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时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纠纷时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纠纷时效范文1

【论文摘要】是文着重新经济时代经济创新基本特征探讨;阐明新经济影响营俏创新的几个方面是本文出发点;深入论证营销创新应用—怎样“创造购物天堂”?如何“长驻于市不衰?”何以“辫证营销”?如何‘.引导营销网络化”?等,或可助新经济营销创新思路拓张。

新世纪开端,迎来了新经济的曙光,新经济有何基本特征?成为新一轮管理论坛热:新经济必有新运作规则,其对我国营销创新有何影响?构成新世纪营销新规律所在。新经济实践涉面甚广—营销创新应用如何?引人深思。

一、新经济时代经济创新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经济四要素“知识”比重在上升。传统经济包括农业和工业经济,“三要素”论源远流长,数千年倡导繁衍、耳熟能详。而作为创新要素“知识”加入,形成‘.四要素”说,多闻于世纪之交,专家学者达成共识,列为四要素之首,尤显其特性:即知识要素的充裕性①。皆因前“三要素”盛行至今已受时空限制,国界、种族、观念隔离、亦难有’‘予取于求、随之取用“之便利而显逊色。唯独知识要素,完全无上述约束,只要愿意,可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仅如过去的一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技术、科研成果以成千上万计,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无穷财富。所以“知识要素”虽立论不久,或叫初具形态,且有转化受阻种种障碍;但其意境深远、力贯全球、活力无比,成为现代企业家,投资、生产、经营者发展战略首备之品—可示其经济创新论中位高而权重的发展趋势。

特征之二,新经济发展加快了“知识”渗透。“土地、劳力、资本“构成三要素说,②.是传统经济重要物质基础,因“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等弊端而风光难再。但.‘三要素“论完整性、严密性、系统性等经济作用亦难于被动摇。新经济发展,‘’三要素”作用在相对下降,但并非言可取代,因为知识创新威力,要通过传播渗透才能发挥出来。如知识渗透于’‘土地”要素,才会有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渗透于“劳力”,才会有劳动品质的提升,劳动效能的发挥;渗透于“资本”,才会有资本运作本质的变化或更新。同时在知识传播、渗透面前人人平等,取之容易;许多企业家,借助知识力量而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新经济的贡献。

特征之三、经济理论两大支柱面临新冲击。传统经济理论中有两大支柱说。第一支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消费者(家庭)收入受硬性约束,边际效用价值下降,产品价格下调,引发需求上升;反之则下降~一衍生出需求变动规律。第二支柱“生产费用主导”论:即资源性生产费用上升,产品有利可图,供给会增加;反之则减少.一形成供给变动规律。③冲击来自两个方面。其一。网络信息发展,使交易成本不断下降,产品价格趋低,家庭实际购买力会上升;加之发达国“财富效应”—股市上涨增加家庭虚拟收人,均冲击了家庭预算“硬性约束”论。其二、新经济中知识作用上升,厂商受资源性约束的供给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又如网络经济普及后,免费提供网络和电子邮件服务的厂商会越来越多,从而使“有服务就要收费,’等老行规老惯例受到挑战。于此,用传统供求规律,来分析未来营销行为,已难有更多意义。

特征之四,“注意力”经济成主导世界潮流。象时装模特展销吸引观众注视力那样。企业发展“注意力”经济①,以招徕消费者已成新潮。新经济发展,企业.‘注意力”营销—通过网络宣传,树立企业产品形象;或经精心没计制作打扮,成为某一特定领域“霸主”;或营造购物“天堂”,成为顾客网_L之首选等,从此有了广阔天地。获得了“霸主、’地位,或有了“注意力”形象的厂商,当然能带来无限商机。而于无限商机中,孕育出主导世界潮流的许多新秀,显然又是新经济的贡献。

当然,新经济实践深人还会创造出;如能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带来收益递增;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实现价格永恒降低;“物以多为贵”;提供无限能力与机会等运作特征等。但其要求也是苛刻,甚至是残酷无情。有喻新经济如一个个竞争漩涡,稍不留神即被淹没。并非危言耸听。

二、新经济影响营销创新几个方面

影响之一,打破时空障碍全球范围可营销新经济出现,信息传播已无国别地域之分,从生产与销售理论上看已无逾越之障碍—厂商与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贸易伙伴。影响所及,应从狭窄的国内区域营销,转向国外或全球性营销。特别是暂处弱势者,已有可能“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立足全球营销观起步,营销创新由此而生而发。

理论依据是:首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化需求崛起,“靠资本、拼劳力”的规模化同质营销已难于凑效,国际市场异质化营销已成新亮点。其次,新经济时代双向沟通加快,物流。商流、信息流交换频率增加,借助网络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互动营销网,为全球性或异质化营销创造了物质基础。第三,国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一条龙服务的政策导向或成功实践,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为全球化营销创新大开了方便之门等。

影响之二,市场多变数引发营销新组合。新经济发展拉近了消费者距离,但也加剧了同类产品生产者的竟争,依据国际市场多种变数而可实现营销新组合。如产品创新,可抓住消费者心理、生理需求变化,把握住个性化需求规律.以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功能用途,增加附加价值或文化内含等来满足。又如价格决策—网络化市场要求,一是产品类型的满足,二是价格成本的可接受性;而企业则可按成本要求提供柔性产品概念,再按概念组织生产或售货—弹性化成为可能。再如分销,已出现电子虚拟市场。无形商店、电子货币等多种数字化交易方式,中间商中介作用已大为降低。促销、信息网络使无纸化促销成为时尚,将有图文并茂的产品索检,价格动向一览无余;网络的定制化功能可将产品组合信息集中储存、自由存取,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购物空间。当然还有其他变数影响营销组合因素,构成新经济营销创新的更大空间;

影响之三,营销添智慧出现创新“蜂聚”期。新经济新技术风起云涌,创新的巨大动力已不局限于单项、局部性,且有成片成批的叠加效应。有专家称为创新“蜂聚““现象出现并非偶然。

从市场创新着—出现一种新技术产品后,将有一系列创新活动以招揽顾客,亦会有全新产业问世,或控制一种至几种新原材料基地;甚至出现一种崭新的经济组织,以巩固垄断地位,或创新垄断市场方式等。以计算机实践为例—已从单机、大型、单功能、低速度、专用机。向多机化、微型化、多功能、快速度、网络化发展。特别经营销专家或智慧营销的介人,将以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性,而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实现工商交通、金融、邮电等联网后,又将派生出大批信息产业或相关产业,甚至出现产业带,产业群体、产业链条—“蜂聚”接踵而来,新经济功不可没。

影响之四。优化“系统”论可把握营销主动权。新经济信息网络化,仅是解决了“速度、效率、安全、方便”等传统贸易老大难问题,而“胜算性如何”还要靠谋略智慧,或贸易成熟性。西方诸强已有高科技7096、市场分额80%以上的竟争优势②,于中国未来营销影响探远:优化“‘系统”论或可以“系统营销”论策应,新经济条件更有可能。

首先调整营销心态:承认科技营销落后;但不甘合落后科技营销。其次,坚持市场细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国情扬长避短,瞄准高科技目标。

再次,重视消化吸收,实现高新技术第二次创业。还有,创造宽松环境,着力改善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维护知识产权,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打击伪劣假冒侵权行为等。还要熟悉““人世’“后的世贸规则,防止高科技贸易’‘被诈、被罚、被假”的发生等。高科技贸易复杂性,以“系统营销”论把握营销主动权,或可以消除新经济运作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新经济营销创新应用的几点思考

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均要有个较长期的适应过程,如下几点可助‘“创新”思路,对初涉营销者更应慎密谨为。

思考之一,自我约束激励创造“.购物天堂”。新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自强自律,不断消除低效率和浪费现象,减少不合理利润因素,自觉抵制伪劣假冒、欺行霸市等。激励全体员工拼搏进取,敬业、乐业、爱业,提升自我品质;大力弘扬团队意识,更新企业形象,千方百计留住顾客,营造真正的.‘购物天堂”。

利用多种外因营造“购物天堂,,.如通过网络传输商流、物流信息、创造时空效应,产生““购物方便”感;或以产品新概念引导潮流,成为消费者“、理想产品策源地信誉”感;适时开展’‘升质降价”促销活动,产生消费者‘.低支出,高品质享受,,感;还要加强公益宣传、树立绿色品牌,形成‘.热心公益、放心消费”的认同感,将“、方便、理想、享受、认同”的情感运用于营销的全过程。确立‘“购物天堂”的好环境。

思考之二,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不衰。新经济网络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视野。新产品层出不穷,往往因一个小理念的转变而赚了大钱,又会因一个小小失误而血本无归。因此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有‘“瞻前顾后,观微知著、抓住本质、攻防有略,进退有序”等气魄与胆识。或者古商邦经商理念—““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而不衰”中,悟出营销创新的灵感:

所谓‘“天时”是指营销大气候—坚信新经济是人类社会新商贸的良好开端,将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而谓“‘地利”则指现有土地、劳力、矿产资源,以及替在需求等优势。所谓“人和”是我国经商者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建立、健全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亦为外资企业提供稳定、宽松的市场准入机会等。坚持有理做赢人,和气营出三赢家。

思考之三,坚持辩证营销立于不败之地。组大联强,固然是.‘实力、信誉”的象证在国际贸易之中亦有按资本区分信誉度—“实力论英雄”的主张。但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优点。而新经济是一种突破。如’‘小吃大”、“快胜慢”、“新吃旧”等,有经济学家称之为新经济规则,①,亦有喻之为新营销辩证法。

新经济时代,所以会“小吃大,,,本质是小者精悍、鳞角锋锐、触觉敏捷,开拓营销自然所向披靡;而自称大者‘为大所累笨拙不已,往往无可奈何被拖累。’‘快胜慢”。关键是““快者灵气生“,,富于灵气的营销,顺应新经济所追求的个性消费目标,慢者只能吃“剩饭,’;’‘新吃旧”,是新(潮)能主导消费意向,代表时代精神,淘汰陈旧落后者。完善此类营销辩证观,就能”劣中求强”、弃旧图新、转败为胜。

经济纠纷时效范文2

[关键词]市场营销 网络经济 营销理念。

一、营销理念的改变。

传统市场营销管理理念最核心的原则是用户满意原则,即是为了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这样的营销理念只考虑将当前服务提供给用户,忽略了用户这一营销的战略资源在未来企业增长中的重要性。网络营销管理理念则以用户成功为原则,重视用户的未来需求、增长源和未来成功。所以网络营销管理相对于传统营销管理,派生出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1.顾客的长期价值。

网络营销者必须正视消费者的长期价值,这种新观念建立在两个经济学论据基础上。其一:保持一个老顾客的费用远远低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费用。其二:信息服务业是网络经济时代价值增值的核心产业。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越持久,这种关系越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另外由于网络营销是个性化的营销方式,而且往往是点对点销售,这也为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企业了解顾客的长期价值提供了可能。

2.网络营销是一种“整合营销”。

代表传统营销管理的营销策略是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组合,这一组合的经济学基础是厂商理论,即企业利润最大化,实际的决策过程是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反向营销控制这样一个单向链,没有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决策过程中去,其实质是将厂商利润凌驾于满足顾客需求之上。营销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以舒尔兹教授为首的一批营销学者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提出的所谓的4C组合:Customer(顾客的需求与期望),Cost(顾客的费用),Convenience(顾客购买的方便性)和Communication(顾客与企业的沟通)。而菲利浦·科特勒认为4P与4C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即Product-Customer;Price-Cost;Place-Convenience;Promotion-Communication),4P应向顾客提供的价值就是相应的4C。我们则认为网络营销的整合模式是通过企业和顾客的不断交互,清楚地了解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后,作出响应的使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策略决策。在这一整合营销策略过程中,4C和4P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4C前提下的决策,企业最终的操作还是4P,只是整合营销模式下的4P已经包含了4C的信息。互联网的无居间性使得这种交互成为可能。

3.网络营销是一种“软营销”。

网络经济环境下,顾客不再像传统营销方式下被动地接受强势广告的信息,对于那些不遵循“网络礼仪”的不请自到的信息非常反感。

与强势营销不同,“软营销”的主动者是顾客,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回归使顾客在心理上要求自己成为主动方,而互联网的互动性、实时性和无居间性又使其实现主动方地位成为可能。顾客会在某种个性化需求的驱动下,自己到网上寻找相关的信息。从这一点出发,企业不能再把顾客看作可替代的商品,而应该和顾客建立起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即所谓的“伙伴营销”方式。重视顾客的长期价值,以适应“软营销”方式的要求。

二、营销活动准则的改变。

在传统营销管理活动中,营销人员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营销准则,即突出满足顾客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强势广告宣传、合理的价格定位等等。同样,网络营销也有自己的营销准则,只不过是对传统营销准则的继承与扬弃。

1.消费者学习。消费者学习的实质大多是受目标驱动的。所有个人和机构都有各自千方百计想实现的目标,个人的目标也许是“成为百万富翁”;公司的目标也许是“成为行业之首”。为了实现目标,个人和机构求助于各种品牌。品牌与目标紧密相连的观念对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一个与传统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新兴的观点认为购买者追求许多目标,在同一类产品中某些品牌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组合而与多个目标相连。

2.品牌偏好。在每一类商品中,我们关于产品如何满足各种目标的知识是学来的,一开始,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如何评价产品的特性,因而无从评判可供选择的品牌。购买者可能会选用一些品牌,对它们各有好恶。然后消费者通过学习和反省,形成自己一套判别某一品牌满足自己目标的潜意识标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了解消费者评价满意度的标准,然后采取一定的品牌战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培养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忠诚度。

3.购买策略。消费者面对众多品牌最终选择哪一个。一方面是根据他自己对品牌的偏好,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本人学习的结果。事实上,消费者的选择方式多种多样,视具体情况和需要而定。一般消费者学会的选择准则取决于品牌的产品战略。如果他面对的所有品牌都是为了实现同一目标,那么消费者可能会对各品牌进行全面比较,直到找到最能满足自己当前和未来目标的品牌。当消费者面对的品牌情况较复杂时,如面对一个充斥许多品牌的市场,每一个品牌各有复杂的目标结构,很难进行比较。尤其在多媒体、集成化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这种情况更易出现。这时的消费者会采取一定的策略,如有优惠的品牌、朋友推荐的品牌可能成为他们的购买品牌。

三、营销手段的改变。

网络经济不仅给营销理念和营销准则带来空前的冲击,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渠道和手段。这些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使营销活动在企业中地位更加重要,也为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保证。这些互联网营销的新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广告宣传。包括:在互联网的电子公告牌上信息;设立自己的互联网网页,在网页上设计与本企业产品和经营有关的信息;在点击率高的网站上安排广告;在提供搜索引擎的网站上注册;在专门的广告黄页网站上广告;向注册的顾客发送介绍本企业的多媒体材料;在本企业网址上定期新产品、新特性等公开信息。

2.信息收集、管理与交流。具体有:建立进行信息收集的数据库系统通过网络调查收集市场信息建立客户材料库,定期进行网上拜访,收集反馈信息;建立网上爱好者俱乐部,进行网上交派与伙伴企业建立网上实时交流和共享数据库系统;建立电子建议箱收集由客户实时反馈的信息;建立营销和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沟通的网络渠道(如在线会议、讨论室)。

3.电子商务。目前在我国开展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技术尚不成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电子商务必须做到:信息流能够高效完整地传输;完备有序的物流配送系统;安全可靠的电子货币网上支付系统;电子商务赖以运行的法律与规章制度。

四、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模式,不只对企业的信息沟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使信息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信息已真正成为企业最宝贵的一项资源。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只有拥有必要的信息优势,致力于架设与供应商、中介服务组织、消费者以及政府进行高效沟通的信息桥梁,才有可能迅速捕捉一切有利的机会,改善企业的营销活动,寻找到实现企业目标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经济纠纷时效范文3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经济增长;收入分配;C-D生产函数;双固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 F1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068-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稳步向前,但是国内收入差距也进一步加大,这使得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成为广大学者一直探讨的一个话题。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非常广泛,包含了诸如通信管网(由光纤PSTN、同轴电缆、以太网线及其管道资源等组成)、无线基站、中继设备、各级机房以及相关配套的电源、建筑等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来促进经济的增长,第一,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本身作为一种投资,这种建设不仅增加了社会对光缆、转换器等产品的需求,而且为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合理的方式服务经济创造机会,实现要素的收入分配。第二,信息基础设施能够改善生产关系,减少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协同成本来提升生产效率和规模[1]。当信息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厂商之间的信息沟通就会便捷,对市场出现的变化也就能较快地作出反应,这样就能给厂商留下充足的时间、资金去改革创新,扩大规模,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提高产出效率。第三,信息基础设施作为一项经济型基础设施,具有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这种效应既可以通过提高产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引导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刘生龙等,2010)[2]。信息基础设施对于产业发展、转型、提升作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在互联网、金融以及工业等几大行业。第四,信息基础设施有利于加速劳动、资本等要素流动,起到了对传统资源的置换效应,间接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使要素按产出贡献大小的方式参与收入分配(黄璐等,2001)[3]。为此,本文将从多角度选取信息基础设施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考察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

国外很早就有有关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分析,例如Rudra(2014)[4]\用面板VAR研究了G-20国家1991-2012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以及现代经济四个关键性指标(资本形成总额、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城市化率和贸易开放度)之间的联系,发现在长期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因果关系。Lew(2014)[5]从一个组织扩散的角度,认为投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可以获得提高市场上的竞争力。Chandana(2011)[6]在面板Granger因果协整检验的框架下,发现电信基础设施对欠发达国家的经济促进作用要强于对发达国家的促进作用,信息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不管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存在因果关系。

在国内,有关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文献不多。陈亮(2011)[7]建立宏观总产出模型与信息基础设施微观供需模型相结合的联立方程,并选取长度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项指标--人均长途光缆长度来衡量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徐鑫(2014)[8]以区域CGE模拟分析为基础,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上海经济转型的影响,发现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不明显,但有利于产业升级,劳动报酬比例上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彭惠(2012)[9]基于菲德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对产业的外溢作用明显,且信息基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欠发达地区。张红历(2010)[10]从空间结构的角度测度了信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明显,而且区域经济增长有空间溢出效应,但信息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郑士林(2014)[11]通过研究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在行业发展初期,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共同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2000年后,固定电话基础设施却对经济增长起负向影响。

通过观察以上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分析都围绕着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讨论,但很少有学者在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信息基础设施对要素收入分配影响。Andrzej(2004)[12]通过研究电信基础设施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实了电信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收入差距。为解决上述研究信息基础设施的变量的选取上过于单一的问题,所以有必要选取5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变量以保证指标多样性。基于上述认识,本文立足于C-D生产函数,运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2006年至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来深入研究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二、模型说明和变量选取

(一)模型说明

经济的发展往往是由各种要素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实现的,例如在C-D生产函数中,经济总量Y就由资本要素K和劳动力要素L来决定。但是在生产要素既定的条件下,经济总量就由各要素的产出效率来决定,产出效率越大,则经济总量就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产出效率决定要素的收入分配。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各项目的不同投资能够通过影响对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量来调整要素的产出效率,进而影响总产出的变化,同时也决定了要素的收入分配。由此,可以将受信息基础设施的影响的产出函数表示为如下C-D生产函数:

其中Y表示经济总量,该指标用当年实际GDP表示。K表示当年实际资本形成总额,L表示劳动力投入量,lnXi表示各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的对数值。对以上方程两端进一步对数化,可以得到信息基础设施影响产出的C-D生产函数。

而ki表示的是在去除要素资本与劳动力的影响之后,第i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对经济的产出弹性系数,反映的是经济总量对该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该系数大于零,说明在去除了资本和劳动力贡献之后,经济总量得以提升,另外说明要素资本和劳动力通过信息基础设施以更加合理的组合加大了专业化和社会分工。若该弹性系数为负,说明信息基础设施给经济总量带来负向影响,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这种组合降低了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所以这些参数间接地反映了信息基础设施各项指标对要素资本和劳动力收入分配的影响。以下就信息基础设施各项指标、要素资本以及劳动力对经济总量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做面板数据分析。

(二)变量选取

方程(2)中各变量选取为中国2006年至2014年31个省市年度数据,经济总量选取各省市年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本K以及劳动力L均选取当年各省市资本形成总额(以不变价格计算)以及劳动就业人口。对于信息基础设施的指标,本文采取的是实务形态的指标而非价值形态,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很多投资数据虚高,对结果的影响较大。并且收入分配的影响,本文将选取五个指标来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变量,分别是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局用交换机容量、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以及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各指标名称、序号、单位及解释如表1所示。

三、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检验

面板模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混合模型,另外一种是固定效应模型。因为各地区和年份的资本形成总额、就业人口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相差比较大,具体来讲就是东部发达地区各变量数值较大,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变量数值较小,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较为明显的时点固定效应,混合模型测度的是全国各地区不同特性的平均影响,得到的结果是全国平均产出弹性,这必然使得一些地区的产出弹性被高估,另一些地^被低估。为反映这种时间、个体差异,突出各省信息基础设施随着时间推移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的特性,理论上将选取采取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如果F>F1则拒绝原假设为混合模型,接受双固定效应模型。同理如果F>F3,则拒绝原假设为时点效应模型,接受双固定效应模型,如果F>F3,则拒绝原假设为个体效应模型,接受双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验证采用时点固体效应模型的合理性本文将分别建立混合模型、时点固定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及时点个体固定(双固定)效应模型,现将实证结果以表格形式展现如表2所示。

及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发现个体和时点固定效应模型相比混合回归模型不仅拟合程度更高,而且残差平方和更低。根据前面模型设定检验公式有(双固定效应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F=51.4731493>3>F0.01(9,233),双固定固定效应模型与时点固定效应模型F=52.72470247>3>F0.01(30,233),双固定效应模型与混合回归模型F=48.54283972>3>F0.01(38,233)),由上式可知,模型存在个体效应和时点效应。并且通过比较三种固定效应模型的系数显著性,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系数更加显著。综合以上所述,模型选择时点个体效应模型最为合适。

但是即使是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仍有些系数特别不显著,为此本文剔除极不显著的变量lnX4×lnL,再次进行回归得到新的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2。与最初模型1相比,模型2有以下几点优点:第一,在剔除一个变量的前提下,模型系数更加显著,并且系数的正负性仍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对模型来讲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模型2与模型1的时点与个体固定效应的正负性也没有发生变化,模型2和模型1对本研究有相等的解释力。第三,虽然模型2残差平方和相对更高一些,但是AIC、SC两个指标的值却更低,应优先选择模型2。本文最后确定模型2为最优的模型。

(二)实证结果分析

由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2可知,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对数值lnX1每增加1%,将会使资本的产出弹性减少0.0691%,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增加0.0496%,这也在一定程度说明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增大会增加劳动力的收入分配而减少资本的收入分配。根据之前有关信息基础设施各指标的对数值系数的解释可知,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的产出弹性为0.1911,说明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增加1%,产出增加0.1991%。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对数值lnX2每增加1%,会使得资本的产出弹性增加0.0447%,同时劳动产出弹性降低0.0288%,前者的变化幅度是后者的两倍。局用交换机容量的产出弹性小于零,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增加会降低产出。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对数lnX3值每增加1%,将会使得资本要素产出增加0.0748%,劳动产出弹性减少0.0472%。与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对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比较,发现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会加大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差距。而且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产出弹性为负,产出受该容量反向影响。长途光缆线路长度的对数值lnX4每增加1%,将会引起资本要素产出弹性以0.0235%的比例减少,但它对劳动要素的影响却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长途光缆在生产、使用等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劳动比例较小,而资本要素使用较多,从而导致该系数不显著。而长途光缆线路长度的产出弹性为0.1614,该指标每增加1%,经济增长0.1614%。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对数值lnX5每增加1%,将会引起资本要素产出弹性减少0.0722%,同时使劳动要素产出弹性增加0.0613%。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产出弹性为0.0165,该指标每增加1%,经济总量增加0.0165%。

综合上述指标的弹性系数可以得出,各项信息基础设施对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大概维持在-0.072~0.075,但是通过比较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正负性发现,五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都将扩大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收入分配。并且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以及互联网端口三个指标都会降低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这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较小,这对我国的要素收入分配自然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各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的产出弹性,大概为-0.2690~0.1654。相比起一些发达国家的弹性系数1.54~2.04,说明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未能达到其最佳效果,中国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任重而道远。其中对经济总量有正向影响作用的指标按从小到大排列有固定长途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以及互联网接入端口,负向影响作用的指标有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根据亚当斯密定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经济总体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而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又取决于市场的大小。所以本文猜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部门加大了对网络的依赖性,作为网络在实物载体的长途光缆和互联网端口需求必然会随之增大,由于这种增大会导致社会分工程度提高和专业化加强,使得经济规模也必然增大。其次信息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具有外溢性的基础设施对各行各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这种促进作用最终表现为经济的增长。

本文采用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2006至2014年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以及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作用做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存在个体效应,还存在时点效应,并且这两种效应非常显著。信息基础设施的五个指标中有三个指标(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产出弹性为正,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两个指标(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负,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信息基础设施会加大要素收入分配差距,其中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会加大要素资本的收入分配,减少要素劳动的收入分配。固定长途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会减少要素资本的收入分配,除长途光缆线路对要素劳动收入分配作用不显著外,其余两项会加大要素劳动的收入分配。

[参考文献]

[1]Aschauer D A.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3(2):177-200.

[2]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3):4-15.

[3]黄 璐,李 蔚.按要素分配中信息参与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J].福建论坛(社会科学版),2001(6):35-37.

[4]Rudra,P.Pradhan,Mark,B.Rrvin,K.Bele.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flastructure in the G-20 Countries:A Panel-VAR Approach[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4(7):634-649.

[5]Lew Sook Ling,Ong Puay Tee,Uchenna Cyril Eze.Conceptualiz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 Capability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A Malaysia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4(2):117-138.

[6]Canadana Chakraborty,Banani Nandi.‘Mainlines’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levels of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developing countries[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1(5):441-449.

[7] 亮,李伟杰,徐长生.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数据分析[J].管理科学,2011(1):98-107.

[8]徐 鑫,刘兰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上海经济转型的影响――基于区域CGE模拟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7):11-14.

[9]彭 惠,曾梁杰.通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87.

[10]张红历,周 勤,王成璋.信息技术、网络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10):112-123.

[11]郑世林,周黎安,何伟达.电信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4(5):77-90.

[12] Andrzej Cieslik,Magdalena Kaniewska.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ase of Poland[J].Regional Studies,2004(6):713-725.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China

XU Bing

经济纠纷时效范文4

关键词:云南省高校教师体育教师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在家庭消费或者在娱乐消费中的重要性是我们看消费能力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从我们最基本的体育消费的重要性上来看,大约五分之一的体育教师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体育消费在自己日常生活消费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超过三分之一的体育教师认为这很重要,所以从现有的调查显示,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消费不重要的和不是很重要的大约占到五分之一左右,从比例上来看,在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心里,体育消费的目的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体育教师的体育消费心态会影响到教师在同事和学生教学中的体育消费观念,对于地区体育消费和经济发展已经消费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调查发现,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而言,其年均体育消费占日常生活消费的比例占到十分之一左右,从消费的内容和消费的形式来看,主要是实物消费,从具体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服装、娱乐消费,而在个人消费上,他们大多数主要集中在体育信息消费和娱乐消费。从消费的额度上来看,大多数教师显示,年均消费占到收入的十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在体育消费方面,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消费的问题持积极的态度。

体育实物消费主要是指用于购买体育服装、体育健身器材、体育娱乐设施等实物方面的消费。这类消费一般具有较大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大多数情况下都非一次性消费,所以往往这类投资属于长时间的或者一段时间的投资。从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实物消费上来看,运动服装的消费占到被调查消费内容三分之一左右,运动饮料的年均消费占到全面体育消费的五分之一左右,一般器材的消费占到全面消费的百分之二左右。我们调查还发现,还有一些体育教师选择购买体育纪念币,他们购买纪念币的主要原因在于纪念币可以保值。

从云南高校体育教师的消费金额来看,家庭体育消费在伍佰元以上的占到被调查对象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调查者认为自己家庭年体育消费的金额不足伍佰元,在这个群体当中,消费超过两千元的占到四分之一左右,超过五仟元的占到五分之一左右,从整个消费层面上来看,很多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体育消费额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年增加,但是消费的内容发生变化的并不多,主要在于物价的上涨和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消费中需要考虑购买力,但是即便年消费伍仟元以上的消费教师群体,其购买的主要还是体育服装。对于信息和器材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少,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群体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能够在健身和娱乐方面对体育的投入超过一千元,其余的群体都不能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这部分消费,所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师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体育劳务消费是指用于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些相关消费。体育教师用于体育活动门票消费在体育劳务消费方面算是投入比较多的,调查显示,大约占到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十,还有六分之一左右的调查教师表明在自己日常的劳务消费里面,体育旅游消费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在于体育旅游可以观光还可以对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教师说参与体育赛事也是自己的消费内容之一,这主要发生在一些比较年轻的体育教师当中,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和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去参与活动。还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体育教师把自己的健身交际作为体育劳务消费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体育的形式促进大家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成为他们比较推崇的消费内容之一。

运动健身器材的购买和使用是家庭体育消费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分部花销,而健身器材的投入往往属于长久性投入,调查发现,家庭购买体育健身器材的占到被调查的体育教师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在这个器材价格方面超过伍佰元的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而低于一百元的占到拥有家庭器材人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说明,在家庭器材方面,家庭购买器材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器材数目的多少关系着家庭使用人数和家庭使用频数,对于相对比较昂贵的一些体育器材,我们发现,大多数家庭认为费用比较贵,使用不太可能,所以投入如此多不划算,所以他们往往选择在其他方面上进行选择,比如借用或者租用或者直接去健身场所,这样投入的相对较少,比较符合他们的消费需求和经济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文生.发展“参与型”体育产业市场的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

经济纠纷时效范文5

关键词:晶体振荡器;振荡电路;输出电路;失效分析

1 晶体谐振器的结构

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即二氧化硅的结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它的基本结构大致是: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简称为晶片,它可以是正方形、矩形或圆形等),在它的两个对应面上涂敷金属层作为电极,在每个电极上用导电胶各粘一根引线接到管脚上,再加上封装外壳就构成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简称为石英晶体或晶体、石英晶体谐振器。其产品一般用金属外壳封装,也有用玻璃壳、陶瓷或塑料封装的。变电场的频率与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振动便变得很强烈,这就是晶体谐振特性的反应。利用这种特性,就可以取代LC谐振回路、滤波器等。由于石英晶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频率稳定度高等优点,被应用于家用电器和通信设备中。

2 晶体振荡器的组成和分类

2.1 晶体振荡器的组成

晶体振荡器一般由振荡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

2.1.1 振荡电路

晶体振荡电路分为并联晶体振荡电路和串联晶体振荡电路两种。常用的为并联晶体振荡电路。晶体工作在串联谐振频率ωs 和并联谐振频率ωp 之间, 即呈现感抗。而振荡性能的优劣由晶体的品质、切割取向、振子结构及振荡电路共同决定。图( 一) 画出了AT 切割和SC 切割的频率―温度特性曲线。可以看出, SC 切割有高的静态和动态f- t 稳定性、良好的老化率和相位噪声, 但缺点是频率牵引灵敏度低, 成本昂贵。常用的振荡电路图如图( 二) 所示。其具有稳定的一种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特点是电感支路有个电容。此电容减弱了三极管与回路间的耦合, 即减小了三极管对回路的影响, 进一步提高了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图( 三) 是其等效电路。电路的环路增益等于三极管跨导,谐振电路等效并联电阻、反馈系数之积。反馈系数F 算式如下:

F值偏大时, 环路增益大、易起振。但过大时振荡稳定性差。F值偏小时, 振荡稳定性好。但是, 波形虚, 起振困难。

2.1.2 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对振荡电路获得的信号进行缓冲、放大、整形,得到需要的输出,传输给后级门电路,经常会使用到逻辑电平转化电路和分频电路。在表示输出正弦波电平时,需要注上谐波控制比,方波或矩形波输出电平应注明TTL、CMOS 或者其它, 还要表示出占空比、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等参数。

2.2 晶体振荡器的分类

晶体振荡器分为:

(1)普通晶振(PXO)(2)压控晶振(VCXO)(3)温补晶振(TCXO)(4)恒温晶振(OCXO)

(5)组合晶振(VCTCXO、VCOCXO)

3 晶体振荡器电路分析方法

当晶体振荡器元器件无法使用后,首先要先将元器件的各个参数进行标记,包括各引脚的特性,还要收集其输出波形、稳态工作电流、输出频率、引脚间的Ⅳ特性等数据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信息和完好的晶振体元器件进行数据比对,初步判断元器件失效的可能性。进行初步判断后,将晶振体进行开封,先使用用石英晶体测试仪判定谐振器是否有故障,检测恒温晶振中采用的谐振器时,要将谐振器的管脚与PCB板分离,延长管脚再进行测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对谐振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谐振器可以恢复检测前的状态。近些年来,使用的贴片式普通晶振在侧端有测试点,不需要拆封就可以对晶振器进行检测。初步判断完后,接下来要测试振荡电路中的三极管,由于皮尔斯电路中的三极管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有一个电容,所以根据这个特性在电路中比较容易找到。测试过程是使用示波器探测振荡器在动态工作时的波形,然后将谐振器断开测量静态工作点,将所测数据信息与正常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发生在静态工作点发生故障。输出电路部分出现故障的所表现出来的一般是无输出、输出异常和输出波形幅度较小等。在测试过程中,要先将谐振器断开,测试放大电路比较器的输入端,再测输出对地的Ⅳ特性或电阻值。若比较器输入电平异常,测试控制整形放大的电路故障;若输出对地的Ⅳ特性或电阻值异常,则大多是比较器芯片受损。对恒温电路的故障分析判断,可以通过测量元器件表面温度来判断,若出现加电后没有明显升温或电流没有大幅度变化的情况,则可以判断此恒温电路失效,可以对热敏电阻和运算放大器进行单独测量比对分析。

4 晶体振荡器失效案例

4.1 静态工作点异常的案例

案例异常现象:晶体振荡器在静态模式下无输出信号。

案例处理过程:

(1)将元器件开封,测试谐振器工作正常。

(2)测试皮尔斯电路中三极管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发现被测元器件的静态工作点数据与完好的晶体振荡器有差别,可确认为静态工作点的电路失效。

(3)使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判断静态工作点电路中哪个电子元器件发生故障。

案例处理结果:1kΩ 电阻失效,更换电阻后晶振正常工作。

4.2 动态振荡电路失效的案例

案例异常现象:晶体振荡器在动态模式下无输出或异常输出。

案例处理过程:

(1)对被测元器件进行开封电路分析,测试皮尔斯电路静态工作点工作是否正常。

(2)判断静态工作点工作正常,比较器输入电平正常。

(3)初步判断电路动态振荡电路异常。

(4)对影响电路的动态状态元器件逐一检查,对各个接触点进行测试分析。

案例处理结果:电感线圈接头不牢,重新焊接紧密后,晶振工作正常。

4.3 整形放大电路失效的案例

案例异常分析:三个晶体振荡器无法正常工作,晶振A 无输出信号,晶振B 输出波形异常,晶振C 输出波形的高电平偏低。

4.3.1 案例处理过程:

(1)对被测元器件开封电路分析,初步判断静态工作点工作正常。

(2)测量三极管,判断静态工作点正常。

(3)断开谐振器,测试放大电路比较器的输入端。

(4)测量输出对地的Ⅳ特性和电阻值。

(5)更换怀疑故障电子元器件,检查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4.3.2 处理结果:

三个失效品均是由于输出端过电,导致比较器芯片受损,振荡器失效。更换比较器后,晶体振荡器恢复正常工作。

结语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失效情形有很多,振荡器的各种失效所对应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甚至有时几种故障同时发生,但只要对晶振的结构和原理能够熟练掌握,就可以很快的确定真正的失效机理。

参考文献

经济纠纷时效范文6

[关键词] 高热惊厥 小儿 急救护理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24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26-01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急症,发病率较高约为5%-8%。患儿发病年龄多集中于6月-6岁之间。常伴随体温的骤然升高发作,发病时患儿体温可高达38.5-40℃。该病多由细菌性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另外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变化很欢快,严重时可因呼吸道痉挛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若治疗不及时导致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诱发脑组织缺氧、脑细胞受损、对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患者100例,均因突发性高热惊厥就诊于我院。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6月-6岁。体温38.8-40.5℃。诱因:上呼吸道感染者74例(病毒性33例,细菌性41例),胃肠道感染者21例,病毒性脑膜炎者5例。临床表现:发生惊厥时患者表现为局部或全身强制性痉挛,伴有斜视、意识丧失等症状。发作间期恢复正常意识状态,不伴有意识障碍。

1.2 急救护理方法

1.2.1 应激措施 患儿惊厥发作时应取平卧位,立即为患儿松解衣袋扣,使其头偏向一侧,并保持呼吸道畅通,以防止呕吐物及痰液吸入肺中而出现窒息。为防止惊厥发作时患儿咬破舌唇,应用包有纱布的压舌板垫于小儿上下唇之间。另外使患儿手握软卧或使用约束带,以免患儿对自身造成伤害。必要时采用刺激相应穴位(人中穴、合谷穴),缓解惊厥的发作进展。

1.2.2 药物治疗 对突发惊厥的患儿,首选方法为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5-8mg/kg/次,还可选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安定0.2mg/kg/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惊厥反复发作史者需尽早使用药物控制惊厥。部分患儿因外周血管较细,静脉注射困难,可通过直肠注入安定注射液,用药剂量为0.5-0.7mg/kg/次,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可于5分钟后重复注入。

1.2.3 辅助治疗 对于惊厥发作患儿采取适当辅助措施,可加速惊厥的缓解。常用的辅助治疗方式有:(1)吸氧:惊厥发作时机体代谢水平升高,对氧的需要量增大,应为患儿及时提供呼吸机等。(2)降温: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降温:用毛巾浸水拧至不滴水,放至患儿额部;将冰枕用毛巾包好放在患儿头部;或用酒精过温水(水温32-34℃)反复擦洗患儿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擦拭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意识及面色等全身状况酒精檫浴现在已经不用。与此同时可适当使用药物进行降温(应尽量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3)支持疗法:补液、补酸抗感染治疗。(4)穴位治疗:针灸或按摩人中穴或合谷穴等穴位。

1.2.4 心理干预 对患儿实施及时救护,操作时做到准确熟练,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情绪,增强其自信心,以便配合救治。

2结果 经及时有效地急救护理,所有患儿的病情均于5-10min内得到有效控制,3-8h内体温恢复正常。脑电图恢复正常,常规检验项目将之正常值。其中94例患者住院期间彻底治愈;6例病情好转,经长期治疗后治愈,随访3年未见复发及并发症。

3 讨论 高热惊厥是指体温骤然升高或持续高热(>39℃)时患者出现局部或全身骨骼肌痉挛性收缩,双眼斜视、凝视或上翻,并常伴有意识丧失,呼吸短时停止,口唇青紫,大小便失禁等反应的一种疾病。小儿易发生高热惊厥,这可能是与大脑皮质功能属树突、轴突分支及神经髓鞘未发育完善,抑制型性神经递质不平衡血脑屏障的屏障功能较差,水电解质代谢机制尚不完善,易发生紊乱有关。而高热时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发生改变,神经系统及机体内环境也发生相应变化,极易引发惊厥的发生。

惊厥发作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进行救助。快速止痉是该治疗该病的重点。本组采用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或安定,两者均为抗惊厥的首选药物,用药效果明显患儿痉挛现象得到缓解。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患儿的药物反应,随时记录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等生命指征。观察并记录惊厥发作的类型、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伴发症状等。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另外研究表明刺激人中、合谷、内关、涌泉及百会等穴位能有效缓解抽搐程度,这与本组针灸或按摩人中及合谷穴辅助治疗惊厥的原理相符。惊厥发作过程中患者常出现呕吐、腺体分泌物增多等,为防止呕吐物进入肺内,发生窒息,需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立即为患者松解衣物, 取侧卧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等措施。为防止患儿咬伤舌,可用包有纱布的压舌板垫于小儿上下唇之间,对于牙关紧闭者应尽量避免损伤牙齿。由于高热是疾病发生的诱因,因此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应加强高温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多低于6岁,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抵抗能力较差,首选降温方法为物理降温,本组采用温水、酒精擦拭及冰枕降温等措施,取得良好的降温效果。一般不推荐使用药物降温,特别是水杨酸类药物。

为了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应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①加强对小高热危害性的宣传,告诫家长一旦发现小儿发热,必须及时到医院就医。②对于具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应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嘱家长备好体温计、止痉药、压舌板、退热剂、等急救必备物品,一旦发现小儿体温在38.5℃左右,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治。③为增强患儿的体质,嘱患儿加强体育锻炼;对于上不能自主活动的患儿可由家长辅助进行。④按季节变化规律适当增减衣物,平时注意室内通风在流感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进行活动。对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诱发高热惊厥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采取及时救治可取的良好效果,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降低该病发生率关键在于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冯晓,曾琼.小儿热性惊厥转归与预后分析[J].浙江医学,2008,30(12):1355-1356.

[2] 薛春琴.儿童高热惊厥78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1046-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