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供电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供电应急预案范文1
关键词:本安型 供电系统 煤矿
0 引言
作为煤矿的动力之源——供电系统几乎是煤矿的血液,尤其是在第一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今天,煤矿机械化装备水平越来越高,而这些装备差不多几乎都清一色的直接或间接的以供电系统为其动力之源,一旦煤矿动力之源出现问题,整个正常运转的矿井系统必然会出现紊乱,一旦出现此种现象,对于井下的瓦斯和水等灾害来说可以说是突然“越狱”成功,其后果不堪设想,极容易发生瓦斯事故和淹井等恶性事故,而随着千万吨矿井、百万吨单面的越来越依赖大型的机电设备的列装,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转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据统计数据来看,近几年煤矿井下事故由于供电系统的非本安而引起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本安型煤矿供电系统的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急迫和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多年的现场经验和煤矿实际环境特点而作,说明了建设本安型煤矿供电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一些对策。
1 建设本安型煤矿供电系统所面对的问题
1.1 煤矿井下存在着大量的陈旧的老化的需要及时淘汰而没来得及及时淘汰的、或者是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的机电设备,而且随着新设备的上马和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即便在地面也会越来越拥有这些陈旧的效率低下的电气设备。而且对于井下的大型设备(如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等),由于更换价格过高,往往是能用则用,这就增加了安全的隐患,也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1.2 煤矿井下使用的电缆通常绝大部分还是没有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来使用阻燃型的电缆,从安全评价的角度来看大大增加供电系统出现的概率。一般情况下煤矿井下的供电电缆是供电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一个非常薄弱之处,由于采煤作业的粗糙化且采煤工作面是不停的向前推进的,这样一来供电线路极易出现折损、弯曲打结,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短路、断路的出现频率。而且煤矿基本运作都比较高负荷,这样一来供电系统的线路容易发热,易引起火灾事故,一旦出现后果十分严重。若是非阻燃型的几率大大增加的同时后果更是无法设想。
1.3 煤矿供电系统需要实时监控实时监测。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煤矿的供电系统80%以上都没有实时监测和实时监控系统,没有这样一个系统很不利于工作人员对供电系统的时时掌控和了解,不便于煤矿创建本安型供电系统,不便于及时的了解和解决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了的事故和隐患。
1.4 我国七成以上的煤矿井下的供电系统是不完善或是不健全的,在非国有大矿此种现象尤为突出,在这些拥有不完善不健全的供电系统的煤矿,基本就仅有一条供电线路为整个煤矿矿区实施供电,并没有按国家相关规定采取双回路供电。
2 建设本安型煤矿安全供电系统
2.1 及时更新更换陈旧供电设备,建设自动化供电系统。自动化煤矿供电系统的建立,第一,对于煤矿技术及装备发展的快节奏,越来越需要大功率、大容量的供电设备,对此我们在选取供电系统的设备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特别是在新建和改建煤矿中,我们要放眼长远,考虑逐年递增式的富裕系数,以便造成不必要的投入,加大经济浪费。第二,煤矿供电系统的建立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其它相关的煤矿供电系统的国家的和地方的各方面要求来办,该使用防爆的供电设备一定要严格执行到位,该使用阻燃型的供电线路坚决不使用非阻燃型的。第三,建设自动化煤矿供电系统,及时检测监控供电系统的可能出现的隐患,将事故“掐死”在萌芽前,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本安。
2.2 加快完善煤矿供电系统供用电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作为煤矿企业,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规程及法规的要求来建设煤矿供电系统,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没有安全一切效益都不可靠不长久。因此,煤矿供电系统应严格按照要求采取双回路供电,一用一备,有条件的甚至可以采取三路,一用两备。同时在建设供电系统时要合理设计线路,可以对线路进行分段设计、分类设计,从根本上创建煤矿本安型供电系统。
2.3 狠抓施工、检修质量,实现矿井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最大化。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随着煤矿生产年限的增加,供电设备必然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更要协调好各供电设备的安全使用和可靠性,因此我们要狠抓煤矿供电系统的施工和检修的质量,不留隐患,施工和检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规范》和《矿井机电设备检修标准》的同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验收和复查——事故树法。如此一来必会大大降低供电设备的故障率,创造良好的煤矿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
2.4 提升供电系统各环节运行质量的标准化,实施供电系统实时监测监控。如何做好煤矿供电系统的质量标准化工作,每个煤矿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及《煤矿安全程度评价办法》来设立相关的只高不低的标准来进行煤矿供电系统的建立和维护,以使其供电系统一直处于一个较佳的可靠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建立专门的煤矿供电系统的时时监测和时时监控系统,并与井下其它监控监测实施联动,从而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提高发现和判断可能出现事故的准确率,各个监控检测之间相互扶持,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2.5 建立科学的煤矿供电系统的应急预案。建立科学的健全的煤矿本安型供电系统,科学的供电系统的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这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有大大的帮助,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在关键时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煤矿供电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降低了停电时间,减少由此引起的损失,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根据不同系统、不同区域、不同的线路进行分类预案建立并进行相关的预演,以便在万一出现突况下能够做到不慌乱,保证建立的预案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从本质上全方位的建立本安型煤矿供电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国强.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与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1).
[2]李继涛,郭林海.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现状及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08,(4).
[3]白继儒.煤矿井下供电可靠性探讨[J].中州煤炭,2005,(3).
煤矿供电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TD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233-01
引言
煤矿供电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生产装备都直接或间接的需要以电力为基础。煤矿电力系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程度会直接关系着煤矿机电设备是否能过正常安全运行。倘若供电系统出现毛病, 就可能会导致淹井或者瓦斯爆炸等现象, 造成严重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损失。本文就如何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展开分析。
1 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意义
众所周知,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对于煤矿的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①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有利于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能够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②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能够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降低维修费用和维修周期,促进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也就是提高煤矿的经济利益。
2 煤矿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 供电电源不完善
矿井主通风机、提升机、主排水泵、瓦斯抽放泵等属一类负荷, 这些设备供电应当安全可靠。但是, 有的小型煤矿, 由于历史、政策、经济效益等原因, 投人不足, 没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矿井供电电源的规定设置双回路电源, 矿井供电的电源存在不完善的情况, 煤矿矿井供电系统单电源单回路供电, 或双回路来自同一区域电网, 且没有备用电源或备用发电机。一旦供电电网故障停电, 造成矿井瓦斯积聚引发瓦斯事故、淹井事故, 人员无法及时升井被困井下, 严重危及矿井及矿工生命安全;
2.2 煤矿供电系统故障
由于煤矿供电系统的复杂性,因此出现故障的原因非常之多,比如高压线路及连接器故障、开关柜故障、变压器故障等。对于高压线路及连接器故障,主要是因为煤矿所处的环境导致高压线路的钢带和钢丝生锈,由此遭到损坏。而拿开关柜来说,由于检修维护不到位,导致开关柜出现断相或误动作。上述原因均可能使得煤矿供电系统发生故障。
2.3 煤矿电气设备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煤矿都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瓦斯抽取系统的功率不足、通风设备的性能老化、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系数较低等。尤其是有些煤矿自建成以来,其电气设备就很少更换,致使有些性能十分落后,并且大部分设备都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规定。因此,变电设备超期服役或故障频发、电气设备防爆性能不达标、缺少技术控制等现象,都将威胁着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3 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3.1 保障矿井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系统
在矿井地面变电所和配电所的高低压母线都要采用单母线分段连接,保证矿井供电的连续性。要设置双回路电源路线。对于一类负荷设备,要有两回路直接由变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其中供电线路使用各自专用的变压器与母线段, 不能分接任何其它负荷。对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要有可靠的备用电源。为了加强对漏电装置开展有效的监测,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因此,完善高低压安全保护装置,并及时升级更换,采取智能型综合安全保护装置,建立矿井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检测漏电时,采用零序电流和功率方向法进行监测,提升抗干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于保护误动而产生的停电事故。
3.2 确定合理的电网运行方式
在建立网络结构之后,需要对其运行方式做出合理的安排,这个时候要本着可靠、经济的原则进行。①在生产进行时,对环网供电采取开环运行方式就可以保证在出现系统故障后,双回路电源能够正常使用,对放射式双回路采取分列运行方式。②要不断强化对电网运行方式的调度管理,时刻对变电所内的母线联络开关的分合闸状态开展调度监控。同时,对各种大型设备进行网络分流处理,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从而节约能源,实现经济运行。③环网的最大负荷量应该按照继电保护设置的要求,并能够满足整定的需要,方便调度管理。
3.3 煤矿停电安全撤离人员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突发意外,双回路电源同时出现故障停电时,要迅速启动突发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立即将人员撤到进风巷,主通风机停风超过规定时将人员撤出至地面,立刻启动备用发电机为主通风机供电,恢复通风,检查瓦斯以及其它有害气体,防止瓦斯中毒或者爆炸;在保证瓦斯不超限的情况下逐级供电;必须让专业人员供电,在开启局部通风机时要严禁一风吹;要派员工专门在各个井口进行管理与调度。
3.4 提高运行人员的上岗能力
运行人员是日常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因此要建立健全矿井供电系统运行管理的各类规章制度,强化运行人员的上岗能力和正规操作能力,并时常进行考核,杜绝各种违章作业行为的出现,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以落实。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运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其对于新设备性能和应急预案的学习,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和操作技能水平,提高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3.5 实现电网运行质量的标准化
在电网运行中,要保证其质量,保证基础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①要保证井下变电所所处的环境良好,其安全距离应该要达到标准规定。②确保电缆线路没有破口和漏电现象,电缆吊挂整齐规范,没有挤压危险。③电缆沟内要确保没有积水和杂物,在地面架空线路的通道走廊内没有高树、高建筑物的干扰。④各种消防器材、安全用具、警示设施等物品要定点放置,保证随用随取。⑤要抓好创新工作,在煤矿供电系统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技术和管理上要不断创新,使煤矿供电系统的装备和管理水平向着城市电网先进水平前进。
3.6 更新电气设备
对于各种电气设备老化的问题,各煤矿公司应该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对应该更新或改造的电气设备进行升级,具体措施如下: ①要能够实现高低压开关的微机智能控制,使其真空化、免维护,还要完善其装置设备。②选用标准变压器,并且尽量以高效节能为主。③在矿区的变电所要安装远程监控系统,使其具备遥测、遥控、遥视和遥信的功能,实现电网监控的自动化及数字化。④在选择高低压电缆时,要尽量选择矿用阻燃电缆,使其满足控制火势蔓延的特性。
4 结语
总之,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是一项长期而又漫长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影响其可靠性的内外因素很多,因此要想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对于煤矿系统中现存的问题,应当从人、物、环境、管理等诸多因素予以综合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供电系统事故应急预案,更新电气设备,从而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煤矿供电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煤矿供电;安全
晋城煤业集团供电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道路,紧紧依托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公司安全供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安全生产事故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良好趋势,员工素质得到了明显地提升,形成了具有煤矿供电特色的企业文化,煤矿供电专业化管理模式正在日趋完善。截止目前管辖变电站21座,其中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18座,管辖输电线路总长度约350余公里。变电站分布范围依托集团公司煤炭生产,主要分布为寺河、成庄、赵庄、老区矿四个区域。近年来,年供电总量均保持8000-10000Kwh速度增长,2011年年供电总量达到12.86亿Kwh。2010年被中煤政研会授予全煤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众所周知,电能是煤炭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而安全、高效、可靠的供用电系统是煤矿生产的心脏,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保障。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供用电设备不断引进和投入使用,加之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管理规定,供电分公司也将继续秉承“用忠诚和奉献播撒光明”的公司精神,不断提升专业化供电管理水平,朝着建设全国一流的煤矿供电企业而努力前行!要有可靠的供电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这就对变电站的供电管理工作以及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35kV变电站的安全供电问题,并结合变电站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探讨。
一、单线路及主变单列运行,供电可靠性差。
部分35kV变电站双回路电源均来自同一供电区域且变电站为线路及主变单列运行。这样,无论是上级变电所还是供电线路或主变,任何一处出现故障都将造成全站供电中断,尤其向对于高负荷、高瓦斯突出矿井来说,全站停电引起矿上风机主扇停电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因为这样极易造成部分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进而危及矿工及矿井的安全。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在近几年陆续对各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进行改造,实行系统优化,各变电站改为两回进线电源、两台主变分列运行,部分供电区域如寺河区域和成庄区域实现了35kV系统环网,35kV系统及6kV(10kV)系统母联开关断开的运行方式,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抗事故能力,进一步提高各供电区域的供电可靠性,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不同保护装置之间配合不协调、定值更新不及时以及设置不合理或保护投入不合理等情况,易造成停电事故。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陆续将35kV变电站(双回电源两台主变分裂运行)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统一采用南京南瑞综自继电保护。结合各站现场实际,主变精度不足的,更换主变及两侧CT,优化继电保护上下级配合,在线路上配合光差保护,主变微机保护设有三段定时限电流保护,通过合理调整定值,可有效地实现35kV变电站上下保护配合,避免越级跳闸;对部分35kV变电站(双回电源一回运行,一回带电备用)设置保护,比如2012年对川底35kV变电站投运PCS-9655S电源快速切换保护装置,此装置动作准确,可有效缩短处理事故时间;高压开关的电流保护可设有适当延时,能够躲过系统电压波动时,开关误动作,缩小停电范围。
电力调度中心通过对各变电站配电点内设备及保护装置进行改造和更新后,采用工业以太网方式传至电力调度中心,组成电网安全监控系统,在计算机上显示和记录各个变电站测控装置的所有数据,实现供电系统的遥测、遥控、遥信和遥调功能。相关变电站的实时信息传至了电力调度,使电力调度能够掌握供电系统内的全部运行信息,并可通过视频来了解各变电所现场情况,能为综合判断和处理供电事故提供了技术依据,提高了处理系统事故的效率。
三、部分变电站谐波治理及电容补偿装置未有效投入运行,供电质量难以保障。
随着近年来集团公司煤炭效益的日益增涨,各变电站供电负荷在日益增大,其中包括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大量的非线性负荷(变频器、照明设备),这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谐波注入电网,不但影响了本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影响各变电站供电网,造成系统内无功补偿设备无法正常投运,增加损耗、浪费了能源。
针对这种情况,各变电站相继投入了电容补偿装置——VQC装置,有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弊端:电容器利用率低,投切管理复杂,目前所使用的是手动方式对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和电容器组以及电抗器投切开关进行控制,这样很容易导致电容器组投切动作频繁,有载调压开关动作频繁等问题,降低了设备寿命,增加了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损耗、节省能源,2012年公司首先对川底35kV变电站选用了山东米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10kV供电系统MNG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成套装置进行自动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效果显著。可以看出川底35kV变电站现在功率因数平稳达到0.95以上。电容器与滤波电抗器串联组成滤波支路,用以滤除谐波电流,磁控电抗器用以无极调节感性无功,实现无功的连续补偿,既能有效滤除谐波,又能取得良好的补偿效果,站内安全运行周期与日俱增。
四、建立用电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和集团公司节能降耗的有关要求,为了搞好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和节约用电工作,降低电力消耗,加大电力成本控制力度、提高全员节电意识,特制订《电力成本管理办法》。
该管理办法以节约用电为出发点,规范用电管理。主要对矿井生产、办公用电进行定额考核,对外转供电、居民生活用电进行收费管理,并且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
五、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供用电设备现代化和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为了搞好供用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必须对职工的业务技术进行培训,提高职工检修、维护、处理事故的能力。首先,邀请厂方派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培训;其次,在单位内部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和岗位练兵。第三,加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学习,提高职工责任心,使每位职工真正适合本岗位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
六、不断完善供用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停电事故,并结合各站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事故应急预案,从35kV到6kV(10kV)供电系统都有详细的应急预案,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确保正常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煤矿供电应急预案范文4
山东省共有7个省属煤炭企业,10个产煤市,至2008年底共有生产矿井220处,生产原煤1.35亿吨,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省内肥城矿区是全国有名的大水矿区,龙口矿区已进入海下采煤,*、*、*、*、*及*矿区开发历史悠久,古井、古空多,且地面河流多,开采过程中水害威胁比较严重。建国以来,共发生3人及以上的水害死亡事故61起,死亡752人。面对复杂的防治水形势,近年来,全省煤炭系统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着力构建防治水工作体系,狠抓技术措施落实,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连续五年控制在0.3左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为0.09,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182低92.4%;今年1-4月份,全省共发生3起死亡事故,死亡3人,百万吨死亡率0.07,再创山东省历史最好水平;有效杜绝了水害事故的发生。近几年,在防治水方面主要抓了五个体系的落实:
一、构建防治水责任落实体
1、落实安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年初省煤炭局与各矿业集团公司、各市煤炭管理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重点加强安全目标责任考核,细化、分解和落实防治水工作的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监督责任和现场管理责任;安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2、落实煤矿防治水工作两个主体责任。逐矿落实了我省境内各类煤矿的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人,强化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监管责任落实;明确了煤矿企业是防治水工作责任主体,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是第一技术责任人,分管矿长是监督落实责任人,同时明确了防治水副总、科室、区队、班组和井下各个岗位的责任。
3、突出加强对雨季“三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均成立了专门的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雨季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构建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
1、明确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编制了《山东省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度规范,明确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置防治水专门机构,配备专职防治水副总工程师,配备满足正常生产安全的防治水队伍及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的矿井不少于1人,中等的不少于2人,复杂及以上的不少于3人。
2、严格落实防治水技术措施。严格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重点抓好地表水害、老空水害和底板承压水害的防治,严防溃水、透水、突水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切实做到有疑必探、不探不掘、不治不采;对未采取全方位、全过程探放水措施的,坚决停产整顿。
3、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多次召开全省煤矿事故案例剖析会、重大灾害预防技术研讨会等会议,制定出台《山东省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剖析近几年来我省发生的重大(侥幸)水害事故案例,邀请知名院校专家教授作水害防治技术讲座,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工作。
三、构建防治水隐患排查体系
1、坚持专家查隐患制度。定期组织专家逐矿进行防治水分析论证活动,逐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形成了重大问题专家把关、疑难问题专家集中会诊制度。突出抓了地表与老空水害、大矿周边小煤矿、资源枯竭矿井、采深超过800米矿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直接下达整改指令,对落实不力的,当作事故查处。
2、抓好重大水害隐患的排查整改。汛期前后,重点围绕地表水、老空水、承压水及上覆岩层水、相邻矿井及已关闭矿井水害,尤其是2009年上半年审查确认的39项a级水害隐患,组织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水情水害排查分析,明确防治水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对排查确认的各类水害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切实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3、落实雨季“三防”工程计划。超前部署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雨季“三防”工程计划,严格各项工程的检查验收,确保矿井排水、供电设施和各项防治水安全设施完好、可靠。2009年全省计划雨季“三防”工程2578项,其中重点工程156项,计划资金11326万元,于6月20日前全部完工。
四、构建防治水科技保障体系
1、加大防治水工作安全投入。根据《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了煤矿防治水工作强制性安全投入制度,足额提取,科学使用,确保煤矿防治水工作需要。其中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及以上的吨煤提取不少于2.0元,水文地质类型中等的不少于1.0元,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的不少于0.6元。2008年全省煤矿防治水工作累计投入安全资金29788万元,落实技措项目1878项。
2、提高矿井防治水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矿井机电、排水等主要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改造力度,大力推广安全先进适应技术,实现井下涌水量、水压、井下突(出)水点、挡水墙、水闸门等监测的自动化管理和无人值守,强制推广应用安全监测监控、无线通讯、人员定位、大水矿井井下泵房建立远程监控集控系统等。目前,全省煤矿联网矿井达85%,年内力争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联网。
3、加强煤矿防治水重大课题和关键性技术难题技术攻关。加大科技研发力度,重点抓好高承压岩溶水突水机理研究、奥灰水突水机理和防治措施研究项目等重大课题的技术攻关,对90处受地表水、老空水、底板承压水威胁的矿井逐一组织了技术会诊,落实防治措施。
五、构建防治水应急处置体系
1、健全完善灾害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处置机制。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采取发手机短信、电话联系和传真通知等方式,严格落实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规定。凡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当作事故来对待,形成“逢大暴雨必须停产撤人”的规矩和习惯。2008年全省煤矿累计停产撤人158矿次,撤人18404人次。
煤矿供电应急预案范文5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bout emergency drainage of the mine, and proposed a emergency program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n the paper introduced and described key technologie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bout emergency drainage, and analyzed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modules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t last, development tools of the system software and runtime environment are introduced.
关键词: 矿井排水;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软件开发
Key words: mine drainage;emergency response;decision support systems;expert systems;softwar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D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020-02
1综述
水害是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杀手。 由于我国地质构造复杂,近年来,有许多煤矿受水害威胁。例如河北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部大水位地区,煤矿的水患灾害,在矿井安全生产事故中占有较大比重,一旦出水,只要一个矿井的排水能力不足,就可能对多个矿井存在严重的水患威胁,曾多次发生奥灰水、不明老空水突水,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带来严重影响。作为应对矿井水灾威胁的防范措施,矿井排水抢险的理论研究、抢险系统研制、设备开发制造等日益引起各方科研机构、抢险救援组织、生产厂家和煤矿企业的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至今尚无一个成熟、系统的矿井排水抢险系统产品。
研究一种当发生矿井水灾事故时,能够支持快速决策制定抢险方案、迅速组织排水设备安装排水、对排水抢险设备运行状况实时监控诊断的应急抢险救援系统意义重大。
根据多年来煤矿突水抢险救灾的经验,矿井突水抢险失败的原因一是抢险方案制定迟缓,灵活度不够,不能适应复杂多样的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决策。二是应急预案演练少,真遇到突况往往手忙脚乱,反应迟缓,安装抢险速度慢,三是排水设备运行无保障,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无应急预案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等。四是抢险现场情况不能被及时掌握了解,给决策和抢险工作带来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矿井抢险排水决策支持系统,有效控制危险源、及时抢救受害人员、指导井下工人防护、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等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现状
决策支持系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计算机学科,是信息系统研究的最新发展阶段。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ichael S.Scott Morton和Peter G.W.Keen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次提出“Decision Support System”以来,在短短的30多年里,各国学者对DSS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000年以来研制的决策支持系统中,比较成功的有:意大利的T.Biagetti等人开发的预测及智能监测专家系统PROMISE(prognostic and intelligent monitoring expert system);英国的John Martin等人开发出水下自治机动车轨道生成系统;埃及S.A.Ahmed等人开发的水资源回收利用最佳方案选择DDS(决策支持系统);英国H.S.Neap等人开发的COMBO系统。
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引入决策支持系统概念,这是一项新技术,它是以多模型组合和多方案比较的方式辅助决策的。虽然模型库系统以及它和数据库的结合没有规范的理论和成熟的软件产品,影响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但是,决策支持系统这个新生事物却引起了计算机学者和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关于矿山防排水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而其它行业的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主要有:卫星城市地震应急救灾系统,溃坝洪水应急处理系统,化工企业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以及地铁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等,但这些系统都是针对本行业的特点而研制,有的系统还在研究和不断完善过程中,真正在实际中应用的应急救援系统比较少。
3抢险排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3.1 抢险排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矿井抢险排水决策支持系统充分体现先进性、开放性、经济性、界面友好、易用性、易于扩充和维护等特点。
先进性:采用先进的GIS和数据挖掘技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速度,确保整个系统的先进性。
开放性:矿井数字模型采用数据和程序上分离存储,集成现已运行的矿用信息系统数据,实时更新矿井模型。
经济性:该系统生成的方案充分考虑现有设备情况、现有排水系统的工作能力和投入与救灾效果的合理比例。
界面友好:界面是用户和系统联系的中间媒体,所以注重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充分利用Windows图形能力的优点,提供标准化界面、图形、图标画面显示,以便于系统的使用和推广。
实用性:系统界面信息尽量采用中文方式,尽量降低环境的复杂性,使信息更易理解,缩短用户学习软件的过程。
3.2 矿井抢险排水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3.2.1 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以数据库为基础,以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人机对话功能,展示现有矿井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矿井空间系统、设备情况等信息,并可以实时修改数据,保证与现实情况相符合。
3.2.2 设备选型模块该模块根据当前水灾情况与矿井供电系统、空间系统、排水系统以及库存设备情况等相结合,找出适合抢险时使用的水泵、电机、管道等设备生成抢险排水系统设备明细。
3.2.3 排水预案模块该模块通过设备选型模块所生成的抢险排水系统设备明细与矿井运输系统、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矿井空间系统结合生成完整的抢险排水系统草案。生成的草案再通过专家干预,对比与现场情况和实际有无不符现场要求的,对结果进行修改和合议,生成抢险排水系统方案。
4抢险排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目前,典型的决策支持系统工具软件有很多种,本课题所采用的是Matlab和VB软件。
4.1 前台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Visual 是微软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可视化编程工具。它是从Visual Basic语言演变而来的,是一种为高效地生成类型安全和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而设计的语言,是基于.NET框架的完全对象的编程语言。Visual 提供可视化的开发环境,使用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构建出程序的界面,而且Visual 提供了丰富的控件组,省去了自己编写代码实现这些效果的麻烦,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程序功能的实现上。所以Visual 学起来简单,用起来方便。Visual 具有以下特点:
①面向对象的特性;②数据访问特性;③交叉继承;④自由线程;⑤WEB服务。
4.2 后台数据分析工具MatlabMatlab是Math 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工程计算语言,是集数值分析、矩阵运算、信号处理和图形显示于一体的高性能数学软件。针对数值模拟中的大量矩阵计算,利用Matlab软件编制高效的计算机程序,对自动形成的排水抢险应急预案,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分析。
4.3 应急救援模块实现应急救援模块具有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控制的功能,用户可通过此模块查询与应急救援相关的所有资料。可以在显示避灾路线的同时,同时配合显示应急预案、灾害处理措施、各个单位人员电话联系表等信息,可以查询主要包括矿井灾害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救灾设备数据库、救灾专家数据库、救灾基地等内容。应急救援模块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5结束语
通过对矿井抢险排水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矿井抢险排水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的研究实现了当突水灾情发生后,可根据事故矿井的基本数据以及抢险救灾设备现有库存情况,快速自动建立排水救援决策支持系统;根据此系统可依据实际自动调整、修改,并能自动交验其能力各环节参数;采用Matlab+VB的软件开发平台仿真分析,真正实现人机友好交互界面。
应用表明,该系统的建立对于提高煤矿水灾救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可以大大降低水灾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是由于该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要积极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赵敏.矿井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2]朱正平.矿山抢险排水概要[J].煤碳技术,2008,(1).
[3]别新峰,冉宏振.煤矿应急救援系统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中州煤炭,2007,(1).
[4]孙振兴等.决策支持系统的现状与开发[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10,(3).
煤矿供电应急预案范文6
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此次全县安全生产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行动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县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安排部署全县“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下午,103地质队专家还将对各乡镇及监测员进行业务培训,请与会人员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回去后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做好全县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对全县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评价 安全生产是高压线,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矿山安全工作又是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目前,全县共有煤矿企业16家,非煤矿山企业181家(露天矿山87家,地下矿山31家)。4~5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地下矿山36家,露天采石厂101家,排查安全隐患106条,下达整改指令26份、行政处罚告知书22份。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成绩:一是协同配合不断增强。通过此次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县安监、国土、公安、供电、工商等部门已逐步形成协调配合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在办理相关证照中相互配合,通过缴纳工伤保险、风险抵押金等环节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对48家部分证照过期的矿山企业,通过县安委办函告公安、供电部门进行停止炸材供应、停止供电措施,有效防止了非法建设行为,为矿山安全整治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隐患排查不断深入。从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全县所有矿山进行了全面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出和平镇、塘坝乡的2家露天采石厂、1家地下矿山无证作业并立即予以关停。三是依法整治不断夯实。在整治行动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对拒不执行监管指令的泉坝乡马路坪重晶石矿进行了严厉处罚。通过整治,已有48家企业足额缴存了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通过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对17家小、散、乱的露天采石场整合为7家,有效解决了矿山企业长期存在的重生产、轻安全,重眼前、轻长远,重效益、轻投入现象,督促企业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专项整治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矿山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安全条件不高、开采水平较低、矿工安全意识差、现场管理不够规范、安全投入不足、动态监管不到位等。二是部分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受经济利益驱使,非法开采现象仍然存在,开采秩序混乱,事故隐患不同程度存在。3月15日,淇滩就发生矿工触电死亡事故。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继续抓好矿山安全整治,花小钱治大患,通过提高管理和开采技术,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创新方式,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 各乡镇、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围绕“安全发展、预防为主”活动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宣教活动,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安全稳定社会高度,把开展好此次宣传教育活动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切实把“安全生产月”活动抓紧、抓好、抓实。县安委办要切实加强领导和沟通衔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响应、通力合作、周密组织、认真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主题明确,突出重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月”的各项目标要求,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各种安全知识,深化全社会对“安全发展”科学内涵的认识,让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安全生产、关注职工的生命和健康。尤其要开展好6月14日的“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相关的实施方案已下发,县安委会办公室要搞好协调,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领导要亲自参与,提早谋划,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安全生产与社会每一成员、家庭息息相关,关系社会稳定。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结合本辖区、本行业实际,在机关、社区、 学校、商场、车站、交通道口、渡口、码头、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的地方张贴安全宣传条幅、宣传挂图、安全标语,悬挂安全宣传气标,利用各种宣传载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不断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真正实现全民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四)开展演练,提高技能。活动期间,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应急演练(各乡镇可与地灾应急演练一并开展),使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充分参与,达到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技能,检验预案、完善机制、锻炼队伍、教育公众的目的,全面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认清形势,扎实开展全县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行动 3月31日,和平镇黄板村白杨湾发生一起山体滑坡灾害,共损毁房屋7幢22间,涉及农户63户222人,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目前进入夏季,降雨密集,加之工程性开挖较多,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____〕20号),按责任分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监管不留真空、防治不留死角。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____土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度》要求,认真担负起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切实深入抓好宣传培训、演练、巡查排查、预报预警等防灾制度和措施落实。要立足于抗大灾、抢大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力求周密,重在可行。特别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再一次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到机关、学校、社区、工厂、矿区、项目建设现场,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切实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二)加强隐患排查,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构建全方位覆盖的预警预报及监管监测网络体系,健全群测群防群治、全社会参与的长效防灾机制。要组织力量抓好危路、危桥、危库、危塘、危房、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隐患巡查排查,建立到点到户的地质灾害隐患资料档案,巩固群测群防基础。县国土部门要牵头完善县级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并指导全县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工作;县气象部门要掌握雨情、水情信息,认真分析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县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快危桥危路的排险,避免道路施工引发塌方、泥石流等灾害,确保通行安全;县安监部门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彻底排查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县水务部门要对全县所有水库、山塘进行地灾排查,针对不同情况,完善应急预案,落实有效措施,消除灾害隐患,确保水库运行安全;县教育部门要加强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整改,落实监测防御措施和责任,加大学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严密防范,杜绝因地质灾害导致学生伤亡事件;县住建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的排查整改,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其他各部门要加强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准备,确保临灾时指挥便捷、运转有序。各乡镇要健全乡镇、村社两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并将两级群测群防网络人员名单、应急抢险队伍名单及时报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条例》及省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每个危险区(段)和隐患点都要制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预报预警方式、躲灾避险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并落实到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要建立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专家队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抢险救灾技能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确保出险时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及时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合理安排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调(勘)查、宣传、群测群防网络、预警体系建设以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抢险救灾等防治工作。要配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监测设备等,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治理费用,直接危及公路、水利、市政、电力、通讯等设施和学校、旅游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负责。
(五)加强配合协调,严防人为引发灾害。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在建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项目建设要严格工程建设的审批程序,对未按规定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或未按地质灾害评估结果配套设计地灾治理工程的,县发改局不得批准立项,县住建局不得办理 规划许可和批准初步设计,县国土资源局不得办理用地和采矿许可手续,县安监局不得批准安全生产许可证。县住建局还要加强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监管,严禁在地灾易发区和受危岩、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直接威胁区从事与地质灾害防治无关的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