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1
一、安全控制目标:
1、群伤、重伤、较大及重、特大安全事故(包括各种质量等其它重大以上安全事故)为零。
2、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3、预防发生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
4、财务资金安全、货物运输、业务风险为零。
5、现场违纪现象做到人见人管,形成一个群防群治,人人维护的安全管理格局。
二、安全管理职责:
(一)、严格执行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并结合工厂实际,建立、健全本部门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巡检制度、各岗位操作规程和物流管理程序);全面落实部门安全管理职责;组织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好辖区内的各种机械、电气设备和生产成品、物资;做好安全综合检查,彻底整改隐患事故、各种消防器材设施须保持完好状态;加强所属人员的思想、品质教育,注重作风和廉正建设;组织制定本部门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二)、认真落实公司20xx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书,结合部门的安全生产特点,制订并落实部门年度安全工作计划,计划中有明确的安全工作目标和重点,同时落实公司日常的安全管理要求。
(三)、建立、健全部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实行“一岗双责制”,公司、车间、班组、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日常综合安全检查、教育、规范和隐患整改,确保各种生产成品的质量,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重大危险源及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车间周查、部门月检时,须对重大危险源和
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和彻底整改,对其实行登记、建档,并按公司有关制度要求及时控制处理,并上报公司安全监督主管部门。
(五)、外出业务人员加强对人身及财产的安全;财务、贸易、储运部门加强公司资金、财产、货物等物资流通领域的安全防护。
(六)、按照公司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报告安全事故,配合公司做好安全事故调查,并认真落实公司的处理意见和整改要求,形成教育和整改记录。
三、安全奖惩
奖惩原则: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
(一)、人事行政部与安全主管人员实施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并做好各种日常安全管理台帐,公司年终对各部门进行安全考核。
(二)、发生“安全控制目标”第1、2条和第4条损失重大的安全事故,按照公司《员工奖惩管理规定》或依据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对直接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实施处理,取消评先资格,记入年终目标考核。
(三)、全面完成了“安全控制目标”,年终由公司进行通报表彰。
(四)、未发生“安全控制目标”第1、2条和第4条损失严重的安全事故,以部门发生一般安全事故最低率和日常消防器材设施完好率及安全隐患整改率的高低,作为部门评先的综合依据,被评为安全先进部门的,公司通报表彰,并进行奖励。
(五)、执行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对于隐患整改多次不及时、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的部门(包括车间或班组),年终取消评先资格,对其直接主管,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主管责任人: 安全目标责任人: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2
关键词:未确知测试;安全管理;施工现场
建筑行业在我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热门行业,尽管高收入吸引不少的人,但是其工作的高风险性也不得不纳入到考虑的范围。由于我国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不是很明显,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人员的权利不能进行妥善有效的维护,以及在发生事故后不能妥善的处理问题,建筑人员权利受到极大的威胁。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引进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评价体系,但是由于不符合中国的实际状况,因此其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本有的作用。中国目前未确知测试的施工现场较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一、中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
中国的建筑行业古来就有,但是对于安全方面的管理却没有太大的发展。由于建筑业施工多在户外,对于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威胁较大,因此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来保障人权。这样中国的施工现场就从原来没有管理体系到建立起模糊的施工管理评价,尽管还不是特别发达和完善,但确实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还用看到不足之处。中国现存的安全管理较模糊,属于未确知测试的一种,并不能从整体上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而且由于管理经验方面的匮乏,并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而是一味的按照外国成功的模式进行抄袭,这显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中国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多停滞在表面,主要是应付上级检查等,并不能发挥其保障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山东省曾与2009年一条政府令,要求在气温高于35摄氏度时应停止所有的户外施工,但是据《山东卫视》记者调查显示,济南市的大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在气温高于35摄氏度时都没有停止施工,这显然与政府以及人民的愿望相违背,不能有效的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研究探析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目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有助于我们了解现存的施工现场中出现的瑕疵和弊端,及时的做出应急和补救措施,防止更大程度上漏洞的出现。而且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利于补救措施的实施,各种应急和补救措施相得益彰,紧密联系,构建成一个紧密的网络,更好的保障人民最基本的权利和利益。中国现存的安全关系体系是在借鉴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糅合了各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顺应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有益于问责的顺利进行。以前在施工现场发生一起案件,总是承包商和包工头之间互相踢皮球,来来回回好几个回合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终伤害的还是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权利。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以后,问责制度则变得相对比较明确,当再次发生案件时,公安机关能够根据这项体系追本溯源的找到事故的承担方,减少了不必要的诉讼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更完善的保障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优势就忽略其应有的缺点。中国现存的安全管理体系产生时间较晚,暂时还不能深深的植根于建筑施工现场,而且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时,只是简单的抄袭和修改,而没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中国的方式方法。当发生问题时仅仅依靠国外的经验来处理,依据先例在我国判决案件还不是很常见,这显然与我国的基本国情不相适应。目前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一些指标等还没有健全,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它还不能准确的全面的保障人们的权利。而由于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其发挥作用的功效大打折扣,当发生问题时并没有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而只是依靠经验来办事,这显然与“依法治国”的观念相违背,将人们的权利移交给经验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并不能仅仅针对施工单位,当发生事故时,只能依靠施工单位进行赔偿或者是补救,而相应的承包公司、设计公司等各公司单位都被排除在外,这显然对于施工方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仅仅依靠施工方,并不能妥善有效的解决被害方的问题,最终伤害的仍然是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未确知测试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及评价
1.改进措施
针对我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早日找到解决其弊端的有效方法,早日促进国家施工现场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首先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了解目前中国施工现场的种种情况,通过实地考察,仔细分析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基础之上,全方位的考虑中国的实际状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还要完善现存的管理体制,增添一些微乎其微但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保障这项体系不存在细小的瑕疵,打好基础才能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最后国家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建立健全建筑工人人身财产保障体系,建立对于建筑公司、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等与建筑有关的所有公司单位的惩罚体系,对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施工人员生命或财产损失的一律给予严惩,充分发挥法律作为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工具的作用。
2.评价
中国现存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是未确知测试的,属于模糊类管理体制。尽管充分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优点就是,它是中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方面的起步,弥补了以前没有保障人权等制度方面的欠缺,顺应了国家保障人权的口号。同时,建立安全管理评价体系,保障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顺利实现,保障了问责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保证国家机关以及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施工人员的人权保障也变得更加完善。而其不足之处颇多,不完善的管理体系,轻浮的制度安排和内容,模糊的人权保障制度以及受制约方的不全面性等都严重阻碍了其正常作用的发挥,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权和财产权的保护也不够力度。
结束语:
中国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只是一个新兴体系,尽管在制度的安排、内容的完善以及施工人员权利的保障等方面都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但是我们仍应该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它,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一定会由未确知蜕变成严格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更充分的发挥其在建筑行业的积极作用,更有效的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也更快的促进国家社会的转型。
参考文献:
[1] 佟哲伟.论建筑塔吊的安全责任目标管理[J].山西建筑,2012,38(29):275-276.DOI:10.3969/j.issn.1009-6825.2012.29.149.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3
1、相对封闭:做到小区主要出入口昼夜有专人值班,危及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志和防范措施。
2、维护交通秩序:包括对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速度、临时停车位置进行管理,保持车辆行驶通畅。
3、看管公共财产:包括楼内的门、窗、消防器材及小区的表井盖、雨箅子、小品、花、草、树木、果实等。
4、夜间对服务范围内重点部位、道路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防范检查和巡逻,巡逻不少于2人,做到有计划、有记录。
5、有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的处置预案;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警和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处理。按照上述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应设置专门的社区安全秩序服务机构,其中公司总部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即安全管理部,管理处设置提供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的部门,并配备服务人员及设施设备,以确保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的有效实施。
从监管部门职责角度来看,物业管理企业应设置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全公司社区安全秩序维护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防止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在全公司各个领域建立健全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组织,实施安全秩序维护服务。总经理作为全公司安全秩序维护事务负责人,根据业务开展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制订安全秩序维护服务政策、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管理制度、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目标和指标,以及各种安全生产、安全秩序维护、消防、应急的规程规范,制订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方案等安全措施,全面推行实施。同时,物业管理公司还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的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加强企业对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宣传,组织员工学习消防基本知识、安全工作知识,教育员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时刻警惕和及时排除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防范自然灾害损失和人为破坏事件的发生。根据客户对安全秩序维护服务要求的提升,定期评审公司的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管理体系,不断调整、修改、完善、改进安全秩序维护服务技术措施,修订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管理计划,并在各级监督实施,使公司的安全秩序管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变化着的新环境。物业管理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检查和工作研讨会议,排查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对重大安全隐患不惜人力、财力和物力限期整改,对于特殊原因一时难以彻底解决的安全隐患,制订相应的强化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过渡期安全。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指导管理处做好“四防”(防盗、防火、防破坏、防自然灾害)工作。
2、负责管理处安全、消防工作的教育、培训、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3、负责本部门体系文件的编制与修订,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导。
4、负责制订安全秩序维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并组织考核。
5、负责公司管辖范围内安全方面事故/案件的调查、分析。
6、负责管理处安全秩序维护人员人数变动情况的统计、分析。
7、负责受理护卫员投诉、意见、建议。
8、负责公司管辖范围内游泳池安全管理工作的教育、培训、监督、检查。
9、协助管理处进行安全岗位编制设置。
1O、协助顾问管理部做好项目考察工作。
11、密切配合其他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4
关键词:矿产资源;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驱动力;特征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矿产资源集群化是采矿业规模化的必然结果,集群型企业是现代采矿业的运营主流,其安全生产水平开始主导我国整体矿山的安全生产形势。集群型企业的安全监管是企业角度的宏观管理,这种监管行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对其母公司或参股主体的安全责任追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使得集群型企业监管单位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明确。笔者统计分析了2000~2010 10年间的200起矿山事故致因,属于集群型企业的有65例,其中“上级监管不力”作为事故致因因素之一的有62例,占95.3%。因此,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问题的研究对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矿产资源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的几个基本要点,为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的定义及组成要素
2.1 定义
所谓集群型企业,是指主要体现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品、技术、经济、成套契约等为纽带,把多个资源型企业、单位联结在一起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矿业集团便是集群型企业最为典型的一种,此外,还包括实际拥有或控股多个矿山实体的矿产资源投资金融性企业。
安全监管则是指管理主体为维护生命财产安全及获得较好的安全管理效果,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运行过程中各项活动实行安全检查、审核、监督指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监督管理活动。安全监管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活动,对于集群型企业来说,母公司对所属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既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又是一种典型的上下级监管行为,本文所指安全监管即指集群型企业的内部安全监督管理。
2.2 组成要素
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要素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安全监管目的:与企业安全管理目的具有一致性,即减少或避免安全生产事故,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财产权益,持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2)安全监管主体:能够实施监督管理行为的组织、机构和个人,一般指生产单位的上级企业或集群型企业母公司。
(3)安全监管客体:被监督管理的对象和范围,对于集群型企业,监管客体一般指生产经营单位或下级企业,及其相应安全管理行为。
(4)监管手段和方式:区别于国家安全监管的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集群型企业主要通过安全检查、审核、监督指导、行政管理等方式,以作用于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从而实现安全监管预期的目的。
(5)安全监管内容:依据监管主、客体的不同,安全监管内容也会有自己特定的内容、范围和形式,一般来说包括基础性安全管理、合规性管理、体系管理等内容。
3 矿产资源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的职能
作用 安全监管是集群型企业母公司安全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从企业角度,安全监管具有以下主要职能作用。
(1)提高社会形象。集群型企业的安全监管是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态度,也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安全生产的重视以及良好的安全理念能够使企业获得政府、客户等更多的尊重和支持,塑造更好的企业形象。以杜邦集团为例,杜邦公司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历史最为悠久,拥有独特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具有高度危险的行业领域中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被人们誉为安全的象征企业,业界都将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参照物,并在社会各界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60多年里,杜邦集团在中国的30余家公司实现了零伤害率,国内企业纷纷效仿。
(2)把握安全管理方向。通过安全监管,对集群型企业管理过程中各要素和各环节进行检查、审核、控制,及时获取生产企业管理成效的信息反馈,从而抑制不良苗头,使安全管理沿着正确轨道运行;与此同时,检查工作也能及时发现各种不利影响的现实因素和潜在因素,预防、阻止各种错误和偏差的产生和出现,以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规避法律和经营风险。集群型企业的安全监管是受安全生产法等法律体系约束的,企业在进行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兼并重组或资本运作对象安全管理的状况,并发挥安全监管职能作用,优化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使之符合国家法律要求;另一方面,子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除带来经济损失外,还会严重影响集群型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有的甚至会使企业退出某区域的发展。因此,集群型企业应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与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对各子公司和生产企业进行安全监管,以尽可能减少和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4 安全监管驱动力分析
矿产资源集群型企业的安全监管是十分必要的,是由母公司和各矿山企业组成的系统管理工程。它不仅关系到矿山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企业或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对安全监管的驱动力分析能够更好地掌握矿产资源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的重要性。辩证唯物主义将事物发展原因和动力分为内因和外因,20世纪80年代美国旧金山教授H.Weihric提出的SWOT分析理论也是从内外部条件来进行分析。因此,可以将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驱动力分为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
4.1 内部驱动力
内部驱动力来源于企业或集团内部,具有主动性和本质性,是安全管理的第一驱动力,本文认为其主要包括管理要求、员工安全需求和减损增效3方面因素。
(1)内部管理系统要求。在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群型企业中,尤其大型集团,往往会有自身的企业管理体系。其管理范围不仅包括财务、销售、采购等方面内容,成熟的管理体系还会对安全管理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各级公司的具体安全管理职能和责任。作为集群型企业的母公司,其所负有的便是监督管理职能。
(2)员工安全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了人的5类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层次性如图1所示。
安全需求是指人具有保障自身安全、避免职业病侵袭、免于灾难等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源自本质上的,是除生理需求之外的最基本的需求,可以通过外部条件满足。员工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建良好安全文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3)减少安全事故和损失要求。安全事故造成生命安全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较大的财产损失。对于企业来说,往往包括材料、设备、人员误工损失,以及因此造成的信誉受损等。安全监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减少或避免安全生产事故,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企业为建立可持续发展体制,应立足于以人为本,从经济效益出发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4.2 外部驱动力
外部驱动力一般指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市场竞争环境要求3个因素。
(1)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加入WTO后,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矿业竞争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矿业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短时很难达到所谓“公认国际劳工标准”,落后的局面已使我国一些矿业公司在国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如21世纪初,世界国际煤炭组织曾号召世界煤炭进口国家联合抵制进口“中国带血的煤”。良好的安全生产水平已成为矿产资源集群型企业迈向全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2)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诸多国家相关法规文献中,对集群型企业的安全监管主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指出: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需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于其他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建设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搞好企业集团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应完善资本营运职能,可以根据国家行业管理要求和企业经营特点,确定考核子公司的经济指标、营运服务和安全生产指标。
国资委《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指出:中央企业对独资及控股子公司的安全生产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包括下属公司的安全生产条件具备情况、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建立情况、安全投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急管理情况等;对于项目建设、收购、并购、转让等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审批制度。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时,要严格落实投资主体的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即母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安全生产监督责任;第29条还指出,企业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还要追究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实际控制人和上级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3)市场竞争环境要求。除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法律要求外,对于参与国际贸易的矿产资源集群型企业,其安全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美、欧等工业化国家为保护其竞争利益,在自由贸易区协议中规定只有采用同一劳动安全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才能参与贸易区的贸易活动,抵制以降低劳动保护投入或低标准的发展中国家。
综上所述,可以将安全监管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列表如表1所示。
5 矿产资源集群型企业安全监管特征分析
矿山企业集群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既具有企业集团的共同特性,又因矿山领域的经营模式和高危性而使其安全监管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相比,具备一些独有特征。总体而言,其安全监管特征可描述如下。
(1)安全监管对象的多法人性。母公司通过产权、契约关系将各子公司联结在一起,并采用股权、财务、投资、人事和制度等手段控制或影响其他企业,同时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地位和决策能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如同企业重大财务决策需经上级企业批准,各成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受上级企业监管,服从上级企业安排。
(2)安全监管工作的多层次性。母公司与各子公司通过投资、控股、参股、联营等方式形成集群整体,其紧密程度依据控股程度不同而各异,具体包括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因此,其安全监管也应根据紧密程度有主次、有重点、有层次,当然,安全监管的层次性不完全依据紧密程度而确定,还应考虑各成员企业的安全管理风险大小。
(3)安全监管对象的高危性。矿业属于高危行业,矿产资源的开发涉及恶劣的生产环境、复杂的地质结构、多种重大危险源、现有的开采技术工艺条件等,作业人员承受着多种的危险、有害风险。
(4)安全监管的优势性。企业间交叉控股、参股及关联等方式形成法律上的纽带结合,促成整体规模优势,发挥内部协调机制作用,具体包括资本投入、人力资源、安全文化、安全专业技术等方面。集群型企业有较丰富的专业和技术资源,能够提供较好的服务平台,发挥集群型企业的安全监管优势。
(5)安全监管目标的一致性。任何工作都是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集群型企业的安全监管目标与各成员企业一样,都是为实现集群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
(6)安全监管对象的多元化及跨区域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集群型企业迅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不断围绕核心竞争力在横向和纵向拓展,原有的单一产业和区域经济已满足不了企业发展要求,产、供、销一体化及上游产业链延伸已成为当前趋势,成员单位地理区域分布广泛,这也是集群型企业充分利用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效益,降低投资风险,从而增强竞争能力的必然途径。企业的多元化及区域化经营给安全监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6 结语
矿产集群化开发模式是采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安全生产状况主导着整体的安全生产形势。只有明确安全监管的组成要素、职能作用、内外驱动力,以及基本特征,并于实际生产中,真抓落实,认真履行,矿产资源集群型企业的安全监管,才不致成为空谈。
参考文献:
[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S].北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8.
[2]刘 霞.中小企业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8.
[3]张 磊.中国石油安全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4]Abraham Hraold Maslow.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J] . Psychological Review, 1943.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5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在房地产业日益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多种多样的今天,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了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严峻问题,各种各样的建筑事故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成为了建筑行业必然要求。那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究竟存在着那些问题、本文将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于建筑单位方面的不充分重视,第二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的施工单位以利益为重,管理者更注重的是建筑物自身的价值而非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很少有建筑单位能够形成一个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规范,更没有具体措施和器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使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在事故突然发生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应急措施加以解决。另外施工人员自我意识过强,认为自己的经验丰富,没有必要去预防不可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意识薄弱。一般建筑从人员都是农民或工人出身,自身的素质导致其安全意识淡薄,另外急于求成、寻找捷径也是安全问题发生原因之一,为了早日完成工程,很多人不按照常规安全的程序,结果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发生。
总之,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现状让人堪忧,无论是建筑单位还是建筑从业者都没有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安全问现状严峻。
二、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基于上文的严峻形势,现阶段,加强安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加强安全管理在以下几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管理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如果建筑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加以重视,会使建筑从业者在一种紧张情绪的影响下工作,这样的工作情绪不但会放慢工作速度、参加心理负担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但相反的,如果建筑单位对建筑项目加强安全管理,给与应急设备并设置安全设施会使建筑从业者在工作中舒心、放心,保持愉悦的身心工作。这样的工作情绪必然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气氛,提升工作效率,不但可以使工程保质保量,甚至可以缩短工期。
这就是加强安全管理对建筑项目管理的最基础意义:能够保证建筑单位的工程质量。
(二)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社会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也呈现出一个迅猛发展的状态。安全管理不到位所出现的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施工物品坠落、施工人员失足、施工墙面坍塌等一系列问题带走了很多建筑从业者的生命。这也使房地产业丧失了许多施工人员,使一些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缺乏,甚至会为政府增加负担。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使其能够安全的服务于建筑单位,创造出社会财富和价值。利于自己,更利于社会,总之施工单位加强对建筑项目安全管理这一举措是在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更保证了社会价值。这一意义,是安全管理的最主要意义,是根本的核心的。
(三)有助于企业目标更好的实现
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使建筑工作人员更好的实现社会价值。所以如果一个公司的安全管理做的好,安全防范到位,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这也是公司形象的一部分。安全管理做的好会在客观上使公司的信誉度更好,知名度更高,使更多建筑从业人员愿意在该公司工作。有更多的优质人才才能完成更好的建筑工程,才能有好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最终使公司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目标。
安全管理的这一意义是客观上的,说明安全管理与企业形象使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互相作用的。
总之,安全管理在项目建筑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企业形象,涉及到社会资源,涉及到工程质量。是不可忽视的项目工程建设步骤,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三、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上文阐述了现代社会安全管理存在的待解决问题,和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意义。就以上两点,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
安全管理做的是否得当涉及到很多方面,安全管理的完善也要求多方面一起努力。政府方面:政府要完善法律机制,建立健全关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条目,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对各个建筑单位的施工状况加以规范,要求其更加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地位。政府的支持是政策性的支持,是最根本的支持,只有有了完善的规范体系,才能有安全的保障。企业方面:企业要遵循政府关于安全管理的要求,要完善安全的基础设施,提供保障安全设备,使施工现场安全、有序。企业支持是核心支持,只有企业在现场真正进行安全管理,才能使施工人员的安全真正得到保障。个人方面,施工人员是安全问题的主题,要自己强化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不以危险方式施工,不急于求成。施工人员的自身注意才是最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政策再好、企业再重视,个人不加以注意也会使安全隐患依旧存在。
结语:本文首先根据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现状介绍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然后分析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合理建议。笔者希望更多的建筑工作者能够认清现状,重视起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意义,采纳笔者所提到建议,加强安全管理举措,使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更大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庞峰.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9)12-13.
公司财产安全管理范文6
关键词:企业;铁路自备车;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530; TU29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011-02
一、加强企业铁路自备车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铁路自备车是指企业自行购置的、产权归企业所有、按规定办理过轨运输许可证等手续的货车车辆。最初是由于一些国营大型企业在外运产品量较大,而铁路部门的车辆配属不足、运能运力紧张时,为保证生产产品的稳定运输,而自行购买并由铁路部门调运的生产型车辆。因此,这些车辆也成为了企业的自有设备,其运输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和保障,是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
目前,根据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大乙烯铁路运输设计,每年外运液体产品量约为87万吨,外运固体产品总量约104万吨,预计全年铁路运量约191万吨。这些运输产品的自备车由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中心投入155辆,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投入107辆。铁路运输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分布的现状及炼化产业结构的布局情况,企业自备车运输的这些危险物品大部分是从北向南,距离长、温差大、不可测因素多,加之运输中需要调车、编组、隔离等作业,对自备车装运的危险物品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自备罐车在运输途中滞留时间过长,如遭遇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状况都可能对危险物品的状态产生影响,比如液体膨出造成火灾、中毒及环境污染或内部的压力增大导致发生爆炸等事故,对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生命财产,都会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加强企业铁路自备车安全管理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企业铁路自备车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与铁路部门利益不一致导致的安全隐患
由于国家铁路部门的管理规定,对危险货物铁路部门不投入运输车辆,因此,抚顺石化公司化工液体产品的铁路运输全部由企业自备车负担。由于自备车是由企业自行投资购买后交由铁路部门调运,并优先保证企业产品运输的经营自利行为,就必然产生两者利益不一致的矛盾,必然导致工作人员在物品装载、运输过程的某些环节中的不作为,导致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运输货物本身的高危性导致的安全隐患
由于自备车内部货物均属高危品,在发运后由于内、外部环境影响均可导致危险的发生,而企业内部调运部门却无法异地掌握运行状态及停留时间等信息,无法及时处置紧急情况,因此,对车辆发生事故、意外等做到安全预警就无法实现。
(三)企业内部管理部门间的不协调,操作流程不规范
由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的铁路运输受地方及国家铁路部门运输双线控制,同时,与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公司的信息管理平台无法信息共享,因此,各部门工作无法协调一致;加之企业内部调运部门的管理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操作流程不健全,甚至有时存在先装车、后请车现象,使得运输安全无法保证。
三、提高企业铁路自备车安全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内外部组织的沟通与协调
由于企业铁路运输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公司应协调各方利益,杜绝危险物品运输在各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此,公司应全面提升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各部门、各组织的管理环节实施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扯皮与不作为现象,使每一个环节发生的问题能够被高效准确地定位与处置,以减少隐患的发生。
(二)利用现代化手段,全面提升企业铁路自备车管理水平
在条件成熟时,可以结合物联网建立企业铁路自备车车载远程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信息、控制与监测技术进行集成研究,实时动态监控罐装车内危险物品的压力、密度、温度等安全状态以及罐装车滞留时间等信息,为企业铁路自备车运输、机车捣调作业等日常安全管理等提供预警手段,为及时展开有关各方施救提供强有力的帮助,降低直至避免事故的发生及损失。
(三)提高安全管理的风险意识及应急处置效率
由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自备车运输货品的特殊性,关乎员工自身、企业经营、周边环境乃至全社会的安全,因此,对企业相关员工进行全方位管理尤为必要。
第一,加强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贯彻,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素质,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率。在全员学习《安全生产法》的基础上,还要特别对自备车现场操作及管理人员进行《企业自备货车经国家铁路过轨运输许可办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培训,并将安全思想贯彻始终,切实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在员工中形成严格规范、杜绝一切不安全行为的风气。
第二,切实加强自备车装车、调运及管理员工岗前岗后及安全管理专项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根据职业标准及岗位要求确定培训的相关内容。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依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特别要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突出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的培训。所有相关员工必须掌握安全装车及不规范操作的危害和危害程度的常识,切实提高装车、捣调及管理员工的业务技术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员工培训考核档案,严禁不合格者上岗,并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HSE管理有机结合。
第三,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并增加模拟演练的次担检验各部门、各岗位协同作战、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预案可以在事故没能发生前及时有序地控制危险源,起到避免事故发生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已经发生的事故展开救援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及时消减事故发生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强化企业自备车调运部门的安全基础管理
第一,对装车、调运及管理等各岗位员工进行职业适应性、身体适应性检查,严把入门关,避免不合格者上岗,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因素。
第二,强化统一调度指挥,制定统一标准及流程,理顺自备车运输层次和流程管理。对铁路运输部门及企业内部运输业务流程的交叉环节进行实地调研,重构交叉业务流程,使内外交叉业务能够相互衔接与配合,在自备车到、送、装、卸、取、编、排等各环节上都有相应的时间标准作保障,保证自备车在供应链体系上的快速、安全与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