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生培养制度

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1

关键词:儒家;美国研究生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65-02

一、招生

伴随着教育的国际化,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也同步国际化,其表现之一就是研究生的招生办法趋向多样化。招考分离+综合素质选拔式的研究生招生以美国为代表。招考分离,指的是由第三方考试机构组织测试,学校自主决定选拔程序,确定招录名额,院校招生委员会拥有最终录取决定权;综合素质测试,指的是考生分数只是参考指标之一,申请材料质量和申请人综合素质测评占有更大的权重。美国高校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主要包括:(1)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GRE)是最主要的参考依据,不同于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着重于测试一个人已经发展和具备的能力,并不特别指向于某一学习领域的技能。它既有考查每个考生能力的一般测验,也有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专业测验。(2)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①大学本科阶段全科学习成绩,且GPA在3分以上;②数位知名学者或者老师签署的推荐信,推荐信中要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给予客观评价,好的推荐信对考生的录取至关重要;③申请人的领导力、志愿者活动的证明、爱好及特长、工作或实践经历、所获奖项等都是综合素质的佐证。总体来说,实行招考分离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的体系,其优点是招生管理环节实行分权管理,各利益方的权责界定清晰。招考分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另一个特点是竞争同时使高等教育系统形成开放的传统:一是对知识研究的开放;二是对学生即教育消费者开放。竞争使高校关注大师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根本利益。竞争使他们较好地做到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统一。首先,制度设计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选拔和选择入学的机会。一次标准考试的成绩在有效期内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学生可以在拟录取高校和专业间做出权衡,高校为争取优秀生源展开竞争,使导师挑选到符合自己科研需求的生源。正是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模式,促使招生工作必须兼顾学生和导师的双方需求,服务更加人性,信息更加公开,程序更加合理。其次,导师能否招生与其职务、职称无关,主要取决于导师能否有足够的经费支撑科学型研究生的培养,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和精力去培养新的科研力量。所以,招生过程中形成开放格局,特别是给予学生对学校的选择权,会促使学校不断提高自身的软硬件水平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导师在面试挑选学生时也会更加认真,整个招生过程才会更加透明、公正。学生与学校双向竞争的机制有利于帮助导师建立对招生与培养的同等关注,形成报考、录取、培养、指导的良性循环。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渐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根据专业和培养目标的不同,积极试点自主招生方式改革,旨在通过不断完善研究生准入机制,真正选拔出优秀的苗子,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二、教学过程

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2

学院管理背景

现在许多高校都成立了研究生院,作为学校中相对独立的研究生培养教育管理机构,对全校的研究生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各个学院承担培养管理研究生的具体工作。学院成为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主力,学院培养研究生的人数由十几人发展到上百人,研究生指导教师数量从几位增加到几十位,研究生招生呈现的规模化趋势,迫切需要学院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充分发挥学院管理的主力作用,结合学院实际情况,配合学校研究生院开展好研究生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学院管理办法

1.调整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院级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

学院下属的研究生培养点负责实施研究生具体培养工作,实际指导者是各培养点的导师。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增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涌入各培养点进行学习、研究,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配合好研究生院的宏观管理,需要学院对导师和研究生实行统一的管理,这就要求学院必须设立承担相应的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机构、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学籍、学位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分工、落实到人,明确每一级的任务,消除管理中的盲区,建立一套完整有序的管理体系。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质量的前提,是实施各项工作的准则。为了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效的实施管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的院级规章制度,是培养工作各个环节顺利实施的保障。遵循学校的方针政策,详细分析所属培养点的培养条件与学院的发展情况,建立院级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其关键在于对本院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充分的细化,规范各环节的工作程序,明确各级职责,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研究生培养做到有章可循。

2.抓好招生工作

招生工作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先就要把好这一关。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近几年各行各业对研究生的需求大大增加,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如此充足的生源,既为研究生的选拔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研究生招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招生工作人员把工作重心放在选拔人才上,配合相应的考试管理制度,避免出现单纯以考分高低来框定选材标准的现象。研究生是高层次的人才,招收研究生时应更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历年来我们学校的做法是:(1)在招生工作中,首先要规范入学考试科目及命题工作。要求每门考试科目的含金量要高,命题的范围要宽,内容难易结合,把好考试关,学校每年都要严格修订研究生招生目录。(2)加强复试环节。复试是考核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复试作为招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必然会对考生能否被录取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复试阶段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性,较之初试阶段更受关注。而研究生复试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学院来完成,研究生院进行监督与检查。为此学院在组织复试时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录取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复试内容和考核方法,成立复试考核小组,通过对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外语口语水平测试和综合情况面试等形式,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考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考察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语的听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考生的思想素质、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治学态度、个人志趣等情况,真正达到择优录取、选拔人才的目的。

3.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处于非常特殊的地位,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中,研究生导师的教书育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高级人才的重要保证。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导师队伍素质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2]。导师的学术造诣、治学态度、科研作风无不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一支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导师队伍,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力量。研究生导师一般应选择师德高尚、职称较高、学术水平高、科研课题多的教师。要积极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加大对后备导师的培养,把优秀的具有一定职称的年轻教师吸纳到研究生导师的后备队伍中,注重对他们的培养,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加强评估,引入竞争机制,对导师实行定期业绩考评,将考核结果与人事聘岗、招生名额分配挂钩,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强化导师的全面质量意识和崇高的责任感,增强队伍的活力。另外,要建立硕士生导师上岗前培训、定期培养经验交流等制度。

4.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整体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环节中,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培养研究生的基础业务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设置方面。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决定着研究生的知识面,课程设置不宜过细, 要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全面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学位课和非学位课要优化组合,加大选修课的比重,提倡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避免研究生课程本科化。

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是创新教育的有效工具[3]。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灵活授课、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课程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

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应注重让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要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历史及学科发展的前沿,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之中,使教学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从而提高研究生专业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要把研究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通过定期开展学术活动,聘请专家举办学术讲座,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探讨,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倡导学术自由、百家争鸣,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空间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注重营造一个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唤醒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开发创新潜能,培育创新精神。

5.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必须从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抓起。

(1)做好论文开题工作。论文选题应是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理论意义和实用性、创新性的课题,由各学院统一组织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送交研究生院审查,审查合格后才允许正式进入课题,否则取消进入论文资格。

(2)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研究生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学院组织由硕导组成的检查小组对研究生论文进行中期检查,包括课程的学习情况,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和补救,从而加强了论文工作的过程控制,保证了论文质量。

(3)执行学位论文“双向盲审”制度。学位论文答辩对研究生来说是申请学位过程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杜绝不重视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混学位现象,学校对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双向盲评”,即被评审人及其导师和评审人之间互相匿名。若评阅专家中有一位(一般是每篇论文三位专家评审)评阅后认为所评论文未达到基本要求,则该生不能进行答辩,必需就所提出的问题修改后,再次审阅合格方可进行答辩。今后这项工作应该坚持下去,一方面逐步扩大评审的范围,另一方面是向全部聘请校外专家评审过渡。

(4)鼓励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优。如果学位论文达到校级优秀学位论文,则从物质、精神上都给予鼓励,以达到提高论文水平的目的。

综上所述,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从研究生培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需要多方面工作的配合,需要不同阶段工作的衔接与协调。学院在研究生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平时经验的总结与个案的分析,探求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中的规律, 配合宏观管理,发挥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观能动性,健全制度,科学管理,从而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 燕.论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J]. 成都大学学报,2007(5).

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3

关键词:二本高校;信息科学;本科生;创新人才

1.引言

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地方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导致对本科生创新人才的渴求,这需要高等学校能够培养大量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1,2],也对二本高校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很多误区[3-5]。本科生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善于学习和创造,包括几个要素: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因此,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就应该以培养创造性为重点。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本科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为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信息学科高素质专门人才。

2.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是二本高校的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课程教学集中体现了教育观念。

精选教学内容,重新优化组合课程。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课程根据信息行业的实际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各个研究方向还根据方向特点设置了特色课程,如TCP/IP网络协议与编程、信息安全技术等信息学科高级课程。改革信息学科本科生课程理念。本科生指导老师应结合本校实情,关注本科生的主体性,使其具有创新技能。均衡发展本科生培养,建立宽松的创新人才环境,塑造信息学科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交叉的信息学科课程体系能优化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是二本高校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本科生指导老师要引导本科生,运用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学术讨论、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形成。二本高校的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活动,特别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实践培养环节对于培养二本高校的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目前我国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实践培养环节制约了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改革实践培养内容,建立完善的实践培养方案,推进培养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工程实践培养环节。

(2)二本高校还利用与地方联系紧密的优势,与当地企业合作,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科学创新实验基地和创新平台,以促进二本高校的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对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开放,允许本科生在完成基础研究上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培养本科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办大学创业科技园,使之在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起示范作用。

(3)二本高校整合企业和社会的优势资源,建立双师型培养团队,加强企业兼职本科生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可以提高二本高校信息学科本科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二本高校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进行讲座,开展灵活多样的实验项目和创新性的研究。共同推进信息学科本科生培养改革,完善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建立动态人才培养目标机制,及时全面反映经济和社会需求,培养真正符合实际需求的信息技术创新人才。转变二本高校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大企业合作,让本科生到企业实习,建立校企合作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3 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在人才评价方面,必须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培养创新人才应是二本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日常的培养评价,对本科生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把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引向重视创新人才的方向。评价能够检测发现本科生创新培养工作的状况,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信息为改进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和帮助。改进现行的二本高校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改革现行的培养评价体系和制度。目前,用单一标准衡量本科生培养过程的情况还很普遍,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培养过程的评价,应该主要考核本科生创新能力,考核目的在于真正了解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此外,组织本科生开展创新,产生创新科技产品,包括科技发明等。综合评价能代表本科生创新水平和发展方向。

(2)日常对于本科生的培养过程评价,不仅要对本科生进行综合衡量,也要重视单方面的优异表现,既重视全面,又重视个性表现和特长。这样给予本科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的创造潜能表现出来,更给了本科生创新、创造的实践表现机会,让其把创新意识变为科技作品。评价不仅起到了检测、反馈的作用,而且成为让本科生表现创新的培养过程。此外,提供包括科技创新项目名单,要求本科生在给定的时间内产生成果。这既能发挥本科生的创造思维技能,又能衡量本科生的创新操作、实践能力。

4.结论

二本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让二本高校确立本科生培养在办学中的地位,必须改变二本高校的办学思维。此外,二本高校必须要拥有更大的自主办学权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让大学真正重视本科生培养。总之,二本高校应改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娇,石丽君.关于二本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4,30(3):20-23.

[2]时松,丁志强,王鹏.二本院校转型的因应之策―兼论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5,2:005.

[3]赵长林.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03-105.

[4]郭锋,姚德,陈玉宏.对影响地方高校本科生培养质量若干要素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53-55.

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4

关键词: 阅读能力 研究性学习 如何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在21世纪,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的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创新人才。而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阅读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但其根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然而,“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传统观念至今影响着一些教师,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仍然在某些课堂上盛行,小学阅读教学中甚至出现了“你不想学,我让你学;你不会学,我逼你学;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状况,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未来社会里,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要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针对人生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提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新大纲中就指出要“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而“主动研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获取阅读知识,形成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要经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运用”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一系列对问题的研究过程。也就是说,阅读中遇到的知识,就是学生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主动研究”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由敢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到经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到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既是理解课文、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前提,无疑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概念释义和理论依据

(一)概念释义

小学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1.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认识的全过程;2.学生的认知活动应当是一种探索性的,具有发现或发明性质的活动。研究的知识经验既可以是间接经验,也可以是直接经验。研究的方法注重过程不单单指向结论。当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的环境中进行的,有别于个人自发的、个体的研究活动。而教师则主要担当阅读教学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依据

1.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或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

2.研究性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他们具有创造和研究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3.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对外界尝试探索性的活动,而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索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再进行因势利导,这样就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4.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由探索、自由创造,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以及表现、发展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由开放和充满新意的想象,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和释放。

5.研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为学生只有在努力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实施方法

根据学习的一般结构,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分为定向、行动和反馈三个环节,使之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结构体系。具体如下:

(一)定向环节

从阅读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一般的学科目标相比,呈现综合和全面的特点。因此它更强调通过阅读问题的探索实践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具体地说,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要强调以下几点: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阅读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研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阅读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而展开。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等。这些活动将有助于激活学生阅读学习的知识储存,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

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和同学、教师、家长等建立多种联系,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并从中养成欣赏和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

4.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研究性学习只要同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的培养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形成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学生要在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中,真正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同时,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也都需要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锻炼和培养。

(二)实施环节

以落实阅读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1.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实践体验是学生获取信息、自我完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点多,探究欲强,因此阅读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新颖有趣的实践机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阅读知识和培养阅读能力。

(2)指导性原则。“教师辅导在前,学生实践在后”,不仅有利于避免学生在实践中的盲目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成功率并从中获取自信和动力。

(3)激励性原则。小学生好动、兴趣点多但往往没有持久性、耐挫力弱,这些特点会使一部分学生在研究的半途中失去兴趣或信心。因此,在实施中教师要可能地给予学生关注和鼓励。

(4)基础性原则。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重在体验,而非结果,教师不应强求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

2.确定内容

(1)开放性。在同一主题下,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义、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均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个性特长和才能的发挥留有足够的空间。例如,在“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研究课题下,学生既可以从“课题”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段落大意”的角度出发,还可以从“抓重点句”出发来确定确定研究步骤、研究方法、效果表达等,至于研究步骤,完全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方法可以从“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分工―合作研究”中选择,效果表达也可以从“现场演示、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材料”中自行选择。

(2)探究性。探究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在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通常不是由教师“灌输”现成的经验、方法,让学生来理解、记忆和运用,而是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境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例如,在关于“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问题中,可以由教师介绍因看书速度慢导致效率不高的例子引出,也可以由学生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提出,再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加以实践。

(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研究课题和阅读实际的联系,特别是着眼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因此,在学生学习阅读的间接经验的同时,要提供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如前面提到的“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和“怎样提高阅读速度”,在学生通过研究习得了经验,掌握了方法后,教师就应当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再研究,使他们在强化方法的同时,也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兴趣,提高了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全面参与的心理趋向。

3.组织形式

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1)小组合作研究。这是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4人组成课题组,学生自己推选组长,通常由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有分有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2)个人独立研究。这种形式通常采用“开放式作业”的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然后由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的开展研究活动,用一周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

(3)全班集体讨论。全班学生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研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分享初步研究成果,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学生们在在各自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

4.一般步骤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这时,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研究动机。

(三)反馈环节

从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完成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小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知识储备量较少,兴趣点容易转换,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在小学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评价中必须依照以下原则进行:

(1) 实践性原则。对于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能太注重成果,而应重在引导他们体验参与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在评价中,应该多关注他们“是否做了”,不必太关注“做得好不好”。

(2) 阶段性原则。对于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评价可以采用分阶段评价的方法,不断地为学生制定一个个小的目标,有利于激励他们去完成。成功的学生可以获取动力,失败的学生在下一阶段又是新的开始。比如在“选题阶段”,我们可以把它分成查阅资料、访问、展示三个步骤进行阶段性评价。

(3) 多元性原则。对于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评价不应只有教师来决定。教师往往对学生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会导致评价的不全面,而且不少学生希望自己能够从其他方面获得鼓励自信的肯定。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由多方面来进行显得更为公正和有益。比如,在每次课题组活动中,既可以要求组长为组员打分,也可以叫组员对组长进行评定。

(4) 激励性原则。运用表扬、发奖、勉励等方法激励学生的做法应该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中,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遭受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在量化评分的时候还是定性评价的时候,都应以激励为主。教师对于学生在自主研究方面的激励正是日后学生努力培养这种习惯并取得成功的动力所在。

(5) 发展性原则。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奇的事物,他们往往会经历一个由陌生到逐渐熟悉的过程,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入佳境。因此,评价应以后期为主,后期的研究成功往往代表了他们较高的水平,前面几次应以鼓励参与为主。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练成读的能力。做好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的一个最佳方法。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研究性学习各方面的工作,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5

一、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质疑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根据目前独立学院招生的现状,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是高考中的失利者。他们高考时分数比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低一点,但是又不甘心读专科,所以就读了独立学院。可是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不高,称之为“三本”,认为他们各方面不如正规的本科毕业生,所以独立学院的教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的有所不同,要求教师们更加注重教学方法,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是比较差的,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稍好些,但总体来说还不够“活”,英语课堂有些沉闷。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接受的一方,是被动的。即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主动的学习还是没有真正受到重视。虽然所谓的“满堂灌”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批判,但是“启发式”教学也没有真正实现。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老师唱主角,只是不再完全“一言堂”,而是抛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可是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有标准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朝着固定的标准答案走去,根本不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接受标准答案,无法创新。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小组”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了13.8%,初中生占了5.7%,高中生仅占2.9%。这说明年级越高,能主动质疑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学习的主动性越差。那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质疑意识现状如何呢?笔者在某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选取了309个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304个。

在回答对学习中遇到感兴趣而无法理解的问题时,你会怎样?其中,积极思考的占19%,稍加思考,不懂就放弃的占47%,直接放弃的占34%。可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只有小部分学生能积极思考,大部分的学生都只是稍加思考,如果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就放弃,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采取消极态度,不愿思考,这类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非常懒惰,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根本没有一点质疑意识。

在回答对于老师上课所讲或书本上的知识, 你是否提出过自己的不同见解时,其中经常提出的为24%,偶尔%提出的为40,没有的为36%。可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对待老师所讲解的知识以及书本上的知识基本上是盲目相信的,很少学生会经常提出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偶尔提出甚至从来没有提出过自己的见解,缺乏质疑意识。

在对于来自于各种渠道的信息时,你是否提出过质疑?其中,经常提出的为21%,偶尔%提出的为41,没有的为38%。可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接收来自于各种渠道的信息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基本相信各种信息,很少学生会提出质疑,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盲目接受,被动学习。

可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待问题比较消极,不愿意思考,盲目相信老师讲解的以及书本上的知识,被动接受来自于各种渠道的信息,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缺乏质疑意识。

二、 培养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质疑意识的必要性

以上数据以及分析说明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缺乏质疑意识,培养他们的质疑意识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经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质疑意识的培养更是势在必行。在国外,质疑意识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美国向来提倡质疑,早在70年代就在中小学进行了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强化质疑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英国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教授曾经说过:质疑精神与分析能力很重要, “英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英国学生具有质疑精神...”。 可见国外对于质疑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视,我国在这方面还需努力。独立学院是一种较新的办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方面任重而道远,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美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其质疑意识。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接受问题更为有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有了疑问,学生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充分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与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样在“质疑――解疑”的实践中,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与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今天我们要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因此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根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质疑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三、 结语

研究生培养制度范文6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5.029

围绕当下我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提出了改革的“一条主线” (即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和“两个着力点”(即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和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视角,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划分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就两者关系而言,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需要通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而作用于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培养单位作为直接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主体,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因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构建成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总体构架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多元主体参与、研究生教育完整培养环节、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系统,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单位、相关院系、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研究生导师、任课老师、管理人员、研究生等多元主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运行方式。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主要由其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所组成。因此,笔者将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构架为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以及约束机制等三个子机制。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运行机制主要是保障研究生教育的正常运行,从研究生培养过程来看,包括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生学位管理机制、研究生管理机制和研究生教育条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是激发研究生教育相关多元主体激励性并形成相应动力的运行方式,从对不同主体的激励来看,包括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研究生综合素养培养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是从制度层面对与研究生教育相关主体的制约机制,从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影响的不同主体来看,包括培养单位制度建设机制、研究生培养社会监督机制、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和研究生培养导师淘汰机制。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系统结构见图1。

图1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组成结构

二、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一)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机制

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招生这一研究生教育环节中,以保证并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为目标,通过加强招生宣传,改革人才选拔方式,完善研究生招生政策制度,围绕选拔研究生优秀人才而形成的研究生招生运行方式。在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体系中,研究生招生机制处于第一个关键环节,要保证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不断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为研究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加工材料”。具体而言,研究生招生机制由招生项目、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环节按一定程序形成的工作过程。该过程包括制定招生计划、组织命题、阅卷和录取等。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对象包括硕士学位研究生、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或学位办和研究生招生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全国统一招生的办法,此外还有由各有权组织单独考试的研究生招生单位自行组织但与统一考试同步进行的单独考试招生。博士生招生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招生。

除却这些基本的研究生招生基本运行工作程序外,要构建起良好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机制,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招生机制探索与实践上,还要把握两大核心对象和要素,才能有效构建起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机制。一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相关院系和科研机构。在当下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招收规模总体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形下,要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探索研究生招生指标与现有研究生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实行研究生招生指标在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不同学科组织机构上的科学分配,将研究生招生指标向有良好科研条件、研究生导师条件的学院、学科上倾斜,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目前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按照学位授权点、科研质量与水平、科研平台、人才队伍、培养质量等要素分配招生计划,建立与研究生教育资源相匹配的招生计划动态调整和信息公开机制,就是一种在研究生招生机制上的有益尝试。当然,这种教育资源分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比如可以在现有的分配机制上,加入社会需求度、生源规模、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等其他一些关键要素,对现有招生指标分配方式予以进一步完善。二是研究生生源。在当下研究生生源总体数量呈逐年递减的形势下,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均面临着优秀生源不足的严峻现实,这对于层次较低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而言,如何吸引优秀生源,就显得更为迫切。要改革现有人才选拔方式,除当前所开展的加大复试在研究生招生评价中所占比重等方式方法外,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加大免试研究生招生规模比例,积极推进本硕博联读、本硕联读等招生规模,推进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尤其是在当前出现出国热、留学热,大批学生赴欧美等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留学的形势下,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办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吸引优秀生源留在国内学习,减少优秀生源外流。

(二)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机制

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是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围绕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计划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的检查与监督、教学成效的评估与验收等教学工作内容而形成的运行方式。具体而言,研究生培养由相关的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和相互衔接的培养环节而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项目体系,结合研究生个体培养需求而形成培养计划;为实施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创建相关培养制度机制,并作好相应的物质条件准备;保证各培养环节有机衔接和高效有序、良性运转的培养秩序,协调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估等。

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一直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研究生培养质量常常为社会所诟病,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不足,在于现有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行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所谓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打破现有研究生教育基本完全依赖研究生培养单位而实行封闭式办学的发展思路,要实行与中科院、工程院系统,与有良好科研条件和指导研究生人才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的协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将社会上的有关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到现有研究生培养过程之中,从而弥补现有研究生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在转变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这样的思路下,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其研究生培养机制上,要紧紧把握如何激发社会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尤其是要把握社会相关单位的利益诉求,改革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与社会相关单位的合作共赢,是当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所在。

(三)培养单位研究生学位管理机制

培养单位研究生学位管理机制是指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之后,从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科学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是围绕研究生学位管理工作全过程而构建的运行方式。具体而言,研究生学位管理过程包括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科研锻炼、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分委会讨论与表决、校学位委员会审定以及研究生导师资格的评审及管理等工作。

就当下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学位管理的现状而言,关键在于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要彻底转变将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作为头衔、职称待遇的做法,切实将研究生导师作为岗位,是教师的一种责任和担当。要建立研究生导师可上可下的制度,建立并完善研究生导师上岗制,逐步建立研究生导师淘汰制。二是强化对研究生的管理。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就进行了学位论文阶段,这是研究生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水平的关键环节。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要转变现有研究生培养“难进易出”、基本保持零淘汰的培养管理制度,加大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查力度,严格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制度,无论是研究生导师还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无论是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还是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都必须严格学位授予标准,逐步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淘汰制。三是尽快制定并出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专业型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近几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类型的结构战略转移,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拓展了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增加了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由于现有的《学位条例》是恢复研究生教育之初,仅有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类型而制定的,因而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上,仅限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1990年开始试点,虽然经历了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但在专业学位论文的标准上,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没有出台相应的基本标准,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缺失这样的标准制度,对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而言,就难以对专业型研究生学位论文予以把关。因此,要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迫切需要国家出台宏观的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与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应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把关提供基本依据。

(四)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机制

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机制是指以思想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为目标,针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学习生活、文化娱乐、心理健康、社团活动、职业发展等为主要管理内容的运行方式。具体而言,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过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安全法制教育管理、校园文化活动、评优评先、就业指导等。从长期的教育实践来看,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机制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一是思想育人,主要包括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党群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和由培养单位联合科研机构、单位或个人开展的博导论坛、研究生论坛、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二是文化育人,主要包括由研究生会和研究生社团以丰富校园文化、提升研究生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开展的文体竞赛、社会实践、素质教育讲座等校园文化活动。三是服务育人,主要包括培养单位等管理部门联合研究生会和社团组织,开展有利于研究生生活、学习与就业的权益保障及服务工作。

针对当下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机制运行现状,结合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机制的三个环节,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一是针对研究生较本科生年龄较大、思想较为成熟的特点,充分调动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党群组织积极性,以研究生自我管理为主、培养单位管理为辅的原则,重视新媒体手段的运用,着力从教育的形式路径、工作载体、内容体系、覆盖范围等方面来进行顶层设计,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与渗透力。二是针对研究生群体科研压力较大,就业与婚恋问题较为集中等特点,充分调动研究生会和社团组织的积极性,按照“打造精品,树立品牌”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素质讲坛、体育赛事、文化艺术、职业发展等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和打造一批展现新时代研究生精神风貌与理想追求、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品牌。三是针对研究生生源结构、招考方式、培养方式、培养类型和研究方向的多样化,其教学、科研和活动的组织形式呈分散性特点,以学科专业、科研团队(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为依托,畅通校、院、研究生三级信息渠道,建立矩阵式的研究生日常服务与信息反馈网格体系,扎实推进研究生管理服务工作进基地、进实验室、进课题组,确保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到每一位研究生。

(五)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条件保障机制

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条件保障机制是指以向研究生教育提供良好科研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等为目标,在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环境条件、经费与制度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运行方式。具体而言,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条件包含了学校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学科声誉与影响力、师资队伍、科研环境和条件、教学环境和条件、学习生活条件、校园文化等。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教育条件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层次高校之间、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性比较明显。从整体上来看,受多年来高校办学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本科教育、轻研究生教育”的现象,在研究生教育条件保障建设上,主要需要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生投入问题。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教育投入不足,需要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建设力度,保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研究生教学条件需要改善。部分高校研究生教室和教学条件往往是本科生选剩之余的地方,研究生教室分布比较分散,不便管理,且研究生教室条件较差,开展现代化教学的多媒体等相关设施严重不足。三是研究生生活条件需要改善。与研究生教室大体一样,学校在本科生宿舍安排之后,再考虑研究生宿舍的安排问题,研究生住宿条件亟需改善。研究生教学条件与研究生住宿条件不好,主要是受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室安排主要由教务处负责,研究生住宿安排主要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而这两个部门主要负责本科生的教学和学生管理,而研究生教学和学生管理往往由研究生院(部、处)和研究生工作部管理。因此,要转变这种现状,需要改革现有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体制,理顺研究生管理与本科生管理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研究生教育保障条件不足问题。

三、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动力机制

(一)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

研究生培养资助机制是指基于当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为目标,在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研究生实行相应资助的运行方式。研究生培养经费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保障,我国研究生培养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委托培养单位经费、学校自筹经费、导师科研课题经费、研究生个人交纳的学费、社会赞助等,其中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经费是研究生培养经费的主要来源。

自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以来,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于研究生不同阶段的资助标准、资助额度、经费来源等方面的改革,其改革核心内容在于进一步拓宽研究生资助资金渠道,尤其是将导师作为出资方纳入研究生培养资助体系之中,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筹集力度,保证在现有条件下,实现研究生教育公平、公正、和谐发展。在当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已进入改革深化期,尤其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研究生资助的情形下,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已由导师出资转移到资助标准的制订上,即如何在不同的阶段制定出合适的资助评价标准,尤其是对于博士生和硕士生两种不同的培养层次、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制订比较科学的、多元化的资助评价标准,这是当下研究生资助机制构架并完善的关键所在。

(二)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

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是指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激发研究生导师开展研究生培养积极性,在制度层面开展的相关工作的运行方式。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主体,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的构建,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导师付出与所得的关系,要激励导师出资资助研究生培养活动,立志为研究生教育事业付出自己的艰辛努力和心血,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从而激发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热情与积极性。

从当前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研究生任课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实际现状而言,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激发。笔者认为,其主要应在如下几方面予以改进:一是改革现有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当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教师职称评定、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上,仍然存在着“重科研、轻人才培养”的倾向,能否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是职称评定和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而对于人才培养,则是可有可无的内容,这自然会引导研究生导师重科研而轻研究生课程教学与研究生指导,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在制度政策层面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的内容与比重,切实将高校的中心工作转移到人才培养上来。二是要加大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好的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任课教师的激励。研究生导师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倾注其心血,奖励在研究生培养上作出成绩的研究生导师,要加大现有的各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的奖励力度,同时要将研究生教学改革纳入高校教学改革的内容,鼓励研究生任课教师积极开展研究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三是要实行研究生导师招生指标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生培养单位要以研究生导师近几年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关键内容,以各高校二级单位为对象,视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情况,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异的导师,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而对于在研究生评估和抽查中出现问题的导师,则减少其研究生招生指标或暂停招生,甚至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

(三)研究生综合素养培养激励机制

研究生综合素养培养激励机制是指以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设置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实施科研创新奖励,组织开展社会活动等。具体而言,研究生综合素养培养激励包括研究生培养单位及二级单位所设置的资助研究生的各种科研创新项目,由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参与国际、国家有关部委、省级地方政府所开展的各类科研竞赛活动,由研究生培养单位所设置的研究生科研成果奖、优秀学位论文奖、社会活动奖等。

对于当前的研究生教育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的培养机制、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观的认识问题。目前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知,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化倾向,形成了基于不同视角的学术质量观、过程质量观、效益质量观、就业质量观等 。我国教育领域知名专家顾明远先生曾在论及研究生教育质量时指出:“我国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获得学位的毕业生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不仅应该具有高深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因此,在当前论及研究生教育质量时,必须关注研究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这是保证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内涵和根本要求。因此,笔者以为,研究生培养质量观应从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创新能力、文史哲知识、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等整体综合素养进行衡量和评价,并以提升研究生整体综合素养系统构建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

四、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约束机制

(一)培养单位制度建设机制

培养单位制度建设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围绕保证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与研究生教育密切相关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多元主体形成基本要求与规范,保持研究生教育活动有效运转的运行方式。制度建设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具体内容包括研究生招生管理制度、培养管理制度、学位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

我国研究生教育自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制度建设上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于当下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制度建设问题,关键在于要把握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处于综合改革的重要时期,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转变原有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思想,增强学术治校,强化研究生教育学术管理。此外,要结合当前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围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生培养单位自我评估,强化自律意识,进一步改进原有研究生教育相关文件制度,适应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二)研究生教育社会监督机制

研究生教育社会监督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以构建行政、学术、社会三位一体的新型权力制衡体制为目标的运行方式。具体而言,研究生教育社会监督是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积极接受社会对研究生教育各环节的监督,包括研究生招生过程、招生结果监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评优评先环节、评选结果及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评选过程及结果的监督;研究生选题、开题及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邀请督导员参加并实行对外公开制度等;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优秀研究生评选等过程和结果实行公示制度等。

当下研究生教育社会监督机制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该公示的没有公示。部分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相关信息公示不够,许多按照制度规范需要公示的,没有公示。二是公示范围不够。部分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在相关信息公示上,仅限于有限范围,或限于本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特定人员,或限于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在的二级单位,或在本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网上公示。三是处理不够。对于公示中出现并发现问题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真正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使许多人失去了参与社会监督的信心,关注、参考社会监督的积极性不高。

(三)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

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增强研究生危机感、提升学习和科研积极性为目标,通过实施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研究生淘汰而形成的运行方式。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的构建,包括从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把关,分别在研究生入学实施选择综合素养淘汰,课程学习阶段实施课程成绩淘汰,在科研工作阶段实施科研能力淘汰,在学位论文阶段实施学位论文水平淘汰。

研究生教育实行淘汰制是各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的一种方式,在许多国家,比如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其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研究生淘汰率较高,美国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淘汰率甚至达到30%~40%,这种淘汰机制已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的建立一直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所重视,但一直以来,这一机制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这对于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极为不利。实施研究生培养淘汰制度,除了要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教育淘汰社会氛围,完善现行研究生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实施研究生淘汰提供良好法律法规环境,由中央和地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出台政策,加大监管力度,激励鼓励并推行研究生培养淘汰制外,关键在于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研究生淘汰制度上要进行试点改革,积极摸索有效路径,同时也要为被淘汰者提供改正的机会和其他相应的出路,使改革工作能够在现有条件下顺利推行。

(四)研究生导师淘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