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地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经济地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1

关键词:糖尿病;社会经济地位;健康心理学

Abstract:Objective:diabetes, which is familiar as “rich men disease” by Chinese people, causes worldwide economic pressure in human life toda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however, is not consistenc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udies.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regulations and to establish a general model. Methods: to review. Conclusion:diabetes incidence distributes in different manners above, within and below an SES threshold. Factors like gender and stress play some role both in diabetes occurrence and process. The paradigm from Adler et al. (2003) is uncompleted. The Functions of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are to be concerned. Future development:the meanings of SES should be clarified and categorized in a cross-cultural and -area perspective, and a multi-factor mathematical model is needed.

Key words:diabetes; socioeconomic status; health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R5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02-02

糖尿病(diabetes)导致了当代世界性的经济负担。有研究估计,2030年全世界的年糖尿病负担可达4900亿美元或5610亿世界货币(Zhang, Zhang, & Brown, et al., 2010)。

1 SES与健康的关系范式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与健康的关系是当今健康心理学领域的热点。人们多采用Adler et al.(2003)的范式讨论SES与健康的关系。他们认为SES直接影响人们的教育、职业和收入。后三者导致了个体对环境和反应的不同选择。这里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反应则包括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环境和反应共同作用于健康相关行为,而健康相关行为则直接影响疾病与健康。后来的研究者往往采用教育、职业或收入等指标来指示SES。指标的选择和各种指标的测量方法在不同的研究里都有不同。

2 SES与糖尿病的大致关系

2.1 贫穷和疾病:支持SES与糖尿病负相关关系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方面的很多研究都认为:SES越高,健康状况越好。绝大多数学者在糖尿病的发病率方面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例如,他们发现加拿大Winnipeg市的糖尿病发病集中在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Wei, Li, & Chang, et al. 2006)。台湾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低体重婴儿成年后患I型糖尿病的危险较大(Green, Hoppa, & Young, et al.2003)。世界卫生组织曾经用医疗系统的运作、社会财富的分配和消费能力等三个因素来解释I型糖尿病的地域分布,并得出相同的结论(WHO DiaComp, 2004)。

对于贫穷与疾病的联系,Everson et al.(2002)评论道:“SES的缺陷是积累性的。经济上的持续困难会给人带来最多的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糖尿病儿童在生理上和心理社会方面对疾病的适应也都受到SES的作用(Whittemore, Jaser, & Guo, et al., 2010)。SES较低的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也比较有可能发生抑郁障碍(Hassan, Loar, & Anderson, et al., 2006)。

有些研究认为SES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呈现负相关关系,SES低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相关炎症(Gruenewald, Cohen, & Matthews, et al., 2009)。SES较低的美国白人女性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是高SES者的2.84倍(Ward, 2008)。糖尿病对冠心病的消极影响以及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在低SES人群中都比较大(Forssas, Keskim?ki, & Reunanen, et al., 2008)。这样的病人并发抑郁症的可能性是SES高的病人的2到3倍(Waitzfelder, Gerzoff, Karter, et al., 2010)。在低SES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I型糖尿病人发生心理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也比较大(Kakleas, Kandyla, & Karayianni, et al., 2009)。与此同时,SES的提高还能通过接受眼科检查的频率(Roy, 2004)、面对糖尿病的态度(O’Kane, McMenamin, Bunting, et al., 2010)、享受糖尿病医疗服务的程度(Joost & Mackenbach, 1999)甚至是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Agte & Tarwadi, 2008)等方面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

2.2 “富贵病”:支持SES与糖尿病正相关关系的研究:但是不论上述的研究怎样有力地论证贫穷与糖尿病的紧密联系,这些研究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糖尿病是我们通常所认识的“富贵病”。因为绝大多数有关糖尿病的研究都来自发达国家,特别是经济最发达的欧美国家。参与WHO跨国调查的12个国家也都在当年的世界人均GDP排名中处于前50名的行列(WHO DiaComp, 2004)。

在比较广泛的视角上,我们很容易看出上述结论的逻辑缺陷。因为糖摄入量不足的个体似乎不可能产生肥胖和血糖过剩。Borchers et al.(2010)评论道,历史上的糖尿病是在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爆发的。他们通过全球性的回顾统计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和SES区域水平的提高都会导致I型糖尿病较高的发生率。另有学者发现,糖尿病在SES高的印度人中比在SES低的印度人中流行(Singh, Beegom, & Mehta, et al., 1999)。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印度的贫富分化程度较大,因此Singh et al.的研究对象可能也涵盖了一个时间横断面上的较多经济阶层。

另一些地区的研究认为SES与糖尿病的相关性较小。例如越南的SES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就比较缓和(Phillips, Carroll, & Thomas, et al., 2010)。在非洲西部的贝宁国,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里只有腹部肥胖存在城乡差异,高血压和HDL-C等都与SES无关(Ntandou, Delisle, & Agueh, et al, 2009)。

2.3 SES与糖尿病的关系图:我们可以通过上述的分析得出三点结论:(1)在总体经济水平很高的地区,糖尿病发病率随着SES的提高而下降,糖尿病在这里显示出了与“贫穷”的联系——当然,发达国家的“贫穷”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富贵”了;(2)在总体经济水平很低的地区,糖尿病发病率与SES的关系比较缓和;(3)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以及全球性的统计结论都支持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的说法。

联系上述的三个结论可以得知:SES和糖尿病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呈现总体的正向关系。这个关系在细节上有一些变化,即图1所划分出的三个区域。最左边的a区SES最低。这个区域涵盖的SES范围最广。欠发达国家的社会就整体处在这个区域内。他们的糖尿病发病率低,贫富之间的分布差别不大。中间b区的SES水平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阈值。人类经济水平发展到这个阈值之后,整个族群发生了糖尿病的爆发。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这个区域随着SES的提高而上升。这个区域可能涵盖了今天全球的绝大多数人口。所以Singh et al.(1999)和Borchers et al.(2010)在印度和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才出现了与c区不同的情况。糖尿病的发病率在b区和c区的临界点达到一个峰值。生活水平达到c区的人们可以较多地食用昂贵的健康食品。他们可以参加体育运动和康乐活动并获得较多心理应激上的应对资源。他们较少吸烟,食用较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比较注重口腔卫生。这些健康相关因素随着SES的提高而加强,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WHO DiaComp, 2004; Sabbah, Tsakos, & Sheiham, et al., 2009)。

但是上述的模型似乎并不能完备地解释有关糖尿病和SES关系的所有研究。首先,它难以说明为什么发达国家被试的SES分布会全部落在c区,而从没有哪个国家的研究发现过糖尿病相对于SES的峰值。其次,它不能告知Phillips et al.(2010)在越南发现的SES与糖尿病关系缓和的原因,毕竟越南并不是非常贫穷。第三,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在澳大利亚这个发达国家里,SES水平较高的儿童比SES较低的儿童糖尿病发生率高(Haynes, Bulsara, & Bower, et al., 2006)。因此,我们不得不引入一些其他的因素来进行补充。

3 其他因素与SES的交互作用

3.1 应激:生活压力一向被认为是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近来,Healy et al.(2010)也分析了较低的SES以及相应的慢性应激对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推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澳大利亚这个移民社会里,儿童的心理压力对糖尿病存在一些作用。昂贵的移民费用和移民条件都预示着移民群体属于SES的高层。移民儿童的应激以及相应的糖尿病发病率都影响了Haynes et al.(2006)的统计分析。但这个猜想即便在理论上也是不够全面的。首先从糖尿病和血糖过剩的关系来看,应激因素是不会单独促成糖尿病的。其次,即便是高SES和高慢性应激的组合,也已经忽略了可能导致糖尿病发病的很多其他方面。学者们在性别与SES的交互作用上也做了很多研究。

3.2 性别:性别(gender)与SES对糖尿病的交互作用在不同的研究中存在很大的变异性。有的研究只发现了低SES对女性糖尿病的恶化作用(Robbins, Vaccarino, & Zhang, et al., 2005; Chichlowska, Rose, & Diez-Roux, et al., 2009; Gustafsson, Persson, & Hammarstr?m, 2011),另一些研究只发现了低SES对男性糖尿病的恶化作用(Nishi, Makino, & Fukuda, et al., 2004),还有的甚至认为SES对糖尿病的影响在男女之间没有绝对的差异(Dinca-Panaitescu, Dinca-Panaitescu, & Bryant, et al., 2011)。

4 Adler范式的缺陷和环境因素的地位

如果从性别因素和SES方面都解决不了上述矛盾,那么可能须要站在更抽象的视角上看吧?有趣的是,上面的第一组研究来自美国和瑞典,第二组来自日本,第三组则来自加拿大。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三组国家女权运动的发展、社会规则的压抑程度和社会自由的发展程度。因为社会文化因素会通过应激、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等间接地影响糖尿病的发病和愈后。

普遍为健康心理学家们采用的Adler et al.(2003)范式将社会因素放在了SES的次级地位上,却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很可能都是在比SES更高的位置上制约着整个模型的运作。范式的缺陷可能是今天SES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结论令人困惑的本质原因之一。

我们在文章的前半部分里从人类族群的视角上打破了国家之间的界限,提出了社会经济地位(SES)与糖尿病的关系图。这张图中的“社会”指的是整个地球。然而我们也发现了这张图的不足之处,便引入了应激、性别和环境等因素来进行补充。“环境”因素的提升既打破了Adler et al.(2003)的范式,也打破了本文图1“地球社会”假设的绝对性。因为国家的存在就已经建立起了一些相互依存并相对独立的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系统。国家之间的依存性为一定程度上的“地球社会”提供了前提。其相对独立性则能够帮助我们解释Phillips et al.(2010)在越南的发现和发达国家糖尿病SES分布的相对独立性(不出现峰值的负相关)。

5 未来展望

用SES来分析糖尿病的社会心理病因是不够的。已经有研究发现,它无法独立解释糖尿病人的种族差异(Brancati, Whelton, & Kuller, et al., 1996),生活模式干预的作用(Wikstr?m, Peltonen, & Eriksson, et al., 2009)和健康的饮食选择(Fitzgerald, Damio, & Segura-Pérez, et al., 2008)。未来的糖尿病社会心理病因研究可以做出如下的三方面改进:(1)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国界和区域的限制,站在人类族群的视角上看待疾病的发展,力求寻找普遍性的答案;(2)充分意识到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先决性影响作用,并用这些作用来解释国际和区域之间差异的原因;(3)在上述相对独立和相对依存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地考虑多因素综合作用体系,突破原有的健康心理学范式,建立清晰的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1] Zhang P., Zhang X. Z., Brown J., et al. Global healthcare expenditure on diabetes for 2010 and 2030 [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0, 87(3):293-301

[2] Adler N. E., Snibbe A. C. The role of psychosocial processes in explaining the gradient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Wiley-Blackwell), 2003, 12(4):119

[3] Everson S. A., Maty S. C., Lynch J. W., et al. Epidemiologic evidence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depression, obesity, and diabetes [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02, 53(4):891-895

[4] Wei J. N., Li H. Y., Chang C. H., et al. Birth weight and type 1 diabetes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Taiwan-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led study [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06, 74(3):309-315

[5] Green C., Hoppa R. D., Young T. K., et al. Geographic analysis of diabetes prevalence in an urban area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3, 57(3):551-560

[6] Walsh M. G., Zgibor J., Songer T., et al. The socioeconomic correlates of global complication prevalence in type 1 diabetes (T1D): A multinational comparison [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05, 70(2):143-150

[7] Whittemore R., Jaser S., Guo J., et al. A conceptual model of childhood adaptation to type 1 diabetes [J]. Nursing Outlook, 2010, 58(5):242-251

[8] Hassan K., Loar R., Anderson B. J., et al. The rol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J].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06, 149(4):526-531

[9] Gruenewald T. L., Cohen S., Matthews K. A., et al. Association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with inflammation markers in black and white men and women in 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CARDIA) study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9, 69(3):451-459

[10] Ward M. M.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 Incidence of ESRD [J].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08, 51(4):563-572

[11] Forssas E. H., Keskim?ki I. T., Reunanen A. R., et 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eople -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in incidence, prognosis and mortality [J].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2008, 22(1):10-17

[12] Waitzfelder B., Gerzoff R. B., Karter A. J., et al. Correlates of depression among people with diabetes: The Translating Research Into Action for Diabetes (TRIAD) study [J]. Primary Care Diabetes, 2010, 4(4):215-222

[13] Kakleas K., Kandyla B., Karayianni C., et al. Psychosocial problems in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J]. Diabetes & Metabolism, 2009, 35(5):339-350

[14] Roy M. S. Eye care in African Americans with type 1 diabetes: The New Jersey 725 [J]. Ophthalmology, 2004, 11(5):914-920

[15] O’Kane M. J., McMenamin M., Bunting B. P.,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deprivation and metabolic/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Primary Care Diabetes, 2010, 4(4):241-249

[16] Joost B. W. M., Mackenbach J. P. The care and course of diabetes: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level of education [J]. Health Policy, 1999, 46(2):127-141

[17] Agte V. V., Tarwadi K. V. Combination of diabetes and cataract worsens the oxidative stress and micronutrient status in Indians [J]. Nutrition Research, 2008, 24(7-8):617-624

[18] Borchers A. T., Uibo R., Gershwin M. E. The geoepidemiology of type 1 diabetes [J]. Autoimmunity Reviews, 2010, 9(5):A355-A365

[19] Singh R. B., Beegom R., Mehta A. S., et al. Social class, coronary risk factors and undernutrition, a double burden of diseases, in women during transition, in five Indian cit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1999, 69(2):139-147

[20] Phillips A. C., Carroll D., Thomas G. 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indices of 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 across thelife course on the metabolic syndrome: the Vietnam Experience Study [J]. Metabolism, 2010, 59(8): 1164-1171

[21] Ntandou G., Delisle H., Agueh V., et al. Abdominal obesity explains the positive rural-urban gradient in the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Benin, West Africa [J]. Nutrition Research, 2009, 29(3):180-189

[22] Sabbah W., Tsakos G., Sheiham A., et al. The role of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in the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oral health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9, 68(2):298-303

[23] Haynes A., Bulsara M. K., Bower C., et al. Independent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lace of resid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type 1 diabetes in Western Australia [J]. Pediatric Diabetes, 2006, 7:94-100

[24] Healy A. M., Schwartz F. L. The role of socioeconomic stress in the risk for obesity and diabetes: potential new targets of treatment [J]. Osteopathic Family Physician, 2010, 2(6):180-186

[25] Robbins J. M., Vaccarino V., Zhang H. P., et a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diagnosed diabetes incidence [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05, 68(3):230-236

[26] Chichlowska K. L., Rose K. M., Diez-Roux A. V., et al. Life Cours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Adults: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 [J]. Annals of Epidemiology, 2009, 19(12): 875-883

[27] Gustafsson P. E., Persson M., Hammarstrom A.Life Course Origin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Middle-Aged Women and Men: The Rol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J]. Annals of Epidemiology, 2011, 21(2):103-110

[28] Nishi N., Makino K., Fukuda H., et al.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on coronary risk factors, self-rated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urban Japanese civil servants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4, 58(6):1159-1170

[29] Dinca-Panaitescu S., Dinca-Panaitescu M., Bryant T., et al. Diabetes prevalence and income: Results of the Canadian Community Health Survey [J]. Health Policy, 2011 Feb, 99(2):116-23

[30] Brancati F. L., Whelton P. K., Kuller L. H., et al. Diabetes mellitus, rac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Annals of Epidemiology, 1996, 6(1):67-73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2

SES测量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研究成果在2000年以前远少于针对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社会分层本质概念的清晰认识[3].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人经济状况的不稳定导致其始终处于健康不平等的劣势地位。社会经济地位是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4],并影响到老年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利用程度。因此,研究SES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外有关SES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少之又少且多是非系统化的。本文将致力于回顾、总结和反思关于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研究成果,希望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厘清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方法、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测量的方法

国内外相关研究中提到的SES的测量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搜集单个或多个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教育、收入、职业等)的资料,分别分析其与各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构建回归方程得出综合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采用降维分析将多个因素合成为一个复合的指标。

Oakes等[5]认为,SES测量存在的潜在问题有:SES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缺乏对构建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措施好的理论运用。国内外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测量老年人SES的方法是测量单个或多个社会经济地位指标。

1.1单个或多个SES测量指标的选择

早期的SES测量以单个指标为主[6],通常单独测量收入、职业或教育3个指标中的任意一个。教育曾被认为是最适合的指标,因为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的职业和收入[7].单一指标收集数据和分析较为容易,但并不能反映社会经济地位的全部,因此在后来的研究中开始使用多个指标进行测量。

21世纪初,Grundy和Holt[8]发现测量老年人SES可以有7个指标:教育、收入、职业、住房所有权、家庭资源、汤森剥削指数(通过调查无力支付某些日常生活用品的情况来区分调查对象的经济状况)、有无私家车,这些指标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

老年人因退休或生病丧失劳动力,收入和职业地位失去作用,因此依靠教育和财富等指标衡量老年人的SES更符合实际[9].国外有研究发现,对于退休老年人,财富指标比收入指标灵敏性更好;富裕的人群更容易接触到牙医等特殊医疗服务,财富能够更精确地衡量人群在卫生服务利用上的社会经济差异[10].老年人口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家庭所拥有的财富上,包括退休金、养老保险以及房屋产权、农村土地使用权、家庭所拥有的大件物品数量等。在发展中国家的几项实证研究中,采用了除传统3大指标外的其他指标,如银行存款、家庭奢侈品的数量、是否 可 以 领 养 老 金、城 乡 居 住 地 等[11].Zimmer等[12]发现,在发展中国家,银行存款的多少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最大;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消费指标比收入指标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13].

1.2 SES综合测量方法

马玉霞[14]认为,国外提出的SES测量方法和量表,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她认为李春玲[15]教授提出的SES测量方法是我国迄今为止关于SES测量的最全 面 的 研 究。李 春 玲[15]教 授 改 进 了Blau和Duncan的SES测量公式。

Duncan[16]设计的计算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实际上是利用职业声望测量各职业的声望得分(因变量)和相应职业的平均收入与教育水平(自变量),构建回归方程,求出收入和教育对职业声望的回归系数(权重),然后用这一方程求出所 有职业的 声望得分。李春玲[15]将测量SES的回归方程进行了改进,加入了更多的因素(如权力因素、部门因素和社会歧视因素),使其解释力更高。齐良书[17]构建过一个针对成年人SES与健康状况的回归方程,他以一系列健康指标作为因变量,自变量为社会经济地位各指标和一组控制变量(年龄和性别等)以及不可观察的个人特征和随机误差。建立回归方程的优点是能够综合反映人群的社会经济地位,缺点是缺乏实际含义。构建一个好的回归方程存在一定困难:一是指标的合理选择;二是如何处理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共线性[18].

国际上的另一种综合测量途径是采用降维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多个变量进行合成,形成一个或几个复合变量来反映社会经济地位。降维方法的思想就是将多个影响因素合成几个主要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复合指标要尽可能多地考虑与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的因素。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全面地研究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的因素,但国内外均没有在老年人群的研究中使用过。 2 SES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关系

2.1 SES与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

国外的研究发现,不同SES人群的健康状况呈“梯度”特征:低SES者较高SES者健康状况差[19],且SES对健康的影响在老年人中依然存在,并影响老年人的各个方面,如自评健康状况、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患病情况等。一项在拉美7个城市的研究表明,受过高等教育者倾向于更好的健康自评,存在较少的躯体功能障碍[20].

Wong等[21]认为,在墨西哥,教育、收入、财富与中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有显着的正相关联系。其他在亚洲国家开展的为数不多的研究 中 也 得 出 相 似 的 结 论[22-23].珞 琪 等[24]认 为SES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是复杂的:收入对老年人的3个健康指标均有正效应;教育与客观健康呈正相关,与自评健康呈负相关,对主观幸福度影响不显着,SES通过自理能力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公共卫生领域的学者们很早便认识到,低SES老年人群获得的教

育水平低,营养状况、生活住房条件及医疗保健条件较差,相应的健康状况也较差。这个“梯度”变化从整体上反映了SES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关系。而韩广勤[25]则发现,这个“梯度差异模式”在中国上海遭遇了挑战,高SES并不一定会给老年人带来好的健康状况,因此这个“梯度模式”的普适性仍然值得探讨。 2.2 SES与老年人常见疾病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群体。有资料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有2~3种慢性疾病[26].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导致其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病,而且他们在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治疗及康复方面均存在社会经济差异。西方研究一致认为,SES越高,慢性病的患病率越低;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研究表明,高的SES并不一定带来低的慢性病患病率。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自报慢性病的准确性存在问题。一项在欧洲国家进行的关于老年人由SES引起的疾病发病率差异的研究表明,由教育和收入造成的发病率差异是明显存在的,而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差异要高于女性[27].

老年人面临着更大的癌症威胁,据我国2012年肿瘤登记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癌症发病率超过1%,癌症死亡率占全部死亡率的63%以上[28].美国学者Harold等[29]认为,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别是决定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存活率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存活率也较低,在肿瘤分期和治疗效果上也存在差异。

SES对老年人自理能力的影响通过慢性病传递“间接效应”[25].周律[30]认为,SES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存在着巨大的关联。许多研究表明,慢性病伤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daily life,简称ADL)较差的重要原因,而社会经济地位是维持老年人ADL决定因素的上游原因。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每下一个梯度,ADL的发生率就会增加。

2.3 SES与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

社会经济因素以生活方式为中介来影响人们的健康,如是否吸烟、喝酒、运动等。通常高SES人群健康需求高,形成健康行为的动机强,也有能力支付获得健康行为的社会资本。这在老年人群中同样适用。

Hatice认为,低SES增加了老年人不健康饮食的风险,并造成其对健康认知的缺乏,对于女性老年人来说,低SES和低教育水平成为吸烟的保护因素,但却导致她们缺乏肢体活动。韩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低SES使老年人产生不健康的行为并导致较差的健康状况[32].可见无论是在健康认知还是在行为上,SES对老年人的影响都是显着的。

2.4 SES与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

卫生服务利用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关键因素,而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卫生服务利用的决定因素之一。卫生服务利用通常更多地集中在高收入人群。

胡宏伟等[33]认为,在控制了健康因素后,城乡差异、退休前的职位以及是否参加社会保障等社会经济因素对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中的住院服务有显着影响,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能更好地利用住院等卫生服务。许多研究表明,低SES的老年人其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宏观地广泛地研究一般的卫生服务利用。英国有研究发现,较富裕的老年人与较贫穷的老年人相比,在初级卫生服务的使用上差异很小,与经济地位无关;主要的差异是在特殊的医疗服务使用上。在特殊医疗服务的使用上,比如X光检查、动脉瘤筛查、疫苗接种、眼睛检查、牙医服务等,低SES的老年人群明显存在劣势[34].

Zhang等[35]则认为,低SES的老年人使用医疗服务产品的机会更多,因为这类人群容易养成不健康的卫生行为,同时也说明这部分人群使用预防服务和疾病筛查较少。因此,学者需要关注SES与老年人大病住院、(文秘站:)特殊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服务利用之间的关系。

3结论与展望

SES对老年人的健康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研究老年人SES与健康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老年人SES测量指标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标准,许多在发达国家研究中所常用的指标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其次,目前尚缺乏大量的实证研究用于探索一个适用于老年人SES的度量方法;第三,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关系的“梯度模式”的普适性仍然值得探究。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3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民 公有制 经济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地位是指主体所拥有的、可支配的物质财富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或经济力量博弈中所占的权力比重。在我国,农民对土地这个生产资料仅有使用权,农民拿什么作为资本去参与市场竞争,农民的经济地位怎么能与工人阶级等同,如何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一系列问题,有待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一、农民的经济地位

农民的收入增长相对落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上世纪中,农民储蓄占城乡居民总储蓄的一半以上,1996年下降为20% ,1997 年下降为18% ,1998 年下降为13.6%,1999 年下降为10.4%。尽管农民的储蓄绝对额在增加,但大部分信贷资金流入城市。社会财富逐渐向其他人群转移,也是造成农民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农民的经济生活现状

农民居住在农村,生活条件基本相同,个体之间的消费也大体相同。首先,农村教育体制、医疗体制等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所需,现在农民最大的负担是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问题。再者,农村宅基地管理越来越严格,城市住房价格也是一直攀升;新生代农民的住房问题也给农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所有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农民的经济收入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农民的经济实力相对当今市场购买力在下降。

农业的收入整体水平还远远低于其他两个产业收入,农民和市民同属于一个市场体系下,这就使得农民开始离开农村,去城市谋求更高的经济地位。按现在的粮食价格水平,农民工工资水平,外出打工明显要比在家种地得到的财富要多。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民工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正在从农业流向其他产业,也是市场经济导向的结果。

(二)农民的经济地位

的确定,改变了中国农民贫穷落后的面貌,也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个体户、商品经济的出现,也改变了农民的经济地位。农民的优势就是生产粮食,靠“民以食为天”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支撑自己的经济地位。在封建主义时期,由于地主阶级把握着土地这个生产资料,使得农产品也大部分归地主所有,地主占据着社会经济的统治地位,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并没有改变农民的经济地位。现行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束缚了土地这一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束缚了农民,使得农业生产率一直低于其他行业的生产率。在社会其他领域中,市场经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这些资源却包括了土地的产品。也就是说,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自由交换中,农民的生产资料没有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而他们的消费资料却要靠市场经济竞争来配置,在工业比农业发达的当今时代,无疑对农民是不公平的,在分配社会平均利润时,农民并没有得到土地应当获得的利润,这必然使得农民的经济地位低于工人。

二、农民经济地位产生的原因

(一)“剪刀差”直接造成城乡收入差距

建国以来,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从农民手中抽走了大量社会财富,为工业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1987-1991年,每年“剪刀差”绝对额高达1000-1900亿元,成倍于改革前的数额。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剪刀差”还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每年“剪刀差”绝对额都在1000亿元以上。改革开放30年了,这种“剪刀差”状况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农民的财富在整个社会中的占有比重愈渐减少,使得他们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二)国家对城乡建设投入差别明显

30年来,国家一线、二线城市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城市住房、绿地、公园、道路等建设已是今非昔比。而在农村,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公路的建设还停留在城市20年前的水平线上。

农村的建设主要也是以农民自己出资为主,很难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国家的建设投资待遇。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中,很大一部分农村地区商品房的售价远低于城市,而又很少有外来人口购买,农民得不到国家的投资,也就只得自己承担这部分建设成本。灌溉、电力、公路、危房改造、诸如此类的基础设置建设,耗费了农民相当一部分经济收入。这种负担也导致农民可支配财富的减少,可以说,农民的部分财富被社会变相地、不公平地抽走了。

(三)农业在市场环境下处于劣势

农业的竞争力还远远落后于工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业的落后,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这就更加拉大了农民和市民的经济地位差距。缺少竞争力,正是农产品脆弱性的表现。是在这种落后性和脆弱性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我国农民脆弱的市场心理,在市场风险面前徘徊止步,甚至退步市场,重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改变这种劣势的市场地位,就不可能改变农民的经济地位。

若干年来,我国对科技的支持主要就是工业方向,而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与工业比相去甚远。农业生产率一直低于社会平均生产率,也是农民经济地位偏低的重要原因。

三、改善农民经济地位的途径

(一)保护提高农产品价格

首先,保护农产品价格。保护粮食收购价格,保护蔬菜收购价格,既能稳定农业生产,也能平衡农产品按类生产,同时也是保护农业的基础地位,缩小农产品与工业品的价格差,不断创造农业与工业竞争的合理平台。农业经济的增收,一定要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保证农产品、工业品公平交换,保证市场不同产品间的良性竞争。

前段时间,菜农亏本卖菜,但是没有见到市场上的菜价有波动,说明我们并没有保护农民的利益,在某个角度上看,就是便宜了其他群体。这也说明,农产品参与市场的竞争,竞争的利润并没有转到农民那里,而是转到了第三产业劳动者那里了。

其次,提高农产品价格。再也不能任由“剪刀差”发展下去,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就是“等价交换”,历史的遗留问题必须不断调整、解决。把社会财富公平地分配到农民手里,改善农民长期处于劣势的经济地位。

(二)扩大农业投资比重

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我们也有这个能力。当下,农业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工业、服务业经济效益,农业的竞争权利已经被排挤出市场。让农业重新回到市场,必须有政府的扶持,提升农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在农业所需的水利、电力、交通等各个领域扩大国家投资比重,统计规划,提高农业生产率。在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国家也要让利于农民,大幅降低用于农业的机械设备价格,降低农业化肥、水电价格等。

(三)加速土地集约步伐

资源是由经济效益低的行业向经济效益高的行业流动。伴随着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必然是农业的比较经济效益低于工业和服务业。怎么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是农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倘若看不到这一点,农民就会被迫转成工人或变得更加贫困,动摇国家的农业基础,甚至影响其他行业的经济建设。随着市场经济地进一步发展,如果不解决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问题,不提高农业的经济地位,难免会导致社会资源分配的失衡,进而带来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经济危机”。

土地这个特殊的生产资料,最大的效益生产就是土地集约度越高越好。土地集约程度和农业投入成本是成反比的,土地的集约也解放了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但是,土地的集约必须建立在工业发达、农业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工业的发展将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来吸收从农业转移的劳动力,科技种地将为人类的粮食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国家也出台了《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土地的流转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流转不等于买卖,土地的所有权控制在国家手中,保证土地用途不随流转而做出太大变化,进而充分发挥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流转,也给土地集约提供了一个出路,合理的土地流转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单从地方来看,土地的流转集约有助于形成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提高生产率,也有助于合理安排土地作为工业场地的用途,在区域内形成产业间的互通有无,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芳.对当前农民经济利益的几点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

2003(12).

[2]方木.还利于民 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J].党政干部学刊,

2005(9).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中间层主体 经济法 法律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已逐渐从“市民社会―国家”的二元模式转变为“市民社会―社会中间层主体―国家”的三元模式,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类主体有其独立特征,在克服市场和政府失灵,沟通、协调市场和政府之间关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法律主体地位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概念、特征

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如工商业者团体、消费者团体、劳动者团体、国有资产投资机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资产评估机构、交易中介机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等。对国家来讲,这类主体既是管理的对象之一,又是国家管理市场主体的辅助力量和传导中介;对于市场主体来讲,这类主体某种程度上即是自己实现利益的助力,在某些领域又是自己的管理者。可见,该类主体有着强烈的双重性格,具体而言社会中间层主体具有如下特征:

1、中介性。社会中间层的中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指在市场主体之间的中介,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他们主要在市场主体间充当经济或起媒介作用;其二指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如某些事业单位、地方自治团体、行业自治组织等,他们主要在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及社会参与国家活动过程中充当媒介。发挥连接、沟通和传导作用。作为媒介,社会中间层主体以其拥有的专业知识、信息及创造的交易工具,规模地为市场运行各方提供服务,协调各方关系,减少交易中的摩擦,降低交易费用。

2、公共性。社会中间层主体属于非政府公共机构或组织。其公共性主要表现在:(1)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从公共利益角度看,社会中间层主体所关注的主要是一定领域内的特殊公共利益,是在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所享有的共同利益。同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要求这些组织超越本团体视野的限制,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普遍利益。(2)提供公共产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共产品的提供不再由政府完全垄断,由非政府主体,特别是社会中间层主体提供部分公共产品,有助于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3)其行为具有公信力。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行为的可靠性、公正性和正确性一般能够得到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公认和政府的确认。

3、民间性。即社会中间层主体独立存在于政府系统之外,是一种民间组织或机构,体现在:(1)成立的自发性。该类组织在其发起成员协商一致的前提下,自主决议成立。(2)地位的独立性。该类主体一般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在组织体系上不隶属于行政部门。(3)组织具有自主性。在内部实行自我管理,其活动目的、方式、内容,由其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自主决定,一般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

4、经费的自筹性。主要经费来源一般不是国家财政拨款,自行筹集。

二、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经济法主体地位

(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但市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本身存在着缺陷:(1)市场行为的短期性。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它自身无法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2)公共物品的短缺。市场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它只能满足社会部分利益,而无法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兼顾。亦市场机制不关心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3)盲目市场竞争造成的无序和失衡。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经济,通过竞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竞争也有很多的负面作用,市场中信息资源的不均匀分布,使市场信号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从而带来市场秩序的无序和失衡。(4)市场经济体制引发的社会问题。首先,市场经济巨大的物化力量极大地刺激了人的物欲需求,容易引发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和公德意识的沦丧。其次,市场经济自身容易忽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冲突,是市场机制自身无法解决的。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人们习惯将目光转向政府,然而,实践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一样,是普遍存在的。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1)寻租现象。寻租是个人或利益集团寻求垄断特权以获得垄断利润或额外收益的非生产。寻租现象的产生也直接导致官员腐败及政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2)政府调节的力不从心。政府并不能解决所有市场失灵造成的问题。正如乔治.吉尔德所说“如果国家作为承保人企图把个人和企业的所有风险,例如失业、通货膨胀、外部竞争、需求不振、意外事故以及伤残等,都承担起来,那么国家就会发现它所负的责任和所冒的风险,超出了它能够承担的能力。”(3)政府权力的双重性,可能导致权利的滥用。政府权力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维持公共秩序,得行使其权力,另一方面权力又是一种强制他人的服从力量,权力越大,越可能被滥用,因而造成对经济的不当甚至于不法干预。(4)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及政策制定的易受误导。理论上讲,政策的制定是建立在充分信息的基础上的,但事际上,信息服务是不完全的,由于政府公共政策大都建立在信息不充分的基础上做出的,因而政策极易出现效应的滞后性,不平衡性以及效力的递减性。同时,被监管部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故意隐瞒实情,甚至虚构信息,误导监管者在现实条件下做出最有利于被监督者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此外,政府干预经济还存在效率低下、政府自利、官僚机构膨胀,成本危机等问题。

(二)市场、社会中间层主体、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关系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说明要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高效运行,市场和政府都必须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根据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至少有以下四点是不容置疑的:(1)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必须扮演主角,必须有充分的经营自,自主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必须扮演某些角色,以弥补市场的不足,矫正企业的不端行为。(3)政府的角色安排和政策取向决定于历史环境,要根据历史环境的需要和变化做出合理的安排和相应的调整,(4)政府干预必须适度合法,其出发点是为社会服务。由此看来,在对待市场这个“坏孩子”的问题上,政府应该行为有度,在如何把握“度”的问题上,歌德有一句形象的话,他说:“最好的政府就是教会我们如何自治的政府”。这是一个对政府的理想角色定位。

但公民社会要想很好地自治也必须有所凭借,于是社会中间层主体应运而生。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将市场、社会中间层主体、政府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深刻论述,他说:“不要将市场与政府对峙起来,而应该是在二者之间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因为有可能存在足够多的中间形态的组织(包括那些以地方政府、合作社等为基础的中间形态)。”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引进社会中间层主体这一新的力量,使这种力量在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中达成各方面的平衡与制约。正如许多学者所主张的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之间引入“第三只手”,即社会中间层主体。它是在传统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与强调个体利益的市场主体之外,并介乎于两者之间,起过渡和平衡作用的第三类主体。

(三)社会中间层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市场和政府的中间调节机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协调、平衡市场和政府关系的不可或缺的功能,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功能。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政府与市场的中介,其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于两方面:(1)为政府干预经济服务。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难以避免地会进行违法和其他不规范的活动。仅靠政府的管制是难以达到应有效果的,因而需要一个站在公正立场上的组织提供约束和监督。社会中间层主体由于其在经济监管中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可以根据政府的委托或授权,对企业是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行事进行审核查证;对市场主体向社会公布的各种经济信息进行核实,发表客观公正的核查报告;协助政府拟定行业规范和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接受政府委托对从业者进行培训,制裁违法者,从而切实保护市场主体的权益,强化市场秩序。(2)为市场交易与竞争服务。社会中介组织可以利用其机构、人员和设备,为市场主体提供人员培训、供给信息、协调关系、促成商机等方面的服务。

第二,协调功能。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协调职能就是协调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之间、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市场运作效率。(1)协调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政府是垄断性地行使公共权力的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约束,由于权力的扩张特性,难以避免政府权力渗透于微观经济生活,因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这种非正常干预的机会和危险。社会中间层主体在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形成了一道有力的屏障,而且使政府摆脱了大量具体微观事务,提高了管理层次和宏观调控能力。此外,一些社会中间层主体采取各种形式传达国家法律和政策,并向政府反馈提出建议,影响政府的决策,成为政府与其它主体联系和沟通的纽带。(2)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社会中间层主体利用其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以及权力性,在协调市场主体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协会性质的组织都会有协调内部成员关系的职能,并在协调与其他非成员市场主体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干预功能。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具有一定权力属性的中间力量,依据政府的授权或依据其自律规范,对市场主体的正常运作起着必要的干预作用。主要表现在(1)市场规制。社会中间层主体在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许多环节对其进行规制,如市场主体的准入方面、市场主体的正当竞争方面、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方面等,都体现了其对经济活动的规制和管理。(2)宏观调控。社会中间层主体凭借其中介地位,在政府与市场主体之构建一道必要的权力中枢,许多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措施要通过社会中间层主体得以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如对区域之间的关系,产业之间的关系、行业之间的关系甚至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由社会中间层主体加以落实,从而实现国家权力对经济生活的有效干预。

(四)社会中间层主体是经济法主体

从以上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特征和功能可以看出,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的补充和制衡,构成了一种介于国家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之间的新的沟通和协调机制。这一点也正符合经济法“社会本位”宗旨的内涵,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其宗旨是在国家干预下使整体经济和谐有序地发展,保障经济运行中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配合,防止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的破坏。经济法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制止经济主体的权利滥用,通过国家权利的介入,保证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够在实质公正的竞争环境中正常地进行经济活动。因此经济法从开始就以协调微观市场和宏观调控为已任,努力做到既要保障市场的自由又不使政府的权力过度扩张,这与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功能具有极大的重合性。同时,经济法的具体作用模式主要分为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两个方面,这与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具体功能也有着巨大的共性。可见,社会中间层体现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它和市场、政府一起组成经济生活运行的有机体,理所当然是经济法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2]顾功耘.经济法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王建芹.第三种力量――中国后市场经济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5

据调查,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全国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921元,只相当于城市工人平均月工资1346元的68.4%,而且80%的农民工月工资在千元以下,甚至有27%的农民工月工资在500元及以下。农民工在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工人的情况下,平均劳动时间却大大高于城市工人。他们平均每周工作56.6小时,比城市工人每周平均47.9小时的劳动时间要多8个小时。

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通常被认为是因户籍差异而造成的同工不同酬。然而,调查发现,这一收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在人力资本上存在差异造成的。从受教育情况看,83.4%的农民工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而在城市工人中,约70%都具有高中以上的教育水平。从所从事工作的技术水平来看,农民工中从事体力和半体力劳动的比例高达83.3%,而城市工人有近一半人(49.2%)从事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分析进一步证明:当引入人力资本、工作状况、就业地点等因素来考察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差异时,农民工身份因素对收入的影响消失了。受教育年数较多、能从事专业技能工作、就业于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市区的农民工和城镇工人,都会得到较高的工资。

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工人,拥有养老保险的占16.3%,拥有失业保险的占6.2%,能够报销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的占28.4%

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待遇差异主要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如在养老保险方面,农民工拥有养老保险的占16.3%,城市工人占67.3%;在失业保险方面,农民工拥有失业保险的占6.2%,城市工人占44.5%;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能报销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的占28.4%,城市工人占66.3%。分析证明,即使在同样的人力资本、工作状况、就业地点的条件下,农民工和城市工人拥有的社会保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工人享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费报销的机会分别是农民工的2.99倍、3.22倍和1.62倍。

三、农民工呈现出积极的社会态度,他们的安全感、公平感、满意度等均高于城市工人

第一,在社会安全感方面,农民工的社会安全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调查显示,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相比,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医疗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隐私安全等6个方面,农民工的安全感均明显高于城市工人。

第二,在社会公平感方面,农民工的总体感受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在14个社会领域的社会公平感评价中,农民工的公平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的有11个领域,包括义务教育、政治权利、财政税收政策、每个人的发展机会、就业机会、财富及收入分配地区/行业待遇等领域,只有在司法执法、社会保障、城乡待遇3个领域,农民工的公平感低于城市工人。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就业、收入分配、发展有关的社会领域,农民工的公平感大大高于城市工人,均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而人们通常认为,这些领域恰恰是农民工受到社会歧视之所在。

第三,在对地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农民工总体上也同样高于城市工人。农民工对地方政府10个方面的总体满意度为68.65%,高出城市工人4.2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治安、实现社会公正、依法办事等方面,农民工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城市工人。

第四,农民工在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的感知方面,远不如城市工人强烈。农民工回答“有严重冲突”和“有较大冲突”的比例只有18.63%,仅为城市工人的一半;认为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绝对会激化”和“可能会激化”的比例为38.79%,也比城市工人低16个百分点。

四、农民工具有积极社会态度的原因

第一,与农民工对自身境遇的归因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待遇低下,但他们认为这是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所致,而非社会性因素造成的后果。面对这种境遇,要提升自己的经济收入,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勉努力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因此,即便农民工为社会公众视为“弱势群体”,但他们自身还是认为存在着“个人发展”和“工作与就业”的机会公平,他们并未将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归因于社会的不公正。

第二,与农民工的生活期望与权利意识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农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生活需求层次较低,期望也低,因而更容易得到满足,所以他们的社会安全感、公平感、满意感、信任感等社会评价也就更加积极。相关分析表明,上述社会评价越高、教育程度越低的人,对当前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感受就越弱,就越不容易认为社会利益冲突有强化的趋势,而农民工正是这样的对社会评价较高的群体。另一方面,农民工也缺乏自我权利意识和社会参与性。比如,根据调查结果,在民主意识方面,和城市工人相比,农民工表现出较低的社会参与性,较高的权威服从。相关分析也表明,民利意识越低的人,对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严重性就越不敏感。

第三,与农民工的比较参照体系有关。农民工更容易与家乡的农民相比较,与自己的过去生活相比较。换句话说,农民工的利益曲线是向上走的,更容易产生比较积极的社会态度,对未来的发展也抱有更加乐观的态度。调查显示,农民工对过去5年生活水平变化的评价和对未来的生活水平的期望,都比城市工人积极。有72.3%的农民工认为过去5年的生活水平有所上升,有62.7%的农民工认为未来的生活水平会有所上升,都比城市工人高出约10个百分点。

五、关于农民工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最重要渠道,是改善农民工的受教育状况、加强职业培训以及提高工作技能。政府对农民工的财政投入应当更加集中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本提升,以此来提高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地位,而不是仅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否则,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

第二,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非市场化差异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方面。户籍体制的改革如果不与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相联系,它对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则是有限的。当前应当抓紧建立适合农民工流动特点的社会保障体制,消除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机会不平等。

第三,促进和保护农民工的积极社会态度,取消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体制,加强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工会、妇联、共青团都应当把农民工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劳动保障部门应密切监测农民工的利益曲线变化,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农民工的收益能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长。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6

产学研合作的特色与优势

产学研一体化思路明确

河南科技大学组建合并后,学校明确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目前学校领导和科技人员都非常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在《河南科技大学2003~2010年科技发展规划》中,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方面都强调了产学研合作问题,同时学校制定了《河南科技大学横向科研工作管理办法》、《河南科技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河南科技大学专利管理办法》、《河南科技大学保护知识产权规定》以及《河南科技大学产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大大提高了全校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目前,学校已与河南省内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又解决了教学、科研基地问题,实现了学校与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工科特色和优势明显

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内最早建立的工科大学之一,工科特色和优势明显。3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的28个为工学。锥齿轮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轴承设计与摩擦学、新型功能材料、车辆设计与内燃机技术、数控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创新平台高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各层次的科研基地。如“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等研究基地以及“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和“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齿轮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河南省机械工业CAD培训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国家及省级教学培训基地学校还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院士实验室。在洛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又建立了10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以上这些成为学校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

产学研合作主要做法与成效

本世纪初,省委、省政府把洛阳确定为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学校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使学校成为先进制造业理念的策源地,学校在科研开发、成果推广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积极参与洛阳先进制造基地建设,为地方经济和发展服务。

联合攻关,提高承担高水平科研课题的能力

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合攻关,是当代科技创新的两大趋势,只有通过多学科合作,产学研合作,才能尽快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洛阳有一大批高水平研究院所,这些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学校加强与研究院所的联合与合作,可实现学校和研究院所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时,洛阳有多家国内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加强与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协助企业解决难题,争取企业对学校更多地支持,实现技术创新力量的合理配置。目前学校主要借助于政府搭桥,与企业和研究院所共同唱戏,实现双赢。洛阳市政府、涧西区政府多次举行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搭桥活动,浙江新昌县政府每年都要来学校进行项目对接和人才招聘洽谈会。通过政府“引线”,改善了过去主要由教师出面,以“小团队”出击的科研格局,大大提高了项目合作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科研力量进一步整合,承担高水平科研课题的能力大大加强。近两年,学校签订横向合同300余项,合作范围涉及机械、电子、冶金、石化、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农业、畜牧等多个生产领域。

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获得了许多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如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863”项目“多元微合金化高性能CuNiSi系引线框架带材的研究与开发”,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的国家“973”计划“苛刻环境下抗磨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合作的国家“863”项目“基于虚拟设计制造技术的大型矿井提升装备开发”,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十五”计划“轴承组件动态性能分析及试验”,与国家小麦种子工程中心合作的国家“十五”计划“旱作物小麦夏玉米节水抗灾培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与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863”项目“电子用浮法超薄玻璃生产的智能技术及装备研发”等等。

多种形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形式积极推进成果转化,一是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学校主要搞研究和前期技术开发,产业化由企业完成二是校企结合转化,学校向企业提供科研成果的同时,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或合办科技型企业三是校办科技产业,学校分流部分科技人员,直接进行产业化开发并组织生产经营;四是校办科技产业与社会上企业结合,学校进行关键技术和杨心产品开发,向社会辐射,带动一批企业开拓新的产业增长点或提高产品质量。

学校“逆向工程与数字化设计”科研团队利用CAD/CAE/CAM技术,在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进行了系列“轮式拖拉机和重型卡车”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仅70马力一个品种就达到月产2500台,年增产值17.5亿元。学校最新研发的“液压机械双功率流差速转向装置”实现了原地动力转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拖拉机履带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该产品在东方红1302R橡胶履带拖拉机上装机使用,新增产值6亿元。

学校20世纪70年代参与开发的我国第一代401型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为我国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新型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在十几个厂

家生产,年创利税近亿元。

学校与中铁隧道集团公司、中铁十八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成果使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实现了第四次跨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学校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铸渗表面合金化导卫板”项目已转让9家单位,生产的复合金属导卫板占全国市场的60%,累计产值超10亿元。“半连续铸造高钒复合轧辊”寿命是现用冷轧辊的6倍,目前已占国内30%的市场份额。

学校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合作,攻克了“钢铁磷引线框架铜带”制造的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引线框架铜合金的综合技术水平,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改变了我国该类产品全部依靠进口的局面,降低了我国电子行业的制造成本。

“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研究”项目,建立了以学校为技术支撑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推动了脱毒甘薯在洛阳、三门峡、南阳、焦作、平顶山等地市的推广应用,年推广面积4。万亩以上,平均增产幅度达到78.5%,最高增产幅度达269%。

以产学研为载体,全方位服务社会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利用人才、智力优势充分发挥为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库”作用,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

学校参与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与《洛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洛阳市骨干财源“十一五”规划》、《洛阳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洛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洛阳市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规划》等规划的制定,为地方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承担的“新时期河南省扶贫战略模式研究”、“洛阳市制造业信息化推进模型与实施研究”、“洛阳偃师城市一体化规划研究”等课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咨询;主持完成的“洛阳市钢制办公家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已经被市政府采用并实施三年,巩固了洛阳钢制办公家具产业在全国销量第一的地位。

同时,学校面向企业、医疗、农村的生产第一线开展广泛的专业技术服务活动。学校作为省市牡丹研究项目的首席单位,承担的牡丹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加快了产业化进程,使“甲天下”的牡丹为洛阳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与龙门石窟研究院联合成立了“数字化文物保护中心”,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进行了数字化保护。学校的司法鉴定中心已开始在法医病理、法医中毒鉴定等方面为社会提供司法鉴定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全国各类司法鉴定3000余例,鉴定的典型案例曾被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大河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学校的“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三年来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4200余名,为河南省制造业向信息化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一附属医院面向豫西地区免费培训乡村医生,并坚持向偏远山区、重病区、社区派出义务医疗队,完成了国家援外医疗任务。学校每年都承担有近20项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农学类专业的教师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每年都要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场,培训农民都在1万人以上。

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2年以来学校已把“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作为制订培养方案的重要指导思想,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学校利用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长期合作的优势,引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选题长期坚持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科技人员作为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仅2007年就外聘教师272人;学校与合作单位一起组织实施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并共同进行考核、记录学分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近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的比例逐年提高。20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题目中,有93.93%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学校连续多年被、教育部、等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全国及河南省“挑战杯”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河南省优秀组织单位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总成绩排名全国高校第59名;在近三年国家级学术科技类竞赛(含省级赛区)活动中,学校学生共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1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