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1
1.1人才培养目标
在内科学课程设计时要明确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培养紧缺人才。经过3年时间,使学生成为适应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基本理论及技能,能从事放射诊断、超声诊断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应具备的能力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等;熟练掌握常见病的放射诊断、超声诊断基本知识、理论,具备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临床工作的能力;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做出正确影像诊断的能力。
1.3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该专业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主要课程包括内科学等。
2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内科学理论教学课程设计
2.1突出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色及就业岗位需要的知识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对学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综合素质类课程兴趣不高。因此,内科学课程设计不能模仿和照搬本科课程,也不能把中专的课程简单地组合起来。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通过适当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打破原有课程设计界限,优化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技能训练,以突出操作能力、注重临床教学、加强技能实践、适应基层需要为原则,设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内科学课程体系。近年来我们按照这个思路,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在制订内科学教学计划时重点选择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以增强动手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体现岗位需要的知识。
2.2明确内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1明确内科学的地位
开始授课前向学生介绍内科学与专业课程、临床工作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其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等系统的常见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与外科学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
2.2.2明确内科学学习的意义
内科学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为日后学习其他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实践或基础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想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密切相关,其诊疗原则与方法亦适用于其他临床各科。
2.2.3明确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内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体格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给出合理治疗方案。
2.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3.1重视“三基”教学,强化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关系
“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科学学习以疾病为中心进行讲解,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如学习“慢性支气管炎”时,先让学生复习支气管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炎症的病理特点,咳嗽、咳痰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再进行讨论并提出诊断依据,给予合理治疗,从而达到基本理念与临床知识的有机结合,为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奠定基础。
2.3.2重视疾病间影像诊断的鉴别
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图像,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作出诊断。内科学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结核病早期,病变部位病理改变为渗出性炎症,影像学检查表现为相似的X线征象,但这两种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不一样,如发热症状,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呈稽留热,肺结核病人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于午后或傍晚开始,次日晨降至正常。通过对这两种疾病的介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影像学检查只是辅助检查,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影像诊断,从而为临床医生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2.3.3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为了增加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弥补临床见习中的不足,通过多媒体展示临床病例后再进行教学。如讲授“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时,先以病案形式展示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学中还可通过对解剖、病理生理知识的复习来阐述疾病的演变和表现、两种病之间的联系、影像诊断的变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诊治方案,不仅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而且提高了其分析、探索问题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4强调教学总结和复习
教学中对一堂课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和复习,使学生明确重点,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课堂导入和结束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如教师对“肺结核”一病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明确“肺结核”临床分5型,每型的影像特征不同。
2.3.5改革考核方法,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重视课间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意识,从而提升学生操作技能。改革考核方法,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如通过病例分析引导学生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明确岗位需求、就业要求,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3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
教师的能力评价对教师的业务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高职院校只有一部分教师有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的经历,大部分教师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将医院最新技术引入教学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双师型”教师已成为主要的师资力量。教师应定期深入临床,熟练掌握临床技能,了解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了解社区医疗、农村卫生室岗位需求;认真备好、写好教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4选好教材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2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nalysis of the effieacy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41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was gav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40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gave the basic and life care.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2 groups.Results:After giving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rate of mastering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PD,giving up smoking with breathing exercises and the therapeutic complianc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nurse;interventio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正逐渐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致死及致残的第1原因[1]。目前,COPD已居中国个人、家庭及社会疾病首位负担,患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控制病情迁延、预防反复是临床一直面临的问题。对我院收治的41例COPD患者进行院内及出院后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及减少复发,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09年1月1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41例COPD患者为试验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53~74岁,平均60.13±13.45岁;病程1232年,平均19.27±1082年。以同期收治的40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1~76岁,平均63.42±14.74岁;病程1435年,平均21.45±11.06年。2组在男女比例、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及生活护理。(2)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病程迁延反复,患者多有有焦虑、抑郁症等心理状态[2],要多聆听患者的倾诉,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疏导、解释、鼓励患者,使患者保持乐观的状态,减轻忧虑情绪。②戒烟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说明COPD的原因及吸烟对该病的危害,取得患者的配合。在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下,与患者共同制定戒烟计划,循序渐进的戒烟。③COPD基本知识的普及,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推荐相关图书,指导患者并及时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④饮食干预,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及有营养的基础饮食,避免高糖食物,以免产生较多的CO2,加重CO2的潴留[3]。保持食品的多样性,选用富含优质蛋白和纤维素饮食,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保证大便的通畅,少食多餐,忌过冷、过热及生硬食物,以免刺激气管引发咳嗽[4]。⑤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取坐位或半坐位,放松颈肩部,一手于胸前,另一手于腹部肚脐处,经鼻吸气,吸气时尽量保持胸部不动或最小活动,腹部鼓起,呼气时经口缩唇呼气,腹部内陷,将气缓慢尽量呼出,不要用力,可用手轻压腹部。吸呼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每分钟呼吸频率大约68次,开始时每日2次,每次锻炼10~20min,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直到成为自然的呼吸习惯[5]。⑥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出院后由护士定期随访指导并预约复诊时间,每13月组织患者及家属举行病友联谊会、开设知识讲座。会上专业医务人员向患者讲解COPD的知识、呼吸康复锻炼、家庭氧疗、如何合理营养等问题,鼓励患者提问并解答,对方法不正确的患者帮助矫正,让恢复良好的患者介绍康复经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3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组患者均随访1年,2组1年后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并呼吸锻炼、治疗依从性的比较见下附表,可见实验组3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COPD是以咳、痰或喘息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与方法能阻止肺功能的下降趋势[6]。为了预防COPD的加重及反复,临床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但实际患者治疗依从行为不容乐观,往往效果不佳。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自身对疾病的应对能力,逐步让患者认识到改变不良行为可以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在给予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在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并呼吸锻炼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我们体会,加强教育可使患者掌握COPD基础知识,有效避免COPD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让患者保持平衡的饮食,加强营养支持,保持了标准体重,避免过量碳水合物的摄人,防止了过多的CO2产生,避免加重通气负荷;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了CO2的潴留;指导患者戒烟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减缓FEV1下降速度[7]。
综上,护理干预体现了护理模式的转变,由单纯疾病的护理转变为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化的护理方式,对COPD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次性,明显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周玉兰,刘枢晓,查云,等.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 38(8):616.
[2]刘淑贤,杨秀荣,高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8,8(4):65.
[3] 章亚平,陈慧敏,沈旭慧.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中的相关护理问题与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
[4] 陈红妹,吴曙萍.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4):553.
[5] 韩智云.慢性呼吸衰竭的康复护理[J].肺科杂志,2002,5(1):72.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3
1以疾病之灵魂的病因病机作为理论讲解的核心和线索
1.1内科病症概念的理解离不开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属症状诊断学,其病症以主症确定其病名,而主症是由其主要病因病机决定的。如哮病的基本病机是肺失宣肃,痰气搏击,肺失宣肃则呼吸困难,痰气搏击则喉中哮鸣,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是哮病的主症,也是哮病病名确诊的依据。因此对于每一个疾病概念的深刻理解都离不开对其基本病因病机的讲解。
1.2病因病机是内科病症的核心
病因病机是中医内科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本质属性,内科病症的讲解和理解必须以其为核心。病因病机决定一个病症的方方面面,是中医病症的神,理解了病因病机,就掌握了疾病的核心,以其为线索的病症知识的系统化就成为可能,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要掌握病症的纷繁复杂的具体内容,一定要抓住病因病机这条线索,纲举目张,举重若轻。以心悸为例,心悸基本病因病机为心气(阳)亏损、心血(阴)不足、脉道不利致心不主血,心失藏神。心不主血则心慌、心跳,即为悸主症;心悸的病性虚虚在气、血、阴、阳亏损,实实在痰、饮、瘀、火阻于脉道,心悸治疗的原则补心气、养心血、通心脉、安心神,从病因病机方面理解就很容易;心悸分型也因其病因病机分为以心气、心血、心阴、心阳亏虚为主要病机的四个虚证和以痰火、饮、瘀、毒使脉道不利为主要病机的四个实证,理解了病因病机,内科病症的分型的划分也就不难掌握。单独一个病症可以通过掌握其基本病因病机而全面系统掌握其具体知识,一个系统的病症也有其核心病机,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掌握其基本知识。以心系病症为例,其核心病机为心气(阳)亏损、心血(阴)不足、脉道不利致心不主血,心失藏神,这一病机可导致心悸、胸痹、不寐等疾病的产生,因为拥有同一病机,同样用掌握心悸病症的知识的方法,把握心系病症的核心病机,就可以全面掌握心系病症其它各个病症的核心知识和具体知识。
1.3内科病症诊断与鉴别诊断由病因病机决定中医内科病证的诊断、各病证间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来区分,而疾病外在的症状是由其内在的病因病机决定的,所以在讲解和学习病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理解病因病机。如泄泻以大便清稀作为诊断依据,其内在原因在于脾虚湿盛,糟粕中水湿增多,致大便清稀。泄泻与痢疾鉴别关键在于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泄泻以大便清稀作为主要临床表现。泻、痢两病区别表面看在主症,而其实质在泻、痢病机之不同,泻因脾虚湿盛,痢为邪客胃肠,气血郁阻,血败肉腐。
1.4小结
病因病机核心讲解法,一方面可以是纷繁复杂的中医内科知识以病因病机为线索系统化,提高学生对中医知识的传承吸收能力,另一方面,从整体全局上把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如不寐病症在教材上无阳虚这一证型,但从其核心病机心气(阳)亏损、心血(阴)不足、脉道不利致心不主血,心失藏神来看,该病在理论上存在这一证型,而在实际临床中这一证型确实存在,让学生发现这一证型的认识从理解核心病机即可实现,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2以“病案化六步讲解法”作为诊治思路(证型)讲解的核心和线索。《中医内科学》的讲授重点、难点是证型,证型的讲解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教材中中医内科病症的证型是典型且固定的,但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变化多端的,这是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际存在差异的根源之一,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克服中医诊治思路主观化、抽象化造成的模糊不清、混乱无序、难以确定的缺点,使疾病诊治的思路客观化、具体化、逻辑化、科学化,增强临床实际可操作能力。
笔者在教学和指导临床实践中,根据方药中前辈的诊治疾病的思维,结合上述《中医内科学》疾病诊治思想的要求,总结“病案化六步法”的诊治思路:第一步:四诊搜集症状、体征及病情资料,为疾病诊治奠定基础;第二步:根据主症确定病名;第三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中的一些特定症状来确定病位(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根据另一些特定症状来确定病性(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痰、饮、水、气、血、阴、阳、结石、食积、虫积、疫毒等致病的特定临床表现);第四步:病位与病性合参,确定病因病机和证型;第五步:在确定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确定其治法;第六步:根据治法选方用药。中医内科学各病证的证型就是典型的病案,故其讲解就是疾病诊治过程。以七版中医内科学风热型感冒为例来解释这一讲解法的教学过程。风热型感冒症状为: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昏胀痛,目胀面赤,咳痰粘黄,咽痛口干,鼻流浊涕,口渴欲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其讲解过程列图表如下。
这一病案化讲解法一方面符合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体化的要求,有自己严密的逻辑思维;另一方面整个诊治过程具有客观化、明确化、具体化、逻辑化、科学化特点,让学生从模糊不清、混乱无序、难以确定的中医诊断思维中走出来,便于学生理论理解和实践操作,是证型讲解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临床实践的有效诊疗方法,缩小了教材固定证型和临床变化多端的实际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真正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临床疗效。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4
【关键词】呼吸科; 住院医师;临床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65
临床能力是临床医师最基本的能力,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可改善医疗水平,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矛盾。“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i education)”对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要求包括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三个方面[1]。据此,我们所在科室结合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要求,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并总结了一些实践体会。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诊治能力。
为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诊治能力,首先需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培训,尽可能安排专业系列讲座,采用多样化培训方法如专题讲座、晨会学习、病例讨论报告等。
1.1基础理论知识讲课:根据医院规定的住院医师医师规范培训要求,利用晚上值班时间对呼吸科常见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专题讲座。每周一天提早半小时上班,科室组织、所有医师参与晨会学习,学习内容有疾病新进展、外出学习知识、影像阅读等。
1.2重视查房:因呼吸科病人症状往往不典型,可有多种疾病并存,症状相互掩盖,利用早上查房时间,对同一病种、不同临床表现、诊治方案进行讲解,提出问题。对相对典型病例进行教学查房。
1.3参与临床值班及诊疗处理:呼吸内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鼓励住院医师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平时临床工作中,住院医师跟随带教老师参与患者急救与医疗。如某一慢性组塞性肺疾病合并胸腔积液病人,经临床诊治后胸闷气促有缓解,某天进行胸腔穿刺抽液后患者胸闷气促加重,大汗淋漓、端坐呼吸,此时下一步应进行处置方案?体格检查、拍胸片,胸腔闭式引流术、同家属有效沟通等处理流程,先让住院医师思考,上级医师监督、参与下共同处理,这样既可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又可提高住院医师急救能力。
1.4重视疑难病例讨论:病例讨论是临床医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通过病例的讨论分析,一方面可以辨明是非,明确诊断,提高诊治水平;另一方面医生通过讨论,整理补充自己的临床知识体系,提高临床辩证思维[2]。,让住院医师参与病例讨论发言,及时查阅不明情况。
1.5采用换位教学方法 :如住院医师当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和其他住院医师充当学生,结合呼吸科疾病,引导住院医师查阅资料、查阅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如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部分经口气管插管,部分经鼻气管插管,两者有何区别,为什么经口气管插优于经鼻气管插管?有无循证医学证据?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结合问题,查阅相关文献书籍,请住院医师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讲课,带教老师及其他住院医师可相互补充,这样既提升住院医师查阅资料能力,强化循证医学重要性,也可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2加强临床技能培训。
2.1加强胸腔穿刺操作技能培训。
胸腔穿刺是一门实用性、可操作性很强的技能操作。胸前穿刺前带教老师尽可能充分讲解、演示胸腔穿刺操作基本技能,明确操作要点、方式。充分利用医院技能培训中心。在模拟病人身上进行胸腔穿刺培训、考核,住院医师充分掌握胸腔穿刺操作技能后再在病人身上进行胸腔穿刺操作,可大大提高住院医师的操作技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医患矛盾,提高住院医师自信心。
2.2重视正确、规范的体格检查。
强调体格检要性,如胸腔积液和气胸病人,听诊时两种疾病的呼吸音均降低,但叩诊时胸腔积液呈浊音,气胸呈鼓音,再结合病史情况作出正确诊断、处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判断能力。
住院医师经管的所有患者包括新病人入院时体格检查,在带教老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严格规范的体格检查,大大加强了查体的规范性。
3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医患关系是医学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3]。融洽的医患关系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患沟通不完善、不到位、沟通不够可增加医疗纠纷机率。因此培训过程中提倡多做换位思考,真诚关心患者,以细微处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呼吸科病人大多以老年人居多,如慢性组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史较长,临床症状可不典型,对发病的时间及经过记忆不清,部分病人叙述紊乱无重点,有时可能合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主诉无特异性,在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根据自己经验重点指导住院医师对老年患者中获取临床资料的技巧,指导他们耐心、不厌其烦地听取患者陈述,辅助应用肢体语言如手势等与患者交流。在平时的教学查房中,教会住院医师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对诊断和治疗的配合,同时要注意培养住院医师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能力,指导住院医师向患者或家属交流、交代病情,建议良好的医患关系。
针对某一疾病,可预先告知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时需注意哪些要点,再让住院医师同病人或家属沟通。如肺栓塞抗凝治疗病人谈话,应告知不治疗的风险危害,应用抗凝药如华法林后可能出现黑便、皮肤瘀斑血肿、内脏出血额、等风险,用药期间注意软食,检测凝血指标,用药疗程3-6个月甚至更长等。住院医师同患者及/或家属沟通过程中带教老师在旁边倾听、指导、补充,对错误的沟通及时纠正。
住院医师作为医疗力量的后备群体,培训所贯彻的理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表现和发展潜力[4]。通过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不仅加强了住院医师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提高了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在未来实践中不断进步,从而更好地提升医疗水平,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清,仇元峰,李彦鹏.加强住院医师临床培训的做法[J] .实用医药杂志,2012,29(7):667.
[2]张妍蓓,张志红.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研究和改革应用[J] .安徽医药,2009,13(8):1006.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5
[关键词] 医学教育;临床带教;医学实习生;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28-02
Experience in teaching the students duringimprove the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CHEN Chao,HOU Kai-jian
(Medical Depart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hantou City,Shantou 515031,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medical education, integrated with the clinic teaching on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vocation post ability and social competition ability, which is bring forward with detailed process and measure for the clinic teaching.
[Key words] Medical education;Clinical science teaching;Clinical medical trainee;Comprehensive ability
医学教育国际标准(WEME)提出的全球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职业价值态度、科学基础、临床技能、群体保健、沟通技能和批判性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所以临床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更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基本要求,下面谈一谈我们在内科临床带教中的一些体会。
1培养医学生追求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医学生在步入医学学府庄严宣誓的时刻就已经知道,医学职业是救死扶伤,解除人类之病痛,是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在诊疗过程中使他们认识到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从而培养他们追求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具有卓越、利他、责任感、同情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一刻让他们体会到医学职业的神圣和价值。
2 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2.1突出内科特点,培养内科临床思维能力
内科临床教学的特点是:(1)内科与人的整体密不可分,它和其他基础一级、二级学科等有密切的相关性。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是由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结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功能出现异常,均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正常。(2)内科虽然人为地分为心血管科、呼吸科、消化科、神经科、肾内科、血液科以及内分泌科等多个部分,但这些科目之间却有着共同基础,且各种专科疾病多有互为因果关系。(3)内科有着明显的动态性,这不仅表现在健康群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时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病理状态,同时还表现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易变性,疾病的不同阶段,其主要矛盾不同,治疗的主导措施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时,结合各种内科疾病的特点,强调整体概念,引导学生抓住要点,在复杂的病症中认识疾病的本质。并且在诊断和治疗、危重性、急症治疗方面有适当的深度、广度。同时,我们注意引导学生用动态的观点去观察、诊治病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
2.2制定目标,培养和提高临床技术操作的能力
内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诊断或治疗,都有许多技术操作。对进入我科实习的学生鼓励并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规范病历书写,进行正常人体体格检查、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这些内科常见的操作。也在护士的配合下,安排学生进行安置胃管、输液、注射、灌肠、吸氧、吸痰等操作。让他们做到勤于观察、勤于动口、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将自己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并且利用“目标激励法”为学生制定成为合格医生的目标,让学生自订近期和远期目标,促使他们为实现目标勤奋学习,努力进取[1],不断提高临床技术操作的能力。
3加强医学生预防保健意识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也是预防医学。在带教中强调预防保健意识的重要性,如认真开展为患者体检,仔细发现潜在的问题,可以及早发现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疗意外;而且重点也在于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较为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诊治,在诊疗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疾病的病因分析并制订预防措施,加强并发症防治,重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这样加强了医学生的预防保健意识,同时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尊重病人,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带教中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要得到病人的理解信任,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医德,要尊重病人。医德是医术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2]。我们提倡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病人的角度,把病人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尽自己所能为病人解除痛苦。另外指导他们勤查房,应用人际沟通的技巧,多与病人沟通,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各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通过与病人交谈,能深入了解病人及其家属,同时能介绍适合他们需要的信息和保健知识,使病人及其家属能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5培养医学生自我调整能力
在带教中结合临床病例设计问题,对医学生进行提问,一是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二是可以让学生检查自己。临床上遇到特殊疑难病例,师生一起检查病人讨论病例,适当诱导启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通过提问和病例讨论,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意识地去学习,不断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
总之,临床内科学特别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强调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3],临床实习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一环,加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球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适应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化.中国医学教育研究进展[M].第3卷.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40.
[2]宋艳秋,袁长吉,刘小玲,等.毕业实习中加强医德教育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3,4:33.
呼吸内科临床基本知识范文6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认知水平;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6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目前许多医务人员和患者本人都重视COPD 急性加重期的病情控制,却忽视临床缓解期的健康教育手段如功能锻炼[1-2],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本文采用问卷方式对1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干预前后认知水平调查和肺功能检测,以探究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为开展健康教育如呼吸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3-4]。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COPD 患者150 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COPD 诊断标准[5],男114例,女36例;年龄63~87 岁,平均76. 6 岁;病程10 ~27 年,平均12. 3 年;离退休人员62 例,高级知识分子48例,农民40例;患者病情均为临床缓解期;排除长期卧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语言沟通障碍及严重心功能不全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83例、对照组67例,两组之间的年龄、男女之比、知识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调查表: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水平,依据COPD缓解期治疗原则自编调查问卷,并经专家审定。调查问卷内容:一般状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目前病况等);COPD疾病基本知识及功能锻炼等认知情况,共20题,总分40分,每题回答正确计2分、部分正确计1分、不正确计0分。
1.2.2调查方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问卷150份,患者自己填写,回收问卷109份,回收率100%,回收有效率100%。
1.2.3 肺功能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测,主要检测指标为FVC、FEV1.0、以及6 min行走距离测试。
1.2.4 健康教育的手段: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下列健康教育。
1.2.4.1举办COPD 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授COPD 的概念、病因、机制等;患者的心理、饮食、生活方式、呼吸运动与COPD 的关系;调整良好的心态方法。1~2次/ 周。讲座后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与实施情况,指导并纠正缺陷。
1.2.4.2呼吸功能锻炼:①缩唇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以不感费力为适度,吸气为2 s ,呼吸以逐渐延长至10 s 或更长;腹式呼吸,吸气时放松腹肌,膈肌收缩,腹壁隆起,呼气时反之。②呼吸操:包括深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等相结合的各种体操运动[5] 。呼吸操与缩唇、腹式呼吸相结合,先从卧位开始锻炼,熟悉掌握后按顺序转移到坐位和立位,每次10~15 min,2次/ d,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1.2.4.3全身运动的耐力锻炼: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步行、踏车、登梯、游泳、打太极等运动。从低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适可而止,以免造成运动损伤。开始每次坚持5~10 min ,每日3 次或4 次,逐渐延长至每次20~30 min,每日2次。锻炼时控制心率,最高心率指标为170 减去年龄[6] 。
1.2.4.4长期家庭氧疗:告知氧疗最终目的是延缓疾病发展,而不仅是改善症状。对认为吸氧越多越好或气促症状好转就减少吸氧时间者予以纠正。选择双鼻头吸管,使用加温湿化装置,依耐受情况逐步延长吸氧时间,指导患者在1. 5~2. 5 L/ min的范围内调整氧流量,每日15 h[7],使静息状态下PaO2≥60mmHg(1 mmHg = 0. 133 kPa) 或SaO2升至90 %。
1.2.4.5营养支持:告知患者及家属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嘱其保证充分的蛋白质、维生素(瘦肉、鱼、蛋、新鲜蔬菜等) 的摄入量,进食易吸收的食物,不能盲目忌口。宜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减轻疲劳及空气吸入。并结合中医食疗方法及一些偏方,进行营养支持。
1.2.4.6情志护理:针对COPD 患者活动范围小、长期患病,易出现心理压抑、焦虑、烦躁的现象,经常患者交谈,给予适当心理辅导,并且不定期地通过电话答疑方式给患者解答疑难及鼓励。与家属保持长期联系,通过家人配合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辅助。
1.2.5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 表示,应用SPSS软件进行Spearman统计分析及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 0. 05 。
2 结果
2.1干预前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的得分: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OPD疾病基本知识及功能锻炼认知情况20项问题(总分40分)总得分分别为(11.9l±6.66)分、(11.17±5.98)分,其中疾病基本知识(总分30分)得分分别为(8.56±6.78)分、(8.67±6.23)分,功能锻炼认知情况(总分1O分)平均得分为(3.70±2.52)分、(3.45±3.02)分。两组之间疾病认知水平的得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详见表1。
2.2干预后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的情况: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OPD疾病基本知识及功能锻炼认知情况20项问题(总分40分)总得分分别为(22.19±8.55)分、(15.32±7.98)分,其中疾病基本知识(总分30分)得分分别为(16.43±7.08)分、(11.51±6.59)分,功能锻炼认知情况(总分1O分)平均得分为(6.03±4.61)分、(4.13±6.79)分。两组之间疾病认知水平的得分以及得分变化具有明显差异性(p
3 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往往引起运动受限,进而产生肌肉萎缩,体质量减轻;由于活动减少,从而与社会脱离,产生孤独感与压抑感,不能进行适合他们年龄和经济地位的社会交往,这些改变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复杂的恶性循环[8]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日益认识到,对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也由过去单纯的生存率、复发率等生物学指标逐渐转向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指标[9]。
本组研究在对COPD 缓解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一系列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认知水平(对疾病基本知识及功能锻炼认知)的主观指标有改善,对COPD疾病基本知识及功能锻炼认知得分提高:①通过COPD 健康教育情志护理使患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急躁、忧虑和悲观等不良情绪。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心理行为干预,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而且通过对疾病认知水平的改变,可减轻负性情绪对躯体症状的影响[10] ; ②COPD呼吸肌常处于疲劳状态,呼吸操锻炼可增强膈肌、腹肌、下胸部肌肉的活动,减少呼吸肌疲劳的发生,从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腹式缩唇呼吸能有效提高气道内压力,防止呼气时气道过早塌陷而改善换气功能;③全身运动可以增加患者四肢肌肉力量,改善因慢性疾病引起的骨骼肌功能障碍,减轻患者对体力活动的恐惧和焦虑,增强锻炼信心,提高运动耐力; ④长期氧疗能纠正低氧血症,缓解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展,改善COPD 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⑤COPD 患者由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和分解代谢增强等原因,常常发生营养不良,合理的营养指导利于患者预后。但健康教育对肺功能的影响,文献报道结果不一致,李艳丽[11]研究能改善肺功能,但卫淑静等[12]的健康教育结果则显示肺功能指标在均值上有所提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而运动耐力较干预前明显提升(p
参考文献:
[1] 王伟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肺功能康复[J]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10 (5) :293-294.
[2] 缪鸿石. 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916-1918
[3] 张建华. 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 .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7) :504-504.
[4] 周玲君.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 2005, 19(3A): 478-479
[5] 王茂斌,王浩彦,朱亚玲. 心肺病康复治疗图解[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94.
[6] 周玲君. 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护理研究, 2005, 19 (3A): 478- 479.
[7] 肖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氧疗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 2004, 18 (4B): 680.
[8] 赵鸣武. 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 25 (2): 98-99.
[9] 刘明,高睿,王金侠. 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00, 15 (5): 259.
[10] 王黎.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障碍分析及心理行为干预[J]. 齐鲁护理杂志, 2001, 7 (5):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