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成果策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成果策划范文1
摘要:在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要想打破课程的系统性、专业性、强调实用性原则,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二者取长补短,优化课堂教学,就需要在教学方式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优化策略
职业技术学校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为当地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动手术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和就试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这种专业教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新性教学方法教学灵活、有利于学生形成最佳知识结构,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应用能力,以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具体运用优化策略,文中作了尝试性研究。
一、备好教案,迈好创新第一步
教学。教是首位。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合理性的教案却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要备好合理性教案,要求教师不仅深谙教学之道,且要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来充实提出高自己。对于《机械制图》教师则要求既然要懂得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又要懂得机械、掌握新国标,并能实际画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教案。如何备合理性教案?在领会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每备一份教案,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接最后没发现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就查认为教案合理。如《机械制图》视图这一节分解为:1.什么是视图?讲清概念及分类;2.画视图前要做什么?掌握各视图投影方式法及标注;3.视图为什么这样分类?为看图和画图方便,表达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形状的机件;4.地画何种视图?各个视图的位置配置关系;5.时画何种视图?各个视图的应用范围;6.何画视图?视图投影规律及各视图特殊征表示表示方法。这样分解出的教案将分散的内容连贯起来,抓住共性,突出特性,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加之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迈出创造性教学的第一步。
二、整合媒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设备已大量运用于职业技术教学中。模型、示教板、挂图在观察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时,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同一内容往往要多次重复演示。而采用电化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与模型、示教板相结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具有较强表现力,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视觉、听觉、角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机械制图》中运用电化教学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录像或幻灯片进行微观和宏观、表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不公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时记忆容量,促进长时记忆。如三视图的建立与投影规律,投影作图、剖视等都可自制幻灯片用教学中。
三、实际画图,寻找将教学辅助手段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有能力,能力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形成。实践画图课堂化就是将画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到具有优化环境的制图室去面对实物进行实际画图。教师仅提出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学生可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三视图书、剖视、剖面、零件图、本专业准件等章节都可进行。画图是《机械制图》特有的实践教学。通过画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更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应用过程。学生只有经常不断地画图,在画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可促进知识的发展,发生飞跃的认识,培养起创造能力与个性品质,在今后实际生产中进行技术革新、小发明、小创造。
四、探讨学法,讲究学习策略
教学,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徒劳,因此,探讨学习策略是重要一环。
1.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我确立学习目标、自我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控学习行为、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结果、自我补救学习缺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自控的、建构性的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其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进程是自我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管理的,学习环境是自我营造的,学习结果是自我判断和评价的。
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开放性、自控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受时间、地点、教材等条件的限制,自我控制学习进度,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自主学习的基本程式为:(1)自定目标。学习者自己为自己确定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2)拟制计划。学习者根据自己确立的学习目标,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3)实施达标。根据目标和计划探究、质疑,并借助各种教学资源释疑。(4)巩固拓展。巩固是对已经掌握的的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强化,巩固不仅有练习这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运用,在反思中调整、查漏、补缺,并能结合现实情况深化拓展。
2.想学习策略。
联想是学习者由当前的学习活动想起与之相关的、对完成学习任务起重要帮助作用的学习材料、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的心理活动。联想学习的特点是,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由此及彼,自觉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新的发现。联想学习的内在机制是发散思维,学习者只有学会联想,学会发散,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题学习策略。
科技成果策划范文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高校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科技成果本身的完整性不够
科技成果作为一种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产业化的转化或成果转让,就必须具备价值和使用价值。科研成果的使用价值主要表现在进行成果转化实施后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上,科研成果本身要具有填补社会需求的空白点的功能,并经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但大多数成果仅仅是实验室的结果,离企业的工业化生产还有很大差距。
科研人员市场观念淡漠, 对成果转化工作重视不够
高校每年申报大量的成果,但适销对路的成果少。究其原因,一是高校与企业脱节,高校长期远离市场,市场意识、经营意识相对淡漠;二是科技管理体系的羁绊,高校以科技“成果奖”为晋升技术职务重要标准的制度,造成了有些科技人员只重研究不重推广;三是高校的科技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弊端,目前,高校的兴奋点多集中在纵向科研,影响了高校科研人员承接横向课题的积极性,使企业急需的实用型项目得不到及时的研究开发。
企业缺乏实施成果转化的动力和能力
企业界缺乏科技投入的能力和动力是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的重要因素。一般企业往往重视对产值、利税等硬性指标的追求,而对科技成果转化则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缺乏战略眼光。对科技投入比重小,长期的、带有一定风险的技术投入就更无从谈起,严重制约了企业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业务领域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不能满足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对资金的需求。另外,这些中介机构大多功能单一,机构不健全,提供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而且中介方的地位及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为鼓励高校师生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
高校应在符合国家产权改革方针政策的情况下,积极界定产权,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放下历史包袱,同时也承担生产经营中各种风险。
深化高校体制改革,鼓励师生创新创业
高校要按照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精神,深化校内科研体制改革,直接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项目、配置力量;在人事制度上,学校应对各类教师分类评价;在人事管理上,也要做一些改革。
高校要转变观念,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各高校应把成果转化的工作放到其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地位去考虑。高校领导要把成果转化看成是推动其自身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举措,看成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环节,科研人员要全面认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政府要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可利用竞标择优机制,以财政经费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需要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解决高校师生创业需要的资金难题。在税收上,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服务执行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或给予适当的优惠。
科技成果策划范文3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特征;存在的问题;对策
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科技取得显著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与此同时,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统计,全国累计产出农业科技成果59283项,其中,可转化成果16388项,转化率只有27.6%,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可达到70%~80%,这些反映出我国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相互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主要通过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进行转化。从成果类型来看,公益类的科技成果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以政府推广为主;企业类科技成果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独立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由社会组织驱动。
1.1农技推广机构
农技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目前,全国农技推广机构达到7.9万个,拥有农技人员58万人,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补助经费26亿元,各地近年大约有100亿元用于农技推广工作。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年推广新品种27.8万个次、新技术18.1万个次,技术培训3.5亿人次。农技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业生产中重大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农业公共资源监测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以及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等,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农业技术,推动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
1.2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我国从“九五”开始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各种类型及不同级别和层次的农业科技园区已达数千个,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4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83个。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立足区域资源开发和发展主导产业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园区内众多的科技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有强烈的需求,对技术引进、开发和转化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企业规模化生产活动又形成了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技术模式,引导生产经营主体主动接受新技术、新成果,并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应用。
1.3产业化经营组织
产业化经营组织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应用对象。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5.4万个,通过订单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不同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农户1.24亿户。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自建基地、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全程化服务,将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导入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向技术集约型转变,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实际生产中,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向农户推广新技术,并提供有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解决了农户经营规模扩大之后的市场销售问题,为农户扩大经营规模提供了保障。
1.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基层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截至2015年6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40万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合作社2.5个,入社农户人数达到9900多万人,覆盖全国1/3以上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小生产者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农业科技具有强烈需求。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是政府和农户、龙头企业和农户、科研单位和农户的技术连接体,成为将技术要求传递给农户的重要渠道,将新技术带给广大农户,并且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特征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由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化组织共同参与转变,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存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形态。
2.1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是主导模式
从目前来看,农技推广机构仍然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渠道。由于农业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难以实现全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投资必须由政府承担。一方面,大多数农业科研成果具有公共物品的典型特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难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完全占有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仅依靠市场化方式无法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的资金。
2.2农业科技产业化是发展方向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市场化运作,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方式。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率先采用农业高新技术的生产者可以获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其研发过程属于技术创新过程,具有周期较长、投入较大的特点。通过市场方式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选择,能够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农业需求紧密结合,科技研发人员能得到较好的收益,促使农业科技方向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企业得到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3多种转化方式并存是长期状态
在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为主导模式的同时,涌现出了“园区+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10],与农户构成直接的利益共同体,结合本地资源条件、生产实际、市场行情等进行准确决策,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应用。此外,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农业技术开发公司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也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科技成果从产生到应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政府、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协调有序和高效运作,打通科研、推广、转化的全链条。
3.1加强应用型技术研究
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需求和关键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的技术研究,注重技术的集成配套和熟化应用,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突出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从源头上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开展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生产技术创新,包括高效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三是加强农产品采后分选、保鲜、冷链物流配送与精深加工研究,提高农产品采后处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开展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重点研发节水、节肥、节药、节饲料的节本增效信息技术和装备;五是研制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品,开展农业生态治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3.2转变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方式
针对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趋势,加快转变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订适宜不同生产规模的精准化解决方案;二是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三是按照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做好配套技术的推广服务,实现农艺农机配套;四是适应“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大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普及农业科技,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效能。
3.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接收和应用的重要因素,必须提高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一是加大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支持其研修深造,采取案例教学、现场参观、网络课堂等多种新形式,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二是开展职业农民教育,将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善于经营管理、掌握先进技术的带头人[2];三是大力发展扫盲教育,通过成人中、高等教育以及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等措施来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学素质。
3.4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在科研方面,要完善农业科技立项、科研选题、课题组织、成果评审及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科学推进基础研究的前提下,科技项目立项选题要向市场和生产需求倾斜,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效益作为核心评价依据,并将其与农业科技人员的收入和职务、职称晋升挂钩;在推广方面,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形成激励机制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农技推广队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农技推广效率。
3.5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加强公益体系建设、增强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效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要求,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和其他服务实体的作用,围绕农户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生产技术指导、产后销售咨询等方面提供全程科技服务。
4参考文献
[1]张素.“数”解中国“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成果[EB/OL].
[2]蔡彦虹,李仕宝,饶智宏,等.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6):8-10
[3]季华员,刘林秀,李海琴,等.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4):63-65
[4]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55-58
[5]张长海.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11):224-226
[6]黄祖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9
[7]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12):6-9
[8]蔡海龙.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3(11):4-11
[9]李增元,葛云霞.何以可能与如何合作: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3-82
[10]刘俭,黄婷.宁夏涉农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1):61-65
科技成果策划范文4
摘 要 当代科技已渗透到经济、社会乃至人类思维活动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正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21世纪,技术实力将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是决定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对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刺激企业创新欲望,创造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科技成果转化 税收 政策
一、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简言之,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技术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增长理论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内生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该模型指出,只要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增加知识部门的投入,就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可以带动经济持续的增长。所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我国也要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重要地位。
二、税收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
政府利用政策手段来促进科技进步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仅有其可能,而且十分必要。罗伯特巴罗甚至认为,政府的作用已经和技术进步一样完全内生化于现代经济增长之中了,而在政府可利用的诸多经济政策中,税收政策又是独具特色和不可替代的政策工具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用于科技研发的投资,作为研发主体的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投资成本和随之而来的投资风险。从社会效应来看,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转化成功不仅意味着企业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 而且科技成果的“溢出效应”即正外部性对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提升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因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社会性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的内涵, 完成这项工作不仅要依靠企业而且还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帮助。
三、我国目前税收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尽管政府近年来对科技进步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现有税收政策也作了一定的调整,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整体发育程度、宏观调控环境、改革配套条件和改革思路等多方面的局限,特别是受到作为技术进步、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企业制度上的某些内在缺陷的束缚与困扰,致使税收政策在促进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应有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其在政策取向、政策组合、政策手段运用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政策作用和政策潜力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笔者认为当前的税收政策存在以下几点方面的问题。
(一)税收政策与科技成果转化规律脱节
科技成果转化有其自身规律性, 是技术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与创新过程的其他环节紧密联系,因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工作。但是,我国现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更多地是表现在科技成果转让环节, 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等同于对科技成果转让的政策扶持, 将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环节等同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未能充分发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效应。目前,我国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对科技成果转让取得的收入给予减免税优惠,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规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然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必须符合技术发展规律。科技成果要由技术文件和工艺图纸转化成为产品和产业, 需要经过中试、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 只要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导致转化的失败,因此,仅仅依靠某个环节的税收优惠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建设是不够的。
(二)税收政策计划经济色彩较重
我国现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设计未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 不能做到对所有市场主体平等适用相同的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的受益对象多为国有单位,如国有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国有企业等。
从科技成果转让环节看,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受益对象主要是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但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往往是以专业为主线, 追求科技水平的先进性和独特性,科研需求是“科学驱动”而非“市场驱动”,因而科技成果常常因不合市场的需要或是科研成本过高而无人问津, 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纸上谈兵。作为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大多数企业和个人却不能享受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 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中。
从研发主体国际比较看 , 我国研究机构经费支出比例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但是企业和高等学校的研发经费支出比例则要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表明我国的研发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研究机构比重较高和政策保护不无相关,因此,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时应按照市场规律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人为地设定税收优惠对象,限制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调动一切市场力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
(三)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完善
从个人所得税看,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转让科技成果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对象必须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在编正式职工, 普通个人是不能享受这条优惠政策的, 从而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智慧和创新的积极性。并且, 这条政策规定个人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获得的奖励, 在取得分红或转让所得时,仍需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意味着税收优惠仅仅是在纳税时间上给予了延期,并不是真正的税收减免。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代扣代缴制度, 由支付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个人成果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实际上是提高了成果的转让成本,不利于个人科技成果的转化。
从企业所得税看,在对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经费资助支出税前扣除政策中,表面上看是促进对科技成果研发的支持,但是由于创新主体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而促进创新的投资方却不能享有科技成果的惟一所有权,使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类似于公共品,实际是打击了促进创新的投资积极性。并且,对于科技部门划拨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项目经费,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是作为补贴收入入账,仍需要列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其实质是降低了科技部门的经费支持力度。
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政策的建议
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对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健全与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税收政策
一个企业的科技转化的能力一方面取决于这个企业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取决于科技转化的费用。而一个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资金实力是个定量,所以税收政策能做的就是尽量使企业的科技转化费用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总所周知,我国目前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长期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局面。这种分离的局面使得科技转化的转化费用很高,因为这增加了信息的不对称以及高昂的中介成本。所以,面对这种高昂的转化费用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税收政策的在这方面的制定可以借鉴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如在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时采取成果转化费用加计20-50%扣除的办法给予优惠,这样就间接降低了企业的科技转化费用。
(二)刺激战略性新型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欲望的税收政策
从税收负担的角度来看,税收优惠可以划分为税率式优惠和税基式优惠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其科技税收政策的侧重点多放在税基式优惠方面,特别是是对加速折旧、税前扣除、投资抵免等方式的运用尤为偏爱。究其原因,是因为税基式优惠侧重于税前优惠,能充分调动企业从事科技转化的积极性,刺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转化的欲望。这与税率式优惠侧重事后的利益让渡有着更多的优点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从非税收政策刺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欲望。比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旦获得成功,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国家财政就应该给予该企业一定的奖励。可以按照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的市场价值的20-30%的现金奖励。具体的选择依照企业的期望值而定。既是使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其风险对等。这样对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欲望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
(三)创造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外部环境的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即一个社会的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的建设有赖于教育。教育支出一直是各国财政支出中的重要方面,因为教育市场上存在着种种市场失灵,所以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而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干预。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应该是法律强制政府提供、公民接受、且每个人受益程度大体相同,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提供。2:高等教育。政府对高等教育给予一定补助的同时,也要求受益人承担一定的成本。3:职业教育与培训。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与误区,政府应该加大对一般性职业技术院校的资助,同时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引导民众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走向正途。
五、结语
通过这些途径才可以创建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匡小平,肖建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分析.当代财经.2008(1).
[2]卜伟,王稼琼.我国增值税与研发投入关系的实证与理论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
[3]孙伯灿,陈卫东,范柏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2).
科技成果策划范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课程;国际化;内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23-06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鼓励,就业市场的迫切呼唤以及创建国际知名高职的愿景等因素[1]共同影响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要求肩负历史使命的高职教育摒弃狭隘眼界和封闭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思想、知识及技能,并站在时代的高度,培养在国内外都有竞争能力的人才。在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课程建设具有纲举目张的突出作用。课程国际化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
一、高职课程国际化的内容
课程国际化不是课程“单一”的国际化,而是以课程为核心,并围绕课程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国际化,主要包含人才培养规格的国际化、课程内容的国际化、高职教师的国际化三方面内容。
(一)人才培养规格国际化
Tom Friedman在他的畅销书《世界是扁平的:21世纪简史》中写道:世界最终是扁平的。扁平意味着连结,意味着在一个扁平的世界中更多的人合作与竞争,分享知识和劳动[2]。在这样一个扁平化的世界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当与世界连结起来,应反映如何与更多人在国际化背景下合作,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并指导如何在合作与竞争中分享知识,以及分享由知识、技术、职业素质共同支撑的劳动过程。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国际知能(含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或者是否具有国际流动的条件与能力,从而适应全球化人力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而言具有较大挑战。人才培养目标侧重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而人才培养规格侧重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人才培养规格分为总体标准与具体标准,具体标准包括知识、技能以及素质结构标准,涵盖了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技能、素质的具体规定,可作为高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
吸收国际因素,具备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知识结构上更加注重从事国际化事务所应具备的外语知识、公共知识,出色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与技术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在技能结构上更加注重符合国际事务工作过程所必需的技能要求,除通常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外,还需具备在国际文化背景下进行实践操作,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能随国际化环境变化而无障碍迁移的能力,同时更强调基础实践技能的传授与练习,因为无论“国际化”怎样变换,对严格的基础实践技能要求基本不会改变;在素质结构上更加注重面向全球的价值观要求对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培养一个“世界职业人”的核心素质,如更加开阔的视野、国际化意识和全球性思维模式为基本目标,并要求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与交流能力,以及在心理和生理上适应国外工作、生活、学习。
(二)高职课程内容国际化
从课程的组成成分来说,课程国际化包含课程目标国际化、课程内容国际化、课程实施国际化以及课程评价国际化。著名课程国际化研究学者Van der Wende认为,“课程国际化在于将国际面向(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融入课程内容”,“国际面向一定必须与课程内容有关联”[3]。台湾学者姜丽娟也认为,课程国际化应将国际化面向“融入系(所)课程内容之设计与教学方法,以扩展学生在专业领域之国际视野,并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4]。Van der Wende认为,虽然课程国际化中的“国际面向”仍留有很大的解读空间,但无论如何其必须与课程“内容”发生关联,并作方法上的调整,否则都是空谈[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课程国际化”定义为:“课程发展或者变化的过程中,目标是将国际因素整合到正式课程和课程操作中,所谓‘正式’是指课程的内容和资料,而‘操作’是指教和学的手段、学生群体、课程的时间地点等[6]”,该定义事实上强调了“课程内容与资料国际化”是“课程国际化”的主体内容之一。此外,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课程实施与评价也是围绕着课程内容载体而展开的。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高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在课程中增加许多外国的知识和国际观点,加大国际知识、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解内容的比重,及时把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补充到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中[7]。
在高职课程中增加国际化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环境中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为做到这一点,普遍做法:一是开设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世界文化等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二是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具有国际导向的内容,如在理论课程中增添国际背景的讲授、国际案例的探讨,在实践课程中增添不同国家、地区对技术操作的不同要求等。三是在课程中增加国际最新技术资讯,融入国际通用技术准则、世界范围内与各种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将适应全球化工作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知识以课程内容的形式表征,并通过课程实施传授给高职学生,实现育人效果。
虽然课程内容国际化是高职课程国际化的主体,但作为一个系统,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国际化也非常重要。课程目标要求立足于将学生实践性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习得放在更为宽广的国际经济、教育、文化等背景中,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实施通过师生与国外高职院校的互派,参与外企技术攻关服务与实习实训等国际性现场观摩、交流、实践方式实现,也可借助互联网技术远距离快速、便捷的互动与交流实现。课程评估与反馈要着眼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多元文化和价值碰撞、交流、融汇中,探索一种超越民族狭隘、超越简单的“利与弊”的二元机制。
(三)高职教师国际化
高职课程国际化要求高职教师能理解“为在21世纪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的重要意义,并将这些理解融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此外,高职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学习职业知识、技术、态度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一个国际化视野,并保证学生为在国际化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高职教师的国际化必不可少。教师的传统思想意识与能力结构成为推动高职课程国际化的最大桎梏。教师能为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是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的策划者、组织者与推进者,必然要求他们在思想、能力、知识结构上都能有所提高与转变。美国学者Edward M. Reeve总结了技术教育教师促进技术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十方面因素:使技术教育教师的工作职业化;到国外旅行或学习;通过国外进行短期或长期的交流学习获得国际视野;在技术教育课堂中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帮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外国人到课堂中作讲座;参加文化活动;运用多媒体或网络工具向学生展示异域的技术;营造国际化的课堂学习氛围;创造一些能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学习活动或学习经历[8]。通过对这十方面因素的解读,可以发现,技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职业教育具有相通性,借鉴技术教育教师促使技术教育课程国际化的举措,要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高职教师应具备如下素质:职业化的工作要求,国外旅行或交流学习的经历,在教学中传播国际化视野并营造国际化课堂气氛的能力,等等。
实现高职教师的国际化,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引进师资时既要关注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引进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又要关注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第二,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课程国际化对年轻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提出的各方面要求,采取校内培训、院校间联合培训和海外交流、短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邀请外籍教师与高职教师共同教学、开发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开展教学实验。第三,有针对性地开发或引进国际化教师读物。
二、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的策略
(一)更新课程观念
高职课程国际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结果。高职课程国际化要求传统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式都发生改变。这是一次深层次的课程改革,国际文化、国际技术应用、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内容在高职课程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空间。美国课程专家塔巴(Taba)认为,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对价值观念的改变[9]。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很难发生变化,考虑到变化的持久与艰难,可通过更新的方式逐步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是以一种新视角来考虑高职课程改革,需要新的观念作为先导。
首先,树立一种课程的全球观。包括熟悉多元价值与多元文化、差异性和独特性,承认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多种情感、多种行动等。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制定课程目标和构建课程体系。以依据全球化发展生成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格制定高职课程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并组织具有国际导向的课程内容,依托现代信息化传播手段,以更为开放的形式实施课程,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再次,更新组织观念。政府方面,需加大教育体制与权利下放的改革。在政策、制度、经费支持力度等方面有所作为,为高职院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牵线搭桥,赋予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国际化过程中更多办学自。高职院校方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教育国际化的到来,积极开展与国外相关高职院校间的交流合作,为高职课程国际化创造直接有利的条件。
最后,人员观念更新。学校领导,要注意从长远角度,从高职教育服务于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来审视办学实践。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好国际资源,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服务。一线专任教师,要树立国际化意识,逐渐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努力把握世界范围内本专业领域最新动态和学术成果,并将其融入课程设计,编入教学实践中。同时在更为广阔的国际文化中去理解与发展师生关系。高职学生,需具备国际化就业观,突破身份、角色限制,突破狭隘的地域标识,以国际化实践对人才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规定要求自己。
(二)选择优势专业重点扶持
高职课程国际化必须依托专业来推进,依托专业建设的系统性、专业发展的历史性和国际化来实现高职课程的国际化。在进行课程国际化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宜选择1~2个具有影响力的优势专业重点扶持,争取以点促面实现突破。
高职院校中的优势专业通常是办学时间长、实力强的专业(或专业群),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积淀,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训设备,还拥有较为完善的社会合作(企业合作)关系网络。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优势专业通常都会密切关注该专业对应行业企业知识、技术等最新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课程中来。因而,在推进高职课程国际化进程中,选择优势专业进行重点扶持,能为高职课程国际化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加之,由于优势专业站位较高,对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相关信息的反应机制较为成熟,一旦国际因素介入,优势专业会通过其长久的理论与实践积淀对国际因素作出迅速反应,进而通过转化为高职课程,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选择优势专业重点进行课程国际化试点,如果成功,通过总结经验并将其逐渐在其他专业、其他院校推广,能达到以点促面实现突破的效果;如果失败,由于涉及的专业课程极为有限,也不会对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造成太大影响。选择优势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应立足现实,坚持有所为的战略,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找准自身优势,整合国际教育资源,引进国际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加强内涵发展,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特色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对接国际职业标准,引入国际职业资格制度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为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将相关专业(企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这实际指向了高职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目标是“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内容是“世界范围内相关专业(行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
从分类上看,上文所述产品的国际通用标准是职业标准的一种。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根据使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几大类。国际职业标准是国际上相关行业、企业通用的,对参与国际化就业的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鉴于行业的通用性,高职院校要实现课程国际化,在战略上应以国际职业(行业)标准为导向,培养高标准应用型人才,以此提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可直接通过将国际职业标准进行翻译、解读的方式,参照高职院校的特色,以翻译、解读的文本作为依据,开发一门或一类与之对应的课程,实现高职课程完全对接国际职业标准;另一方面,将高职教育的学历标准与国际职业标准相结合。对国际职业标准与学历教育标准进行处理,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弥补,并将处理后形成的“综合标准”通过“课程化”的方式转化为高职课程,从而实现高职课程与国际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
高职课程国际化还需引入国际职业资格制度。这种制度能对学习对接国际职业标准生成的新课程进行知识评价与技能鉴定,最终用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来表达学习“新”课程的成效。引入国际职业资格制度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努力,需要高职院校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这种制度,并对其进行研究,进而通过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最终自然流畅地反映到课程评价中,实现将国际职业资格制度引入整个课程体系,而非课程评价这个单一环节。
(四)创设环境,加强制度与资源建设
学者Lunn曾做过一项研究,该项目依据英国政府的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自2004年展开的一个计划,了解在大力提倡高等教育国际化之际,全球化视野观(Global perspective)融入大学部教学与学习的程度。结果发现:虽各领域、学院层级有不少值得鼓舞的做法,但都是出于具有热诚的教师,而这些教师在大学院校中仍属于“孤单”的一群;因此,Lunn建议,学校层级必须也有相关的资源投入及明确的奖赏制度[10]。
Lunn的调查结果带给我们两方面启示。首先,在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过程中,高职教师很可能会成为“孤军奋战”的群体,需要一个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观的环境支持;二要加大国际文化、国际技术应用等国际因素在高职院校内部的宣传,减轻教师教授国际化课程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产生的阻力;三要改革高职院校现行的外语教学方法,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为主,强调语言应用,促进学生外语水平提高;四要引进高职外文原版教材,推行双语教学,在国际化氛围中学习课程;五要吸纳外教参与高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全方位营造有利于国际化高职课程学习的环境。其次,推进高职课程国际化实现还应有明确的制度与资源投入。鉴于当前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提供政策支持与方向指引,使高职课程国际化向更为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也应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既能规避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也可对参与课程国际化的人员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此外,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还需要诸多资源共同支持,一是资金资源,即高职课程国际化需要经费的支持;二是物质资源,即高职课程国际化需要国际化标准的实验实训基地、设备的支持;三是信息资源,即高职课程国际化需要加强信息交流平台与情报网络等的建设,及时、高效地提供反馈信息。
三、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的进一步思考
(一)语言与交流问题是高职课程国际化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方面,人为分级的招生录取制度使得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上低于本科院校的同龄青年,外语学习与交流的问题尤甚。这对高职课程国际化的实现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外语水平低,对外语学习提不起兴趣,限制了学生获取国际一手资讯,更广渠道扩展国际视野的可能,自然会降低以外文形式呈现的文本信息的获取质量,也会增加高职学生在外文授课环境下的负担。国内某高职学校的调查结论显示,“由于英语非我母语,在使用英语交谈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学生还不习惯在一个中文语境下用英文讨论问题”[11]。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的外语水平低于本科院校。上文已多次强调高职教师对于课程国际化的重要作用,所以仅从教师招聘条件中就可看出高职课程国际化实现的难度。此外,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老中专升格而成,在职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更是限制了开发与建设国际化课程的程度与质量。
(二)文化差异是高职课程国际化必须考虑的因素
Knight认为国际化是“把国与国或文化与文化这个维度整合到机构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去”[12]。这个定义为教育者所广为接受。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除了与社会发生关联外,还必须与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产生关联并受它们制约。要探讨或实践课程国际化,需要关注不同文化这个维度对其产生的影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为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与政治的间接体现。高职课程国际化要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的内容与资料中,通过教与学的手段向学生群体传播,国际因素内含着国际文化,在教与学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影响非常明显。文化差异背后隐藏的本质是经济发展程度、政治完善程度、历史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综合体,语言差异是它的外在表征形式之一。国际化高职教育将国际职业标准、国际职业资格制度引入我国高职课程,由于存在文化差异,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质上并不能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背后的文化差异。如何在推进高职课程国际化过程中有效克服文化差异对理解、学习、开发国际化高职课程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必须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课程的国际化并不是毫无条件的国际化,相反,是在一系列因素限制下的国际化,是有限的国际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长,积攒了丰富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但由于教育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进程中,国情不同、文化差异,政府对教育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差异等因素会对高职课程国际化的有效推进产生影响。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必须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多元文化和价值的碰撞、交流、融会过程中,寻求我国高职院校自身文化与价值的建设与更新,以本土化为土壤,在国际化发展中寻求对个人、文化、民族等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张慧波,张菊霞.高职教育国际化:从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开始[J].职业技术教育,2011(7):45-47.
[2]Friedman T. L. The World is Flat: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NY: Farrar Straus,2005.
[3][5]Van der Wende M.Internaito- nalising the Curriculum in Dutch Hig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D]. PhD dissertation,1996.
[4]姜丽娟.国内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现况之调查研究[R].国立台南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研究集刊第5期(民国98年):1-40.
[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R].巴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革新中心,1996:7-8.
[7]孔令帅.十种方式实现课程国际化[N].中国教育报,2005-03-25(7).
[8][美]Edward M. Reeve.技术教育课程的国际化[J].陈向阳,译.方茗技术教育文摘(第一辑),2007:1-5.
[9][美]蔡斯.课程的概念与课程领域.李一平,等,译.//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学(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64.
[10]Lunn J. Global Perspectives in Higher Education: Taking the Agenda Forward in the UK[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8(12):231-254.
[11]张晓云,等.以强化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106-107.
[12]Knight J.国际化:元素与要点(研究专论,7号)[R].渥太华:国际教育加拿办事局,1994:7.
Comment on Contents and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U Jun-wei,TANG Zhen-hua
(He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91, China)
科技成果策划范文6
关键词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公益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2-0029-02
1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现状
2011年1月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1]”。为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八五”期间正式部署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hines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缩写CNERC)的建设。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催化剂,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孵化器,是我国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的推动力,并在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形成产业基地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09年底,共组建工程中心232个,分布于农业、能源、制造业、信息与通信、生物技术、材料、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轻纺、医药卫生等领域,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是行业科技成果的聚集地和行业工程化技术的扩散源。
截至2009年底,工程中心总资产达387.59亿元,同比增长13.44%。其中:固定资产136.40亿元,流动资产208.43亿元,对外投资20.89亿元,其它资产21.87亿元。工程中心年末负债155.01亿元,年末净资产230.23亿元[2]。
2 工程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的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3]。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其功能,促进行业或领域的发展。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各国之间经济的竞争主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程度,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如何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目前来看,工程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及途径主要有技术入股、技术转让、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等。2009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度报告中指出,2009年工程中心共转化科技成果6206项,其中:以技术入股方式转化67项,以技术转让方式转化575项,以技术承包方式转化605项,以技术服务方式转化4 959项[2]。
2.1 工程中心公益与自身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矛盾
工程中心组建的最初目的在于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带动科技产业化,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形成我国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由此可知工程中心主要是服务于国家与行业利益,以经济效益、行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自己的优先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依据研究中心的组建方案,其组建资金根据“三三三”原则,由三方面共同投资,即国家投入项目启动经费300万元,地方政府、科学技术委员会配套投资300万元,依托单位和研究中心自筹资金300万元。此后,国家科学技术部分批对部分评估结果良好的研究中心实行优化支持,而研究中心的再发展资金则由其自行解决[4]。这样就导致工程中心的公益性(即服务于国家与行业利益)与自身发展所追求的经济利益存在矛盾。例如,在科技术转让于企业时,技术转让费用固然为工程中心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其自身发展,但是,若部分企业将国有技术私有化则不利于行业发展;又或者在利润较低或无利润时,工程中心是否应继续承担科研任务等。
2.2 科技成果转化难以产业化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度报告中指出,2009年工程中心共获得科技成果2258项,同比增长12.17%。数据表明工程中心每年均取得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但是由于工程中心的科研人员大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淡薄,更多关注的科研理论的突破,较少关心技术实践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导致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急需的实际问题,新技术不能大规模进行推广与应用。而部分转化为产品的技术,也仅仅是针对企业眼前问题,缺乏产品后续开发、应用、推广所需技术问题的考虑,不能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循环的要求,因而难以将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简言之,就是科研、转化、推广三者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