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市场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市场报告范文1
【论文摘要】调查报告选取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残疾人高职教育部29名专兼职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教育教学观念、专业技能水平、教学心态及行为、继续教育和教学研究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多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较为正确,能跟上时展的潮流,基本能胜任当前的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但也存在主体意识不强、畏难情绪严重、成就感过低、对学生期望值过低、与残障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缺乏等问题。由此加强对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教学改革和校本研究,稳定师资队伍建设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目的
(一)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包括:教师的特殊教育观、残疾学生观、特殊教育质量观、残疾学生成才观等;
(二)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情况,包括:手语(盲文)翻译与交流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控制课堂能力、制作教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
(三)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教育行为情况,包括:教学进度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思想教育、个别化教育与因材施教、教学心态等;
(四)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与开展研究情况,包括:对残疾高职学生心理的学习、阅读特教书籍、经验总结、论文撰写与发表、课题研究等;
(五)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技能及教育研究的现状提出改进及培训策略,提高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残疾人高职教育部29名专兼职教师为调查对象。被试的年龄范围为24-49岁,其中以35岁以下教师居多,占到72.4% ,男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占到62.1%,兼职教师和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比例较大,分别占55.2%和65.5% ;教师学历方面以本科学历为主,占到72.4%,专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都不大。(见表1)
本研究在残疾人高职教育部相关人员的协助下由研究者本人亲自组织进行测试。为了保障测试的顺利进行,在测试前向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说明了本次测试的目的和意义,消除了他们的思想顾虑。集中测试,一小时后收回。
调查完毕,由研究者统一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并输入计算机管理,最后采用EXCEL2003和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观念
特教观方面,有93%的教师认为办好特教高职最重要的是领导的重视程度、管理水平和招收的学生质量,这说明教师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够,把办学的质量更多地寄希望于院领导,更多依赖学生资质。有76 %的教师认为虽然残障生特殊性太明显,但不能因为怕受到外界的伤害便对其进行封闭式管理,这说明教师的教育思想还是比较理性,毕竟残疾学生将来也会走人社会,过度的保护对其没有多大益处。有34%的教师认为正常人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聋哑人的语言是手语,但有52%的教师否认这种观点,说明教师对于聋人语言问题的定位还是比较模糊,这可能与国内外学者对聋哑人语言归属问题的争论有关。93%的教师认为特教高职教师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这说明教师对残疾人高职教育可能面临的困难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对于困难的认识可能也有过分夸大的倾向,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学生观方面,有69%的教师否认“残障生是可怜的,所以应该对他们的要求尽量少一些”,这说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态度还是比较端正,同时这种认识也比较科学,毕竟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让残疾人通过大学的学习做到“残而不废”,过度的怜悯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残疾人的一种伤害。86%的教师否认“绝大多数残障生是很单纯的,但有个别残障生品性不好,是无药可救的”,这说明大多数教师还是认识到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复杂性,当然这与教师和残疾学生缺乏深人交流沟通也有关系。有31%的教师认为残疾人比正常人的智力差很多,有59%的教师认为残疾人比正常人的智力差别不是很大;有76%的教师认为残障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性非常显著,这两点说明教师对残疾学生的可教育性还是抱有一定期望,但也注意到了残障学生之间以及残障学生和健全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有21%的教师认为与残疾学生在一起,自己感觉到庆幸和幸运,但有79%的教师对此说不清,这说明教师面对残疾和残疾学生时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心态。
质量观方面,有76%的教师认为“残疾人高职教育的目标应当是残障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行发展”,有45%的教师认为残疾人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独立谋生。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对残疾人高职教育还是抱有较高的期望,部分教师的态度较为现实,强调对残疾学生生存技能的培养。
人才观方面,有10%的教师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绝大多数的残疾学生能够成才,但有31%的教师否认这种观点,另有59%的教师说不清,这说明教师对残疾学生通过大学成才没有足够的信心。
(二)教育技能
教育技能是教师能否顺利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专业能力,它制约着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交流能力方面,只有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手语(盲文)比较准确流利,与残疾学生交流.自如,有65%的教师说不清,这说明多数教师的交流能力和交流手段有待加强,有34%的教师感觉与残疾人的信息交流很慢很难,有65%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说明教师与残疾学生的交流手段比较缺乏,信息交流比较缓慢。
组织教学能力方面,有45%的教师认为残疾人高职教育中教学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学懂;有93%的教师经常通过实物、多媒体、角色扮演等直观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对残疾学生再三问一个同样的问题,93%的教师的回答是已经习惯了。这说明多数教师能够不断探索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而适应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表现出教学中的某些被动和无奈。
教学研究能力方面,有93%的教师平时有意识地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间题加强对残疾人学习特点的研究,100%的教师经常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来了解残疾学生的学习水平,90%的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效果,59%的教师经常翻阅特教书籍和相关杂志,24%的教师曾发表过相关的学术论文,35%的教师参与或主持过相关的课题研究。这说明多数教师的教学态度比较积极,能够主动学习探索和研究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
(三)教育行为
行为是观念的延伸。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教学进度方面,90%的教师按学生可接受的教学进度基本上完成教学计划,有41%的教师认为残障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比常人慢很多,48%的教师认为残障生掌握技能的速度与常人差不多,这说明教师基本上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残障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过程中与健全学生有一定差距,所以这种教学任务的完成仅仅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导致整个教学进度缓慢。
在教学中69%的教师对学生经常无形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86%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常常进行个别化教学和分层教学,41%的教师经常利用残疾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来加强实践教学,6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教学比较有效,这些说明多数教师能够主动积极的投人到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能够主动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来适应残疾学生,同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加以运用。
在教学心态方面,所有教师否认一见到残障学生就感觉不自然,86%的教师否认聋哑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时常感觉很无奈,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基本适应了残疾人高职教育和残疾学生,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93%的教师认为聋哑学生的语言表达常让人啼笑皆非,觉得比较好笑,这说明教师对残疾学生的学业现状和语言水平比较无奈,同时也是一种苦中作乐的表现;59%的教师觉得从特教高职班上完课走出教室,感觉很没意思,没价值,说明多数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很低,这与前面的特教观中教师的“四心”要求是相矛盾的,说明教师们的特教观只停留在观念上,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四、讨论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培训力度
教师和残疾学生交流手段欠缺、信息沟通不畅是调查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之一。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基本保证,为此残疾人高职教育中要大力加强教师的手语(盲文)翻译能力训练,并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考核,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在教育观方面,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基本正确,基本跟上了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才观方面,教师的态度比较消极,对残疾高职学生的成才期望值比较低,这与国内相关的表述比较一致,同时多数教师的主体意识也不够,把办好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希望寄托于学校领导和优质生源。多数教师们的特教观只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这些都不利于教师整体上高质量投人到教育教学中去,因此,加强专业理论培训,加强观念诱导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合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很低是调查中呈现出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包括从事残疾人教育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舆论不利、信息交流不畅、教学方法不当、残疾学生学业水平较低、教学准备复杂、领导不重视等。其中从教师自身而言,对教育对象(残疾高职学生)不熟悉,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是间接造成自身教学成就感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残疾人高职教育内在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寻找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加以运用,让教师在教学中感受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乐趣,增加教学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校本研究,编写适合残疾人高职教育的系列教材
在调查中,研究者了解到多数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都是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这似乎很合理,实则不利干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发展。这是因为,其一,学生可接受的范围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这与学生自身身心特点和学业水平有关,无法把握好尺度。其二,由于身心发展上的特殊性,残疾人高职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把教学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那么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将会十分有限。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症结在于目前国内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大多是照搬照抄普通高职教育,没有按照残疾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作特殊化,更没有专门为残疾人编写的专业教材。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只能按照“可接受”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虽然就课堂本身而言,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实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残疾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目标而言,可能还有较大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校本研究和校际交流,编写适合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专业教材,也只有这样,残疾人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市场报告范文2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 高职语文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28
在教育领域,“情景化”教学已经不是新兴名词。尤其在语言教学中,情境教学似乎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版块。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等等。正是因为情境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成功应用,人们已经习惯将“情境化”与“语言教学”联系在一起。在笔者看来,将情境化教学仅仅局限于语言教学绝对是浪费,其实在别的学科领域,尤其是高职教育中情境化教学的应用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可以很大限度上改善高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并且,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教育,高职教学与情境学习的渊源更为密切。
1 情境化教学及职业情境化教学模式
情境化教育思想最早源于西方,从杜威开始就有萌芽。“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即是情境教学最为直观的描述。到20世纪80年代末,学习理论潮流由行为主义转向建构主义,情境教学开始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作为一支建构主义取向的新兴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融合了社会建构主义与人类学视角的学习观点,形成了包括以莱夫、温格(Lave&Wenger)为代表的人类学视角,以布郎、柯林斯和杜林斯(Brown、Cillins & Duguid)为代表的心理学视角以及以格里诺(Greeno)等为代表的强的知识情境观。在这些学派中,通常以莱夫的人类学视角情境学习理论最具有代表性。莱夫从研究从业者(如裁缝、产婆、航海家等)的日常学徒开始,关注日常认知、实践中的认知,进而推进到对情境学习的深入研究。“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真正知识不是存在于认知主体个人头脑中,而是存在于“个体与个体”及“个体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情境学习理论区别于其他学习理论最特别的一点是其将外部环境纳入影响学习的因素系统,由此,学习由个体的作用转为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所谓“职业情境化教学模式”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为高职学生营造出一个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实际问题的教学情境,即按照真实的生产情境、知识情境、实验研究情境,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研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亲自实验去研究事物、探索新知、解决生产中具体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质在于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职业技能,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2 高职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化教学
公共语文课在高职教育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作为公共课,它承担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任务,负责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实用文书能力的培养;另外,作为高职教育中的语文课,它还承担着培养专门技能的责任。从技能培训角度来看,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化教学不可或缺。
根据情境化教学理论的教学设计,笔者在自己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职业化情境教学的尝试。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结合学生专业需求,设计教学主题并设计具体的问题,制造情境环境。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整合课程及教学单元内容,认真分析并在实际生产中找到映射。如此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习动机。并且探究问题的提出应当既能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研究,又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即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能将知识内化牢牢掌握。另外,问题的设置还应该顾及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步,根据已经提出的探究问题,构建教学情境。在高职语文课堂上,教学情境的构建尤其指职业化情境的构建。在拟真实化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由笔记上搬到脑子里”。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经验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比如,在语文课上前期已经训练过学生通告通知的写作方法,那么在之后就给出学生诸如“某公司因经费欠缺,故端午节日福利将取消或者推迟发放”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此情景写通告通知。这样的情境设置不但考察了学生的知识应用情况,也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第三步,组织学生根据问题分组合作进行探究。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将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意识等素质。比如“某餐饮公司有意进驻某地市场,请根据资料合作完成一份市场报告”,这样的题目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很多的经验,包括人际交往经验、解决问题经验、文书写作能力等等。可以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合作的矛盾与优点,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更好的处理问题,提高效率。最为直接的收获是,在毕业后的面试中,有团队合作经验的学生将有更好的应对。
第四步,引导学生反思任务,归纳整理经验。这是一个情境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因为如果一个情景任务完成后不去反思总结,最终学生不会收获经验。在引导学生反思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问:“研究方案是怎样构思出来的”、“为何这样构思”、“这样的研究方案是否合适”、“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案”等问题,这样学生会对自己解决问题方式有个反思,保留优点,改正缺点。在学生出现明显错误时老师要适时指出,避免学生将错误经验强化。并且评价方式也不要仅仅限于教师评价,可以鼓励其他同学参与评价,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相互学习的意识,并且锻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批判性看待问题的能力。
经过笔者实践探究,将情境化教学引入高职语文课堂是可行的方案,并且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高职语文学科发展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翠白.西方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9).
[2]陈革,代岚.职业情境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
[3]刘育锋.当前国际主流职教教学改革对职教教师职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4]王振刚.能力本位教学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职业教育市场报告范文3
关键词:非农业转移视角;农民;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6)02-039-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的整体素质对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村人口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较之以往,在农业人口的继续教育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政策,各地也纷纷进行了不同形式探索,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农业人口的教育培训既要注重制度性、系统性,又要有区域特色,与区域经济相结合。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性企业弃城还乡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业转移人口将越来越多,非农业转移的农民劳动者素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加强农民相应的教育培训,不但能满足农民提升自身及家庭生活品质的需求,而且对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参加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育者的角度看
一是缺乏对当地农民需求、地方经济、传统手工艺等的调查与了解,课程设置完全由培训机构单方设计,致使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相对较差;二是培训的方法单一,虽然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不再是“黑板上养猪”,但是多数仍然采用讲座形式,一个PPT教案从头讲到尾,即使课程内有操作,也是教师简单演示,学生观摩而已;三是由于缺乏专门部门的管理,培训方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有些培训只是流于形式,培训质量不高;四是由于缺乏教育经费,农村人口的继续教育的基础条件较差,培训设施严重匮乏,许多培训只有一间教室一个投影设备,严重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五是适用的培训教材凤毛麟角,虽然市面上也有为数不多的培训教材,但是教材质量不高,教材的编写缺乏调查研究,多数可用性、针对性较差,对农民的指导性差。
(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
一方面,很多农民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产生了“培训无用论”的观点:一是基于前述原因,课程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不高,人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农村中专班上,甚至出现了家中老人代替上课的现象;二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些乡镇企业吸纳了部分农民剩余劳动力,这些地方的农民实现了劳动力的就近非农业转移,但是企业中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在权衡旷工的损失与旷课的损失后,一些农民选择放弃国家资助或老人代上课;三是上完培训课后,除了可能有一纸文凭,对其今后的生产生活没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的经济也无明显增长。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来说,培训结束后,生产中的问题得不到任何帮扶,社会待遇也不会提高。对于非农业转移的农民来说,由于培训内容不深入,没有技能训练,对其工作没有明显帮助,并且服务的企业对于参不参加培训没有任何要求,不仅不会提升福利待遇,旷工还要扣除工资和奖金。另一方面,由于培训资金较少,许多地方一个县区只有一个培训点,而农村人口居住相对比较疏散,致使许多农民由于路途遥远,只能放弃培训机会。
(三)从制度层面来看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继续教育还不成熟,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各界教育力量相对薄弱,对各教育机构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对教学内容缺乏审核,对教学质量缺乏监控,使得农民的培训教学相对比较松散,课程针对性较差。由于全社会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对农业人口的继续教育宣传和引导不够,农民接受继续教育与否,对自身利益没有明显影响,致使很多人外出打工而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
二、非农业转移视角下农民继续教育实施对策
一些地方企业,正在遭遇或即将遭遇由于劳动者素质不高导致的企业发展瓶颈。如果农村人口的继续教育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劳动者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必将成为用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加大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改变其受教育的程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已迫在眉睫。
(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全员参与的新型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1.完善教育制度法规,保障和规范农民继续教育的推行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设立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保障农民继续教育的有序推行。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多方筹措农民继续教育资金,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与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开发适用于农村人口的招工就业信息平台,企业在通过平台缺工信息、岗位要求等;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各级政府按区域统计农民的留守情况、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培训的内容、就业信息等;建立农村继续教育教师信息库,录入优秀教师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等相关信息。一方面,为用工单位招工,帮助农民及时接受继续教育和及时就业服务;另一方面,为政府了解农民的继续教育现状、教育方向、制定继续教育政策提供参考资料。为了适应农民终身学习的要求,国家应在现有教育制度下,开设农民继续教育中专班、大专班、本科班等,教育内容应符合当地的经济特点,教学形式灵活,同时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培训,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培训班,满足不同需求的农民的学习。建立被广泛认可的资格证书和学位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认体系。政府加大对农村人口继续教育机构的审核和评估,引导教育机构脚踏实地地对不同地区经济进行市场调查,使培训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就业和劳动力的非农转移。2.引导企业承担非农业转移的农民继续教育的责任“教育,为实现其日益增多的义务,需要其他机构的帮助,尤其是需要那些必须雇佣受过训练的工人机构的帮助”,国家可以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加入农村继续教育的行列。乡镇企业可以将本企业的员工培训和非农转移的农民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在工业内部训练”的目的,帮助农民提升技术技能,强化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在工作和学习中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通过教育培训既能稳定员工队伍,又能提升员工素质,并给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后备技术工人。参与企业培训的员工需要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要优先解决参加培训的农民的工作,企业也应把是否参加继续教育或培训作为工资调整和职称晋升、岗位调换的条件之一。3.引导教育机构和培训教师重视农民的继续教育利用政策引导职业院校和教师投入到农民的继续教育中来,与政府、企业一同开发课程,负责理论知识、文化修养、企业标准解读、工艺单分析等,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院校信息和教师特长,选择授课教师。可将是否参与农民的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条件或可置换条件。国家应加强对教学的督导和考核,积极听取农民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给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实用性和适用性。对于农民培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营造全社会重视农民教育、关注农民继续教育的氛围。4.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非农转移的继续教育学习通过经济的补偿、典型榜样的影响、政策上的支持,引导农村人口重视继续教育,如参加继续教育的农村人口在培训期间,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取得资格证书的,在工作或创业过程中,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跟踪帮扶,帮助他们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创业项目,分析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帮助规避风险。培育一批而不是个别典型,是让农民觉得“跳一跳”都能摸到的典型。
(二)以当地经济特色为基础,创新继续教育模式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从事农民培训的教育机构,要携手对当地的地方经济及发展趋势做深入调研,如各县乡工业、手工业的分布,经营的品种等;对当地农民的需求和就业意向做充分的调查,并进行分类汇总,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进行就近非农业转移。对于即将到当地工业企业就业或已在这类企业就业的农民,企业应与教育机构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借鉴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进行农民的培养,每周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边工作边学习,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教给学徒实用技能、动作技巧、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小部分时间由教育机构派出教师到企业授课。在学习期间,企业支付学徒学生计件工资,同时国家给予学徒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消除农民担心学习而耽误家庭正常收入的顾忌。教师(包括企业中带学徒的师傅)授课费用,由教育经费承担,增强企业技术能手带学徒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对于不能到企业就业的农民,教育机构和政府可以带领农民寻找合适的项目,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的来源可以是政府或教育机构开发的;或是当地企业提供的;或是同农民一起积极发掘当地的民间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继承,引导农民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无论何种来源的新项目,都应在前一学期,由下学期的任课教师对项目进行考察、论证,政府负责部门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估,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教师要做出项目规划,设计下学期的课程教学方案;评估有争议的项目,教师可以就问题反复调查研究,修改项目规划,直到完善为止,或放弃项目寻求开发新的项目或改变教学方案。鼓励农民自己或组队开发新项目,教师带领农民进行可行性分析,完善项目开发计划。对于具备可行性的确定项目,当地政府部门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扶,逐步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体会到学习的好处、知识的力量。在教学过程即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教给农民项目开发的方法,产品设计的方法,制作的工艺技术,产品定位、产品营销、团队合作与管理的方法,诚信经营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社会公序良德和文明素养。
(三)建立新型的课程开发模式
以往用以农村人口培训的课程设置,大多数都是由教育机构独立开发设计的,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类型、甚至有些不同职业的培训课程几乎都相同,致使课程的指向性和培养目标不明确。针对此种情况,建议课程开发要实现全员参与,可以由当地专门负责农民继续教育的政府部门主持,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教育机构的教师、企业能手、行业协会的专家、农民的代表等组成课程开发团队。这种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既能保证课程设置的实用性、针对性,符合当地的经济特色、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自身的特点的需要,又能使政府和学员深入课程设计过程,提供课程及项目开发的宝贵意见,给予后期项目实施的支持和政策性指导,也给政府制定农民继续教育政策提供最直接的参考。课程开发前期,课程开发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相应职业的人群进行关于学习目标或期待的教学目标的深入调查,团队应在国家关于农民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整理、研讨、分析团队中所有成员调查的结果,最终制定出当地不同职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团队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对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要求等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如纺织服装类的专业,以培养农民知识、技能类的课程为主,适当添加服饰及色彩搭配;形象设计类的课程,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审美能力;适当添加市场营销类的课程,尤其是如何利用网络开发营销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一方面,为创业做准备,另一方面,教育农民进而影响农村家庭正确看待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课程开发组不仅要开发出系列课程,还要给出课程教学实施的建议,以供后期教师授课作为参考。对于课程设置,每年都应进行市场调研,及时修正或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保证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四)严格教师考核制度,提升教学质量
因为农民继续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宽泛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创业指导经验。所以,建议不论院校推荐的教师还是企业的技术能手即企业的师傅,都要有严格的考核方案。被聘用的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参加由课程开发团队关于当地农民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农民的特点特长的培训,加强教师对课程及授课对象的认识和了解,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便在授课时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提升课程教学的亲民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使教师能够及时修正教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建立完备的职业指导体系,伴随农民职业成长
对于农村人口的教育培训,不能止于教育,而应通过建立完备的职业指导体系,帮助农民认识自己的特点和职业,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建立农民创业帮扶中心,帮助农民在项目开展中了解规则,遵守规则,尊重知识和技能。由此,非农业转移的农村人口伴随着自己职业的成长,不断学习,最终实现农民的终身教育,使劳动者素质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谷小明.欧洲农民培训[N].市场报,2006-03-01.
[2]吕德宏,李平女.新形势下农民职业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
[3]杜妍妍,姜长云.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特点与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5(7).
[4]“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组.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总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5(35).
[5]梁东红.不能忽视农民的继续教育[J].河北农业科技,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