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公司的财务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公司的财务制度

财务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1

    一、以全面预算管理为龙头

    预算是公司经营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发展规划为导向,年度预算为控制目标,滚动执行预算为控制手段,覆盖公司市场开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公司预算编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是指公司在确定了生产经营总目标后,预算管理部门根据生产经营总目标,制定目标分解方案,并将此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预算责任单位。它实质上是公司经营者的思想和公司经营总目标层层贯彻落实的过程。“自下而上”是指在预算编制时,各预算责任单位根据分解目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部门预算报归口管理部门审核,编制分预算报预算综合管理部门审核,进行现金流量、损益和资产负债的综合平衡,最终编制总预算报公司审批。它实质上是各个预算责任单位落实公司目标、确保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的过程。每年一月上旬,公司通过签订经济责任书的方式来各责任单位的目标任务。公司在推进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注重预算管理的改进与创新,这主要表现在:

    (一)预算的全面性。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是预算的执行者;公司所有涉及现金和财务的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公司从投资、物资采购、市场开发等每一环节都处于预算控制之中。

    (二)充分体现与战略、规划的结合。战略和规划确定的方向和目标需要通过预算来加以实施。公司目前在预算管理中充分体现战略和规划的内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更加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

    (三)月度执行预算。近年来,公司经历了年度预算、季度执行预算、月度执行预算过程。现在以月度执行预算作为每月的控制预算,是保证年度目标完成的有效手段。

    (四)体现柔性控制与刚性控制相结合。公司整个预算管理体系而言,以“柔性控制”为主体,但就预算管理分解、落实责任指标而言,又强调“刚性控制”,特别是月度执行预算,更是以刚性控制为主,预算的柔性控制和刚性控制从不同的方面对预算执行过程实施控制,保证公司生产经营过程向既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发展。

    (五)预算与标准结合,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预算与标准的结合,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用于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不能标准化的“例外事项”,从而使预算管理工作重点更为突出。随着标准逐步完善,公司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均有相应的“标尺”,预算管理真正成为全员参与、全面履盖和全过程控制的全面预算,并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二、以项目管理为要素,参与事前管理和事后分析

    公司的收入按业务性质的不同,划分为多个业务部门,每个业务部门就是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对每个利润中心的业务收入,分合同进行管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财务部门积极参与业务过程的事前管理,由该利润中心拟合同初稿,执行部门、综合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的合同才能进入执行程序。财务部门主要针对资金收支、涉税事项及合同毛利进行评审,使公司每个项目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都有可靠收益,资金收付能提供相应的保障。每个合同执行完毕后,一般在合同执行三个月内,就要对此客户进行一次综合评审,对于一些毛利不理想的客户,在查找自我成本控制的问题的同时,也得对确实没有合理利润的客户中止合同。财务部根据客户的业务量缩小或是扩大客户的信用额度,并随时对客户信用情况给予监控。慎重选择客户,只做有把握的生意,是物流企业长期优良发展的前提。

    三、以标准成本管理为基础

    公司成本管理体系概括来说,就是“以标准成本制度为基础,并通过成本对比,挖推进成本的持续改良,对成本实行全过程控制,提升运营成本竞争力”。在这一体系中,建立公司内部严密、科学的标准成本制度是关键。所谓标准成本制度就是通过对成本中心各项成本指标及其成本动因的细化分析,找寻规律并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运用标准与实际对比揭示分析差异,实施对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通过成本中心成本绩效衡量,着力于成本改善,并运用成本标准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对自有车辆,公司通过对不同轴型车辆、不同线路的运营成本对行单项进行统计,形成成本资料库。以此为基础确定该线路的各单项标准成本。对征调的异地返程车辆,按不同线路形成以元.吨.公里的单位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提供了成本中心绩效衡量的手段,通过差异分析找到成本变动的直接原因和改善差异的有效方法,达到了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标准成本是公司在参与社会运输招标项目的重要依据,同时参与招投标项目也是检验标准成本恰当与否的标尺。四、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以收定支、合理利用、统筹兼顾、确保重点”为原则,做好资金管理过程的计划、控制、分析、考核等基础工作,合理使用资金,最大限度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应收款项催收管理1.客户信用政策。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客户评审制度。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客户评审制度,有效考核客户的信用,才能真正地减少企业的呆坏账。将公司客户根据业务量和重要程度划分为“大客户”和“一般客户”,确定不同的信用期,采用不同的信用政策。业务量标准公司一般按年业务量达到﹡﹡万元(含)以上的为重点客户,可享受开票后次月起三个月内收款的信用政策;不足﹡﹡万元的为一般客户,可享受开票后次月起两个月内收款的信用政策。2.欠款催款管理采用按月编制催款计划并考核其完成效果的方式进行。催款计划表由财务部编制,经财务负责人审批后生效,根据下达的催收计划指标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人。3.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财务部在编制催款计划时,对欠款时间超过5个月的,自第6个月起在催款计划表中进行坏账风险提示,直至款项全部收回。对超过信用期的欠款项目,督促相关责任部门高度重视,相关责任部门应会同财务部提出处理意见,积极组织催收。对欠款时间超过10个月的,财务部在进行风险提示的同时应向客户发出“单位往来询证函”,对欠款情况进行核实。并报经分管领导决定继续催收或通过公司法律顾问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公司高度重视控制应收账款风险,为此采取了预收货款、定期对账、密切跟踪客户财务状况变化、货款互抵等多种措施清理历史欠款,强化货款回笼。公司的货款回笼率一直保持在100%左右,保证了充足的现金流量,夯实了效益基础。

    (二)个人借款管理差旅费借款应于出差回公司后15日内到财务部办理报销或退款手续,逾期按公司《关于差旅费报销的规定》加收滞纳金。个人业务借款按季清理,备用金借款年末结清余额。通过这些管理措施,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纠正,使公司的个人借款一直处于良性状态,杜绝了个人违规占用资金的情形。

    (三)资金使用计划每月末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状况,预计本单位下月资金使用情况,对单笔支出超过﹡﹡元的应提出计划用款申请,于当月25日前交财务部审核后报公司财务负责人,由公司财务负责人确定下月资金使用指标。

    (四)用款审批管理制度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对公司资金管理全面负责;各资金使用部门负责人及其分管领导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原始票据的有效性具体负责。对购置固定资产的金额在﹡﹡万元以上,报经公司董事长审批。对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向公司借款,报经公司董事长审批。

    五、以制度建设为保证

    (一)以会计法规为准绳,持续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公司坚持以国家会计法规为准绳,强化会计政策的研究运用,力求及时准确地做好各项会计政策制度的转换衔接。2006年,根据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相应地制定了物流公司内部公司级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进一步强化了内部管理,使各环节的经济活动更加规范。2007年共完成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对照检查和修订完善工作。以保证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财务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2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 财务指标 信度 效度 因子分析法

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增长和汽车消费需求的不断升温,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带动和影响着我国整个工业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金融资本与非产业金融资本的流向和流量。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已成为公司、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并且亦成为整个汽车行业发展水准的风向标。

汽车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汽车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及现代化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先进汽车制造技术正朝着精密化、柔性化、集成化、网络化、全球化、虚拟化、智能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

一、信度

信度(Reliability):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也称为可靠性,即当被测量对象本身发生变化,用同样的“尺子”去重复测量时,总是获得类似的结果。因此,信度也被称为一致性。如果说一个财务指标的信度高,表示这个财务指标值经反复测试都保持一致。对不同汽车制造业公司来说,便是指这一财务指标值经反复测试都大致相同。如果说某次测试完全可靠,那么便指这次测试排除了一切误差,绝对地准确。即这一指标值反复测试后完全保持一致,各个指标经反复测试后,其值完全相同。其实,绝对的准确是不可能的,因为受内外部影响较大。

二、效度

效度: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检测工具所测定的现象与真实情况的吻合程度,即检验测定工具的准确性、真实性。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财务指标的效度(有效性)指这些指标是否能有效的检测了它所要检测的东西,是否达到了它所预定的目的。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主要是利益相关者即公司、股东、债券人、员工关注的点不同,由此,推测的结果只能是相对有效,而不是绝对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效度是一个程度上的概念,它反映了根据几个财务指标值作出推论或预测的准确性程度。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评价财务指标的两个重要参数:信度和效度。信度与效度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斤白糖”,两斤是信度,白糖是效度。如果测出来的是一斤半或者是两厘米,那就说明信度有问题。如果测出来的是盐巴或者大米,不是我们想要糖,那就是效度的问题。它们体现一种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关系。信度侧重于指标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效度则强调达到其预期测试意图的程度。高效度只能以指标的高信度为基础。离开信度,效度就无法实现。同时唯有充分考虑到影响效度的因素,才会有效地增加指标的信度值,否则信度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四、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指收集传达财务信息,说明资金活动,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成果的经济指标,是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计算的指标。

上市公司的财务评价内容基本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偿债能力。反应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借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第二,营运能力,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借以评价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等;第三,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这一能力可以加强企业偿还债务能力,提升企业信誉;第四,发展能力,反映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借以评价企业发展趋势与经营前景。

五、用因子分析法对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排序

参照我国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遵循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可比性和课操作性原则,所选11项财务指标均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常用指标如下:盈利能力(X1:净资产收益率X2:主营业务利润率X3:总资产利润率);偿债能力(X4:资产负债率X5:速动比率X6:流动比率);营运能力(X7:总资产周转率X8:流动资产周转率X9:应收账款周转率);发展能力(X1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1:总资产增长率)。

样本主要选取我国沪市A股市场的30家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2013年1―4季度的财务报告(因数据量较大,本文不予列出)作为研究对象,其数据来自于新浪财经各公司披露的季报或年报,数据可靠性得到保证。

六、汽车制造业财务指标的效度的实证检验

1、因子分析法试用性检验

运用SPSS软件对四个季度的样本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得出KMO值分别为:0.616、0.570、0.613、0.670,均大于0.5,基本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给出的相伴概率均为0,小于均值水平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以季度一的检验结果为例:

2、确定因子载荷

首先具体分析第一季度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第一季度数剧进行因子分析,以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即公因子方差,从而得出各公因子对原始数据信息的贡献率。得到表1、表2。

如表1所示,前四个因子的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4.613%,比较充分的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将其提取出来以代表所选11项指标。如表2所示,因子成份矩阵中,因子F1绝对值系数比较大的有X5、X6这两个指标,分别表示的是速冻比率,流动比率,这两个指标体现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因子F2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利润率,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子F3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体现了公司的营运能力;因子F4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体现了公司的发展能力。以此对后三个季度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季度的成分矩阵,依次如表3所示。

由表可知,后三个季度提取三个因子代表所选11项指标,有所得的后三个季度的因子成份矩阵表可得,各矩阵所示因子内涵一致(这里的F2’因子涵盖了季度一中F2和F3)由各表归纳可得:因子F1中绝对值系数比较大的有X4、X5、X6,体现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因子F2’中绝对值系数较大的有X1、X3,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子F3中绝对值系数较大的有X10、X9,体现了公司的营运能力发展能力。

七、分析结果

通过因子分析法,从11项指标中提取了四项公因子,分别充分反映了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又根据成份矩阵表得知各指标在四个因子中所占比例,从而选取出了能最有效地反映公司情况的财务指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的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是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发展能力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同时,各因子对评价公司综合财务状况的贡献大小不同,贡献最大的是偿债能力;其次是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贡献相对较小。因而,可以据此分析各公司财务优势与不足,衡量其在汽车制造业所处位置,借此调整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改善公司综合财务状况,从而提升公司竞争力。

(注: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课题组成员:郭攀,李瑶,黄阳,刘樱子。)

【参考文献】

财务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3

    关键词:兼并与收购 企业制度 公司财务

    深圳宝安集团于1993年9月通过其上海公司在证券市场购买了上海延中实业股份公司总股本19.8%的股权,由此拉开了我国利用证券市场兼并与收购的帷幕。国内也渐渐发展起一批致力于并购研究的学者。他们大多使用国外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我国的并购,其中不乏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由于美国和英国已经有大量的兼并与收购的事件,最近20年累积了大量的研究北美和欧洲兼并与收购的成果,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并购的理论,所以国内学者都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国内的研究。本文拟就国外关于并购的理论归纳为两大分析体系,一方面试图将众多的理论尽可能地统一,另一方面也为国内的并购研究提供清晰的框架。

    以企业制度为基础的分析体系

    自《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获得认可之后,科斯的理论分析范式被其追随者广泛传播,并由此开创了新的一门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在于“产权”和“交易费用”。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的经济制度,它构成了市场制度以及其他许多制度安排的基础。新制度经济学派就是从产权出发研究企业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增加了人们对企业的认知。随着Jensen和Meckling(1976)从科斯的理论体系中引发出委托—理论,不少学者开始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企业的并购,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委托—理论、自大假说、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一)委托-理论

    Jensen和Meckling (1976)系统地阐述了委托-问题的含义。当管理者只拥有公司所有权股份的一小部分时,便会产生问题。这种部分的所有权可能会导致管理者的工作缺乏活力,或导致其进行额外的消费,因为大多数的花费将由拥有绝大多数股份的所有者来负担。在所有权极为分散的大公司中,单个所有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在监督管理者行为所需的资源上进行大量的花费。

    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管理者和所有者间的契约不可能无代价地签订和执行。由此而产生的成本包括:构造一系列契约的成本;委托人对人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成本;保证人进行最优决策,否则将就次优决策的后果保证给委托人以补偿的契约签订成本;剩余损失,即由于人的决策和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间发生偏差而使委托人所遭受到的福利损失。剩余损失还可能是由于合约的完全履行成本超过其所能带来的收益而造成的。

    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缓解。一个就是从企业内部的制度设计去缓解。Fama(1980)指出许多报酬安排可以使问题得到缓解。公司可以通过诸如奖金和执行股票期权等方式将管理者的报偿与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管理者拥有自己的声誉,且劳动力市场将会根据管理者在经营业绩方面的声誉来确定其工资水平。Fama & Jensen (1983)假设当一家公司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时,该公司的决策体系也应该将决策管理(创立与贯彻)从决策控制(批准与监督)中分离出来,以限制人个人决策的效力,从而避免其损害股东的利益。控制职能由股东选出的董事会来行使,它在包括董事资格、并购和新股发行等重大决策方面拥有审批权。

    当企业内部机制不足以控制问题时,接管市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最后一着外部控制手段(Manne,1965)。接管通过要约收购或权之争,可以使外部管理者战胜现有的管理者和董事会,从而取得对目标企业的决策控制权。Manne强调说,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因为无效率或问题而导致经营管理滞后的话,公司就可能会被接管,从而面临着被收购的威胁。

    (二)自大假说

    Roll(1986)假定管理者由于野心、自大或过分骄傲而在评估并购机会时犯了过分乐观的错误。在接管过程中,竞价企业认定一个潜在的目标企业并对其价值(主要是股票价值)进行评估。当估价结果低于(股票的)市场价格时,便不会提出报价。只有当估价超过当前的市场价值时公司才提出报价并作为竞价企业进行接管尝试。

    自大假说(Hubris Hypothesis)暗含着一个很强的假设,即市场有很高的效率,股价反映了所有(公开和非公开)的信息;生产性资源的重新配置无法带来收益,且无法通过公司间的重组与合并活动来改善经营管理。从另一方面看,接管的效率理论是建立在某种形式的市场无效率假设基础之上的。因此,Roll自称自大假说可以起到比较基准的作用,且相对与其他需要进行比较的假设而言为零。

    自大假说的提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制度问题。首先,自大假说意味着管理者的决策违背了股东的利益。尽管管理者的意图是通过兼并来增加公司的资产,而采取的行动并不总是正确的。其次,该假设意味着公司控制权市场是无效的,收购企业的股东不能阻止管理者过于自信的收购企业的建议(殷醒民,1999)。

    (三)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是超过所有投资项目资金要求量的现金流量,且这些项目在以适用的资本成本折现后要有正的净现值。Jensen(1986)认为与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在自由现金流量支出方面的冲突联系在一起的成本是接管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Jensen的理论,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在公司的战略决策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这些导致了成本的利益冲突永远也无法得到完善的解决。当成本很大时,接管活动将有助于降低这些费用。自由现金流量的支出可以在解决管理者和股东间的利益冲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他说明了公司若想有效率和使股价最大化,自由现金流量就必须支付给股东。自由现金流量的支出降低了管理者所控制的资源量,从而削弱了他们的权力。另外,当他们为额外的投资寻求新的资本而进行融资时,就更可能会受到资本市场的约束。

    以公司财务为基础的分析体系

    (一)财务协同效应理论

    Nielsen & Melicher(1973)发现当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较大而被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较小时,支付给被收购公司的作为兼并收益近似值的溢价也较高。这意味着资本从收购公司所在行业向被收购公司所在行业的重新调配。另外,并购发生的原因也可能是合并公司的负债能力要大于两公司合并前的负债能力之和。国外有经验研究证明兼并后企业的杠杆率确实有了显着的提高。并购活动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获得了在开办费和证券交易成本方面的规模经济。而国内上市公司买“壳”则节约了上市费用。

    (二)“税盾”理论

    一些并购活动可能是出于税收最小化方面的考虑。不过,税收方面的考虑是否会引起并购活动,取决于是否存在可获得相同税收好处的可替代的方法。虽然“税盾”在对并购活动的全面解释中并不发挥主要的作用,但“税盾”在并购中是非常重要的,低负债的一方并购高负债的一方将对低负债一方带来投资税收的节省。净营业亏损和税收减免的递延,增加了的资产基础,以及用资本利得来代替一般所得(具体措施需根据税法而定)都是兼并在税收方面的动机。即将发生的遗产税还可能会促使企业主在死亡之前将其私人企业出售。

    (三)财富转移理论

    Masulis(1980)指出杠杆收购带来的目标企业的财富增加大部分是从债券持有人和优先股股票持有人转移过来的。公司的市场价值是债券的市场价值和股票的市场价值之和。如果公司的总市场价值没有增加,而股票价值上升了,那么必然带来债券市场价值的下降。债券价值的下降反映了公司增加的违约风险。

    McDaniel(1986)认为企业合并并不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而是在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可能性增加后,股东要么攫取了债券持有人的资本收益,要么使债券持有人承担了资本损失。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两家公司规模相同、公司资本结构相同,合并后的公司价值就等于两家公司之和。合并产生了共同承担风险的效果,也就减少了债券违约支付的风险,债券价格应当上升,而股票价格则应当下降,两者正好抵消。如果合并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提高,债券的履约风险就增加。所以,公司的利益分配从债券持有人转向了股票持有人。稍微复杂的例子中仍然可以看到财富转移的情况,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通过并购带来的公司财富的增加源于员工利益的减少。

    (四)价值低估理论

    q比例是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与代表这些股票的资产的重置价值间的比率。价值低估理论就是建立在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间的差异之上的。通货膨胀导致资产的当前重置成本大大高于历史账面成本,这导致了q比例的下降。如果一家公司想要增加生产特定产品的能力,它可以通过购买一家生产此类产品的公司来达到这个目的,而不用从头做起,因为从q比率来看,从市场上购买公司的价格比重新创建公司要更便宜一些。如果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平均q比例低于1,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来增加生产能力就比自己创建新公司有效。例如,如果q比例为0.7,且收购中在市场价值以上支付的溢价为20%,那么收购价格为0.7乘以1.2,等于0.84。这意味着平均收购价格仍比创建新公司的当前重置成本低16%。

    解释并购的文献林林总总,也有其他无法纳入这两大体系的理论,比如差别效率理论认为并购可以使管理水平低的公司的效率得到提高,而经营协同效应理论则有助于解释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而上述的两大分析体系更适合解释混合并购。同一分析体系下可能存在逻辑和结论不同的理论,但其分析的基础却是一致的。不少国内外学者已经利用经验数据检验了结论不同的理论,但却从未有一种理论处于绝对优势。另外,国内的并购无论从并购目的和并购形式上来说,与国外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陈信元、叶鹏飞和陈冬华(2003)通过对1993——2000年沪市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并购重组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的管制密切相关,从而将并购重组的动因归结为“机会主义资产重组”。张新(2003)结合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对1993—2002年的1216个并购事件是否创造价值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协同效应、自大假说和理论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他还提出我国经济的转轨加新兴市场的特征为并购提供了通过协同效应创造价值的潜力。李增泉、余谦和王晓坤(2005)研究了1998-2001年的416起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的样本,提出中国的并购中存在支持或掏空现象。有避亏或保配需求的上市公司会通过并购来短期提升业绩,从而使并购起着支持作用;而无避亏保配之忧的上市公司存在通过并购来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因此,如何在国外学者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研究创新以适合中国并购的国情,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财务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4

在国家“厂网分开”的政策实施以后,近年来各大发电公司打破地域限制,纷纷走出家门,跨地区建电厂,各发电集团规模急剧扩张,于是许多新电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主要特点包括跨流域广,涉及的行业较多,前期(或基建期)项目多且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差异大,母公司对各子公司的控制情况各异。

以上种种新情况,也给发电集团财务部门带来不少新问题。本文将主要探讨分公司制度下的经营,特别是财务管理模式。

一、分公司财务负责的主要工作

在分公司管理模式下,分公司统管所属各电厂的财务工作,分公司财务不插手各电厂具体财务业务,更不能沉溺于日常业务的处理之中不能自拔。具体业务由各电厂财务自己去办,分公司财务主要负责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负责组织各电厂预算编制、预算审批,并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2)负责与电网协调,统一行动,及时回收电费;(3)负责全分公司范围内贷款合同的审批签订工作;(4)负责全分公司范围内的资金调度管理工作;(5)负责全分公司统一财务制度的制定及监督执行工作;(6)负责组织全分公司范围内的财务报告编制、审批工作;(7)负责全分公司财务基础工作检查及审计工作;(8)负责全分公司范围内的财务分析工作;(9)负责全分公司范围内财务人员的考试考核工作。

二、分公司的资金管理模式

根据分公司发展历程,分公司的资金管理可分三个阶段:

(一)分公司筹备阶段

此时不仅分公司本身还处于筹备阶段,其所属的项目公司还都处于电力建设前期阶段,主要表现在没有独立的资金来源,前期费主要由母公司代垫或者是就近的一个已投产的发电厂代垫;财务人员较少或不设财务,从代垫款的电厂借款后,支付各种前期费用,然后凭报销单据回有关电厂财务记账,冲销借款;没有工商执照,没有国税、地税的税务登记,由于处于筹备阶段,所以一般不能取得工商执照,因为按《公司法》有关规定,筹备处是不能核准登记的。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以及母公司工资,保险等管理的实际需要,分公司人员的各种工资,工资附加费由有关电厂代管。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等(简称“五险两金”)由有关电厂核算,按属地原则缴纳。

这样情况下,会产生种种弊端,其一是分公司资金调度受电厂限制,不能独立运作、自主调度资金,常常出现资金调度不及时情况。其二是资金管理与前期工作进展脱节,无法真正实现财务的核算监督职能。其三是分公司支出,由有关电厂代垫,这样处理的合理合法性受到质疑。其四是如果分公司及各项目部不能完全独立核算,由有关电厂代垫费用,代为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的“会计主体”假设。

(二)分公司所属项目核准,正式成立公司,即处于基建阶段

在此阶段,分公司已经至少有一个项目公司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取得工商登记,正式动工,就可以取得银行借款了。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除了用资本金以外,其余建设资金全部靠贷款解决。所属项目公司有了资金来源,就相当于分公司有了自己的资金来源,可自主调度资金。

(三)电力项目投产后,即进入生产阶段

在此阶段,分公司下属的项目公司投产发电,资金来源除了资本金及银行贷款以外,资金来源方面又增加了电费收入,分公司根据需要,负责与电网的协调工作,催收电费,设立电费专用账户,每月收回的电费先在电费户归集,然后再根据需要拨付各电厂(或项目公司),按照资金计划(或预算)及贷款合同,归还银行长短期借款。如果资金还有剩余,可通过和银行做工作,提前归还一部分长期借款、这样可以减少企业财务费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总额及净利润。

三、分公司的会计机构设置及核算方法

分公司体制下,分公司不是法人,只是一级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境内各发电公司。我们常说“企业管理以经营管理为核心,经营管理又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因此我们若想实现分公司的管理职能,必须在分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电厂的经营管理工作。要实现分公司对各电厂经营工作的领导,就必须施行分公司对各电厂(项目筹备处)财务工作的统一领导。我们不妨建立一种“大财务”管理方式,即各电厂在分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执行分公司统一的财务规定,统一调度资金,统一编制预算及依据预算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这种财务管理体制,主要的优势就是:

首先是各电厂的财务工作由分公司财务部统一领导,对各发电厂能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监控。在该体制下,各电厂的主要财务业务,都在分公司财务的实时监控之下,可以充分发挥分公司的管理效能,加强内部控制,极大的减少各电厂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其次是能够整合企业资源,更好的发挥整体实力。统一调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财务费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最后是可争取合并计算增值税,合理降低分公司税负。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交纳企业所得税。按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以企业为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分公司一般不能合并交纳所得税,但特殊情况,国务院另有规定,就可以这样处理。分公司可以向所在省(市)税务局申请,请求其所属所有企业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如果部分电厂有亏损情况,按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合计金额计算应纳税额,这样盈亏相抵后计算的应纳税额,小于单个企业交纳的所得税合计,可以合理降低整个分公司的税负。特别是分公司所属企业,多元化经营涉及行业较多,个别企业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出现亏损时,分公司合并缴纳所得税,比各企业分别计算缴纳所得税,可以依法合理降低分公司整体税负。目前已有某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取得此项优惠政策,其所属所有境内子公司合并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

四、分公司的财务人员人事管理模式

(一)实施内部正常轮换制度

在分公司范围内,财务干部正常交流,对财务人员进行正常换岗,既能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又能减少舞弊的发生。

财务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5

[关键词]独立董事;公司治理;审计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078-03

公司是没有实际形态的,公司的各项事务必须由某些具有实际权力和权威的人代表公司进行管理,这些人被称为董事。也就是说,董事是指处于董事地位的任何人,而无论其称呼是什么。在具体管理公司业务方面,由于董事成员扮演的角色不同,董事常常分为正式董事、事实董事和影子董事等。正式董事是指经过适当的程序被选举任命并载入公司章程的董事;事实董事是指未经正式任命,但其公开的行为显示他是经有效任命的董事;影子董事是指一些不具备董事资格却操纵着董事会的董事。影子董事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某大股东为避免承担责任而拒绝成为董事,但他在幕后持续地操纵着公司董事会的活动;某些人因破产或其他原因丧失了成为董事的资格,但他仍操纵着公司的董事会;持续地操纵着其他子公司业务的持股公司代表。

1财务独立董事在公司中的角色定位

在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对其作用的合理定位,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独立董事在公司中扮演的角色。尽管法律没有对董事进行分类,更没有规定不同类型董事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但是在实践中,独立董事的角色与执行董事很不同。在西方国家,独立董事被看做是一个站在客观公正立场上,保护公司利益的重要角色,人们普遍预期独立董事能够承担起发现公司经营的危险信号、对公司的违规或不当行为能够提出警告的责任。因此,如果独立董事没有事先发现公司的违规或不当行为,就会受到股东和社会的谴责。近年来,投资者、股东及市场越来越依赖独立董事来密切关注公司的表现,并且在公司与经理层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上倾向主要听取独立董事的意见和看法。

独立董事在西方国家董事会中,普遍是被期望能够利用他们的诚实和能力去审视公司的战略、计划和重大决策。其中财务独立董事主要指上市公司中财务方面的独立董事,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三分之一以上为独立董事,其中应当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同时《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五十二条也指出,在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因此,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中至少有一名财务方面的独立董事。

2财务独立董事作用的实现方式

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和企业业务日趋多元化、专业化,公司治理也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技巧。在国外,纷纷通过在董事会设立各种专门委员会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专业化技巧。从董事会的两项主要功能来看,一项功能是检查和监督公司的长期投资战略。为了解决决策问题,公司董事会倾向于专门成立财务委员会(Finance Committee)和长期战略委员会(Long-term Investment Committee),或称战略发展委员会(Strategic Development Committee)。另一项功能就是减轻和缓和股东和最高管理层之间的冲突。一般而言,公司倾向于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Audit Committee)和报酬委员会(Remuneration Committee)来扮演独立监督者的角色。专门委员会的设置根据公司的规模、性质而有所差异,但在大部分英美公司中都设有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报酬委员会等。作为独立董事制度的一种实现形式——在董事会下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或领导的专门委员会,在英美国家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模式。在西方国家,董事会下一般设立有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等,分别负责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公司经理人员的提名、制定薪酬制度、代表董事会行使财务监督权。从独立董事的角度来讲,公司各个专门委员会为独立董事发挥作用和开展工作创造空间和舞台。

3财务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999年,SEC委员会建议审计委员会应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会计或财务专家。SEC 对财务专家的定义是:是否具有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教育和执业经历,是否曾在发行人担任过财务总监、财务主管、会计主管或从事过相当职位的工作。具体内容即为:①能够理解公认会计原则和财务报告;②具有下列经历:为一般(可比)发行人编制或审计财务报告的经历;运用会计原则进行会计估计、应计事项、准备计提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内部财务控制方面的工作经验;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有较好的理解。

阎达五和谭劲松在对《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中提到了要完善独立财务董事制度:《指导意见》赋予独立董事的特别作用基本上都体现在监察方面,而其中多项工作都与财务会计专业背景有关。从与独立董事制度相适应的委员会制度看,通常设立的委员会包括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除提名委员会外,其余诸委员会都离不开独立董事的财务会计专业背景,有些甚至需要非常深厚的财务会计专业基础和系统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而作为独立董事作用最重要体现的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更近乎是独立财务董事的“专利”。

3.1在战略委员会中发挥作用,参与公司长期战略规划

财务独立董事必须参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并提出建议。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独立董事,凭借其丰富的经验,专业技术和知识可以给董事会的战略规划提供支持,参与公司的发展战略、运作、管理等,并进行判断与发表意见,主持可行性研究尤其是财务可行性研究,从而有助于公司确定自己的使命和远景。此外,财务独立董事应该对公司的重大投融资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第十一条指出:“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和程序,通过实行重大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联签等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会计控制,严格控制投资风险。”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方面的独立董事,应根据投资部的长期投资意向,对拟进行的长期投资项目、公司的发展战略转移或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主持可行性研究尤其是财务可行性研究,并对该投资项目或战略方案做出判断并发表意见。而为了完成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财务独立董事除了应按《指导意见》要求聘请相关中介机构外,还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拟投资的项目进行实地考核(不仅仅是一次)与评价。此外,财务独立董事还应该能够对公司发展的其他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战略委员会是为适应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确定公司发展规划,健全投资决策程序,加强决策科学性,提高重大投资决策的效益和决策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设置的。虽然没有制度规定战略委员会成员中的独立董事一定是财务独立董事,但是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战略委员会要发挥其职能,离不开财务方面的知识,战略委员会中若有财务独立董事出谋献策,那么对该委员会的职能发挥无疑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2在审计委员会中发挥审查、监督、约束作用

3.2.1审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公司财务方面的独立董事,应该运用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从上市公司战略目标出发,关注企业的长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负责检查公司财务报告过程,对其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可以有效地识别分析企业风险,提供降低企业风险的建议。

3.2.2审查公司财务信息、评价并选择公司的管理层

实践证明,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和发现财务报告舞弊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比外部审计机构更有条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处理方式,更能有效地保证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客观性。作为财务独立董事能够检查公司所有重要的财务政策,对重大的变动和其他有疑问之处加以报告;检查企业财务报告,判断这些报表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公正性;评价公司的重要会计政策是否适当,会计判断与估计是否合理;确认财务报告包含了债权人要求的全部信息,这样可以保证公司的财务信息在适当的时间,以正确的形式报告给债权人,确保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财务独立董事应该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中负起领导责任。审计委员会对执行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内部审计,考察高级管理人员的勤勉性与廉洁性,并对其做出书面或口头的评价。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大部分为集团性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应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具体由独立董事负责,对上至上市公司总经理下至各投资子公司总经理的经营业绩进行审计,监察公司内部审计程序,详细制定与讨论审计业务中发现的问题,并根据内部审计的结论对所审单位进行评价。由独立董事领导审计委员会有助于上市公司建立健全董事(尤其是执行董事)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为上市公司全面贯彻《治理准则》创造良好的条件。

3.2.3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应隶属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财务独立董事在当中起领导责任。财务独立董事可以在监督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方面发挥以下作用:审查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程序,评价内审人员技能,决定内审财务预算;审核内部审计的财务及运作情况,审核与外部审计师的合作情况;审阅内部审计提供的审计报告及管理层的反馈意见,注意他们之间存在的分歧;审查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目标、资格、经验与培训计划。

审计委员会的目标,就是协助董事会,监督财务报告的形成及其相关控制,其根本出发点在于解决公司的虚假财务信息问题。考虑到现代企业经营的复杂性以及审计委员会对公司内部控制审查的职责要求等,审计委员会中应有具有行业工作背景和企业管理经验并能阅读财务报告的专门人士,而且至少应该有一位成员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方面的专家。SEC 的蓝带委员会则建议所有的审计委员会成员都应具备财务知识,或在受聘一段期间后应具备财务知识,并且至少有一位成员具备会计或财务管理的专业技术。它强调了成员在受聘时虽不限定财务方面的背景,但应有足够的继续教育与训练,使其具备相当程度的财务及会计知识,以履行其职责。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五十二条也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若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由此,足以可见财务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3.2.4沟通外部审计师,评价外部审计师的工作,提名拟聘或改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委员会的发展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之间的关系密切。审计委员会最初产生的原因始于众多的公司舞弊案与失败(fraud and failure),寻求在董事会中建立一支独立的财务监督力量,以期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加强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并预防或能提前侦察到不正常事件或交易的发生,采取纠错行动,以减少甚至消除公司财务弊案与失败。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代表董事会与注册会计师提供适当的沟通渠道,可减少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干涉,进而大大增进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起到保护注册会计师审计体制、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之重要作用。SEC蓝带委员会指出:“所有各方都意识到:外部注册会计师应最终对审计委员会和整个董事会——作为股东的代表——负责,这对于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能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审计委员会对于外部审计可在以下方面发挥其作用:①注册会计师的选任、续聘与解任;②评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③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与相关公费;④使用其他审计人员;⑤管理咨询服务(卓传阵,2001)。

因此,作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主要组成人员的独立董事,特别是财务独立董事应该在沟通外部审计师,评价外部审计师的工作,提名拟聘或改聘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发挥主要的监督作用。具体到提议聘请或更换审计师,考察外部审计计划,监督外部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监督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对审计师提供的非审计服务进行复核和评估,尤其是那些影响或可能影响外部审计师判断或独立性的服务。

3.3在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参与薪酬制定和绩效评价

现代企业对员工,管理人员薪酬方面的激励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薪酬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在薪酬计算、比较和估计,确定股权激励的效应、风险评估,考虑与税收、会计以及证券法规等相关的事宜方面无一不用到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另外,实行绩效薪酬,就必须对绩效进行度量,即进行业绩评价。业绩评价中的“业绩”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企业的整体业绩,即经营业绩,二是经营者努力程度的结果及管理业绩。这里主要指的是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价。而目前流行的业绩评价的各种方法中,各种业绩评价指标都是财务知识的具体运用。作为专业人员,财务独立董事在这些评价标准的制定、选择、计算、分析、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履行薪酬和考核委员会的职责离不开财会专业的知识背景,财务独立董事利用其专业的知识,可以制定合理有效的薪酬和考核制度,是完善自身职能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刘俊海.论独立董事制度的几个相关法律问题[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3):9.

[2]朱义坤.公司治理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513-516.

[3](美)Boardroom Consultants.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M].中祥投资有限公司,译.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4]陈宏辉,贾生华.信息获取、效率替代与董事会职能的改进——一个关于独立董事作用的假说性诠释及其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2(2).

[5]秦守勤.我国独立但是制度的法律思考[J].经济师,2003(3):7.

[6]刘俊海.我国《公司法》移植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政法论坛,2003(3):39.

[7]苏新龙.上市公司财务独立董事作用辨析[J].上海会计,2002,10:3-5.

财务公司的财务制度范文6

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管理;措施

企业财务管理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成本核算。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功能有很多,比如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资、劳务成本及其相关费用等信息全面的提供给管理者和决策者。公司可以以这些信息作为保障,保证企业可以利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企业的资金积累得到增加,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目的也可以实现,企业可以在正常状态下运营,所以在公司治理中,讨论企业财务成本核算制度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公司治理概述

(一)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由于经济体存在差异,因此对公司的问题进行治理的侧重点也不同。有学者认为,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治理公司应该重视的问题, 保持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一致性是治理公司的焦点所在[1]。另外一些学者提出,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是人的问题,而如何降低成本是其中心问题。除此之外,有的学者侧重点还不同,即他们认为内部人控制问题和激励机制的配置与行使问题是公司治理的重点。近年来国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焦点也发生了变化,即对控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问题的研究代替了之前的最初的股东与高级人之间的问题。

(二)公司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是公司治理机制包含的两个方面。在公司内部构造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是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实现的中介是股东会与董事会, 为了使相关的法律法规被公司遵守,需要将有效的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建立在股东、董事会与经理层三者之间,司及股东就可以因此获得最大的利益[2]。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建立标准是要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相适应,公司外部监管体系可以提供有关公司经营业绩的信息,以此对公司行为以及公司经营者行为的好坏进行综合评价,对公司及其经营者进行约束的方式是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将核算信息提供给企业以做出投资决策。企业中经常存在新产品的投资开发及产品的战略规划事宜,这些事情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并且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与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发展。创造效益是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所以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最大努力避免出现投资风险,采取措施将成本核算范围扩大。公司现有的生产水平与社会平均生产水平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都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了解到,企业存在的不足也可以通过其了解到,企业降低企业成本的方法是对服务水平进行优化,使公司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得到完善。进行成本核算的要求是详细的统计分析各项指标,所以核算部门要对收入支出、进价以及出价都进行监督,将监督范围扩大,建立一个开拓进取、廉洁团结的工作团队,如此可以使企业的采购成本降低,保证各职能部门树立良好的节约意识以及工作作风。这种方式将各职能部门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同时使企业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企业可以实现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

(三)员工考核和奖惩制度的确立得到保障。如果员工对公司的各项制度执行的比较好,那么公司可以对员工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但是如果员工违反了公司的相关规定,甚至有些员工因为行为适当导致公司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公司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或者行政处罚。

三、公司治理角度下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管理措施

(一)成本管理职责的强化。财务系统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有必要成立于企业中, 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 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组成其他成员,这个小组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成本管理的组织、督导、协调以及考核。公司应该将成本管理岗位充实, 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负责人需要时业务骨干,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财务部门的重点工作是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职能要体现在岗位设置、工作安排、成本核算、参与管理等多个方面,成本管理的职责得到强化。

(二)财务成本管理方法的拓展。通过方法、内容和对象将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做好,成本管理方法的使用要以项目成本的不同内容进行选择,财务成本管理的新方式和新手段要得到不断的拓展,对现代财务管理技术加强应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将财务成本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将各项经济管理中的首要工作定为财务成本管理,将管理体系和制度不断健全,以保证充分发挥财务成本管理的作用。

(三)预算和决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断改进项目工程的预结算管理,对有关工程细节的准确经济指标加强预测,保证其波动始终处于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使工程预算、估算与实际工程保持相一致性或者存在较小的浮动。对工程进行验收时,加强分析对比其与原有设计方案的特点,如果出现实际造价与规划的预算浮动较大的情况,要对相关的审批文件进行申请或者对相关说明进行拟写,以防止发生造假违法行为;将工程预算和决算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加强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素质,以保证工程预算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因此企业可以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成本管理考核的完善。实现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使成本管理考核体系得到完善。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两大重要环节是预算与考核,这两种因素对成本管理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考核的基础是预算,若要保证考核的顺利进行,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各项成本要素的计划测算工作需要各单位的认真完成,为了对现有的预算测算方式进行补充完善,需要建立成本测算模型及采用零基预算等方法,将成本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衔接财务预算与各单位逐级分解的经营预算, 层层分解年初下达的财务预算指标。首先各职能部门都要负责企业成本项目指标,各职能部门又二次分解各自控制的指标。在生产过程中,将各部门、区科各项分解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掌控,以使预算的顺利完成得到保证。

(五)成本核算责任制的建立。很多员工认为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门和项目经理的事,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企业成本核算工作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将成本核算责任制建立起来,分工的依据是企业内部现有的组织框架,将不同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不同部门负责处理收集到的资料,将基础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将相应的责任制建立起来,把关和指导工作分别由项目经理和财务部门负责,保证各部门实现高效的分工协作,使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得以健全。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调节作用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企业只有做到了资源的科学优化配置,才能降低成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以及自身资本积累的增加。同时企业若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需要提供出高质量的服务。然而,实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科学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