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1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 、知识管理
20xx年根据集团知识管理积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调整了公司原有的km推进考核评价方案,新的积分卡更加注重考核结果量化、过程导向化、知识创新化。通过近半年的施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数据回顾:
(1)、20xx年集团知识管理考核积分卡(截止5月)
说明:截止5月,集团平均分为87分,90分以上的有25家;80分以上的有34家,最低分为57分;并列100分的有14家(包含集团职能部门),黄石公司集团并列第一,华南第一。去年同期排名43名。
(2)、20xx年集团知识管理考核——个人积分
说明:员工平均积分年累计为18.85分,排名前列。
(3)、20xx年集团知识管理考核——频道点击
1、培训覆盖面力求100%
20xx年,集团调整了考核要求,形成了以CKO频道为核心的考核机制,重点关注各工厂的频道点击、员工积分,同时也调整了CKO积分办法。对此,公司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在3月至5月对各部门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明白怎样可以提高积分、怎样推荐、怎样点评、怎样使用审批流程等。各部门通过培训,KM推进氛围较好,员工自觉使用KM工具并达到可喜成果。
2、组织成立项目小组
3月成立QC小组,主要围绕“如何提高KM积分卡在集团的排名”展开项目攻关。4月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明确责任人及活动分工。每月回顾总结,遵循PDCA原则达到预期目标。通过项目攻关,我们规范了推进要求,解决了每月存在的不同问题。
3、迎接集团KM现场审计
3月底,集团企划总部刘曾、张宇童两位老师来我司现场查核知识管理推进工作,高度赞扬了我司的KM推进工作,认为我司亮点很多,值得兄弟工厂借鉴,特别是流程规范、流程效率高。本次查核我司成绩为99分,为第一批查核单位。
4、参加知识管理年会,黄石公司大放光彩。
4月28日,青岛啤酒第二届知识管理精英论坛与QC成果会在上海松江隆重召开,姜宏副总裁等公司领导及来自各业务单位及各职能部门知识管理和QC工作者200余人共同参加了此次盛会。
在本次大会上,黄石公司集体或个人共荣获4项荣誉,着实给力。
(1)、黄石公司总经理檀总荣获集团“知识管理卓越领导者”荣誉称号(全集团各级工厂及职能部门参评,本奖项只有6名);
(2)、黄石公司荣获集团“知识管理频道经营进步奖”(KM推进团队集中亮相,并多次受到好评,其中黄石公司的KM推进考核细则在知识管理精英论坛上被集团老师分享推荐);
(3)、个人荣获集团“最佳知识管理专员”荣誉称号。
本次年会上,集团高度评价我司的KM推进工作,通过交流学习,其他兄弟工厂也纷纷表示赞同我司的考核思路和推进思路,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 、现场管理
数据回顾:
1、调整考核思路,纠正了部门班组原有“做得多错的多”、“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考核不均衡”等现象;
2010年,通过与部门班组的沟通,发现很多员工对6S推进有抵触情绪,认为“面积越大,做得事情越多,错就越多,考核就越严重。”这种情况无形中打消了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生产部门员工认为与优秀无缘,索性放弃。针对这种情况,20xx年公司调整考核思路,引导员工“有做必有果”,班组培训、班组自查、按时整改、完成会议决议等等要求纷纷纳入考核项目,改变以往只以检查结果作为考核依据的形式,让员工正真认识到“做得多、做得对就可以得分高”。
2、规范班组现场管理,发挥班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持续开展部门自查和班组自查;
按照20xx年制定的推进思路,各部门积极开展部门或班组自查,周自查已经成为部门的习惯。各部门均形成以部门部长和部门6S推进员为核心的自查小组,按期查核一周内部门不合格事项并督办上周整改事项。各部门或班组6S推进氛围较好,例如综合部小车班成员主动开展季度现场管理回顾工作;生产部成品库较去年改观较大,现场面貌焕然一新;工程部制冷班、配电班、财务部收发中心等区域现场有条不紊,被评为“现场管理红旗班组”;班组会议学习现场管理推进技巧,回顾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3、“示范点”、“现场亮点”以点带面,提升员工积极性。
公司月度查核,部门主动上报,各部门纷纷打造部门班组现场亮点,例如包装部生产现场统一有序,标示规范的员工水杯、工程部锅炉班的小改小革、人力资源部物品定置管理等。班组示范点及亮点的宣传有利的推动了部门的管理工作,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
4、引入“现场管理优秀部门流动红旗”及“现场管理部门警示旗(蓝旗)”管理策略,鞭策部门力争先进。
(三)、包装有效工时
数据回顾:
1、成立“包装有效工时”项目攻关小组,围绕课题进行项目攻关。3月成立“包装有效工时”QC项目小组,成员包含生产部、人力资源部及包装部成员。月度开展小组活动,按期回顾和总结月度推进工作,并解决存在问题。
2、包装部“有效工时”氛围较好,班组长学习有效公司的统计方法,有效工时数据评比落实到包装班组,班组成员每周可以查看有效工时数据。
3、有效工时管理工具指导生产,引导包装开班生产。按照生产部的生产计划,结合工时统计方法指导生产,包装部部门领导一致支持“开三班”生产。与2010年同期比,产销量增长,生产人员减少,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
(四) 、E-HR人事信息管理
E-HR人事信息管理为20xx年新增职责,通过半年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基本掌握了相关要求和操作技巧。
1、员工自助查询。
2、积极学习新操作手册,月度erp维护正常,集团月度查核没有出现异常。
3、参加华南区域ERP人事薪酬管理培训,考试成绩名列前茅,顺利取得结业证书。
二、上半年工作不足:
1、深入一线不够,基础工作缺少根基。对基层员工的需求情况了解少,不能及时掌握他们的相关情况。
2、管理缺乏魄力。主要体现在考勤管理上,工作滞后,致使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
3、对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缺少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集团推崇的较好的管理工具学习不透,研究不深,理解不全面。例如对集团包装有效工时的理解不深,导致HR绩效积分卡多次失分。
4、学习力还有待提升,关注面过窄,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其任职岗位都有一定的距离,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
5、现场管理检查力度不够,常规性问题经常出现,对一些不符合项的整改跟进滞后,部门间的沟通还有待于加强。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知识管理
(1)、完善知识管理月度查核清单,梳理部门常规文档,建立KM文档上传档案,按期查核文档上传的及时性。
(2)、总经理特殊门户的搭建。积极争取集团的资源,力争成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为公司高管定制专有的KM门户。
(3)、进一步完善审批流程。
(4)、网上调查、时间管理模块的推进。
我们的目标:总结先进工厂的亮点,打造一流的知识管理团队,奋力跻身集团前12名。
2、现场管理
(1)、持续开展旺季综合检查。
(2)、部门6S专员培训学习,加强检查的能力。
(3)、编制办公室及部分生产班组现场管理示范图,要求部门管理人员比对图文规范现场。
3、有效工时管理
(1)、完善班组有效工时评比制度,充分激励班组员工。
(2)、规范员工考勤管理,跟踪数据统计,加强班组长对有效工时的深入理解。
4、E-HR人事信息管理
(1)、员工照片维护;
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2
大家好!
转眼间,忙忙碌碌的一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既有沉甸甸的收获,也有急需改进的不足,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及下学期的打算汇报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一、本学期的工作:
1.服从领导,积极执行,认真完成学校科研工作。
本学期,在魏校长和杜主任的领导下,我和其他科研组长一样,认真贯彻领导部署,积极沟通交流团结合作,指导帮助老师,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细致地把学校科研通知、要求通知到有关老师,将老师们的建议、困惑及时给领导汇报;做好建言献策工作,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做好科研常规工作,积极执行,抓好落实,顺利完成了指导老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课题研究周记、评选教育教学案例心理案例、整理检查课题材料、准备科研视导等任务。
2.结合教学开展课题研究。
科研源于教学,促进教学。本学期,我结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继续进行《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研究》。一方面,进行了推荐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布置摘抄、开展读书知识竞赛、开展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另一方面,整理过程性材料、总结提炼活动收获,进行课题研究。
3.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意识。
科研并不神秘,也并不虚空。科研与教育教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研离开了教育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教育教学离开了科研便会陷于经验主义。本学期,我以班级管理中的小问题为切入点,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值日拖拉怎么办,学生爱说话怎么办,班级怎样在集体比赛中百战百胜,如何处理班级管理中的“干群矛盾”等。通过对这些小问题的研究,反思梳理了教育思路、积累总结了教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坚持撰写教育反思,进行“草根研究”。
专家讲到:经验+反思=成功。本学期我从班级管理研究入手,采用叙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坚持撰写教育反思30余篇,进行了原汁原味的草根研究。。我开通了名为“追梦老班的博客”,从管理实录、班级活动、主题班会、问题研究、案例分析、家校共育、班级相册等不同方面进行了记录、反思、研究。可以说,这是本学期我的心血之作,而它给我带来的收获也是丰厚的,更新了教育理念、开阔了教育思路、提升了班级管理水平,更促进了班级的进步与发展。
5.加强专业阅读,促进专业成长。
如果说撰写教育教学反思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内在修炼,那么阅读专业教育教学书籍则是外在引领。从暑假到现在,我重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教师的建议》的一部分,阅读了陈xx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李xx老师的《爱心与民主》、窦xx老师的《回归教育原点》、张xx的《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赵坡老师的《如何带好差班》、钟xx老师的《教育西游记》,正在阅读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即将要读闫xx老师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通过阅读,学到了很多巧妙的方法,读到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更大大开阔了视野,革新了教育理念。
二、存在的不足:
1.课题研究专业性、深入性、系统性还需提高。
课题研究还不够专业,比较浅显,不系统,下学期我将根据潘主任的指导,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2.工作还需更加细致、更有创新,对老师的指导和引领还不足。
三、下学期打算:
1.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真正发挥课题研究的作用。
2.加强学习,提升科研水平。
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3
[关键词]创新 教学反思 课堂效能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多年来,教学反思作为教学常规的考核内容,大多数教师被“逼”写了很多,但有很大一部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随意性很强,并没有真正把教学反思看成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教学反思没有足够的重视。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作为一个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效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多年的社会思政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断断续续写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有的对后来的教学起了帮助的作用,有的记下来以后就成了过去时。今年在整理资料时对比写下来的教学反思,深有体会。笔者认为,对教学反思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创新应用,那么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学反思重点是创新,特别是对教学反思进行归纳,避免自己重走错误的道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新“类比”反思,求异质疑
目前,农村中学中的社会思政教师往往担任三个班以上的教学工作,而每个班级的生源情况、学生表现等千差万别,即使教师准备的教案内容一致,也会因班级的不同造成差别,出现完全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应将在第一个班级的教学发展过程作为修正第二个班级授课的依据,在多个班级的课程全部授完后教师要进行类比归纳,找出其中的一些差异,求异质疑,寻找出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
如在《世界贸易的“游戏规则”》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笔者在备课环节就开始准备,利用多媒体呈现资料量大的特点,准备了图片、录像、文字等资料,详细地向学生讲授了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学生听得很入神。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下课后询问学生,他们还是一片茫然,因为这一内容离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远。在第二个班级,本人改进方法,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再根据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说明,但效果还是不太理想。于是,第三个班级没有上,而是布置他们先到网上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一个星期后想试一试用辩论赛的方法。一个星期后经过现场分正反两方就“中国加入WTO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进行辨论比赛,结果却大获成功。
由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本人经常在不同的班级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类比的反思总结,再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生成”反思,突破预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通过预设教学情景,根据预设的教学思路,逐步引导学生导出结论。教师的授课、对学生的提问经常会带有暗示性或提示性,不管是常规课或展示课等都是这样准备的。这样做应该来说,教师教的感觉往往很好。有时教师会让学生划出重点难点,课堂也有活动,但由于均是根据预设没有创新,学生也按部就班,教师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
而实际上课堂的教学却是生成的。学生是一个活动的个体,特别是现代的学生,由于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并不比教师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掌握比教师更全面,学生对教师权威的质疑也在增加。若一味地按预设来进行教学,一方面会自动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一方面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成性反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情况对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行适应的调整,或就事论事,或中断原有的教学重新设计。而对这种生成式的教学反思,教师的印象肯定会更深刻,写出的反思价值也更高。
如笔者在今年听了一堂展示课《做一个诚信的人》,开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无人监考考场,当一张写有答案的纸条传到你手上时……学生思考后教师提问。生甲:“我会先看一下,然后对照自己的答案,把错误的改过来”;生乙:“我会与自己的答案对一下,但不会改,因为我相信自己”;生丙:“我不会看,偷看来的分数是假的”。从教学的目的来看,第三位学生的答案才是教师希望的,但甲乙两位同学的想法也正常,没有甲乙两位的“反面”例子,倒反过来显得丙同学太虚伪,离不开课堂的生成过程。
课后本人对这堂课又是这样思考的,既然甲乙两位学生实话实说,教师索性将计就计利用甲乙两位同学的答案来作一个课堂讨论,就甲乙两位同学“诚信说话”(承认自己会偷看也是诚信)和丙同学做诚信的事(不偷看)进行讨论,我想课堂的气氛会更好。虽然会打破原先的设计,但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以后的备课中,本人就预设更多的选择,变“刚性设计”为“弹性设计”,尽量预置好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或生成性的方向,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三)创新“意外”反思,“节外生枝”
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在课堂出现令教师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以说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很精彩。即使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偶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突发性的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所以对课堂“意外”的处理,不管是教师出“洋相”下不了台,或是随机应变,化解窘境,甚至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应用,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笔很好的财富,值得教师反思和总结。
教师对“意外”事件的反思要认真、创新,既要研究应对“意外”的解决办法,又要思索如何创造应用“意外”,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预先设计情景引导学生逐步走上维权的五种方法,可提问的学生回答了“坚决要求店主赔偿”后还是坚持这一原则,使预设的课程无法进行下去。我就加以引导“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把柜台砸了。”学生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全班却哄堂大笑。笔者及时另请学生才避免尴尬并完成既定教学任务。
下课后,本人想其实也可以利用另外的方法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掀起课堂教学的一个,那就是从学生砸柜台引出用违法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会是一个何样的结局?让学生去反思,再引出正确的方法――用合法手段。
教师应利用课堂中的这种“节外生枝”将学生带进思考的新境地,抓住有价值的“枝节”,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给他们创造一次充分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创造力和发现能力,再让学生长出真正的有用的“枝”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做到“节外生枝”。
(四)创新“作业”反思,反馈提升
学生对教学成效的最快反映是在学生的作业上。最直接的反映是课堂作业的完成,教师马上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效如何,并依据学生课堂的变化进行调整。同样,当天的回家作业也是最直接的反映之一,因为思想品德课的作业有很多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就体现在这些题目上。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由于题目的开放性,学生的答案有可能突破教师教学思路,具有很大的创新,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并在下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加以扩展或在复习时加以应用或强调。
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去创设一些情景题、开放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是当堂练、实践作业或家庭作业,通过学生不同的思维来弥补教师个人思维的局限性。作业的形式也可以社会思品的特点加以灵活应用,如时政手抄报比赛、课堂辩论赛、调查提纲设计等,利用不同的作业形式来探讨作业设计、作业评价的方式,使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能。
(五)创新“考核”反思,总结升华
考试考核是一个阶段性教学过程的小结,也是反映教师学生各自完成教与学任务的一个好形式。及时、正确的评价对教学非常有利,而对评价的反思,并将反思应用于下一阶段的备课、授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大多数教师的试卷分析和反思还停留在对试卷本身的问题上,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期中期末考试上,而忽视平时的单元过关性测试。笔者认为对评价的反思必须全面、及时、生生到位,每次测验的分析均如此。笔者经常设计如下的表格来分析。
社会思品的考核往往采用开卷考的方式,所以通过考核考试所能反映的学生的情况也更多。通过细分,并进行分类归纳,既可以发现在学生中存在的通病,又可以发现个别现象。如审题问题、答题的规则问题、关键字的把握、理论性的错误等,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纠正。对个别学生则采取单独的辅导更正方法。
在第二次可用同样的表格,对学生逐项对照,检查学生是否会犯同样的错误,是否会出现同样的通病,再进行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方面的调整。对知识运用能力、审题能力等不足,通过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对答题格式、答题的全面性等教师要多用示范;对基础知识、概念认识等问题则
需要教师加以归类,形成图表或图示。
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应对过程中的得失和效果进行深刻的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对症下药,完善备课环节,提高课堂效能。而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学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或个别的辅导或纠正,来达到用反思促教学的目的。完整的教学流程应该是:
总之,对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不能简单地循环重复,而应进行创新,在循环过程中实现提高和升华。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4
反思性理论 反思性教学 思考能力 随班观摩 学习共同体
一、反思性理论
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多数国家的教育界兴起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师培训理论——反思性教学。它强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思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提倡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过程、结果以及教学价值系统和背景进行全面的反思,以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进而提高教学组织水平,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地反思,进而形成时刻反思的良好习惯。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够对自己的知识容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模式有个很好的总结,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教学,从而使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反思性理论不仅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反思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波斯纳提出:优秀教师=经验+反思。反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使其更具合理性。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作为教师本人,要认识到反思既是一种内省,也是一种批判和挑战自我的能力。这是一种较高境界的能力,不仅要有工作经验的积累,同时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较高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著作《动机论》中提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它们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在满足了基本需要后就会有更高级的需要。教师有被认同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故会反思自己对班级的管理情况及对学生的教育情况,促进自身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努力。
二、反思性理论教学策略分析
著名的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这本著作中,对反思性教学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其书中,熊教授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有这样一种阐述:“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和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对这个定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使用反思性理论进行教学时,对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是首要的目标。其次,通过教学实践,使教师无论从教学水平,还是自己的专业素质都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就现阶段而言,反思性理论在我国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也面临着许多具体实施的困境。因此,还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反思性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对症下药,改善目前反思性理论实施的困境,使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1.反思主体角色定位,进行自我反思
每个教师都需要时刻意识到班级教学和管理是一项大的工程。只有意识到这点,教师才会懂得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才会时刻告诉自身要反思自己的班级教学和管理方式和行为。自我反思的价值是相当大的,它不仅有助于班级的教学和管理,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此外,教师以此来增强自身的一个示范作用,也就是增强榜样的作用。作为教师,他们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可以以教师为自己的一个榜样,教师可以为自己本班级的学生们起到一个正面的积极引导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将来班级的进一步管理。当教师具有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的时候,这必将有助于教师走上一条专业化的班级教学和管理道路,并且有希望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的班级教学管理人员。
反思可以说是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档案,这其中包括对课程设计、教师课堂教学的录像、一些相关的文字记录以及教学笔记等等,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然而,反思活动的发生所维持的时间较短,持续时间有限,往往并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反思有倦怠之势。
2.丰富反思方法
第一,随班观摩。随班观摩就是去观摩其他班级的一些班级教学、管理行为以及管理方法。通过随班观摩这种形式,能够从中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以及分析别人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来反思自身的一些教学和管理行为,特别是班级教学和管理方法,这对于以后的班级教学和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性意义。通常的观摩案例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一方面,对于一些不好的班级教学和管理行为,教师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此来避免今后会犯同样或者类似的错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好的班级教学和管理模式,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班级与其他班级进行分析,比较并辨别,将其他班级好的一面应用到自己班级教学和管理中。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有助于教师管理反思思维力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于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是相当有帮助的。
第二,写反思日记。目前,很多教师都能够写反思日记,这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加以记录,教师可以很直接并且很简单地实现自我监控并且自我分析。更加具体地说,反思日记就是把自己头脑中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些数据符号来进行有效地外化,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于文字不断地去分析、回顾和研究,以此来改进班级教学和管理的活动。对教师来说,写反思日记是没有任何要求和固定格式的,这就是说,教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内容来记录生活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充分地去展现自己的记录风格与写作特色。
第三,建立反思性学习共同体。不同教师的教学管理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没有两个教师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上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说,在班级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各个班级的差异管理,需要教师去观察彼此的管理行为,在观察之后,各个教师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管理经验以促进更好地发展。同时,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师还可以借鉴其他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之处,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进行适当的借鉴,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以此来帮助教师提高班级教学和管理的品质和质量。随着计算机的高度发展以及普遍应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取得相互间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借助计算机实现相互沟通的实验表明,建立学习共同体不但有助于教师形成更加清晰的思维,而且其他教师提供的教学管理反馈往往会激起教师更加深入地去思考班级教学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从而促进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发展。
3.边学习边反思
教师教学和管理能力并非自我形成的,乃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形成的。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需要将班级中的一些管理问题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析班级的管理问题,这样一来,不仅教师的管理水平能迅速提高,而且班级教学和管理也更有效率。最终,教师可以更好地改进班级的管理,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班级教学和管理反思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来进行有效的班级学生的管理。教师养成反思意识的首要因素就是要使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反思的价值。只有有效的教学反思才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实践逐渐变得科学合理,从而达到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新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并且不断地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师想向着学者型的方向发展,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开阔自己的视野,对一些敏感问题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更要具备优秀的教研能力。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责任感,为学生树立榜样,体现“为人师表”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影响,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只有教师认识到了反思的价值,才能正确地对待反思,用反思的思维进行思考,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4.师生互动反馈
现在提倡的是民主、自由的班级教学和管理模式,也就是说,班级教学和管理更多的是师生之间共同参与的双边互动过程。在班级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学生应该是班级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所以,不应该把学生放在班级教学和管理的被动地位。通过民主、信任、合作的方式,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增进师生感情。从学生方面讲,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班级教学和管理的方法、内容、效果等做出一系列的评价,这样就可以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上的优点和缺点,同时,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一些真实感受与需要。所以,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把学生放在教育主体的地位,并大量收集来自学生的建议,让学生参与对教师的班级教学和管理效果的评价,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对班级教学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对班级教学和管理行为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小结
教师有必要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反思:不仅在教学活动前要进行反思,而且在教学活动中也要进行反思,更要在教学活动后进行反思。教师在教学活动前主要对备课进行反思,通过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了解,进行有目的的准备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家访或者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来了解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特点,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存在着哪些不足,以便于能够及时改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当代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在向学生讲授这些问题的同时,教师也是在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求解决这个问题;教学活动结束之后的反思是最常见的反思形式,也是教师最常用到的反思形式。在这个反思过程中,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使自己能够在反思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及管理水平。
————————
参考文献
[1] 郭英,谢名春.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 仲秀英,周先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的视角.中国教育学刊,2012(11).
[3] 胡波.浅谈反思性教学中的个体反思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12(6).
[4]李玲.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刍议.东岳论丛,2012,23(3).
[5] 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外语教学.2011,24(2).
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5
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一名班主任更是挑着将道德和善良的种子播种到孩子心间并使它发芽成长的重担。为了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我参加了很多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学习培训活动。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重点抓好学生和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工作
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除了要抓好自己的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外,还需要时刻的去了解学生和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情况。有时学生和任课教师直接发生了矛盾而我们还不知情就有可能产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
二、努力抓好学生的文化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建设有用的人才。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注意抓好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更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要形成自己良好的班级风气,全班同学团结友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目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一点点地把这些观点渗透入学生的心灵之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的滋润学生们的心田。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强化班级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意识;还要抓好班级的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如我班的班训就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发拼搏,积极进取”。只有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班级精神面貌和行事风格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有一个目标,培养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
三、监督班级的卫生和秩序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也要给其它任课教师提供出一个行动有序的教学环境,做好班级的卫生与纪律的监督工作是首要任务。我每天在上课前都会去检查下班级的卫生情况,如是否存在卫生死角,地面和讲桌是否清洁等等。在上课时和课间也会不定时的去班级观察是否有学生不遵守课堂秩序以及地板上是否有纸屑等杂物。
在扫除的时候班主任必须要全程跟随,这样做既能督促学生的进展情况,也能帮助学生培养做事的条理性和速度;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知道班主任不是作为一名教师在下命令,而是作为其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劳动。
四、强调班级的纪律教育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作为一个集体来说也必须要有自己的纪律,因为一些坏习惯会像病毒一样在一个班级中疯狂的传播,例如:有学生在后面说话,一会儿全班的同学都会跟着一起说起来;或者有同学在睡觉,那么很多同学都会觉得困倦想睡觉等等。所以班级一切的活动都要依据班级纪律来开展。这个纪律应该是参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结合班级的实际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制定的。这样的纪律不但要制定,更要严格遵守,认真执行。不论谁违反了班级纪律,都要做出相应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使纪律工作深入人心,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做好总结和反思
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6
要想做到良好管理,首先我们必须详细了解我们的管理对象——学生;其次管理不是一刀切,要能根据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把握,这样才能设置契合学生认知的管理方案,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实际管理中,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态度,将他们的生活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心理素质,活动积极性,健康状况等制作管理档案,这样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设置管理方案。要想实现动态管理,我们就要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多与学生谈心和交流,这样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他们都认为班主任是可谈心的“自己人”。只有获此信任殊荣,我们才能听到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信息,也才能让学生积极配合管理。藏区的条件相对艰苦,学生的生活背景也各有特色,所以管理中我们更应该先了解学生,找机会和每位同学谈心,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的难处,掌握他们的相关期望。然后我们再寻找契机发现他们的亮点并给与鼓励,让他们感觉到在受到重视和关注,从而激励他们自我监督,努力学习,获取高效的管理成果。
二、鼓励学生参与,共建班级文化
新课改认为学生的班级的主体,这样的话如果不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互动中来,那就无法形成民主式和谐管理方案,不能激活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管理不外乎人心,我们应该以建立健全班级文化为契机,牵引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新接手班级时,不要板着脸讲纪律,要走到讲台下,鼓励同学们放胆说一说自己认为的班级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具体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这样让同学们一言一语互动参与的班级管理建议,我们再进行整合就形成了班级自制“班规班纪”。这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纪,针对性更强,同时同学们自己制定的,自己犯错后教师再加以批评和指导他们也会心服口服,诚心改过。当然,共建班规只是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具体管理中我们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学生参与共同维护和建设。比如通过轮流互动完成板报和文化墙来宣传德育精神和学习理念,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获取积极的管理信息,生成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良好习惯。
三、健全班级架构,开好沟通会议
新课改理念指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管理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应该让班级竞选的方式选出有管理和领导能力的班干部,完善管理建构,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我们从干部沟通、主题班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班干部会。
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进行一线管理的学生,他们本身也需要我们传授管理知识,所以开好班干部会很重要。班级管理离不开班干部核心的组织和协助,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指导班干部参与管理工作:(1)组织学习,通过集中学习,让他们掌握了解学生对症下药进行责任内管理的方式和方法;(2)工作计划。班干部都有相应的任务分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对责任内学生情况的了解制定对应的工作计划,教师审定和指导后再具体实行,这样才能保障科学管理,取得学生的信任;(3)工作总结。一周的时间让班干部总结工作,反思管理中的亮点和弱点,经过班主任指导逐步完善管理经验。
2.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