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层治理案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层治理案例教学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围绕“稳增长、促和谐”的目标,突出基层这个重点,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提升全镇公民法律素质和城乡法治水平,为加快镇发展营造良好的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提升城乡居民法律素质、促进法治??导全镇居民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着力提高全镇居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水平。2013年,全镇社区(村、居)全部建立法制学校,全镇至少建1所居民法制示范学校。2014年全镇所有村全部建立法制学校。
三、工作内容
(一)办校主体。基层党政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是基层法制学校的办校主体,有关部门、政法单位及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每所法制学校设校委会,配备1名校长(一般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主任兼任),配备2名副校长(其中一名为政法干警),作为法制学校日常运行的工作力量,负责组织协调、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实施等工作。法制学校聘请党政干部、政法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学校兼职教师。
(二)办学内容。通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是组织广大群众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本理论,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二是组织广大群众认真学习《宪法》和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土地法》、《规划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三是组织开展维护社会稳定教育,组织学习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四是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五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教育。六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条规,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三)办学模式。坚持公益性、社会化、开放式、可持续发展原则,针对培训对象工作、生活实际需求及认知水平,定期组织社区(村)内所有市民(村民)分批进行法制培训,通过条文解读、案例点评、法理分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四)办校场所。主要依托社区(村)办公场所或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会议室等现有阵地开办法制学校。法制学校办学地点应相对固定,方便群众。所有法制学校悬挂“XX村(社区)村民(居民)法制学校”永久性牌子,办学制度上墙。
(五)办校经费。法制学校办校经费主要从各村(居)、社区办公运转经费中解决,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支持,每年不少于2000元。法制学校所需经费主要用于学校日常开支和教师必要补贴。
(六)办校标准。坚持“七有”作为基层法制学校的合格标准:一是有管理机构(设有校委会);二是教学计划;三是有固定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齐全,能保证50名以上学员同时上课使用。教学环境要整洁、规范、非危房);四是有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五是有教学对象并能坚持正常上课;六是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七是有教学管理档案(教师教案、授课档案等)。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基层法制学校是我县法制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落实。各村(居)、社区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投入必要工作经费,按要求完成法制学校建立和日常管理工作。
2、分类指导,创新形式。要依托村(社区)现有教育阵地,整合农民夜校、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教育资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逐步建立。教学活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使法制教育与城乡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结合,防止走过场,务求实效。要从群众素质和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分层施教,通过宣讲、文艺演出、政策宣传及以案说法、案例讲解等形式,加强集中教育;通过召开座谈会、交流、咨询、进村入户访谈等形式开展面对面教育,增强教育效果;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车、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要切实加强对法制教育活动的指导,充分发挥老干部、志愿者、专家和学者等群体的作用,多形式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推动基层法制教育活动纵深发展。
基层治理案例教学范文2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90)
摘 要:文章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入手,阐述了基于立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思路,并构建了基于立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新范式。
关键词:立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范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22-02
一、困境与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
(一)教学目标松散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性意识不强,片面强调理论讲授。教学目标表现为掌握更多的理论要点,导致教师经常抱怨课程内容太多难以讲完讲透。教学目标设计没有深入把学生的内心迫切需要和外在需要联系在一起,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缺乏适用性,主要是缺乏立业教育理念对课程的贯穿。现有教学目标为理解某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基本知识,形成对基本理论概念的认知,提高在某一方面的认识与能力,掌握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基本要求。同志提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1]。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了要达到政治觉悟的要求,同时也应该达到提高立业能力的目标。从思想理论到学生立业实践是巨大的飞跃。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侧重对理论的正确认识与深入了解,在与学生自身发展结合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一点恰恰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所在。
(二)对教学内容处理不足
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以理论正确阐述为主,如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的结合与指导作用。教师对教学内容侧重系统概括与举例说明,缺乏与学生自身成长相结合。教学内容张力表现为缺乏有效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从空中落到实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容易表现为空、偏、难、高的特点,课程实效性差,学生对教学内容只停留在认知阶段,没有与自身实际应用相结合、没有与自身所处情境相结合,仅仅停留在背诵理论方面,有的学生甚至还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理论考试,没有达到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系统地把理论与学生自身生存实践、未来职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三)课堂教学活力不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直在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中对于如何启发学生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做得还不够,对案例分析的目的往往归纳为我们对某一理论问题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在对课程考核中往往设计利用案例分析题来考核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参考答案却更多地设置为课本上的理论大纲。在案例式教学中没有启发学生如何结合生存、生活、生命选择自己的道路,没有让学生感觉到离开了这个理论的指导我们就不能更好地发展,也没有深切体会到“非要学习这个理论”的道理,因为也就难以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如下问题:学生过度关注考试及格的问题;手机游戏泛滥成灾,导致目标迷失;高中高压学习环境在大学突然改变,外界高度约束环境变为自制性、自主性环境,很多学生难以自控;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共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有关于立业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只是表现为随机性和非连贯性。
二、理念与突破:立业思想政治教学新思路
(一)立业教育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凝聚性
立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大学生通过掌握理论来指引人生幸福道路的教育,是通过增强立业本领服务社会的教育。立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思想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创新人才的目标开展教育。立业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宏观拉向微观,从宏观指导升华为微观影响。立业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最基本的就业、创业教育,还包括关于职业关系处理、职业认知、职业文化等全方位教育。立业教育目标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成为多向度发展的人。立业教育目标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创新理念的大学生。
(二)立业教育教学内容处理具有实践性
立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立业实践中所应具备的理念,培养在社会立足、自立自强、增强本领与服务社会所具备的能力。立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的自身成长。根据立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思政课教师会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不一样,教师既要讲共性的立业技能与立业软实力,同时又要研究不同专业的立业技能需求,分析不同行业对自身素质的不同要求进行立业教育。这样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立业教育减少了学生对未来社会的迷惘,从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立业教育为大学生顺利适应社会与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三)立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参与式教学形式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学生广泛参与课堂也是教师所希望看到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相长,但是不是教师多提问就能达到目的呢?只有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讲的理论与他们切身利益紧密结合时学生才会有较大的热情。如对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问题,有些学生不觉得是非讲不可的问题,认为这些内容与他们距离非常遥远,因此上课容易懈怠走神。如果教师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岗位数量紧密联系讲解,学生则会立即关注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以图在社会中谋得岗位。增强教学活力需要教师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与学生的生存所需、价值实现紧密联系起来,把大学生追求幸福道路必须面对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结合起来,大学生会自觉地思考应该秉持的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我们的思想理论课堂便是充满活力的课堂。“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从教学方式的总体视角扬弃理论教学模式,选择立业教育方式。”[2]只要教师认真从学生的立业角度备课,把立业教育教学系统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效果就会变成师生所期待的教学场景。
三、路径与措施:立业思想政治教学新范式
(一)凝练立业教育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要求青年“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大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建设者,不仅仅需要通过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等“硬实力”,不可或缺的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学来培养立业的“软实力”,如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职业阳光心态、职业毅力、职场人际关系等等。不管大学生成为哪方面的人才都需要立业观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形成立业教育的新思路。从立业需求出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素质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有效指导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突出的问题。
(二)加强思政课教师立业教育培训
总体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经历。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实践锻炼。一般高校招聘思想政治课教师条件唯学历,甚至对有社会工作经历的人有一定的偏见。随着高校内涵式发展理念的落地,学校面对四十岁以下青年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开始全方位实施挂职锻炼计划,每年抽调一定比例教师到企业、机关、基层挂职锻炼一年,熟悉民情、社情,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在挂职锻炼期间,学校对教师不再安排教学任务,教师工资正常发放。同时挂职单位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与岗位津贴,共同促使教师扎实的安心锻炼,避免流于形式。教师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对立业过程中所需的各项素质更加系统掌握。在实践教学层面,学校要注重对学生技能与动手能力培养,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促进大学生转变角色,在生活中训练自我管理能力与生存劳动能力。
(三)探索多样化立业教育教学方式
实现立业教育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式。在教学模式方面,由于立业教育涉及多方面因素甚至有操作性的内容,传统课堂教学尚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我们可引进探索慕课教学模式,实现开放性、大容量、随机性学习。慕课教学既可以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进行立业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单独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慕课教学,实现立业思想教育理念传播与效果推广。学校应改变邀请学术名家、专家、企业家来校讲座的惯例与传统,聘请公司企业优秀员工、优秀公务员、科技工作者等各行各业基层、中层人员来校举行讲座。这些优秀员工代表了广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达到这些基层、中层员工的业绩并非遥不可及,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通过普通职场优秀人员的现身说法,拉近“讲与听”的距离,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精彩度。最后增加实践小学期,在此期间学生不再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集中进行社会调研,短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实现立业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6.
基层治理案例教学范文3
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抓住发展机遇,开拓教研领域,加强教研室自身队伍建设,提升自我形象。牢固树立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加强调研、指导和服务职能,积极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和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实现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转化而奋斗。
二、主要工作
㈠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⒈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根据局长室"教学常规回头看"的要求,春学期将通过"听、查、看、问"的形式,对全市学校进行督查。通过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增强教学效果。
⒉教学常规管理常抓常新。教学常规管理要抓检查,但是,仅抓检查是不够的。教研室将改变单纯检查的做法,更多地深入实际,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今年,拟选择两所小学、两所初中、两所高中进行重点调研,修订完善"**中小学教学常规"。重点调查和研究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等问题,提出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和资料使用的意见。
㈡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新课程实施力度
⒈不断审视我们的工作,不断调整我们的思路。新课程的实施,必将带来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要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去研究,去调整,去创新,扎扎实实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⒉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方向。在研究和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从全局审视各块各片的教研工作,把各块各片的教研工作放在整个江都教育发展的大局中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
⒊教研室主要工作是为基层学校开展"研究、服务、指导"。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办事环境,加大对基层学校教学的调研与指导。要围绕中心工作,加强质量管理。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工作的研究上,扎扎实实地进行新课程的调研和课堂指导。
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市讲学、上示范课。
㈢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⒈教研活动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生动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每一个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明确,组织要缜密,效果要明显。教研员要深入学校,了解一线的教学工作情况,与教师一起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组织开展研讨活动,切实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教研室在加强教学研讨的同时,继续组织送教下乡活动,继续组织非毕业年级期末调研考试,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促进全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⒉抓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要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坚持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坚持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关案例进行培训,引导和帮助广大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培训模式上,积极采取讲授式、参与式、案例教学、问题探究、现场诊断等多种模式。各学科教研员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把集中培训和到校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要在提高本人学科专业水平的基础上,选择2-3名青年教师作为带徒对象,在业务上给予重点帮助指导,创造条件让他们迅速成长。
⒊认真组织"育花奖"评选和新分配教师的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工作。
㈣认真抓好中考、高考备考工作,确保今年中、高考取得好成绩
⒈按照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毕业年级教学管理措施,努力提高中、高考升学率。要深入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和教学督查工作,帮助学校和教师总结经验,排查存在问题,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尤其要给予更多的帮助。
⒉认真抓好初三、高三模拟考试和质量分析工作。
⒊分别召开高、初三毕业年级各学科研讨会,分析复习中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⒋在搜集、整理、传递中、高考信息,研究和指导中、高考备考等方面继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㈤加强教研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⒈加强政治学习。采取集中、分散、自学的形式,学习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
⒉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教研室人员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牢牢把握教学改革的制导权。作为教研员,要特别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才能真正发挥教研员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在学习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与一线的教师结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⒊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教研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⒋建立教研员定期开讲座或上研究课制度,发挥教研员示范引领作用。超级秘书网
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益。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顺应基层学校的需求,修订教研室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教研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研究
⒈职教系统要全面贯彻全国和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观念创新为动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评估和质量考核体系为保证,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活动。
⒉职教教研要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科研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促进职教事业可持续发展。
㈦积极做好竞赛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⒈组织学科竞赛辅导教师培训、研讨。
基层治理案例教学范文4
一、思想政治教学课大班教学情况概述
高校的大班教学,一般是班级规模较大,46人至65人间的班级可以称为超级大班,66人以上则可称为特大班了。随着这些年的高等教育扩招,各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跟不上人数的规模,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基本都是采取各专业合班授课的形式。据调查,各高校均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课程指定的专门上课教室,这些教室往往是能容纳上百名学生的大教室或是阶梯教室,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而广西各高校目前的状况是,思政课基本都是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根据学院不同专业归为一个大班,被集中到大教室上课,人数一般都在100人以上。这种合班上课现状是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所探讨的大班教学主要就是指这种合班上课的情况。
二、大班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弊端
(一)纪律问题
首先,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大班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的课堂控制力相对不足,根据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如果一个大班有100多个人,教师容易顾此失彼,因为既要上好课程内容,又要管理课堂记录,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这是无法都做好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些学生上课时玩手机、聊天、看课外书、睡觉、旷课等违纪行为。
(二)互动的缺失
如果是传统的讲台授课方式,教师是主要讲授者,则学生人数多,就无法一一参与到课堂中。那么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不熟悉,互动性差,交流机会少,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课堂的气氛,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不能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仅仅限于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话题,根本就没有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要求填充不同的鲜活内容,枯燥而又空泛,让学生感觉厌烦不已,学习兴趣不高。
(四)与事实热点远离,实践环节缺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没有像其他专业课教学环节一样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实践活动也没有详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没有什么实效性。实践教学方式比较中一,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认识不清,导致形式主义严重。缺乏让学生结合理论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家大事,社会真实情况的实践锻炼机会,无法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真正转化到思想的高度。
三、大班环境下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构建
(一)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随着形势变化,传统的单一说教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互动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但要想使此模式落到实处并收到良好效果,还需借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案例教学。大班教学中学生人数较多,后排学生看不清文字、听不到声音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幻灯机、电脑、投影仪等教学工具,把本来较为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影音文件等多媒体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看到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音像兼具,且又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在课堂上,学生看得清屏幕文字,听得到音箱声音,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互动性强的分组讨论式教学法
首先,组建讨论小组。根据学生的意愿并在班干部的协助下进行分组。其次,给学生提前一到两周布置讨论的主题。再次,课堂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课堂讨论,让学生以圆桌围坐,大家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状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主动思考。时间要合理的安排,如果是两个课时,则第一节课分组进行一个论题的自由讨论,第二节课则分组每个小组有一个代表发言,陈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剩下的15分钟教师作课堂总结。
基层治理案例教学范文5
关键词:PBL教学法;“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325-0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摘自百度百科)。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军队学历教育院校本科学员的必修课。该门课程有自己独特之处,如果能正确应用PBL教学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课程教授的对象是军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后到基层部队的一线指挥军官),课堂大都是采用大课的形式(一般人数都在100~200人左右),该门课程是由道德和法律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针对这样的特点,PBL教学法的运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利用PBL教学法,着重培养学员日后到基层部队的任职能力
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貌似枯燥无用,其实不然,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授课形式,该门课程对学员来讲都十分重要,因为他可以培养学员日后到基层部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内容方面来看,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很多内容都是学员以后到基层部队所面临的、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是作为指挥官必须要会的东西。比如说第二章的“锤炼忠诚品格永远听党指挥”中就有一个重要内容——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错误观点,这对于基层连队的指挥官来讲,就是必须要讲清的一个问题: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的内涵是什么,他的错误之处何在,他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基层官兵要如何抵制这种思想[1]。所以教员讲的这一堂课可以说学员以后拿到部队就直接能用。从授课形式来讲,每一名基层部队的带兵人,最起码你要会给战士上课、开会,会组织战士学习、讨论或搞其他活动。所以教员一些新颖的授课形式,也是学员学了以后到部队直接就能用的。
利用PBL教学法,结合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可以培养学员以后到一线基层部队当指挥官所需要的最基本任职能力。比如说在讲授“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这个问题时,在教学设计上就可以充分利用PBL教学法。将该次课程设计为让学员模拟副连长组织一次“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错误思想”的党团教育活动。教员将该首先将学员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分别完成该项模拟任务。各小组先就该主题进行讨论,让学员自己去思考、讨论,寻找“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各小组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后,要求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员任模拟副连长,组里其他人员协助副连长组织好这次教育活动,全班学员充当模拟教育对象——某连全体战士。在这种教学设计下,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所有学习活动都要学员自己主动参与,将要学习的内容与要完成的模拟任务挂钩,学员们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究、分工合作来完成这一课时的学习任务。而且这一学习任务的设置是直接指向现在基层部队的所需要完成实际任务,对学员以后的工作可以是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利用PBL教学法,解决军校基础课大课堂学员自主参与学习积极性不高问题
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军校的一门基础政治课,一般来讲,这门课程的授课大都是采用大班教学,一个班级少则近一百人,多则近二百人。由于学员人数众多,学员要全员主动参与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教员在讲授该门课程时,是以教员在上面讲为主,课堂上学员大部分时间只能被动的听教员讲授,主动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有些教员虽然采取了很多新颖的课堂形式,但实际能够参与进来的学员也并不多。
利用PBL教学法,结合该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对授课形式加以改进,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在设计教学任务和问题场景的时候,教员可以将学员分为不同的小组,按各小组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不同程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组讨论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全员参与,每一名学员必须就布置的问题进行思索和探究,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员必须要随时跟进学员讨论的过程,检查每名学员的讨论发言记录。这样既可以随时了解学员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教员指导的问题,对于方向错误的组别可以实时进行引导和调整,又可以督促那些不积极的同学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第二个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在第一阶段已经形成初步的讨论意见的基础上,各组学员开始组织起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每个组内成员按任务的不同,以及各人的特长分别承担不同角色,如制作PPT,搜集资料,负责讲解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员主要是对学员的组织、人员配置使用进行了解。可以帮助学员解决技术问题,如PPT制作过程中的困难等。更重要的是了解学员在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或是取得成果,练就学员们的组织能力,推广优秀的组织方法。对于组织能力的培养,是教员在利用PBL教学法中要格外重视的。因为组织能力是以后每名基层指挥官必须要具备的,在普通的课堂上又难以学到、难以练就,而利用PBL教学法再结合学员以后的实际工作需求,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这个方面的能力。第三个阶段是学员展示成果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小组内全员的讨论,形成了每个组别自己意见,各组通过人员分工,全力合作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完成了任务,最终把成果展示在课堂上。在这一收尾阶段,教员可以检验出学员是否已经掌握了需要掌握的知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并能够通过有效地组织来完成团队的任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教员能够结合教材和学员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问题场景,所有的小组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努力都能基本完成布置的任务,而且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基本上所有的学员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任务当中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PBL教学法,将道德与法律的教学有机衔接
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由原来军人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两门课合并而来,相对来讲道德和法律是两个比较独立的内容,不少教员在教授该门课程的时候,道德和法律的内容衔接得不合理,给学员造成了困惑。
利用PBL教学法,可以将该门课程中的道德与法律两部分有机衔接,更有利于培养学员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过硬的法律素质。PBL教学法本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涵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设计PBL的问题情境时,教员就应当考虑到其中所蕴涵的道德意义和法律规则。比如说在讲解第五章中的“培育恋爱婚姻家庭美德”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将现实中的一些军婚案例加上情境,例如,某士官的配偶遭遇婚外情,影响了工作,你作为该士官所在排的排长,你应当如何帮助他?这是现实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将学员设定为排长也是他们毕业以后马上要任职的岗位,该情境的设置本身就包含了婚恋家庭中的道德和法律双重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可以说是在让学员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直接培养了学员任职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学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肯定会有不同的侧重,在这一过程中学员可以自己去思考军人对于恋爱婚姻家庭所应当秉承的态度,去查找这些问题应当依据什么法律来处理。利用PBL教学法,教员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就能把相关的法律和道德知识衔接到一起,让学员不仅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更懂得法律背后令人推崇的道德。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在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以运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员日后到基层部队的任职能力,有效地解决军校基础课大课堂学员自主参与学习积极性不高问题,有力地加强法律和道德两部分教学内容的衔接。
参考文献:
[1] 王联斌.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52.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the Military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YAO Cai-yun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Beijing 100072,China)
基层治理案例教学范文6
关键词:县级党校;师资建设;教学质量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Party schools, good teachers is the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party innovation, but also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level of assurance, how to establish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perfect, how to perfect the r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 is the county level Party school need to think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do the thinking and to explore a simple for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of county Party schools this problem
Keywords: the county Part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 G46文献标识码:A
建设学校型政党,提高党的治理能力的要求对党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党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县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虽然师资队伍建设好坏直接决定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当前,紧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优秀的科研教学骨干,提升县级党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
但是县级党校却因为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重视不够,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缺失制度性保障。教师素质的提高既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同时也需要客观条件的支持,县级党校做为县级党委的部门之一,相对其他县委部门,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物质待遇都明显偏低,这种情况就导致县级党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大多县级党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建立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外出学习、课题研究等相关项目很难启动,县级党校的教师的学习渠道仅仅局限于网络与书报,很难获得高水平的培训机会。二是挂职锻炼机会缺乏,党校教师应该对具体问题有一定的分析、思考与解决的能力,但是县级党校的教师从毕业到参加工作,难以接触到基层的实际工作,所以教学能容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人云亦云”,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
(二)新时期教师知识结构与基层干部培训需求不相适应。县级党校的教师的教学一般很难做到专业对口,一是由于县级党校教师比较少,往往身兼数职,既要完成自己负责的事务性工作,又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课程设置根据需要来制定,所以分配的教学任务常常会发生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这就使得县级党校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出现。二是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都来自基层工作岗位,这些干部学员关注的是一些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想在学习中找到解决的途径,但是县级党校的教师因为与基层实践工作接触较少,很难对学员关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这种情况也很难适应需要培训的需求。三是市场化、经济化发展飞速的今天,干部学员不仅需要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经济、文化、社会和管理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内容,但是县级党校教师的现有知识结构根本无法满足干部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与基层干部培训需求不相适应。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党校教育也需要积极吸收现代教育培训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符合党校教学发展规律的,但是有些教师面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干部培训的需求,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自身素质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县级党校的教学任务并不繁重,干部教育培训的班次比较集中,没有培训任务的其他时间需要完成各种事务性工作,一部分教师逐渐对教学产生厌烦和排斥的心理,又因为缺乏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上课多少和授课水平高低在物质奖励上并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个别教师不追求业务水平的提高,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在一专多能和深入研究上下功夫,只求得过且过,这些都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党校教学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要求非常高,如果不坚持学习,不刻苦钻研,很难胜任党校的教学工作,并且党校的课程设置也没有固定教材,一般需要教师自己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基础上设置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课程,所以,党校教师必须做到既要精通自身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博学多才,提高自己胜任党校教学任务的能力。
二、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过去领导政绩考核的唯GDP原则,使得经济指标的追求远远大于党校教育的重视,虽然最近今年,县级党委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县级党校的教学工作,许多县级党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毕竟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县级党校软件建设落后的现象也不现实。尤其是县级党校的经费只能依靠同级政府,既不可能向上级讨厌,又无下级可以支持,所以县级党委政府加强重视,加大经费投入才能保证县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二)责任感缺失,自我提高动力不足。一专多能是县级党校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县级党校规模小,人员少,业务繁杂,所以任课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同时,还需要负责许多事务性的工作,面对诸多的繁杂工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自身素质适应工作的需要,但是县级党校受行政体制制约和非市场化的运行,学校教师普遍缺乏自我提高的动力,这就使得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缺乏自主性。
(三)人才缺乏,优秀教师不足。县级党校处在党校系统的最基层,所以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进入,即使能够有高学历的毕业生选择县级党校,往往也将党校工作作为自己以后发展的平台,县级党校很难留住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所以大多县级党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人缺乏,教师后备力量储备不足,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党校教师。
三、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县级党校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需要健全教师继续教育机制,目前县级党校普遍缺乏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没有整体规划和长效机制,所以教师学习的愿望很难实现,也缺乏继续学习的机会,这种情况既不利于骨干教师的进一步提高,又不利于年轻教师的培养,为了建立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应该做到:一是加大投入,建立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机制,保障县级党校教师能够得到基本的继续教育机会。二是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县级党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县级党校如果想进一步发展会受到极大制约,所以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三是建立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教育模式,党校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经验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县级党校在经费、管理等客观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至少应该形成以老带新“传帮带”机制,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优秀党校教师。
(二)提高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提高。科研是党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县级党校应该利用调研的机会提高教师对县情的把握,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增强青年教师备课水平。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学习和研究的气氛充斥整个校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对于县级党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运用科技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县级党校的教学资源获取问题一直是困扰自身发展和师资培训的瓶颈问题,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目前党校系统“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的建立就是很成功的一种方式,通过网络学习,县级党校的教师可以接受到中央党校以及各部门主要领导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各前沿和热点问题的解决思路,这些对县级党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所以县级党校应该更进一步探索网络技术运用到实践的教学和师资建设中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师资队伍建设保驾护航。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强大的经费支持,这既需要县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又需要党校领导具有发展的战略眼光,加大县级党校经费的投入是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又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就无法完成调研工作,所以经费的支撑对县级党校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时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也离不开足够的经费支持,所以应该完善县级党校经费保障体制,为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县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县级党校创新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县级党校承担着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任务,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思考和探索县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思路,努力提高县级党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加合格的基层党员干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全德.对做好当前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攀登.2008(6).
[2]樊建红、韦忠周.加强县级党校师资建设适应干部培训工作需要[J].企业导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