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范文1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的最基本原理。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应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综合上述,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范文2

一、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密不可分

相对于循环经济而言,节约型社会是更大更宏观的目标,而循环经济则是节约型社会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循环经济开展得好,就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形成;节约型社会形成了,又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和保障。

(一)共同目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所在。

(二)共同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在源头上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资源,在生产中实施清洁生产,在消费后全面回收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同样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三)共同推动力。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同样是节约型社会构建的最主要推动力。节约型社会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资源消耗降低,并寻找替代资源,以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从而实现GDP增长。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力保障

走循环经济之路,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关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不能独立存在,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及协同。只有全社会形成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文化、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社会价值观等社会氛围,并投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等,才能保障循环经济良性发展和建立节约型社会。

(二)循环经济需要以生态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框架基础,同时也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建设节约型社会在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任何资源都要受生态规律的制约,只有遵守生态规律,同时按经济规律来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保证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三)循环经济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各地方的认识也不同,其实践效果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充实。

三、节约型社会需要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其实质是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是节约资源的根本办法,也是防治污染的有效途径。

(一)生产领域――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国以来,辽宁作为我国的工业基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生产模式的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其主要表现是: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率产出。因此,建设和谐辽宁,建设节约型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实现由“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转变;要素资源投入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消费领域――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为可持续消费模式和绿色消费模式。消费模式表现为在一定消费理念指导下的社会消费系统的整体状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体制创新,必须有消费模式转变的配合。没有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必须强调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当推动环境成本和利益内在化绿色核算体系,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行为,引导公众采取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等的建设,加强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原则,以指导和约束人们实行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范文3

[关键词]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陈亚兵,泉州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叮―0164―0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致的。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所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实现者;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又在促进着人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主体力量而无从实现,而没有社会的发展,人的不断发展也会失去条件支持和推动力量而成为不可能。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阶段、新的目标,由此实现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们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正体现了党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思想的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取决于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素质,如果一个社会的成员不具备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那么这个社会要实现发展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即将迈进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一方面是人的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将对人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为人的新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和条件,开辟新的道路。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深入探讨和研究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活动和发展是由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来承担和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人在实践活动中,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人自己成为主体的存在,从而具有了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这些主体性就构成了人的本质力量,也就是人的能力、素质。正是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和外化,人的能力作用的发挥,才有人创造历史的活动。

人作为主体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创造社会历史的过程,同时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张扬的过程,是人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而“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发展的历史,是劳动的具体表现形态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的创始人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而劳动过程不过是“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即在对象中灌注自身目的的一种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要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客体中,即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目的意图等物化到对象中,最后达到占有对象的目的。人在劳动中改造对象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客体的同时,也把客体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力量。

人“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劳动过程,其实就是生产力实现和发挥的过程,因为生产力按其本质规定就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中解决人同自然的矛盾的能力,亦即人的生产劳动的能力。所以说人类社会历史是劳动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说人类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考察生产力及其变化发展时,我们会发现生产力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动力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实体性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因此,从内容上看,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发展。而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是唯一能动的、主导的因素,是生产力的主体,生产资料的创造、运用、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人,正如马克思说的:“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物质生产过程是在劳动者的主宰参与下进行的,劳动者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制约着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决定着生产的发展。完全可以说,没有劳动者就没有现实的生产力,没有劳动者能力的发展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由劳动者来承担和实现的,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者的力量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历史”,也就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能力直接体现在从事劳动的活的人体之中,包括体力和智力。在人类自身的发展史上,人的体力的变化是微小的,因此劳动者能力的发展主要就体现在智力上,而智力的提高和发展从来都是人类知识渗透和转化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综观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会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中,知识因素日益替代物质因素,成为决定生产力进步的主导因素。人们从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角度,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迄今已经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两大形态,并即将迈进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经济,人们普遍这样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这样的经济时代里,经济的发展不是直接依赖资源、资本、设备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利用,从本质上说,知识经济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形态。在农业经济时代,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力资源和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当时的生产活动也有知识的渗透,但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比较低下,其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在工业经济时代,作为生产力的附着因素,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已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但是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资本等仍然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因素,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外生变量来研究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则成了经济增长的核心,成为生产力进步的支撑

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结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历史,是知识渗透、转化为生产力的历史,是知识不断取代物质资源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历史。

知识和其他物质资源不同,它不是世界上现存的东西,不是自然过程自发的产物,而是人的能动活动创造出来的,是人通过发挥主体性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的成果。简单地说,知识是人的发展的结果。作为知识,其本质在于它是人类实践创造的产物,任何知识都是人的知识,离开人及其对象性活动,便没有知识的产生、积累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自然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很清楚,作为意识或精神产品的知识,是人的主体性实现和外化的结果。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在反映世界的同时,以各种符号形式创造出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的知识世界。知识的开发、更新与创新,表现着也推动着人改变世界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既然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知识在本质上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主体性实现和外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人本身发展的结果,是人的能力、素质提高的结果。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结果,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又必将从新的历史高度要求和促进人的进一步的发展。如前所述,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人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特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可见,人的主体性不可能离开客体和实践而自发生成和发展,相反,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获得和建构起来的,与实践的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发展。

与以往的经济时代不同,新的经济时代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获取、创新和运用,知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而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不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人创造出来的一种无形的精神性存在,它总是依赖于人而存在,知识的作用是通过掌握知识、创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人来实现的。因此说知识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实质上是说有知识并把知识运用于劳动而创造财富的人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也就是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本将是知识经济的最主要的生产资本。显然,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时代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句话,要求人的主体性更加凸现,人的本质力量进一步发展。而作为社会发展的更新更高的阶段,知识经济也将为人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条件。

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知识素质的更高的要求,将促使人的劳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的主体性、人的能力首先表现在他的劳动能力上,一般来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是同他的劳动能力成正比的。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的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是知识经济实现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知识经济必然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及其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知识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必将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知识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因此,知识经济中的生产劳动者必须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谁掌握了知识,掌握了高新科学技术,谁就能在社会竞争中掌握了优先权、主动权和决定权,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个人也是如此。有人把知识经济又称为脑力经济、智力经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的知识在新的经济时代中的作用。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和素质的这种新的要求,必然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和氛围,充分调动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将极大地促进人的主体性的提高,促进人的发展。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范文4

(一)英国的基本情况 

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十七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后期的产业革命,大大加快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其海外贸易和投资遍及世界各地。由于英国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对英联邦国家和其他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立法、文化乃至军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20世纪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等西方其他国家的发展,英国受到挑战而经济发展不够迅速,但其经济仍有一定的基础,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还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实力。特别是那些曾经沦为英殖民地的一些国家,至今仍保留着昔日大英帝国强盛的痕迹。 

(二)公司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 

英国以公司法作为国家对公司实施立法管理的依据,除公司组织外,其它类型经济组织的活动则有其它法规管理,例如:①非公司组织的企业(如独资和合伙企业),在所得税法中予以规范;②非盈利性组织,遵从为某些特定组织而制订的法律,②公共部门的机构或企业也是根据特定的法律进行报告的。而公司会计主要受制于公司法,其次也受会计职业团体的影响。目前管理与协调英国会计实务的公司法,最早起源于1844年的《联合股份公司法》,但其对公司财务会计与审计会计的管理与协调并没有起到过实质性的作用。1948年,基于《联合股份公司法》制订的公司法,则是一个里程碑,强调公司必须以“真实公允”的观念来处理会计事项,提供会计信息。公司法自1948年公布后,又经过几次较大的修改:第一次是在1967年,修改的主要内容是销售额的披露更具强制与义务性,更大范围地公开董事会的报告与记录,并且取消了家庭自营的私人企业以前所拥有的不被露的优惠权。第二次是在1976年,修改的主要内容是会计信息的永久性与公开性的法定需求量变得更紧,加强了审计人员的权力,增强了对董事会利益的披露。第三次是在1981年,主要是贯彻欧共体的第四号指令,即《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年度报表的各国立法协调的第四号理事会指令的修改建议》。第四次是在1985年,前面三次修订本和1948年的文本均作为独立的法律文件生效,执行时需互相参照以决定取舍,很不方便。这次修订则同以前几次有所不同,这次修订是把历次公司法的有关内容加以合并,经过删改和增补,并将欧共体第七号指令《合并会计》纳入其中,使之成为一部统一的、内容繁多的包括有747个章节和25张表格的公司法。具体来说,公司法对会计有如下要求: 

1.着重强调“真实与公允”的观念。为了保证符合“真实与公允”的要求,规定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增补信息揭示的内容。甚至在形式变化使有关规定不能适应时,也可以偏离具体规定而作恰当的揭示。 

2.关于资产负债表。公司法规定: 

(1)报表格式。即可以采用帐户式的资产负债表格式(和美国采用的相似,所不同的是项目的排列系按流动程度相反的次序),也可以采用竖式格式(一种叙述格式,通过从相,应的资产分类中减去负债分类而得出股东权益),或同时采用两种格式。 

(2)应提供的信息。包括法定的和发行的股本;分类反映的负债及准备,以及按照适当的标题分类反映准备变动的细节;关于债券的信,包括偿还、重版发行的日期等;银行借款及透支总额;公司税及计算方法;集团间的债务;股利包括未分配股利;票据引起任何或有负债的细节;固定资产或成本或估价和任何折[日准备等的详细情况,重估价年度,估价者的姓名和资格;帐面价值减去任何核销额后反映的无形资产,按上市和非上市分别反映的投资,外币折算的依据。 

3.关于损益表。公司法规定: 

(1)格式。可以从三种格式中选择,即横式或竖式的或两种都采用,项目的分类可以按费用的性质分,也可以按其职能分。(在美国,损益表的格式一般是竖式的,费用项目系按职能分类) 

(2)提供的信息。公司法要求企业必须提供下列有关信息: 

营业额,其中年营业额超过一百万英镑的公司还应提供营业额的计算过程;租金收入或投资收入;董事报酬,包括以前任董事的养老金和给董事的补偿金,以及年报酬为五干英镑的董事人数(董事年报酬不超过四万英镑的不须遵守这一要求);董事长报酬;应计利息;折旧费用包括折旧的计算方法等;其它费用包括审计费用;纳税信息(分别按联合王国公司税,联合王国所得税和海外税类单独反映);股利总额(包括未分配股利);非常交易事项收支。会计政策的变动情况。 

4.关于财务会计附注 

根据公司法企业必须提供真实公允的报表信息,除此之外,公司还必须按照真实公允的原则揭示有关表下注释,这些注释与财务报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公司法要求必须作为报表附注的是: 

①子公司所属控股公司的名称及其国籍; 

②公司对外投资的详细情况。其中,当对非子公司的投资额达10%时,还应说明该受资公司的国籍及持股性质。如果控股达到20%以上(含20%),还必须揭示前一个会计年度该公司的股本总额、准备金和损益情况。 

②未分配股利和待转入准备的数额; 

④有关固定资产的重大变化情况; 

⑤股票、债券等的发行情况; 

⑧有关各种业务营业额的比较分析情况及税前收益信息; 

⑦每周职工平均人数及雇员报酬的信息; 

⑧集团合并报表。 

5.董事长报告 

根据公司法的要求,董事长报告应提供评价公司及其子公司当年业务发展情况及其年末状况的信息,并要求这些信息必须经过审计。董事长报告应当包括:a.年度结束后已经发生且影响公司或子公司的任何重大事项的细节;b.说明公司未来可能的业务发展情况;C说明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发领域的情况。除此之外,董事长报告还要揭示如下信息:必须提供董事成员名单和任何重要信息,对于同公司有关的其他组织有利害关系的董事,则还要提供他们的股份或债券及其持有股份的变动情况;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确保雇员健康、安全和工作福利的措施方面的信息;支持政界组织和捐助慈善机构的信息;对于评估成员公司状况极为重要的任何其他信息。 

(三)会计职业团体的活动与会计准则的制定 

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职业会计师最早出现于英国。1720年,英国的“南海公司”破产,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发现该公司并不如其所表述和报告的那样好,怀疑其有欺诈行为,纷纷要求其赔偿损失。面对社会各界的压力,当时的英国议会组织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特别调查委员会,调查南海公司的破产事件。经过调查,这个特别委员会发现,该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失实,并有明显的舞弊行为。于是,这个特别调查委员会聘请了一位精通会计实务的人斯内尔,对南海公司的会计帐目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后来议会根据· 斯内尔的审计报告,没收了南海公司全部董事的个人财产,并将一名直接责任人逮捕。英国人对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的处理,揭开了为整个世界缔造注册会计师这一崇高职业的序幕。斯内尔编制的报告也就成了西方最早由会计编制和呈送的审计报告。因此,审计历史上,也将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的第一阶段称作英国审计。英国的会计师职业团体主要有: 

(1)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The l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vntants inEngland and Wales.ICAEW) 

(2)苏格兰特许会计协会(The l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ScotlandICAS) 

(3)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TheAssociationofCertifiedAccountants——ACA) 

(4)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The lnstitute of Cost and Management AccountantsICMA) * 

(5)特许公共财务与会计协会(The chartered lnstitute of Public Finance and Ac—COUntancy CIPFA) 

(6)会计准则(标准)筹划委员会(AccountingStandardSteeringCommitteel970年成立) 

早期英国的会计职业组织都是区域性的。194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开始从事会计准则的研究活动,它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建议书”,但由于其不具备强制性而未被采纳,甚至也未被当时的会计界广泛知晓,因而也没有产生多大影响。1969年人们愈益感觉到,有必要以权威性公告而不是象颁布的那些建议书,来弥补公司法对会计规范的不足,结果,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70年组建了会计准则筹划委员会。该委员会以后又得到英国和爱尔兰其他五个会计团体的支持,并于1976年易名为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六个会计团体的联合委员会。从创设到l 990年,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25号(《标准会计实务公告》StatementoftandardAccountingPractice—SSAP],其中3号)以后撤销。英国的标准会计实务惯例公告同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也并非完全一致,在准则的表现形式和制定准则的工作目标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它并不制定大量而浩繁的、包罗问题广泛的详细会计准则,只就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其次,《标准会计实务惯例公告》不具有法律效力,也没有权威机构的支持。但人们一般认为,根据《标准会计实务惯例公告》编制的报表可认为是真实和公允的,而不这样编制的报表则可能被法院认为不真实或不公允。 随着会计问题日益复杂,需要不断提高财务报告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准则委员会愈益显出难以令人满意地履行其制定会计准则的职责。人们指责会计准则委员会既不能迅速应付变化着的需求,也不能恰当地处理通货膨胀会计,表外筹资业务、商誉等基本问题。例如,已颁布的会计准则中还未要求英国公司披露销货成本这一数字,这无异于剥夺了分析者的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此外,英国亦坚决反对把后进先出法作为存货和在制品的计价方法。最后,不注意理论研究,尚未建立财务计量和报告的概念结构。这一方面由于他们不愿象美国那样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英国没有必要的基金,而只能应付紧迫问题。有鉴于此,英国会计界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于1990年建立了全新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其核心是会计准则委员会ccountingstandardsBoard,原先的会计准则委员会英文名称为Accounting standardsComminttee) 新的会计准则机制,有如下特点:①新机制有一个由各会计团体任命的理事会,财务报告理事会,由它筹措资金,决定制定会计准则的重大政策,任命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员。这类似于美国的财务会计基金会。②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样,新成立的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十分重视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本准则的研究,正准备颁布《原则公告》,内容和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十分相似。除此以外,该委员会正筹划颁布《财务报告准则》,以逐步替代《标准会计实务公告》。为了加强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专门成立了一个检查小组,专门检查严重违背会计准则的行为以期提高财务报告的水准。 

(四)英国会计的主要特征 

1.以“真实与公允”(True and fair)原则为会计行为规范的核心原则。无论是公司法或会计原则的执行,都不允许背离这一原则,不仅如此,这一原则已超出国界而被欧共体和某些英联邦国家所接受而成为本国的重要会计规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真实与公允”的原则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内容,而要靠会计人员的理解和判断。这固然有利于应付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但也难免带来不确定因素,造成实务处理中一些认识和判断上的分歧。 

2.英国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及其有限。国家并未授权任何会计职业团体来制定会计准则,而是广大会计职业界成员从其利益和需要出发,在法律框架内制定标准和会计实务说明,它虽然在客观上对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起到补充作用,但法律本身并无这种规定。3.英国会计职业团体对国际会计准则十分重视。只要与英国或爱尔兰法律不相抵触的国际会计准则,他们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都予以借鉴,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的有些内容,尤其是英国公司法中未曾涉及的一些内容,都被引入英国的标准会计实务说明中。 

4.关于会计报表。公司法和标准会计实务说明都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合并报表。但标准会计实务还要求除小型公司外,都要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以反映营运资本的增减变动,并对现金及短期投资增减变动的结果作为营运资本的组成部分在表的底部单独反映。 

5.英国会计实务中,有一些引人注意的方面: 

①存货计价。既可按成本,亦可按成本与可变现价孰低方法,也可按企业认为正当的方法,但不采用后进先出法(LIFO),此法在美国则比较流行。②短期投资性质的有价证券。既可按成本方法、亦可按成本与可变现价孰低的方法计价。②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期间摊销,但对投资性财产例外,这一点不同于其它国家。④研究与开发费用。分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三种类型。其中,前两种类型的费用,均在发生的当期列做费用。后一种类型的费用,一般也可作为当期费用列支。但是,若该类费用的发生符合下列条件时,便应递延处理,分期摊销:a.此类费用的发生属于专门的课题研究项目,其费用能够单独分开小,该项研究在技术上及商业上有取得成功的把握,能够以将来的收入抵偿其研究费用;c公司有足够的财力保证该项课题的完成。⑥商誉。鼓励采用一次注销的方法,注销额冲减有关的准备帐户。但也不禁止采用其他方法,如按有效经济年限进行摊销、分期转入损益的做法,以照顾某些公司在特定条件下的需要(例如,为了避免准备帐户过度冲减)。附:英国财务报表的统一格式(1985年公司法): 

。 资产负债表 

12月31日 

A.末付催缴股本 4.暂付款 

B:固定资产 E.有形资产 ‘ 

1.无形资产 1.土地及建筑物 

1.开发成本 2.厂房及机器 

2.特许权、专利权、许可证 3.装置、家具、工具和设备商标权及诸如此类的权利和资产 4.暂付款及在建工程 

3.商誉 m.投资1.集团内公司股份 6.欠集团内公司帐款 

2.对集团公司贷款 7.欠联属公司帐款 

3.联属公司贷款 8.其它债券,包括税金及社会保险 

4.对联属公司贷款 9.应计及递延收益 

5.除贷款外的其它投资 F,净流动资产(负责) 

6.其它贷款 G.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 

7.自有股份 H.债务:一年后到期的金额 

C。流动资产 1.债券借款 

I,存货 2.银行借款及透支 

1.原料及物料用品 3.预收款 

2.在制品 4.应付商业帐款 

3.产成品及待销商品 5.应付汇票 

4.暂付款 6.欠集团内公司帐款 

K.债权 7.欠联属公司帐款 

1.应收商业帐款 8.其它债务,包括税金及社会保险 

2.集团内公司欠款 9。应计及递延收益 

3.联属公司欠款 1.备付负债及费用 

4.其他应收款 1.养老金及类似债券 

5.未付催缴股本 2.税金,包括递延所得税 

6.预付款及应计收益 3.其他备付 

m.投资 J.应计及递延收益 

1.集团内公司股份 K.资本及准备 

2.自有股份 I.已缴股本 

3.其他投资 R.股本溢价 

W.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 m.重估价准备 

D.预付款及应计收益 Iv.其他准备 

E.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金额 1.资本收兑准备 

1.债券借款 2.自有股份准备 

2.银行借款及透支 3.按公司章程提取的准备 

3.预收款 4.其它准备 

4.应付商业帐款 v.损益 

5.应付汇票 

损益表格式 

××年度 

格式1 格式2 

1.营业额 1.营业额 

2.销售成本 2。产成品及在产品库存变动 

3.毛利或亏损 3.自制品 

4.销售费用 4.其他经营收益 

5.管理费用 5.(A)原料及辅料用品 

6.其他经营费用 (B)其他外部费用 

7.集团内公司股份投资收益 6.雇佣职工成本 

8.联属公司股份投资收益 (A)工资及薪金 

9.其它固定资产投资收益 (B)流动资产意外注销额 

10.其他应收利息及类似收益 8.其他经营费用 

11.投资注销额 9.集团内公司股份投资收益 

12。应付利息及类似费用 10.联属公司股份投资收益 

13.正常活动损益的所得税 11.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收益 

14。税后正常活动损益 12.其他应收利息及类似收益 

15.非常收益 13.投资注销额 

16.非常费用 . 14。应付利息及类似费用 

l 7.非常损益 l 5.正常活动损益的所得税 

18.非常损益的所得税 16.税后正常活动损益 

19.末反映在上述项目的所得税 17.非常收益 

20.财政年度损益额 18.非常损失 

(B)社会保险成本 l 9.非常损益 

(C)其他养老金成本 20.非常损益的所得税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范文5

一、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

区分增长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概念之争,而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增长是产出增加即GDP的增长,而发展除了包括增长之外,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诸方面的变化,如投入产出结构的变化,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变,人民生活和卫生保健水平的变化,还应特别强调教育程度的提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经济效益提高等新内容。

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并对实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第一,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重要矿产、能源、水、土地等基本经济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现。第二,产业结构重工轻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日益突出,投资饥渴症愈演愈烈。第三,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日趋严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继续加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趋于突出。第四,资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影响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第五,资源的不经济使用对生态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我国每年环境生态损失大致相当于GDP的1--7%。高增长的背后是极低的效益水平,甚至带来众多的负效应。

具体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经历了26年的高速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3%,人均GDP2440美元,尤其是2004年全省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的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位。但从浙江省统计部门出具报告《浙江省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中,我们得知,35年耕地面积锐减726万亩,相当于200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30.4%,能源消耗是世界水平的1.7倍,工业废气排放达1万亿标立方米。这份报告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了浙江GDP高增长所带来的负效应。最突出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退化。

二、负面效应的原因分析

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负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影响。现在通行的GDP指标中,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是忽略的,这一指标体系为无视资源环境条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开了绿灯,正适合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我们对现行的GDP分析一下;大肆砍伐森林导致的木材产出和进一步的产品加工都被计算进了GDP之中,但对植被的破坏,加工工业对空气的污染却没有在GDP中扣除;相反,人们从污染地区出发坐火车或飞机到空气清新地区享受大自然,会再一次被计入GDP之中。工人开采出来的煤算进了GDP中,但引发的疾病治疗费用和对工人生产力的损伤不但没有从GDP中扣除,相反,这儿的医疗费用还会再一次计入GDP中。破坏自然生产力的过程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值提供了两次机会,巨大、快速的经济增长常常建立在对自然资本的过度开采和耗竭基础之上,即建立在技术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之间的不协调基础上,建立在能源、森林、良田、地下水、渔业以及某些领域劳动者的健康等因素的不可持续性发展之基础上。

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产生环境的主要原因。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快速增长,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近年来,土地资源的浪费严重,全国6000多开发区有一半多是违反规定越权审批的。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最近对约500家已建立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结果大约一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这一轮经济过热中,政府直接投资的比例超过60%,政府通过廉价征用土地促进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开发区的过度膨胀。在很多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否则很难见效。

三、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

社会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于人民大众,这是一个十分浅显而又特别重要的道理。科学、合理的发展必须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绝不只是经济的范畴,更不能以GDP取代一切。惠及人民大众的发展,必须包含经济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机会平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真正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需要。这种社会发展正适合于和谐社会。我认为,和谐社会发展战略取向上,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建立绿色GDP制度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必须有所权衡,一方面必须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必须从经济增长中拿出一定的份额用于环境保护。这样,我国每年GDP的增长应该有1%与环境保护相关。我们可以得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平均增长速度的规范预测分析结果为7.2――8.7%。也就是说,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实现赶照目标并不出现大问题,我国经济必须保持7.2――8.7%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绿色GDP,即在通常的GDP中减去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挽回资源损失和修复生态平衡所需支付的经济投资。因此,绿色GDP是一个反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建立不同层次的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将绿色核算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企业、社会、政府自觉加强环境保护,避免环境破坏。绿色GDP应成为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2、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向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第二,实现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要靠市场理性和生态理性的高度融合才能实现。而实现这一融合的经济形式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原则是:资源利用减量化,资源回收再用和资源循环再生。其目的就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在资源循环减量利用的过程中所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不仅针对市场需要,而且也可以很好节约成本,使资源、能源、水、森林等发挥出更高的效率。这样,社会、经济和生态就进入了一个和谐统一的良性发展轨道。第三,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同步建设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扩大城市环境容量。政府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在资源配置上要从产业倾斜转向公共品投入,加强国民教育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为城乡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体制条件。第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最初的5年到10年,是西部开发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把发展科技教育和加快人才培养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开发的强大动力。要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要提高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3、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取代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

传统发展观把追求物质需要看做是人的惟一目标,这种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一方面破坏了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同时导致了社会、生态危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则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取代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发展是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实现过程和人自身价值的提高过程。以人为本的整合发展观念要求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在发展中,一是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公正,自觉防止竭泽而渔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二是注重与他人之间的公正,倡导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自觉抑制种种无节制滥用资源环境影响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三是主张消除贫富差距,实现代内平等,以及当代人的发展为后代人发展提供进一步发展潜力,实现代际公平。

经济社会与社会经济范文6

一、互动发展模式归纳

被调研高校在服务地方、与地方发展互动方面都各有特色,主要形成了以下六类富有成效的高校与地方发展互动的模式。

(一)高校通过实施服务地方计划实现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南通大学、济南大学、临沂大学、扬州大学通过制订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用计划统领和推动服务地方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南通大学成功实施了《“五支撑一引领”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有效地推动了“校地互动”深入发展。济南大学成功实施《服务济南行动计划》,通过五大举措,形成全方位推进互动的局面。确保计划落实。临沂大学实施《服务沂蒙行动计划(2012―2015年)》,重点是发挥大学的六大优势,使大学成为引领和助推老区发展的强大“引擎”。 扬州大学大力实施“创新服务促进计划”,积极推行与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三个联动”。

(二)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机构推动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青岛大学、江汉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大服务地方工作力度,建立完善服务地方工作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互动发展。

青岛大学先后成立了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战略发展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从全校抽调和配备得力的干部和人员,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以此来构建学校与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学校与各学院、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江汉大学专门成立了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统筹谋划和组织全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将社会服务工作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并将社会服务作为一级指标纳入学院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的成立,为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宽范围、多领域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广州大学创新工作体制,成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促使服务社会工作制度化、系统化。成立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成员除职能部门领导外,还包括在服务社会工作中成果突出的若干名专家。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工作处”,代表学校行使服务经济社会工作职能,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争取社会资源,给更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机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通过省市地方政府共建高校促进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青岛大学、集美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通过省市共建这个平台,积极推动落实省市共建协议,争取所在地市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融入地方发展,在互动发展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能力,实现互动双赢。

青岛大学借助省市共建,争取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进而更好地融入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持青岛大学申报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青岛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署了共建青岛大学的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安排不低于5亿元的资金,支持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利用青岛市政府5亿元重点支持资金,重点建设10万平方米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医学教育综合楼,并顺利获批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集美大学通过省市共建,厦门市政府帮助集美大学改善教职工待遇,增加集美大学的正常办学经费,集美大学相关办学经费按厦门市属高校标准拨补,厦门支持集美大学建成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在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及安排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通过省市共建这个平台,集美大学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一流学科,提升办学质量,进一步强化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繁荣的能力。

常熟理工学院通过省市共建,实现了“更好地贴近地方,走互动发展之路”的发展战略,发挥专业、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牢牢抓住服务观念转变与服务能力培育这两大核心问题,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掀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潮。通过服务地方,实现学校的办学任务和自身价值,赢得办学资源,开拓办学空间,增强了办学能力。

(四)地方主导、高校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杭州市政府专门建立支持杭师大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杭师大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杭师大紧紧围绕杭州十大产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平台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即U-G-S)教师教育联盟,学校与杭州江干区共建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与杭州余杭区共建余杭艺术教育集团、成立杭师大幼教集团等。三大附属教育集团的成立有效推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校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五)高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互动模式

苏州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通过将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出击,全方位服务地方发展,卓有成效的实现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实现了自身腾飞,提升了服务能力,进而更好的实现了校地互动发展。

苏州大学是通过这一模式实现腾飞的典型案例。一是借助苏南良好的经济环境,苏大探索出一条坚持特色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新途径,先后与江苏的锡山市、昆山市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二是让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学科建设,是苏州大学的一个创举。苏大采取与地方企业合作加强学科建设的办学新模式,与在苏的台资企业旺宏电子和著名跨国公司及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组成了苏州大学IT专业企业指导委员会。三是苏州大学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主动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作为办学的一条重要思路,不断加强对苏州地区社会现实问题和经济发展前沿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设立了地方戏曲研究室、吴文化研究室、苏南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四川文理学院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着力点调整到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调整系科专业设置,大力建设应用型专业。推动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实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克服自发性和随意性。拓宽服务平台,创设良好环境。整合全院研究力量,深入研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广泛搭建合作平台、助力地方发展的互动模式

宁波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安徽大学重点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与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协议,广泛搭建合作平台,进行项目化运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

宁波大学通过广泛搭建平台,实现校地互动发展。与宁波市11个县市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浙江省其他县市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慈溪、椒江、三门、绍兴等县市区设立地方技术转移中心,拓展大学与政府的合作领域。学校以服务宁波文化强市建设为切入口,组织与宁波市相关部门的合作对接交流会,与宁波市20多个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校地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了校地双方的共赢发展。学校联合宁波市相关部门和20多家地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充分利用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合作平台,加强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沟通联络,拓宽合作渠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地方合作平台30多个,实现互动共赢发展。

西安文理学院设立“一所六中心”,彰显开放办学的姿态。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等合作,成立“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民生文化研究所”、“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七大中心,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和新途径。产出了一批成果,锻炼了一批干部,发挥了示范作用,引起了较大反响。

安徽大学与17个地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科技合作协议,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12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创办《决策参考》,注重成果转化,将一些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形成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组织编写作为长期性的研究项目,以原创性和权威性的研究对安徽社会发展的未来作出科学预测,为解决安徽社会发展问题出谋划策,为政府决策社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互动发展存在“四个不协调”

(一)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对双方互动发展的认识不协调

一是地方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特别是作为地方高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已经成为广大地方高校干部教师的共识。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在促进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地方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和文化优势的全面深入了解、关注。不少地方政府低估甚至蔑视地方高校的能力和水平,盲目攀高,宁肯舍近求远,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名校进行合作,宁肯花费数倍的费用聘请所谓的名校的一般专家,也不给本地高校中有着这方面特色优势、完全可以胜任的教授,不能很好地发挥本土优势。

二是不少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地方或服务社会工作机构,体现了对发挥自身作用服务地方的重视。然而,地方政府几乎没有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有计划地协调组织推动地方高校与地方发展互动工作。

(二)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方科学研究思想存在不协调

一是高校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追求的是学术创新、学术真谛,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反复研究。这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追求短平快之间存在矛盾。地方政府喜欢短平快,希望科研人员尽快按照他们的要求拿出成果,从而尽快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热衷于选择短期内成功可能较大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是大学科研人员注重自身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术价值,而地方政府注重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创造利润和收益。

三是大学注重学术交流,科研人员喜欢通过让大家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上课给自己的学生传播自己的新思想新成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而地方政府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千方百计的对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严格保密,一定时间不允许公开。

(三)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定位时常不协调

一方面,目前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隶属于省市自治区,经费拨款主要来自省级财政,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都由省级主管部门决定,往往按照高等教育发展和本校治校理念确定战略发展定位与方向,不注重所在地市战略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味地盲目追求“高大全”, 一味地向综合大学挺进,导致地方高校发展定位与地方政府战略发展规划不吻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一些地市政府,往往注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而对地方高校的发展不够重视,为了短期发展目标,有时不顾国家和省高教发展布局和规律要求,一味的要求地方高校服从服务于地方,甚至只给地方高校任务不给经费和物质支持,影响了高校的积极性和发展。

(四)地方高校满足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科研平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存在不协调

地方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大多是在办学中积淀形成,有的与地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关联度不够,需要调整优化和发展创新。而当前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经费紧张压力,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人才培养运转和传统学科建设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新的学科和研究平台。因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需求变化快于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速度,两者存在的这种不协调,影响着双方的互动发展。

三、理想互动发展模式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与地方发展互动的模式各有特色,但基本上都是形势内容比较单一的模式,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困惑和问题。根据广泛调研,经科学梳理、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课题组研究提出以下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理想模式: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理想模式=认识+机构+计划+优势+平台+机制,即: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发挥本土优势特色+搭建广泛互动平台+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重视是双方互动发展的关键。只有当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把促进互动发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常过问,专人负责,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这项工作才能更加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

(二)设立专门工作机构

这是推动双方互动发展的组织保证。政府和高校分别指定或成立专门部门,负责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工作。特别是地方政府成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最为重要。

(三)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这是双方实现互动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要推进校地互动,绝不是学校内部个别教师、单位或学科的个体行为,而是涉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和教学科研学科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各种资源。要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学校工作大局和总体规划,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和学校特色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并真正付诸实施。地方政府要把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地方发展中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一方面用政策资金鼓励引导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一方面明确规定和要求政府各级部门必须优先考虑和加强与本地高校的互动发展。

(四)发挥本土优势特色

这是实现互动发展的核心。高校要对照地方经济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同地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从而吸引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研究。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决策咨询,从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与科研优势,针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制定发展战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和谐、健康发展,发挥智库和智囊作用,积极参与和承担重大课题研究,提出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和产业发展优势,给予地方高校更多的关心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高校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和匹配度,促使高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最终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产出符合地方发展的学术成果并实现本土产业化。

(五)搭建广泛互动平台

这是促进互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政府主导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汇聚和政府、企业的需求信息以及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人才培养培训等供求信息。高校要发挥自身科研资源优势,广泛与地方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科技合作平台,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有针对性的参与到地方发展需要攻克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