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内容范文1
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提升高校营运的效果和效率。所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资产的完整和安全,确保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而制定和实施的系统的控制措施、方法和程序。在西方发达国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日渐趋于完善,并在高校财务管理和审计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财务报告是由校内会计人员编制的,是一种会计信息的加工结果,该信息生成过程及其质量高低依赖于日常控制机制、会计核算系统的运行而产生,并受内部控制的大环境所影响。
一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涵概述
财务报告真实可靠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表现形式,亦是系统目标之一。但这并不代表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就是内部控制的全部。有效的内部控制只能起到合理保障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作用,如没有有效的控制,财务报告也不意味着一定不可靠。但是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一旦缺失,其内部的控制必定无用。由上可以看出,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针对于合理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这一要素而提出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概念从内部控制中单独的分离也说明了在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保障方面,内部控制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二、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容概述
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容是依据财务报告披露和编制的要求对高校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一般来讲,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包括同编制财务报告有关的资金流动,将高校财务活动按业务进行区分,并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设计。因为财务自身的货币符号性质,因此财务报告控制的内容都需延伸至高校的经济营运环节。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包含了从经济业务到报表、帐薄形成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并且还包含了对财务报告可靠性其制约作用的其他相关因素。有效的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能够确保高校会计核算体系中计量、确认、报告及记录步骤都具有合法真实的凭证,减少差错,最终实现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
三、当前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一)内容上的缺陷分析
当前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内容上是存在缺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财务信息的披露不完整;第二,对财务信息内容的反映比较陈旧、单一。在整个高校财务报告当中,占据绝大比重的要数历史信息,从而使得能够反映高校未来及对报告使用者有用的信息没有在报告中显示,其有用性逐渐降低。第三,对财务不确定和封信信息的披露程度欠缺;第四,过分关注与财务的核算信息,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无法同当前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五,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经济活动没有涉及;第六,会计相关性信息缺乏;第七,对无形资产、人力资本及固定资产的折旧计量相对缺乏。
(二)范围上的缺陷分析
当前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范围上是存在缺陷的,主要表现在对财务报告的使用和披露范围小,财务报告的目标对象仅限于主管领导或政府主管部门,不想其他投资者和社会报送或公开。
(三)形式上的缺陷分析
当前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形式上是存在缺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使用管理会计的形式对财务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模拟;第二,财务报表缺乏实时性,存在滞后性;第三,总体上仍呈现出汇总的形式,报表合并制度仍未实行;第四,对高校内发生的对外借贷、投资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缺乏必要的说明;第五,财务报告的体例、格式都是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要对象的,缺乏对其他信息使用者所需相关信息的披露;第六,高校内部管理信息缺乏整体性,局限于财务收支核算的业务信息。
四、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有效控制的目标
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财务报告中应对会计的真实性、相关性及客观性的一般要求进行体现;第二,高校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应对效益评价指标、管理指标及财务指标进行反映;第三,高校财务报告能够积极地对财务进行分析,来做出先关的会计信息反映。
五、加强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可行性措施
(一)扩展高校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对象
高校财务报告的基本内容又细分为财务报告和综合报告两个部分,财务报告应以学校的各类经费、财务状况、预算执行等为主要内容,对学校真实的财务管理和经济状况进行反映,重要的财经事项和经济活动着重说明。此外,财务报告除了报送上级之外,也应抄送给相关的社会统计和监督部门,并对可公布的信息在校报、校内网及学校会议上公布。
(二)建立高校内部财务报表体系
所建立的财务报表体系,包括内部管理报表和内部会计报表。内部管理报表对各职能部门的业绩指标、财务指标及评价指标进行反映。内部会计报表对学校近期的资金调配和财务状况进行反映,并依据管理层的不同对报表信息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划分。
(三)增强对会计相关信息的报告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高校应进行报告制度和核算方法的建立,并采用科学的管理会计办法,卡站具有深层次的财务分析与调查,增强对会计相关信息的报告程度,凸显报告信息的价值型,从而提升整个高校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价值。
(四)加强高校会计队伍素质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队伍也越加庞大,然而,从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高校应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对校内会计人员的能力不再单独停留在算账、记账上,而是将其当做高校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来看待。从而使高校会计人员对财务报告的认识及自身的业务能力都显著提升。
结论:
经济发展的迅速性,使得高校的营运也趋近于企业模式,财务报告对其经济管理活动至关重要。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当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不足,树立正确的控制目标,积极地开展可行性策略,从而发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促成高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秦荣生.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9年6期
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网络环境 财务报告 模式 影响
整个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输出产物就是财务报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无论是财务报告内容、形式,还是其传递方式,较之前相比,都有很大变化。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给财务报告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分别对财务报告的内容,生成与传输具有一定影响。网络环境里,可以在保证会计政策统一、系统操作规范的前提下,由总部一点编制和推送报表,形成实时、规范、多维度的“一本帐一套表”,来源唯一、口径统一,以便于股东、管理层等财务报告使用人进行分析、决策。在空间上实现多层界面报告模式的同时,还应注意在在时间上实现实时财务报告模式,并且对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在扩展财务报告信息容量的同时,还能有效解决财务报告的及时性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实时化模式。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模式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更倾向于向实时化模式发展。据笔者统计,具体影响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网络环境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影响和网络环境对财务报告生成与传输的影响,详见下文分析。
(一)网络环境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财务报告的内容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扩展。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以有形资产为基础,像商誉、特许经营权、专利权、版权等的无形资产无法得到合理的确认和计量。而在网络环境下,此类资产完全可以纳入财务报告模式内,而且该模式能够为用户提供关于衡量和评价投资风险所需要的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点内容,见表2-1。从中不难看出网络环境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影响以及当前财务报告模式的完善程度。
(二)网络环境对财务报告生成与传输的影响
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以纸张为载体。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发展,光盘、磁盘、网络硬盘等逐渐成为财务报告的新载体。财务报告的传输方式也随之改变。当前,电子方式已成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传输形式。从理论上讲,传输方式和数据载体的转变,省去了很多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分类环节。只利用同一个基础数据就能将信息进行多维重组。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发展,不仅为财务报告带来“网络载体”这种新形式,还减少了财务信息在产生、利用和传播过程中的时滞,使三者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再者,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的发展,还使得财务报告的信息量更大、时效性更强、成本大大降低、面也更加广泛。而且,计算机在处理中更加严密,差错率较低,也能够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公允性和公开性,有利于遏制财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减少了对信息的操纵和垄断,逐步消除了由信息披露不对称、不及时所造成的“灰色现象”。
二、试提出实时化的多维网络财务报告模式
实时化的多维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可以从时间、空间的角度,以及将两种角度相结合来予以实现。对此,笔者分别提出了在空间上实现多层界面报告模式;在时间上实现实时财务报告模式;最后,提出将空间多层界面报告模式与时间上的实时财务报告模式进行有效结合。
(一)在空间上实现多层界面报告模式
空间上的多层界面模式,并不增加报表编制的工作量,而是通过进行必要的设置之后使其自动生成。目的是实现使平面报告模式变得更加立体和直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者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在扩展财务报告信息容量的同时,使得财务报告使用者还能避免那些对自己无用的“垃圾信息”。
这种更加立体和直观的报告模式,是以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为基础,而且认可了当前财务报告规则的合理性,肯定了现行的价值理论。因此,这种多层界面的报告模式是在当前财务报告规则的允许范围之内的一种变革。
(二)在时间上实现实时财务报告模式
上述在空间上实现多层界面报告模式主要解决了在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发展下的财务报告信息容量问题,在时间上实现实时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财务报告的及时性问题,即三维之外的第四维——速度。在时间上实现实时报告,主要有三种具体模式。
1、全面实时财务报告模式
全面实时财务报告模式的完全实现就有较大难度,该模式的财务报告编报目标是令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具有实时性,并且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能够相互贯通,在期末时二者之间不存在较大出入,而这也是实时报告存在的意义。
全面实时财务报告模式的内容要与定期报告相同,而且也要符合当前的财务报告规则和会计准则。全面实时财务报告模式需要满足这样一个基本性要求,即在一个会计时期结束时,累计实时报告的各项目所反映出的价值,要与该时点的定期报告各项目所反映出的价值相一致。
2、重要财务报告信息模式
相较于全面实时财务报告模式,该模式的完全实现难度相对较小。其以重要的财务指标为主要内容,即将定期财务报告内的重要性财务指标浓缩为实时财务报告的内容。与全面实时财务报告模式的相同点是,该模式下的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能够相互贯通,在期末时二者之间不会存在较大出入,而且也要符合当前的财务报告规则和会计准则。重要财务报告信息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在一个会计时期结束时,实时报告的各项目所反映出的价值,应该与期末定期财务报告部分项目反映的价值保持一致。
3、财务信息和管理相并重模式
该模式是将财务信息与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相互融合为一体的模式。具体而言,模式需要满足这样一个基本性要求,即将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情况等所有与企业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行浓缩和分类,分别对企业经营业绩、管理质量、财务状况、人员素质和经营环境等方面进行反应,形成以重要指标和数据为代表的多种信息的组件,并以此作为该模式下的财务报告的内容。这种模式下的财务报告在每一个会计时期结束之后,报告项目要与定期企业内部管理项目具有一定的对照关系,尤其是其中的价值项目部分,要与会计期间结束时的定期财务报告中的同类别项目所反映出的价值也拥有一定的对照关系。
(三)空间多层界面报告模式与时间上的实时财务报告模式相结合
上文所述的空间多层界面报告模式与时间上的实时财务报告模式,实际上分别体现了财务报告模式的两种不同的技术属性。空间多层界面报告模式主要解决了在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发展下的财务报告信息容量问题,财务报告的内容被予以扩展。时间上的实时财务报告模式的目的则是为了解决财务报告的及时性问题,即三维之外的第四维——速度。唯有在空间和时间的层面上同时解决,方能实现实时化的多维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因此,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是将来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实时化模式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吕志明.XBRL网络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与完善之策[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9).
[2]文兴斌.IT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应用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
[3]刘国英.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分析与展望[J].情报科学,2008
[4]查尔斯·霍夫曼 著. XBR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内容范文3
(一)财务报告内涵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78年11月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中提出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但并未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概念作出区分,只在列举财务报告的内容时认为:“常见的财务报告,其中包括财务报表、其它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中心部分,它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某些有用的信息用财务报表传递较好,而某些信息则通过财务报告提供比财务报表更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7月公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程序的组成部分,全套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以及作为报表组成部分的附表、其它报表和说明材料,财务报表还可能包括基于或源于上述报表并应随之一同阅读的附表和补充信息,不过财务报表不包括董事会报告、董事长陈述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以及可能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中的类似项目”。而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中则认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会计政策和说明性注释。
(二)政府财务报告内涵在政府会计领域,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认为政府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必要的补充信息、附表、统计表。公共部门委员会(PSC)在1991年3月的研究报告第1号《中央政府的财务报告》中将财务报告定义为,满足主体外部使用者共同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通用财务报告,并指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其他财务信息如业绩计量和预算的信息也可以包括在财务报告中。上述各方表述体现出政府财务报告的几方面关键因素:首先,政府财务报告主要由政府财务报表、报表附注、附表以及其它必要的补充信息组成;其次,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最后,财务报告应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由此,笔者认为: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财务会计的最终成果,是为了系统、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的预算及其执行情况、财务状况、运营结果,为社会公众及相关信息使用者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情况及进行相关的政治的、经济、社会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的会计报告体系,它包括财务报表、报表附注、附表以及行政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主要内容,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
二、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现状我国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一则三制”对于政府财务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相应规范。《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六十一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各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基础。第六十二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投入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它附表,其他附表有基本数字表、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以及所附会计报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五十四条规定,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会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二)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存在问题首先,我国政府当前并未单独提供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相关政府财务内容大多是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向外公布;其次,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是由财政总预算会计报告体系、行政单位会计报告体系和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组成,相互割裂,各成体系,不能提供政府整体的会计信息;再次,由于政府会计体系混乱,政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就比较混乱,财政总预算会计在主要提供预算信息的同时又夹杂着反映当期资产负债情况的一般财务会计信息;最后,现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来构建的。将收入和支出两动态要素混在资产负债表内,导致了资产负债表的名不符实。此外,我国政府会计报告体系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信息,而对于政府财务状况、运营情况等一般财务会计信息则关注不够,不能满足相关信息需求者的多种倩息需要。
三、美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经验
(一)美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层次构成美国政府财务报表按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财务报表由四个层次构成:浓缩、总括的财务报表;通用财务报表(概括性合并报表);按基金类型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单个基金及账户组报表,每个层次的财务报表都附有财务报表附注,并可以单独对外报送,除此之外,还包括由行政管理层编写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大量非财务信息。而在1999年6月,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第34号准则公告改变了以往的报告结构,从政府整体和主要基金及其他基金双重视角进行报告。整个报告由两个层面组成:政府层面将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来列示有关信息;基金层面对那些主要的基金单独编报基金财务报表,非主要的基金则合并在一起编报基金财务报表。而美国政府财务报告按照编制的时间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其中,中期财务报告是以内部使用者为服务对象的,一般不向外界披露,综合年度财务报告则是面向各种各样的信息使用者,因而它的编制必须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政府的年度财务报告由介绍、基金报表、对财务报表的注释、必要补充信息、附表、文字解释以及统计报表组成,其中财务报表是核心,财务报表具体种类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与基金余额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净资产变动表等。
(二)美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演进直到1975年美国财政部编制并公布了第一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最初的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以预算为基础,且不需要经过审计,只需要财政部聘请民间机构对源头数据及其收集程序进行独立审核。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报告改革取得了很大发展。美国财政部、预算管理局和美国审计总署共同成立了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the FederalAccountingStandardsAdvisory Board,FASAB),由该委员会负责制定联邦政府会计准则。其中FASA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主体与披露》(Entity and Display)要求,作为联邦财务报告主体的每个联邦机构、项目和预算账户均应提供本级财务报告,联邦政府还需要编制整个政府的合并财务报告,应包括: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资产负债表、净成本表、净资产变动表、经营活动报表、预算资源表、融资报表及项目绩效衡量报表等。此外,1994年的《政府管理改革法案》还要求从1997年起开始执行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制度。
四、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完善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政府财务报表体系政府的财务资源主要来源
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向社会公众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及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采用基金会计模式可以更好地贯彻专款专用原则,使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预算资金的界限更加清楚,便于加强政府财务资源管理,我国政府会计可以根据复式预算的要求和政府承担的财务受托责任情况,从加强财务资源管理和规范政府财务行为的需要发出,按照公共财政和复式预算要求设立相应的政府基金,并提供相应的资产负债表、运营表以及预算收支比较表,以加强对预算的核算和监督。同时,还应建立基于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甚至完全权责发生制的权益基金和受托基金,这些基金由政府管理和运作,承担相应的受托责任,也必须作为政府会计的对象加以核算和报告,提供相应的资产负债表、运营表及相应的附表。此外,我国应建立基于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甚至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并以各一级政府为财务报告主体的一般政府财务会计报表体系。
(二)完善政府财务报表附注在实务上,报表附注也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对象,因此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是一个整体。但报表和报表附注内容的质量特征有一定区别,表内项目的文字和数据都来自日常记录经过初次确认、再次确认后对外报出,两次确认都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制度,而报表附注中既可用文字表示又可兼用数字表述,也可仅用文字说明。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灵活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六种:一是尾注说明,这是附注的主要编制形式,一般适用于说明内容较多的项目;二是括弧说明,此种形式常用于为财务报表主体内提供补充信息;三是列报备抵与附加账户,设立备抵与附加账户,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能够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四是脚注说明,指在报表下端进行的说明,它主要对表内项目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方法等以及表内无法反映的重要事项所做的补充说明;五是附表,有些无法列入财务报表主体中的详细数据、分析资料,可用单独的补充报表进行说明,它反映会计报表构成项目及年度内增减来源与金额。此外,对于有关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可采用适当的报告形式。
笔者以为我国政府财务报表附注应包括以下主要附注内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如会计报表是采用的收付实现制还是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或者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对政府会计准则的遵循声明;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表内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或有事项的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以及其他未在表内列示而需进一步说明的信息等。
(三)行政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报告 宏观调控 投资决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简述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对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总状况做出的汇总,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对单位的实际资金运行状况做出的书面汇总。
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主要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的报表提现了单位资金的实际利用状况,是整个报告体系的核心和最重要的内容,能够真实地反映单位的资金利用状况,并且可以为下一环节的资金利用预算提供建议。
会计报表集合了一段时间内单位的实际财务收支状况,并且有实际的核算证据和核算资料,最能够直观的展示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而报表的附注则主要是辅助使用者了解报表的,对阅读报表时将会出现的疑问予以解答,详细解释了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内容。报告中的财务状况说明书是在报表的基础上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做出的总结。
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统计工作,除了能够完成国家的预算计划、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报告的成果,为单位自身的发展提供方向:
第一、大部分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支业务,事业单位除了完成国家计划实现社会效益外,还有挖掘潜力为社会多作贡献的一个侧面,从而实现增收节支,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和职工待遇,体现资产保值增值和按劳分配的薪酬制度。
第二、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直接生产,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具有服务性并产生服务价值,如科、教、文、卫等各种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第三产业的智力服务依赖就愈加显著。
第三、多主体,多形式办事业,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已成为事业发展的趋势;收入分为预算内、外两部分和经营收入,而事业支出难以区分预算内、预算外和经营性支出的情况尤显突出;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如国立高等院校、广播电视、报社、医院等),经费来源主要系自身的事业性收费,重大建设项目资金不足依赖信贷资金。其会计核算办法应当较多地运用企业核算办法,从而保障会计报告对利益相关者的有用性。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事业单位不断地强调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改进措施,致力于提高报告的实用性。但是,这一工作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报告信息不全面,降低了报告的实用性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大都表现出不完整的状况。伴随着事业单位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参与活动的增加,单位的资金流转次数也在不断的增加,给财务报告增加了难度;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报告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使用财务报告的对象可分为多种,如 事业单位的投资者,债权人,还包括政府、顾客、社会伙伴、社会公众等,这些使用者使用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就对报告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要全面,质量要高,要为使用者提供详细的资料报告。
审视当前事业单位单位的财务报告,出于某些原因,仍旧存在谎报、错报甚至不报的情况,对单位及使用者将会造成消极的影响,无法满足各类使用者的需要。
(二)财会报告不及时
目前的财务报告大部分都是针对过去一段时间事业单位的财务做的总结,一般的单位要求每年的年后四个月内提交,这样一来,财务报告的内容已经严重落后于单位的当前发展,所反映的多位较陈旧的信息, 无法实时的为单位正在进行的活动提供有效的建议,使得财务报告的实用性降低。
(三)过分强调分析,忽略其他信息
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由于财务部门的人力物力有限,存在着简单罗列数据的现象。即使有些单位对进行了有效信息的提取工作,也对当下的单位的经济活动影响不大,缺乏预见性,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虽然使得我国进入国际资本流通市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也是我国经济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因而,现行的事业单位更加要做好财会报告工作,为自身在经济市场的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可以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明确强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预期目标。财务报告不仅要服务于事业单位本身,还要为与事业单位有经济联系的各个机构或者个人提供有关的信息,为单位的未来发展服务。
接着,要保证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以期为现实生活中的单位活动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意见,为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把好财务关。
最后,除了通用的规范化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以外,增加专项报告,提供特殊指标和财务信息分析,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财务报表
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内容之间的差异
之前的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包含内容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与财务说明书。而新的会计准则除了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外,还包含所有者权益(也称为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一共五个部分。
其中新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进行了单独规范,以期使财务报表能为其使用者提供更准确的投资、经营以及信贷决策信息,使财务的管理决策功能更进一步;新会计准则直接将之前准则下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附表直接提升为主表,更能将所有信息更全面地展现给报表使用者,更好地为管理者等服务;新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上更注重详细的信息披露;新会计准则精简了原会计准则下报表内容,将财务说明书等取消,因其内容在其他部分已展现,同时其涉及公司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内容不宜通过会计准则加以规范。
二、新会计准则下的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资本市场作为企业融资和投资者投资的重要场所,对于企业筹资、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投资者到资本市场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投资者作为投资的主要依据就是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作为投资者到资本市场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投资者投资的最主要的依据就是企业对外所公布的财务报告。投资者不可能总亲自到自己拟投资的企业去现场实地考察,即使能够到达实地考察,也不可能全面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因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也就成为投资者用于投资的唯一依据。这也是促使会计功能在新会计准则下得以转变的重要因素。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和监督一个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中,会计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的现金和财务状况,在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同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会计已经成为包括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信息需求者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信息来源。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保证财务报告中有着真实可靠的数据、准确无误的计算,以及完整的相关内容,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力的准确信息,才能体现会计真正价值。不是所有的报表使用者都是会计专业,因此,在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前提之下,所提供的报表必须具有简单易懂、可理解性等特性。实质,财务报表一般具有可靠、相关、易理解、可比、实质大于形式、谨慎以及及时等基本特征。
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的量度单位计量出符合条件的会计要素,同时将这些度量数据计算登记入账,并将其列示于财务报表之中从而确定各相关项目金额的过程。从会计角度而言,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其中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我国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重发考虑在内。
财务报告就是单位向目前已有以及潜在的投资者、政府、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等会计信息需求使用者提供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财务和现金流量信息,将当前经营成果以及未来近期经营成果趋势展现出来,从而利于各方对企业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财务报告包含有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及资料。报表本身和报表附注构成了完整的财务报表,其中,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成分,而报表通常至少要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报表之一,我们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了解掌握以下信息并做出相关评断:判断企业资产当前以及近期内的稳定性,不同资产的具有不同形态和存在经营方式,其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影响也不同,而对我们对企业资产构成的分析,可看到企业整体结构,从而可判断企业至少近期一段时间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判断企业的负债紧迫性和还债压力大小,负债数额显示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多少,负债与所有者的比重便反映出企业的财务安全程度,而再把流动资产、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结合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可以判断出企业还债的紧迫性大小;判断企业偿还长期贷款以及举债能力,通常情况下,实收资本与留存收益是反映所有者权益很重要的内容,反映出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的最初始投资与资本积累分别多少,从而反映出企业的财务实力与资本结构,而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占所有总资产的比例数越大,企业偿还长期债款的能力就相对越强,同时企业举借债款的能力也相对越大。
(二)利润表
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内容范文6
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
本次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包括《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两部分,预计征求意见结束后,在9月份最终以财政部文件正式。目前,财政部已制定详细培训方案,在北京、上海、厦门三个国家会计学院集中培训。对新准则的执行,中国证监会要求沪深上市公司在明年一季度按新准则编报披露,并且要求在今年年报结束后,编制新旧报表科目结转对照表,随一季度季报一并披露。对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9月定稿后到明年正式执行,仅有3个多月培训时间,任务非常艰巨。对于其它企业,预计自2008年起分批执行,准备时间相对充裕。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准则解释部分,对32个准则做出解释,但对《建造合同》、《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期财务报告》、《关联方披露》等6个准则未作出解释。准则解释进一步细化了准则原文,对一些重要事项进一步作了明确。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主要根据具体准则中涉及确认和计量的要求,规定了162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基本涵盖了所有企业的各类交易或事项。改变了原定的分金融和非金融企业分别制定会计科目和报表的做法,统一制定了一套会计科目体系。对科目适用范围进行了说明:通用科目93个、银行专用科目9个、金融共用科目13个、金融专用科目1个、保险专用科目26个、证券专用科目2个、银行和保险共用科目2个、银行和证券共用科目3个、农业专用科目4个、建造承包商专用科目4个、租赁专用科目3个、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科目2个。各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在不违反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而对财务报告格式及列报内容的规定,则集中反映在准则解释当中。在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解释中,分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及其附注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与说明。现金流量表格式及其附注、合并财务报表格式及其附注的解释则包含在《现金流量表准则》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相比旧制度,对报告的质量要求提高到较高层次,具体体现在报表附注上。
二、应用指南与原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在概念上首先要廓清的是,会计准则是新体系的核心,是原则性的总纲,而应用指南仅是会计准则的具体说明,是制度向准则过渡期的产物,本身还不能完全代替准则。
变化一:将不同类型企业会计核算统一到一起,会计作为商业语言的作用必将发挥得更加充分。将1992年“两则”、“两制”下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融为一套体系,增强了不同行业、企业间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同时由于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高度趋同,为我国企业实施国际战略消除了制度,节约转换成本。
变化二:涵盖了所有经济事项,信息充分披露成为财务报告的根本理念。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最新成果,像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股权期权等新业务。在信息披露上,财务报告所做的应是充分披露,对报告信息的甄别使用则交给报告使用者。财务分析作用将更加重要。
变化三:内容实质变化之外,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科目名称到报表格式重新进行编排。对外统一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虽然主表格有所简化,但会计报表附注及编表说明内容变得非常庞杂,信息容量大。以商业银行为例,附注几乎包含了对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的解释与说明。
变化四: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考虑到我国实情,目前新准则体系还是以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为主,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金融资产与负债等,并且有严格的限制。对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与公允价值有差异的,新准则也规定了相应调整原则,突出了价值公允性。
实施新会计准则是个系统工程,将引发各行各业连锁反应,除了对会计行业本身的变化与影响外,可能需要关注的相关影响主要有:一是对企业的财务内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企业而言,要确保顺利实施,达到质量要求,就必须进行包括财会管理模式、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业务处理模式等在内的系统性改进。二是引发监管理念与方式的进一步革新。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列报是监管的基础,基础变化必然引发从监管理念到监管方法的一系列革新。三是引发财务税收制度的变革。现行税法体系是1994年左右颁布的,许多方面与经济发展显得不相适应,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建立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相适应的财税体系。四是将给软件业带来无限商机。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是继1993年以来又一次会计制度革新,现代会计与计算机网络结合紧密,会计处理的变化使得现行会计软件亟待修改,市场潜力巨大。五是给资产评估业带来发展机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使中国评估协会意识到这是发展评估业的好机会,已开始行动起来。六是教育培训市场潜力巨大。据悉,明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全面采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内容。教材出版和培训容量巨大,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巨大商机。
三、应对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