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资文学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资文学常识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识字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前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识字教学,应将其作为重要的语文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地谈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的几点尝试。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营造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内涵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然而,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引进新型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十分轻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一种非常好的状态进行识字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入各种各样的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为主”,主要指在教学中,学生扮演主导者,教师扮演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为其开启学习意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在课堂里,教师可以利用小游戏来开展识字、记字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习,“乐”中记忆,同时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到游戏中,活跃课堂氛围,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这样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汉字来源于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识字教学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利用各种渠道,使学生感受汉字的重要性。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记忆能力,加深其对字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意识和享受生活所带来的好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效果。
总之,加强小学语文中的汉字教学,既是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内涵,培养世界的未来之星的重要教学任务。
小学教资文学常识范文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可见,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在。识字不仅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小学中高年级,甚至初中高中阶段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基础。识字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汉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这便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正确的教育教学策略,让课堂更加富有活力,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关注生活,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生活中认字、识字,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一、语文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是最关键的,兴趣是促使儿童积极思考、主动识字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进行有趣的、有效的识字学习,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而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要让学生在生动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那些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就得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由此可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古诗进行识字教学
众所周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经常选择浅显的诗文,尤其是选择常用字多一些的诗词,或接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儿歌短文让小学生背诵,促进孩子们积累古典诗文词句,多积淀些文化底蕴,享受人文熏陶。课程标准指出要在低年级大量识字,及早开展阅读活动。而课前的背诵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识字载体。在我们的教学研究中,同孩子们共同成长,我们的识字课堂也不再单调,在识字的学习中,开启着孩子们的心智,激荡着孩子们充满灵性的创造。
三、运用易生为师法进行识字教学
传统教学往往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识字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先出示某个字,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哪里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因为他并没有经过主观的努力。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授之以鱼,只供他餐;授之以渔,终生受益。”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法,先扶后放,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一个个“小老师”都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字的写法,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诸如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笔画错误,形近字和同音字相混淆所产生的错误等。“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四、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小学生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而每个汉字的形成,都有一定的道理和历史渊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及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创编多样的识字游戏,并将知识融于游戏之中,从而极大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我们可以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让他们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和外形特征,同时适时安排学生演一演,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因势利导地注入了教育因素,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了启迪,提高了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知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并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
五、运用复习巩固法 优化识字教学
学生的禀赋各不相同,一堂课下来对于生字词有的只需读过或抄过一遍便能很好地记住了,而有的则需反复地练习以加深记忆。不过当时学得再好,时间一长如果不去再现的话,也会逐渐遗忘。复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抄、默,在熟读的基础上做到正确地抄写并默写出来。当然死抄是不行的,但偏偏许多学生却喜欢这样做,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比如说要抄三遍,第一遍可以读着抄,第二遍则可以默写,然后检查一下正误再默第三遍。实践证明,许多原来死抄的学生改用这种方法后,在默写字词时,准确率提高了许多。
六、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进行识字教学用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学生有一定的熏陶作用,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在校园中主动认字、识字。例如,(1)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相互认识的平台,让学生间相互交流,学生可以通过认识同学的姓名来提升自身的识字量。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收发作业来相互认识同学的姓名,并因此而掌握相关的汉字。更有甚者,可以通过组织一部分活动,来促使学生与其他班级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在互动中识字。(2)校园中的提示牌之类的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内,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一起参观校园,认识校园中的告示牌,引导学生熟悉环境并达到认字、识字的目的。
小学教资文学常识范文3
寒假里,初三生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多年老教师熊正江老师提醒,初三生利用记忆效果最佳的时段复习会事半功倍。起床后半小时和睡前半小时是记忆效果最佳的时段,初三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脑海中过一遍当天复习的知识点,效果会更好。各学科的复习穿行,也利于提高效率。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常规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
【热门课程】: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592(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长春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长春京翰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592
【同志街校区】长春市---- 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591
【十一中校区】长春市----绿园区 400-0066-911转90592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考试命题和阅卷任务。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京翰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小学教资文学常识范文4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批外语教师出国深造,亲身体验到掌握语言不懂得对方文化很难顺利交际的问题;而且语言知识的逐渐普及促使教师更自觉地注意语言的使用环境和场合。近十年来,外语教学的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在教学中增加了对文化差异、文化理论的研究。
1 文化差异问题
在校园里只要我们稍一留心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尽管英语语音,语法学的不错,说话却往往不得体。例如:上课铃响,教师进教室,学生起立,齐声说:“Good morning,teacher.”这在汉语中可以说:“老师好!”“老师早!”,但在这里“老师”不仅是称呼语,还是尊称。在英语中teacher却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只是一种职业。在英语国家,中、小学生称呼教师一般是在姓前冠以Mr.,Mrs.或Miss.。正如Woifson所说:“在与外国人接触当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和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的规则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语言学的相对性。”所以说,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之中,并且反映民族的信仰和情感。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那么,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深入推广文化教育呢?本文试图从文化教育方面做些探讨。
2 文化教育的范畴
首先,不要将汉英词汇一一对等,认为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外延上完全等同于汉语。汉英两种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词素和语意结构,分别表述不同的概念系统。然而这一点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学生尽管用英语同本族人交流,却存在着编码和译码的错位。其次,尽管大多数学生已不在用“No,no. It’s really bad.”来回赞扬之语,然而他们常误认为字表意义相同的汉英语言,其功能也完全相同,尤其对言外之意理解不够透彻。最后,应该给学生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学生没有适当相关的背景知识,常表现为阅读速度缓慢,复述时丢三落四或添枝加叶,歪曲原文。
3 几种具体的文化教育方法
3.1 开展文化比较活动开展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的是否得当。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角色,对于语言形式正确而不符合角色或场合的问题应该指出来,使学生逐渐获得“社会语言学方面的敏感”。在句型教学中学生容易只顾形式忽略内容,机械地操练,教师尤其需要不断地从旁提醒。
3.2 利用教具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例如,讲解house在英美一般指什么样的房子的时候,不如让学生看一幅图片。其次,电影是了解西方社会的一种有效手段。有些是专门介绍社会情况的记录电影,自然十分有用。好的故事片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提供丰富有用的材料。在美国,有的教师使用不同时期的电影使学生对各时期的社会习俗有所了解。电影《卖花女》是研究不同社会阶层的语言特点和礼仪的一份绝妙教材。教师如能加以适当的指导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电影还是观察、研究姿态表情、动作等语言以外的交际手段的十分有用的材料。
3.3 适当地选用辅助教材在教学中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或在自编材料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有些英美出版的质量较好的课本采用了不少文化上的差异,有的单列一项,称做“Culture comments”,有些对话也是研究文化差异的好材料。所谓真实材料指从实际交际活动中选取的材料,并非编教材的人自己撰写的。
3.4 引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或报道时留心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我们的学生能到英美留学,在当地人民中生活较长时间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了解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就是从文学作品和日常新闻报道中来。问题在于如何选择这些阅读材料。如果学生读文学作品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那就所得甚少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要注意了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各阶层关系,各种社会问题,各种深层次的人物性格剖析等方面,从而养成在自学文学作品时探究文化常识的习惯。
4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小学教资文学常识范文5
关键词:外语专业;实践教育模式;三位一体
一、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展开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客体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客观对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之实现全面发展。
二、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育模式:浙江树人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探索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办高校之一,浙江树人大学一直致力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外国语学院对外语专业实践教育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性和延续性,将实践的理念和行为渗透到每个学年、每个教育环节,形成学生实践活动“四年一贯制”。通过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校、社区之间的合作,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力度,加强与国外高校间的交流,互惠互利、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多层面、多样化地探索建立外语专业“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国际交流”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1.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强化直接实践经验
学院积极拓展渠道,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将课堂教学延伸至企业,让企业培养进入课堂,大力推动课程改革与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对接。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根据合作企业对于服务外包、金融财务、外贸业务等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如加入计算机软件、金融实务、商务礼仪、职业素养等相关课程。此外,鉴于外语专业学生将大量与国际企业接轨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中植入国际多元文化、国际证书培训等课程,能扩大学生国际视野,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学院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拟定不同层次、多个系列的校企合作培训项目,创新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点单式”选择,力求做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模式一是企业利用学校办学场地、师生资源等,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设备、选派业师,双方共同出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东忠班”即为此类模式。杭州东忠集团出资在学校设立校内实训基地,该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除了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还为进入企业的大学生提供各种软件课程培训。模式二是学校利用企业场所,提供资金或购置设备,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基地主要由企业负责管理,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以及企业项目研发和培训使用。目前,外国语学院使用的校外实训基地均由校企合作协议方企业无偿提供。纳思教育班、杭州汉世班、塔塔班、印孚瑟斯班等即为此类模式。
2.以社会实践为重点,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学院以政府、培训机构、社区、图书馆、中小学为平台,开展学生多元实践,于新生入学初即着手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识;以外语专业实训课程为抓手,以项目为依托,根据各个基地实践对象的不同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设计实施各具特色、分层分类的活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精髓。几年来积累的项目有近20项,内容包含中国国学常识、西方儿童文学、中西方文化对比、英语经典电影及歌曲欣赏、中西方国家风情、爱的教育、英语口语、初级日语和韩语等,这些项目旨在让人们,尤其是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更为系统地接触中西方文化的精髓。2006年至今,学生在近二十个实践基地进行了800多场的中外文化传播活动,二万余人次受益,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所有这些项目的持续开展,不仅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平台,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意识。
3.以国际交流为依托,锻炼国际化实践能力
学院与包括加拿大约克大学、日本活水女子大学、日本长崎国际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韩国南首尔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台湾正修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在内的近20所大学开展国际交换和联合培养项目,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国际交换生、短期研修、专升本、本升研以及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从2006年至今,已选派近两百名学生参加国际留学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国际化实践能力。
实践教育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需强化学生、学校、社会三方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构建互需、互联、互赢的合作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学生的自主精神,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实践教育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潘家耕.谈谈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7(4):23-27.
[2]黄志强.对民办高校实践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27-130.
小学教资文学常识范文6
关键词:菲律宾华裔子女 汉语学习 政策 学习环境
随着中国发展软实力的需要,我们向世界推荐着我们的符号――汉语。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环境就是关键的因素之一。而学习环境,又可以细分为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一、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的社会环境
(一)政策环境
中国和菲律宾的交往很早,在我国明代,古苏禄国(菲律宾前身),就同我国开始了密切的友好来往。菲律宾有记载的的中(华)文教育则始于与1899年,当时以私塾形式存在,主要教授四书五经。在美国殖民菲律宾期间(1898~1946年),美国政府对于中(华)文学校采用的是放任自由的态度,中(华)文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皆来自中国。自菲律宾独立后,菲律宾政府对于中(华)教育的政策有过四次变化。
首先,是半监督时期(1946~1955年),在这一阶段由于菲律宾首届政府总统Manuel A.Roxas和中华民国签订了《中菲友好条约》,根据条约第六条“缔约国双方的国民,可以在彼此领土全境内,在于任何第三国国民同等条件下,依照彼此之宪法、法律、规章,享有设立学校教育其子女之自由。”(萧曦清,1995)中(华)文学校从二战后的34所,到1955年增至150所,教师1649人,学生4.8万。中(华)文学校采用双重学制,即一个华裔学生同时接受中(华)文和英文教育,此时上午中文教学,下午英文教学,在教学时间上中文教学较英文教学略长。中(华)文部小学课程包括语文(国语、文法和书法)、常识(公民、历史和地理)、数学、美术劳作(图画、手工艺)和音乐。中(华)文部中学课程包括语文(阅读与作文、文学和文学史)、社会科学(中国史、中国近代史、西洋近代史、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教育学)、数学(算术、代数、几何和解析几何)、自然科学(博物、化学、物理和生物)、劳音美(劳作、音乐和美术)(鲍事天,1965)。
其次,是全面监督时期(1956~1972年),在这一阶段,菲律宾教育委员会设立以私立学校局长Jesus Perpinan为主席的五人小组,针对中(华)文学校状况,根据《中菲友好约定》研究全面监察中(华)文学校的法理依据。中(华)文学校代表鲍事天(中正学校校长)提出中(华)文学校的五项立场:
1.华文学校自由设立已经半个世纪,并由华人社团出资开办,每年可节省菲律宾政府大笔的教育经费;
2.华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菲律宾良好公民;
3.使未入籍的华人子弟,将来回国后有求生的选择;
4.依据中菲友好条约监督华文学校华文部,并非对菲律宾不利;
5.华文学校华文部是否愿意接受菲律宾政府监督问题,应由政府当局商量”(刘芝田,1964)。
中华民国驻菲公使周书楷与菲律宾副总统兼外交部部长贾西亚、菲律宾教育部部长赫兰丽斯达成三项协议:
1.所有侨校均需向私立教育局立案,接受监督,并教授菲律宾政府规定的英文标准课程;
2.侨校可以依照中华民国规定的华文课程标准,自由教授;
3.中菲双方组织联合委员会执行监督事宜”(陆建胜,2001)。
1956年,中华民国和菲律宾政府签订《中菲督察侨校协议备忘录》,主要约定包括:
1.菲律宾境内位登记立案的侨校,均向菲律宾政府教育部私立学校教育局登记立案;
2.所有侨校须受菲律宾政府的督察;
3.侨校学生必须修读公私立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的最低标准,并根据中菲友好协定的规定,自由教授其他规定的课程;
4.双方同意设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拟订各侨校华文课程的标准,以及教授该科目的教师资格,以备菲律宾教育部采纳”(刘芝田,1964)。
经过联合技术委员会4个月的研究,菲律宾教育部在1956年颁布《第三号通令》,自1956年开始中(华)文学校的中(华)文课程和英语、菲律宾语课程规定如下:
1.英文课程必须遵照菲律宾全国教育委员会及教育部部长的规章或通令,随时修改;
2.华、英文课程上下午混合上课,但因环境无法遵照,须经教育局长许可而改变;
3.中学课程以四年毕业为原则,英文中学毕业后可升入菲律宾各大学;
4.华文部高中二、三年级不得开设英文大学课程;
5.英文课程的教师以聘用菲律宾人为原则,菲律宾的公民、历史、经济和政府等课程,则必须由菲律宾人担任;
6.华文课程标准及师资需依照台湾的规定;
7.一切有关华校行政手续,须按照教育局印发的《私立学校指南》内的各点办理”(郭寿华,1969)。
根据《第三号通令》,菲律宾教育部将英文课程改为上午上课,中(华文课程移至下午上课,导致中(华)文课程的课时明显缩短。在这期间两年制的华侨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菲律宾华侨学校联合总会成立,1965年华侨师范专科学校和中正中学合并成立中正学院。截至到1965年,华文小学104所,初中20所,初中(含附小)24所,完全中学1所,女子职业学校2所,独立学院1所,华校合计152所。教职员1853人,学生52998人,其中高中生3689人,初中生9055人,小学生40254人。绝大多数华裔子女进入中学后会选择菲律宾中学,因为菲律宾中学学制为4年,而华文中学学制为6年。于此同时,华校中非华裔的学生人数也在增长,到1962年约占华校总学生数的18.5%(曦清,1995)。同时在此期间,关闭华校的主张也开始显现,1960年关闭华校的提案在菲律宾众议院中提出(刘芝田,1964)。由于当时菲律宾教育部部长罗美洛的反对,关闭华校的议案被搁置,但菲律宾众院的反菲和教育两个委员会联合对华校进行调查,在其联合报告书中列举了许多华校的非法行为,如课时安排不当、教师不是菲律宾人等,并据此提出七点严加监督华校的建议。同年10月,众院的反菲、教育、移民、廉政四个委员会联合提出督察华校备忘录。廉政委员会更进一步提出关闭166所华校的建议。
再次,是华文学校全面菲化时期(1972~上世纪90年代),在总统Ferdinand E.Marcos主政期间,菲律宾新宪法在1973年通过,在宪法中对教育作了如下规定:
1.所有教育机构,除了教会、传道会或慈善机构所创办的,应由菲律宾公民或其资本60%为菲律宾人所有的公司、社团所拥有;
2.所有教育机构的行政必须由菲律宾公民控制;
3.教育机构不能专为外人设立;
4.外侨学生不得超过全部学生数的三分之一”(Teresitang See,1985)。
同年《176号行政法令》颁布,154所华文学校正式融入菲律宾教育体系,其与菲律宾私立学校的不同,仅在于多开一门华文课程。尽管如此,对华文课程的教授也加以限制,例如:
1.华文仅作为外国语课程教授,禁止在其他场合教授;
2.从幼儿园到大学,华文课程每天不得超过100分钟,并不作为升留级的标准;
3.一律采用当地所编制的华文课本;
4.只能聘请当地的华文教师等”(林慧阳,1977)。
在这一背景下,华校由154间下降到1980年的140间(黄滋生,1989)。学生总数也由6万多下降到4万8千人(林惠阳,1977)。于此同时,一些特殊的原因也导致了菲律宾华裔使用华文能力的下降,如华校尽管每周有500分钟的华文课,但由于其仅是一门课程,且不影响学生升留级,因此学生很容易放弃修读华文;“华文无用论”甚嚣尘上,部分华人家长都认为华文价值不如英文,其子女受到较大的影响;菲华混血儿大量进入华校,而这些华裔子女90%以上不懂华语,教师不得不进行迁就,为了方便教学菲律宾语(Tagalog)和中国地方方言闽南语普遍被教师使用。
最后,是华文教学自我革新时期(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在此期间华校下降为128间,华文教师2147位,华校中华裔子女仅占1/5至1/3(小禹,1990),其中又以菲华混血儿居多,约占60%以上(周聿娥,1996)。面对中(华)文教育日渐衰微,华裔青少年运用中(华)文能力的日渐衰弱,华文教学自我革新的呼声也逐渐显现。1991年,侨中学院发起成立“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并明确提出历史新时期的华文教育必须转型,以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菲律宾公民为目标,并且指出华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他们研究认为,当前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华文教育应该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他们以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开始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教材。目前,菲律宾三分之一以上的华校在使用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教材。为了推动华文教学的自新,该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华语教学讲座会,组织教师团和学生团前往北京进修。1993年,由中正学院等30所学校发起,120所学校组成了“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并形成了教育研究、师资培训、辅导询问、教职福利、资讯出版和基金筹措等六个专业小组。为了推动华文教学的自新,该联合会每年都会聘请中国海峡两岸的教授、学者到菲指导教学工作。2006年10月3日,菲律宾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雅典耀大学正式成立。雅典耀大学原本设有中国研究中心,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汉语教育和中国研究方面有一定基础。孔子学院正是建立在中国研究中心基础之上。目前,每年在雅典耀大学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学生大概有1000多人,学生主要是成人。2007年,第二所孔子学院在布拉卡国立大学正式成立。目前,在菲律宾孔子学院已经有3所。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菲律宾华裔子女的华文教学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二)学校学习环境
在量化研究的样本中旅居菲律宾5年以内的占20.8%,5~10年的占22%,10~20年的占38.8%,20年以上占18.4%。男性占65.2%,女性占34.8%。最小孩子为3岁以下的占12.8%,3~7岁的占27.6%,7~12岁的占11.2%,12至18岁占48.4%。出生在中国的华裔子女占28.4%,出生在菲律宾的占71.6%。
78.4%的家长表示,子女正在学习;11.2%的家长表示,子女已经工作;10.4%的家长表示,子女目前既不工作也不学习(主要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处于学习状态的华裔青少年,六成以上就读在当地学校,不到四成就读在华文学校。即使是华文学校,使用的主要教学语言也主要是英语为主了。
(三)工作应用环境
处于工作状态的华裔青少年中,50%在工作中偶尔使用汉语,50%则从不使用。通过进一步研究显示,华裔青少年汉语能力与所在学校没有必然关系,只和学校主要教学语言有关,接受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青少年,其汉语能力明显高于非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生。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汉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同时全部答错的样本主要是在幼稚园的婴幼儿。因此,可以看出,社会语言环境影响者华裔青少年汉语的使用能力。
二、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的家庭环境
(一)家庭结构
回答问卷的样本中46.4%的配偶为中国人,43.2%的配偶为菲律宾人,10.4%的配偶为其他国家公民。绝大多数华裔认为自己的家庭已经融入了菲律宾的主流社会,仅1.6%认为自己的家庭完全没有融入了菲律宾的主流社会。
研究显示,父母都是中国人的青少年,其汉语水平明显高于父母一方为中国人的青少年。
(二)家庭语言环境
回答问卷的样本中仅9.2%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标准普通话,60.4%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中国方言,18.4%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英语,12%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菲律宾语(Tagalog)。在地方方言中,主要的方言为闽南话(68.2%),其次是粤语(12.6%)、客家话(7.3%)等。
研究显示,在家用中文沟通为主的华裔子女汉语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子女。
为了改善华裔子女汉语学习的环境,菲律宾华裔社群一直在作着有益的尝试,如向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两地取经,从两地引入汉语教学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同时,自身也举办如中华文化讲故事大赛等活动。华裔社群已经抓住了改善语言环境是提升华裔子女汉语能力重要手段之一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黄明月.华人远距学习者学习动机之研究[M].隔空教育论丛,2002,(14):45-63.
[2]砂冈和子,村上公一.以提升交际能力为目的之汉语教学及水平测验刍议―早稻田大学国际汉语远距教学四年实践见证》[G].第三届全球华文网络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