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范文1

我国高校园林专业教育由于地域环境不同、专业承办基础不同、专业特色呈现角度不同,美术教育在其中面临的问题是不完全一样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从全国范围内研究园林美术教育,应该从处于不同阶段上的地区出发,来研究地区之间推进园林美术教育模式规范化的进程。深刻研究教育模式的内涵、个性化、特色化、实用性,对于正确把握创建工作的方向有重大意义。

高校园林专业大体由设计与植物两个平台共同组成,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否决定了园林专业学生基础奠定的牢固性,更决定了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对今后课程的理解吸收程度。如何在旧有美术教育相对薄弱的基础上,以教育现代化为着眼点,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体现个性,彰显特色,为园林设计课程的连贯支撑性,为园林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更准确有利的表现奠定扎实基础。

对于美术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实用性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几个方面,第一,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体系的内涵、特征与美术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第二,美术教育模式个性化的含义、园林专业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化;第三,美术教育模式特色化的含义,园林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特色;第四,美术教育模式实用性的含义,园林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实用性与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在新世纪自然就成了教育发展所追求的新的目标。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学习专家、领导的相关讲话,得出了园林设计专业中美术教育新模式现的内涵与特征――

美术教育的内涵体现于,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和全面进步的过程。美术教育的核心是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美术教育模式现代化也可以界定为教育生产力(教育的物质基础与发展水平)、教育制度体系(教育的组织方式、教师组成、授课形式、结构系统及运行机制)、教育思想观念这些因素的变化与逐步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过程。

美术教育模式新的特征从八方面逐渐显现与渗透出来,第一,美术教育的广泛性与深入性,或者说美术教育在相关专业中的受重视程度。具体到现在来讲,就是要高度重视美术在园林当中的基础性学科作用,同时要走逐步发展的道路。教育要有广泛性,满足广大非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的要求,当前首先要巩固现有教育的成果。第二,美术教育的终身性。美术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局限于课堂,它也包括学校以外的教育,包括周围环境的熏陶。我们要建立一个随时随地终身的美术教育体系。对终身教育最重要的理解是,在学校要给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以后,才有把握继续学习的能力。第三,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如果说传统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学校是孤立于社会以外的,那么现代教育则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与社会有广泛联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最普遍的规律,最基本的特征。所以,推进和实现美术教育现代化,要加强美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即美术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第四,美术教育的个性化。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现在美术界有一种误区,把个性理解为“特长”,认为全面发展加特长,就是教育的个性化。特长实际上是一种技能,如果没有创造性,那么他的特长也很难发挥出更高水平。创造性表现在,能够独立思考,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变成智慧,智慧里面就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本性,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所有的人都有创造的潜力。第五,美术教育要多样化。多样化指教育手段的多样化,美术教育作为园林设计的基础学科教学方向要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并不仅仅指一个概念性的数据,而是高等教育院校根据专业特色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手段。社会的发展越是现代化,越是需要多样化的手段去面对,越是渴求多样化的人才。第六,美术教育要信息化。主要是要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美术教育也应该与其他学科取长补短,教育要信息化,不是简单地把课堂搬个家,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资源(教师、学生、教材、方法)配置更优化,使得我们教育教学过程更高效。第七,美术教育的国际化。园林设计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美术教育更需要国内外互相的学习。现在的事实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可以很快传遍全世界,所以我们不能闭关自守。当今,我国的教育与世界各国的教育联系将更密切。第八,美术教育的科学性。教育决策、教育行为都要有科学的依据。教育行为越来越依据科学研究的成果,而不是单纯地凭经验。现代美术教育实践是科学的行为,是理性的行为。

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桂北地区美术教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39-02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但由于认识的严重不足,普遍认为美术课程是无关紧要的课程,这种认识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审美素质,美术师资的水平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一些偏远的农村义务阶段学校并没有美术,甚至只能由其它科教师兼任。本文对广西北部的桂林、柳州两市的6所小学、初中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从美术课程的定位、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美术师资和美术课堂教学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一、美术课程的地位

美术自古至今都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在打造石器的过程中,逐步具备造型技术,审美观念也是那时已经形成。我们生活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应顺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今天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已经从物质追求转向精神追求,美术教育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笔者研究发现,美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受重视程度并不高,一般是每班每周一节,占周课时的3%左右,为开设课程中最少的一门,教材的使用也简单,笔者对上述6所小学、初中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进行访谈时,他们均认为,美术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有3所学校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由有绘画功底的教师兼任。

笔者认为,美术课程是一门可以培养学生空间意识和审美素质的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美术教育,把美术课程放在重要的地位,合理安排课程,完善考核、考试制度,使美术课程与其它必修课程地位一样。

二、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

美术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审美教育,美术课在中小学阶段是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及艺术的感受与审美能力,能推动学生在德、智及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及修养,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所有学校的均没深入意识到美术的教学目的,认为上美术课只是拿一幅画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学着画,并没有从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去讲授此门课。

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自然、艺术美的追求,激发学生的潜能,教会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术教育应在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媒体,充分吸收现代艺术和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知识空间。学校提倡的“五讲四美”不应只是一种口号,更应落到实处,总之,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享受,积极向上地生活。

三、美术师资研究

美术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教学技能。美术教学过程中,所教知识有可能涉及古今中外,美术基础知识包括素描、造型、设计、欣赏等,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应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学能力,掌握文学、历史、地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根据新课程的标准,联系实际,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当然,必须具备娴熟的美术教学技能,完美的课程组织、讲授和驾驭课堂等方面的能力。

笔者调查研究发现,美术教师的年龄不是较大就是较年轻,一般一所学校就一位美术教师,一直教到退休再招聘新教师,这就可能造成教学单一,不能协同教学。同时教师的素质不高,不能完美地进行示范、展示教学,也没有在美术设计方面进行继续教育,存在着上课就是贴一张画叫学生自己画的现象,甚至几乎没有备课,照本宣科,不能较好地组织课堂和讲授,甚至出现有的课堂,老师只顾自己讲,并不考虑下面的学生是不是听讲,上完课走人,对学生所交的绘画作业也只是很随便地打一个分数,谁听话就打高分,也不能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高度重视美术教师的培养,加大继续教育培训,促进广大美术教师以美术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在保障美术教育进行日常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使美术教师与其他主科的教师具有同等的地位。其次,给予教师不断进步的空间,培养教师从人文文化、电影电视、网络媒体中寻找到教学的灵感,促进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备课和通过现代技术进行协同教学的能力,鼓励美术教学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充分挖掘他们的领悟能力、分析能力和敏感性进行教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宣科”上,应组织具有生机活力、有特色的美术课堂,学会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不能只顾着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而不考虑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同时也应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次,应培养美术教师具备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努力学习现代媒体教学技术,学会利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熟练地使用各种美术制作软件,以促进美术课堂教学。

没有高素质的美术师资队伍,就不能较好地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人才。笔者作为从事美术工作的学者,心痛地发现桂北等欠发达地区由于美术师资的水平不高,压制了具有美术潜能的学生发展,我认为为了下一代的进步,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应加大美术师资的建设。

四、美术课堂教学研究

美术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应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和记录教学日志。学校应高度重视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生命线。在上文已经提到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现象,也即是老师在讲台上面演示,学生在下面跟着画,甚至有的学校美术教师只是贴一张画在黑板上让学生照着画,自己坐在讲台上做自己的事情,没有监督学生进行作业,出现一个学业生画好了,其他学生照着描绘等现象。

因此,在当前提倡深化课堂改革的新形势下,对美术教学的吸引力与有效性等问题应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要求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对具有美术潜能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把美术的基础教学和侧重教学相结合,有计划地推进素描、水彩、剪纸、篆刻等美术课程的教学,加大教育监控力度,建立严格的考试制度。同时也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美术创作才能,提高学习兴趣。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广西北部地区6所初中、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定位、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美术师资和美术课堂教学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美术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的不明确,师资水平不高,严重抑制了具有美术潜能的学生的成长,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应提高美术课程的教学定位,明确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Z].2008,9,(5).

[2]杨维民.从绘画中心思想看艺术教育的缺失[N].美术报,2011-01-17.

[3]崔毅.当今高校美术教育的选择与走向[J].美术大观,2008,(11).

[4]罗艳喜.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N].美术报,2006-05-12.

[5]阎光奇.让美育走进校园[J].美术界,2003,(8).

[6]韩志强.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美术欣赏课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1,(5).

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美术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能够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化。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形象、直观、生动的呈现美术艺品的优美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听力视觉,扩宽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范围,认识到艺术的真正魅力。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合理的融合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多媒体教学氛围

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筛选多媒体教学素材,并且根据素材合理的组织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如今,多媒体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美术教师认真专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延伸,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教学“欣赏渐变绘画作品”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并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配上优美的音乐旋律,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着美丽渐变的艺术作品,从而对渐变有了初步的认知,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丰富改善教学设备,提高多媒体教学效率

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的丰富现有教学设备种类和改善教学设备技术。首先,教师要善于将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这样能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并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建美术情境,使得小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能够将教材中的静态图片转变成动态的图片,从而为学生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艺术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奇妙,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下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制作精美的视频短片,在短片中大雨袭来,人们撑着各式各样的雨伞,在雨中匆匆忙忙的赶路,树上的花瓣被雨水打落在地,小动物们纷纷寻找避雨的地方,同时给视频配上下雨的音乐,这样学生在倾听淅沥沥下雨声的同时,又能观赏到如诗如画般的美丽雨景。在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的冲击下,学生的创作灵感能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从而能够绘画出各具特色的雨中景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完善教学设计,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嘤呕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还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春节》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小学生展示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让小学生自由讨论,春节中哪些场景让你最难忘?你准备怎样去表现节日的喜庆?这些美术作品中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和借鉴?让学生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的智慧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在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创设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而且能够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然而,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能让多媒体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不能让多媒体技术喧宾夺主。有的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无论在何种场地,何种教学活动中,都要使用多媒体,这就使得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感,不再愿意积极思考问题,对多媒体教学也逐渐的会失去兴趣,这样适得其反。因此,教师需要合理的将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结语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对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有效的将小学美术与多美技术结合起来,逐个的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全面推进美术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利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6).

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学校;博物馆;美术教育

一、学校美术教育的特征

1.有固定的教育场地和特定的对象学校美术教育一般是在各班级教室或者特设的公用美术课教室中进行的,有固定的场地、教学环境和对象。学校美术教育大多以班级为教学单位。学校依据学生的年龄,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安排到不同的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美术教师会针对处于相同心理和生理发展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因此,学校的美术教师一般对学生比较熟悉,师生关系较为密切。

2.拥有完善且系统的教学内容学校的美术课程一般是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设定的,有统一的教材。此外,这些课程内容经过了科学的组织和编排。学校美术教育内容的组织与编排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选取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其次,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选择;再次,符合学校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最后,考虑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3.教育方式的强制性与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相结合学校美术教育课程大多是一些必修的课程。学校通过实施美术教育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学校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点。在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证。这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学校美术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意义

1.整合美术教育资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学校美术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美术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责任和义务,良好的美术教育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学校应当不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学校美术教育资源与外界美术教育资源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相互补充,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博物馆与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两大重要场所,两者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方面存在差异,能够相互补充,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博物馆收藏有丰富的艺术品,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珍品。学生能够通过亲身观察艺术品感受艺术的魅力,这种直接性的体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讨论、参观浏览等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美术技能。学校设置的美术课程大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美术批评精神和美术文化的培养,而博物馆教育能够弥补学校美术教育的这一不足之处。此外,学生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把博物馆作为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3.学校美术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相融合顺应了时展的要求

美术素养在学生个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美术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产品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校美术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相融合顺应了时展的要求。相关教育者应当紧跟时展的步伐,将学校美术教育与博物馆教育充分结合,充分发掘并利用各种美术教育资源,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艺术人才。

作者:甄玲玲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黄珊.美术馆:高校美术教育的新资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4).

[2]李瑞洪,杨理胜.湖北省博物馆:荆楚文化的朝圣地.武汉文史资料,2013(6).

[3]江河.利用博物馆资源改进初中美术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

[4]孙婉姝.博物馆教育功能理念的新探索.沧桑,2009(1).

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创新研究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幼师各方面的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有直接性的影响,要想提高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关键还在于提高幼师的教学水平和各方面能力。而美术手工教学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引导和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整体上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素质。

一、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不仅是为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更为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是为了使其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确保该专业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的履行职责,承担起幼儿教育的重任。因此笔者认为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美术手工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传统教学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其中不少内容已经制约了教学的发展,比如,传统的美术手工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少变通,教学内容不接地气,相对空洞,学生无法掌握到实际有效的手工技能,实践机会较少,动手能力较低,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这样类似的问题,创新美术手工是必须的,必要的,势在必行的。

其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国家学前教育施教的主体,他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和所拥有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发展。同时幼儿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其成长和发展更是与国家的发展和壮大息息相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责任重大,他们对学生的教学行为不仅对该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他们的教学行为也将被学生所模仿,应用在学生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正如上文所言美术手工教学是锻炼学生能力的良好机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创新美术手工教学,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埋下创新的种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育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和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且逐渐的普及到教育的各个阶段之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转变教学手段,是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比如在教师在教授《折纸》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教学视频,并适当的启发学生,比如通过这样的折法可以得到一个“小衣服”,那么改变其中的某一个步骤可以得到什么?再或者也可以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在看完视频后的观点和想法,比如有学生认为他的折法比教的方法更简单或者更漂亮,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美术手工教学材料

所谓手工制作,其本身就是一种创作,即将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运用和组合,组成一个新的东西,且运用和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有不同。因此对于高校的美术手工教学的创新而言,创新学生手工制作的材料,解放学生的思维和双手,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根据主题创作出“新的东西”。比如同样是以制作笔筒为主题,有的学生用饮料瓶来做,有的学生用硬纸板来做,同时学生在笔筒的装饰上也各有不同,有布的用布装饰,有水彩的用水彩上色,有彩色线的用线来裹绕,这样虽然同时笔筒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挖掘美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施展空间,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美术手工教学之中。

(三)挖掘民间美术资源

在高校的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让学生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形成独特的审美视角,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教授有关泥塑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可能不是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文化差异,那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泥塑文化,或者还可以由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家乡的泥塑特色,从而扩充学生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丰富,相比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而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亲近感和共鸣。且我国的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纳入美术手工教学之中,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有利于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结语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创新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融入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教学需要的元素,同时更要贴近生活,挖掘民间美术资源,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手工技能,为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沅.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4(04)

[2]黄雪兰.关于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建议[J].南昌教育学院学,2011(05)

[3]曹斌.谈高校学前美术教育手工课教学[J].大众文艺,2013(08)

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范文6

德智体美是构成现代教育的四大要素,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考虑的是德智体三类,而对于审美艺术的教育,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这几年对于孩子审美艺术教育重视度的不断增加,结合之前的相关定义,我们可以把审美艺术教育的内涵简单的介绍为:借助一定的教育活动,培养孩子认识、欣赏并创造美的教育。通过这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审美艺术是一种有正规的教育形式;其次一定的教育活动,是指需要借助在形态、意识具有一定美感的事物或活动对孩子进行美学的灌输,使之在内心产生对美学的认同和喜爱,这是其他教育方式不可代替的。

2.小学教育的审美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审美艺术素质不高。

审美艺术的教育要依靠老师,各项教育政策的落实也同样离不开基层老师的教育实践。目前我国很多的老师无论是认知还是审美能力上对于审美艺术都是严重不足的,当代的学校老师有很大比例还是在以往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很少有关于美学的培训和接触的机会,这导致小学教育老师在进行审美艺术教育时,对于一些教育的理论和尝试,也无法从美学的角度对孩子加以阐释,更加无法对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健康科学的审美艺术教育。

2.2小学教材编制缺乏美学意味。

我国小学教材自上世纪以来经历了几次较为大型的教材改革,但是在小学教育的教材中,美学因素还是相当匮乏的,首先从图文编排上缺乏美感,有很多地方图不对题、图文编排不合理等问题存在;另外在教育题目、概念解释上语言也缺乏美感,对于孩子的教育语言应该卡通化,但目前的教材中的语言使用还存着在较为生硬的文字,使孩子在阅读上难以理解。

2.3小学教育中美学较为抽象。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对其进行审美艺术教育就要更加符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目前无论是在小学教材中还是在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对于美学的教育都是较为抽象的,无法让孩子直观的感受到美学艺术的存在,也自然无法起到审美艺术教学的目的。

3.小学教育中的美学元素

3.1数学的严谨和准确。

数学严谨和准确是小学数学的基本而且是最大特点,教育公式不会欺骗,它只会遵循自己内在的逻辑,将最终的运算结果反映出来。学生理解了教育的这美学特点,可以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端正自己做事的态度和风格。严谨和准确这不仅是小学教育中体现的美感,也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美学理念,让学生掌握并喜欢这种审美艺术,可以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养成严谨和准确的做事态度。同时数学中存在的对称图形、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等都是一种美学的体现,应该让孩子享受到其中的审美艺术。

3.2语文、英语教学中辞藻与意境的优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我国古代文学丰富的美学元素,其中收集的都是我国古代、近代有效的文章和诗篇,这些文章都是我国有些的作家诗人创造得出,反映着自身美好的愿望和童趣,而且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国学知识,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元素是非常宝贵的,也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艺术的重要资源。

3.3其他教育科目中的美学元素。

出了以上主要的教学内容外,我国小学阶段还包含着其他很多优秀的教学科目,如社会品德、音乐、美术等,这些教育形式的加入,都是我国教育学家们进过慎重考虑做出的决定,每一个科目都有其自身的使命和美学元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的探索每门学科中的美学元素,并积极向小学生传输这种美学艺术,培养起审美观念的产生。

4.小学教育中审美艺术问题改进建议

4.1在教学中渗透审美艺术。

小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相比与抽象的思维逻辑要容易接受的多,因刺激教师在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多为孩子搭建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情境当中为孩子打造一个教育的天堂。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自己对于审美艺术的理解,首先提高了自己认识并欣赏美的能力,才能把这种能力加以适当的转型,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4.2在解题过程中实践审美艺术。

目前小学教育教师在为孩子讲授解题过程时,往往较为死板和陈旧,主要实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很难给孩子建立一个直观且印象深刻的教学体验。因此在未来的解题过程中,建议小学教育老师应当多通过实践案例的方式进行解题过程,甚至可以让学生摆脱教室的束缚进行小学教育的教学实践。同时,对于新奇、快捷的解题方法也是一种美的体验,也能够让孩子在其中感受到小学教育的美感和满足感,这也是审美艺术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

4.3创造教育审美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