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发展

引言

党的十以来,围绕实现中国梦,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目前的经济状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的方式及思路,最大程度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缓解经济发展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对其关系进行协调,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1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社会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其在推进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较大的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到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也可以通过是的额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而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以及干预能力,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其都是以牺生态环境为代价。在传统经济模式发展下,简单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而这则是生态恶化的最为重要原因。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马克思就曾经指出;人类是依靠自然界而生存的,只有同自然界进行接触、交往才能确保自己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从这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在目前人类生存中有着是基础作用,与此同时人类经济的发展也比较难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由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原材料和生产工具都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因此,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十分密切。当绝大部分经济学家苦苦思索经济赤字出现的原因之时,却只有少数的人对生态赤字的根源进行分析。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较快的进步,而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在“十三五”规划以及十中对于目前阶段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矛盾都有提及,在未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途中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处理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方法分析

2.1地方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地方政府能否树立一个科学正确的政绩观,是处理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领导干部对于政绩的观点和看法,包括有如何正确理解政绩的范围和内涵,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树立自身的政绩,如何去衡量自身的政绩等等方面。政绩观可以有正确的政绩观和错误的政绩观区别。而从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错误政绩观的指导下,就会出现干部比较重视升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较为漠视,造成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也就不便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而正确的政绩观则要求根据经济和生态建设发展的规律办事情,满足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发展。所以,作为地方政府要求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以及一些具体指标的考察。并且也应该引导地方政府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并且将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损失因素也作为衡量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进而实行一个目前流行的绿色GDP核算,重视的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速度。确立科学的政绩观,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2.2提升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建设生态良好型社会,第一要义是帮助人们树立一个较好正确的环保意识,对于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一起来营造生态和经济建设共赢的舆论氛围。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但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讲,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未来环保教育和宣传工作应该从上到小,从城市到农村而全面进行展开,促使环境保护可以成为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们共同的理念,并且指导其在实际中的行为。

2.3不断提升企业的责任感

在环境发展中,应该逐渐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产品在应用之后要被生产者而回收,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共同处理费用,进而促使企业可以继续应用可回收再利用物品。应该建立开发项目的事前评估制度,在市场开发项目得到审批之前,就把其对环境的影响作为第一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中,对于一些存在资源浪费严重,同环境保护不符合的粗放型企业要求整改或者不进行通过。建立绿色审计制度,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把生态环境的折旧同消耗也纳入到生产成本中,并且综合考察企业生产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

3结语

十以来,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建设的概念是建立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建设、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和谐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在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稳定提升的目标。生态建设一方面可以不断推进环境保护的进展,也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培勇.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建设依靠生态环境[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05:48~49.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人口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最终归宿,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状况,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人口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发展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的,不同地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针对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展开论述。所谓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实现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同时,保持社会经济的适度增长,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一、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与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分层评价模型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根据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别选取了经济指标(作为逆指标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GDP、人均GDP、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等正指标)与人口(包括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与平均教育年限等正指标,总人口、人口密度等中性指标和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与总抚养比率等逆指标)指标等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这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钢化处理,使其波动范围缩小到0和1之间。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差标准化,其公式如下:

正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这种标准化所得新数据的值越大越好。

(三)协调发展系数计算

协调发展系数强调两子系统的协调情况及发展水平。在文中先用协调系数来评价两系统的协调状况,其公式为:

Cij=exp(-k(ui-uj)2)

其中:Cij表示第i系统与第j系统的协调系数;Ui表示i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Uj表示j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K=2/S^2,S^2为Ui和Uj的方差均值。

即使协调系数能反映两系统的协调情况,但不能反映系统当时所处的发展水平。当Ui=0.7,Uj=0.7时,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系数为1,而当Ui=0.9,Uj=0.9时,系统i与系统j协调系数也是1,但是后者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前者。所以本文还引入了协调发展系数指标。其公式为:

D=(Cuiαujβ)1/2

其中:D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发展系数;C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系数;α,β为权重,且α+β=1,具体到人口与经济两系统,设为α=β=0.5。协调发展系数是一个正指标,数值0和1之间,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越好。

二、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截面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作综合评价。因为,反映人口发展水平的三种指标较难取,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时用最佳状态值1。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林凡元文章中所用的专家打分结果,根据AHP方法分别构造出了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判断矩阵,然后通过计算获取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分别为3.095195和3.038711。人口与经济指标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协调发展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7年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指标数据,首先根据正指标、逆指标不同,进行数据无量钢化处理人,其次根据加权平均法,将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指标无量钢化数据与各指标对应权重值乘积来表示,其公式为:

本文运用Matlap软件以上两矩阵相乘得全国各省市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公式求得全国各地Cij和Dij值,即具体值与排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国各地区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中,人口系统综合得分均高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这可能由本文在无量钢数据里面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和平均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引用了最佳引起的。C与D值前七位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后四位是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主要原因是在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力资源比较丰富,人口素质较高,因此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比较协调发展,而在其他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人口增长率较稳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但是各地区发展区际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系数均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协调发展系数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发展综合得分与经济水平综合得分较接近,协调性好,并且人口与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强。我国其他地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得不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协调性,协调发展系数都排在后面,从表2中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特点,即人口水平排位在经济发展水平前面。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人口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李慧京.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范文3

一、循环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一)内涵上

传统经济学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其中,“经济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且人都是自私的;第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精通算计。

循环经济学又叫做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在人、自然和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经济价值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物流方向上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几部分构成的。人们通常通过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上的将地球上的资源开采出来,并将产品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土壤或者水系之中。

循环经济是从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开采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可持续和可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物流方向上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三)基本特征上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能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物质能源的流量,再利用能够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能够将产品使用后的产生的垃圾资源转变成再生资源。

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理论上的发展

循环经济较之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生产、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新的发展观

传统经济将经济发展和进步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于国民经济增长,这种片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虚假性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认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开采率都是有限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超越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开采,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为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放弃局部的经济利益以及眼前的利益,杜绝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效益。

(二)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实践开采的关系上,人类劳动能够提高资源环境的价值,反之,也能够降低资源环境的价值。第二,通过资源开采所获取的经济价值要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协调。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将三者孤立的局势,禁止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环境价值造成的损害。新的价值观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能将其视为材料的垃圾场,要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科技时,要考虑到科技力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发展和应用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第三,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能只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要积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新的资源观

传统经济中,人们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开发,最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枯竭。同时,传统经济没有考虑到资源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而循环经济在实践和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资源观,提出人们对资源开发要尊重人和自然资源和谐的规律,要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要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从资源开采到资源利用、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四)新的生产观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开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浪费。而循环经济观是要在考虑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实际承受能力来对资源进行开采,且在开采中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化开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创造出了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的新的生产观要求,在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和处理中,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开采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比如: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用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从而实现资源的良性开采和使用,实现可持续生产。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范文4

国有企业履责范围界定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在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股东、债权人、职工、环境资源、社区及社会公益事业等利益相关方所负有的责任。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法律与道德义务。国有企业的“国有性”和“公司性”,决定了国有企业实质上具备了“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双重性质。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双重属性中,公益性是首要性质,当公益性和营利性发生冲突时,要以公益性为优先。因为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用国有资产投资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理应更多地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应当考虑公共利益。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参照国外对企业责任对象的确定,国有企业的履责范围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见下表)。

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履行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作为特殊经济组织的核心特征和基本要求。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效的好坏,对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国有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有效管理自身运营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统筹兼顾利益相关各方的期望和要求,协调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与和谐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国有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变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选择。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抓手。国有企业多处于军工、能源、电信、交通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企业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重大,具有其他企业无法具备的特殊社会影响力。一方面,国有企业树立和深化社会责任意识,充分考虑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统筹兼顾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与可持续发展要求,追求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是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责任表率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进其他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整体提升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推动国家竞争实力的提升,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改革的本质是要理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三方关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明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其本质上可以看作一种界定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制度安排。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涉及到建立符合社会责任理念要求的体制机制,直接影响到企业产权关系、组织形式、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构建和发展。因此,加强国有企业这一特殊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建设,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集中要义。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部分国企履责认识停留在公益层面。目前,仍有许多国有企业认为公益慈善等同于社会责任。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及范围来看,其社会责任包括经济、法律、道德、社会伦理等社会义务,这决定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有法律强制性的,也有出于社会所期望的自愿责任。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包含诸多方面,如果仅停留于做一些公益慈善事业,那么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还远远不够。

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有待加强。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重组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改制和重组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忽视民生问题,侵犯职工权益;二是高管与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大,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差距趋势逐步扩大;其三,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容易出现腐败,侵害社会公众利益。因为公司治理架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国有企业容易利用垄断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有待提升,须要把利益相关方理论真正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去。

承担社会责任表现出急功近利。所有社会责任计划都是有绩效的,只不过有些是无形的、长期的回报,人们忽视了它的转化效应而已。如果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急功近利,这意味着它尚未将社会责任理念完全融入公司的经营管理战略中去,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缺乏相应的评估考核体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现行的公司法中可以找到依据。除此之外,国务院国资委了《关于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主要措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起到规范作用。但是,以上依据也只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些指导性意见。目前,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缺乏相应的评估考核体系,什么标准,怎么履行,如何评估等都没有具体可操作的规范。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是拓宽与完善监督机制。利益相关方有着天然的更为持久的监督力和更为强烈的监督意愿。欲对国有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必须引进多元监督的主体,改变政府监督的单一化模式。公众作为国有资产的真正所有者,也是最适当的监督主体。但在现阶段,社会公众却很难通过直接参与企业活动来实现对企业的监督。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国有企业的结构,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公众舆论监督的力度,从而督促有关企业合理、合规地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并及时履行社会责任。

由于利益相关方主要通过相关法律规定而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监督,有关法律的健全、完善,是利益相关者实现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的首要因素。因此,须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

二是建设沟通机制,定期社会责任报告。沟通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要加强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企业应以其社会责任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措施作为主要内容,定期与相关利益群体保持畅通的沟通,从而推动社会责任实践的改善和企业形象的维护。国有企业应积极做好沟通计划,高效管理与执行,通过多种载体让利益相关方及时了解其履责方式和整体成效。这其中包括定期社会责任报告。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利于促进企业与利益相关方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监督,也已逐渐成为企业推进其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

三是政府注重发挥重要作用。从现实来看,政府在推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明确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提高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明确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对国有企业提出清晰的要求和明确的任务,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采取区别性的指导和要求。此外,还应统筹规划,制定区域性及全国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战略,将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发展。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及政策,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最终培育起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和运行机制。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政策体系 作用机理

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途径。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求人们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制定可行的方案、提出具体的途径,更要求政府要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理念为基础,制定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体系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是指城市和乡村统一安排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根据城乡之间的客观联系与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效联结起来,打破城乡界线,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平衡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农村的生活、生产、文化等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统筹城乡要消除的是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而不是形态上的城乡差别。具体而言,统筹城乡并不是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方式,而是通过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村的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包括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等)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从而使住在农村仅是环境选择,当农民只是职业选择。

二、政策体系的内涵及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

1、政策体系的内涵

政策是政府及其他非政府公共部门根据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目标的要求而采取的行动方案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们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案和条例的总称。政策的本质集中体现三个方面:其一,政策集中反应和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其二,政策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进行政治统治、管理国家的工具或手段;其三,政策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政策体系是在一定范围内或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将各种政策组合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政策间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政策体系是个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构成,政策体系中的子系统,就是具体的不同政策。一个个独立的政策有其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各个单独的政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政策体系。政策体系从整体的角度,协调涉及作用对象的各个方面,使各个子系统在范围内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2、政策体系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机理

(1)政策体系从宏观角度全面合理地规划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利益。政策具有可以引导整个社会朝着政策制定方向发展的功能。在内容上,政策一是规定目标,确定方向;二是用所确立的目标和方向来教育公众,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健全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从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到经济、法律、资源、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环境的影响。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只有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才能形成一种生产、生活、教育、娱乐等结构合理、布局得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2)政策体系为城乡统筹发展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政策是国家管理的手段、工具和杠杆。几乎所有的现代国家和社会都通过政策来开展各项活动,主要体现在国家发展计划、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处理和协调各种政治(如党派、各社会团体)、经济(如生产与消费、消费与积累、国家、集体和个人)以及民族等利益关系上。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应当在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促进城区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备相应的促进农村发展的产业、就业、土地、税收、户籍、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用改革的办法吸引企业、个人及外资等以多种形式参加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同时,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创新突破,形成总体层面的政策框架。及时总结已有成功经验,形成适应不同地域和村镇的具体政策指引,使影响民生各个方面的政策构成相互促进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框架体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城镇社会环境。

(3)政策体系为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民的利益提供保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意义重大。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可能会因为城市建设项目、政府指定的专门绿化带、乡村两级的自行转让或租赁集体土地等方式而成为失地农民,且这种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征地补偿方面给予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偏低、征占地补偿款计算标准不明、相关补偿费用剥离不清以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到位都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因此,如何通过政策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通过政策调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保护失地农民的应有利益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政策难题。

三、推进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建议

1、完善户籍改革和管理政策,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城乡二元结构始于户籍制度,由于城乡分离户籍制度的存在,广大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与城镇居民不同的待遇甚至是歧视。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不平等城乡二元体制下公民的权责关系,使人们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剔除黏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使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拥有一致的社会身份和平等的社会地位。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户籍改革,但这些改革大多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及实质性层面。形式上消除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差别,但在与户籍相关的政策福利上仍然区别对待。不过,这已经在户籍改革上迈出了第一步。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是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一个公平、有序、合理的环境。

2、完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充分就业

加强劳动力市场改革,消除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所面临的体制、政策等限制因素,吸引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向城市。首先,大力发展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形成包括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在内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成本、收益成本等方面的建议,减少盲目流动造成的损失。其次,完善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

3、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政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流动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全会提出还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改变过去不允许土地流转的政策,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首先,可以将分散的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到一些龙头企业和经营能力强的农业大户手中,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更好地利用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其次,可以使更多的剩余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二、三产业,既促进城镇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也可以使他们的知识、技能等得到提升,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4、完善公共物品供给政策,促进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财政政策长期向城市倾斜,导致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严重失衡:一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悬殊,二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三是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差距较大,四是城乡社会保障建设差异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政府要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力度。首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在一些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上增加政府投入,包括一些大型水源工程、重点水域的堤防建设、重点地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大型灌溉区的河道清淤工程等。此外,还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重点支持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和维修保护,重点支持土地整治,加大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的建设。其次,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选择支持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农业科技项目,逐步提高农业发展中的科技贡献率。再次,完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公平分配城乡之间的卫生资源。最后,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统筹城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调整财政支出格局,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低保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和失业人员提供最低收入支持。加大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建立农村“大病统筹”医疗体系,并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

5、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合作社处于主导地位,但农民很难从信用社得到贷款。农村经济只储不贷,资金流向城市,支持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使农村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与资本有效结合,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注:本文受唐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景新、李长江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高松: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J].经济研究,2009(10).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区别范文6

(一)课程体系普教化,成人教育特点不明显

自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其一直被看作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路线,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甚至教材等方面,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明显区别。同时,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大同小异,没有特色,也无明显差别。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特别是理工类课程,实践内容较少,忽视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课程结构正统,体系有失偏颇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在构成中存在着以学科为重点,以教师为中心而设置课程的现象。同时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突出各学科知识的学术性,偏重知识理论性与学术性的传授,造成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脱钩的现象。这对以重点培养成人学习者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成人高等教育而言,是不合理的。

(三)课程目标学历化,技能培养较少

成人高等教育一度以学历补偿的职能不断发展。在这一时期,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中,往往强调以获取学历证书为导向,偏重于通过课程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关学历证书,而对相关职业技能知识传授得较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侧重于提高成人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仅是获得学历证书,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自身素质。

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改革并不是盲目的,追求的也不是与已有的体系的区别和不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达肯沃尔特曾经说过:“成人学习者重视的是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是学术性。”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者与全日制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者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及工作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很容易将知识内容与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并急切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突出了对知识的实用性需求,而不是或鲜少关注知识的学术性。所以,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以实用性为原则。

(二)职业化原则

现阶段,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技能,以保证学习者能够获得社会行业领域生产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新方法,确保个人职业发展及职业转换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社会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大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在改革过程中,需紧密结合行业职业发展趋势,立足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做好相关职业技能知识,特别是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联的学习内容的合理设置。

(三)信息化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使网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不断被人们所接受并日益普及。自1999年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教育与网络的紧密结合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网络教育的发展带给教育发展的全新理念之一就是课程建设的信息化。课程建设的信息化可以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因此,构建适合成人学习者的信息化课程体系是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及建设的突破点之一。

三、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以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为突破点,立足实用化、职业化和信息化等原则,大力推动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的衔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实践实训与生产实践的衔接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相衔接

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推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这就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适应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生命力。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课程体系作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趋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动向,使成人高等教育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人高校在立足自身已有优势学科以及专业的基础之上,建立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改革机制。学校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要求,不断调整办学层次、办学专业和办学质量,积极发展国家大力提倡产业的专业,控制发展面向限制类产业的专业,逐步取消被淘汰类产业的专业,实现课程设置与产业发展的衔接。学校深入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及其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突出应用性和技能型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改变单一的线性课程结构为脉络化分支式的课程结构,拓宽专业方向。以各个专业方向为单位,将专业课程分类组合,形成模块化的“课程库”。调整课程结构,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比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及表现形式。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

过去,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突出学科的学术性,而对于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内容体现较少,以致无法满足急需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的改革中,课程内容应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强化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技能培养。在深入落实相关专业学习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行业企业生产实践需要,以及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内容与要求,不断修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将职业技能标准中的各项要求纳入到专业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之中,使专业学习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保证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同时,成人高校可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动的课程开发机制。在制定专业培训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纳入课程体系改革中,促进课程建设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使课程设置及时反映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通过课程内容或者知识点这一沟通“桥梁”,实现课程内容与资格证书的相互衔接。

(三)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