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范文1

1.社会经济地位的概念

所谓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一般来说是指,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某个人工作经历和个体或家庭基于收入、教育和职业等因素相对于其他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总体衡量。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可以为成高社会经济地位、中等社会经济地位、低社会经济地位。

2.社会经济地位的操作定义

从操作定义上来看,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可以由家庭的收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等来界定。

家庭的收入表示家庭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和子女可能获得的社会资源;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社会经济地位中的最为稳定的指标;职业体现了个体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而且有时候职业还象征着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经济地位还包括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

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方法

在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影响时,研究者常常让儿童提供家庭经济地位的信息。这虽然提高了研究的效率,但是儿童提供的信息的可信性显然是比较低的。尤其在中国,儿童常常不能接触到父母收入状况之类的信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Currie等(1997)开发了家庭富足量表(FAS), Wardle等后来(2002)也开发了相类似的家庭富足量表(HASC)[1]。

二.低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1.对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儿童身体状况明显差于家庭社会地位高的儿童。2007年,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对我国6-17岁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随着家庭人均年收入的降低,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不良率提高,家庭收入最低组儿童营养不良率比最高组的儿童高70%。[2]

2.对儿童社会情感及社交技能的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低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在情绪适应、同伴交往以及自尊方面都有不良的影响。从情绪健康程度上看,长期的贫困会影响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健康,使儿童更容易出现消极的社会情感。居住区域的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呈负相关,居住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地区的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大。从社会交往技能来看,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儿童更少参加课后集体活动。

三.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发展的理论

从目前研究趋势来看,研究者们的关注重点逐渐从实证研究转向理论研究。但是,目前的理论依然很少。

1.中介模式

中介模式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并不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而是通过一些中间因素起作用,而这些因素之间也会相互作用来影响儿童。主要的因素有,儿童本身、家庭环境、学校和生活环境等。

从儿童自身角度来讲,有研究者将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影响分为因素:压力,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可能会遭遇更多的应激源;从家庭角度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少,所以儿童本身的物质需求就难以满足,对于儿童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更难以实现。

2.调节模式

调节模式理论是指,儿童在同样的社会经济地位条件下,可能会发展成不同状况。研究者目前已经确定了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健康发展之间的若干调节因素并且强调了那些能帮助儿童应对与低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的逆境的因素,主要包括三种:一是人格素质上的特点;二是家庭特征;三是有可利用的外部支持。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范文2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范文3

1.广泛性。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很多方面都存在统计信息的运用,应用非常广泛。不但社会经济活动会用到统计方法,而且对各领域以及实质性学科的规律研究也需要统计来反映其变化规律。例如经济市场、居民收入、商品价格的规律需要统计方法来表示。

2.客观性。

统计信息的生成依据是现实思维和归纳推理的统计逻辑,以反映客观和以客观为推理依据的特点。统计信息是信息的一方面,必须满足信息的社会客观性。

3.数量特性。

统计信息从形式上表现为数量特征的特点,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活动数量的一般方法论和将其运用到社会经济活动数量方面的规律性决定了数量性的特点,统计信息常常表现为数据的形式,但也不局限于这单一形式,还有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定性,统计信息的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认识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4.社会标准化。

社会标准统一化一直是统计活动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是由于统计活动的总体性决定的。所以统计信息在形态等方面表现为较好的社会标准统一化,但是统计指标口径、范围不统一的话,我们也就无法认识总体的特征。从信息理论来看信息系统形态上必须做到社会统一化,否则就没办法进行信息加工和处理。

5.认识的多层次性。

统计信息的产生一方面取决于统计认识和手段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受到统计方法和专业理论的共同作用,所以统计信息表现在多个层次,有直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数量的信息,也有反映加工处理过的统计信息。多层次性归咎于客观现象内涵的层次性和统计逻辑分析的层次性,统计信息的多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保持高度衔接。

6.总体系统性。

从宏观到微观,结合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层次可以组合成很多相对独立的总体,所以统计信息在整体上表现为总体性衔接的特点。这种衔接联系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社会经济活动客体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反映系统联系和变化规律是统计的根本任务,所以统计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为良好的总体系统性。

二、社会经济信息、信息和统计信息的关系

随着统计信息广泛应用到生活中,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存在其发展规律,但是揭示这种规律是离不开统计活动所获取的统计信息的。统计信息是信息的一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又有信息的共性,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的。1948年美国科学家申农提出了信息的解释,认为信息是减少了的不确定性,这个概念是目前较为公认的狭义的信息概念。有人把信息划分了很多层次,具体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申农只是解释了语法信息的含义,但是信息的价值体现在信息的作用。国内钟义信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和过程以及对于这种状态和过程的知识,作用体现在为人们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即广义的信息论。信息是客观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差异的表现,事物的运动状态就是直接的信息,而对于事物运动状态的表述则为间接的信息。信息可以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两大类,自然信息是未经过人类加工、处理,没有掺杂任何主观意识作用的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变化和差异的表现;社会信息是经过人类加工处理的客观物质世界各种事物联系、变化和差异的表现。社会经济信息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社会经济信息也就是社会信息,包括社会的、科技的和经济的信息;狭义的概念是把社会经济信息作为信息的一部分,单纯指社会的经济信息。统计信息是从社会经济信息中所划分出若干类的信息之一,统计信息是人们运用统计方法或者通过统计工作获得的自然和社会事物总体数量的信息。

三、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地位

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的活动,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决策、管理要建立在社会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对大量社会经济信息的处理,认识和掌握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性,科学管理、调控、监督、组织和实施社会经济活动,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社会经济效果。所以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衡量一种信息是否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要看这种信息对社会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统计信息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其主题的地位。

四、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作用

统计信息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决策和调控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内部经济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统计信息对于企业经济决策的主导作用。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越来越依赖于统计信息。从企业内部看,统计信息是指挥生产和生产过程中反馈的统计信息;从企业外部环境看,统计信息是激烈竞争市场环境下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企业经营需要低成本、高质量、反馈灵敏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有效利用统计信息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统计信息对于行业管理和地区管理决策的作用。

行业和地区管理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和地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断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控制的有效性,包括大力发展统计信息。加强国民经济行业的统计核算,发挥统计信息在国民经济行业发展规划的决定作用;积极发挥统计信息在行业调控和管理的作用;加强行业发展的意向调查,积极发挥统计信息在监督国家经济行业发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3.统计信息对于宏观管理决策的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科学决策,从整体上把握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有机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务院决定建立新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强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的信息统计工作。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将会以科学、合理的结构和指标体系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新体系的健全完善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统计工作集成化的水平,增加统计信息量。经过核算体系对于统计数据的验证可以大幅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定量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分析结构,促进定量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有机结合。总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国家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国民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4.统计信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统计信息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应用普遍,表现活跃,具有代表性。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喜欢用数据表达他们的观点,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数据的存在,科学理论研究离不开数据的支撑,数据已经无处不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把21世纪称作统计时代非常贴切。

五、结语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范文4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会计 经济效益

一、引言

新常态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对称态以及在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效益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会计与经济效益密不可分,全面掌握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新常态下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经济的发展促进的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会计的发展影响着经济效益。在经济活动中,各个经济组织如企业、单位等均需要对其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即会计工作,以帮助经济组织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持续发展。对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各企业或单位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更好的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

二、会计与经济效益的相依关系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与客体关系

研究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其中会计为主体,经济效益为客体。会计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核算手段,其对经济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均有积极的作用,属于主体范围;同时经济效益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二)目的与手段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除主体与客体关系之外,会计与经济效益之间还存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企业或经济组织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均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即促进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必定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的支持,会计即为支持经济效益提升的最有利的手段。会计不但具有引导、调控经济活动的作用,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并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经济活动,极大的影响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从以上角度分析,经济效益与会计之间传真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三)理论与实践关系

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的驾考,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研究学者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会计实际上是对经济活动的实践,在这个理论下,经济效益属于理论范畴。经济效益是通过会计的梳理和总结的实践方式而实现的。

(四)“血缘”依存关系

绝大多数的学者均认可经济效益与会计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关系被描述为“血缘关系”。会计产生于对企业或经济组织对经济效益的迫切需求,其目的及管理核心是服务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企业或经济组织对高经济效益的追求是会计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故可以说明,经济效益与会计之间存在密切的“血缘”依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上正处于换档期,增长的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向管理要效益的大环境中,全面分析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建立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

(一)经济效益的需求是会计产生的基础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明确,经济效益被定义为社会劳动的节约,即劳动创造出来的效益。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及劳资分配,这就要求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及劳动时间,即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过程催生出会计这一科学,同时推动会计管理的发展。通常而言,经济效益高低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数量”核算来进行判断的,而核算的方法大致分为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其中,会计核算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得到更加明确直观的数据,因此,会计核算在经济活动中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

(二)提高经济效益是会计的目标

会计不仅是进行经济效益核算的工具,同时是管理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方面,会计通过分析经济主体的损益情况,计量并核算其投入和产出。另一方面,会计直观表现为对经济活动信息的管理,即通过对基本业务的记录,发现业务发展趋势,并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得出一定的管理措施,帮助管理者进行资源配置和劳资分配,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予以保障会计服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会计通过分析经济主体的损益情况,计量并核算其投入和产出。

(三)经济效益是会计科学发展的动力

会计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影响作用随着经济活动的愈发复杂而愈发重要。为了满足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的目的,会计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是当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通过持续不断的发展会计行业,可以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使会计的改革速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匹配,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反之,会计的发展落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阻碍经济效益的提高。

会计服务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是会计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会计的发展需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以更好的为企业或经济组织实现经济效益。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做好会计各项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会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莹润.论经济新常态下会计角色及地位的再定位[J].财税统计,2015(8):81-82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范文5

关键词:艺术设计 社会经济

所谓艺术设计,是设计者以客观事物为依据,运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生活中的美,对绚丽多彩的客观世界的进行加工,提炼和再创造,做自己的作品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艺术设计具有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即具有艺术性与经济性的双重属性。艺术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为人们的生活创造美,带来美的享受。迄今以来,任何美好的事物大到宏伟的建筑,小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与艺术设计有不可分的关系。

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实质上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艺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设计对经济的发展又起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二者向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艺术设计奠定了物质基础,决定着艺术设计的发展和繁荣

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是互相影响的关系,恩格斯说过:“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的。”恩格斯的这段话已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进程所证明。每当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进步之时,文化艺术和艺术设计也随之欣欣向荣。而艺术设计的日新月异、繁荣昌盛又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成经济腾飞的翅膀。没有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和为艺术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就没有艺术设计事业的蓬勃发展。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艺术设计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当时的经济环境。例如,我国的敦煌石窟,大足石刻以及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是在当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虽未留下什么作者姓名,但千百年来作为中华名族的艺术魂却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再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等等。几乎每一件作品都神采飞扬,栩栩如生。这些浩如烟海的艺术杰作令人大饱眼福,并引领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正是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摆脱了神学和经济哲学的束缚,为冲破中世纪的专制黑暗留下了千古美传。

再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1976年粉碎“”时,“我国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那时候经济凋蔽,生产落后,商品极度匮乏,人民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谁还关心产品的艺术设计和审美功能?那些衣不蔽体的贫穷民众,只求衣物遮羞御寒,根本顾不上什么新潮款式和品牌效应。改革开放这些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设计的实用功能,而是更加重视消费过程中的审美功能和精神享受了。如今的各类艺术设计风格花样不断翻新。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哪有各项艺术设计的欣欣向荣?

二、艺术设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艺术设计的繁荣;艺术设计的繁荣又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艺术设计一旦与科技要素相结合,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艺术设计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生活中的美进行去粗取精的提炼、加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出人们喜欢的新产品。艺术设计的任务就是为人们的生活创造美,让人们获得美的享受。19世纪俄罗斯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就是生活。”艺术设计中的美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艺术设计又是一种艺术与技术直接相结合的复杂劳动。根据政治经济学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原理;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通过艺术设计,已提高了产品中的科技含量、艺术含量和审美功能,从而使产品的价值倍增。艺术设计起的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增长,各项艺术设计事业也空前繁荣。如今我国的艺术设计已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已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国家的建设,资源的开放,人民的生活都与艺术设计紧密相关。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艺术设计的重要地位日益明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优质的艺术设计产品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艺术设计才能占领市场,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三、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艺术设计工作者

各项艺术专业、门类繁多,各有特色,但都具有共性的一面。笔者将其共性分为三个层次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1.是对一般艺术设计工作者的要求。首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功底和技能,把自己的设计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被消费者所承认,达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从事艺术设计工作,要随时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掌握产品的成本价格和销售渠道。用心观察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治动向,预测未来市场风云来确定设计的目标个方向。做一名合格的艺术设计工作者,这是起码的要求。

2.是对艺术设计大师的要求。要想做一名艺术大师,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功底,还要具有超凡脱俗的审美观念和终生为追求美,创造美的顽强毅力。创造的作品不仅会受到当代人的赞美,而且能令子孙后代当作宝贝。并为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长期收益。这类作品将会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范文6

关键词:审计风险 审计防范 建议

      审计风险是审计活动有现象,是审计发展过程的产物。近几年来, 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强化审计风险意识,有效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越来越受到各

方面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对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作简要论述,并重点分析其成因,以及针对这些成因采取相应的防范建议。

一、 关于审计风险的概述

“审计风险”指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发生背离;或者由于审计人员作出错误的审计评价和审计结

论,而受到有关关系人得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审计风险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错误,财政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

在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换而言之,审计风险是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问题的结合。

二、 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1,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的扩大

一方面,随着审计范围的扩大和审计力度加强,审计地位不断的提高,审计监督工作在社会上得影响不断扩大,现代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依赖程度不断的加大,依赖审计意见

的人不断增多,因此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也将不断的增大。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成分多元化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稳定性,审计人员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企业情况,使其获得的信息不真实,作出的审计结果不准确,从而引

起审计风险。

2,审计活动所处的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

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审计人员就会失去统一的标准,增加风险的机会。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阶段,审计法规体系尚不够健全,不能

适应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行法律不可能对审计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新情况、新问题全部规范到位。另外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规范的行为依然

存在,这就倍增了社会经济的复杂性,经济法律法规不可能涵盖经济生活的全部,即使有所涵盖,也有部分的法律法规存在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

3,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审计对象的复杂性

    审计范围是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由早期的以处理现金的职员的诚实性为审计重点,扩大至今,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财务审计,不仅要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

全程度和运作效率,还要就企业在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作出报告。有关这方面信息的不确定性很大、风险也很高,审计人员要作出正确的审计的结论难度增加,风险在所难免。现代

市场经济不稳定性增强,公司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谋生存图发展,必须扩大经营规模,进行复杂化的交易。我国的企业正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关键领域

的改革有所突破,业务创新和业务复杂性也在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而增加,这将会导致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带来困难,引起审计风险的产生。

三、 审计风险的防范建议

由上述可知, 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具有复杂多样性, 因此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也应是综合和灵活的。根据上述审计风险的成因,本文提出下面几点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的建议

     (一) 优化审计环境,加强法制建设

在风云莫测的社会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混乱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应该督促审计部门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加强法制建设,及时

修改和制定切合需求的审计法律法规,努力克服审计中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问题,使审计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净化社会法制环境

,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减少差错,达到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

(二)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的控制制度,是减少舞弊、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务所整个管理体

系中的核心。各审计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控制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不徇私情、秉公执法。制定审计质量考核办法、减少或消除人员差错,及时发

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

审计是较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而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及时更新知识,提高审计人员的分析、判断及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造就一批同当前审计及工作相适应的具有较高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审计工作人员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审计风险。

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是审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对审计的期望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审计部门将会更加关心如何采取

可行有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在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冲破传统审计思想的束缚,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刻的理解审计风险的内涵,树立风险意识,并在执行审

计业务过程中,注重审计质量,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防范审计风险,有效地避免风险及其损失。

(四)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降低审计风险

运用科学和规范的审计方法,以有限的审计资源担当起社会人民所赋予审计的历史使命,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效率,是降低审计风险的主要措施之一。审计工作越来越复杂多

样,导致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许多具体实践中的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应对解决的方法。但是,只要审计人员能够真正转变观念,从思想上改变,切实按照审计

的思路组织审计工作,在审计实务中全面贯彻防范审计风险管理的观念,谨慎的对待审计风险,合理地界定审计人员的责任,认真及时地加以防范管理,从而预防和减少审计风险

尽可能少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