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日常教育管理制度

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新时期 教育管理

前言:高校办学的三件大事是专业课教学、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尤其是学生管理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机制日益僵化,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加之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整体素质的明显下降,都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工作任务量大大增加,为了完善学校管理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新时期下学生管理工作的背景以及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取得的进步

1.1 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成为共识

高职院校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对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1.2 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其核心内容表现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不断地亲身实践。

2.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

学生是学校的核心,是国家的栋梁,因此学校应该把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融会贯通到管理制度中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但现在学校往往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里,由此导致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他们不仅不自觉遵守,反而故意去破坏。

2.2 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括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

3.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3.1 以学生为本,努力营造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良好的环境

在高职院校,首先要注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如可以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讲座等让广大同学参加,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以避免他们因为校园生活的单调乏味经常到学校周围的网吧打发时间。其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再次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括环境。

3.2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广泛,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辅导员担当不起管理学生的重任,那么学校将不能达到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目的。首先合格的辅导员应该具有较高的管理、领导才能,这样他才能胜任对班级的管理 其次合格的辅导员要有爱心和善于把情感交给学生的能力,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能从辅导员中充分感受到爱;再次合格的辅导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观察力,平时多关心学生的动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4.1 学校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丰富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同时也是激励学生的依据,不能让管理制度成为约束学生的枷锁,管理制度的作用既要使学生受到约束,又要让学生在约束下有充分的自由,二者应该均衡发展,不能偏顾任何一方。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度,一些高职院校启动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4.2 辅导员

4.2.1 三心相随,情感渗透

辅导员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措施得到实施,要充分做好“三心”工作,即爱心、责任心和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贴心;责任心,作为辅导员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是不行的。要传道,要授业,还要解惑,每一方面都要付出心血,丝毫马虎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树人之不易,学生管理是繁杂的工作,涉及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的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4.2.2 运用“赏识教育”管理学生

所谓赏识教育也就是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承队差异、允许失败。这种教育方法能够使学生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潜能,最终鼓励学生走向成功。

4.3 学生自我管理

4.3.1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培养学生干部管理学生的积极性

辅导员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建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首先辅导员要通过班级会议认真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教育引导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养成独立与自觉的习惯,平时应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来督促工作的完成,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要给予奖励,号召其他同学向优秀者学习;其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培养他们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性,把管理的方法教给他们,使他们更好的完成班级的管理工作。

4.3.2 重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首先学校各个部门要重视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提供方便,其次学生干部自身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培养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和组织能力,用自己的行动在同学们中间建立威信,这样可以为自己管理工作的开展排除很大的障碍,同时班级的整体素质在学生干部的带领下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育资源,评价体系。

高校教育管理分为教学组织管理和教育管理,这就需要高校注重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运用,还需要与整个教育管理团队的有效协调,进而形成和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校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对于推动当前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持续优化教师教育的管理

教师是高校创新的主要力量,也是构成管理的主体。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基础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使高校基础教育管理工作在制度化的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支持下稳步发展和运行,为高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和优秀人才,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因此,在高校具体的绩效管理工作中,(1)要将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建设融入高校的具体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运用新的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采用合理的控制工作模式,才能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积极性。以构建高水平教师教学管理服务新体系为契机,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2)高校作为实施在职教育的权利管理者和权利工作管理体系,应根据高校在职教师不同阶段的教育工作权利管理业务能力、工作控制形式特点进行合理化的职权自由分配,将高校的管理权以及控制权的同时进行分配下放,确保高校不同权利管理机构院系之间同时具有独立性,从而有效强化高校教育末端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全新的高校权利管理制度与教育工作控制形式,不仅仅需要它们能有效优化降低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矛盾,更需要它们能有效优化提升现行高等院校权利管理工作运行效率,为现行高校实施教育权利管理工作控制方式改革构建良好环境。同时,为了提高理想大学生的教学管理能力的质量和数量,为了提高理想大学生的教学管理能力的质量和数量,有必要对教育管理的基本目的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的界定。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效果。作为评价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它不仅是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能力、专业素质等,同时是评价教师个人素养的评价尺度和直接衡量因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学校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仍然是非常迫切的。(1)侧重于不断完善和健全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等诸多方面相关机制和内容。(2)高校应将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能力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和标准,降低并适当减弱对教学科研项目和成果的硬性规定,鼓励一线教师可以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校的教学研究上,充分发挥职称评定多元评价体系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持续完善学生教育的管理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与传统的教师教育管理一样,是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层面来说,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有别于传统的教师教育管理。整体来说,各高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创新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把高校学生的管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对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迫切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学生服务管理措施,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健全学生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仅要明确新时期各方面的管理质量要求,更要说明管理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进而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认同。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充分认同教学管理制度,才会真正的遵守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高校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规定,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和牵引作用,引导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优秀学生加入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由优秀学生自己负责部分基础的日常教育管理,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长期坚持下去,进而锻炼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解决教学管理人员不足的现实问题。同时,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丰富教学评价手段,更科学地保证教学评价过程,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结果,进而促进基于技术的教学评价创新实践。例如,强化能力培养,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记录。强化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客服单纯依靠应试成绩来简单化地评价教育质量,进而真正地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学生综合评价。强化学情预测数据分析,对监测学生中出现的学业风险,及时预警和干预,并为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强化日常教学质量监测,依托学生原有的学习知识储备和个人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有针对地学习服务。例如,通过持续追踪学生的在线学习,精确及时地分析学生一定时期内,学习的投入情况和学习目标达成度,进而有效递推专属的学习计划,以及相应的内容。

3持续完善教育教学的实践

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金专”“金课”,高校必须盘活现有师资,采取柔性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批能够适应教学所需的一流教学团队。必须加快大类招生改革,推进通识教育,优化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多样化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加大在线课程引进力度,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流在线课程。必须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全面深化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范式,建设一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高质量、高品质的一流课堂。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动第二课堂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和形式,着力探索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一流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必须主动融入国家区域战略格局,推进校地、校企、校所、校校的深度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一流的以产教融合为主导的合作育人平台。加大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4持续加强教育资源的运行管理

虽然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速度较快,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建设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要求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面对当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高校应该着力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坚定不移的实施开放办学、节俭办学,建构更为优化的高校学生教育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对教育资源管理的迫切需求。同时,高校要积极推进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办学模式建设,通过引入企业社保资金,积极为企业融资,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有效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生活条件较差或宿舍不足的,可选择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校企,并在签订宿舍管理服务年限租赁合同后,将土地所有权和宿舍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学校,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此外,针对当前高校教育经费合理浪费的现状,高校应高度重视教育经费合理使用,着力提高使用效益,做好对教育经费合理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证教育经费合理使用的准确性,有效防止学生个人权利的过度扩大和资金的过度使用。

5结语

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在教育管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只有通过持续优化教师教育管理制度,持续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持续深耕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持续加强教育资源运行管理,高校未来的教育教学管理才能够达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和高度。

参考文献

[1]赵春霞.论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8):7-9.

[2]刘晴雯.谋略思维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4):33-36.

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范文3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因各种条件限制需要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管理,使留守儿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或学习问题,这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只有发挥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才能使他们快乐成长成才。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情况不容乐观,不少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少情感关爱。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性格上养成了孤僻、不自信、自卑、闭锁、不爱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对父母满腹怨恨,由此产生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二是缺少行为管教。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由其祖辈进行隔代监护管理,溺爱现象比较严重,不少留守儿童产生严重的不良行为习惯,许多人任性放纵、迷恋网络、游戏,有的儿童甚至喝酒、抽烟、打架斗殴;三是缺少学习辅导。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难于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再加上他们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出现厌学情绪的人数较多;四是缺少维权救助。目前对于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制度法规尚不健全,使留守儿童的一些正当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尤其是日常的行为缺少管教,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二、乡镇学校和社区管理留守儿童的策略

1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整合学校社区管理力量

要发挥乡镇学校和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作用,就必须在社区和乡镇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和社区了解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目前监护人的情况和实施监护行为的落实情况等。只有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老师、社区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才能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由于留守儿童每天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大量时间是在家庭或社区度过,因此,需要把学校和社区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家庭或监护人的联系,建立定期三方交流制度。交流留守儿童在学校、社区和家庭的表现情况,以及对留守儿童在管理教育中的好方法与经验,特别是学校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教育的方法,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2建立教育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管理监护责任

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效果,就必须建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度,这样就能使管理工作制度化,避免出现时松时紧或是无人抓落实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比较严重、问题比较多的留守儿童,学校和社区要建立“一帮一”、“结对子”等管理制度,以确保“问题儿童”的教育管理和监护得到有效落实;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需要明确学校、社区和监护人的管理与监护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才能确保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一些没有能力进行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的家庭,学校要积极与留守儿童所在的社区协商,与社区干部共同签订和落实第二监护人的责任,协助学校进行管理,防止出现管理空档期;一些留守儿童不愿上学,自已辍学,或是家庭困难生无法完成学业,对此,学校要积极与家庭、社区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辍学儿童的返学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定期开展亲情关爱活动

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074-01

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其学生管理工作的手段与方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下,必须经过认真思考与探讨,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总结提高,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其核心内容表现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不断地亲身实践。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学生是学校的核心,是国家的栋梁,因此学校应该把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融会贯通到管理制度中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但现在学校往往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由此导致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他们不仅不自觉遵守,反而故意去破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站在服务学生的角度去“管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为学生着想。

2.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括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我们应该把这个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1.以学生为本,努力营造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良好的环境。在高职院校,首先要注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如可以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讲座等让广大同学参加,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以避免他们因为校园生活的单调乏味经常到学校周围的网吧打发时间。其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再次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括环境。

2.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广泛,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辅导员担当不起管理学生的重任,那么学校将不能达到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目的。首先合格的辅导员应该具有较高的管理、领导才能,这样他才能胜任对班级的管理其次合格的辅导员要有爱心和善于把情感交给学生的能力,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能从辅导员中充分感受到爱;再次合格的辅导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观察力,平时多关心学生的动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教学质量 管理制度 办学理念

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突出特征,就是创新为上,改革为强,保守即弱,固陋难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要在各种困难和压力之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确保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社会交给的培养一批批创新人才的重任,就必须努力进行管理创新。学校发展是学校生命力的体现,管理创新又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人才,学校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发挥好班主任及班委会的作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当代社会是一个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并重的时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培养同学们的道德文化修养、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长学生的见识及才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涵。

选择好班主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某种程度上,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学校工作质量的缩影。可以说,学校的全部工作都与班主任有关,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影响着未来公民的素质。因此,首先,要注重班主任的培养及日常管理,从学校整体来看,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通过班级组织来完成的。班主任是班级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和骨干,是学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的桥梁。班主任既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者,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还是学生的直接引路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及人生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鉴于班主任工作对班级管理及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其教育主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使班主任能够适应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才能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班主任应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道德素质及文化修养,努力学习各种业务知识,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对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班干部是从全体同学中选出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联系老师和同学的纽带、桥梁,起着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和参与者。由学生干部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加强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力度,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二、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高等教育教学督导是对高校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改革方案等实施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为高校决策部门提供改进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意见,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督导制度在我国早已有之,之前主要是政府对基础教育进行督导,没有涉及高校。之所以出现高等教育教学督导,而且越来越被业界所重视,主要原因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给予了史无前例的关注,教学质量成为大众谈论频率最高的话题。

要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保障上的作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督“教”与督“学”的关系,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种互动关系,是一种沟通合作的关系,是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所以,教学督导不仅在于了解教师的教,也应该检查学生的学,既要督“教”,同时也要督“学”,把两者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督”与“导”的关系

在教学督导中,监督与指导是密切不可分的。教学督导人员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时,往往只“督”不“导”,这是当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出现的最大弊端。教学督导工作从形式上看主要是“督”,但从实质上看更应该注重“导”,“督”仅仅是手段,“导”才是目的。在督导工作中,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达到教学督导的最佳效果。在具体工作中真正做到“督要严格,评要客观,导要得法,帮要诚恳”,使被督导者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3.教学督导与教学管理的关系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优劣,必然取决于管理模式的合理性、管理思想的先进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教学管理对高校教育质量保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所高等学校的经费、师资、教学设备等教育要素,只有在有效的管理制度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

4.教学督导与校风建设的关系

校风是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具有特点的思想、观念、制度和表现出来的意志和作风。它是经过学校师生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和行为规范,是一个学校区别于其它学校的风气。校风是学校领导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和总和。好的校风对保障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手段,“组织纪律”是搞好班级工作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实干,是没有用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为了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教育学生遵章守纪,严格自律,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是培养学生实现自身理想的根本保证。良好的法纪意识和道德观念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个素质,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准确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反映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教育本班学生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从而维护正常的教学、学习、生活秩序,从而促进教学相长,保证教学质量。

四、创新管理理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源泉

学校要发展,管理要创新。只有不断开拓创新 ,学校才能更快地、更好地、更有效地发展。恩格斯说“再完善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传统人的手中变为废纸一张。”因此,学校管理创新,要求管理者和管理对象必须在具有历史视野、世界眼光、现实依据和超前思维、辩证头脑的基础上形成先进的观念。

1.树立以“法”治校的理念。学习法律和法规,了解学校新情况、新动念,经常给师生上法治课,学生的法治观念是今后成才的前提。

2.树立以“情”治校的理念。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形成和谐的校风。

3.树立以“德”治校的理念。学校工作同社会上其他工作一样,用好人是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

4.树立“艺术”治校的理念。讲究工作艺术,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优化师资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教育资源,学生主体地位靠教师去实现,只有培养出教师人才,才能培养出学生人才。应注重对教师这一特殊教育资源的人才开发,使教师把学习和研究养成习惯,形成风气,从而不断生长教育智慧,增强创新能力,提升育人价值,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张驰有度的教师管理模式,把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把利益驱动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尊重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创造机会,打造平台。关心教师的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加大青年教师和优秀教师培养力度,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钱花在最需要做的事和最值得花的人身上。在教师使用上,着重看实际工作才能和潜在能力,力求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念人之功,谅人之过。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一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工作整体创新发展的合力。

总之,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事关教育事业之发展,事关民族振兴之大业,必须从办学理念、师资建设、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平生.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与监控体系中的作用探讨.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易兰.关于高校教学督导的工作的几点思考.宜宾学院学报.

[3]穆岚.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教育探索.

[4]梁文明.着眼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心.高教论坛.

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学生管理 和谐关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32-01

前言

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和谐关系构建体现在各个方面,集中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指的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一种持续稳定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生活环节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体现,而和谐关系的构建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能够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发展。

一、学生管理中的不和谐因素

从目前来看,学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需要达到和谐统一,以此来保证学生的整体发展,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仍旧会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这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不和谐,这样的不和谐情况在目前的教育当中比较常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管理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思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就可以,管理者在其中起到了主导者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很少听从学生的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学生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者的管理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是说想要按照自己的思想来进行,而这样的行为在管理者看来,逐渐形成一种学生比较难管的心态,同时由于教师考核成绩的影响,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所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另外,学生与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是主要的不和谐因素之一。在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为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需要制定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而这样制度的建立需要根据目前教育体现的改革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过于理想化,也就是脱离了学生实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学生的利益。另外一部分的矛盾体现在对学生应有权利的不重视,部分学生管理制度只是对学生应尽义务进行了相关规定,而没有对学生应有的权利进行规定,这样的制度也体现了目前教育体系中学生和管理者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这种制度的管理下,学生的行为往往会变得死板,同时产生较大的管理矛盾。

二、学生管理中和谐关系构建的有效方法

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之下,以人为本的社会观念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和谐的学生管理成为了目前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学生管理当中的主要不和谐因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关系:

1.首先是学校方面。学校应该结合目前教育体系的改革情况,对原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通过对学生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改变,能够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另外,学校应该对其中的各种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对于学生管理制度来说,需要保证其中内容的适用性,对于教师管理制度来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使之能够正视目前的学生管理活动。

2.教师方面。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引导者,在目前的教育观念下,要想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用包办管理的思想来处理问题,另外,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当中,教师应该将自己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进行看待,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实施。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实际的教学环节,也需要重视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思想,比如说在课余时间找学生进行谈心,或者进行家访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学生方面。和谐关系的构建与学生本身也有着较大的关系,在目前的新时代下,学生需要正确面对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并且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积极的配合教师管理,对管理当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寻求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决。

三、结束语

学生管理过程中和谐关系的构建是目前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针对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需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解决,以此来构建和谐的管理氛围。

参考文献

[1]袁红晶. 浅议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7):185-185.