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1
需掌握的知识能力有:
1、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评价能力。
2、能阅读所有现当代文献作品和一般古典文献文论。
3、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甲等水平。
4、能书写规范的三笔字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5、英语达到三级水平。
6、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如word、ppt、excel等。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2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13-0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种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培养学生动手和从事科研的工作能力,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设计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一般是通过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完成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和最终通过论文答辩[1]。通过毕业论文的完成,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其顺利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目前由于大学严重扩招和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理工大学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以“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为载体,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本文以指导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为例,现将有关的指导经验与体会进行介绍,以期为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论文选题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但经常与学生就业、考研和公务员面试等相冲突[3],导致很多学生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毕业论文,最终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尤其是实验性和探索性强的课题影响严重。为了避免影响学生就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指导教师会将毕业论文启动工作提前至第六学期末,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质量好坏关键在选题[4],虽然许多学者提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要新颖和创新[5],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笔者认为毕业论文选题应难度适宜,兼顾新颖创新即可。毕业论文主要是考察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所以毕业课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和理论深度要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且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其能够受到科研能力的基本训练,通过努力最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消除学生心中“毕业论文随便做做就能通过”的消极思想,确保毕业论文最终顺利完成。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结合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及实验条件来确定论文题目。例如,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益生功能的乳酸菌[6],广泛应用在酸奶等食品生产中[7]。学生对干酪乳杆菌研究感兴趣,通过对其基因组分析发现,基因组中并不存在胆盐水解酶基因,造成其对胆盐的耐受性不强。因此,学生和笔者讨论后,选题确定为“在干酪乳杆菌中异源表达植物乳杆菌来源的胆盐水解酶”,从而提高了干酪乳杆菌的胆盐耐受性。
二、实验研究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基础,实验研究是毕业论文的核心[8,9]。利用实验研究,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实验准备期,应对学生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进行系统培训,使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论文所需的各项实验和仪器操作技能,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实验失败和仪器损坏,以保证毕业论文顺利完成[10]。例如,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在进行食品微生物相关课题研究前,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微生物接种和培养,以及各种仪器,如摇床、培养箱、分光光度计和显微镜的使用等。此外,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文献查阅,了解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与指导教师讨论,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还要反复强调科研是探索性和创新性强的工作,要告诫学生不要怕实验失败,要允许实验失败,要在失败中找原因,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提升自我实验操作技能[10]。
三、论文撰写
毕业论文撰写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5]。毕业论文是具有学术规范的科学性和总结性的学术论文,所以撰写论文时既要严谨、通俗易懂又要具有专业性[5]。学生在全部实验完成后,按照学院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撰写,并交由指导教师进行修改。笔者认为目前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对学术性语言和逻辑条理性表述较差,论文口语化非常严重,有些段落上下文甚至毫无逻辑。因此,指导教师对论文语言、逻辑条理、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等部分应做出重点修改和指导,并返回给学生继续修改,反复多次后才能定稿。毕业论文修改过程是一个对整个验结果提练和升华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整个毕业论文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四、结论
毕业论文是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4]。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充分锻炼了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使学生科研能力等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5],希望本文的指导经验与体会介绍,能为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玉邯,陈宇飞,杨柳,张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5,(30).
[2]吴仲,李小艳,徐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5,(4):74-75.
[3]游新勇,汪磊,王国泽,吕俊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与毕业论文的改革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34-135.
[4]修江帆,赵文静,张春林,陈汉彬.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性实验的初探――以环带库蚊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82-84.
[5]张立全.指导生物学科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和体会[J].大学教育,2013,(20):28-29.
[6]Wang G,Yin S,An H,Chen S,Hao Y. Coexpression of bile salt hydrolase gene and catalase gene remarkably improves oxidative stress and bile salt resistance in Lactobacillus casei[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1,38(8):985-990.
[7]Ai L,Guo Q,Ding H,Guo B,Chen W,Cui SW.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obacillus casei LC2W from skim milk[J]. Food Hydrocolloids,2016,(56):134-143.
[8]程敏. 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探索与实践――以黄精多糖的提取、鉴别、含量测定为例[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2):143-145.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3
Abstract: Soil mechanics is a major technical course i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There are many arguments on soil mechanics teaching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oday, through the soil mechanics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it conclude that how to effectively handle the soil mechanics discipline theoretical study curriculum content and approach is the key to success, especially in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ints of technical skills, theoretical knowledge, skills and operating, which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uccess of curriculum reform.
关键词:高职;土力学;理论;教学
Key words: vocational; soil mechanics; theor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89-01
土力学学科是水利水电专业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取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将结合的方式,主要教学思路还是基于学科体系的发展脉络,而与水利水电专业实务技术还有相当的距离,学生结业后还不能直接将其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目前倡导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土力学的教学方式将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而有所改变,下面就从工作导向教学角度谈一下高职学院水利水电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土力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问题。
工作导向教学的要求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都要以实际工作需要而定,所学到的知识应该是综合全面而适用的,一般按照适度够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用技术将融合,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意义,就土力学学科来说,在生产实践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领域主要是土工技术方面,涉及到工程地基基础、基坑开挖等工程构件的设计和施工等,所以,土力学教学应该将土力学理论知识与土工技术密切相关,学生应该通过土力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够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土工问题,具有工程实践的操作能力。我们在高职学院土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中,本着这样的观点,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有效的解决了土力学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问题。
首先,从土工技术体系角度进行分析,将土工技术细化分解并且提炼技能知识点。土工技术自成体系,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土工施工技术特点,可分成土的鉴别和命名技术、防渗技术、防冻技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开挖技术、挡土工程技术、加固技术、填筑技术、灌浆技术等等,土的命名技术是基本的技术,只有先对土的性质和特性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土的用途,其包含的土力学原理主要是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结构和性质,具体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鉴定,所以要先介绍土的物理性质及其控制指标,以及土的性质指标参数的测定方法,而后再进一步学习土的工程分类、命名及鉴别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离不开水,防渗技术就显尤为重要,主要解决土的渗透破坏问题,解决土工建筑的安全问题,主要包含的土力学原理就是达西定律等原理,所以教材中以介绍土的渗透原理为切入点,同时着重介绍土渗透指标及参数测定实验,防渗技术中还同时包括土工材料技术、灌浆技术等,而这些内容与土力学原理关系较远,所以在土力学课教材处理上只是粗浅介绍,而在施工课中再做重点研究。防冻技术是专门针对北方地区而设立的一项专门技术,水利水电防冻技术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各科知识综合力强的技术,目前我国对冻土的研究水平相对还比较高的,尤其是青藏铁路的修建,在冻土领域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土力学课堂上要结合气象、气候、地质等相关科目内容和相关科研院所成果对防冻技术做进一步阐释。第二,按照技能知识点为核心进行组织教学。技能知识点是连接土力学学科理论与实用技术的纽带,比如说土的渗透一章,就要按照以上提炼出的知识点,从土的渗透原理入手,揭示达西定律,突出几个关键渗透指标如渗透系数、临界水力坡降、渗透力等等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确定方法,明确其在工程技术中的指导意义,从中可见,以技能知识点为核心展开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效果,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第三,按照技能操作点组织实训,吃透知识点。单纯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的需求,纯粹的理论知识又显抽象难懂,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犹如天书,但学生多数动手能力还可以,所以说以必要的操作实训手段是可行的,我们的做法是找准技能操作点,还拿土的渗透来说,结合配合理论教学,先做土渗透指标测定实验,比如渗透系数的测定实验,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操作,测出某土样的渗透系数值,在做实验过程中,使学生深化理解土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介绍土工防渗技术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组织学生参观和现场操作演示等,比如在铺设土工膜、铺粘土、安装止水等教学项目情景过程中,使学生深化理解土渗透原理的指导意义。通过技能操作点深化理论,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最后,按照技术流程将土工技术与土力学知识全方位内化。还拿土防渗技术为例,其技术流程为根据基面情况选择防渗材料、铺设安装、衔接收尾等工序组成,所以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后,应该在工程现场按照技术流程顺序完成一项土工项目的防渗设计和施工过程,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土工防渗技术,在掌握技术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土工原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通过所学到的土工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去学会学习和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做实务运作,从而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通过科研课题研究得出的粗浅认识,难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够与广大教育同行共同切磋探讨。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4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理科专业;大学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人文主义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社会,人们将这种教育称之为“Liberal eduation”,意即“文科教育”。“liberal”一词来源于词干“Liber”,意思是自由。文科教育也就是自由教育或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文主义的教育仍代表着欧洲和美国教育的主要方向。但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古典人文教育被学校的职业教育所取代。在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冲击下,学校教育被工业化和模式化。为了有效地培养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型知识人才,学校把教育组织成一种类似工业生产的过程,用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技术、统一的教育程度;把受教育者“制造成”标准的“教育商品”。在这种教育中,学生被当作要加工的零件,没有独立的人格、个性,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被压抑、被窒息,人的同情心和道德感得不到启迪。学生的理想是获取一张文凭――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符号和资格,以便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兴盛了数千年的人文主义教育终于走向衰落。
李岚清副总理在《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一文中曾经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我们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交际的语言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人用什么办法学英语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也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是在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也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人文学科教育是其它学科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其它学科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我国著名学者杨叔子先生针对我国大学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和专业教育、轻视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现象,提出要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起来。他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宝贵的科学基础与珍璞;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由此可见,科学教育应该与人文教育相通相融,相通相融则利,相割相离则弊。杨叔子先生还曾经指出:“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
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塑造人文品格等多方面内容。我国当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受到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蔓延,人生价值取向模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正逐渐失衡。人们呼吁在人格独立、自由、民主、公平的现代意识基础上建立起包含传统的仁爱、信义、谦让精神的新时代人文精神。对此,英语教育要通过对英语课文的文化分析和鉴赏,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可实现的人文气质,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才,克服诸如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较差;语言行为粗俗,抵御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人文素质差等不足。语言是承载人文信息最丰厚的载体,英语课程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如历史地理、传统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效的教育资源,加上英语教育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和受重视程度之高,使我国的英语教育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责无旁贷。
但是现实状况确实令人担忧。笔者从2004年开始承担本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包括文科的商贸、文法专业,也包括理科的电信、机电、建筑专业。04级学生大多生于80年代前期,感觉文理专业的分水岭在他们身上体现不明显,当然,也还是有区别的。比如04级我教的生科城建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就很狭小,他们上大学英语课的唯一目的就是过级,而国贸和工商专业的学生思维就偏向开放和多元化,兴趣较为广泛,师生沟通也颇为顺利,教学互动相长。
而到了06级,学生生于80年代后,中学时代的文理科分班的痕迹在大学英语学习上就区分非常明显。就拿笔者带的两个班级来看,一个是文法班包括旅游管理和法律专业,一个是城建班包括工程造价和给排水专业。顺应学校大力提倡学生过级的号召,加上笔者一直希望大学英语课堂不同于外面的培训班,应该包含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拓展。因此,在上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和四级专项技能的同时,笔者还在大一的英语课堂上加入时事新闻英语和地道的原创英语听力材料。在没有直接的四级压力下,文法班的反应是积极配合老师的课程安排,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也逐渐开阔视野,培养对哲学、经济、历史和地理的兴趣。与他们的交流很顺利,他们对周围的事务的评价也很多元客观。而城建班的反应是不公开表示好恶,他们也会盯着课本,也会完成老师布置的部分作业。但是沉默,只有极为少数的个别学生会感觉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开始把眼光投向课本之外的历史宗教什么的,对周围事务的评价比较主观,班级里面的男生之间甚至经常出现正面冲突。
到了大二,面临四级直接的压力,师生共同努力。笔者在两个班级使用的是一样的四级强化方法和材料,几乎可以说是复制课程。因为时间紧迫,复习安排日程满,笔者除了偶尔了解学生的复习状况和及时扫清心理障碍外,没有过多地了解他们的课外生活。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全力投入紧张的四级准备中。四级考试结束后,文法班的过级率是40%,而城建班18.2%。到了第四个学期,也就是大二下学期,这两个班学生的差异就更加明显。这个时候笔者主要安排的是学纲要求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的第三册,还贯穿了许多的世界地理、文化和历史知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掌握应有的英语技能。这个时候的文法班级集体跟老师关系更加融洽,已经过级的学生会在课外积极准备自己想过的六级,课内更加主动配合老师的课程安排,积极参与听说训练,当老师提到世界文明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时,他们居然已经可以跟老师分庭抗礼,甚至提出质疑之类的观点,很显然他们已经在大量阅读有关的资料。没有过级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带动下,学习劲头更足,并且有更强的信心。笔者越来越喜欢上这个班的课,他们部分甚至可以和老师一起欣赏课文中出现的优美语言和语言背后的优雅内涵。而在那个城建班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课堂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对老师提出的任何四级之外的东西持敌视态度,认为他们就为了那个四级分数来的,老师应该无时无刻不给他们讲试卷、题型和解题技巧,尽管上个学期已经悉数尽教,但是一旦老师拿起卷子讲的时候,他们又觉得书上的内容很重要,讲课本的时候,他们又觉得那太浪费时间,总之,他们到现在还很迷茫,不知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弄得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很累,甚至连圣经不知何物,更别说是哪两部,给出的理由就是那东西有必要了解吗?令笔者瞠目结舌的是他们对中国本土的文化地理也关注甚少,对于他们好像没有任何关系。不单单是笔者的班级这样,其他同事在一起的时候也大多表示纯理科,特别是城建方面专业的学生对英语课堂漠然,却又信誓旦旦要过四级,对除了建筑公式和混凝土方计算之外的东西鲜有兴趣,知之甚少。
受中小学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极度贫乏,对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知之甚少,他们缺乏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所应具备的文化气质和品格,这种重器轻道,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状况如不改变,他们将难以担负2l世纪弘扬中华文明的时代责任。因此,理工科学生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条件,积极寻找有效的途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当前对大学英语改革的呼声正高,对素质教育的呼吁也是层出不穷,笔者窃认为,如何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至少是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于福清,李卫民,赵晓芳.从思维的视角谈大学新生应知的英语特性[J].教育与职业,2005,(21):79-80.
[2]曹旺儒.大学英语教学在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82-83.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5
关键词:数码钢琴集体课;中职学校;幼师专业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概念从美国引入至今,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无数钢琴教育工作者不懈的研究和实践,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高校已得到了初步的展示,但是在中职学校还未得到广泛的使用,我校已在两年前开始采用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模式,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浅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一、数码钢琴与钢琴的触键感不同会不会影响学习效果
由于数码钢琴与传统钢琴在音质和触感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许多人认为弹奏数码钢琴会影响学习效果,甚至会弹坏学生的手型,因此会对此产生抵触的情绪认为老师对教学不负责任。其实不然,我认为学生的手型好坏是由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练习所决定的,只要老师能够按照传统钢琴教学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弹奏数码钢琴,并且学生也能认真的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弹奏,就算数码钢琴的琴键弹起来没有钢琴那么重并且音色听起来也有所区别,但也能到达到教学目的。正如美国有一位著名的专家罕娜教授,在传统钢琴和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她认为数码钢琴和传统的钢琴触键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她说,触键是在你的身体,你的手,你怎么去运用它、发挥它的优点,而不在于你弹的是什么琴。
二、授课模式的改变会不会影响学习效果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中,钢琴教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师徒传授的个别课,而近几年出现的数码钢琴集体课给人们的思维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授课模式会不会对教学造成影响呢?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对于中专幼儿教育专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授课模式,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比传统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有效的节省了师资成本。幼师专业学生较多,根据三年中专学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来说,如果单独授课必然造成许多人力和财力成本的提高。
(二)、改进了现有的教学水平。新的授课模式重点在于“集体”二字,那么在课堂上怎样体现这一点呢?可以从两个方面表现:
1、集体教学。他的优势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传统一对一授课保姆式的教学方法,老师授课时重点强调基本概念和要领,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集体回课。集体回课绝不是集体化的个别课,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最开始上数码钢琴课时觉得很无奈,全班近40名学生,要在2节课内回完课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更别说教学,根本没有时间,自从改变成为集体回课,上课的效果就好了很多,我根据学生的程度有选择性的进行齐奏、独奏、分组比赛,学生们兴趣高涨,学琴的信心大大增加,班里也出现了一股竞争的热潮,学生的琴技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面对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的情况,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
(一)理论知识
对于刚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绝大多数是一点专业知识基础都不具备的,而音乐理论知识是非常具体且必须了解的知识,如果不具备基础知识和基本弹奏方法,老师的钢琴教学就根本无从下手。因此,如何保证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提高理论知识来保证钢琴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我觉得可以使用以下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加强乐理基础、视唱练耳的教学,尤其是乐理知识的教授;二年级开始即兴伴奏课,并加强和弦、和声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使学生学好即兴伴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练习
由于幼师班的学生绝大多数刚刚接触钢琴,上课课时不多,学生进行钢琴弹奏练习时间每天也只有一小时,许多学生开始练习时,手臂不能放松、手指独立性差、关节无力且手型不规范,因为是集体课,作为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给每一位学生手把手纠正手型,但是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手型就会使学生无法打好钢琴基础,对后来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上集体课时我安排每两位学生共同使用一台数码钢琴,并要求学生互相听对方弹琴,找出问题并及时纠正,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使两位同学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当老师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时,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怎样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与考核
钢琴成绩的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1、不能只给演奏水平好、级别高的学生打高分,而应在学生相应的程度上只要演奏得很出色,就要给予适当的鼓励。2、给学生制定何种程度的级别和教材很关键,避免学生为追求高分而跳级、拔高,致使弹奏技术不过关。 3、建立“课堂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一些老师在成绩评定的时候,一般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终结成绩记入成绩档案,致使一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练琴,临近期末考试时再突击应付专业考试;采用“课堂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利用数码钢琴教学系统进行集体课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无疑是一场教学上的大革命。它不仅为现代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体现出集体课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它既改善了教学环境,同时又丰富了教学手段,这是对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内容和教法的挑战,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的出现,对现在各中职学校幼师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它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与发展。
参考文献: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6
【关键词】专业知识素养;语文教师;农村中学
一、问题提出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四大方面。本文通过对宜春市部分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在宜春市的宜丰、上高、高安三县选取多所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共发放问卷105份,有效问卷共100份,占回收问卷的95.3%。利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自编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请调查对象对特定专业知识对教学发展的有用性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从“非常重要”到“非常不重要”共5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研究中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研究比较少。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高校的全日制培养、入职后的课余学习和教育培训。因此,逐渐形成了职前教育—上岗培养—实践锻炼—职后培训的教师专业知识培养模式。当前随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从学科内容知识向学科理论和教师实践转化,极大拓宽了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来源的渠道。
(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来源情况的调查
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城市中学的教学资源相比存在很大的缺陷,如教育经费短缺、教学设施和资源比较缺乏等问题,这严重影响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素养的培养,降低了语文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满足满足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诉求是影响教师教学的关键问题。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几个方面。[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来源主要有阅读专业书刊、同事间的日常交流、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在职培训、教学观摩活动。结果显示:教师获取的专业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次不分、知识不系统,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知识来源对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教师的学科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语文学科知识的发展仍以教师的在职培训和业余学习为主要形式。本文认为获取语文学科知识的来源主要有语文专业课、语文教法课、各种专业书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1%的教师认为各种专业书刊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有27%的教师认为语文专业课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有11%的教师认为语文教法课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结果表明知识来源对语文学科重要的排序为:各种专业书刊、语文专业课、语文教法课。
(三)知识来源对促进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获取教育理论知识的来源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自学专业书刊、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几个方面。[3]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4%的教师认为自学专业书刊、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有25%的教师认为和同事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有11%的教师认为教育见习和实习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结果表明教师知识来源对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的排序为:自学专业书刊、自身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教育见习和实习。
(四)不同来源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教学法知识、语文课程知识几个方面。[4]语文学科知识是指基础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性知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语文课程知识原本是学科知识转化而来的适合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所教的具体知识,
主要表现为语文素养目标知识。语文教学法知识是具有语文学科教学特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知识。[3]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45%的教师认为学科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25%的教师认为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23%的教师认为学科教学法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17%的教师认为课程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结果表明:中学语文教师认为不同来源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
四、建议
(一)加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应在教师教育和培训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在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过程中主要工作应该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知识量的积累。同时在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中要突出不同学段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积累经验,勤于反思,加强同事交流,同时注重阅读专业书刊,通过以上途径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同时建议学校的管理者采取措施为这些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二)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
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课程中专业知识对于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和中国语文教育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存在重要问题,集中表现为由于语文学科知识的建构比较困难而导致到目前为止语文教育领域没有统一的课程知识。由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的本体性知识建构存在问题,而导致其他相关条件性知识的建构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以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为核心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当务之急,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入职及在职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现阶段没有建构起科学完善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所以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为完善语文教师专业教育体系,应该尽快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36.
[2]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学专长的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