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产安全教育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产安全教育内容范文1
【关键词】安全教育 现状调查 对策
0 引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很多高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和技能往往就会引发各种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摆在每个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1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学校的素质教育包括安全教育在内,素质教育并不能单独存在,它的实施离不开安全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想达到教育目的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来实现,这也就是说要想实现安全教育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教学活动,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在受教育者遇到突发性或灾害性事件时应及时应变,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损失,并且还要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及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然而很多高校没有及时地调整工作思路,没有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没能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经过调查后发现很多高校在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教育内容、教学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多的缺陷。首先,大部分的高等学校都没有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之内,没有将它当做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来看待,就算是开设了这门课程往往也是没有教材的[1]。其次,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面窄,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内容单调枯燥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没有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只是进行传统的理论教育,而没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安全技能。
1.2学生掌握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的现状
安全是学生寻求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具有自己一定的特点,从小的生活环境因素也会使他们对不安全因素及潜在的危险做出不同的判别。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是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的日常防范意识不强,人身财产安全存在隐患。一方面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贵重物品保管意识都不强,在进出寝室经常都不会关门,这也就使小偷有机可乘;另一方面学生外出经常都不会跟家里或学校的老师同学联系,往往发生危险都联系不到人,出现人身安全的隐患。②学生的安全技能欠缺,消防意识薄弱。很多学生在寝室经常会使用高功率的电器,如热得快等,这就容易发生用电危险等一系列火灾事件,大部分的学生不会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这往往也就导致了火灾的严重化,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失。③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现在是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诡计也越来越高,很多学生无法辨别网上信息的真假,过分相信虚假的信息,缺乏网络安全意识。④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心理安全程度不高。学生心理素质不高,在遇到挫折后往往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产生偏激的想法。⑤学生获取安全知识的途径较少,安全知识不够全面[2]。学生安全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学校,而学校的教育又是有限的,如果学校不重视教育工作,往往就会使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所以应鼓励学生多种渠道获取安全知识。
2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针对上述的一系列现象,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①学校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安全教育的工作。社会需要稳定的环境,所以学校应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转变安全教育无用的观点,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危险[3]。②适时更新安全教育的内容。经济的不断发展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影响的方面也越来越广,所以安全教育的内容也不能局限于传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使学生能够应对不同领域带来的考验。③加大安全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高校应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要求政府加大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做好学校周边安全环境治理的工作。④完善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度。学校应完善制度的设计和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安全教育工作有效进行。⑤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从自身的改变做起,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3 结语
学校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学生面临的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多,给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的教育工作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就需要学校和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安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维护社会稳定。因此,不管是国家、学校、还是学生自己都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刚.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35(07):23-24.
财产安全教育内容范文2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学生 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它一方面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及新挑战。由于高职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安全意识薄弱,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高职学生在安全防范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高职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从而保证高职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安全教育工作不能适合“工学结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普遍制定了学生安全教育的有关管理规定,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都会通过安全课讲座及宣传板报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但由于“工学结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原有的安全教育形式不能适合“工学结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安全教育成效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教育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二是安全教育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教学内容和教师,安全教育内容没有纳入课程教育,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三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大多是由学校的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进行临时的教育。而面对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实习环境和社会环境,面对潜在的、不可预知的各种风险,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四是安全教育“知”“行”脱节。这表现为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安全教育主要是讲述安全知识、分析案例,而忽略了学生安全技能的培养和安全对策的模拟应用,导致众多学生虽接受了一定的安全教育,但对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等方面只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在实际中良好应用。
1.2 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能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
1.2.1 高职学生辨别能力欠缺,容易上当受骗
现在在校的高职学生均为“90”后,他们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普遍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较弱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强的唯我独尊意识与较弱的社会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意识与较弱的承受挫折能力的反差。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从一个封闭的学校进入到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学生对社会的阴影面和复杂性却知之甚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上当受骗成为受害者,大学生受骗、财物被盗、人身受到侵害甚至女大学生被拐等现象也频繁发生。
1.2.2 高职学生安全意识差
当前高职学生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对财物保管上,思想麻痹,贵重物品如手机、电脑、现金等随意乱放;在自我保护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人际关系中的经验,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交通安全上,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在工作过程中,学生忽视生产安全,不遵守生产要求,导致工作事故的发生。
2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从社会方面来看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影响高职学生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给高职院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防范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1)社会治安与学校周边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治安及学校周边环境的复杂化,使高职学生的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尤其是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少的高职院校分两个或三个校区办学。新校区一般离市区较,位置偏僻,路人较少,且闲散人员较多,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影响学生安全的现象时常发生。
(2)交通安全威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至9月,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279万多起,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有143720起,导致超过4万人死亡。统计称过去10年近9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当今交通事故是威胁人们生活的第一杀手,全国每年有十几万人死于车轮之下。原因就是人们的交通守法意识淡漠,车辆激增造成交通压力过大、大量新司机上路造成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断往返于学校与企业、在外实习及日常出入校园都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3)传销组织直接危害到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工学结合下,工学交替的形式有1+1+1、2+1、1+2、2.5+0.5等多种形式,受教育者主体分散,致使安全教育工作的时间交替、地点分散,这给原有的集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空档和空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高职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冲动,加之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高职学生往往成为传销组织发展的重点对象。
(4)网络对高职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现今社会,网络成了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大学生则是其中最大的使用群体之一。由于网络空间到处是新事物,对于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高职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对网络的迷恋,有的学生因为过分投入而染上“网络毒瘾”,经常出去通宵上网,有些学生出现了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网络综合症”,严重影响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学生甚至因上网过度,导致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食欲不振等生理反应。这方面的危害不容忽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同时也危害了学生的身体。
2.2 从学校方面来看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安全教育问题高职院校的领导非常了解其重要性,也时常强调其重要性。但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推行,高职院校“功利性”教育的倾向进一步强化,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忙处理、少规划等现象。平时只注重校园外在的安全防范管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更没有科学化、制度化。有的高职院校只在学生入学时发一两本安全常识的小册子,其余的安全教育几乎没有;有的高职院校只是在学生入学时由学校领导或系有关领导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安全常识教育很少,内容不明确;另外,师生员工普遍认为安全教育是学校保卫部门的事情,主要由保卫部门承担,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3 从学生本人来看主要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能力差
“90”后的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怀抱中成长,家庭里、校园里,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很少,长期的应试教育也把日常教学和社会实践隔离开来,从而导致学生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安全因素认识不足,总以为各种危险因素离自己很远,缺乏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心理,导致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时常发生。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的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在安全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模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生安全工作,提高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每位高职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汪绪吉,柯韵徽.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1(8中).
[2] 刘涛.简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7).
[3] 贾五星.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安全防范问题[J].文数论坛,2007(3).
[4] 林国华,段言.论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3).
财产安全教育内容范文3
【关键词】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高校素质教育
一、地理位置因素导致自然灾害频发
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因素使其成为我国发育最多、规模最大、类型最全、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大省。四川地理环境复杂,山区广布,平原狭小,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变,新构造运动活跃,加之暴雨、地震以及人类工程,灾害规模也较大,危害严重,其主要的灾害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同时也享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在近几年的自然地质灾害中,地震灾害最为突出。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破坏力强、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久的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四川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高校普遍缺乏预防灾害培训
虽然我国高校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里,城市具有一定的规划基础,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并且绝大部分高校新生在入校时参加由校方组织的如何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应对知识。但这只是属于新生入校中的常规安全教育,且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实际上是高校的应急安全教育并非全部纳入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中,目前的预防教育全凭各高校的意愿来进行,而绝大部分高校很少会重视这样的教育和训练,大部分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而且举行消防安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方的消防系统在推动次教育。而高校自觉、长期地举办预防灾害的培训很少,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大部分是以讲座、宣传展示栏、观看影像资料等枯燥理论形式进行,并且参加讲座的学生也只是少数部分,未能使全体新生接受良好的安全教育,因此大部分不具备预防灾害的能力。很少有高校积极主动组织学生结合实际参加演习,这就使高校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学生的应对能力不强,不会常见的自救技能,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时,后果将不堪想象。
三、如何落实高校防灾培训
现代高校主要位于各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防灾和减灾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且高校选址时已充分考虑到防灾的因素。这对于高校进行日常防灾培训提供了硬件支持。从硬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条件基础,如果高校能够关注并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软实力,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为最低。加大对大学生防灾和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预防意识,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和减灾技能,建议各高校把安全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成为选修课或有条件的高校将此课程列为必修课,使学生从态度上认真对待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校方应定期、大力举办各种丰富形式的安全主题教育,号召同学们亲身参与此类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财产安全教育内容范文4
1.交通运输行业职工的安全教育。
交通运输行业的事故在各类事故中占有相当大比例,且一些事故是车(船)毁人亡,损失较为严重,因此,在全体职工中普及安全知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企业与工矿企业相比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因而在进行职工安全知识教育时,一方面,可以采用企业职工安全教育的做法,如在类型上同样可分为对干部的和对服务人员及驾驶人员的教育;对服务及驾驶人员教育时,同样可分为三级教育,如第一级可以是入队(车队、船队等)教育,第二级可以是小组教育,第三级则是岗位教育;在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同教育企业职工的方式方法大同小异。但交通运输行业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职工进行教育:
(1)安全意识及安全责任。交通运输行业的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并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因为数以百计千计乘客的生命与安全与他们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失职不只是其个人的安全受影响而且同样威胁旅客的生命与安全;
(2)上岗前的安全检查工作。每次出发前均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运输工具及服务设施完好、安全;
(3)防火防爆工作。交通运输行业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应引起职工注意,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火源和爆炸危险品进行管理,并确保消防报警设施的齐备和完好无损;
(4)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现象发生;
(5)应急及疏散措施。交通运输行业发生事故时常常在运行途中,难以及时得到救援,此时乘务人员应知道如何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并及时疏散旅客。
2.民用航空业职工安全教育
民用航空业一旦发生事故几乎是毁灭性的。因此,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特别重要。教育对象从各级领导干部到职工,从驾驶员、乘务员到遥控指挥人员,以及飞机检修人员乃至气象观测和预报人员等。教育方式同样可以采取三级教育,教的手段也与教育企业职工的手段大同小异。教育的内容重点应放在如下几方面:(1)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2)安全检查制度;(3)安全专业技术;(4)应急与疏散措施等。
3.商场、宾馆、饭店职工安全教育
商场、宾馆和饭店人员比较集中和财产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为严重。因此对这些行业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也十分必要。但长期以来,在这些行业的安全教育问题一直未引起重视,以致造成了近几年几次大的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这些行业的职工安全教育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教育的对象、方式和手段与企业职工安全教育有所侧重。这些行业的事故主要是火灾事故,因此,安全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如何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如何确保各种消防设施的齐备和完好无损,如何确保各种疏散通道和安全门的畅通,以及发生事故后如何报警,如何采取措施补救,如何疏散顾客等。
4.游乐场所职工安全教育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游乐场所相继出现。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缺少相应的安全法规,因此游乐场所的安全及职工的安全教育未引起大家的重视。由于在游乐设施维修期和更换期、以及一些游乐设施在修建时对安全问题考虑不周.许多安全问题已暴露出来.如某滑道速度过快,造成游客碰撞死亡。因此,对游乐场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应当引起重视。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可借鉴企业职工安全教育的做法,重点应放在对各种游乐设施的安全操作,安全检修和维护等方面。
5.对顾客的安全教育
财产安全教育内容范文5
关键词:用电;安全教育;触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用电量逐渐增大,如何保证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成为当前用电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现阶段国家在用电安全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一种公共宣传的方式,在居民区、居民集中点等地点通过张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宣传用电安全应该注意的地方和预防触电的各种措施,这种普及式的用电安全教育在我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近几年随着居民用电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中发生触电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每年因为用电安全知识的缺乏导致触电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居民的财产带来损失,更是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解决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居民的用电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普及式的用电安全教育在安全用电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普及了用电知识,使居民掌握了一般用电应该注意的常识,如不要用湿手触摸开关、不要乱拉私接等等。但是现在的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在教育形式、强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在居民生活安全用电教育方面各级政府主要采用的是一种普及式的教育,也就是利用新闻媒体、散发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手段,对社会上不特定的居民进行安全用电教育,这一种形式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形式十分单一,起不到系统的教育作用。一方面是因为由于面向不特定的人,不能在居民心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往往会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宣传,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根本不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种宣传教育,如在小区内张贴的用电安全宣传画,很少有人去关注。
2.教育强度不够
当前,对居民用电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造成了居民对用电安全的思想不重视。这一点在农村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由于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农民的用电安全意识淡薄,单纯形式的用电安全教育不能改变他们淡薄的意识。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比较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他们关心的不是用电安全,而是用电的多少。为了尽量减少用电,这些落后的农村地区私拉电线、偷电等现象屡有发生,不仅给国家的电力资源带来损失,同时在进行这些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其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在城市,现在很多青年人都是独生子女,老人独自生活的现象日渐增多,老年人在用电安全知识上的缺乏使他们用电安全的意识也比较淡薄,所以对老年人的用电安全教育有待加强。
3.用电安全教育的内容太过于单薄
现在的用电安全教育内容集中在一些用电安全教育的基础知识,如不要用湿手接触电源开关、不要用金属物质去碰裸露的电源线或插座等等,这些知识只能满足居民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但是居民对用电安全教育中一些比较系统的知识则很少能够掌握,如安全用电标志的识记、入户电源线避免超负荷使用、如何识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等等。尤其是在一些老楼房,由于线路老化引起的各种用电安全事故,如触电、火灾等时有发生。不仅威胁到本户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且对整个周边的居民用电户产生威胁。在农村一些不发达的地方,这种隐患也是大量存在的。
这些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不仅使供电安全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不及时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水平,完善居民用电安全教育手段,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意识,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解决居民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面对当前居民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研究资料以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认为应该从丰富居民用电教育手段、增强教育强度、扩大用电安全教育三个方面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丰富居民用电安全教育的形式
在坚持当前普及式的用电教育形式之外,笔者认为在城
市和农村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教育形式。首先,在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利用社区的各种宣传教育资源,由社区管理人员组织,将社区内的居民集中起来,系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知识的系统性;通过编写安全用电小常识的方式,把这些常识分发到每家每户,让居民学习系统的用电安全知识,还可以利用电工上门维修的时间进行现场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其次,在农村可以以自然村为单位,对村民的一些基本用电常识进行强制培训,以用电安全事故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打动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应针对性地进行诸如免费播放农村喜爱的电影,在播放间隙插播有关安全用电常识的电教片,在地台戏中编排有关用电安全的小段,每年推行安全活动月活动。另外,通过用电安全宣传上春联活动,广为散发春联,大力向农户宣传安全用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用电安全知识,排除用电安全隐患的能力。
2.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的强度
用电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次教育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用电安全教育的各相关负责单位一定要在思想上具备这一认识,把用电安全教育当作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来抓。所有的用电安全教育形式要常抓、常新,要做到即时更新、时刻提醒。此外,要加强对老年人、儿童以及文化水平较低人员的用电安全培训,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为他们住的地方生活条件差,私拉乱接、窃电等违法现象较为严重,用电安全隐患比一般的社区要高得多。总之,用电安全教育主管部门要把用电安全教育作为一个长期性的任务来做,从教育者本身思想上的重视做起,带动人民群众用电安全意识的提高。
3.扩大用电安全教育的内容
针对当前用电安全教育内容严重不足的情况,应该把用电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大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笔者认为现在应该把对农民的安全用电教育作为重点教育内容,由于现在农村的各种生活电器越来越多,如电热水器、洗衣机、鼓风机等电器,如果不掌握这些用电安全知识,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加强这一方面的知识有: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电器产品;产品买回家以后要找电工对产品的漏电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具备漏电保护的严禁使用,自己不要擅自打开家用电器;对老化的电线要及时请电工予以更换;不要在低压线路和开关、插座、熔断器附近放置油类、棉花、木屑、木材等易燃物品。
4.推广使用家用漏电保护器
供电部门对电力低压线路实施三级保护,大力宣传推广使用家用漏电保护器。
三、结束语
总之,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是普及用电安全知识最重要的手段,不断完善用电安全教育的形式、提高用电安全教育的强度、完善用电安全教育的内容,是提高用电安全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
财产安全教育内容范文6
一、指导思想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要求,扎实做好我校的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镇教育系统平安。
二、工作总目标
认真学习上级部门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及学校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定,建立并完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健全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落实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位。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法制教育、自防自救教育与防火防灾教育,食品卫生与健康教育等,增强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提前消除事故隐患,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严格控制一般事故;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和拥挤踩踏的事故的发生;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不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防止发生溺水事故。
三、具体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要求、警示、督促自己,把学校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依靠扎实的工作、严格的管理和精心的关爱,弥补外部条件的不足。
2、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和责任追究制,健全管理。学校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制,实行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要求学校教师,人人一手抓教学,一手保安全,两手一起抓,两手一样硬,安全工作齐抓共管,一切为了安全干,在全校形成“全员安全”的良好氛围。
3、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本着“开展安全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充分利用利用集会、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周五安全讲话等途径根据季节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班级每周对学生进行至少一次的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安全的教育氛围,并记录在册。内容涵盖: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家庭生活、户外活动安全和地震等,本学期将开展紧急疏散演练及地震疏散演练等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注意安全”的浓厚氛围。使教师熟练掌握应急避险、逃生自救、疾病防控、消防疏散、防洪防汛防溺水等知识,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指挥有序,处置得力。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以上各种安全演练,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自护能力。
4、本学期仍将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对学校安全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根据排查隐患情况,制度整改方案,及时进行整改。
5、细化安全管理,注重安全防范,切切实实做好教师的护导值日工作,做好对学生的活动监护工作,保证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工作。严格对学生的课间午间活动、上下楼梯、集会集队、体育课、活动课等安全的指导与管理,尽可能地杜绝追逐、打闹等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好护导值日工作,监护学生活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