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技能教学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技能教学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技能教学模式

分技能教学模式范文1

【关键词】 临床技能教学模式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 GMER), 从职业操守、医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这七个方面对世界各地医学生的培养制定了标准。其中, 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 但它又是教学中最大难点之一, 更是医学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1]。

1 建立新教学模式的背景

《执业医师法》规定, 临床带教, 必须取得患者的同意;而患者维权意识逐渐提高, 医患关系逐步从传统的医生主导、患者盲从的模式, 向医患关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模式转变[2, 3], 造成实习学生无法找到足够的病例学习临床技能;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 各医药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缺乏。上述情况造成学生仅仅是在患者床边听教师讲一遍某项技能操作方法, 看一次教师的正确操作, 鲜有实践机会, 这样的训练不足以掌握该项临床技能。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能在患者身上进行相关临床技能的训练, 形成临床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脱节, 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学生临床综合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 原来主要依靠临床见习来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传统做法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 在新医改的需求下寻找新的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模式成为必然。

2 新教学模式的构成

本校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 摸索出一套系统化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与体格检查视频课件相结合为基础, 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进行示范教学, 以模拟手段创造不依赖真实患者的临床技能教学方法, 从原来的病房床边教学发展到实验室通过特殊模型设备完成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②研制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体格检查视频课件, 弥补教学课时有限、不能经常复习这些操作的缺陷;③结合示范教学与视频课件, 使学生在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上反复训练, 使学生在进入临床之前能够以规范的动作完成技能操作, 提高他们临床见习实习的效率;④对学生进行标准的临床技能考核;⑤最后, 进入临床实践。

2. 1 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的配备 购置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 该模型可以模拟所有疾病的体征, 通过参数设置, 可让学生对疾病的特定指症进行感性认识和实践, 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能力, 即通过问、视、触、叩、听的基本手法获得临床资料。使学生接触近似于真实的病例特征, 使教学更具真实性、趣味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学习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 增加教学的互动性, 加强教与学的交流[4]。

2. 2 视频课件的研制 根据第七版《诊断学》全身体格检查大纲, 结合临床实际编写操作标准, 之后由有临床经验和诊断学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操作, 并进行录制, 同时注意添加临床上少见和罕见疾病的体征, 以弥补临床实践中不能见到该病例的不足。

3 实验分组及统计学方法

3. 1 实验分组 检验该新教学模式的效果, 实验分两个部分构成:①采集84名未培训前同学临床技能考核成绩, 随后将学生按析因设计方案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 A组采用系统化教学模式进行培训, B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 三个月后, 采集所有同学临床技能考核成绩。②随机选取本校实习生202人, 按照随机数表, 平均分为系统化教学模式组和传统带教模式组, 学习三个月后, 比较两组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

3. 2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 第一组采用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第二组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的秩和检验。P

4 结果

4. 1 析因设计分析 结果显示, 传统带教模式和系统化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的效果不同, P

4. 2 等级资料分析 学生考核成绩90~100分为优秀, 75~90分为良好, 60~75分为及格,

表1 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的比较

(分)

A组 B组

教学前成绩 教学后成绩 教学前成绩 教学后成绩

总计 2950.5 3780 3001 3462.5

表2 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组别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合计

系统模式组 26 53 21 1 101

传统模式组 15 34 49 3 101

P

5 讨论

随着教育规模逐渐扩大, 医学院校招生人数迅速增加, 以及社会的发展机制日益健全, 相关矛盾愈加激化。因为缺少示教病例, 理论与实践分离, 致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兴趣感下降, 故临床技能掌握不够深入、缺乏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等;同时医学生人数逐渐增多, 愿意配合教学活动的患者越来越少, 即使同意配合的这少部分患者对学生在自己身反复操作易产生反感[5]。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资源不足, 优化调整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系统化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势在必行。

经过析因设计可以得知, 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是不同的, 通过等级资料分析可以认为, 系统教学组的效果优于传统带教组。可见, 本校建立的系统化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该模式注重学术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注重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教学、科研、临床因人制宜;面向新医改政策, 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 非常有助于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加快青年医学人才的成长, 真正培养出“下得去、用的上、留得住、干得好”高级应用型骨干卫生人才[6]。同时, 该教学模式适应了医疗改革的新需求, 培养医学生规范的临床技能操作、不过分依赖于机械辅助检查, 提高整体医疗素质, 为走向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模式是本校教学的进步, 是本校教学经验的科研成果, 值得向广大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卉, 白育庭.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基层医学论坛, 2007, 11(3):281-282.

[2] 纪广玉, 徐正梅, 马兵, 等.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的探索和实践.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3):645-648.

[3] 齐建强, 董, 任新生.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6(3):118-119.

[4] 李璩怡, 郭雯珲.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西医诊断学教学改革探索.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14(3):124-125.

分技能教学模式范文2

[论文摘要]面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兼顾英语四级和英语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同时,还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应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在各环节的具体操作中一些可行办法和措施。

目前我国很多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处于两大困境中:一是CET4和CET6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英语水平测试,为了追求较高的四级过级率,不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盲目地以四、六级考试为中心;二是很多学生把四、六级(尤其是四级)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一旦通过了等级考试,英语学习动力就消失了。这两大困境最终会造成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欠缺,甚至出现英语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显然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不符的,因此,如何才能达到兼顾英语四级过级率和英语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英语四级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

尽管已进入大学,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特别是非重点院校)还是比较薄弱,因此大学第1和第2学期的英语教学应以夯实语言基础为主,尤其是听力和阅读等语言技能方面。在这一阶段,大学英语四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切实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能较有效地检验教学情况,因此可进行隐形分层教学,即任课教师在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教学时采用内在尺度法,暗中把相当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的组内,实行组合搭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在通过四级考试之后,学生完成了大学英语学习的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这时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任务等都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满足学生更高的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此,可按是否已过四级的标准进行分班分层教学。对于已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可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并且具有实用性的等效学分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相应课程来完成大学英语学分。对于还未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而言,可继续以语言基础为主进行教学,也可适当地设置一些类似等效学分课程的全校性英语选修课程供未过四级的学生进行选修。

二、基于英语四级分层教学的实施环节

1.任课教师的配备。首先,大学英语任课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是进行分层教学关键的环节。无论是基础班还是等效学分班,应根据教师的专长来配备;其次,任课教师的再学习也相当重要,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学习要求和动机等都和英语专业学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名称的课程在等效学分班实施也会和英语专业的学生有所不同,任课教师不仅应学习相关课程内容,也要掌握一些相关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及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等各方面的科学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再次,可让同一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分工合作,取长补短,既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互助和沟通,也有利于更好地完善课程设置。

2.课程的设置。总体上而言,等效学分的课程设置应该注意两点:第一,课程要多样化,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第二,继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特别是听、说、读和写,具体操作可按如下进行:各个等效学分课程的教师可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在教学内容里适当地配以语言基本技能的练习。就各个课程具体操作而言,同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可共同商讨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当然在设置内容上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和需求。同时,课程组成员应在组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收集相关资料,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集体备课,最终达到资源整合,资源共享。

3.管理环节。进行分层教学班级重组后的教学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配合管理:首先,学校政策方面应该对分层教学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相关政策(如要求行政职能部门和教师积极配合等相关具体政策或办法)等方面的协助。

其次,行政部门配合管理学生纪律。分层教学后,同一英语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因此在分层后的英语教学班的学生就很容易摆脱原行政班的班规班纪的约束,原班主任也很难了解其行政班学生在英语课的表现及学习状况。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分层教学分班时可根据本校学院数和各学院学生过级情况等把全校的所有学院整合成几个大的团体,然后在各个团体内部再根据四级成绩和学生的选择进行分班,每个团体内的各学院再相互沟通和商讨该团体内的学生管理和班主任分工安排。

再次,在分层教学后,学生心理上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未过四级的基础班的学生。在这一点上,任课教师应注意多观察,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同时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积极反馈。对于个别心理变化大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必要时应联系相关班主任或负责人来共同帮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最后,分层教学也需要教务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应及时反馈学生四级过级情况,及时了解学生过级情况。教务管理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完善教务选课系统,在各学院的配合下能较为高效地完成选课任务。

4.硬件设施的配置。学校应努力增设多媒体教室,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平台。这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开展网络教学,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官能,把枯燥的、抽象的单词或语法等简单化,将原有的讲授式英语教学转变成立体式、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记忆和教学效果。

同时,大学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硬件环境,包括信息传输网络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电信网和卫星网等)和教学支撑环境(包括电教馆,广播站,图书馆,有线电视和校园环境等),拓宽有限的课堂教学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5.考核办法。总体上,不同层次的教学应通过平时考核和期末课程或模块考核两大形式进行操作。内容上,基础班应更多地从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听力和阅读等方面进行考核。而等效学分班应该从语言基础技能和相关具体课程的内容两方面进行考核,比如选择“视听说+旅游英语”两模块组成的等效学分课程的学生应分别参加视听说和旅游英语两个模块的考试,两模块的加权平均分则是该生等效学分课程的期末成绩。

但是,基于四级成绩的分层教学可能会让学生最终奖学金评定相对难以操作。目前我国高校大多对奖学金的评定都是按行政班级进行。这样由于各课程考核的难易度、内容等不同,不同层次和不同等效学分的英语课程的学生的期末成绩可能不会完全反映他们的英语水平。因此只按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定就会造成不公平,在操作中,可从两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一是不同课程任课教师根据试卷难易度以及其他课程的期末成绩情况等科学地对该科期末成绩按比分进行整体调整;二是在奖学金评定时,各学院可以把学生的课程期末成绩和某次水平测试成绩(如CET4)的加权平均分作为该课程的最终成绩进行评比。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大学英语课程变得更具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我们也不能忽略对学生英语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唐人.试论英语自主学习硬件环境建设[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李新,盖海红,王素军.模块教学动态分层全程考核——中职财经类经济法课程分层教学的实践尝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

[3]孙丽萍.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J].孝感学院学报,2010(7).

[4]王先荣.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1).

[5]赵亮.试论大学英语的分层次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0(8).

分技能教学模式范文3

一、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编写了《Frames of Mind》(《智能的结构》)著作,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针对人的智力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的智力结构多元化的特点。在霍华德?加德纳看来,人的智能结构由多种智能所构成,主要包括八种智能,即语言、空间感知、数理逻辑、人际交往、肢体运动、自然观察以及内省智能和音乐智能。对于这些职能,由于每一个人所发挥的程度不同,因此而使潜能发挥的方向会有所不同。一些学生在某种职能上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就说明在这个方面有机会得到良好的发挥。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为学生创设各种条件,将学生这些潜在的智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多元智能理论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实践性上。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指出,智能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上。因为有了智能的存在,因此而会发现新的知识,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生产,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对于所提出的八种职能,每一个人拥有并且独立存在,所不同的是,由于表达形式不同,发挥的程度不同,因此而体现出不同的职能特点。虽然智能具有先天性特点,但是其需要后天环境条件才能够将这一潜能激发出来。这充分表明人的智能要得以充分地发挥,可以通过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培养。多元智能的多层次打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其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下将学生的智能开发出来,帮助学生充分运用其个性特点,将业余爱好作为学习知识的基点,培养学生持续性发展的知识调节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而获得提高。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

(一)高职英语分层教学

采用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掘学生的智能优势,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职能的强项和弱点,以在英语教师的引导下增强自信心、自主学习。高职学生生源较为复杂,这就决定了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智能组合也有所不同。由于高职学生毕业离校后,就要面对工作岗位的竞争,由于不同的专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跨越性,这就意味着不同专业的学生,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所不同。那么高职英语教学中,就要针对于学生的需求不同,参考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等职能特点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组教学。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要本着尊重学生个体、实现共同进步的原则,在调动学生个性优势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做到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小组的特点进行分层设计,其目的是将每一名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以发掘出学生的潜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都有所提供,以推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素质有所提高。

(二)高职英语差异性教学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在对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设计作业和练习。作业中所涵盖的内容,除了对旧有知识的复习之外,还包括下一次英语课程的新内容,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衔接能力。在英语练习的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智能以及英语知识结构的不同,同时还要格外注意英语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在布置作业和设计英语练习的时候,可以布置模仿性的作业和练习,尽量使练习的形式操作简单,作业以单一的英语基础知识为主,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学生,可以将英语练习延伸实践当中,包括日常生活、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等。要求学生能够针对相关的情景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并可以看懂简单的专业英语材料,听懂日常生活以及职业交流对话。对于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重点挖掘学生对于英语语言运用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针对于这部分学生,英语教师在对英语练习和作业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因此使设计更具有思考性、创造性,其目的是要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多样性。

(三)高职英语多样化教学

按照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的是单一而统一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传统英语教学的不利之处在于,考虑到学生的平均英语水平,因此教学内容对于英语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而言,有些跟不上教学节奏,而又难以满足英语基础良好的学生更好的需求。采用多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方式,主要是对英语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行多样化设计。与普通高校英语有所不同,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职业特点与英语课堂课程内容等结合,以在开展多样化英语教学活动的同时,实现其实践价值。对于高职英语学生的智能培养,主要包括空间职能、语言职能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对于学生进行空间智能培养,主要是针对英语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强,且具有良好的逻辑职能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群体,可以着重于知识的理解力、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思想感悟的培养,并能够用恰当的英语语言表达出来,采用英语情景剧的教学模式是比较适宜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不仅提高了英语语言文字的运作能力,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逻辑职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职能,主要是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运用英语课文中,请学生猜词义、对文章进行阅读分析,并做出预测,这其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型对比,并从语法的角度进行演绎归纳,以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职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的发挥。任何一种英语职能训练,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自己的爱好与英语课程内容相结合,以在符合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地将学生的英语学习潜在能力发挥出来。

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科学评估高职学生英语成绩

高职计算机专业是与英语衔接性较强的专业。要对于该专业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首先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根据英语考试成绩进行分层。以成绩为基准,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层次较低,为C层;成绩介于60分至80分之间的学生为普通层次,为B层;成绩高于80分的学生层次较高,为A层。各个层次的学生并不是固定的不便的,而是以学期为单位,根据考试成绩进行调整。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启用的教材和教学模式都有所不同,以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学习英语,根据各自的学习目标调整学习计划。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那么在英语教学模式上,不再拘泥于英语知识本身,而要更为注重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以英语知识引导为主,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更具自身特点以及需要制定英语学习计划,以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对于英语知识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地运用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快乐课堂英语活动,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操作计算机多媒体是很在行的事情,加之与他们的专业存在着些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为有兴趣参与到课堂英语活动中。比如,请学生在进行英语语言交流的同时,用计算机做出与交流内容有关系的图片。如果英语阅读内容与旅游风景有关,教师请一名学生配合,当教师的教学课件中的内容需要延伸到某个风景时候,可以请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图片,并快速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图片处理。处理的过程通过幻灯显示出来。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 is he doing?此时,会有学生回答:He is making the picture for teacher.当这位制作图片的学生出现了操作上的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请其他的学生帮助,继续操作:Who can help him?

这种英语教学模式是将学生自身的专业与英语教学相融合,要求学生在手动操作的同时进行语言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合作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统筹能力。对于学生们通过合作所制作出来的图片,教师要给予必要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激发起对英语课堂参与兴趣。

考核是评估英语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多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考核,以过程性评价取缔了传统的期末考试。所谓的“过程性评价”就是将评价指标渗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其中所涵盖的内容除了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之外,还包括参加学习活动的表现,作业情况,其他任课教师的评价以及同学的评价等,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将所有的成绩进行全处理而形成评价结果。这种过程性评价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学生平时不用功,到考试的时候突击性学习的习惯,也可以帮助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扭转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这种打破了终结性评价而运用过程性评价的评估体系,所评估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掌握,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非常有利。当英语学习的态度端正了,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也会相应地有所改变,因此而不断地自我调整学习,通过归纳概括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还促进了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提高。

分技能教学模式范文4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医患关系由原来的医生主导、患者从属的地位逐渐转变,患者可以自主就医,因此,在一些医院,由于没有足够的病源,造成临床实习的学生无法找到充足的病例进行临床技能训练。由此可见,单靠传统的临床见习培养模式培养提高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故此,寻找一种新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2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

本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探索、总结出新兴的、系统化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把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与临床体格检查视频相结合,采用多环节、多角度教学手段,具体步骤如下。(1)购进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为模型,通过参数调控模拟临床所有疾病体征,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对疾病的特定体征进行感性认识和实践,采用问、视、触、叩、听基本手法对临床需要掌握的体格检查基本知识进行实践和操作。让学生处于类似真实的病历之中,使临床教学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增加,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其思维和创造力得以提高,增加了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2)让有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的教师亲自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并录制课件,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及合理化的体格检查视频课件,以弥补临床实践教学不足。(3)将多媒体示范教学与视频课件有机结合,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在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上进行反复练习,使其在进入临床之时已经具备规范的技能操作手法,使学生有更高的热情进入临床见习。(4)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对学生进行标准的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不合格者需要补考。

3实验分组及统计学方法

3.1实验分组

实验分组的目的是检验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该实验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组:采集64名未培训前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然后根据析因设计原则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学生进行系统化教学模式授课,乙组学生进行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授课,半年后,比较分析甲乙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第二组:选取我校见习生112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采用系统化教学模式授课)和B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授课),半年后,对甲乙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第一组实验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第二组实验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

3.3.1第一组实验甲乙两组教学模式教学结果对比

采用析因设计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临床技能成绩的影响不同,其中,采用系统化教学模式的甲组(教学前成绩:2921.9分、教学后成绩:3745分)优于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乙组(教学前成绩:2999.3分、教学后成绩:3412.8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3.2第二组实验甲乙两组教学模式教学结果对比

本次实验规定,学生考核成绩如下,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通过对甲乙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采用秩和检验可知,采用系统教学的A组的平均秩次为47.68(其中优秀14例、良好29例、及格11例)小于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B组的平均秩次64.88(其中优秀8例、良好17例、及格27例)差异显著(P<0.01),因此,可以说明,系统化教学组的效果优于传统带教组。

4讨论

分技能教学模式范文5

一、唐山市篮球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唐山市高职院校篮球课程的教学,已经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习掌握技能为主,为了强调技术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掌握组织篮球竞赛活动的能力,篮球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都比较单调。换句话说,传统教学模式依循这样一个过程,即“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进行教学比赛”枯燥的教学过程。这种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被很多人认为是可靠的,并行之有效的,因此,很多年来,这种模式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诚然,这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无是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篮球教学的效率,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了教学质量。应该说,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教学模式不是完全没道理的,它是符合运动技能掌握规律的,甚至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使学生从学习开始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新时代环境下,已经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它基本上是靠教师单向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的。

二、如何选用篮球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是否合理,是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为此,探讨与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重中之重。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借助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技术和方法,构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并存的发展趋势。一些先进模式被引进体育教学,先后出现了“发现学习模式”、“导学式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小集团竞争模式”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合于特定的教学情境,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不同体育教学模式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取长、借鉴、补充,发挥着各自特有的功能,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了选择体育教学模式的广阔余地。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程的课时设置一般为一个学期36个学时,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基本技术、战术配合、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和篮球理论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为主,其他教学模式为辅。

篮球教师在教授篮球的基础战术、整体战术配合和篮球裁判法阶段,应该选择以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为主,并辅以其他相关的教学模式。什么叫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呢?具体来说,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有:1、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探研者;2、强调学生自觉思维能力的发展,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4、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教师成为学生的启发者和指导者,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良环境。篮球教师在教授基础战术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先了解下一堂课要讲授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然后在课中结合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战术的练习,这样,就不会出现练习完后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什么战术,头脑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学习起来比较费神费力,效果还不好。在整体战术教学阶段,教师可选用情景教学模式。

(二)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为主,并渗透其他教学模式。

在教授篮球基础技术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为主,并渗透其他教学模式。我们知道,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程主要是要教授篮球技术。它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完整的技术教学达到掌握系统的运动技能,因此其体育教学过程应当要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要遵循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规律、并与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正确的篮球技术。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传统的运动技能模式,它能充分发挥篮球教师的主导和指挥作用,按技术结构和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有序教学,并合理的安排教学步骤,使学生掌握较为正确和细致的技术动作,为今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但由于该模式相对比较单调,缺乏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和热情不易被调动起来。因此,我们要融合其他的教学模式进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分技能教学模式范文6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护理基本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是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理融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制定独立的教学大纲、计划,从而构建整体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1]。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整体目标的基本保障是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一体化的教学是一种职业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或是一组教师协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按计划进行教学授课,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及时了解掌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教学任务为驱动,以教学情景为依托,做中学,学中做,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护理学专业作为一门强实践性的主干课程,一体化教学将教学过程中的学和做完美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本次研究通过将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为其授课,考察周期授课后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现就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5级护理专业的1班和2班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每班50名学生,将1班设置为对照组,2班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同学0名,女性同学50名,平均年龄为(18.68±1.05)岁;实验组中男性同学3名,女性同学47名,平均年龄为(18.75±1.32)岁。两组患者均使用同一教材由同一老师进行教学授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气氛等一般材料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两组同学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授课,即将理论讲解与动手实践分离开,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为同学讲解理论知识,随后在实训室安排学生上实验课,由教师进行操作演示,随后让同学分组进行练习。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即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实训室作为教学地点,教师根据需要讲授内容以及教学目的提前对同学进行分组。每组同学分别轮流扮演护士、患者角色,教师带头边教边做,同学边学边做,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做”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做相结合。

1.3评价指标

1.3.1客观评价

客观评价方法周期授课结束后,对参与学生进行教学考核,主要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核以试卷评分形式进行,试卷采用百分制由学校统一命题,并进行流水阅卷;在理论知识考核后一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考核主要包括无菌技术、女性病人导尿术、静脉输液、铺床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五个考核内容。每名学生随机抽取试题,随后针对试题进行一对一考核,每个考题项目由特定的教师监考负责,成绩同样为百分制,对两组学生执行相同的评分标准。

1.3.1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方法周期授课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学生对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的看法。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牢固程度、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等方面。所有发放的100份调查问卷均有效收回。

1.4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经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判断标准,说明数据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情况

根据所得结果可知,对照组中分数大于80分的学生有17名,占总人数的34%;实验组中分数大于80分的有31名,占总数的62%,实验组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中没有出现不及格的学生,对照组中有6名同学成绩小于60分,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就平均成绩来看,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70.95±8.21)分,而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86.42±7.84)分,由此看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学生具体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情况见表1。

2.2专业技能考核

情况由统计结果可知,实验组学生的在无菌技术、女性病人导尿术、静脉输液、铺床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五个方面的专业技能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学生,即实验组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情况见表2。

2.3主观评价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对实施的教学模式的评价。统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针对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牢固程度、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等方面,实验组中学生“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中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种教学模式之间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这说明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喜爱认可。

3讨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为课堂讲授式教学,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的流动知识,即知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过程。课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创造性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之上,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能力,并能够体现在成绩考核上。就理论知识的考核方面,实验组中学生的考核成绩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中的学生成绩,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实验组中分数大于80分的学生人数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数达到优秀的占总人数的62%;而实验组中分数不及格的人数为0,也就是全班考核成绩均为合格,而对照组中有6名学生分数小于60分,占总人数的12%;在考核平均成绩方面,实验组中学生仍然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结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基本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基础的理解掌握,能够显著提高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来看,考核总共分为无菌技术、女性病人导尿术、静脉输液、铺床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五个方面。其中实验组中学生在无菌技术和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面的平均成绩均大于90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三个方面的专业技能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学生。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即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对专业操作的熟练程度,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总体提高现场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更佳注重专业技能的操作,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培养临床思维能力[3],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专业技能的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结上述实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机的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教学模式切实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现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的护理人才,应该加大临床教学的推广力度。

作者:刘莹莹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68-69.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