距为u=2f时,物像被还原,光线汇聚在2f处,见图2(b);(3)在物距为u>2f时,物像被缩小,光线汇聚在2f与f之间(因为当物距达到最大限度时像距仍然不会汇聚在焦点上)见图2(c).
2.Optik“眼睛中的光线”功能简介
“眼睛中的光线”功能可以演示正常的眼睛、近视眼、远视眼3种情况下物体在视网膜中的成像以及呈现出整个过程中的光路图,让学生轻松感知眼睛的成像特点,透彻理解眼睛中的光学知识.这一功能还可以演示到物体由远到近地移动时眼睛的晶状体形状是如何改变的.该功能的主要组成成分为:光源———与“通过透镜的光线”功能中的一样;眼球简化模型;视网膜成像图;矫正透镜———凹凸透镜各一个,见图3.
3.Optik“眼睛中的光线”在教学中的运用
3.1正常眼睛
正常眼睛用于教学中时,主要演示眼睛的一般工作原理、所成像的特点以及正常眼睛特有的成像特点.教学时应勾选“Accommodationon/off”,这样晶状体上的菱形按钮就会消失,从而晶状体的形状会根据物体距自己的距离自动改变厚度.拖动物体从远处向眼睛移动时,给观察者第一明显视觉感受就是晶状体的连续变化———逐渐变厚,直观地说明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而达到汇聚不同距离物体的像的目的.物体越远需要晶状体的汇聚能力弱,所以晶状体较薄,物体越近需要晶状体的汇聚能力强,所以晶状体较厚.眼睛的成像特点,从视网膜成像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看到:成倒立的实像.正常眼睛的成像特点就是无论物体在任何位置,光线都会准确无误地汇聚在视网膜上.
3.2近视眼
近视眼模型用于教学中时,可以直观展现出其晶状体形状的特点、成像特点以及矫正的方法.与正常眼睛的晶状体相比,我们看到其晶状体较厚,所以其折射率较大,其所成的像很难落在视网膜上,大部分都落在了视网膜之前,见图4(a).这里我们将矫正透镜中的凹透镜拖动到眼睛前面,会发现像能落在视网膜上了,见图4(b)
3.3远视眼
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6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对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笔者在研究开始,去多媒体教学课堂听课数节,以了解课堂教学的大概情况,为本研究选取访谈对象做好准备。在了解基本情况后,笔者再把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缩小在管理学院大二、大三两个年级。在管理学院7个专业中,选取了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共四个班,每个班选取了10个人作为初步访谈对象。通过上述的访谈以及观察,发现多数同学对多媒体教学中信息传递的影响因素认识不尽相同。通过认真分析并总结了这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加客观的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的不足;同时可以引导教学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对教学中信息传递的影响因素分析
1、确定影响因素
根据访谈资料,将多媒体对教学中信息传递的影响因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影响信息发送的因素。
①教学内容:从以上十位访谈者的访谈资料来看,多媒体教学中,因多媒体课件往往引入了文本、图形、图像、表格、图表、声音等多种元素,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对多媒体课堂中信息传递有很大影响。
②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中存在过多地依赖课件,完照本宣科、重难点把握不当、速度太快、思路不清晰、课堂精彩的自由发挥减少、对多媒体的内容不熟练等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中信息的传递。
③多媒体制作技术:我们从上面访谈者的反映可知,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时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
(2)影响信息传递的因素。
①教学设备的硬件:从访谈结果来看,多媒体教室硬件设备会直接影响课堂信息传递,如:音响、话筒有杂音,听不清楚;投影机清晰度太低,屏幕灰蒙蒙,看不清;上课时电脑突然死机或黑屏,等待修理,课堂暂停;座位设计不科学,视线被挡住等都会影响信息传递。
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存在关窗空气闷,关灯光线暗,易疲劳瞌睡,教师管理课堂较难等情况会影响课堂信息的传递。
③教学节奏: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对讲课速度的把握十分重要,从访问者的描述中可知,几乎都存在教学节奏快,跟不上进度,影响了教学信息的传递。
④师生互动:从以上访谈者所述可知,某些老师上课时只顾用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单方面一味地播放、讲解,目光也更多地投向了屏幕,给予学生的目光反而少了。很多学生也看不清老师的表情,在课堂中的参与只是被动的听、做笔记。缺乏课堂实际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所带来的及时性、互动性的特点,课堂气氛缺乏生气活力,死板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这些问题都说明,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互动少会影响课堂信息传递。
(3)影响信息接收和理解的因素。
①教学信息量:从上述访谈结果可知,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出更多教学内容,学生接收的知识量随之增大,但信息量内容过多,超出了学生接受和消化的能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信息量会对信息传递有着重要的影响。
②学生自主学习程度:从上述访谈结果来看,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内容可以永久地保存,学生可以把多媒体拷回去随时复习和反复研究,学生的课堂笔记以及课后的及时复习对多媒体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也存在影响。
2、采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
针对上述因素,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分别分发给了四个年级的同学,下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从调查结果来看,同学大多数认为多媒体教学中,对信息传递影响较大的因素大致为课件制作水平、教师教学节奏和学生自主学习因素等。针对这几个因素,我们采用方差分析来进一步明确这几类因素对多媒体教学的信息传递是否存在显著影响。
(1)课件制作水平。笔者选择了两节难度相当的多媒体课,授课讲师的课件,一份制作精良(A),另一份制作简单(B),在课后对听课学生对两份课件的授课效果做了调查,结合各位同学的打分情况试以α=0.05显著水平检验课件制作水平对多媒体教学信息传递是否存在显著影响。10位同学对课堂效果的打分情况各不相同,如果用离均差平方和(SS)描述其围绕总均数的变异情况,则总变异有以下两个来源:组内变异,即由于随机误差的原因使得各个内部的打分各不相同;组间变异,即由于课件制作的影响使得各位同学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不同。在Excel里对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以下的结果:A组的平均分为87.3,方差为21.57,B组的平均分为71.9,方差为43.43;方差分析发现,差异源主要来自组间差异,组间差异1185.8占到总差异1770.8的67%。从方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到,由于F=36.48615>F0.05=4.413873,所以拒绝原假设,即μ1≠μ2;即课件的制作水平对课堂信息传递的效果存在显著性的影响。另外,从P-value<α,拒绝原假设,进一步说明课件的制作水平确实对课堂信息的传递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2)教师教学节奏。笔者又选择了一节的多媒体课,教师的教学节奏属于较快的类型,在同学的要求下,该教师调整了教学节奏,在课后对听课学生对两节课的授课效果做了调查,结合各位同学的打分情况试以α=0.01显著水平检验教师教学节奏对多媒体教学信息传递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假设总变异有以下两个来源:组内变异,即由于随机误差的原因使得各个内部的打分各不相同;组间变异,即由于教学节奏的影响使得各位同学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不同。教学节奏较快时的评分均值为μ1,教学节奏适中时的评分均值为μ2;假设:教学节奏对多媒体教学信息传递不存在显著影响,即μ1=μ2;在Excel里对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以下的结果:A组的平均分为71.9,方差为23.4,B组的平均分为87.5,方差为22.9;方差分析发现,差异源主要来自组间差异,组间差异1216.8占到总差异1643.2的74%。从方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到,由于F=52.47341>F0.01=8.28542,所以拒绝原假设,即μ1≠μ2;即教学节奏对多媒体教学信息传递存在显著性的影响。另外,从P-value<α,拒绝原假设,也说明了教学节奏对多媒体教学信息传递存在显著影响。
(3)学生自主复习。接下来,笔者选择了难度相当的两节多媒体课,一节课要求被调查的同学做笔记和课后及时复习,另一节课被调查的同学都没有做笔记,课后也没有及时复习,一周后对听课学生对两节课的授课效果做了调查,结合各位同学的打分情况试以α=0.01显著水平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对多媒体教学信息传递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假设总变异有以下两个来源:组内变异,即由于随机误差的原因使得各个内部的打分各不相同;组间变异,即由于学生进行自主复习的影响使得各位同学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不同。学生自主学习后的评分均值为μ1,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评分均值为μ2;假设:学生自主学习对多媒体教学信息传递没有显著影响,μ1=μ2;在Excel里对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以下的结果:A组的平均分为86.8,方差为26.8,B组的平均分为68.6,方差为20;方差分析发现,差异源主要来自组间差异,组间差异1656.2占到总差异2078.2的79.7%。从方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到,由于F=70.6436>F0.01=8.28542,所以拒绝原假设,即μ1≠μ2;即学生自主学习对多媒体教学信息传递存在显著性的影响。另外,从P-value<α,拒绝原假设,也说明了学生自主学习对多媒体教学信息传递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