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1

关键词: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课程结构;U-S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35-05

为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三年多来,工程、法律、医学等领域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已全面铺开和大规模实施.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相对滞后,从总的情况看目前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澄清和深入探讨。结合教师发展规律、教师职业特点以及相关经验,就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目标、课程、培养模式等三个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可以有助于该计划卓有成效地开展。

一、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合理定位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把人造就成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预期和规定,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性质、方向和质量规格,对课程、教学和评价以及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性等都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卓越教师培养的首要问题是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所谓培养目标定位的合理性,一是指合乎社会需求,二是指合乎教师成长规律。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偏低,师范生修完规定的课程学分,通过各科考试,毕业时即可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而后从事教学岗位。对师范生的专业素质要求也不高,能够把知识讲清楚即可。这样培养的教师大体能够满足低水平教育的要求。然而时代在向前发展,随着知识的价值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充分显现,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日益强烈,正如所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在这种形势下,师范院校应当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教师以实现“更好的教育”。这正是国家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根本原因。

所谓卓越教师,就是优秀突出、超出寻常的教师,其理想规格是“专业精神朴实高尚”、“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专业能力卓著出色”。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从教师成长规律来看,一名师范生成长为卓越教师或者说达到卓越教师的理想规格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需要经历职前和职后的不断学习和磨炼,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只是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环节,换言之,是为师范生未来成长为卓越教师奠定基础的阶段。指望本科四年就能培养一名成型的卓越教师是不现实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不宜把职前阶段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定得过高.比如像有些高校所声称的那样要培养“名师”、“教育家”,事实上也没有哪一位师范生一走出校门就是“名师”和“教育家”的,准确而合理的说法应该是培养专业基础宽厚扎实、发展潜力大的未来卓越教师或未来教育家。

既然师范生成长为卓越教师是一个多阶段、长时期的过程,那么就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要来确定重点支持领域和目标。在职教师身处教育现场,教学经验日益丰富,面对变化着的教育形势,他们更多需要的是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的更新,以及已有教学经验的提炼与升华,这是职后培训的重点支持领域。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起着奠基的作用,学生需要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和专业训练,为未来的教学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因此,这一阶段应该把完善未来卓越教师的知识结构(含通识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三个方面),以及训练其学科能力和从教能力作为重点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未来卓越教师才能获得较高专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能力。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通识性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为其“一专多能”、灵活施教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第二,通过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精通所任教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其学科专业能力,培养其学术素养;

第三,系统学习和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培育热爱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同时,通过见习、实习等,强化教学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具有熟练的从教技能。

一言以蔽之,就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广博的文化涵养,扎实的学科功底,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的教育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的卓越教师后备人才。至于说独到的教育思想、教学主张以及独特的教学个性等成熟的卓越教师的特质,恐怕只能在职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慢慢养成,职前很难做到。

需要强调的是。鉴于卓越教师的造就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纵贯职前到职后的培养过程,因此有必要保持卓越教师职后培养目标与职前培养目标的连贯性和递进性,促进进入职场的优秀师范生持续向前发展.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卓越教师和教育家。

二、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并重,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特性,既包括学科专业性,又包括教育专业性;既要牢固掌握任教学科知识和技能,又要精通教育知识和方法。但是,我国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一直存在重“学科”、轻“教育”的问题,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以致很多高师毕业生因教育素养不足而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工作岗位的要求。鉴于此,各高校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时,纷纷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在过去“老三门”基础上拓展了教育类课程设置。强化了教育实践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程结构,特别是有助于培养对象教育专业能力的养成。然而遗憾的是,学科专业课程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许多高校“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中学科专业方面的改革力度很小,几乎通篇都是就教育论教育,存在削弱学科专业课程的倾向。

针对以往高师院校轻视教育专业的不足,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的分量是完全必要的,但若因此而疏忽或弱化学科专业课程,付出的代价可能难以想象,毕竟学科素养对一名教师来说极为重要。

因为教师对所任教学科的理解与信念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的基础,现实中的很多教学问题恰恰是因为教师对学科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造成的。另外,根据我们的调查,许多中小学校长和资深教师坚持认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与他们具备的深厚的学科知识功底密切相关,真正有发展后劲的恰恰是那些学科专业能力强的高师毕业生。还有研究表明.“往往是大学四年的学科专业基础,决定着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决定着教师的视野、眼界和可挖掘的发展潜力。”所以,在面向卓越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应得到同样的重视。

此外,原有的学科专业课程较普遍地存在忽视能力培养、与基础教育脱节、课程之间联系性不强等严重问题,极不适应“卓越教师”培养要求.也需要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来加强其系统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以确保学生全面获得未来从教所需要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学科能力。

三、吸纳中小学全程参与培养过程,实行“U-S”合作培养模式

“卓越教师的造就是多主体、多因素合力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培养卓越教师的关键,也是必由之路。从国际上看,“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因为容易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中小学参与教师培养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英国倡导校本教师教育,强调中小学成为教师培养的责任主体,强调引导师范生在经验中学会教学:美国联邦教育部出台“五部分提高计划”,其中规定教师教育机构要与地方学校结为伙伴,共同开发和实施教师教育方案:澳大利亚政府积极推动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并强调中小学教师参与大学课堂。人们之所以对协同培养的模式产生兴趣,主要是因为它联结了教师教育中长期分离的两个主要部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是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吸纳中小学全程参与培养过程,形成高校与中小学(U-S)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以期从根本上扭转由高校“单打独斗”培养教师的局面。在U-S合作模式建构过程中,要精心培育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选聘中小学名师加盟师资团队,协同变革培养方式,形成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格局,整合一切优势资源和条件培养优质师资。

1.培育伙伴关系

师范院校要吸纳中小学深度参与卓越教师培养过程,前提条件是与之建立一种平等、互信、互助、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要建立这种伙伴关系,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和作用,把中小学视为教师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主体;另外,还要想方设法增进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交流、理解和信任.关注中小学的利益诉求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培训服务;帮助解决中小学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为中小学的校本教研提供专业引领等。在这些过程中,中小学同时能深切地感受到要想提升办学层次和品位,离不开大学的支持与帮助,一种共生互补的合作伙伴关系就会逐步形成,一些中小学也会乐意加入教师教育行列。 2.建立保障机制 作为一项长远的举措,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卓越教师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以确保伙伴合作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这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条件。

一是国家的政策支持。协同培养是大学和中小学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必须有第三方进行协调、规范和服务,这样才能保证合作顺利而长久地进行。这第三方就是政府,要责无旁贷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当务之急是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中小学是教师教育的责任主体之一;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吸引优质中小学成为高校稳固的教育实践基地;明确高校、中小学和个人在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的责、权、利,促进合作教育的规范化和良性发展

二是组织保障和沟通机制的建立。要想把各方力量聚合在一起并形成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组织机构和沟通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师范院校可牵头成立“高师一中小学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由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三方的人员组成),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职责、任务以及管理办法,共同负责审议“卓越教师培养方案”(含课程设置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沟通和民主协商,商议解决办法,确保“协同育人”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3.选聘中小学教师加盟高校师资团队

高校教师长于理论研究,在培养未来卓越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方面有优势。但是普遍缺少基础教育的经历和经验,不能完全胜任卓越教师培养的重任,需要中小学教师加盟,让他们在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聘请中小学名师来高校兼职授课或开办讲座,发挥其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向未来卓越教师传授教学实践知识。福建师范大学选聘中小学名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等实践性较强课程的主讲教师,还坚持开展“名师讲堂”系列活动(邀请地方教育局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走上大学讲台,为学生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是选聘中小学教师担任教学实践导师。为每位卓越教师培养对象配备校内、校外导师各一名,从高校遴选一位教师担任其学科专业导师.再从校外的合作学校为其选聘一名教学实践导师。校内导师侧重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带领学生获得现场体验,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帮助其提高教学实践技能。

4.采用“理论一实践交替循,”的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是培养模式的核心和落脚点,它是指培养过程,以及培养内容的组合方式。”如何贯通理论与实践是建构卓越教师培养方式的关键。我国师范院校长期实行的是“理论讲授+实习”的培养方式,即前面三年学习理论课程,仅仅到大四上学期才有一次集中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较短,一般是6-8周).理论课程缺乏经验支撑,见习、实习又得不到及时充分的理论指导,二者处于双向脱节状态,“这样的培养方式及状况与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联系松散,甚至相互隔绝有关。”

在U-S伙伴合作的背景下,我们主张采用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交替循环)的方式培养卓越教师。具体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校外的实践教学与校内的理论课程交叉进行,将原来集中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分散安排到每一个学期(坚持四年“不断线”),总共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8周,实践体验贯穿学生四年学习的全过程;在内容上,合作双方通过协商统筹安排实践课程内容(设计成循序渐进的系列),并使之与理论学习的内容相互配合,形成内在关联。这样不仅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形成校内培养与校外学习以及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格局。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穿插交融、螺旋上升,符合人类的学习规律,十分有利于卓越教师的培养。

总之,新的时代呼唤更多卓越教师脱颖而出,高师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体,应当认清形势,锐意改革,创造性地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卓越教师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敏,王坤庆.教师教育新模式理论探索及其实践[J].教育研究,2012,(11):87-88.

[2]柳海民,谢桂新.质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师培养与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1,(11):97-99.

[3]王瑛,李福华.关于“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4):26-28.

[4]戴立益.师范生培养:内容、过程与保障[J].教师教育研究,2011,(5):2-3.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专业定位;培养模式

在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新专业,其培养目标、专业性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许多同志对它尚缺乏了解,感到陌生。本文力图在历史回顾和多方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为办好小学教育专业提供参考。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沿革

在国际上,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已有约30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小学教师一直是由属于中等教育的师范学校培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大学学历的小学教师,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教师教育(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在美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小学教师应具备大学学历。教师工资不以其所任教学校评定,而一律按教育程度(学位)评定。此后中等师范学校逐渐减少、消失,被有资格授予各级学位的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取代。在日本,20世纪中叶,小学教师达到了高等教育的水平。1949年日本制定《教育职员许可法》,规定大学毕业生修完规定的教育课程的学历,才可取得小学和中学的许可证。英国小学师资培养主要在大学进行。法国设立教师教育大学实施一元化的师资培养,开设以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二年制师资培养课程。德国各州20世纪70年代基本实现了小学师资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当前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小学师资培训机构一般为师范大学、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生院,其专业设置一般称为“初等教育专业”或“小学教育专业”,较典型的课程方案一般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其课程结构基本上由三大类课程与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构成。三大类课程为:普通教育课程(又称“通识教育课程”或“教养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又称“执教学科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

后,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提高完善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分为三级,即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初中教师由师专培养,高中教师由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来培养。从80年代中期开始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目前这一过渡基本完成。中师学校作为定向型小学教师培养机构,具有注重技能性训练和实用性训练的优势,学生专业思想牢固,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小学教育要求。但中师学生后劲不足,在教育理念、学科水平上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1985年开始,在教育部师范司积极倡导下,以南通师范学校等中师为主的全国65所学校陆续办起小教大专班,毕业生在小学普遍受到欢迎,但中师办大专有“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的困难。故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师范专科学校或师范学院开始举办三年制大专层次的小学(小学)教育专业。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对此尝试充分肯定,并于2003年印发了《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作为各校制定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三年、培养大学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的参照。9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向一级或是新三级(专科、本科、研究生)过渡的研究和实践。1998年我国开始在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设置小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南京、北京、上海、杭州、长春、天津等省市陆续成立了小学教育学院,开始了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实践。首都师范大学是1999年9月设立该专业并由小学教育学院承担培养任务。与此同时,北京全部取消了18所中师,小学教师的培养一步跨入本科层次,由首都师范大学承担培养任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植入,为高等师范院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小学教师培养已完成由二级师范与一级师范的过渡,并提出今后新补充的小学教师均要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

小学教育专业在世界范围是一个具有近半个世纪的成熟的专业,在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相对较新的专业。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迫切需要解决本专业的定位问题,即专业的学科归属和专业特点,及与相近专业的关系,这个问题是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的基础。尽管教育部尚未将小学教育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但是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与之相应的课程设置来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主体是教育专业课程。而且在实践中,除少数学校设立小学教育学院专门培养大学学历的小学教师外,大多数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都设置在教育系。在发达国家,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被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因此相关研究文献一致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归人教育学学科之下。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别指出小学教师要“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更有人提出要培养“教育家型的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家型的小学教师而言,具有全面的教育理论修养(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知识)的重要性要大于所教学科的知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当教师的智力、知识准备的程度和质量超过某一关键水平以后,其智力、知识水平与其教学效果并无显著相关。但教师了解儿童的发展、学习以及动机等影响学习诸变量的原理知识,则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合理安排和因材施教。我们知道,小学课程的深度难度并不大,相应的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度难度要求也有所降低,重要的是如何把知识传授给接受能力较低的小学生,也就是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系统的关于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原理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其职责从普通的“教书育人”转换为“育人教书”。如何让小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是比单纯传授知识不知要重要多少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养成先进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

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中通识教育课程占课时总数的28.6%,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即教育专业课程占到总课时的41%,学科专业课程仅占总课时的30.3。在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普通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44.5%,教育专业课程占总

学分的32.3%,学科专业课程仅占15.4%,教育教学实习占7.7%;韩国釜山教育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中普通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24%,教育专业课程占55%,学科专业课程占18.5,教育教学实习占2.6%。可见无论国内国外,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教育理论和技能类课程的课时或学分都大大多于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和学分。所以小学教育专业明显属于教育学的学科范围。而且就其学科专业课程而言,也并非是单纯设置某一学科专业的课程,而是综合设置,有所侧重。因此将小学教育专业归属于中文、数学、英语等任何一个单独学科或专业都是与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不相适应的

三、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大学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开发,同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必然决定其培养模式为综合培养,有所侧重。

(一)综合培养

与中学教师严格的分科培养模式不同,小学教师需要更全面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其学科专业知识并非十分艰深,因此更注重综合培养。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培养模式首先体现在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上,其次体现在各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内部。

1.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上的综合

尽管培养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课程设置类型或模块基本相同,都分为通识课程、教育类(或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类课程,但是它们在各类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例安排上有相当显著的差异。以我院专科层次的初中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为例,其中通识课程占总学时的20%~25%,教育类(教育专业)课程占约15%~20%。学科专业课程约占60%。可见学科专业课程占了总学时的大部分。而根据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的要求,通识教育课程要占到总课时的30%,教育类(教育专业)课程占约40%,学科专业课程占约30%,通识教育课程、教育类(或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是比较均衡的,从而从课程设置的总体结构上保证了对学生的综合培养。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小学教师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与技能和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符合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2.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内部的综合

小学教育专业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模式不仅体现在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总体结构的综合,而且体现在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内部的课程设置上。

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的综合体现为文理渗透。要求学习语文和社会课程方向的学生要学学数学、小学数论、自然科学基础等理科的课程;学习数学和科学方向的学生要学学语文、汉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文科类课程,一方面让学生形成全面丰富的知识结构,一方面为学生兼代小学语文课程或数学课程打下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即使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明显体现出综合性的特色,其课程设置并非单纯的语文专业课程或数学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的课程综合化相适应,体现出大文、大理(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特点。如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中中文和社会方向的学科专业课程中除开设中文课程外,还开设中外影视作品赏析、中外文明简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文科类课程。数学和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除开设数学课程外,还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理科类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综合性,使其与严格分科培养的中文、数学等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区别开来。小学教育专业因其内部专业的多样性而导致了教师专业的多样性,能够在本专业内部实现培养的综合性任务。

(二)有所侧重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3

美国当代教育家舍恩通过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肯定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为教师专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是如何思考的》中指出,教师是典型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专业知识是在“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中产生的,当实践者如此反思时,就会成为实际情境中的研究者,并在这种过程中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默会的”、“直觉的”,“行动中的知识”。

(一)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为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就其外延而言,主要包括两大范畴:具体的学科知识,有关教育学活动的知识。美国教育家舒尔曼特别强调有关“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类: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他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学生及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和关于教学目的和价值的知识。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传统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基本定位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针对具体的学科教育背景,比较扎实地就具体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甚少。更何况,对于高中政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国外学者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关于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在一些论文中有所涉及,但也不够系统。但从几十年几乎不变的大学本科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可推断出大家比较公认的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我们认为,林崇德教授等学者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的分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既较全面地刻画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又清晰明了。因此,我就以此分类模型为依据解析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

1.高中政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一直以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都被放在首位。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就是指高中政治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和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1)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是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基础知识有完整、系统、精深的掌握,才能在教学中统观全局地处理教材内容。(2)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从相关政治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史集中体现了政治主要概念、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深刻政治理论和观念的变革,包含着探索者的思索、创造、艰辛与悲欢。

2.高中政治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对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条件性知识包括一般教学知识和政治课教学知识。

(1)一般教学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教育科学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与实验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政治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教学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政治课教学知识。由于高中政治课本身具有的理论性、时政性、教育性等特征,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征。新课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政治课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技能、教技巧,还要教政治思想方法,把政治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政治课的文化价值和政治课的教育价值;注重政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建构的;第二,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关于政治课教学实践的,多是具体的小叙事,比如:“这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第三,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指向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策略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自我知识等组成。

(1)策略性知识。高中政治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是指政治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政治教师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实践性知识。(2)情境性知识。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特定情境的教育现场中不断形成的,是政治教师从处理各种教育事件的历史经验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依赖于政治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性、对学生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感知、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的掌握和变通等。

4.高中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有学者在谈到“专”与“博”的关系时曾说过,使用某种“专业知识”时,常常需要更多的“一般知识”来做它的后盾,像冰山一样,浮出海平面的一部分,需要一个巨大的基座来支持它,而这个巨大的基座指的就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理论与观点,法律知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等。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路径

实际上,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其实就是传授“教师个人对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版”的知识。而对教材内容“理解”需要几个方面的知识支撑,理解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知识等)对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给出的个人诠释,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侧重取舍、如何讲解、如何呈现等。在这个理解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教师从高观点或宏大的境域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以致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相关文化知识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知识的通俗理解和讲授、类比比喻和表征等策略的良好运用;教育教学知识帮助教师选择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是经验、智慧,是教师教学抉择的基础。

那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提升这些知识呢?主要的路径有:

(一)多看书

对教材中某些知识理解不透的,必须找相关专业书进行系统学习,不能简单地上网搜索一下,要理解其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看一些时事评论等杂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多看书主要是解决学科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的问题。

(二)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

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等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研讨以及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不断增长我们的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来获得。

(三)特殊路径――研究高考试题和尝试编制试题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4

一、专业情意

中小学地理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指教师对中小学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和情感,是中小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驱动力。它由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构成。

教师的专业理想,包括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精神。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小学地理教学的实际,一个有专业理想的中小学地理教师应该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具有敬业、乐业的职业道德观念;第二,具有勤业、精业的职业道德精神。

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倾向,从内容上看,教师的专业情操包含理智情操和道德情操,前者是由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和光荣感和使命感,后者是由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我国教育部师范司对专业性向定义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教师的专业性向包括心灵的敏感性、爱的品质、交流沟通的意愿、对教育工作的兴趣等人格特征和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在内的职业品质。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包括自我意向、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足感、任务知觉、未来前景等。

二、专业知识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中小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的一定专业知识,中小学地理教师的应然专业知识结构包括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等方面。

通识性知识指教师所拥有的有助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广博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通识性知识是教师的文化底蕴,是为师之基础,是“传道、授业、解惑”所必须的。教育说到底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活动,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文化人。

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教学科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叶澜指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一是教师要对学科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二是教师要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有基本了解;三是教师需要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四是教师需要掌握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

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说,中小学地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本体性知识是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既文又理的综合性学科,跨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地理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才能拓宽视野和角度、旁征博引,把地理课讲的生动形象,饶有趣味,通俗易懂,才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创造出个性化的教学氛围,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地理教师应不断加强地理学科之外的其他知识的学习。地理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地理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统揽全局地处理教材。地理教师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四个层次:(1)熟练掌握地理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掌握其地理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如地球、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或系统的地理知识。(2)熟练掌握地理专业的主体知识及把握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不受教材编排、所任课程的隔离和局限,如熟练把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等系统知识,并融会贯通。(3)地理教师要有较为扎实的方法论知识,包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与思维方法,以及不同的地理课题的认识步骤、认知策略等知识。(4)了解地理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如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地理学科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内部分支学科间的发展更新,宏观研究领域、应用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的解决等等。地理学科专业知识范围很广,包括地理语言学、文学、翻译、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

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教师从教的必备知识。要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中小学地理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和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中小学地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会在地理课程实施、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会影响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向和路径,影响教师教学决策的实施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他往往会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地理名词、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知识,导致课堂沉闷、教学过程枯燥;如果把学生看作是“合作伙伴”,他就有可能采用活动教学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课堂气氛会很活跃,教学过程也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实践性知识掌握是我国中小学地理教师有效从事教学活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三、专业能力

随着小学地理课程在全国的普遍开设,中小学地理教师的专业能力日益受到关注,中小学地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分为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两大类。

教学能力是中小学地理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指“教师运用教科书、其他有关教学材料或采用某种特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等多重角色,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因此,中小学地理教师就必须具备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体态语运用能力、简笔画能力、歌曲教唱和游戏组织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等等。中小学地理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有操作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还要有制作教学所需要的教具与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一定的理论,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比较,从而揭示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小学地理教师最重要的教研能力应包括: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能力、研究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研究中小学生心理的能力、教育调查与教学评价的能力等。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5

关键字:中药学 人才 模式改革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何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中医药学遗产,并不断发扬光大,使之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是我国医药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中药学专业是最具我国特色的本科生专业之一,也是当前备受社会欢迎的本科生专业。培养应用型中药学人才成为中药学专业培养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应用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中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综合素质、人文关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适应现代中药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具备的素质

1. 1知识结构多样化中药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中药学应用型人才不仅应具备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由于其作用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及动物,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遇到的问题也是多方而的、涉及诸多因素。尽管中药学人才供不应求,但社会对其要求也日益严厉,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必须具备宽广的学科专业知识。

1.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想要在竟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取得立足之地,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创新和创造是各种不同人才都应具备的核心特征。社会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极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更需要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中医药发展,既要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创新,与世界接轨,与日俱进。

1. 3练合索质和团队精神。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包括: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人文关怀、身体条件等。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等都与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更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应用型中药学人才所从事的大都是第一线的工作,很多工作需要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创造、合作完成的。因此,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是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2、建立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2. 1建立应用型中药专业才培养模式是中药学发展的一门应用性科学,它服务的核心对象是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中药人才,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医药经济也要融入世界经济中,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中药学人才,以适应中药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建立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而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应从发展中药事业、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认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增强培养合格人才的紧迫感和责仟感

2. 2建立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随着中药的研制、制药技术及设备的发展,需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创新能力、能够从事中药基础性研究和药物研制的研究型人才。第二,随着药学服务的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除了药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之外,还包括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中药生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流通、药材的质量、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等,更需临床应用的中药学应用型人才。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药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

3、构建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 1落实产学研结合,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研究药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人及动物服务,倘若研究与生产脱离,研究便没有意义,生产也会滞留不前。学校应该利用名优中药开发企业对科研技术的需求,将学校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一个优化创新平台。这个平台以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关键技术为切入点,融入最新的科学技术,设有提取工艺优化研究、中药组效关系评价研究、中药处方配伍优化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组分配伍作用模式研究、中药制剂新技术研究等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志向、兴趣,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研究中心、实验教学部共建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三位一体深度合作机制,校企合作造就基础扎实,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

3. 2实施学分管理、完善教学评价人才培养模式应把重视学生及其需要作为核心,实施学分制管理。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给学生选择余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改变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现状,尊重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个性。虽然大部分高校已对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但其课程的选择度与开放度远远不够,选修等于必修,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灵活的教学管理体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方式和个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是发现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方而,学校要合理制订人才评价的标准,采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转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要更加注重综合性的评价。考核内容要更加注重学生利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过去再现知识的记忆型考试。

总之,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中医药还要不断创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世界。要实现这个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时维静,俞浩,周国梁,方艳夕. 中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6)

[2] 徐晓媛,吴晓明. 中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展望[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01)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 教师专业 发展 策略探究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初中历史教师,老师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念,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从两个方面谈一下:

一、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初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初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处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如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同时历史教学一方面要从多角度对重要历史问题作微观分析,另一方面又要作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即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这些都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具备扎实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初中历史新课标倡导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初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

第四,应具备良好的关于学生的知识,即熟悉所授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初中历史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在物质相当丰富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再加上独生子女和家庭独居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生长、学习无疑都有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熟悉授课的对象--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要熟悉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已有哪些历史知识;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和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疑难点、关注点、兴奋点;熟悉他们学习初中历史的习惯和方法;熟悉他们对新课标课本的感受;熟悉他们学习历史的愿望和要求;熟悉他们对你授课的接受程度乃至他们对你本人的接受度等。熟悉了这些,你的教学才会目中有"人",才能真正关注你的学生,关注你的学生的学习,关注你的学生的发展。

二、提升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初中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它包括课标意识、课程资源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增强课标意识。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确立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钻研教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目标和内容的;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将新课标的精神,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去。

(二)转变教师观。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发生以下变化。

1.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初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信息源。

2.由初中历史教学的"权威"转变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由强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初中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三)转变教学观。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应发生以下的转变。

1.必须从偏面的历史知识传播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

2.必须从偏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特别是初中历史的学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3.必须从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阅读自学,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4.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