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团活动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团活动建议

社团活动建议范文1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社团;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3?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203-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广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广泛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有助于研究生领会实际工程、管理思想,提高把握课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奉献精神;使研究生、学校以及实践单位三方都能从中受益,因此受到研究生、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欢迎。以浙江大学为例,研究生挂职锻炼活动源于1996年,至2000年通过挂职达成的科技合作项目总金额就已经多达5000多万元,创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研究生去基层锻炼,成为连结学校和地方的桥梁。他们把学校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带到地方,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管理工作;把地方的需求返回学校,又为学校科研启发一些新的方向,这种多赢的合作机制值得继承和发展,值得推广。鉴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各高校都将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并纷纷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进行研究。作为浙江大学学生社团组织,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自成立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现以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的发展历程、现状、事实为例,阐述依托社团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研究生社会实践中心简介。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Social Practice Development Center for Graduates of Zhejiang University)(以下简称SPDC)是浙江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的自治社团组织。自2008年成立以来,中心秉承“服务社会,实践成才”的宗旨,致力于全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内容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组织、开展和参与研究生挂职锻炼、西部行、学院社会实践和海外交流等四个基本项目为工作重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挖掘新的社会实践项目。中心下设有主任团、公共事务部、项目管理部、人力信息部、对外宣传部等机构。中心成立至今是第四届,助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提供的广阔平台,为浙大学子服务。2011年浙江大学共组织了102个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参与人数达1330人,相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57%和85%。广大研究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成效浅析。社会实践,就必须注重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浙江大学依托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SPDC)这一社团很好地推进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

一、严密组织,规范管理

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将社会实践分为校、院两级,更多地把组织工作放在校级活动上,院级活动由院系组织开展,在项目后期再统一纳入评比总结工作中。在研究生暑期挂职锻炼、西部行活动开展前期,积极和基地及实践单位联系,制定出周详的计划,由中心组织落实,包括宣传、策划、实践团队的招募等,整个活动都会以项目制的形式来进行,根据实践基地划分成不同的项目组,并把相应具体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项目组,再由各个项目组根据自己的目标、内容着手准备。以组织发动工作为例,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会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方式,校内横幅、喷绘、论坛、校级网站、院级网站和点对点短信等形式,力争把社会实践的消息覆盖整个校园,传达给每一位研究生。SPDC成立后,在研究生关注多的校内网站——飘渺水云间设置了专属版面,为广大的研究生了解挂职锻炼、认识挂职锻炼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也有利于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与指导老师及主任团保持联系,统筹该项目组的工作。研究生社会实践要把最合适的人输送到最需要的岗位上,经过长期实践,SPDC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行之有效的挂职锻炼选拔机制,包括简历筛选、面试的多个环节才有机会获得挂职锻炼的机会,不仅要求专业上尽量对口,而且我们会对挂职人员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以考察,最终择优录取,做到选拔的公正、公平、有效。

二、建立与地方的友谊,维系与基地的纽带

我校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老师们的指导下与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不断沟通,在细微处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稳定化。2011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已经发展至18个,并且开始逐步走出浙江,走向全国。为了保持与社会实践基地的良好关系,每年会在相关的挂职基地进行回访,聆听来自对方单位的声音。近年来利用浙江大学研究生及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组织者的双重身份,陆续回访了仙居科技局、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建德基地的大慈岩镇等等。参与同学投入极大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走访调研,形成内涵充实的回访文章;对外,在挂职单位中宣传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形象,为争取到更多的挂职岗位付出努力。对内,根据回访,我们对相关基地的素材进行整理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便做出相关的调整,更好地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如大慈岩镇政府邵根清主任在回访时说,希望能与浙大的学子们合作,争取形成荷花花茶、叶茶的系列产品。他所在的建德市大慈岩镇,各种与荷花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地方企业也由此意向。此外,今年的莲子腐败病的防治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进一步发展“荷”产业的基础已经具备。但是,农业有它自身的周期。他希望,浙大的挂职研究生最好是每年的3~9月都能来——从种子种下到果实收获,暑期集中一些,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接受这些建议,及时调整挂职时间。SPDC作为研究生社团协助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建立与地方各单位的联系,通常利用过年过节会在每给各个基地发节日祝福贺卡,以维系感情类似于这么一些的祝福语,看似简单,实则饱含我们对各单位的感谢,话到意至。一些地方基地科技部门的负责人也会经常利用出差杭州的机会,来学校洽谈研究生社会实践有关事项,SPDC的同学会全程陪同与交流,增强研究生与挂职基地领导的实际接触,SPDC的同学热情周到地接待,使地方基地的负责人对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岗前培训,跟踪管理

岗前培训是顺利完成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来自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地方合作处、宣传部、新闻办的老师们用生动的培训课程为同学们开展暑期挂职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来自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使对挂职锻炼半知半解的同学们对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的内容、意义及实践方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学校规定凡是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出发前都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评定作为选修课计一学分。如2011年6月PDC邀请了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吕淼华,副部长陈凯旋,杭州市余杭区科技局高新科科长胡国庆,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韩建文等领导和嘉宾为各基地指导老师和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进行研究生挂职锻炼培训会暨《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课程,吕部长引用前几届挂职锻炼的经典案例诠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一理念的深层含义。曾在嘉兴秀洲区挂职副区长的我校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周坚,结合自身在挂职工作中切身体会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路,以“知识造福社会,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鼓励所有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要勇于探索,发现问题,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成长。这样的培训活动从未间断,为一批批优秀的在校研究生顺利走上挂职锻炼岗位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支持和帮助。除此以外,中心下设项目组,分别负责各实践基地跟踪管理;协调好实践小分队和实践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如201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广西基地由于对方临时取消挂职岗位,但学校已召集和培训好同学准备出发,SPDC主任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本着为同学和实践单位负责的态度,主动积极与挂职单位联系,多次协调困难,最终给同学们争取到了社会实践的机会。

四、总结、评比和表彰,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

为了总结一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并交流成功经验,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每年的12月份都会召开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过去一年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表彰研究生社会实践先进基地、优秀指导老师、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组织,商讨并落实下一年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会上学校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领导、实践基地的领导都会应邀出会并发言,受邀优秀社会实践个人也会展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前前后后,难忘的经历、深厚的情感、丰硕的成果。SPDC是总结大会的工作的承担者。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后期评比和表彰,巩固扩大社会实践成果。并且建立了完整的资料库,对各项目的总结资料和活动成果保存汇编,编辑出版电子杂志,完成了项目总结等资料的存档工作。每年一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的筹备召开是实践中心学年工作的重点。前期近两个月的筹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部领导的支持,在上届基础上总结创新,从完全没有相关的大型会议筹备经验到最后为与会的校内外嘉宾呈现了一场隆重圆满的表彰大会,大家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主任团从10月初即开始筹备,提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划定具体负责部门及完成时间,由主任统筹负责,确保筹备进度的不拖延。临近召开前一个月主任团几乎是每个星期碰面开会反复商讨各项细节。大会中,公共部负责会场布置、入口领导引导以及颁奖人员引导等多项工作;人信部负责签到及PPT制作播放;外宣部负责会场内外宣传品布置及会议拍照摄影;项管部负责领奖及展示人员安排。部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会后同学留守对会场进行整理扫尾,善始善终非常尽职。通过这样的总结大会对SPDC全体成员也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SPDC全体成员的社会实践内容。

依托社团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是一种创新,从立项开始到最后的评比总结,社团中心的人全程参与社会实践。SPDC在为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服务中积累和形成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这毕竟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仍然需要不断地总结提高使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管理。增强高校之间相互的沟通与交流,汲取他人之长来不断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总之,依托社团,开放、学习、总结,才能保持其活力,使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并作用于研究生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社团活动建议范文2

关键词:工匠精神;社团活动;媒介;职业素养

G715.5

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其意义由来已久,可追溯至鲁班时期,指工匠对工艺求精、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讲究严谨、一丝不苟,它贵在耐心、专注、坚持,用不断细致琢磨的精神,永不止步的追求产品的提升。

2016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至此,“工匠精神”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重启、革新、助推,以革新的工匠精神助推创新。

1.“工匠精神”包含创新意识

“工匠精神”本就强调对产品的不断完善,不断推陈出新,所谓推陈出新,即工匠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加工,不断对自身进行突破,以求得对产品的不断完善,精工雕琢,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本身便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它更强调的是对自身的不断突破与完善,而这种突破与完善是无止境的,是工匠穷其一生的追求。

2.“工匠精神”助力创新精神

在“工匠精神”当代全新含义中,已经被赋予“革新”的含义,这种“革新”是对创新精神的有益补充,是当代创新精神的一大助力。福奇说“发明创新”就是工匠的核心。“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他们共同执着于精雕细琢,执着于精益求精,执着于不断的完善、创新,他们通过“人性”的执着而胶着互通,创造产生出巨大的精神价值。

二、以“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为内容的社团活动对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作用

1.有利于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共同爱好、共同追求的高职学生自发组织在一起的,在这个大家庭中,打破了班级和专业的限制,不同专业,不同学术背景被放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必然爆发出全新的创意和思想,新知识、新理念往往就在这交叉学科中被创造出来。在社团的环境下,其参与者的思想是绝对自由的,而高等教育的本质便是教育者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创造具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可能条件,因为学习自由精神是学生批判地审视现有知识和自主地探索科学真理的前提,而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正是人的创新特质的外化特征[1],让学习回归“自由”,更加符合大学精神。

2.有利于可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古来有之,但随着近代工业化大生产的崛起,批量化、标准化的产品被机器大规模生产出来,“工匠精神”曾一度缺失,是随着西方工业化大生产产生和蔓延至全世界的共同现象。“工匠精神”重在探索和琢磨,它强调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完善和创新,在“工匠精神”下,“刻苦专研”是工匠的基本素质,“独具匠心”是工匠的特殊能力。“工匠精神”的缺席,导致现代人浮躁、轻视技能、不负责任等问题不断突出,工匠精神的重拾有助于现代文明的跨越式发展,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完善。

3.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

社团本身便是一个小社会,其中包含有各个职位,每个人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为了社团的运营,这些社会角色要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于是,亲社会的实践能力便在这实际工作中被开发和锻炼出来。一个以“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社团中,更强调的是这种亲社会能力的培养,强调合作和共赢的理念。

4.有利于完善个性

现代高职学生往往在虚拟世界中是交际达人,但在现实世界中,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显得却格格不入,甚至与其他年龄段线的人群形成了明显的代际隔阂,而且,由于社会的大环境,其不负责任、浮躁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以“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社团活动,一起共同的目撕托巳つ苋盟们找到合作点,触发合作的完成,从而完善缺位的人际关系构建,在强调“工匠精神”的理念作用下,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完成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从而达到完善个性的最终教育目的。

三、社团活动为媒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

1.思想素质构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高职生尤为重要,这是指导一个人行事的基本准则及基本方向,为一群有共同追求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将高职学生导向人生正途,社团活动的作用要大于教师课堂教育。社团活动让参与者提前感知到企业文化,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也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2]。

2.心理素质构建

以社团活动为依托,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碰撞更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养,当代高职生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在这个微型社会中,失败在所难免,利用社团活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培养抗挫折能力以及担当意识非常重要。“工匠精神”的百折不挠,就是告诉高职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要建立完善的人格、形成锲而不舍的精神。

3.行为能力构建

社团活动要求是一群人一起完成一项工作,其对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十分强调,在这团队中,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份子,都是团队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精细加工,要求工匠必须具备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以“工匠精神”为内容的社团活动,能够有效的建立起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

总之,以“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社团活动能够有效的建立起当代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其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行为能力的构建,同时也可以起到人际沟通能力的构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参与社团活动的高职生其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等方面都较未参与社团活动的高职生有显著的提高,不能不说社团活动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徐柏才.论高校学生社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 (6)

社团活动建议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建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108-02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愿组成的按照社团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社团的这种“自我”性符合了青年学生思想敏锐、主体意识强、反感空洞说教、喜欢个性张扬和希望追求个人发展等特点,所以就受到了青年学生的青睐。目前有很多大学生热衷于通过加入学生社团来寻求自我发展,社团已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校园生活方式,因而也就成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这样,面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如何能使学生社团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的作用,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方面。下面,本文拟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大学生社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1.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生活教育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课堂教学,以“两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主阵地,以理论灌输为主要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单一灌输的特点,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真实感受,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社团活动中自由平等、畅所欲言的活动方式更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容易使大学生的道德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讨。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有84.75%的学生表示正在参加或想要参加社团活动,社团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2.社团活动能使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如今,各高校都拥有较多的学生社团组织,山东工商学院目前就有各类学生社团77个。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22.15%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能使自己增长知识和技能,能为日后走上社会积累经验;有17.13%的学生认为通过社团活动中的社会调查或对相关问题的实地考察,可以获得对社会的更多的认识;有30.4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能使自己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放松;有23.75%的学生认为在社团活动中能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还有12.59%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3.社团活动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实践平台

实践证明,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这正如杜威所说的,道德教育不应该是“教训式”的,而应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进行,应进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道德教育,并把这一方法作为“民主的过程”。他甚至认为,过分地强调和强化道德的说教只会导致学生不能在日常生活的情景中正确地践行伦理道德的要求。道德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而大学生社团以其活动多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恰恰顺应了这一需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使学生社团活动有了丰富的知识性和思想性,也可使我们的理论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93.17%的学生希望能通过社团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的地位目前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1.学生社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山东工商学院的77个学生社团中,相似或相近的学生社团比较多。比如,舞蹈类的学生社团就有“舞天堂”“劲舞团”和“优悠舞团”三个,促进外语学习的学生社团也有“商务英语协会”“疯狂英语俱乐部”和“大学生英语俱乐部”“face to face英语口才协会”4个。社团的重复建设使学校的有限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2.社团性质比例失衡,理论学习类社团数量太少

数据显示,在山东工商学院的77个学生社团中,文艺体育类社团有31个,占社团总数的40.25%;科技类社团30个,占社团总数的38.96%;公益服务类社团10个,占社团总数的12.98%;理论学习类社团只有6个,占社团总数的7.79%。

3.社团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我们发现,77.84%的学生在加入某社团前并没有对该社团进行必要的考察,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在加入某社团前甚至还不清楚自己要加入的是何种社团。如此,一旦发现了该社团的活动与自己的期望和想象有出入时,就对该社团的活动失去了兴趣,从而就导致了社团成员的隐性流失。同时,从参加学生社团的学生的年级来看,低年级的学生较多。在山东工商学院,目前共有学生社团成员6 273人,其中高年级成员仅有1195人,占总人数的19.04%;低年级学生5 078人,占到总人数的80.96%。在这些属于低年级的社团成员中,还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即一人同时加入多个学生社团。在高年级的学生中,除担当社团的主要骨干者之外,参与社团活动的明显地较少,而且这些骨干也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活动,不太关心对后面的核心成员的培养。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状况的出现:社团活动的传承性不够,社团的稳定性也较差。

4.社团活动指导教师不足

目前,在高校,大部分学生社团都缺少指导教师。在山东工商学院的77个学生社团中,目前有12个学生社团没有指导教师,占社团总数的15.58%;有指导教师的,其指导教师也大多是由校团委或学校二级学院团总支的成员或部分专职辅导员来担任,所以他们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也并非是经常性的。这样,指导不及时、不到位的状况就容易导致学生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社团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三、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建议

在当前形势下,学生社团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已显示出了它的强大的生命力。鉴于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做到“双克服”和“双加强”,才能较有效地发挥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克服自主性过分的问题,加强规范性

学生社团作为自发性的学生组织,它是基于学生的共同的兴趣与爱好组建而成的,因此它就具有结构松散、人员流动性大、组织自主性强和外在约束力相对较弱等特点。自发性可以使学生能较容易地自发地组建起他们要组建的社团,可以使他们能自主地对社团进行管理,利用社团活动学习他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积累各种不同的实践经验,在成功和失败中反思自我、塑造自我。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尚不完全成熟,由于有西方思潮的冲击和我国社会大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所以一些学生社团的活动就易出现偏差。为此,首先,应把社团活动纳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来,做到在活动中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用健康的活动鼓舞人。其次,应有有效地对学生社团进行管理的制度,应使社团活动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比如,学生社团的建立、学生社团主要干部的产生、学生社团重要活动的举办等,均应有相应的审查与批准的制度,以使社团活动能规范化。实践证明,必要的约束和管理并不是对学生自主的扼杀,而是使社团活动能健康开展的保证。最后,应适当控制学生社团活动的频次,同时引导学生社团设法提高其活动的质量。这是因为,高频次的学生社团活动,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会使一些学生不得不逃课去参加社团活动。所以,必须把学生社团活动的频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此确保每次活动都能是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形式生动活泼的。

社团活动建议范文4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高中;学生社团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05-02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特别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学生社团非常符合本次改革的方向,正在广大高中蓬勃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学生社团的发展情况,从高中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原因,同时给出解决措施。

一、当前高中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社团发展的内部问题

第一,学生社团自身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社团内部管理组织不健全、制度建设不完善这两方面。以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为例,目前我校有46个学生社团,大多都仅有社长和副社长,有些连副社长都没有。许多社长包办社团内大部分工作,而其他社员无明确分工,因此开展活动比较费力,且活动层次低、质量不高。另外,社团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社员权利义务不清晰,造成学生之间许多不必要的矛盾,从而严重影响到该社团的发展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第二,学生社团建设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长远规划,二是缺少对下一任负责人的培养。结果是:许多学生社团在创建时,由于创建人热情高、能力强,可以将社团做大、做强,一旦创建人卸任或毕业,社团发展迅速陷入困境,甚至解散。许多优秀的社团管理模式和经验因此流失。

(二)学生社团发展的外部问题

第一,缺乏充足的社团活动时间、场地和设施。由于高考的压力和繁重的课业任务,学校可提供给学生社团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目前我校一周仅有一节正课供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而我市许多中学甚至连一节社团活动课都没有。另外,由于安全责任和经费等问题,许多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场地和设施有限,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缺乏充足的经费。绝大多数学生社团都是学生自己创建的,经费也由学生自筹。而普通高中生能力毕竟有限,经常筹措不到足够的经费。例如我校的美食社、跆拳道社等社团,组织一次普通的活动或表演,就需要上百甚至数百元来购买材料。这对普通高中生来说是不小的开销,偶尔一次尚可承担,经常开展活动或表演,则无法承受。有些社团因为缺乏经费,有时连正常的活动都难以开展,这势必影响到社团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社团一般是学生根据兴趣或特长自由结合而成的,种类非常丰富,普通高中不可能给每个社团都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这些都能理解,但有些学校虽然为部分社团安排了专业指导教师,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社团处于“有教师无指导”的状态,指导教师仅挂名而已,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第四,学校的学生社团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过度,例如在学生申请社团时有许多限制,或是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有许多限制,导致许多社团根本不能正常活动;二是管理缺失,例如采取“放羊式”管理,对社团活动几乎没有任何指导、帮助,或是缺乏评价机制,对学生社团的发展情况缺乏及时了解和奖惩。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制约学生社团的发展。

二、当前高中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自己不够重视社团的内部建设和发展规划

当代中学生所受的教育基本还是被动接受式教育,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另外,当代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缺乏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主创建的,在管理社团的过程中,学生身上这些问题就会暴露,造成社团凝聚力差,组织开展的活动质量不高,社团发展缺乏持久性等问题。

(二)学校过于强调安全和升学,客观上制约了学生社团发展

虽然现在许多高中都开展了社团活动,但在高考升学率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的现实压力下,许多高中开展社团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为了对外宣传或应对教育部门的检查。这就使许多学生社团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

(三)部分老师的观念陈旧,阻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在部分高中老师眼里,老师和学生只需搞好教学和学习,其他工作和活动都无足轻重或没有必要。这就造成一种奇怪现象:许多学校领导主张发展学生社团,并制定了具体方案。但在实施层面,部分老师却不支持甚至反对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这就给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造成阻碍,严重者则会挫伤学生积极性。

三、当前高中学校发展学生社团可采取的措施

(一)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社团内部建设和发展规划

虽然学生社团是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组织,但学校有必要在学生创建社团、组织活动时给予适当建议,指导学生在社团内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以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为例,我校团委从2015年起,为各社团负责人提供专项培训,讲授一些基本的管理学知识,提供一些社团活动的案例,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社团管理水平,开展优质的社团活动。

(二)学校应为学生社团提供时间、场地、设施、经费方面的保障

缺乏必要的时间,发展学生社团将是一句空话。目前我校每周开设一节社团活动课,来保障学生的社团活动时间。但由于社团种类众多、情况复杂,在实际运行中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社团的需要。因此学校应制定更加合理的社团活动制度,尽可能保障更多社团的活动时间。场地和设施是社团开展活动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尽量满足社团的活动场地和设施要求。如确实无法满足,应对学生做好解释工作,而不是敷衍搪塞,否则会极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经费是社团开展活动的又一个必要条件。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主组建的,活动经费理应由学生自行解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经常筹集不到充足的社团活动经费。对此,学校可采取不同措施,酌情给予适当的支持。我校是在评优时对部分优秀社团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在社团代表学校参加大型活动时,提供经费。

(三)学校应为学生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

对此,学校应遵循两点原则:一是双向选择,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生社团是学生自主创建的组织,学校可为学生提供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的建议,但不宜强行安排。同时,也要遵循教师本人的意愿,不可强行摊派。对此,我校的做法是由学生社团和教师双向选择、自愿结合,学校只提供建议,做好记录和评价工作。对于某些专业性强、校内无人可指导的社团,学校在学生需要的情况下,聘请校外人士担任专业指导教师。例如,我校聘请校外的跆拳道教练、专业摄影师、专职模特,来指导我校相关社团,帮助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四)实现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

有条件的学校可从三方面入手,逐渐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一是结合本校特色,将有专业教师指导的社团活动开设成一门选修课。学校可将这类学生社团发展为骨干力量,带动学校的社团工作不断进步。二是将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学生社团与特长生培训结合起来,作为学校课程的课外延伸。三是对一些无法开设成课程的社团活动,如某些公益性、服务性社团,学校可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给予学分或其他认定,享受与课程化的社团活动同等的待遇,保持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五)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管理体系,完善学生社团评价制度

大部分高中是将学生社团工作交给德育处或校团委来管理。德育处或校团委一般都会组建相应的社团管理机构,如社团部、社团联合会等等。社团管理机构对内应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做好考核工作。对外在管理各社团时,只需做好服务和评价工作,社团内部事务由各社团自主解决。另外,德育处或校团委在选择社团管理机构的学生干部时,应优中选优,宁缺毋滥。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或不足,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中学校应结合本校特点和本地资源,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社团发展规划,创新学生社团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品味。

参考文献:

[1]邓荣标.加强社团管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黄雄.促进中学生社团自主发展[J].师道(教研),2011,(11).

[3]孙金华.中学生社团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究[J].新校园,2011,(02).

[4]贺恩格,陈牛则.浅谈普通高中社团管理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2).

社团活动建议范文5

关键词:初中社团;推进;活动;学习兴趣

一、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此次校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我校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年龄分布而设置的四大模块,每一模块都有切实的针对性,旨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人文艺术学习模块

所谓人文艺术,就是通过对艺术的欣赏、人文的学习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最终能够成熟地与人相处。这一模块的设置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观。这一模块的社团具体包括:美术社团、手工制作社团、书法社团、舞蹈社团、阅读社团等等。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通过实地操作提高自身表现美的能力。

(二)科学类以及创新类模块

顾名思义,这一模块的设置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观以及激发学生的创新欲,这一模块的社团主要包括:魔方社、电脑社、数独社、模型社等等。学生参与这一模块的社团,能够更加科学理智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情商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能够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创新自己的思维,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体育健身类模块

对于好动的男生而言,体育健身类模块的社团必不可少,主要包括:篮球社、足球社、田径社等等。通过健康的健身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保证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对待学习。

(四)体验类模块

体验类模块社团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主体发展,帮助学生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主要包括:风筝社团、乒乓球社团等等。

二、社团活动的具体实施措施

在对学校的社团进行了具体的分类之后,就要对社团活动进行的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以“教师团队”作为社团活动的出发点。

将教师进行科学分组,保证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任务的角度选择一个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组织选择的社团的活动的组织与参加。“实践是认知的教师”,只有教师亲自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才能够保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策划,弥补校本课程中的不足。对此,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切实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校园社团活动。

(二)以“学生为本”作为社团选择的宗旨。

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对社团的选择应该由他们自行选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切勿做过多的参与。在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班级设置,而是将班级打乱,任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社团加入。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学生真正喜欢该社团的活动,才能够实现本次校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当然,每一个社团都要设置学生比较熟悉的一至两位教师作为社团的指导者,以保证社团实施的井然有序。

三)对社团的时间、地点进行科学设置。

初中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社团活动时间、地点的严格控制,将无法保证社团活动的有序进行。因此,我们要根据初中课程设置的时间特点,科学的安排社团进行的时间。将七年级与八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流,但是大体的时间可以安排在下午的四点左右,持续时间可以设置为四十五分钟。每一次的社团活动,都要拟定一个活动主题,并且实时将这些主题活动的效果进行反馈,以促进下一次活动进行的进步性。

(四)对社团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

一个社团的成熟以及活动开展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评价,因此,我们要根据活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此外,为了促进每一个社团的进步,我们要适当评选出部分优秀社团,奖励该社团所需的部分物资,帮助其更好的发展。除了对整个社团进行评价之外,还要对社团中的成员进行科学的评价。

三、社团活动的实施困惑

通过社团活动的观摩以及交流,我们发现在本校社团活动的开展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在开展社团活动时,活动的主题不够新颖,活动的形式不具有创新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我们要根据不同模块的社团分类,组织更具有针对性的社团,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规范社会活动的组织与操作,促使社团更加专业、高效。其次,我们要逐渐转变教师在社团活动中的身份,从一个组织者转变为一个参与者,将活动的组织、策划交还于学生,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社团活动的探究,得出了当前我校社团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解决困惑的两点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提高我校社团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秀山,李朝晖,穆娜.维稳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社团活动建议范文6

关键词: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体育指导员;阳光体育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商丘师范学院12个体育社团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知网的网站,图书馆的许多学术期刊和书籍及其他相关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制订了相关的调查问卷,访谈内容的确定。

2.2.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了已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上设计相关的问卷,对社团成员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发放问卷400份。通过有关专业老师、教授指导,反复修改调整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效度。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商丘师范学院体育社团名称与会员构成分析

将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整理,显示12个体育社团:篮球社团、羽毛球社团、乒乓球社团、瑜伽社团、山地车社团等基本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但也有一部分体育社团在招收时限制了人数了,表中网球社团的人数比较少,原因就是场地少,网球对场地要求高,容不下过多的人数。另一个的发现是体育社团会员人数从大一至大四人数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一是留在社团中的大三大四的学生一般都是社团的组织者和管理人员;二是升入大三大四的学生,面临实习、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把业余的时间用在社会实践上,更多是接触社会,增加社会经验。

2.2商丘师范学院体育社团的活动场所分析

充足的活动场所比较充足的活动场所基本无活动场所

数量246

百分比17%33%50%

商丘师范学院体育社团的活动场所

对于体育社团来说,要想开展好活动,动员所有人参与,就必须有一个充足的活动场所,但据问卷调查显示,12个体育社团中只有2个社团可以提供充足的活动场所;四个社团有比较充足的活动场所;其余的6个社团基本无活动场所。对于体育社团来说,没有活动场就无法施展他的魔力,学校应该加强体育活动的场地建设,扩大学校规模,增加体育设施。

2.3商丘师范学院体育社团指导教师工作情况分析

有指导教师经常指导有指导教师不经常指导有指导教师从不指导无指导教师

数量2244

百分比16.7%16.7%33.3%33.3%

商丘师范学院体育社团指导教师工作情况

对12个社团指导教师情况调查显示,只有2个学生社团有指导教师且经常指导;2个社团有指导教师但不经常指导;4个社团的指导教师从来不指导;另有4个社团没有指导教师。经过访谈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是无激励机制,让指导教师积极性降低;二是没有报酬或是报酬不高。社团和学校校应该给指导教师制定激励政策,给指导老师经济和荣誉奖励。

2.4商丘师范学院体育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活动次数分析

通过对体育社团成员参与活动的情况调查发现,受访者中有19.2%的会员按时参加社团的活动;36.2%的会员偶尔参加;44.6%的会员从不参加。之所以成这种结果,很多体育社团的成员表示社团的活动不够新鲜、没有创意、没有积极性,每次活动都是老样子。这说明体育社团的管理不完善,负责人没有责任感。

2.5商丘师范学院体育社团成员对社团活动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社团活动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显示,受访者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占7.9%、满意的占13.3%、一般的占38.5%、不满意的占40.3%。调查得知,大多数会员对社团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性、健身效果的显著性等方面满意度一般,对于活动内容的科学性、活动场地、组织管理、老师指导表示不满意。这也说明目前商丘师范学院的体育社团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社团负责人无责任感,学校监管不利。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社团活动场地不足

在活动场所方面,只有几个社团有充足的场地,绝大部分社团没有充足的活动场所,这给社团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不利于社团管理和活动制定,这也是社团活动水平不高、规模不大的原因。

3.1.2社团活动不规范

商丘师范学院体育社团自身建设不足,宣传的特别好,却不注重长远利益,致使很多会员流失。社团活动不规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善,社团负责人分工不明确,无责任感。二是社团活动随意性大,不能定期开展活动。

3.1.3社团活动缺少专业教师指导

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很少的几个体育社团配有指导教师并经常指导但,但是还是有过多的社团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尤其是在社团组织大型比赛时往往很被动。

3.1.4社团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校的体育社团制度不健全表现在:对体育社团缺乏管理,社团宗旨不明确、社团干部的分工管理职责不明确;社团固定活动时间不确定,随意性比较强,这都是缺乏管理造成的。

3.1.5社团负责人意识差

体育社团负责人一般由社团申办人或换届选举产生。很多社团的负责人都是大三大四的会员来担当,而这些人大多是没有经过培训的,无责任意识,对社团的宗旨都不明确。

3.2建议

3.2.1学校要提供充足的场地器材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大学生体育社团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改善设施,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很重要。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增建新的体育场馆,尤其是羽毛球、网球的场地。利用现有的场地增加一些健身设施。

3.2.1社团要配备专业教师指导

大学生体育社团指导教师一般是学校体育系的专业教师当指导教师,或是社团的创办人来担当。但大多数的社团指导教师不去指导货没有。学校应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到各个社团指导,对指导教师在经济上、荣誉上给与奖励,促进体育社团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莉,徐州市社团活动现状开展现状研究[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3,29(3):145-147.

[2]刘浩,社团在社区健身文化中的价值分析[J].才智,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