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1

一、影响和制约专利成果转化的因素

1.技术复杂性带来的创新和成果转化难题

当今社会,具有一定原创性的技术发明往往是复杂技术系统的进化或创立。这种创新系统具有整体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社会网络性、动态反馈性等特点。因此,国际上的技术发明一般集中到大型实验室、大公司、高校等专业性和实力强的机构进行。个人发明或改进只能是其中的某一片断或是某一工序,其发明创新必须融入复杂的技术系统中,个人的成果才能随着技术系统的应用而转化生产力。也就是说,个人一般应服务于大的发明机构。从课题的构思起就必须考虑技术的复杂性才能对成果的转化有利。而当今我国的科技体制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远没有达到以上要求。同时,在立项和思维阶段,我国科技工作者考虑的不是让自己的科技成果融入到复杂性的科技体制中,而是想方设法地脱离这种复杂性,以便自己单独转化和创业,这就使得成果的科技含量和应用性大为降低,成果转换的专业化程度也相应地降低,风险大为增加,给技术的创新和成果转化带来难题。

2.技术进化引起的创新和转化难题

从纵向看,技术进化也是极其复杂和反复的。同时和东西方的社会制度和科技体制有关。一个先进的成果不一定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因为在当时的印刷条件和规模下,其效益不如雕版印刷。同理,在人口相对过剩的中世纪日本、中国和朝鲜,随着畜口的下降,一些节约体力的有轮装置(如水车、马车等)也下降。因为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价格变得低廉,使用人力反倒比较便宜。因此,采用人工方法反而变得节约而不必负担畜口对粮食的消耗,不必投资建造各种机械装置,结果是在日本导致一个“勤劳革命”。而在西方,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其组织形式可以消化大量的劳动力。应用更加精巧的机器来代替人口是“合算”的,结果导致“工业革命”。显然,这不是创造力的差异,而是社会制度和科研体制的差异造成的。

3.企业对创新缺乏动力引起的创新和转化难题

(1)国有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既缺乏动力也缺乏能力。从动力看,一方面,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另一方面,由于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不能立竿见影,必须做长期投资考虑。而我国对国有企业的决策人实行聘任制,使其个人利益与企业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不一致,且政府的奖励也常常与企业当年的经济效益挂钩,而与企业的发展后劲无关。这就必然导致企业管理决策人追求企业在任期内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对意义重大、前景远大的投资和风险较大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不感兴趣。从能力看,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大多数科研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企业只需要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这种将科技创新与生产分开的体制大大地弱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建设。

(2)民营企业缺乏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能力。民营企业大都集中在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领域,急需技术改造。但由于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不敢骤然进行技术改造,从而形成了“不搞技术开发等死,搞了开发找死”的不利局面。同时,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缺乏科技意识,仍然停留在以大量的劳动和资本投入来增加效益的粗放经营水平上,忽视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加之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更无心和无暇顾及技术更新和新产品开发,对日新月异的新产品、新工艺缺乏吸收能力。

4.不利的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创新和转化难题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研发主体和产业需求两个方面,而且还受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目前的一些政策、体制构成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利外部环境因素,从而引起创新和转化难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和科技单位无力分担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成本以及对收效的制度保证不足。因此,必须借助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通过健全市场体系、完善中介服务和信托投资渠道,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

二、加快专利成果转化的对策

1.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仅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科研人员通过专利或技术入股或一次性买断或出售科研成果而合法地获得收益。凡专利技术持有单位在专利转让或者许可他人转化为产业后,可以在收益纳税后提取不低于30%的份额作为发明人的报酬,在高校和科研所,不应低于50%的份额,从而免去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使科技成果更多地融入科技复杂性的研发工程中,以增强其科技含量和成果的稳定性。

2.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走协同发展的道路

科技成果转化受企业和科研单位两个系统的共同作用。仅仅依靠单一要素的作用无法实现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而只有加强研发主体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才是正确的选择。加强研发主体与企业的联合,打破各自为政的传统体制,使科研、设计、生产等各子系统有机结合、协同作用,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优势,而且也可以解决企业缺乏新技术支撑的难题,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科研单位均应鼓励人员流动和信息交流,科研人员要经常向企业流动并兼职,企业界技术人员到科研单位和高校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这既有助于双方互相学习和信息沟通,又可以帮助高校了解企业需求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选题方向,减少科研单位科研资源的浪费,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3.建立合理公正的课题审批和成果评价体系

首先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大政府资助的比率,使科研成果得到充分的试错,以增强其稳定性。重大的跨学科的项目可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提供国家基金给予资助。同时,在课题立项、审批和成果评估中,应该给予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一定的权重。应强调科研成果的技术稳定性和在复杂性的研发工程中的融入程度。理论成果应以学术界和社会的反响程度来评判,软科学成果则主要以社会效益大小来评判,然后根据社会效益的好坏明确成果奖励。不应以科技成果的完成作为评估的终结,而应顺延至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之后。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2

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媒体融合战略的引领下,科技期刊的发展在原有期刊的基础上得到了内容和方式上的创新与突破,在促进企业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条件下科技期刊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期刊运作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科技在各个行业之间的传播更加普遍,行业内的研究者可以通过相应的平台实现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创新科技信息的发展路径与方式。而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的一种重要传播方式,每年接受大量的科技类稿件,学科门类丰富多样,其中不乏一些良好的科技创新思路和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行业实际发展的视野和范围。除了内容方面,信息化条件下科技期刊的发展形式也逐渐呈现多样化。除了常规的纸质公开发行期刊外,有些编辑部根据自身和读者的实际情况采用电子出版物的方式,将筛选出的优秀稿件通过互联网或者光盘等方式发表,读者除了常规的邮局订阅期刊外,还可以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上平台来进行实时的科技期刊信息获取与阅读。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节约了必要的印刷成本和资源,另一方面也方便了读者和编辑部对稿件的管理。

期刊运作的平台化、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技期刊的运作在原有系统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运作平台的信息化发展,优化了传统纸质投稿方式,提升了信息分享与沟通的效率与效果。当前多数国内外科技期刊基本上实现了互联网融合的发展策略,通过网络投稿平台实现了作者投稿、编辑办公和专家审稿(如图1所示)在线办公的创新,从而提升了科技期刊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经济性。通过在线办公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编辑办公和专家审稿等“多位一体”的期刊运作模式,丰富了科技期刊的稿件来源和质量,提升了科技期刊的科技含量,扩大了科技在企业日常运作中的应用面。信息化平台的运行除了实现信息沟通与反馈以外,还有效地解决了科技期刊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作者可以在平台上直观地查看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期刊的介绍、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时也可以查看期刊的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认可度较高的信息,通过对多个期刊之间指标的对比来选择和确定真正适合自己的期刊进行论文的发表,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投稿错误现象的发生。

期刊引领国家科技发展的效果

信息化条件下科技发展的凝聚效应更加巨大,一旦某一领域科技发展的苗头显现,将会迅速传播开来,吸引丰富的社会资源投入到科技发展当中。而科技期刊在这其中的引领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更加突出。研究表明,多数科技研究成果的呈现与科技论文的阅读及思考相关,而多数科技成果是通过科技类期刊得以传播的。科技期刊无论是在科学技术研究还是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价值都得到了国家、企业的高度重视。例如,建筑企业在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建设规律、施工管理方案和经验教训往往通过一些期刊共享出来,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高效集约化发展。

2国有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注重自身的科技进步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能否通过把握科技进步的红利来实现自身的良好转型与发展是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大事。

国有企业科技进步是巩固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迫切需要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方面丰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另一方面也促使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优化配置之中。同时我们也看到,市场发展的信息不对称性也造成了行业内部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使得一些本来经营良好的企业面临诸多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唯有通过科技实力来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用更加优质的技术与服务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够牢固自身的发展地位,引领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有企业科技进步是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动力需求

在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中,科技对企业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是否掌握核心科技是企业在行业间乃至国家间实力较量的“重头戏”。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国有企业保持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就是科技进步,唯有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力和凝聚力,才能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添能加油”。

3科技期刊与国有企业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

科技期刊与国有企业科技进步两者之间关系紧密。一方面,借助科技期刊实现国有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促使理论性的研究内容得以验证和实现;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科技成果通过科技期刊加以展示,丰富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就此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是一种交互共融的关系。

科技期刊为国有企业科技进步提供重要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对科技信息的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是实现科学技术交流与创新的良好平台。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知识在科技期刊上的发表率达80%,在一些学科领域甚至高达90%以上。这充分说明科技创新知识与方法中有多数研究成果会通过在科技期刊上发表的方式来进行展示。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将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放在科技期刊上发表能够达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科技研究者借助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功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范围和深度方面得以推广,提升科技成果在社会科技领域的发展。例如,每年都有大量关于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新成果在建筑类科技期刊上实现共享,一些成果被直接运用到日常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施工的效率与效果;另一方面,科研工作者可以借助期刊的平台将自己的一些研究方向和问题表述出来,借助大量的行业领域研究专家的能力来进行共同的探讨研究,丰富科学研究的信息。而随着信息化条件的不断完善,科技期刊在信息传递与分享方面的功能得以在互联网上高效实现,读者通过电子采编系统随时与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度,为进一步深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科技期刊能够创新国有企业科技进步的路径和方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几次工业技术革命都是以某些科学技术为突破口而逐渐展开的,而科技期刊中的文章就犹如“星星之火”,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会以“燎原之势”实现科学技术“质”的飞跃。国有企业科技进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向,即自身的实践研究和对外的技术借鉴与引用。而科技期刊为国有企业科技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后备力量支撑,将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科技研究者都纳入到自身的科技创新队伍之中,利用科技期刊所展示的科研成果来发展自身的科技实力,实现发展路径的多样化。同时,作为一种信息媒介,科技期刊可利用自身的学术科研实力构建起一套系统的科技研发与创新平台,与广大读者、作者实现良性的互动,博采众长,吸纳百家之言,充分丰富和调动国有企业科技进步的动力。科技期刊的读者通过阅读和研究其中的一些科技内容,获得一定的研究灵感,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国有企业科技进步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信息源

与人文类期刊相比,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科技期刊上发表有价值的文章,只有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所精通的科研工作者,才能够以其扎实的科技实力写出符合期刊要求的文章。国有企业的科技进步吸引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者,这些人借助企业的庞大实践系统来对自己的科技思想进行尝试和完善,探索出正确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多次试验验证得出准确有效的结论,经过科技期刊的投稿、编辑审核、加工处理等程序后出版发行,最终在大范围内推动整个行业生产力的提升。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科技进步对于期刊的质量提升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丰富科技期刊的作者人群,实现期刊的良性综合发展;二是提升科技期刊的实效性,借助一些实用性的科技成果来实现科技期刊促进科技进步的贡献。同时,科技期刊出版的严谨性也能够对那些虚假的科技成果进行及时的纠正,规范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换行为,提升科技期刊的功能定位。

国有企业科技进步是带动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期刊的良好发展除了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外,更需要优质的动力来进行带领,通过一些核心期刊、优质期刊的示范带头作用来带动整个科技期刊行业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一些科技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发展情况主管、主办一些科技期刊,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成果进行自我展示与分享。诸如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主管的科技期刊《铁道工程学报》、《桥梁建设》等,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EICompendex(美国工程索引)收录的期刊,不仅在国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国有企业由于其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而在科研和实践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自主的科技研发队伍对科学技术和工程进行研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实力与效果。同时,国有企业所具备的科研人才和平台资源能够凭借自身的发展情况来丰富科技期刊的内容,进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发展质量,引领科技的发展。

4科技期刊促进国有企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源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科技期刊与国有企业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双效互动关系。基于此,我们需要重点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优化两者的融合路径,找到真正能够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科技期刊与国有企业科技进步良性发展的突破点。

优化科技期刊采编系统

采编系统是科技期刊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高效办公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但从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采编系统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作者投稿、编辑办公和专家审稿需要,但对于互联网良性互动功能的挖掘和发挥仍然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因此,要从优化科技期刊采编系统方面着手来优化科技期刊在国有企业科技发展中的功能发挥路径。首先,要实现信息化采编系统的多样化发展,除了中国知网这样固有的采编系统以外,科技期刊编辑部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作者投稿的需要开发出自己独立的采编系统,提升与作者和专家的信息沟通效率及效果;其次,要完善采编系统,将读者纳入到期刊采编系统之中,为读者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便捷的方式;第三,除了不断完善信息化采编系统以外,要注重对传统采编方式的延续,部分研究学者尤其是年龄稍大的研究学者习惯于纸质稿件的投稿交流,科技期刊的采编要兼顾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人性化的优化保持。

逐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换模式

鉴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实力,企业要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构建起一套完善的产学研科技成果转换模式。首先,科技期刊编辑部要将那些技术实力强的一线员工纳入到自身的作者系统中来,鼓励其进行创新性的试验,并将科技研究成果通过科技期刊分享出来,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其次,期刊编辑部要密切与国有企业科研生产部门的联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安排专业的采编人员深入到企业的科研第一线进行现场体验与学习,丰富采编人员的科技知识与经验;第三,定期召开研讨会,通过与专家之间的交流探讨来创新科技成果在科技期刊与企业之间的转换内容和形式,丰富和加速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细化科技期刊评价指标

当前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多数以公认的SCI、EI、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等为主体,企业对科研工作者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以是否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这种评价指标虽然能够对科研工作者进行一定的定级评价,但却比较单一,没有将科技论文成果是否转换为生产力作为细化的指标。因此,国有企业要深化对科技期刊及其论文的评价标准。第一,要根据科技论文和期刊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来进行划分,可以借鉴科研基金项目的评价标准,划分为重大、重要、比较重要和一般四个等级,对其评价的系数进行明确;第二,要根据科技期刊的内容和创新程度来进行评价,根据其完整性、充分性和全面性进行定量的考核,真正筛选出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第三,要从实际意义角度来对科技期刊所能够产生的科技创新效果进行衡量,将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用在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方面。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3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项科技内涵十分丰富的大事业。这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省来说,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要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从科技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深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这个论断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象贵州这样“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更要高度重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加快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同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当前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状况

2005年,贵州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88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63.36亿元;新产品产值212.84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18.84亿元;出货值0.24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8.79亿元;利润额达到12.48亿元;从业人员达9.416万人。工业总产值等7项指标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长100.86%、418.49%、15.56%、98.53%、13.94%、131.97%和22.6%。

近年来,我省立足实际、提高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推动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逐步显现出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贵州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动力。但我省现有的高新技术及产业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我们的高新技术及产业水平从总体上看却相当低,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较发达省区,差距还非常大。2005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值仅占全国高新技术总产值的0.48%,其原因是长期困扰我省经济建设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建设尚未转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

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资源整合的机制及体制

我省虽然出台过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的政策措施,但由于促进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相关政策不配套,这些措施往往难以落实到位,同时我省又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和配置的制度平台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主体缺乏相互之间形成合力的机制和体制,各种资源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现有省级科研院所包袱沉重,改制进展缓慢,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实力弱,观念落后,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其结果,一是表现在科技成果、专利申报数量少;二是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三是表现在项目孵化速度慢、成果转化速度慢。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高新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我省国有企业尤其是三大军工基地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集中了全省主要的科技资源,包括技术装备、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滞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甚至创新能力缺失。一方面,受追求速度、扩大投资、追求外延、扩大规模的影响,使得企业宁愿低水平复制生产,却吝啬于对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宁愿在同类档次产品上持续进行低成本恶性竞争,而不愿采取异化战略,通过创新,实施品牌和服务战略;宁愿引进、再引进,而不愿意走消化再创新之路。其次,在现有企业高管人员聘用制度下,近期业绩往往是企业主要经营者最迫切的追求,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几乎谁也不愿意“我这一届自主研发,下一届或再一下届赢得收获”。再则,一些企业经不住眼前利润的诱惑,美名“多元化”经营,实则主业已经模糊不清,技术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

2005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值仅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值的0.48%,新产品产值仅占全国的0.8%,出货值0.45%,产品销售收入占0.43%,利润总额占0.43%,从我省三大优势产业来看,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仅为全国的1.37%,航空航天制造业占6.3%,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占0.18%。从全省企业技术中心R&D支出和研发机构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R&D支出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只有27.5%,较小的企业规模,注定自主创新能力先天不足。

科技人才队伍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缺乏

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我省科技人才无论是总量上还是在密度上,与其它省市区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2004年全省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1.59万人,仅为同期全国水平的23.7%,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仅占0.3%。从学历层次上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全省科技人才总量的13.9%,高端人才更为缺乏。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化资金缺口大

2004年我省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3个百分点,贵州省由于经济总量小,长期以来在科技投入上严重不足,使得科技创新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均显得乏力,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民营企业更是资金匮乏。部分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因缺乏担保而难以得到金融支持。

加快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大量分析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要使高新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一是要求提供更多的先进科学适用技术成果,以满足高新技术行业需求;二是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以抢占市场或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三是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对经济社会有更大贡献;四是要求提供含核心技术相应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挥更大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是高新技术转化的前提和条件

要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大量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以适应我省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这是决定高新技术产业能否站住脚的大问题。

抓好一批重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要切实抓好几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工程,集中力量促转化,并组建一批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集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高新技术企业,并要形成规模占领市场。

强化观念创新,健全激励机制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特别是我省科研单位和技术创新主体企业要尽快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所创造的业绩和贡献与个人利益挂钩,充分体现个人价值。

加强产业、研发合作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及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和高校结合,形成长期合作、资源共享的战略联盟。积极推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组织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的桥梁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及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高全省高新技术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扩大投入渠道,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保证成果转化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种投入往往还有风险。目前科研院所虽有大量科技成果,却缺乏成果转化的资金。科研院所应主动加强与财政、金融、信贷和企业等单位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争取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风险投资为补充的多元投入体系,扩大经费来源,为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要重视培养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管理的人才

加强高新技术及产业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利用,大力营造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以满足全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化迅猛发展的需要。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促进科技要素及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加强对国内外、省内外科技投资的整合、集成和有效利用

一是以高新技术及产业项目为载体,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二是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和产业化资源的整合;三是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关联产业资源的整合;四是军民互动,推动军民技术及产业现代化资源的整合;五是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4

一、实施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为农业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健全政府宏观指导调控机制 农业具有弱质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等特点,面临着极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的宏观指导调控机制显得更加重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情况,特别要重视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和指导农业产业化,搞好宏观指导调控。健全宏观指导调控机制首先是要突出科学性,政府要建立灵敏而系统的信息网络,全面掌握信息,及时指导农业生产。

2、健全政策激励机制 一是在投入上要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二是鼓励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三是在龙头企业的立项、申报、审批及土地征用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四是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允许兼并联合,谁有能力谁牵头。另外,政府要支持和保护一切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为,并且组织协调好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形成推进农业化的强大合力。

3、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灵活的利益协调机制可以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拓展产业链,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探索,有不少可供借鉴的利益联合形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合同制、合作制、公司制、托管制等四种。合同制,即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合作制,由龙头企业与乡镇联手建设生产基地,由企业按占用土地面积给予补贴。公司制,即按公司加农产的形式,对农产实行系列服务,公司向农产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并回收产品,与农户结成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托管制,即除土地所有权以外,政府将资源交给龙头企业托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决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向。

4、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土地规模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的必备条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增强农民对土地的稳定感和权属感二是以市场机制来调节土地流转和合理配置,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三是克服家庭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的弊端,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

二、实施组织创新,提高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高效的组织载体

1、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龙头企业是产业核心,龙头兴则产业兴。要重点培植—‘批龙头企业应当成为当前农业化工作的重点。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首先选择那些技术力量较强,产品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鼓励其向上市公司发展;其次是突破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和所有制界限,组建集团公司;其三要引导经济效益良好的涉农民营企业抓住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机遇,用好资本营运这把金钥匙,积极参与国有资产的流动与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私营企业托管、兼并收购国有和集体企业,壮大块头,扩大规模。

2、提高农业生产基地的规模和水平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可以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形成产业化基地布局的区域化,建立与资源特征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形成基地经营的集约化,使基地建设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形成基地生产的专业化,大力发展名特优产品在农产品总量中的份额。在建设产业化基地的问题上,要注意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忌防顾此失彼而适得其反。

3、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搞活农副产品的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当前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依托农产品基地兴办大专业市场;依托中小城市或中心集镇兴办大农贸市场;依托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窗口市场,参与国际大循环。要抓紧建设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期货市场为方向的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产品市场网络;还要通过各项改革积极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同时,要加快统一市场的建设,打破市场封锁、分割和垄断,严格规制市场,加强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和保护公开、合理、公平的有序竞争,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实现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科技动力

1、要建立和完善转化网络,形成科技转化的良性循环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是科技进入农业经济建设的结合部,使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实施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力量,加快已有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增强农民接受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广泛联合,鼓励以科研院所为依托,组建科贸农一体化的科技先导型企业,逐步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大批农业科研人员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科技成果送到企业和农村,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

2、要增加对农业科技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 不论是农业科技的发明创造,还是在科技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不论是农民的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是企业生产设备的改造与更新,都需要相当的投入。为此,应加强科技与经营企业的结合,逐步使龙头企业成为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主体,逐步建立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体系。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活动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要像国家办国防和教育事业那样,继续保持国家对农业科技财政投入的主渠道地位;明确确定农业科研投资和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最低限度。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5

关键词 制度安排 技术创新 障碍因素 对策

1 制度安排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1.1 制度、制度创新及制度安排的内涵

“制度”是一种规范人行为的规则,它是一定范围内各种正式或非正式规则的集合,它的实施旨在制约追求主体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群体或个人行为。新制度学家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指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或者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制度创新”是指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通称,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它是改进现有的制度安排或引入一种全新制度,以提高制度效率及其合理性的一类活动。制度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的基本前提,它的实质在于通过制度调整和体制变革来安排和协调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生产关系,有效地刺激与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制度创新”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它是一种“全新型”或“改进型”的制度安排,是对原有制度的一种扬弃。

1.2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作用

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关系的认识,存在着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之争。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变迁决定着制度的变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是以凡勃伦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技术决定论者认为,技术是自主的,有其内在的发展和“轨迹”。技术变迁是技术内在逻辑的产物,它的发展决定着制度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技术创新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而制度则是技术的侍奉者,不适应技术的制度必遭淘汰,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也认为,技术在上是起推动作用的决定力量,技术是生产力,制度是生产关系,技术是自变量,制度是应变量。制度决定论则认为制度创新决定着技术创新。制度决定者则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发展的制度创新则认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是同一件事,决定性的因素则是制度创新,虽然技术自身的演进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但技术演进的过程是可选择的,即相应的制度安排可以延缓或加速这一进程,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存量规定了人类活动的上限,但其本身决定不了人类何以成功,而正是制度安排决定了知识和技术的增长速度。诺思甚至表示,即便没有技术创新,单是制度创新也能实现经济增长。

从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的争论可知:他们都承认技术与制度间的相互作用,区别在于强调的主次有别。技术决定论强调制度滞后,正因为如此,制度“瓶颈”的打破将为技术发展提供机会,制度决定论强调制度前提,而制度分析表明,制度创新是对获取机会的应答,而不少的获取机会是由技术变革带来的。事实上,如果将创新看作成一个系统的话,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它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双方共同构成互相联系、互相推进的有机整体,惟有它们整合在一起,才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现实力量。一般而言,技术创新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冲破旧制度的束缚,导致制度变迁,而制度的变迁又为新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宽松的创新条件,激励进一步的创新。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此起彼伏的矛盾运动才构成了创新系统的不断发展,创新系统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导致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水平不断上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一系统的阶段,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也会发生变化。正如诺思所言:“知识和技术确立了制度创新的上限,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则需要知识、技术的增长。”反之,似乎可以说:制度确立了知识和技术进步的上限,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技术创新总有受阻的时候,而此时,制度创新又成为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制度成为了技术创新“瓶颈”,制度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前提。当一种制度处于比较发达和完善的状态时,技术创新占主流,对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当完善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时,制度变迁显得相当重要,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持续贡献则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

2 阻碍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

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期。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旧的制度安排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导致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难以发展与提升。其主要障碍:

2.1 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企业未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技术创新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与其相适应,只有适时调整阻碍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才能有效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中产权制度不完善,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产权明晰的利益主体,国家作为投资者的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所有权不分离,企业的法人实体和市场地位不明确,国有企业只是政府指令执行工具,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到1998年,我国R&D人员80%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不足20%,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美国企业占75.5%,日本占64.8%,英国企业占68.5%,韩国企业占54.9%。

2.2 国有创新动力不足,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产权制度最基本功能是界定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的关系,以明确谁所有、谁支配、谁受损和谁受益。企业产权保障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动力,但是,在传统产权制度下的模糊产权关系,没有对出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责权利做出界定,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使企业家和其他创新主体在企业内部的创新收益分配所获得的报酬往往与其创新贡献不符。这就使得企业失去依靠技术创新和进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从而企业创新的持续与长远。

2.3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机制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严重匮乏

国有企业创新的一大难题在于创新资金的严重不足,这与国有企业的投资体制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投资主要依赖于国家,投入科技开发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企业只占20%。国有企业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使得国有企业难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创新发展的机制和强有力的竞争力。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期限长的特点,银行出于自身经营风险考虑,对技术创新的贷款投入越来越审慎,并有明显减缓的趋势。而我国现有风险投资企业数量少,资本实力弱,难以承担高技术产业化所需风险资本的重任,国内又尚无使风险资本增值和回收的第二股票市场,使风险投资无法实现良性循环,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严重匮乏。

2.4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消化机制不完善,从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创新项目具有专业的性质,这是由它的不可替代性决定的,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需求与市场需求拉动。但是由于受资源约束,满足需求的基本手段只有通过技术知识的物化和商品化。根据有关资料,我国专利技术的实施率仅为10%。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为10%~1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企业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引进机制还没能建立起来,从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

3 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的制度安排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效益低下,其主要原因是过去国有企业改革都只停留在表层的政策调整,而没有进入到深层的制度创新阶段。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调整机制,整合创新资源,全面实现制度创新,重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

3.1 明晰产权,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首先,要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确立国有企业法人产权制度,使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和结果获得强有力的企业产权制度保障。同时,国家必须尽可能退出直接的活动,由微观转为宏观控制,由控制每一个企业转为控制整个经济大局。因为与企业相比,政府毕竟远离市场,政府组织和推进技术创新不可能有效地利用技术创新与市场间的信息,从而不能及时地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创新对策。政府只有将自己定位于宏观调控中枢的位置上,将自己的行为限定在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长远发展创造环境条件的范围内,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3.2 建立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必须要建立高效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贯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必须确认智力科技资源的商品属性,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肯定技术、资本、风险等各种要素收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以形式加以确认,企业外部政府代表国家和社会以政策法规激励企业和企业家去推动创新,企业内部则以技术创新所获收益去激励员工的技术创新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效益最大化。在收入制度上,除提高经理人员的收入标准外最重要是通过给予管理层股权,使他们的贡献直接与创新的效益挂钩。同时,对其他创新人员也应以技术股权、重大奖励等多种形式给予激励,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3.3 正确认识和发挥政府在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功能

国家在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基础上,要努力为国有企业营造一个支持创新,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通过建立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与规则,建立起一个资源配置最优化,创新要素整合最大化、产权保护有力,配套服务完善的支持系统。首先,政府可通过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完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机构,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渠道。其次,政府可通过制定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专利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等措施,完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消化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政府还可通过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实施严格的招投标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为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明确的导向和发展空间。

1 卢现祥. 新制度经济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

傅家骥. 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6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分析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竞争中积累形成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和替代的多种能力融合的结果,是企业对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综合运用、优化配置的产物,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主要涉及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生产制造能力等。核心技术是生产研发过程中起最关键作用的技术,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必须花钱购买,受制于人且利润空间有限。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市场化、国际化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一直坚持“科技兴核”、“科技兴企”的发展理念。在核电、核燃料循环以及核技术应用等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是中核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必备的核心因素之一。核心技术具有动态性,需要持续创新,以保持技术的稀有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做到始终领先同业。可以说,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是集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实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亟待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中核集团品牌,满足市场化、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因此,科技创新能力是中核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二。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获胜,才是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世界500强中大部分都是跨国企业,其国际业务占比保持在30%~50%。中核集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肩负着打造高水平跨国企业以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市场化、国际化经营是现阶段中核集团急需培育的能力。通过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巩固中核集团在国内市场的地位,逐步拓展“走出去”的范围、扩大“走出去”的规模,提升中核集团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因此,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能力是中核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三。综上,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化与国际化经营能力可以作为现阶段中核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这些要素能够反映企业深层次、独特的内质和实力。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掌握核心技术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是手段和途径,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是目标。此外,中核集团的战略决策、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筹融资能力、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及信息化水平等因素会对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属于保障因素;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又会对成本、质量、产业规模、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抗风险能力等表象因素产生影响。

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与竞争力不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形成的实力,需要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培育和提升。中核集团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核集团已基本掌握了核电及核燃料循环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解决了有无问题,满足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核心技术的需求。但是一些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差距,缺乏引领性、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第二,不创新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落后。在科技创新方面,中核集团取得了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系列成果。但与国际同行相比,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较少。研发投入偏低,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在5%以上;没有形成集团层面的科技创新合力;领军人才缺乏;大数据、互联网+、3D打印等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手段亟待加强。第三,在市场化与国际化经营方面,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占据了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获得了用户信任,基本掌控了全球核电和核燃料市场与资源。相比之下,中核集团品牌影响力较小,海外业务占比偏低,在国际市场影响力还较小。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